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

时间:2023-08-23 10:52:55 作者:韩ll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篇一

白驹过隙,很快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体验与感受,真可谓是收获颇丰!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教师创造条件,搭建教学发展的平台,我是师徒结对的受益者,因为在师傅和其他老师们的关爱下,我在渐渐成长、成熟、坚毅!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在教学方面正一步步地走向成熟。现在带着感激,我将这段时间的结对工作做一个总结。

记得我要开一节公开课,作为一个青年老师,的确是很紧张的,李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就及时地给我指导,帮我理清教学重难点,理清思路,试上的时候来听课,帮我修改不足和错误的地方,最后在李老师的帮助下,这堂课开得很成功。在李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平时及时充电,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主动让师傅指导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地吃透教材。

很多年轻老师都惧怕被听课,怕出丑。其实听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并能及时地改正。因为要在开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仔细。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久而久之,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看出了许多不足之处,这种感受李老师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评课时对我的指导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是体现在具体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语言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一堂该如何真正达到有效。

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李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有序,分工明确,课堂效率高!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我们常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她的教学风格,并且准确地把握住她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徒弟,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师傅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篇二

转眼间已过了一个季度,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早压担子早成才,压大担子成大才”的青年工作成长思路,公司全范围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项目上指定了实验室主任为我的导师,在项目部工作开始前期,导师为我指定了以下季度工作目标:(1)路基原材料的检测。(2)涵洞原材料检测。

在前期施工中我主要是加强过程控制材料质量关:对于新进场原材料试验室首先验收其质保书和外观质量,然后按规范要求频率进行抽检,对于非常规试验委托有资质政府检测机构试验;对于质量欠稳定的材料料,首先对母材强度试验项目进行检测。对于路基尽量选用a级填料,使用大型压实设备,加强路基现场检测检测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对于砼拌合站的管理:根据砂石料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不定期检测配料秤计量情况;加强拌合机操作人员、捣固人员和焊工岗前培训,并对其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对于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其过程为;对入料斗的砂石进行称量,及时检测砼坍落度;对于焊接接头进行机械力学性能试验;按规范要求留取砼、砂浆试块检测其强度。

从而进行综合评定,是否达到验标要求。

我主要负责原始试验记录试验检测台帐以及试验报告的记录和填写。同时负责路基填料标准试验、水泥、钢筋、砂、石等原材料的检测,以及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为确保工程质量,截止日在试验方面:水泥试验11组,粗集料试验43组,细集料试验41组,组cbr15组,混凝土抗压强度34组,砼配合比试验13次。水泥试验9组,粗集料试2组,细集料试2次。

存在的问题:由于试验检测工作量大,加上前期试验室人员少,导致试验检测工作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加大原材料检测频率,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本工程成本最省。发挥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作用,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搞好试验检测工作。加强新验标的学习,提高我的工作能力,让试验工作再上新台阶。

忙碌的工作情况下,时间已过去一个季度,这个季度的工作目标已经完成,在后面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本着戒骄戒躁,踏实努力的`态度,在集团公司提供的大好平台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体现自身的价值。争取早日成才。

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篇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技术专家马祖光:“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毫无疑问,作为师傅应该闻道在先、学有专攻。只有多学习,才能站在一个高的角度理解自己要传授的知识,从而尽到作为师傅的责任。但是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桶,只有把自己这个桶不断地装满新水,还需要不断地给自己以动力、营养。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王思妍老师的优缺点,对于她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制订出了本学期的师徒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虽然我是师傅,但我还是需要虚心学习,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首先,我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时,我总是尽量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前去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进步。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也有一定的提高。

在这个学期里,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教学过程都会精心设计,尽量把最好的方面展示给徒弟。

在指导徒弟时,我经常让她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她备课时会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我一旦发现她教学设计有问题就会帮助她及时改正。另外,通过听课、评课帮助她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及时改正。我给她评课时,会反馈很多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对她的缺点如讲课声音过小,缺少激情,光注意到前一部分学生而忽略了后面的学生,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她指出来。每次她都能乐意接受,并虚心改正。

通过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感到王思妍老师比较有潜力,她不但向我学习,还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她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真为她感到高兴。

我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我觉得当一名师傅,不是叫叫那么简单,从学科素养来讲,应具备“一桶水”的专业知识积累;从教育素养来看,更应具有“一碗水”的教育教学理念。前者侧重于教育的本体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属于学者型;后者侧重于教育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属于教者型。

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篇四

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势必比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孩子的感染力就更大。

2.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或场地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有序,特别清晰。老教师的课给人的感觉从容不迫,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将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大家都有体会,认真准备一节轮流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让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于一名一线的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023年徒弟从师工作总结优质篇五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工作整整两年了。我在褚月萍老师的带领、帮助和指导下基本做到了“站稳讲台”。回顾这一年,可谓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在校领导、师傅和其他老师们的关爱下,我逐渐适应了小学的各项工作,熟悉了学生与课堂,进一步了解了教师的职责。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一共上了两节公开课,特别是5月份的一节市级公开课,获得了教研室老师的好评,这些成绩与褚老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褚老师具有许多优秀品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总能从她身上学到东西。这不仅因为她具有深厚的综合语言科目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还因为她具有促使每个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水平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知识。

在每一次的听课过程中,褚老师都教给我这样一种努力的方向:扎扎实实的学语文;兴趣盎然的学语文;触类旁通的学语文。每次在走进褚老师的课堂前我都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不要只记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关注齐老师如何引导、点拨的技巧;如何让学生展开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也就是说,我要尽可能的从老师的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教学机智中读出它背后的理论依据、思想观念,成功之处借鉴之,失败之处避免之。只有深入地反思,“他山之石”才“可攻玉”,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才可能成为丰富自己专业素养的有效资源。以下是我从褚老师执教的《小鹰学飞》一课中得到的启发。

记得陈钟樑先生曾讲过,一堂课中有“我”也有“我们”的问题。“我”指课中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可观赏但不一定都能学;“我们”指课中所揭示的教学规律,它是教育科学性的体现。就《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属于“我们”的,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细心揣摩和领会。

第一方面是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适时适度的精妙点拨,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等。比如褚老师一开课仅用了一句简单的情境创设就把孩子们带进课堂。这样高效集中孩子们注意力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如此。

第二方面在指导学生理解动作时,褚老师没有繁杂的讲解,而是巧妙的运用学生互动的理解。听到这时,我心里想:难怪学生们喜欢褚老师,难怪做褚老师的学生不累,因为她总有让你心动的时刻,这种不期而遇的幸福感让人回味无穷。我在教学此课时,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想象着做做动作,心想:这么简单的动作学生们一定能理解。却不知,理解背后还应体会文本的感情呀!所以,褚老师请了3位学生读读这句话,每个学生都能很到位的读出感情,我又不知不觉的想起自己当时的教学,我虽然也有抓住一些词语,但没有像褚老师这样深挖透学。她把二年级学生该做的想象练习、说话训练、个性化的朗读等都照顾到了。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来学语文,我和学生们一起穿行在褚老师的课堂之中,享受着褚老师的引领。

一尊佛像背后有佛光,一堂成功的课背后有折射出来的东西,每次听褚老师的课总能给我找到努力的方向,在求真的道路上使我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