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报告总结

时间:2023-08-01 07:27:49 作者:WJ王杰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一

消防安全工作是商场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商场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对于这项工作,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商场发展不受影响。

1、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店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各级会议进行消防安全宣传,要求各个部门和个人将消防安全牢记在心。

2、组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公司宣传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通过持续的消防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之中。

3、学习火灾特点、火灾事故案例、防火注意事项,日常火灾处理方法、火灾报警步骤、火场逃生以及消防法律法规等知识,让全体员工从视觉上感受火灾的可怕性与消防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4、要进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进行实际演练,使全体员工掌握到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全面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店内消防宣传工作。

1、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我们根据办公环境、岗位变动、门店规划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了重点部位防火责任人。

2、经常性地检查疏散通道和应急灯。

3、加强对各区域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情况。查改火灾隐患,我们针对有关人员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检查力度。

4、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我们并不因为这些器具平时闲置无用就放弃管理,而是注重保养保证随时可以应急使用,对不符合标准的消防器材进行更换,气压不足的灭火器重新灌装。

5、加强用电安全的检查。每天检查,及时公布,如有违纪,立即收缴有关电器。屡教不改者,进行严厉处罚。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无小事,为了使火险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员工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和事故的发生,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紧急预案”,并且组织与“消防安全紧急预案”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同时把“预案”以文件的形式,发到各部门。

主要是:各项规章制度相对健全,但仍有少部分班组在认知和执行方面有所欠缺;公司新进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相应的消防应急实战能力;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予以改进。

它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还要真正树立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只有防治结合,才能保证商场安全。每个人都要关心消防安全,不能以为看不到就没事,事不关己就没事。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今年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二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消防安全义务,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各项防火安全职责和措施,坚决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二、进一步加强消防宣传和教育,确保员工受教育率达到100%,努力提高员工消防意识及自护自救能力。

三、制定本单位消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开展一次灭火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四、全面排查治理消防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四不二立即”:即:不封堵、占用疏散通道和锁闭、遮挡安全出口的;不在人员密集场所外窗安装影响人员逃生和应急救援金属护栏的;不违章使用液化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电炉等大功率电器的;不违章使用电器、私拉乱接电气电线的;立即修复损坏的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事故广播、报警系统。

五、每日对本单位进行消防安全防火巡查,如查出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上报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整改方案和期限,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负责人,并落实整改资金。

以上系我单位做出的保证,一定信守承诺,若有违反上述保证内容,愿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消防法规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消防安全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专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分管日常消防事务。积极参加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意识,明确消防管理责任,把消防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班组,并实行隐患事故排查责任制,建立了防火例会制度、消防活动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及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从而推动消防安全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

二、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采取多种消防宣传教育形式,拉横幅、贴标语、张贴宣传板报等形式。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开展“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深入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经常开展图片、火灾纪实、安全知识等的宣传,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意识。

三、注重消防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及培训建设

从众多的火灾事故来看,完善消防设施是减轻火灾损失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本着“一分消防投入,十分安全回报”的理念,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搞好消防规划,在总体规划编制的同时重新编制了消防基础设施规划,以适应在今后我公司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大消防硬件投入,年投资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进行了更新和维护。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通过培训和演练,有效地提高员工防患意识和应急、自救的能力,为现实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四、组建消防队伍,积极发挥社会消防力量的作用

在抓消防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公司实际,把消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建立了义务消防队伍,全力构筑消防防控体系。完善了办公区和生产区义务消防队建设。

五、开展检查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

为保障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认真贯彻和落实,确保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专项消防安全检查,年6月安全月期间开展“查隐患、找死角、反违章、保安全”为主题的安全大检查,对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完好情况,危险源、危险点控制情况,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和安全制度、职责落实情况等进行了彻底的排查,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整治消防隐患,不断增添消防设施,完善了消防责任制,努力把火灾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年,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管理,实现了人身安全生产,在年我们将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公司的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定期检测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及时进行整改维护,加大对一线员工、新进员工的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力求全公司消防安全培训形成长效机制,使职工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技能水平更高,能有效应对、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实现安全、和谐发展。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四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了详细分工;体卫艺处详细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落实了责任;完善了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实施办法及考核细则,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清晰、人人参与,学校、社会共同配合,整体联动的良好格局。

深入动员以“全员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以“珍爱生命”为主线,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火灾逃生自救技能”为重点,以“杜绝亡人火灾和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减少控制一般火灾事故”为目标,开展了师生全员参与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自检、自查过程中,对照标准认真排查,找死角,查漏洞,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上报。

1、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悬挂上“关注消防、珍爱生命”的消防宣传标语。

2、11年度7日升旗仪式上,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3、各年级积极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学习《中小学生火灾逃生办法》。

4、开展消防专题讲座。体卫艺处邓主任用鲜活的案例,着重就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防火灭火常识以及火场逃生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全校师生到场听取了本次讲座。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

5、主办消防主题的黑板报。各年级分别围绕“全员消防生命至上”的消防主题,办了一期黑板报。学校领导一一检查并充分肯定各年级的黑板报有特色,尤其是通过宣传教育,全校师生了解了更多消防知识,提高了自救自护的能力。

6、18日下午,学校消防警报骤响,学校领导、全体老师根据《学校消防应急预案》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正在上课的老师也立即结束授课,组织学生撤离。按照楼层从低到高的顺序,各班级分东、西两个楼道依次撤离教学楼。授课老师在班级队伍前领队,班主任在班级队伍后护卫。同学们弯着腰,捂住鼻,紧贴墙壁快速前移,全校撤离队伍井然有序。从警报声响起,到最后一名学生到操场列队,用时不超过50秒。这次演习,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汪校长在活动总结时指出,“安全要牢记,防火莫儿戏”,安全教育要警钟长鸣,这样的消防疏散演习今后要不定期地多次进行。

7、开展一次消防设施器材、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电气线路方面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安全通道有效、畅通、安全。

为最大限度排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11年度22日下午由体卫处、总务处、教务处和政教处联合组成检查组对教学楼进行了拉网式突击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排除。

本次“消防安全年度”分别从宣传、教育、检查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达到了“消防安全人人重视,消防常识人人知道”和“排除消防隐患,确保校园平安”的目的。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五

年初商场成立了新一届防火委员会,防委会成员能做到及时更新并严格划分任务和职责。公司内部定期组织各项消防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商场火灾报警、初期扑救、人员疏散预案,相关制度和防火知识纳入日常学习内容,并严格考核。对外选送消防骨干到消防培训学校学习培训,多次参加消防队的专业消防技能培训等,通过理论学习和消防技能的培训,强化消防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防委会和义务消防队成为商场消防安全管理的主力军,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了xxxx年度消防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预则立,不预则废”!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商场、商户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安全保卫的工作重点。一年来,我们按照区消防大队的统一部署和公司防委会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把关,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消防工作计划,把日常防火工作普及到公司各部门,通过日常检查教育和宣传讲解,使商户和顾客能重视消防。我部将日检、周检、月检、季检以及公司防委会的巡检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防工作重在预防,建立健全各项消防档案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消防安全户籍化”台账。我部将日检、周检、月检、季检情况以及每月的消防月报、消防简报、消防宣传和每季的消防季度报等消防资料进行统筹并归档,完善了消防文书,提高了消防工作的管理效率,使商场消防工作情况,规章制度得以细化落实,为防火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

保安部在加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实行了错时工作制,让当值领班带领消防巡检员不定时对商场里各位置的消防设施进行不间断检查,对商户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及时监督和纠正,在动态管理中加强检查力度,收到很好的效果。

5月份,商场防火委员会通过认真研究和仔细的讨论后,决定聘请“信泽消防维护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商场消防维护保养合作单位,并协同保安部消防监控中心和工程部对防火卷帘门、灭火器、各类烟感、温感、应急灯、安全出口导示牌等相关消防设施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商场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商场商铺二次装修和3楼升级改造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彻底清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作业中无隐患,有效推进施工作业的时间进度。

地下停车场、双龙汇、双龙逸品自商场接收管理后,增加了停车场的监控设备,更新和更换了双龙汇、双龙逸品的部分监控设备,确保了停车场、双龙汇、双龙逸品的正常管理经营,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调查取证作用。

1、监管流动吸烟方面力度还不够,巡逻的密度和频率还需进一步加强。

2、商户和员工消防基础知识薄弱,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3、双龙汇、双龙逸品消防设备老化和损坏,更换不及时。

4、一楼商户违规布货遮挡消防设施设备管理不严格,部分消防器材受损后未及时送修,在上级检查中受到批评。

5、消防值班员专业技能和维护力量薄弱,消防设备的维护力度不足。

以上是xxxx年度保安部消防工作方面的总结。在明年的工作中,我部将一如既往,更加务实地开展消防工作,落实各项消防制度,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商场零消防事故而再接再厉。总结中不妥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消防工程报告总结篇六

沟镇把防重于消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消防日常管理之中,对辖区内3个旅店、4个加油站、7所学校、2个歌厅、1所敬老院、1个中心市场、5个汽车修配厂、2个废品收购站进行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对于其他重点部位巡查5余次,节假日及重大商业活动前消防检查20次。疏散与灭火演练5次,配合上级消防宣传3次,自年初以来无消防事故发生。

(一)、部分行政村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少数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于野外用火,上坟祭扫引发火灾带来的危害不够重视,仍存有侥幸心理。

(二)、部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三)、沟镇是木耳种植大镇,有许多木耳发酵大棚,大棚需要用电,存在用电隐患,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电起火。由于春季风大,一旦发生火灾,那么造成的损失较大。

(四)、沟镇镇山林较多,耕地面积大,秸秆禁烧区域面积较大,秸秆离田任务重,秋季干燥无雨,野外用火所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也较大,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

(一)、加强对镇直机关干部和各村村民的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培训。

(二)、组织、完善消防灭火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三)、认真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消防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抗灾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