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

时间:2023-06-24 11:44:24 作者:曹czj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一

首先是每天9:00上班,早到的话可以在公司的大厅阅读证券报刊、杂志。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财经要闻,以及证券市场最新信息,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公告,主要分析市场热点和读一些股评。

接下来就是开始一天的基本工作

1、理清相关的客户资料,并及时核对当天业务所产生的各项单据,确保完整准确,没有遗漏。如果有什么缺失,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有什么出入大的问题要上报反映。很长一段时间弄得我们都对单据特别敏感,总怕有什么闪失。

2、把理清整理过的客户资料按顺序装入客户的档案袋。然后归到档案的柜子里。

3、有时间我们要把当天产生的自然人注册表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开户文本一同扫描到各个业务科目目录下,然后统一发到总部。

整理客户资料在实习中占了一定分量工作,这是一个简单但是相当繁琐的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客户资料档案的有序整理是为了将来需要时能够方便迅速查找,所以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认真的指导,还有就是对开户文本的扫描。对新开户和以前开户还没有扫描的文件都要统一进行扫描以电子版的形式保存。

在我们实习的过程中,__证券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热情的接待和指导,感谢他们的关心,在这里特别要感谢__和__,在表扬我日常工作的同时,更多的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此次实习不管在知识的巩固还是经验的积累上都使我有很大的进步。在证券市场这个大海洋里,个人只有不断磨练直到成熟才能取得成功。虽然实习只有两个月,但是使我十分受益。在这次实习中学院努力为我们争取这个难得的实习机会,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此次实习。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还需要寻找机会不断地锻炼自己,并积累经验,为自己以后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建议

进过我们这次实习,让我想到要对学院说:希望学院能对我们金融专业的学生,做一些考证的要求。例如证券证,保险证,基金证等,并组织培训的教师团体和课程授课,这样能够对今后金融这个专业的同学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选择。引进多些与金融专业相关的实训平台,让同学更深入学习金融专业的知识。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二

根据《xxx州邮政金融中间业务检查方案(一)》及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检查。

检查时间为xxxx年3月10日至4月20日。

1、内控制度。严格执行省、州局按中间业务种类、业务操作处理流程、资金流通渠道、账务处理等制定的内控制度。

2、人员配备。配备有兼职中间业务管理人员、中间业务会计和出纳。

3、报批报备制度。按照州局要求开办中间业务,无未经批准或报备开办邮政金融中间业务情况。

1、代收类业务。与委托(协作)单位签订有效的“合同”或“协议书”,“合同”或“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资金划转方式、手续费结算、合同(协议)有效期等内容。

2、代付类业务。与委托(协作)单位签订有效的“合同”或“协议书”,“合同”或“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委托(协作)方按“合同(协议)”规定,及时足额将代付资金划至客户邮政储蓄分户账上,不存在委托(协作)方代付资金未到账用储蓄资金垫付的现象。

3、代理国债业务。近期全部作清理,目前我局已无国债销售。

我局拟在城市信用社开立保险代理业务资金专用账户,无以个人名义开立中间业务资金邮政储蓄活期存折(卡)账户情况。

1.账务管理。按业务种类建立账务进行管理,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立总账、明细账。

2.记账及时、数据真实。检查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账账、账款、账据、账表、内外账务相符。

3、代理国债业务。总账、明细账相符。

4、资金划拨及权限审批。代付业务资金:委托(协作)单位按时足额到账,不存在垫付资金情况;代收业务资金:按合同(协议)规定时限将代收业务资金划转委托(协作)单位指定账户。

6.手续费结算。按规定收取各项中间业务手续费,并结转局财务。

7.收款管理。无上门收款的业务。

挂失补单(证)、冻结、查询、印密、密码、冲正、没收、更正、取消交易等特殊业务按规定办理;中间业务使用的各种有价单证、票据按照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建立汇总登记簿、分户登记簿、作废/丢失空白凭证登记簿,定期进行盘点,账实相符。

1.资金归集。普通柜员在综合服务平台收取代收类业务现金后,与综合柜员办理交接手续,综合柜员通过储蓄系统委托分户和商务汇款的方式进行资金归集,无归集资金存入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无挪用代收资金的情况。

2.报表打印和上报。每日营业终了,网点及时打印各类中间业务“代理业务日报表”或“代收代付收支日报表”,并核点现金账实相符;将打印的各类中间业务“代理业务日报表”或“代收代付收支日报表”、缴款单及其他附件一并寄送局事后检查部门或相关人员。

3.资金上缴。根据代收资金金额足额上缴。

4.重要票据管理。按要求建立重要票据汇总、分户登记簿,做到请领有登记,使用有记录,作废/丢失有经手人和领导签字,账实相符。

1、业务档案。上级局、监管部门下发及本局制定的内控制度、文件(传真电报)、管理办法,与委托(协作)方签订的合同、协议、申请书等资料等分类按序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2、会计与事后监督档案。会计、出纳、前台、事后检查的账簿、报表、凭证等资料,分类按序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移交手续清楚,有交接清单。

1、事后监督。事后监督部门对网点寄送的代理业务报表、凭证、重要票据及特殊业务交易进行审核并进行勾挑核对。审核后的报表、凭证及附件等资料及时送交中间业务会计。

2.报告制度。要求事后监督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并及时处理。

3.业务检查。中间业务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前台操作、会计和出纳账务处理、事后检查、重要票据、资金安全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业务发展处理过程中的隐患和问题。

4.稽核检查。储汇稽查按规定的频次对中间业务稽...查,填写稽查报告书和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并督促整改。

从以上检查情况来看,我局在中间业务管理上,还存在内控制度建设不力,与委托(协作)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不够规范,未在商业银行开立中间业务资金专用账户,资金归集划款不正规等问题。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我局邮政金融中间业务资金管理,防范风险,确保邮政金融中间业务资金安全,促进了我局邮政金融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xx县邮政局

xxxx年5月20日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三

今年,国家实行财政、信贷“双紧”的方针,其目的是减少货币投入,促进原有生产要素的调整及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发展经济的`目的。商业部门担负着回笼货币、繁荣市场的任条,其经营如何,对于能否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在货币紧缩、投入减少的情况下,支持商业企业、提高效益、保住市场唯一的出路是活化资金存量,调整好两个结构,提高原有资金的使用效能,缓解供求矛盾。

(一)调整好一、二、三类企业的贷款结构。

(二)调整好商业企业资金占用结构。

2.着力开展清潜,向潜力挖资金针对商业企业资金占用高、潜力大的问题,我们今年建议市政府召开了三次清潜工作动员大会,组成了各级挖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政策,在全市掀起了一个人人重挖潜、个个来挖潜的高潮,变银行一家的“独角戏”为银企政府的大合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商业企业挖潜工作的开展。为配合好企业清欠,我们还在三季度搞了个“清欠三部曲”,派出信贷员28人次,帮助企业分市内、市外、区外三个层次清欠,清回资金317笔,581万元,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

3.全力督促企业补资,向消费挤资金为解决商业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我们除发放流动基金贷款利用利率杠杆督促企业补资外,还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学会过紧日子,变消费基金为经营资金。在我们的推动下,有7户企业把准备用于消费的28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参加周转。如地区纺织品站推迟盖宿舍楼,把85万元企业留利,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今年,我们共督促商业企业补资158万元,为年计划的6倍。

(一)进行商品排队和监测。

为保证市场供应,了解消费者对哪些商品最为敏感、最为需要,年初,我们抽出近两个月时间对300种日用消费品进行了商品排队,排出了97种畅销商品、134种平销商品和69种滞销商品,通过排队,摸清了市场状况,找到了工作着力点。为使商业部门的采购既能充足供应市场,又能防止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我们集中对火柴、肥皂、奶粉、搪瓷用品等50种商品进行监测,设置了监测卡,每旬统一对这些商品的进、销、存、价格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然后及时指导商业企业调整采购重点。如今年4、5月份,我们发现有不少商业部门火柴库存薄弱,市场价格混乱,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百货站重点采购。仅7天,就使市场火柴充裕起来,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

(二)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国营零售企业。

xx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决心坚定地贯彻治理整顿的总方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再创新成绩,再上新台阶,大力促进我市的商品流通,为发展经济,振兴聊城做出贡献。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四

20xx年市金融办以省、温州市推进“金改”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为统领,全力抓好金融综合改革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在服务实体经济、地方金融组织创新、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培育资本市场发展、推动金融集聚区建设、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工作。

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新增2家小贷公司试点指标。已开业3家小贷公司均获得20xx年省优秀小贷公司称号,启动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稳妥推进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创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起模式。做好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会试点工作,实施金融创新产业园规划建设。

二、区域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

1、加大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指标,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率温州之先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全面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工作,积极开展顺位抵押贷款业务。

2、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及时协调银行机构帮助企业资金周转。组织开展风险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百日专项行动,同时全力以赴做好担保关联企业风险防控工作。

三、地方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

1、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修订《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评办法》。探索建立银行机构地方贡献度季度公开排名制度,深入实施财政资金分存业务比例与银行机构贡献度挂钩制度。深入开展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建立风险企业预警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2、引导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制订各类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办法,逐步形成监管框架。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监管各类地方金融组织,以进一步掌握其经营动态。

3、建立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机制

制定《关于开展全市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方案》。研究部署展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

4、多管齐下整治非法金融活动。20xx年9月前后历时2个月时间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摸底,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的基础数据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多管齐下整治非法金融活动。

四、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1、发行首只企业融资债券。“20xx年瑞安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债券”11月26日正式上市发行,这是我市以发行企业债券方式进行融资的第一只企业债券。本次发行企业债券为全市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2、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围绕地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

3、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宣传。我们积极做好企业向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的宣传、培训工作。

4、培育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

修订新拟上市企业扶持政策,提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出台资金奖励机制。二是政策扶持方面倾斜。三是实际行动帮扶企业。四是建立上市企业数据库。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五

一、各项业务发展情况

1、狠抓一季度,储蓄余额取得突破性增长。

全区一季度储蓄余额累计新增6.19亿元,完成省公司确保计划的154%,完成力争计划的123%,完成省公司年计划的____2%,均超额完成各项计划目标,全区一季度末点均余额全省排名第5位。其中一季度余额金融业务新增23610万元,田家庵分局新增4761万元,潘集分局新增7663万元,凤台县局新增25871万元,均超额完成市局力争计划。

2、大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业务结构调整明显。

全区一季度大理财累计销售9184万元,非保险类理财销售6557万元,完成省公司计划的163%,完成市局计划的131%,其中基金销售813万元,全省排名第2;保险销售2626万元,期交销售163万元,趸交销售2463万元。4月初,全区东方保本基金最终销售绝对值全省排名第一,4月末全区非保险类理财已经提前完成省公司年计划。

截至6月28日,全区大理财本年累计销售19703万元。非保险类理财销售15962万元,完成省公司年计划的159%,其中人民币理财销售____244万元、基金销售1236万元、国债销售3482万元,复杂理财产品占比29%,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保险销售3741万元,其中期交产品销售193万元,趸交产品销售3548万元,期交产品销售占比5%。

3、基金定投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一季度末,全区基金定投累计签约865户,完成省公司计划的288%,计划完成率全省排名第1,签约绝对值全省排名第6,累计交易量813万元,全省排名第2位。截至6月28日,全区基金定投本年累计签约1286户,完成省公司年计划的85%。

4、卡业务稳步推进

截至6月28日,全区本年累计发放绿卡通卡5778张,户均余额6865元;本年支付通卡累计签约2938张,完成省公司年增签约计划的73%。农民工卡截至5月30日,本年窗口共受理703万元,完成省公司年度计划的70%。

二、主要发展措施

根据以往历年的邮政金融专业发展经验,抓好一季度就相当于抓好了全年,所以金融业务部在省公司和市局的正确指导下,在一季度业务发展上想尽点子下足功夫,通过认真研究制定一季度业务促进方案、项目营销方案、旺季宣传方案等等,联合全局各部门,创新思路,全面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总结有如下几点做法。

1、划片分管合力督导

为了加大对金融网点的管控力度,提高业务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一季度,金融业务部按照市局要求,将全区所有金融网点划分成六个区域,分别由市局六个职能部门负责督导,并将网点的经营业绩与各职能科室绩效考核相挂钩,举全局之力发展邮政代理金融业务,为一季度各项金融业务指标及收入指标的完成提供坚实的后盾。

2、树立项目营销发展思路

为了推动储蓄余额规模性增长,优化调整存款结构。一季度,经局领导批示,金融业务部树立了项目营销发展思路,专门制定了活动方案,并以一季度邮政金融业务促进活动的补充通知文件进行下发。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项目小组,组建了金融专业营销队伍,同时立足本地市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营销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实施、督导以及通报。

3、坚持通报营造氛围

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各网点春节期间业务发展情况,金融业务部安排专人值班,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余额、大理财等业务的通报工作。同时,金融业务部将余额上报形成制度,每日日终由网点自行上报,专人登记,再通过oa公告、短信、群消息多渠道进行通报,让各级领导及单位负责人实时的掌握余额发展动态,进行决策指导,同时让各网点从业人员也心知肚明自身发展情况,形成“争先创优、找差补缺,比学赶超”的业务发展氛围。

4、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为了抓住旺季生产经营,切实做好宣传营销,我部门将省公司发来的所有宣传品及时的发放到各单位和网点。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经市局审核统一定制了保鲜盒、环保袋、春联福字、卡套以及大客户宣传品,要求各网点针对不同客户,选择窗口发放或上门拜访的方式,并做好登记,相关部门将不定期的对网点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春节期间,部分网点负责人及不上班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在网点外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及业务品种介绍和客户咨询,通过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三、基础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专项活动,推动邮储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强化邮政代理金融网点管理专项活动自去年9月份开展以来,在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金融业务部扎实推进,根据计划进度安排,逐一落实各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季度旺季生产过程中,金融业务部在专心做好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对专项活动更是常抓不懈,指定专人积极配合人力部开展专项活动的面授培训,负责从业人员的网上学习释疑和督导,特别是考前,金融业务部基本每日通报一次学习情况。3月6日- 15日,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金融业务部联合人力部、信息局认真制定了考试计划,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考试。

通过专项活动的组织开展,进一步加强了网点基础管理,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网点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我局营造了优胜劣汰的良好用人机制和争先创优的长效学习机制。

2、开展服务礼仪培训,提升金融服务品质

为提升金融从业人员自身思想素养及服务水平,规范服务礼仪和业务行为,进一步展现我局良好的社会形象。二季度初,金融业务部联合人力资源部举办了全区金融窗口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培训采取集中面授的方式,共分五期,每期2天半,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和礼仪两大块,理论培训由金融业务部重点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邮政20____80号)文件,重新梳理讲解了集团公司三个规定。礼仪培训聘请了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毕业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老师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准确详实的诠释了服务礼仪的各个细节,包括着装礼仪、服务语言、常用礼仪、服务礼仪等。培训结束后,众多学员在理论考核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学员们普遍反映,对前台工作指导性很强,规范化服务水平、整体理论水平与实战技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良好。通过这次培训我局代理金融窗口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3、安全生产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为保障资金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金融业务实际情况,金融业务部主任与网点负责人,网点负责人与营业员双双签订了《安全防火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网点人员的安全职责。同时通过组织网点开展防火、防抢、防盗等安全演练,使每个营业员都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安全预防应急预案,能自如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了营业人员的责任心,确保了邮政资金安全和网点安全生产无事故。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六

(一)腾飞的5年,金融规模迅猛增长,跃升为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20xx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81.2亿元,是20xx年的5.1倍。占gdp比重提升至6.2%,较20xx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5%,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金融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自身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行业地位不断提高。

信贷规模增长有力。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截止20xx年底,存款达13614亿元,是20xx年末的2.8倍,年均增速24.9%,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0999.8亿元,位居西部第2,是20xx年末的2.9倍,年均增速25.4%,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存贷比81%,排名全国第5。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79.4%,较20xx年末上升了31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速运行和重大项目建设。

证券市场融资实现较大跨越。5年来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15家,上市企业总数已达48家。总市值4071.6亿元,较20xx年末增长948%;证券化率52%,较20xx年末增加了40个百分点。5年来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947亿元,其中股票市场498.4亿元、债券市场448.6亿元。证券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保险业务快速提高。保费收入达到321.1亿元,较20xx年翻了两番多,保费规模在西部地区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年均增速34.5%,排名全国11位。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1万亿元,是20xx年的3.2倍,保险业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开放的5年,海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创新型金融机构走在全国前列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得益于重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各类银行加速入渝,形成了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和区域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银行数量达到48家,比“十五”末增加26家,其中法人银行3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10家,我市成为西部地区银行总数和法人银行数量最多的城市。

证券、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发展。证券行业快速成长,现有证券营业部98家,较20xx年增加35家。保险公司总部经济优势突出,5年来新设法人保险机构3家,排名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领先。市级保险分公司37家,较20xx年增加17家。

创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类机构、金融(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6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总数283家,资本金371。9亿元,已经成为我市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三)蜕变的5年,地方金融企业重组崭新貌,金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脱胎换骨。

一是实施资产、资本和管理层重组,机构资本实力增强,夯实了发展后劲。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西南证券、安诚保险等6家市属法人金融机构资本金合计173。2亿元,较20xx年增长127。7亿元。

二是金融机构上市数量西部领先。西南证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先后在上海主板、香港联交所上市,充分说明重庆金融机构质量和发展潜力得到国际国内投资者认可。

三是“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共已在市外开设2家银行分行、2家村镇银行,19家证券营业部,15家省级保险分公司、90多家保险分支机构。

金融不良资产率大幅改善。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由20xx年的3.21%、30.2%、12.02%下降至0.4%、3.11%和1.94%,不良贷款余额由81.3亿元降至26.2亿元,下降68%,成功化解经营包袱。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截至20xx年底,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99%,排名升至全国第六,比20xx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重庆成为全国金融资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截至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263.8亿元,是20xx年的9.1倍。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达到2.02%,全国第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

(四)精彩的5年,金融创新亮点纷呈,服务能力迅速提高

创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创新融资工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中小企业“救生艇”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累放贷款217亿元,相当于资本金周转3.3次,投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占比80.2%;融资担保行业在保余额达到368.9亿元,是20xx年的10倍多。股权投资类机构在壮大企业资本金、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实现投资24.5亿元。金融(融资)租赁行业形成规模,各类租赁资产余额110.4亿元,有力促进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983.6亿元,年均增长在25%以上。

涉农金融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开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设立村镇银行12家,重点服务县域经济,另有5家村镇银行获批,即将成立。成立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当地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启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台重大改革性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意见》,整合金融、财政、农委、国土、林业等部门资源,重点解决林权、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质押融资难题,已在全市推广。逐步推广能繁母猪、能繁母牛、奶牛、生猪、柑橘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142.1万头牲畜、2.5万亩柑橘、8.5万张蚕桑。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银行以增设自助服务机具等多种方式,消除了农村金融服务零网点乡镇的空白,大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截至20xx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20xx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达到17.9%。

支持两江新区金融业创新发展。

一是出谋划策,牵头研究促进两江新区金融业发展工作思路和两江新区金融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推动两江新区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

二是开展两江新区金融数据统计基础工作,掌握两江新区金融业家底。

三是支持开展招商引资和金融创新,引导在渝银行开设“两江新区分行”,推动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吸引tpg、英飞尼迪等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重庆。

服务“五个重庆”建设、“三峡库区”、“两翼农户万元增收”、中小企业等重点环节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支持“五个重庆”建设,截止20xx年底,服务“五个重庆”建设贷款余额515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46.8%,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1个百分点。

二是强化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三峡库区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三峡库区的信贷投放,到20xx年底,库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93.3亿元,增速45.72%,高出全市22个百分点,存贷比60.9%,“资金失血”问题明显改善。

三是强力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20xx年,五家涉农银行向“两翼”地区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户合计4.6万户,较好的满足了“两翼”地区有效信贷需求。四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及“民生”的金融支持力度。20xx年,小企业贷款余额1244亿元,增长39.7%,比全市贷款增速快15.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和承贷银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贷款发放额突破20亿元、支持9万余人创业就业。

打造7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新设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七朵金花”渐次绽放。截至12月末,重庆联交所累计交易11059宗,总成交额1721亿元。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交土地35720亩,交易总额46.19亿元。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交19.8万手,交易总额25.7亿元。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10家企业挂牌交易,交易量678.8万股,交易额20xx.2万元,市盈率20—25倍。重庆药品交易所已开展电子交易,交易额155万。重庆航运交易所即将启动交易。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已挂牌,目前登记托管信贷资产249亿元。

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实现突破。一是发展跨国加工贸易企业离岸结算,惠普(重庆)结算公司业务逐步拓展,到12月末,已实现境外专用帐户结算规模76.6亿美元。跨境收支5。78亿美元,其中用于税款24。2亿元。二是推进电子商务跨境结算,贝宝(中国)结汇公司已在渝成立,即将运行。

路演中心建设起步。与深交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重庆)路演中心,将成为吸引各类投资者聚集的平台和投资者价值发现的平台。

(六)平稳的5年,金融环境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有效保障

一是制定实施金融激励政策。自20xx年起,市金融办按照市政府要求,牵头对落户重庆的金融机构和对重庆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已落实落户金融机构奖励资金7900万元,对表现突出的128家次金融机构给予奖励资金1137万元。

二是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共同推进规范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确保风险基本可控;较好的解决了重庆路桥再融资,st星美、st朝华破产重整涉及的金融风险;完成了德恒证券个人债权收购兑付的组织协调工作,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有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培训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出动人员20xx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涉及群众3000余人。四是建设金融仲裁院,为金融机构提供成本低、程序快捷的风险化解手段,切实保护金融机构权益。

过去的20xx年,全市金融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全面突破的良好势头:新增银行11家,银行数量跃居西部第一;贷款突破万亿大关,增速24%,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7家企业ipo,创下历史最高记录;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区域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超额完成3亿美元工作任务,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组织召开6000人规模的世界华人保险大会,重庆金融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奋力拼搏的5年,“十二五”期间将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十二五”是重庆建设金融中心攻坚的关键五年。全市金融业要以“重组、创新、开放”为指引,按照“38821”的工作思路,实施跨越性、超前性政策措施,力争到20xx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一)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均衡发展

一是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地方银行,加快上市步伐,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地方银行走出去,在外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和新设银行机构。力争到20xx年,全市银行贷款达到3万亿元,贷款余额与gdp比重达到2:1,真正实现辐射周边的功能。

二是大力发展证券业。进一步完善证券服务体系,积极建设券商、投行及各类证券中介机构。大力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到20xx年证券化率达到100%。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保险产品创新,引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重庆,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力争到20xx年保费收入超过800亿元,对民生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二)大力发展八类金融创新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监管力度,加快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改制试点。

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强引进股权投资机构工作力度,探索设立私募基金引导基金,支持信托公司做大做强,推动融资租赁公司增资扩股。

三是加快推进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创新试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创新型金融机构总数超过400家,资本规模总计超过600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累计超过5000亿元。

(三)积极构建八大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建设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平台,区域股权、债权转让平台和上市公司资源培育平台。促进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展,建成区域性各类金融资产转让平台。积极推动重庆联交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内河航运船舶交易所加快运行,提升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推进设立全国电子票据交易中心。力争到20xx年,要素市场年交易量总计超过4000亿元,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相关要素的集散中心和定价中心。

(四)加快建设两大中心

展跨国结算业务。推进要素市场交易结算中心建设。积极引进总部机构在渝开展结算业务。力争到20xx年,实现2500亿美元的年结算量。

二是形成西部上市路演中心。加快发展重庆上市路演中心,适时推出“长江上游指数”和“重庆指数”,建成继上海、深圳之后的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

(五)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现有税收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提高金融发展政策竞争力。

二是加强引进和培育金融人才队伍,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三是优化法制环境,推广金融仲裁院,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四是打造金融核心区。力争到20xx年,在解放碑—江北嘴区域建成800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形成近6平方公里的重庆金融核心区。

三、20xx年重点工作

(二)强化信贷融资能力,保障经济建设。

一是进一步争取银行总行对重庆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各家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

二是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加快落实战略合作备忘录。

三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进银行、企业加强交流。四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加快推进资本市场融资。

一是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力争全年新增上市企业8—10家,企业上市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额达到300亿元。

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力争全年融资200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企业改制上市孵化器作用,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改制上市的氛围,扩大已上市企业示范效应,推进企业主动改制上市。

(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力争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纳入全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试点范围,实现30家企业挂牌,提高市场融资功能。金融资产交易所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力争实现交易100亿元。加快推进上市路演中心运行,形成全国第三大路演中心。指导和支持重庆联交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积极探索建设全国性电子票据中心。

(五)加快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稳步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完成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建立全市担保机构联网的监管和统计信息平台,加强监管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融资担保机构20家,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

二是创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分类评级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跨区经营、转制等方面创新,争取全年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0家。

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股权投资类企业优惠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建立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新增备案股权投资企业20家。

四是支持昆仑金融租赁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新增资产总额200亿元(重庆本地新增50到80亿元)的目标。推动谈石融资租赁加快开展业务。

五是积极探索汽车金融公司等其他创新型金融机构试点,争取纳入银监会消费金融试点。

(六)深化金融创新。

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在中央部委支持下,开展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投资制度创新,实现外资私募基金自主结汇突破,简化投资手续,吸引10亿美元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落地重庆。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推广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办法。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实现村镇银行在全市区县全覆盖,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

(七)完善金融环境。研究出台优惠力度更大、奖励重点更为突出的金融发展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向重庆汇集。举办两江论坛等高档次金融活动,提升重庆金融形象,扩大金融影响力。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七

我行以金融服务民生 银行卡走进‘芯’时代?为宣传主题。普及金融ic卡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政策;宣传金融ic卡用卡安全方面的优势及?一卡多用”的便捷性;金融ic卡在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和成果。大力开展金融ic卡相关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提高客户对金融ic卡的认知度。

为加强本次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行成立金融ic卡应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行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零售银行部,负责人:,成员:,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利用我行网点进行宣传

各支行(营业部)应利用在网点放置宣传资料,在视频发布系统投放宣传广告,在网点led门楣投放宣传文字等方式开展各种方式的宣传。

同时各网点大堂管理和营销人员积极在网点向客户进行宣传,告知金融ic卡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以及我行将在明年发行金融ic卡的消息。

(二)在社区和中心镇、村利用设摊或走访形式进行宣传

相关支行还结合社区、中心镇、村级力量,选择1-2个规模较大,示范效应强的社区或广场开展了集中宣传。

另外零售客户经理还结合农户建档工作,在走访农户过程中通过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生动详细的宣传,以便农户了解金融ic卡知识。

(三)其他宣传方式

同时相关支行也可结合各地区实际,创新宣传方式,如利用发送短信,通过邮政邮寄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金融ic卡知识宣传。

本次宣传活动受到了我行客户和百姓的积极响应,较多客户主要询问金融ic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我行何时发卡等工作。本次宣传工作为普及金融ic卡知识,创造良好金融氛围形成了积极作用。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八

一、突出宣传重点

我行以金融服务民生 银行卡走进‘芯’时代?为宣传主题。普及金融ic卡的基础知识及相关政策;宣传金融ic卡用卡安全方面的优势及?一卡多用”的便捷性;金融ic卡在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和成果。大力开展金融ic卡相关知识、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提高客户对金融ic卡的认知度。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本次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行成立金融ic卡应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行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零售银行部,负责人:,成员:,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三、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

(一)利用我行网点进行宣传

各支行(营业部)应利用在网点放置宣传资料,在视频发布系统投放宣传广告,在网点led门楣投放宣传文字等方式开展各种方式的宣传。

同时各网点大堂管理和营销人员积极在网点向客户进行宣传,告知金融ic卡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以及我行将在明年发行金融ic卡的消息。

(二)在社区和中心镇、村利用设摊或走访形式进行宣传

相关支行还结合社区、中心镇、村级力量,选择1-2个规模较大,示范效应强的社区或广场开展了集中宣传。

另外零售客户经理还结合农户建档工作,在走访农户过程中通过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生动详细的宣传,以便农户了解金融ic卡知识。

(三)其他宣传方式

同时相关支行也可结合各地区实际,创新宣传方式,如利用发送短信,通过邮政邮寄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金融ic卡知识宣传。

四、活动成效

本次宣传活动受到了我行客户和百姓的积极响应,较多客户主要询问金融ic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我行何时发卡等工作。本次宣传工作为普及金融ic卡知识,创造良好金融氛围形成了积极作用。

2023年金融工作总结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优质篇九

近年来,随着股市风险加大,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创新基金的要求,各种形式的投资基金发展很快。这也是目前财产所有格局下投融资活动发展的客观趋势。对此应该积极引导、规范,使其尽快从自发到自觉,并把这一过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秩序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加快社会性投融资机构的发展,加快证券股票市场的发展,将为新的投融资体制奠定基本框架,并将成为启动民间投资的最有效的制度基础。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999年11月10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政府为了扶持本市的利税大户、重点企业——四平卷烟厂,专门召开各县区负责人会议,在会上下达了销售四平烟厂生产的吉牌香烟的指导任务,这些任务由市分配到县,由县分配到镇,再由镇分配到村,最后都摊派到人头上,烟钱直接从工资里扣发,对无工资的农民则动员他们掏钱买吉烟。四平市的“吉烟现象”,引起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必要性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是实现现代市场经济“市场+政府”调节方式的要求。市场经济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一个是自由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完全的、充分的作用,一个是现代市场经济,即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状况或调节方式而言,是一种“市场+政府”的混合经济,一方面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有政府的调控和干预。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须“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政府不能“有所为”,那就蜕变到早期的自由市场经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证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诸多缺陷,他们也早已抛弃了自由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当然不能走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早已改辕易辙的老路。政府不能“有所不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统包统揽,那我们又会退回到我国原先的计划经济中去。我们已经吃尽了计划经济苦头,变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决不能退回到计划经济中去。既然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须“有所为亦有所不为”,那就必须对什么须“有所为”及什么须“有所不为”作出合理的界定,对“有所为”的方面“如何为”的问题有进一步的对策,即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行为有合理的规范,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是我国转型时期弥补政府短缺和克服政府行为失效的要求。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还保留着大量的计划经济的惯性,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未最终形成。同时,由于人员素质水平和法律规范程度还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在市场短缺的同时,也存在着政府短缺。市场体系不完整,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信息不畅通,市场信号扭曲是市场短缺的主要表现,而政府短缺则主要体现为:政府行为不规范;政企不分;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政府还未学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吉烟现象”中的四平市政府就是政府短缺的表现。市场短缺,要靠政府去弥补,而政府短缺,则要靠政府行为规范化去克服和消除。若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自身短缺,那就不仅不能消除市场短缺,还会使政府短缺和市场短缺恶性循环,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阻碍。要克服和消除转型时期政府短缺及政府行为失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尤其要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也是推进和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既清晰又模糊。说其清晰,是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被现行法律界定为国家所有;说其模糊,是因为国家无法清楚地界定产权的各种权能。这种产权关系不仅表现在财产终极所有权的极端抽象性,也表现在法律所有权的不明确性,即所谓的“产权短缺”。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消除这种产权短缺,把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清晰的产权制度中资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国家作为出资者之一,具有资产所有权,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但不能直接干预法人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之一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杜绝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也就是说,要推进和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就必须合理地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以实现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政府经济行为的范围或涉及的内容,也必须围绕这一主要目标来规范。一般来说,效率、公平和发展方面的要求,跨越了发展的时空差距和国别界限,是不同的国情状况下,市场经济成熟程度不同的国家政府经济行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当然也是为了更高的效率。而兼顾效率和公平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效率提高要通过经济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来表现,公平也要通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实现,而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可以把实现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且不谈吉烟现象中四平市政府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至少有失公平,也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指竞争的规则相同,就象公正的体育比赛。四平市政府通过层层下拨、限时领回、分发到人头上、直接从工资里扣钱的手段来替四平烟厂销售吉烟,对不得不领回吉烟的人而言不公平,对生产其它品牌的香烟的厂家及生产烟的替代品的厂家而言不公平,对生产吉烟的四平烟厂而言也不见得就很公平。因为市政府通过这种方式为它销售的吉烟中难免有一部分本来是可以通过市场来销售掉的。被摊派者中也有不少下岗职工,他们没有多少经济收入,生活已经够困难了,现在又不得不领回那么多他们并不想要却要花不少钱的吉烟,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重了他们的经济、精神负担。这当然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

1.制定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实施相应的系统配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推动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机制的局限使它不能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规划及长远发展目标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要弥补市场的缺陷,就须承担制定国民经济宏观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的责任,并通过实施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系统配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界定和保护产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从事市场活动,而企业作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就必须有明晰的产权。企业无法界定自己的产权,企业产权的界定和维护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界定和保护产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主要方面。

3.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这就要求有包括商品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中没有真正的市场,更谈不上有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于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也就成为政府必须承担的任务。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都必须有正常的市场秩序。市场秩序也是影响市场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市场秩序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市场主体恶意违规、由政府管理行为导致的秩序矛盾、社会治安造成的秩序无序及由于司法不健全造成的秩序问题等,这就使市场秩序的建立、健全更加重要。而市场秩序的建立、健全,除了需要商业道德的教化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政府的力量主持操作,这也是政府的天职。

4.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机制的局限也使得企业和个人不能和不愿提供公共产品。市场不能有效作用的领域,政府就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政府有参与公共产品生产的必要。但政府有参与的必要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直接生产。政府既可直接担当责任人进行“政府生产”,也可“间接生产”,即通过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经济资助、法律保护等途径和手段,委托企业生产和提供。

5.运用多种经济杠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好的环境。市场机制是在经济波动中逐步实现资源均衡配置的,不可能自动有序地实现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时,市场只能采取危机的办法强制恢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使总量和结构趋于均衡,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又不能靠直接计划来进行,因此,政府须运用多种经济杠杆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6.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协调、监督和促进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市场中介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和沟通,如经纪人,另一类对市场运行提供公证和进行监督,如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介组织,可以对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起到一定的协调、监督和促进作用,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需要。在我国,尤其要发展公证、仲裁、计量、质检认证、资产和资信评估等机构。

7.建立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兼顾效率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是既能保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在社会财富的初分配中突出效率优先,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而在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中,则要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是事实,原因也很多。政府要通过相应的调节制度及配套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对高收入者,要通过税收加以限制,对贫困地区、低收入者,要通过扶贫工程和社会保障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外还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防止和杜绝权钱交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兼顾效率和公平,早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