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该写书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通用5篇)

时间:2023-10-09 18:23:59 作者:雨中梧 写读后感该写书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读后感该写书篇一

寒假读书四《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一)学习贵在引导

(二)学习习惯是养成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写读后感该写书篇二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什么问题?有多大的问题?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下面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吧。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习惯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动培养习惯,用习惯收获性格,而性格会照亮你的人生。

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白石老先生说:“养成好习惯,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还记得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就称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再加上好玩、有点懒,以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作业,就望而却步索性不写。我多次找他谈心,他也会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会及时完成,但好上一段时间后便会“旧病复发”。一天放学时,作业组长向我汇报,他又没交作业。当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时,他低下头,心虚地不敢正视我。当时我真想痛骂他一顿,都说事不过三,我都记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没交了;都说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记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长谈过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样子,我知道是他身体里那股自由散漫的势力再一次打败了他想要进取的心,说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现在对他一顿痛骂或许能消点我此刻心头“恨”,但对他有用吗?我强压住火说:“小五这几天已经在赶着补各科作业了,而且也补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学前一定能把语文作业补好交给我的。”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的脸一红,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紧紧地捏着橡皮静静地坐着。 “利用下课时间抓紧做吧,我等你。”听我心平气和地说完,他顿了一下,就开始安静地补作业了。放学前,我收到了他的作业本。看着他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轻松地离开,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发火,我宽容了他也宽容了自己。此后,虽然他还是有作业没按时交的情况,但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也会尽他所能地尽快补好。

像小五这样某一方面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我让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上,在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这份宽容,会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着想的心,会真心地尊重和爱戴老师。

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学会包容,做到宽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才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学会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教师的包容能造就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能造就一颗颗健康明净的心灵。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

原来,抛秧是一种比插秧更科学、更有效地方法。看来,抛秧不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

仔细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们的老师、家长如农民,我们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像是“插秧”,那么多的规矩,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结果老师和家长累得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孩子也“长势不良”、“产量低”。

不是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

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假期,学校给老师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货,那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作者是林格。说实话,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不免在想,是什么样的大教育家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于是对这本书的好奇之心更浓,只想一睹为快。

看到封面,标题的下面是一个问句: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于是明白,教育并不是没有用的,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写着百所知名校长联名推荐,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家长和老师。由此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的第一页,就是格林十大观点。这些观点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现状,是啊,那个孩子愿意在被管制的情况下学习,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升学压力又在不断的刺激老师、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这个竟然有了可怕的国民共识,其中林格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幽默: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识,要教给学生善良、自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三名学生即将通过面试分别被大学录取,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是希望招到成绩最优秀,“素质”最全面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会选择b——c——a,因为残疾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b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个有听力障碍、成绩平平的学生面前做选择。他们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c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绩不够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这所大学的老师们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用无为培养学生的有为,有为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

这个暑假,学校发给老师们人手一本教育专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一看书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没有用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急切地想把书看完。

这本书的书题“教育是没有用的”,其实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传统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批评,继而提出了新的适合学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当今教育的困惑,即学生的厌学。接着指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的三个非体制原因。后面几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学案例阐明他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怎样用心灵引导孩子的心灵,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对于“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一点,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国传统教育有个特点就是“说教”,一提到这个词,大家脑袋里就浮现一个画面:长辈在训斥,晚辈唯唯诺诺地听,完全没有平等。现在有一部分家长、老师有所觉悟,但整体上还是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没有平等话语权。

其实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是要从改变他的内心开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网络,那样连续上网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自己不觉得。如果单位要他多加班,他会觉得特别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所以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父母读书,而是自己要读,还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7月31日,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钱伟长逝世,又引发了去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辞世后社会发出的感叹“为什么现在就培养不出上世纪那样的人才?”确实,不论社会、家庭的条件,还是各方面对教育的重视,应该说现在都是出人才的时代。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钱伟长进入清华读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国,他说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转学物理,终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师。基于自己的成材经验,钱伟长提出推倒“四道墙”,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现在的教育,学生从小就不是自主读书,一切都是家长、老师、升学安排好了,全以功利为目的。英语是任何升学、晋级都必须的,所以全社会都来学英语。3岁就被父母送到培训机构学英语的孩子比比皆是,还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老师给他上课。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觉得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这样学习方式培养的学生,还能指望他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啊?中国的教育每个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动弹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学生,他只能每天在学校、家、培训班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很小的年龄就说没时间,有时有点自己的爱好,却因为时间原因只能忍痛割爱。

可是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杰出的学生,才能提高中国的创新竞争力呢?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太广了。20xx年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据说温总理20xx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确实,以前的大学就做大做强了?以前的基础教育的教师就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了?我看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什么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国家。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无效,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学校教育的低效,也来自老师们的耳提面命。”确实,要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改错的时间。我想到自己小时候也犯过不少错,有的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幸亏没有老师和家长看见。如果像现在,整体生活在老师和父母的眼皮底下,还不知道会认为,是个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问题是有年龄阶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这些问题会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样,过段时间一看,问题没有了。

我们总是很急躁,急于把学生都培养成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其实我们自己中学时,就学过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于教育的又有几人?你了解自己的学生吗?你尊重他们的思想吗?我自己都觉得自从当上老师后,越来越喜欢说,有了儿子后,更是变本加厉,每天都演练“苦口婆心”这个成语。这一年来,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学生每天在家里听家长教育,到学校听老师教育,还有上课外班的时间,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时间好空间,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一起,他们自然会开展游戏,互相交流,在活动中会提高课堂学习中学习不到的能力。

以后我尽力要留给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将是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没了“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写读后感该写书篇三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写读后感该写书篇四

读完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用的》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追寻所感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多少观念期待进步和更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教育的进步。

林格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这个道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自己也为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如何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力困惑过,读完这章文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凭感觉,更应该科学的深入思考。这一点就是和时下很热的郭思乐老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学中,总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打开。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结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自己刚踏入教师行业,初为人师接手了初二年级,因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刚当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讲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相信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就是纪律是学好习的保障。所以维持好纪律的同时就不得不对学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自主学习,担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集中精力、破坏秩序就相应的减少讨论,担心问题太难学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过多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后来在对我的听课中,热心、负责的同事们也真诚的提出了对我这个问题的建议,于是我茅塞顿开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果老师越俎代庖,把该做的做了,把该属于学生的也做了,那么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主动的探究,没有了探究这样的学习何谈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等于教学了。很简单的例子,却告诉了我们在课堂上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学,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吧。

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和能力吧,把属于学生快乐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充分的给以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写读后感该写书篇五

假期,学校给老师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货,那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作者是林格。说实话,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不免在想,是什么样的大教育家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于是对这本书的好奇之心更浓,只想一睹为快。

看到封面,标题的下面是一个问句: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于是明白,教育并不是没有用的,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写着百所知名校长联名推荐,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家长和老师。由此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的第一页,就是格林十大观点。这些观点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现状,是啊,那个孩子愿意在被管制的情况下学习,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升学压力又在不断的刺激老师、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这个竟然有了可怕的国民共识,其中林格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幽默: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识,要教给学生善良、自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三名学生即将通过面试分别被大学录取,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是希望招到成绩最优秀,“素质”最全面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会选择b——c——a,因为残疾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b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个有听力障碍、成绩平平的学生面前做选择。他们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c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绩不够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这所大学的老师们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用无为培养学生的有为,有为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