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

时间:2023-07-09 09:46:05 作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古代励志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4、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诗》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赠父诗》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二

立志励志诗词名句总是能激发人的斗志,给人无限的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立志励志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我们应该很熟悉了。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这里的“修”我认为就应该解释为:(路)长。从文中来看,“修远”应是一个并列词,对应下句的“求索”。

《离骚》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在中国文学有崇高的地位.它作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渔夫

作者:屈原 年代:战国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对渔夫的理解 在文言文里面,夫通甫是读三声,含义是年老的男子,在现在的研究看来,渔夫已经成为一种隐士的代名词,这种人,应该是知识渊博,但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不美,所以选择“独善其身”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生命的纯洁。

龟虽寿

作者:曹操 年代: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

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 年代:南宋

余囚北庭,坐一土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赏析: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枣树,就是相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21岁考中状元,主战拒降,屡遭排斥文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1236年生于诗书之家,1256年21岁时赴南宋国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1259年,文天祥为父守孝三年期满,正式步入仕途时,南宋已面临蒙古大军南下入侵的危急局面。忧心如焚的文天祥上书朝廷,揭露奸臣误国劣迹,并提议“建立方镇、各守一方”,即军事防御按地段承包责任制,但是“书奏、不报”,不被理睬。耿直忧国的文天祥宦海沉浮20xx年,始终遭压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20万再次侵宋。南宋虽然有兵70余万,但主幼臣奸,一触即溃。文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募集民兵5万进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挠,解除兵权。

1276年阴历正月十八日,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相陈宜中畏敌逃遁。正月十九日,朝廷临危授命临安知府文天祥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议降。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氏授意如能谈成,可以让小皇帝向忽必烈称侄子,实在不行,称孙子也答应。正月二十日,文天祥面见伯颜,说自己只议和,不议降,并要求元军先撤兵,后谈判。伯颜大怒,扣押了文天祥。正月二十一日,谢氏率南宋君臣举国投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终于回到浙江温州。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员们拥立已经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为帝,建立了苟延残喘的小朝廷。南宋故土一度只靠文天祥率军独撑残局,终于寡不敌众,于1279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日在广东海丰的五坡岭兵败,再次被俘。

元军押着文天祥,走海路经珠江口外的零丁洋,去进攻南宋小朝廷最后的基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海域)。文天祥在敌船中写下了《过零丁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憔悴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背景:

据载:公元1120xx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0xx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赏析:

诗中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诗句出自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赠萧瑀》

赠萧瑀

作者:李世民 年代: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赏析:

这首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极富于哲理的启示。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首诗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只有在严峻危急的关头,才能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显示出谁是坚定的革命者。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屋前白马、池中荷花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三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1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7、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四

无论人世沧桑、社会兴衰,励志都是不可或缺的,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诗词名句,给人以强烈冲击。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选的写励志的诗词名句,希望你喜欢。

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5.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7.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

11.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3.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

14.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木兰花》

15.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16.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1.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

3.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5.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周紫芝《踏莎行》

8.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

9.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来南归。——周密《高阳台》

10.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12. 十里杨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夔《琵琶仙》

1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下看你。——卞之琳《断章》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五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杜甫《蜀相》

1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1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于谦《石灰吟》

19、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2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2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___曹操《龟虽寿》

2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6、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诸葛亮《后出师表》

29、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____徐锡麟《出塞》

31、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____高适《塞下曲》

32、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____屈原《国殇》

34、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____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3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____屈原《国殇》

37、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40、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41、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____李白《秦女休行》

4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六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七

古典诗词是先贤灵性与智慧之物,励志可以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有什么古典励志的诗句?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励志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3.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5.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6.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8.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

9.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李贺《致酒行》

1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9.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0.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2.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2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2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1.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3.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5.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2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1.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2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24. 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25.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最新诗词名句励志(8篇)篇八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心思澄澈,安定有力,摒除诱惑,才可成就大事业。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努力,终会有所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

前进的路上,要不断反思、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得有骨气!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心中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则尽失民心。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

1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

1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忠心,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精神。

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会多出多少君子。

2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学习之道,在于坚持和寻找正确的方法。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时间就是我们奋斗的战场,损失的每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

23、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无论贫穷和富贵,坚守好的品德,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

成大事,不受点折磨怎么能行。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心怀国家,则一切以苍生为念。

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

27、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

3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天下大事,不立志,难成!

3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做人,心胸要宽广,容纳各种负面情绪。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

3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真正努力前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

3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

35、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任何学问和技术,都需要无数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