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 湖北古迹旅游导游词湖北导游词(实用6篇)

时间:2023-10-03 21:14:04 作者:雨中梧 2023年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 湖北古迹旅游导游词湖北导游词(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一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十堰市南,武当山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现有古建筑群均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欲扬先抑、前呼后应、玄妙超然的艺术效果。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

玄岳门:武当山的玄岳门是三间四柱五楼式仿木石结构建筑,高十二米,宽十二点四米。它代表着道教所信仰的“五城十二楼”,即这个地方是等侯和相遇神仙的场所。而道家又以人的喉管为“十二重楼”穴道,故又寓意此地是阴阳交界处,为武当山第一道神门,被称为仙界第一关。在武当山有“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的说法,意思是说,凡人进了这神门仙界后,是生是死,是福是祸,就由不得自己了。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相传是净乐国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玄武大帝—十五岁入武当山—时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志不坚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气元君用“铁杵磨针”点化,复又上山—,因而得名复真观的。

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20年)。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传说这颗宝珠能镇住山风,不能吹进殿门,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不灭。其实山风吹不进是因为殿壁及殿门的各个铸件,非常严密、精确。

金殿内有“真武”铜像,重达10吨。殿外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长约1500米的紫金城。城墙由巨大的长方形条石依山势垒砌而成。这座金殿建在武当山群峰中最雄奇险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瑶台金阙“的效果。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20年),是武当山的主要宫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共有殿宇、楼阁、廊庑860间,规模宏伟,气派非凡。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二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之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湖北成为了养牛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湖北养牛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养牛的巨大潜力。本文将通过总结湖北养牛业的几个关键体会,希望可以对其他农民朋友在养牛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第二段:选择品种与规模

在湖北养牛业中,选择适合自己地区气候与市场需求的品种是十分重要的。湖北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养殖牛种多样化。常见的有奶牛、瘤牛和肉牛等。对于初次养牛的农民,选择肉牛是相对简单且利润较高的选择。一般来说,肉牛的饲养难度较低,对环境适应性强。此外,在养牛初期,规模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资金有限,初次养牛者可以选择少量养殖,并逐步调整和扩大规模。

第三段:科学饲养与健康管理

在湖北养牛业中,科学饲养与健康管理是确保牛群健康成长的关键。饲养牛需要科学配合饲料,合理安排饮食和饲养环境。保证牛只的日常生活条件,保持干净、舒适的环境,还需要勤于观察、处理好牛只的排泄物,有效防止牛只感染疾病。此外,经常进行疫苗注射,定期做好体检和驱虫工作,是确保牛只生长健康的必要步骤。

第四段:市场需求与销售渠道

湖北养牛业的发展还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充分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制定合适的销售策略。在湖北,奶牛养殖较为普遍,牛奶的需求量较大,可以选择做奶牛养殖;与此同时,湖北消费者对肉牛肉的需求也较高,可以选择养殖肉牛供应市场。此外,合理选择销售渠道,可以选择与当地的超市、餐饮店合作,也可以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第五段:经验互动与合作发展

湖北养牛业的发展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经验互动和合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可以与其他养牛户进行经验交流,加入农民合作社,共同制定规范,共享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此外,利用政府部门和农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养牛业的发展水平。

结尾段:总结

从选择品种与规模、科学饲养与健康管理、市场需求与销售渠道、经验互动与合作发展等几个方面来看,湖北养牛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农民朋友只要掌握了养牛的关键要点,科学经营,相信一定能够在湖北的养牛业中获得可观的成果。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代表襄阳##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身旁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有着5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大家带来一段美好而又愉快的旅途!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阳。按照行程,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10、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隆中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因“山有隆然而起”得名,《三国演义》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对策”的提出地。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长智慧。希望各位朋友在参观完隆中后到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大巴已到达隆中景区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

现在各位看到的便是古隆中牌坊,它是由清朝光绪19年湖北提督陈文炳负责修建,作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石牌坊高约6米,长约10米,正面大门刻的是“古隆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是高度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绩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着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最高尚最伟大的人,没有其他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两边柱子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句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接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

走过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了小虹桥。清代王铽在《隆中十咏》中,写到小桥说:“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桥上行”。这座小桥还有一段趣史,据说,刘备二顾茅庐时,在桥旁遇见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谈吐不凡,曾误以为诸葛亮,闹了一场误会。从此,小虹桥和隆中一样著名于世了。桥为石拱,青石板面,桥下流水清澈,淙淙有声。当你漫步桥上,独自徘回,不由得你会不假思索刘备那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大家可以在桥上感受感受这种意境。

走过小虹桥,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现存武侯祠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层院,一层高一层。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正殿有诸葛亮的塑像,陈列有铜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两侧设有配殿,西配殿名“三义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像,是人们凭吊祭祀的地方。

武侯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据说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后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顾堂。堂内陈列有岳飞手书的《出师表》。

离三顾堂不远处的那个六角形庐亭就是草庐,这里是诸葛亮与他的亲朋师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唐代冯志韵草庐诗说:“卧龙人去远,此地尚名冈。所幸遗民在,凭君一劝耕。”据史书记载,他写诗的时候草庐还完好,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大山包,而现在大家看到的六角形庐亭为后人所建。

远远看去那个最高最雄伟的建筑就是腾龙阁,腾龙阁依山取势,拔地擎天,决定巍峨,飞檐壮丽,雄伟而蕴含秀美,古雅而透出清新。腾龙阁是1999年12月建成的标志性景观建筑,阁高44米,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上下十层,宝形访汉建筑外形,阁内各楼层分别陈列有历代赞颂诸葛亮的诗文,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成长历程及他在襄阳的社会关系,三国主要人物雕像或画像。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登上这最高峰吧。每一层楼都能领略到孔明智慧,登上塔顶,徐徐清风拂面,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襄阳市区全景一览无余。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令人难忘的,我们的隆中之行到此就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顺心,有缘我们下次再见。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四

湖北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培训对于该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湖北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和价值。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这些对于我个人和湖北地区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段: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学习心得

在湖北的培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现代商业管理的知识和技巧。首先,我们学习了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这对于提升湖北地区的商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了解顾客需求、策划推广活动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知识,我深刻了解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湖北地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培训带来的启示和收获

通过这次湖北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启示。首先,我认识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其次,我认识到了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各项任务,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增强了我们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内容可能比较繁杂和困难,但是只有保持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态度,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第四段: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培训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在我个人而言,我计划将所学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中。作为一名从事销售工作的从业者,我将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相关知识来制定更有效的销售策略,并能提升顾客满意度。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此外,我也会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湖北培训,我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将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沟通合作能力,为湖北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湖北能够继续举办更多的培训活动,为地区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体而言,湖北培训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湖北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五

湖北培训是一次深入了解湖北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湖北培训中,我深切感受到湖北的独特之处,体会到了湖北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详细谈谈这次湖北培训给我的启发和感悟。

第二段:地域特点的认识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湖北培训中,我深入了解了湖北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如长江、武汉等地的风光名胜。湖北的地域特点激发了我对地理与环境保护的兴趣,我决定将来投身环保事业,为湖北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段:文化传统的体验

湖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湖北培训中,我沉浸在湖北的文化传统中,参观了汉阳陵等重要古迹,了解了楚文化、汉文化等。这些文化传统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也激发了我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第四段:勤劳朴实的品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湖北培训中,我深刻感受到湖北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湖北人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这激励着我也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同时,湖北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坚韧不拔地奋斗。这样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五段:培训对个人的启发

这次湖北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很多思考和启示。湖北地域和文化的认识让我更加热爱中国这片土地,湖北人民的勤劳朴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激励着我努力向上,不断进取。我决心将这次培训中的学到的知识和心得应用到实践中,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这次湖北培训,我深入了解了湖北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也体会到了湖北人民踏实肯干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湖北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激发了我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我将把这次培训中的所学所得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更多努力。

行政诉讼再审申请审查期限篇六

翻开史册,汉正街历尽沧桑。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等书记载,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这里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同治三年(1844年)郡守钟谦钧在此主持修建了万安巷等新码头。从此,汉正街更是商贾去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八方游客,热闹繁华,盛极一时。于是,本省荆州、孝感各县,外地山西、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人口纷纷迁入。正如清代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近百年来,汉正街一直是旧汉口镇的商业精华之所在。旧汉口镇之商业有所谓上八行(商业行栈),下八坊(为手工业作坊)。据《汉口小志》称:最著名者俗称八大行,即盐行、茶行、药材行、什货行、油行、粮行、棉花行、牛皮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后来““””的影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那些年,小商品几乎无人经营,盛极一时的“三镇市场”门庭冷落,市场萧条,私人经营一度中断,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又获得了新生。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100多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在此经营小商品。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猛增到458户。至目前,汉正街个体经营户已达到13200户,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地理交通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坐落在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是镶嵌在华中腹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市场明珠。

汉正街市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桥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万安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2.56平方公里,含有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委可达20万人次。

具有经营特色的汉正街老店

一.谦祥益绸布店

谦祥益(衡记)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所经营的宝蓝布、宝蓝细布、宝蓝竹布(俗称“三宝”或“三蓝”布)畅销武汉三镇、江汉平原诸城乡吁因这三种蓝布均由该店自设染坊染整,必过三道缸,色正而深,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谦样益绸布店以谦和致祥,诚信待客树立店风,与买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外地熟客到店,将购货单交柜即去办理另外事务。到时再来,照单付款取货,无须讨价还价,从无差池。店堂内悬挂有黑漆牌困,上书“一言堂”三个斗大金字,经历半个多世纪,成为汉口人的口头禅:“谦样益的招牌枣一言堂”。据估计,辛亥革命(19)前后,其日均销售额约5000银元,最高时曾达1.6万银元;年销售额在150万一180万银元之间。新中国建立初期,该店仍以经营绸布为主。1966年公私合营改建为谦祥益百货商店,自此经营方向发生变化。

二.苏恒泰伞店

苏恒泰伞店该店是汉正街的百年老店,其制造的伞是畅销省内外的名品。苏恒泰伞店的创业人苏文受是湖南长沙石门坎的伞匠。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家迁汉,住汉正街关帝庙茅屋。他起初挑修伞担游街串巷,随担少量兜售自制的雨伞。三年后,苏文受积累了白银30两,在关帝庙魁北巷口开设苏恒泰伞店,弃修伞而专制湖南油纸伞。从此,由月产伞100余把发展到6000余把,供不应求。苏恒泰的油纸伞能占领市场百年不衰,其秘诀就是质量过硬,同业难有匹敌。苏家制伞,讲究原材料必须采之道地。油纸伞的骨架材料采自湖南益阳、茶陵的毛竹,以其“肉厚质硬”不易弯曲变形;伞面蒙覆的皮纸采自湖北郧阳,以其经纬有力;伞面刷涂桐油采自湖南常德,以其纯度光泽俱佳。偶然原材料供应不及,宁可减产少销,也不以次充优、降低质量,如此数十年如一日。旧时,江汉平原一带,女儿出嫁时一般均要购买苏恒泰伞店的伞。以致顾客口铸“苏恒泰的伞”,远近闻名,有口皆碑。在经营管理上,该店力求改进,以达增产增收的目的。开始制伞是作坊制,一工到底。为了增产,改一工制为分工流水作业制,以7人为一组,4人做伞架(其中再按长达骨、短撑骨、装葫芦和伞把分工),3人格伞衣(2人裕纸、1人刷油)。同时改计时工资为计件工资。经此改进,工效提高30%。进入本世纪30年代,苏家第三代传人为了加强市场竞争,潜心研究提高产品质量,推行伞面纸浸油工艺。伞的品种增加到花纸、改良蓝面、蓝面勾柄和红面大柄4大类、21个规格,伞的抗湿性和耐用度更加提高。为争取顾客,苏恒泰伞店在售伞时,还当着顾客面加刷一层油,并可根据顾客要求在伞面上为顾客题名或作画。新中国建立后,汉口苏恒泰伞店为湘潭制伞总厂的第一经营部。公私合营后,又由门市经营转向生产,月产油纸伞2000把、油布伞5000把。60年代以后,塑料伞、花布伞普及,油纸伞受自然淘汰,退出市场。但讲求质量、价廉耐用的苏恒泰伞的盛誉,仍在市场流传。

导游词

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欢迎大家参加“***”之旅.

我是***(最好取一吉祥好记艺名),并介绍随行负责人及司机等.

预告节目:今天天气很好,忘掉烦恼,回归自然,放飞心情,远离燥热的城市,融入自然,品山水之美,调整心态,吐故纳新,我将陪同大家***时间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游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观琵琶湖大自然风光.此次行程一共*天*夜,节目丰富,内容有:

我会热情为大家服务,努力工作,确保大家满意,留下珍贵记忆.希望得到大家支持与合作,努力使游览获得成功,祝大家愉快,真正能受益非浅.

注意:

1,导游应汲取一些谚语,名言,充满文采,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年修得同船渡”,“千里有缘来相会”,“世界像部书,如果您没去旅行,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您来了,让我们共同读好中国的最精彩一页----火山地质公园”,“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我盼望着下次再与各位相聚”.

2,从武汉出发团队:聚合后首先应清点人数,确认每位旅客,介绍此行安排,沿途风光,其间应制造活跃气氛,避免大家沿途疲劳,如讲笑话,沿线拉歌,唱流行歌等,确立团队名称及文化均可有效激励大家.

3,沿线孝感境内讲董永黄孝文化,如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孝文化的故事;云梦境内讲楚都遗址;安陆境内讲李白的故事李白曾在此隐居十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进入随州境内沿线可讲九口堰新四军的故事,重点介绍李先念,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等.

幽黙导游----放松心情,活跃气氛最有效添加剂,靠平时积累.

景点介绍:

尊敬的贵宾,一路辛苦了,此刻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在规划图外介绍公园整体情况)

整体介绍:

大洪山地区位于中央造山带的东秦岭段与大别段的交汇处的南缘,北为南襄盆地,南为汉江盆地.中央造山带与杨子板块的分界是一条巨型的碰撞带(或断裂带)在襄阳以西为城口,一层是断裂,以东称襄樊广济断裂,而襄樊---广济断裂带恰好通过随州---大洪山地区.沿这条巨大碰撞带杨子板块向中央造山带之下俯冲.

大洪山是一古老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5%,它资源丰富,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共450种,堪称“绿色宝库”.大洪山火山地质公园占地约3000亩,由9000亩水域和100座岛组成,其四大特点是:山美,水秀,茶香,鱼欢.

一是山美.琵琶湖地处群山之中,山峰逶迤,山上植被完好,各种林木,枝繁叶茂,且具有春绿,夏茂,秋红,冬雪的四季景观,由于建湖之始,水面升高,部分山峰没于水中,形成小岛宛如一颗颗绿宝石般镶嵌与湖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是水秀.琵琶湖水质良好,清澈透明,天然无污染,清甜沁人心脾,每当晴空万里,水面波光粼粼,微风徐来,湖水拍打湖岸,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几分壮丽之姿.或到春雨斜斜,整个琵琶湖笼罩在烟雨之中,更显得琵琶湖的一片朦胧之美.

三是茶香.琵琶湖周围群山和小岛上植有茶树面积已达800余亩,湖边建有茶场,具有优质茶叶生产加工等能力,优美的山水风光更造就了琵琶湖茶叶的独特品位,其茶叶曾获得国际金奖和几十个部优,省优茶叶大奖,用琵琶湖的水泡琵琶湖的茶,有“随车千里不浑汤”之美誉.

四是鱼欢.琵琶湖渔业资源丰富,水中名鱼特产众多,每当天气晴朗,各种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更有镇内外垂钓者绕湖抛竿放钓,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琵琶嘴水库介绍(在大坝边讲解):琵琶嘴水库原名为大洪山水库离洪山镇四公里,涓水绕东边小山嘴而过,形如琵琶,故名为琵琶嘴水库.

这里两岸隔山,河床系整块岩石,是理想建坝地址.

1947年湖北省国民党政符曾派水利二处勘测队到此测量拟定了一个琵琶嘴修大型水利的报告,认为兴修琵琶嘴工程可殆万世之利,后因拨款未到位尚示实施.

1965年9月,当时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亲临勘察并派省水利工程三团设计,边设计边施工,于1965年9月开工—1967年完成大坝第一期工程,整个大坝于1970年5月峻工.

后因工程达不到抗洪标准,又于1976年11日开始整险加固到1978年7月全部峻工.

琵琶嘴水库大坝全长565米,大坝高43米,库窖蓄水12460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窖6900万立方米,形成水面8000余亩.

这里湖水清澈,群山环绕,形成多个半岛湖汊,山上植被良好,有时万倾碧波,宛如白居易一首诗中描述那样: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春天去游,波光粼粼,阳光融融的绿林成荫,空气新鲜,满山遍野花,远望似云蒸霞蔚,近观如置身画中.

日光花红满眼,夜闻幽香扑鼻,坐快艇飞驰在湖上可体验直挂云帆沧海的畅快.

这里的主要景点有:人头河,三圣庵,火山口,万水争一门,东四半岛,西四半岛等许多景点;人们形容东四半岛形如:是一条翻腾的青龙,蜿蜒的银蛇,引劲的乌龟,凝视的老鳖;西四半岛形如:一条老牛喝水,是一只山羊欢跃,若一只猛虎咆哮,如一头骆驼缓行.

人头河一带绝壁峭坡,有长江三峡的意境,镶嵌在崖上的一块圆形石头,远远看上去像人的头颅,五官俱全,不假人力惟妙惟肖.

活火山口(又称漂石涧)岩性为玄武岩,喷出时代为晚白严世纪.山上的石头如在高炉中冶炼过一般,顺山坡流成一条条小梁(形如瀑布)在山顶林凹地中可捡到一种赤色红石,多气孔浮石,像刚出炉似的;将它放在水中漂浮不沉,似乎在嘲笑水的无能,这个算是琵琶湖别有情趣的绝妙之处.

腾龙洞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来腾龙洞洞穴公园旅游。

腾龙洞洞穴公园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西南起于腾龙洞洞口,与明岩峡峡谷景区相连;西北抵于黑洞洞口,与雪照河峡谷景区相通,总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展布,是一个沿清江河谷延伸的狭长景区。区内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现已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二:一为腾龙洞旱洞景区;一为落水洞水洞景区。二景区距利川市城约6.8公里,集山、水、洞、林、石、峡于一体,溶雄、险、奇、幽、秀于一炉,声誉远播,遐迩闻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的旅游线路是先游腾龙洞旱洞,后览落水洞水洞,一路虽然有惊无险,但洞内路小光弱,岔洞伏流,地势复杂,请大家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一定要注意安全。

腾龙洞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其中大小支洞300余个,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连,构成了一个庞大而雄奇的洞穴景观。洞内空气流畅,四季恒温18℃,是旅游、疗养、地质考察的绝妙所在,腾龙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已经探明的洞穴长度为52.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内高山高达125米,洞穴最高处237米,最宽处174米。洞中共有150余个洞厅,象形石140余种。1988年经25名中外洞穴专家,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属中国已探明的最大溶洞,神州第一;在世界已探明的最长洞穴中排名第七,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为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腾龙洞古名干洞、硝洞。清光绪《利川县志》记载:“干洞有硝。光绪十年(1884年),有采硝者十余人,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洞中情况除从洞口至圆堂关,古代硝客稍有了解外,千万年来,腾龙洞传说百出,一直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庞然大物,早在1985年,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系教授张良皋那篇《利川落水洞应该夺得世界名次》的文章发表后,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便在利川掀起了一个探测腾龙洞的热潮,探险队由县人武部官兵六人组成,部长张国芳任队长,政委易少玉任指导员。从1985年6月至1986年10月,经过艰难的探测,逐步揭开了腾龙洞神秘的面纱。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就让我们沿着探险队员踏勘的捷径,到腾龙洞去作一次神奇的游览吧!

从洞口到圆堂关是探险队第一天的行程。先不说洞里,就在洞外,好比一篇绝妙的文章,先声夺人的开头,一下就把人们惊呆了!你看,腾龙洞顶上那雄奇的白岩,像不像一艘巨大的天船遨游在蓝天之中,仰天长啸,高大的洞口有如梯形,淡青中泛着粉绿的洞壁下长满了灌木和野花。极目凝视,在侧壁的万丈高崖上,有一蓬墨绿的植物在微风中晃动,传说那是一株灵芝,古时常有巨蟒缠绕守护。其实,那并不是灵芝,而是一株古老的黄莲。利川是著名的黄莲之乡,也不知是那只小鸟的功劳,竟把黄莲的种子播撒到了这人们根本无法采摘的地方。吱喳的小鸟在洞顶飞舞,一股清泉从洞顶甩落下来,便被无形的空气撕得粉碎。走到近前,这74米高,64米宽的洞口和人们的身躯相比形成了十分巨大的反差。这时,人都好像变得轻了、小了,又有谁不叹服这鬼斧神工的腾龙洞口呢!

一进洞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厅。大厅面积15万平方米,由于蚀余和岩石垮坍,在大厅的顶板上形成了一只巨大的孔雀,孔雀昂首扬冠,彩屏如扇石一样展开,恰像正在向远方的来客致意,所以这个大厅又名孔雀迎宾大厅。大厅本是古人筑灶熬制硝盐的地方,探险队初进洞时,本有一个个直径2-3米的硝坑,星罗棋布的散布在大厅的底部。现在,这些古代的化学工场,几乎荡然无存,只在洞壁左侧留下了一二个硝坑和灶孔的遗址,使我们还能领悟古人熬制土硝的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欣慰。

从洞口到圆堂关,距离大约2000余米,除开迎宾大厅外,还要爬过一座峥嵘的石山和穿过两座洞内的大厅,“登山当登珠峰,览胜应游腾龙”。这是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所书,撰刻于洞壁右侧。越往里走,景致越奇。数以千计的蝙蝠在洞中飞舞,有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一个个明白如镜的豕潭,把洞壁、洞额以及洞外的山峰倒映出来,有的如唐僧取经,有的如万丈深渊;一群群浑身透明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游荡,有如一对对羽衣霓裳的精灵。人们都叫它透明小鱼,其实它并非鱼类,而是一种叫红点齿蟾的古生物的幼虫。红点齿蟾浑身釉黑如黛;腹缘长满一圈火红的班点,十分好看。现在,在凉风洞和牛鼻子洞里,还可以看到它们全身透明的倩影。借着朦胧的灯光,看,校场坝飞来石的对面,警钟正在长鸣,一位妙龄女郎正在盼望着她心上的人儿归来。还有地龙盘旋、千丘梯、千层塔、空中飞瀑,大象吸水,应有尽有,先生们,女士们:请不要贪恋这跟前的风光,前面的景色更好。途经一把通关锁,前面便是圆堂关。

俗话说:闯过圆堂关,发现妖雾山。当年探险队员来到圆堂关时,除来时走过的路外,几乎到处都是乱石和绝壁。后来,他们蛇行匍匐,猿攀猴跳,好不容易才闯过了这道圆堂关口,发现了前面这座高出洞底125米的妖雾大山。妖雾山,一山迷雾,遍地怪石。探险队员为了找到一条通路,在洞里整整折腾了四天。如果不是采取从毛家峡进洞,前后夹击的策略,恐怕到现在妖雾山也仍然是一个难以琢磨的谜。现在游过了圆堂关,去到妖雾山,已经是一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线了。走在这条用勇士们的智慧和胆略铺成的风景线上,再回头想想当年探险队员们的迷疑和艰难,当然,就会觉得一点也不怪了。因为那时谁也不知道过圆堂关,要过妖雾山。返回妖雾山西侧,还有三洞四峡一龙宫更为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