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读后感(精选14篇)

时间:2023-11-18 03:05:30 作者:曼珠 且听风吟读后感(精选14篇)

读后感是一种在读书之后对书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文字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且听风吟》读后感

第一次听说村上春树是从一个学长那听到的,当时只觉得这个名字听上去很老,便没有去读读他的作品。在老师的推荐下,决定去读一本他的书。挑了很多,却不知到底要读哪本,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读读他的成名作《且听风吟》。

和其它小说一样,这本书讲的也是一个爱情故事,因为,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有爱,我们也总是在挖掘关于爱的一些事。这本书讲了主人公在酒吧喝酒时遇到一个酒醉少女,并与她发生的爱情故事,没有像其它爱情故事的完美结局一样,最后,醉酒少女离开了他,自始至终,两人并没有发生什么关系,或许作者是在探索着关于爱情的一些什么。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着爱情,人性,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挖掘出关于爱情和人性的内在本质,因为,有时候人连自己想的什么都不知道。爱情的本真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在我们看来,人总是在爱情里受伤害,也是在彼此的伤害中不断成长。在我看来,爱真的能使人成长,有爱就有伤害,有一句话说的好“我们越痛越爱”,事实上,也真的是这样。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或许,对于爱情,我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认为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对于人生,我也没有什么过好的建议,只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本真,每天过的开开心心就是最重要的!

读且听风吟的读后感

依稀悲伤来不及遗忘只有待风将她埋葬。

《且听风吟》给了我在火车上一夜的安眠。

火星上的风对主人公说“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我们只是风。

几乎村上的这本书全是流水账。

平缓没有高潮,转折。

但很奇妙。

它很吸引人。

我想可能我们内心都是渴望这种平和的。

渴望聆听内心顺其自然。

就像小丽所说。

不害怕也就不存在安全感了。

这真是句有用的话。

且听风吟读后感作文

二.谎言生存下来的意义现代社会中有太多的谎言,数不胜数,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哈特菲尔德所说:“说谎与沉默是现代社会中流行的两大罪过。”不得不说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和许多人一样,我们都憎恶喜欢说谎的人,骗子尤使我们深恶痛绝;我们也听说过“沉默是给予对手最好的回击”,但将其用于不是对手的人,也显得残酷了一些。然而,后面的话更引起了我的'思考:“倘若我们一年四季都喋喋不休,而且喋喋不休的无不是真实的,那么,真实的价值势必荡然无存。”现实总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窥视假象,在众人都被愚弄之际才挺身而出。然而:我所想到的现实是:谎言终将存在,并且倚仗真实而存在,如果说真实的华丽是难以企及的完美,那么,用一本书的名字来解释多数人的内心再恰当不过了,《较之贫瘠的真实我更爱华丽的虚伪》,我们会因为环境,爱好,性格,视角,经历…的不同,在各种场合宁愿相信谎言,感性的力量深不可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明知“红烧牛肉面”中没有牛肉,却会以各种理由选择购买两元钱的“红烧牛肉面。”也许你会说自己做太麻烦;外面做的不卫生;不想下楼……或干脆说你想吃方便面。但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您欣然选择了“团仅供参考“的“红烧牛肉面”。

且听风吟读后感作文

风,我从来未见到,却时常感受它;徐徐的微风、轻轻的暖风、猛烈的狂风、或是严冷的风、酷热的风、怒叫的风。它们交织成一张绵绵的丝网,试图束缚这世界,探寻更广远的宇宙深处。

在江南水乡,江枫渔火,一人驻停倚楼,低吟浅唱。淅淅沥沥的雨声席卷,而风,与其应和,它穿过树梢,捎去几片枯叶;拂过繁枝,摇下一地落红;扫过女子刚盘好的青丝,回头一瞬便成了满头白发。悠远的古寺中晨钟暮鼓,平静的湖面上“缺月挂疏桐”。

而风呢?它默默地躲在一角春天之上,怕惊扰了这微微颤动的世间。

我寻到一处古亭,听那烟寺晚钟,看那洞庭秋月。赏风亦听风,我听见风随着暮空太阳的光线急速的变化;听见风在无数高楼之间跌跌撞撞的行径;听见风在繁枝密叶间摩擦蹉跎;听见风在一池清泉间顽皮地一路拍打拨弄;听见风在遮天的山峰处吹起成一片凌乱;也听见风在料料峭峭的.山石间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也听见风在阴云的笼罩下沉闷的低吼;还听见风在潇湘夜雨旁窃窃私语;还有――风静了,静得连流水落花漾起的层层叠叠的涟漪定住了。风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舞娘,旋转着,终究,燃尽了黑夜最后一抹光辉后,也乏了。渐渐儿微弱下去,剩下几声悠长的叹息,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用心听,平静的时候几片落叶忽地欣然跃起,你便知道,它还在。一直都在。

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生命的来去匆匆,倒不如心定如水,且听风吟。

一生不长,闭上眼,不听,不看,不想。一切便如风般的消逝了。不留一丝痕迹让后人回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且听风吟读后感

等到我又一次和村上邂逅,那时因为我喜欢上了长跑——说来惭愧,现在已经有好久不跑了。于是,我开始留意关于长跑的书籍。在亚马逊上,我找到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倒是写的平易近人,娓娓道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让人读了有一种似是听老大哥讲其生平轶事,并传授生活经验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村上的处女作,就是这本《且听风吟》。据说,这还是他在经营爵士乐酒吧时,熬夜写成的。所以,更加增强了我对于他这本书的兴趣。

看完这本书之后,细想想,真没有什么颇为精彩的桥断和情节。他只是在讲一个故事,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在一个特定时期的种种境遇,平淡如水,但却真实而让人愿意读下去。

这可能也跟村上的性格有关吧。像他这样一个喜欢马拉松运动的人,在生活上亦是那种细水长流,波澜不惊吧,但就是这个平实如水的对生活的记录,让他的作品格外的与人亲近,有一种愿意读下去的感觉。当然,如果能看懂日文,读原著的话,想必更会有这种感觉了。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作者本身的角度所写的。讲述了它在大学放假期间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儿。在叙述这些事儿的过程中,作者巧妙的把个人的一些回忆也穿插其中,这也让故事显得更加饱满和充实了起来。

整个故事,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讲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鼠”从认识,到变成互诉衷肠,无所不谈的啤酒友。在这里我要说一点,对于自己不太能节制的人,正在戒酒的人慎看此文。因为文中的主人公极其朋友,甚是喜爱啤酒,经常豪饮狂喝。以至于我这几天回到家连水都不喝了,直接以啤酒代水,并配以锅巴佐之。临睡前尤要再饮一罐,否则便无法安眠。

书归正传,故事以他和他的朋友鼠开始,中间加入了一段次要剧情,也可以叫支线故事,讲到他送一个烂醉如泥的四指女孩回家。然后产生种种误会,最会竟然变成了朋友。

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叫做“杰”。他所经营的酒吧,是作者把整个故事穿起来的一条隐形的线。无论是作者回忆还是开拓支线故事。一旦回到酒吧,就又进入了主线。这也让人不至于觉得故事的叙事很乱,用的恰到好处。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旅途时光,茶余饭后,缓缓读来,也是很容易读下去的。

《且听风吟》读后感

村上春树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写于1979年。因为这本小说,村上春树开始了作家的生涯。

一本青春回忆录。小说的语言很直白,情节也很简单,没有转折、没有起伏。语调谈谈的,但是却给人一种涩涩的感觉,它似乎在表达着什么。就像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曾有过的矛盾,不想为人所知的,但又渴望被人了解的东西。

故事的主人公和身边的朋友用喝啤酒来打发迷茫、寂寞、孤独。青春是挥霍的,因为没人想要去珍惜。渴望独立、渴望摆脱、渴望自由。即使是死亡,在的他们眼中,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并不沮丧,也不觉可惜。

电台的来电,让他开始想寻找五年前曾借给他唱片的女孩。“我一连忙花了三天时间查她的电话号码……第二天,我给几个高中同学打电话……第三天,我再次跑去母校,在办公室打听到她上大学的名称……”

错过了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即使费尽周折去寻找,但仍然是徒劳。这遗憾,也许就永远存在了。

在酒吧里遇到的女孩,又在唱盘店里偶遇,这个左手少一根手指的女孩,他们的交往,似乎和主人公以前交往的女孩不同,亲密而又纯洁的相处,也许这就是作者当时眼里的爱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挥霍青春肆无忌惮。那个十七岁的孩子,得了“脊椎性神经症”在病床上躺了三年。他每天从医院的窗口可以看到港口,他的愿望是:“假如每天清晨我能从床上起来,步行到港口,满满地吸一口海水的清香……哪怕只有一次……即使在床上终老此生,恐怕我也能忍耐。”

世界上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生活着。一些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另一些人却是梦想和奢望。在村上春树的书中总可以找到一种力量,他似乎在传达着什么,或者说是一种信仰。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也就是这句话开始了他的人生转折。岁月不能回头,寂寞时,且听风吟。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逝去的青春,一段迷茫、固执、挥霍的岁月。轻盈散淡,又扣击心扉,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怀想。

且听风吟读后感作文

村上的书,就像磁铁一样吸引我,真的是无法拒绝!

我不可控制的,并毫无思路的想写什么。是的,这是第三次的往返的火车上。除了无聊的时间,火车是我阅读的好时候,这一点或许是意外的,我特别享受的时候。我最近在读亦舒,当然村上是随时可以爱上的。或许从这点上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文艺青年但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们给我一个世界,毫无章法,但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无所谓但又认真的用自己的态度活着。倒说不上羡慕或者想那般的生活只是喜欢这其中传达给我的平静,是的平和。对于无法随时控制自己悲喜情绪的我来说,平静已是宽慰。我想记住今天因为我去学校的理科餐厅吃了原本三块五现在已经翻倍的绘面,吃了好划算的包子。

我装模作样的回到了过去,是开心的。村上说,文明是就是传达,需要表达,传达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即守终正寝。所以,我好像说了好多话,内容我已经记不起但我想就像我记得了小丽说,不害怕就不存在安全感这样有哲理的话所以,管他呢,就当是一段好时光,所有的好时光都是要亲力亲为的。即便对自己,即便对自己的大脑发号施令,但是,对于很多想要极力控制的某些确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是无可奈何。

《且听风吟》给了我在火车上一夜的安眠。

火星上的风对主人公说“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只是风”

我们只是风。

几乎村上的这本书全是流水账。

平缓没有高潮,转折。

但很奇妙。

它很吸引人。

我想可能我们内心都是渴望这种平和的。

渴望聆听内心顺其自然。

就像小丽所说。

不害怕也就不存在安全感了。

这真是句有用的话。

且听风吟读后感作文

很早就听过这个名字了,且听风吟,不只是因为是村上的成名作所以留意,而是这名字实在太有意境了,简直是我这种文艺青年的最爱。听着这书名,脑海中都会自然地浮现出一幅画面。

我很向往书中的一个场景,就是我和女主人公一起沿着河堤走,然后坐在河边,吹着风,聊天。女主人公靠着我的肩膀哭了出来,我们没有太多的言语,我也不曾去试探她的人生,就这样自然地哭出来。哭完之后就继续未走完的河堤回家...那时,我们的心灵好像互通了,在我去东京上学前。最后就算我们再也没有联系,我也依然记得那天的河堤。

我的朋友——狗,一直说想写一本小说无关性的,我想这也是作者想做的,一场无性的爱。这本小说里,我与女主人公没有多少性。更多的时候,都是她在问,我在答。她需要的时候,我就出现。各自之间的相处如流水般平静。

村上的文字总是安静的,平淡的,却意外地让人有一种向往~。

《且听风吟》读后感

《且听风吟》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说是长篇小说,但是真的不太长,也是我第一次在几天的时间就看完的长篇小说,在此记录读后的感受!

村上春树的一系列书一直是我特别想看的,以前零零碎碎的看过很多精彩的片段,也没有完整的看过其中的一本,村上的文风和笔触是轻盈散淡的,读起来少有晦涩难懂的感觉,就我现在完整看完的《且听风吟》这本书来说,除了描绘的一些海港,街巷,地名具有明显的日式特征外,其他的字里字外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读着读着像是在读中国作者写的文章,也带着西方国家的调调,总之,读起来很轻松,非常日常化但是又带着轻盈与恍然大悟的感觉。

就是这几万字的《且听风吟》让村上春树从默默无闻的爵士乐酒吧小老板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所以特意先看这一本。

当然了,这篇文章序言里提到了,写这本小说的动机,建造一个能使自己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房间———为了救助自己,同时想到,但愿也能成为使别人心怀释然的住起来舒服的场所。确实,读起来觉得像是再看随意记下的回忆录,但是呢,又好像挺轻松,稍微有点绕的那种感觉,就是有几处要反复的看,才可以体会作者要传达的思想,也有可能我的直观理解能力存在偏差,所以有的地方一遍并不能体会深刻含义。

从我看完的现在脑子里留存的《且听风吟》来讲,是讲述了“我”这个还在读大学的年轻人放假在家,经历的一些故事,还有遇到的人,以及过往的一些事情,重要的场景离不开酒吧,多次出现的人物有“我”,朋友“鼠”,酒吧炸薯条,倒酒的“杰”,还有一个初次见面晕倒在酒吧厕所的右手只有四根手指的女孩。

在这些简单的人物里,穿插着简单的日常生活对话,作者真的是把简洁明快,爽净直白,节奏短促,切换快捷的语言风格发挥的淋漓精致。

《且听风吟》读后感

“别人怎么看待我是不大清楚,但如今想来,我觉得自己是将贴裹在语言周身的各种赘物冲洗干净……洗净汗斑冲掉污垢,使其一丝不挂,然后再排列好、抛出去。”

村上春树用其干练不多余的文字,直接而通透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的青春。纵使文字简单,但当我走马观花般把整本书看完时,顿时惘然——我到底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然后又像发了疯似地,匆匆浏览了一遍全书。恐怕是水平不够!

文字很亲近,但总是给我一种距离感。那是青春的所特有的多疑,即使单纯无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猜透的。敞开心扉,又保留秘密。和你很亲近,但似乎又畏首畏尾地离你很远。无法捕捉,但又无处不在,轻盈散淡,又扣人心弦。那种微妙的关系很难描述,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有过这种感觉的。明明就在身边,但是琢磨不透,总是留有一种神秘感。

青春是多么的焦急,多么繁忙,多么自以为是孤傲地独自安排。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很多,等到想要弥补的时候,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如书中的个借唱片的女子。错过了,便是错过了。懊悔也来不及了。

这个年纪,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渴望独立,渴望摆脱束缚。于是我们常常陷入寂寞,村上和他的朋友们在孤独中大肆地喝啤酒。我想这种狂欢的寂寞,也是青春所特有的吧。

并不是所以的人都能享受这般梦幻迷离的青春的。小说末尾那个得了脊椎神经症的17岁男孩的信:“从医院的窗口可以望见港口。我不禁想象:假如每天清晨我能从床上起来步行到港口,满满地吸一口海水的清香……倘能够如愿以偿——哪怕只有一次——我也会理解世界何以这般模样,我觉得。而且,如果真能够多少理解这点,那么纵使在床上终老此生,恐怕我也能忍耐。”

在不幸者面前,我们这些幸运者应该想些什么呢?我们是否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青春?村上把这段安排在这里恐怕也是这个用意吧!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借这个机会,和身边的家人朋友道声谢。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尝到苦头了才知道要悔改。不过我想说的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错误我们犯得起;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伤的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逝。渐渐地,我们不再是愣头青,渐渐地,我们处事圆滑;渐渐地,我们不再单纯;渐渐地,我们不再年轻。

《且听风吟》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先生的作品是读他的《挪威的森林》,那时候没有先特意去了解村上春树先生,也没有看过他人对村上春树先生作品的评价,反正拿起来就读。

一开始读完村上春树先生的作品后,我有点说不清村上春树先生表达的东西,不知道怎的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读后内心的感觉。反正就是有点被卷进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年轻里头的孤独、无奈还有一点点的不安。后来是两年前又读了村上春树先生《且听风吟》一书,大致也还是跟读完《挪威的森林》一样的感觉,读后心里面的感觉很难用一个词语去形容,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大概是年轻的我内心对于这种孤独、无奈、不安以及似有非有的怀念是有点抗拒的,但没读明白最近又忍不住看了一些书评后再去读了一遍。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先生的处女作。村上春树先生用了很独特的方式去写作,读读其他的'小说,就可以很明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正如村上春树先生本人所说的一样“……总的说来黏乎乎让人不好受……”,我理解的是除了在写作内容村上春树先生有所挑之外,语言表达方面村上春树先生也喜欢简明、清爽的方式。所以《且听风吟》一书内容也给人简明、清爽的感觉,句子不长,对话简单,故事也不繁冗。

可就是在这简明、清爽的句子里面,藏着村上春树先生关于年轻时期许许多多的回忆与情绪,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回忆与情绪让我记住了这本书。

读到书后面的几节,我才感受到前面所写的,我原觉得多么寂寥的一切是村上春树先生对过去如此深深的怀念。逝去的年轻时光就如“那位左手只有四个手指的女孩,我再也未曾见过。……在人的洪流与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等到夏天回去,我便经常走那条同她一起走过的路,坐在仓库石阶上一个人眼望大海”,但又如何?心里虽是还装着满满的怀念,但物还在人早已消殆。“想哭的时候却偏偏出不来眼泪,每每如此”,即使想再次靠近寻回年轻的时光与感觉,可是任凭自己怎么努力却还是扑了个空,反倒像是打翻了什么美好的东西,心里满满的不是滋味。

我们年轻的时光里头有太多太多的事物,在我们还很懵懂的时光里头出现,在我们还怀着一颗迷茫的心的时光里头出现,这一切充满了整个年轻时代,让人多么怀念。就像村上春树先生在《且听风吟》一书里写到的朋友“鼠”一样,一起喝酒一起谈天说地,到后来长大后有了各自的生活;还有那三个分别与作者有三段故事的女孩,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他的生活,最后又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离开他,初恋、流浪少女以及不明白为什么自缢身亡的她;还有在酒吧短暂出现过的有一对美胸的女人,作者的离开断了后面可能的交集;还有修学旅行中遇到的与《加利福尼亚少女》唱片有关的女生;以及在后面情节中透出满满情欲味道又出乎意料没有下文的四指姑娘。但这一切到后来统统都消失在作者的生活里面,好像不留痕迹一般。

我们总要接受出现在生活里面的一切,也得面对一些事物的离开。

是呀,谁不是这样呢?我们都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以任何方式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某个人,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某个时间出现的某一份感觉,到最后甚至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你曾珍藏过的老照片。不是刻意不去留住,而是时间像滴水穿石一样慢慢地抹淡你的记忆,或许你也没有留意这一切怎么地就逐渐变淡了,甚至还有你对这一切的心。就像“我”在抱住四指姑娘的时候任凭怎么努力也想不起前三个女孩的面庞一样。这样的流逝在成长的过程里面还会不断的增加,只是在某天你想起来这一些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心里面有点重量,或许不会很沉,但大概也可以让你稍稍轻叹口气罢了。

最后,“鼠”继续创作他的小说,“我”也结婚了并生活在东京,日子算是安静平和。在收到的“鼠”的稿件首页里有给自己的生日祝福,或许这份记得在流逝的一切里面能带给“我”一丝的慰藉吧。作者在书的后部分写道,“如果有人问:幸福吗?我只能回答:或许。因为所谓理想到头来就是这么回事”。这大概就像是书中开头的那个句子所写的一样吧,“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我们大概也不会处于极端之处,极其完美或是极其绝望。

《且听风吟》读后感

很小的时候会写那种同学录,里面会有一项是最喜欢的动物:那会儿跟风似的写上小白兔。

等到真的接触到小白兔之后,才发现连碰都不敢碰这种生物,甚至知道了自己对这种带毛的还有温度的东西怕得很。

这哪里是真的喜欢呢。

再长大些,被问起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回答又是那种最符合那个年纪品味的作家了又跟风似的说了韩寒、三毛啊之类的。

到了高中喜欢的回答肯定又换了,现在还记得回答过村上春树。

其实那时候只看过他的一些小说节选或者听别人说过他事迹甚至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好听…然后就被称为“最喜欢”。

能这么笃定否认喜欢,是因为我确信《且听风吟》是我第一本完整看完了的村上春树的小说。看完之后也不能确定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跳跃性的对话,还有一种作者故意把完整的故事情节打乱分布的错觉,也分不清是和几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还是和几个一起喝啤酒的兄弟的友情故事,完整看完能确定的是一种一切随他去的生活态度。

所有的文字都有一种压抑颓靡的放纵感,忽远忽近的距离感。

因为这本书村上春树从爵士乐酒吧老板成了一个用文字抒情的作家,过程很奇妙也很真实,毕竟他是找了自己真正喜欢的.。

因为这本书我突然仔细回想了那些年我自以为的喜欢,这过程也很奇妙很真实。

《且听风吟》读后感

村上春树29岁写出了《且听风吟》,从此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村上说“写文章并非自我诊治的手段,充其量不过是自我疗养的小小尝试”,我很认同,正是这小小的尝试村上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我29岁时重读这篇小说,仿佛看到了一种影子,更能引起一种共鸣。

文字是一种表达,而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村上正是发现并借助了小说这种表达途径。就像小说中所说,从小得了十几年自闭症,经过三个月不眠不休的讲话突然就好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坚持下去。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迷惘。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从我们耳边呼啸而过,留下的也只是迷惘与孤独,我们无从选择。是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时代,我们只能去面对,只能被这浩浩荡荡的潮流推着前进。然而生活终要继续,人也要逐渐长大,长大后我们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唯有觉知自已,发现自己,实践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并下决心排除自己的岔路。

29岁的自己也想像村上一样为了理想放弃所有,但事实是人总被束缚着,家庭、社会、环境。也渴望宗教般热忱的自我奉献,也羡慕飞蛾扑火般一无反顾,但我知道我不是。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明白,我只是普普通通一个人,像世上大多数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我所追求过、热血过的终究熬不过时间的磨损。

我明白,我不是村上,我只是我,万千大众中的一个。

但我至少希望还能像村上一样,坚守自己的心灵。

《且听风吟》读后感

今早起床,一口气读完了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刚好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让他逐渐远离酒吧老板的生活,转而走向创作的生涯。

村上的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用平淡的事诉说不平淡的生活,他写出的不光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种对人内心的挖掘。

一个作家对人内心挖掘的越深,他也就越成功,村上无疑做到了这点,因此他的书在日本也是最畅销的。

在我身边,我从没看见过有人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只有两个例外,我最开始了解他是从堂姐那里,因为她的书架上摆着一本《海边的卡夫卡》,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书。还有就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跟我说《海边的卡夫卡》是他们初中,学校规定让读的东西。最让我伤心的是他跟我说,同学们最喜欢的是1__页,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有性描写。

这是让我这个略微懂一点村上的人十分伤心的,因为村上的作品不是为性而写,但性绝对是村上作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他的作品在挖掘人性方面更加透彻,更加真实。

总的来说,每次读完他的作品,就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同时也感到村上是在追求着什么,作品中并没有写出,这只是我感觉到的,有可能村上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我们活着的人,都在追求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