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自评200字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模板

时间:2023-05-24 12:15:50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一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改革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并努力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对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认识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政策与制度保障。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要以“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个积累,三个阶段、一个汇报。一个积累就是学生的积分本,主要记载学生每天课堂的表现:包括课堂发言、读课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作业、随堂小考等。通过教师的加分、小组互评、学生的自评,由学生本人记载在小笔记本上。积累到一周以后,我们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周评比。我们利用每周五的班会时间,在班级小干部主持下,由小组总结评价出一周来每个成员的得分情况,由本人提出申请,班级考核鼓掌通过。获得周冠军的同学不仅在评比台上获得奖章,而且还会获得送到家中的喜报,与父母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月评比,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年度总评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才艺提出申请,进行才艺展示争取附加分,结合月评比,折算出年度总成绩,评选出总冠军,分发红花。学期结束时,我们将学生的平时的表现,教师的寄语,大家来帮我,我看我自己等内容汇报给家长。

这一评价模式的形成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了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三、我们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评价的重心要指向学生的发展过程,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间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

2.发展性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需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参与性原则:评价是充满意义和有价值的活动,活动中主体的参与和互动,使人的情感、动机、体验交互作用。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合作的学校文化的建立。

4.可操作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努力实现评价作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四、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一)内容多元化,让评价“立”起来。针对过去日常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的状况,现在教师特别重视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学校建立的“成长记录”包含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伴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学生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成长记录”中设立了象征学生成长的“芽、苗、蕊、花”的每月评价表(平日常规表现)、闯关游乐场(单元学习质量测试)、丰硕果实收藏夹(获得的奖励)、心灵手巧成果园(自己最满意的成功作业、图画、手工制作等)和家校信息快递港(家长和教师交流学生课内外表现的平台)等多项分类,内容涉及对学生思想品质、学习能力与愿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并在月评价中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认可之后,即可获得相应标志。

(二) 过程动态化,让评价“活”起来。在学生成长记录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行为表现及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注意及时搜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关信息,给予评价和反馈。学期终了,学生不但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自己的收获,还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了一个动态的了解,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管理的主动性,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方法多样化,让评价“实”起来。对于学生日常表现,有的学校采用“润物无声的体态评价”“富有情趣的标志性评价”“言简意赅的便条评价”“赋有理性的课堂观察评价”等评价手段。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用朋友的口吻、赏识的眼光和商讨的语言,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运用口头即时评价给予反馈,如,“课堂上老师经常看到你创新思维的火化,真让老师高兴!”“合作学习中,你总是有独特的见解,若能再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你会更棒”。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许多教师还运用便条评价,将小纸条夹在学生的作业中悄悄地与学生交流,如“今天的课堂表现让老师愈发感到了你思维的机敏,继续努力!”“工整的字迹,很高的正确率,让老师特别高兴,付出努力,你一定会有收获!”等等。寥寥数语,会让学生格外珍惜,奋发向上。“小纸条”充满了爱心,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的“温馨评语”,激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进取,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我们特别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学会学习,使教学评价最终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从教师评价到学生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接受他人评价,并在评价中关注别人,悦纳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计划,进一步完善自己。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防止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一是要进一步的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意义。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要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关怀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二是要建立一种长效评价机制,尤其是过程性评价机制,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评价技术和策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增强评价改革的科学性。四是评价的内容、方法、工具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案,特别是评价维度、要素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五是评价要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意味着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六是要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进一步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网络。

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评价本身及参与者带来独特的变化和优势,扩展了评价者角色,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提高评价的质量,促进了评价结果的使用。作为评价协调者、指导者、促进者、信息使用者,应给每一个学生闪光的机会,使学生在诚实、关爱、相互尊重的评价氛围中,乐于接受评价,乐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由此获得快乐、自信、成功,并在其中健康成长。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二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根据市教育局有关精神,为积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南岚中学学生生活技能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生活技能评价既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评价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县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生活技能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长:褚建华

副组长:柳云忠葛永峰

成员:臧言德宫会基刘浩杰李光杰

曹洪东左言生李霜鹿天亭左常东

③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组成,成员必须任教该班一年以上。

3、学生评定工作组:

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每位学生对班级参加评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方面表现进行公正评定。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

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五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生活技能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材料。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每个同学对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三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考核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职责:组织、协调、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负责审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定性与定量评价,并确定学生的毕业综合评语和“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劳动与技能”、“探究与实践”等项目测评的最终等第。

(二)成立相关测评小组

1、综合评语实施小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组员:高一高二各班主任

(2)工作职责:组织宣传学习;每学期组织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撰写、上报综合评语,并及时进行反馈;负责相关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审美与艺术项目测评小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组员:

(2)工作职责:负责本项目中的音乐专项测评与美术专项测评工作,初步确定学生测评等第;审核学生免测条件,确定免测学生名单;及时向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提供本项目学生测评等第情况。

3、运动与健康项目测评小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职责:负责本项目中的运动技能专项测评和体能测评,初步确定学生测评等第;审核学生免测条件,确定免测学生名单;及时向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提供本项目学生测评等第情况。

4、劳动与技能测评机构:

(1)人员组成

组长:

组员:高一高二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任教师及有关实验员。

职责:负责学本项目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五个专项测评工作,初步确定学生测评等第;及时向校测评领导小组提供劳动与技术类a等申报名单。

5、探究与实践项目测评小组

(1)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参与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的相关教师。

(2)工作职责: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专项的测评工作,初步确定学生测评等第;及时向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提供本项目学生测评等第情况。

1.定性评价

(1)评价内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2)评价形式:综合评语(包括分层概述、突出表现、纪实性材料等)。

(3)评价办法:在学生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基础上,由班主任每学期撰写一次;毕业综合评语由毕业班班主任在各学期评语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撰写,并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2.定量评价

(1)评价内容:审美与艺术(音乐、美术)、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劳动与技能(理化生实验技能、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探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四大块。

(2)评价形式:确定“测评等第”,分a、p、e三等(或p、e二等)。

(3)评价办法:由学校各测评小组每学年组织测评一次,测评成绩分a、p、e三等(或p、e二等),其中a等不超过20%,e等不超过5%。学生测评最终等第由学校测评领导小组根据浙江省有关测评规定予以确定,其中a等不超过25%,e等不超过5%。对评定结果中获得a等的学生在校内张榜公示,对评定为e等的学生给予书面通知。

1.综合评语(定性评价)每学期实施1次,要求在每学期结束前2周内完成;毕业综合评语在学生毕业当年的4月份完成。

2.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劳动与技能、探究与实践项目测评(定量评价)每学年实施1次,要求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前完成;学生测评最终等第在学生毕业当年的4月份确定。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四

以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

(一)等级评价。包括六个方面: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1、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六项内容及评价标准分别按a、b、c三个等级方式表格化(见附表),每项内容都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评价主体为全体学生,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结果所占比重比为:1:3:6。

2、将自评、互评、师评的每个等级确定不同的分值。如《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评价表》中,学生自评为a级就是10分,自评为b级就是7分,自评为c级就是4分;互评为a级就是30分,自评为b级就是21分,互评为c级就是12分,依此类推。如果某项符合直接认定条件,就在该项后面的直接认定理由栏或免试原因栏内填清情况,并确定该项为满分或0分。

3、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分数加在一起填入总评栏内。如果某表中的评分内容有两项(如《审美与艺术评价表》就包括美术和音乐两项,《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评价表》就包括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方法、平时成绩三项),就把这两项或三项的自评、互评、师评分都加在一起填入总评栏内(如果有直接认定的,就将直接认定的分或者加在一起的直接认定分填入总评栏内)。4、最后将总评栏内的分数转化为等级,填在总评栏内的分数下面。80分100分为a级,60分80分为b级,60分以下为c级。

(二)综合评语

以文字形式对学生做出的描述性评价。我们将它制在了一张表上,分为学生自评栏,同学互评栏和教师评价栏,这三栏分别由学生本人及家长、同班同学、班主任如实填写。

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天,具体过程是:

1、学生自评(12课时)。班主任老师发给每个学生六张等级评价表和一张综合评语表,先对等级评价表逐个进行解释说明,在解释说明的同时,让所有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在自评栏内给自己打分。打完分后,由学生本人在综合评语栏用描述性文字进行自我评价。

2、同学互评。(12课时)。学生自评结束之后,班主任老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10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主持同学互评。互评时每组a级不能超过35%,b级不能超过40%,c级不能超过40%。同学互评结束后,由班主任老师将全部评价表收上来,分类装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五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学期初,我们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统一了认识,形成了合力。

(二)坚持经常性评价与期末总评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素质评价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工作中,班主任同志坚持深入班级,把日常评价与期末总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

(三)合理利用综合评价结果,促进了评价工作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评价细则,评价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评价结果与学生见面,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已的优缺点,各班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将结果与评优选先,任用班级干部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评价工作。

(一)在学生自评过程中,有个别同学不能正视

自己的不足。对自己评价过高。

(二)学生小组评价,有的同学态度不端正,对同学不负责任。

加强宣传,领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克服片面性。

总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成绩,有不足,我们会发扬成绩,查找不足,使评价工作更合理、更完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六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参照外地评价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各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1 、方向性原则:评价应体现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 、客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出合理的、全面的评价。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可不采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同时,还要适当接受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3 、全面性原则:对评价内容进行全面考核,有根据地作出判断。学业考试的内容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评价目的,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具体情况,建立简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科学、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价。

5 、发展性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发展性与特殊性需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6 、参与性原则:要加强学生之间、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有效的自评、互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和谐的学校文化的形成。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基础性发展目标

基础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占15%)、公民素养(占10%)、学习能力(占40%)、交流与合作(15%)、运动与健康(占10%)、审美与表现(占10%)等六个方面。

2 、学科性发展目标

学科性发展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其基本内容是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侧重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评价方法包括日常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时应把握“日常性评价是阶段性评价的基础、阶段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的操作原则。

1、日常性评价

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

(1)、即时评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成果评价、访谈交流、行为观察、问卷反馈、情景测验等)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2)、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发展提高的重要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信息,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学科检测的阶段成绩,学生的最佳作品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和管理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同时便于展示。

(3)、学业考试。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除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设置口试、听力测试、成果展示、实验操作、上机操作等形式测试,允许学生进行二次考试。纸笔测验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开闭卷结合考试等不同形式。

(4)、实绩表现。通过演讲比赛、小制作、小发明、小竞赛及文体艺术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2、阶段性评价

(1)、各学校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校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可适当细化六项评价内容)与具体程序,编印各种相关的评价子表,汇总、上报学生的评价结果;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评定过程,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纠正评定中的错误。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前,各学校要通过教师大会、班会、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培训,争取各层面的知晓、理解与支持,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综合素质评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每个班级成立一个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人数一般不少于 5 人。各位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的时间原则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班级评定小组由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名成立,要提前向评定班级的学生公布。

(3)、综合素质评定要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每学期结束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参考各种资料,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关数据和其它形式的行为表现,并利用这些数据和表现来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阶段性评价的结果填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3、终结性评价

(1)、终结性评价应由学校组织进行,要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完成。评定时以学生阶段性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依据,通过对相应等级赋分的办法进行换算,取所有阶段性评价的平均分值作为终结性评价结果,记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2)、赋分转换标准:优秀记10分,良好记8分,合格记6分,不合格记4分。

1、评价结果的呈现

(1)、等级表达。分为a、b、c、d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40%。对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的确定应十分认真、慎重,评定为“不合格”的学生应经学校评定委员会审核,并报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

(2)、质性评语。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给予一个综合性的评语,其中还可以包括等级评定中没有包括的内容,尤其应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低段学生的评价应浅显、生动。

2、评价结果的运用

(1)、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方法及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定结果只公示“优”等级,其余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由校评定委员会进行调查与处理。最后,学生和家长要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签字。

(2)、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评定结果原则上不得更改,如果确实发现评定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记录以备审查。

1、成立组织机构:

2、健全相关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评语篇七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就是德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育人过程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德育工作的诸要素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实现有机结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可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诊断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鉴别学生思想、行为的优劣,让学生不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经济日益发展和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形势的需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育人过程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我在落实德育序列化教育,构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1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构建和完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并为全面了解和检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好地组织开展德育序列化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1.2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导向动能和珍断功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可以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诊断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鉴别学生思想、行为的优劣,让学生不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1.3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学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2.1理论依据

人的个体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需要”和“激励”,“需要”是马斯洛的学说,共有五个方面,“激励”有两种:一是行为激励,二是认和激励,我的依据是美国赫茨格的狭义激励论。激励分三个方面: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感情激励。感情激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一种气氛,使人情感及内心世界变化,这个综合素质评价就是遵循这三个方面制定的。

2.2内容依据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依据中学生德育课程标准、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及相关内容进行制定的。

3.1以人为本的原则。

3.2科学性的原则。

3.3导向性原则。

3.4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原则。

3.5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3.6语言激励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五个方面: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学习习惯、个性心理和遵纪守法,五个方面共24项,内容分年级体现了科学性、层次性和连续性,评价手册除了学生自评互评以外,还有家长助评。体现了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思想。

在教学资料上,我看到了襄樊市樊城区教委选了三所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试验,一所是松鹤小学、一所是牛首镇竹条一中、一所是樊城区最好的中学三十五中。从试验到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这次试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松鹤小学,两周一次小班会,班会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主持,学生首先自评,然后学生互评,现量化,每次班会老师订出一个主题。竹条一中每次评价后评选出进步最快的学生然后把对学生的评价反馈给家长,三十五中评价出星级学生(分五种一、学习进步最快,二、品德进步最好,三、是最有创意,四、劳动最积极分子,五、综合素质最优。)实施评价方案后,他们不仅认真的做自我批评而且认真的帮助别人。这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政策,是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提升运动与健康品位,审美与表现能力!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面向不同的有差异的学生,开发人的多种潜能,要坚持综合的、全面的、经常的评价。

7.1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

我认为把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并与学科学习目标分离,最后确定“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运动与健康”6个维度,“文明礼貌、自尊自信、团队精神、审美情趣、良好体质”等18个要素。

7.1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学生和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除研究性学习能力外,每项均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能否扎实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对其价值的认识,我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毕业与开学,而在于它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应追求“高附加值”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8.1综合素质评价能深化办学理念,形成稳定和谐的评价文化

8.2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使评价的价值进一步得以延伸。

8.3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格与学力基础

综合素质评价伴随新课程改革而产生,它也必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经历几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看到了评价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作用,显现了评价改革对课程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助推力,也引发了我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思考。

9.1寻找综合素质评价价值的平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育”“许”统一。

9.2探索综合素质评价触角的延伸,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的系统工程。

9.3走出综合素质评价的两难境地,促进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学生的毕业和升学中要么“硬挂钩”,要么“软挂钩”,“硬挂钩”导致评价仍然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的工具,为高一级学校选拔服务,不如不改;“软挂钩”导致走过场,起不到评价与考试导向素质教育的作用。如何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保障机制和结果运用的执行体系。

一是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考核观念;

二是要建立教师和学生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培训机制,实现公平、公正;

三是要加强社会舆论导向和宣传工作,促进家庭和社会评价观念的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营造良好氛围;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与处罚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制度,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利用评价结果。

[2]刘林平《爱的误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