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时间:2023-08-16 13:54:10 作者:李Y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一

1、依据园务工作计划及新《纲要》精神,结合我园教研工作的现状与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有个整体的提高。

2、培养新教师为重点,以老带新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形成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教育教学,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实效。

3、通过理论学习、观点报告、实践操作、互相研讨、参观学习等途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1、深入学习新《纲要》,用新《纲要》精神指导实践工作。

2、丰富主题变化的活动环境,积极开展区域活动。

3、提高老师们的教研意识,初步明白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的关系。

4、增强老师们理论知识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5、鼓励新老师学习说课,愿意向其他教师公开观摩活动,完善自我评价,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及自省能力。

1、组织小班教师深入学习纲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及儿童发展的实际,制定教育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发展,并要求做到学习有记录,学习之后有心得体会,有具体落实。

2、学习有关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的理论性的文章。开展有关主题活动的研讨交流,以及各班的评比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体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要求教师每人每月完成教育笔记或教育反思。

3、通过以老带新、教师相互听课等,课前检查准备、听随堂课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并要求听课有记录,课后有评析、有反思,以达到互相学习,不断改进,共同提高。

4、积极组织参加园、区各项学习、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学历的进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能者为师”,互相学习。

通过课堂观察、示范课、展示课、交流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本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让本组的年轻教师也把她们新的教育理念带给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九月份:

1、制定园务学期计划,全园教职工学习各项制度,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

2、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开好家长会,稳定幼儿情绪,帮助他们熟悉周围环境。

3、各班加强常规训练,行政跟班检查。

4、围绕中秋节班级开展主题活动

5、环境创设活动(游戏区域、资源收集、开展游戏情况)

6、早操观摩及评比。

7、青年教师培训之一

8。家委会会议

十月份:

1、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集体教学评优活动

3、年级段活动:小段自理能力比赛

4、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交流讲座

5、班级区角活动观摩(重在材料的提供与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

6、亲子读书交流会(分年级进行)

7、重阳节活动

十一月份:

1、“秋天真美丽”主题活动。

2、结合“119”组织幼儿进行逃生演练活动。

3、做好秋季传染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

4、分年级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5、教师“创意手工艺品评比”活动。

6、教师读书分享沙龙

7、青年教师培训之二

十二月份:

1、开展第三届亲子运动会

2、家长问卷调查,汇总调查情况

3、青年教师培训之三

一月份:

1、课题资料的收集、小结

2、搞好幼儿发展评价及各项评价工作,幼儿发展情况期末测查评估

3、展示本班特色及工作成果(ppt)

4、召开期末家长会

6、各部门做好期未总结、量化、评比工作

7、做好借书、教玩具、图书资料的清还工作

8.各类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二

以班务计划为指导,坚持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开展课程园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以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为载体,优化课程的园本化实施,立足本教研组实际,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之路。通过学习探索与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研重点

1、在“土布图案在中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课题的引领下,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的循环研究模式,加强中班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设计与指导能力,促快乐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力求进一步发展教师与幼儿的创新素质,凸显我组特色。

2、通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实践操作、互相研讨、观摩学习等途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1、以“快乐绘画教学”为教育特色,分析、解读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经验,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快乐美术教学活动,积累有一定质量的美术教学精彩活动资料。

2、以幼儿园园级课题“土布图案在中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为引领,以本教研组、班级等形式确立相应的子课题,使教育研究更深入、科学、有序。

3、在实践中积极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并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

4、每位教师设计一份与课题相关的集体教学教案,并在组内开展相关的公开观摩活动。

5、学习其他组内的研究成果,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补充。

6、以“集体备课、个体实施、集体反思、再次实践”的一课三研式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中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7、以自我学习和组织学习为途径,寻找一些有关集体体育教学环节设计的信息资料与同伴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并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际真正的内化。

五、日常工作

1、深入学习二期课改新教材,进一步领会二期课改新理念。

2、围绕园级课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组织组员积极开展课题实践研究,使课题能真正得以落实。

3、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互听与互评活动、每月教研课、师徒带教等活动,促进每位教师业务能力整体提高。

4、根据主题及时更换活动室环境以及区角活动材料。

5、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早操评比活动、区角材料设计评比等。

清城区石角镇中心幼儿园

xx三年九月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三

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领会纲要精神实质,认真学习《3—6岁幼儿发展指南》要求,熟悉铭记小班幼儿发展目标,根据我园园务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的内容,以夯实教师常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开展规范有效的常规教研活动,加强保教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切实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质量,提高组内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促进教师、课程、幼儿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小班教研组的教研特色。

1、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打破思维定势,在习以为常的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研和教紧密结合。

2、发挥骨干教师和成熟教师的引领作用,分层指导,齐心协力,加强年级组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与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认真做好班级常规工作与教育教学的有效研究。

4、重视课题研究,开展有效的专题研究活动,带领全组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课题《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继续探索培养和提高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

5、带领年级组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增加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取得家长对我们教研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1、加强理论学习,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开发潜力,及时转变观

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坚持正面教育,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在思想上有活力,善于学习,勇于钻研,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认真组织教师多阅读,并从有关著作、期刊、杂志上收集与幼儿倾听习惯培养有关的资料,采用引领式学习与相互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为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2、研究教材,根据《3—6岁幼儿发展指南》要求,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及节日等整合有效资源,探索建构适合自己的、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引领教师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及时组织教师反思、总结得失,引导教师逐步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并能根据实施过程中宝宝的发展与需要,及时调整计划,提高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每周一次的课程审议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在提前一周的审议后小组进行备课,并在活动前准备好教具,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每星期通过组长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研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动反思的良好氛围。开展集体备课,分析教材,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之间加强“研”的氛围,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紧紧围绕问题的产生——如何解决问题——反思教研活动过程等,在内容上形成专题化、系列化。

4、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研讨活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帮助教师提高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提问策略的能力;学会观察幼儿、在观察中调整计划的策略,使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班与班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学习、观摩、研讨、反思等活动形式,提高教研组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活动组织能力。

5、在理论的指导下,以主题探索活动为核心,创设课程化环境,积极引导幼儿尝试用观察、调查、纪录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采用主题墙,引导幼儿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见证幼儿的学习历程。

6、组织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通过以下三种形式来开展家园互动:

(1)“空中”学校的形式。主要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宣传介绍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为家长提供家教的理论依据和良策。(2)调查问卷形式。通过一些问卷调查,使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幼儿园是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的发展。

(3)家长交流会形式。以互动的方式、对话的方式让家长就具体的问题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

二月份

1、做好开学报名、幼儿体检查验工作、做好事业统计

2、召开家委会、各班开展家长会

3、教师业务学习、制定班级计划、环境创设,丰富幼儿活动材料

4、20xx年重点目标安全责任书签订

5、开学第一周安全应急演练

三月份:

1、专题教学案例设计交流;

3、研讨四月份主题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4、组织幼儿参加绘本阅读与手工比赛

5、各班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6、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7、园本培训,请专家来园讲座《潜能阅读》

8、迎接期初工作检查,常规检查

9、迎接园年检

10、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举办法制讲座四月份:

1、开展青年教师美术折纸手工比赛活动

2、进行安全演练

3、开展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4、组织幼儿参加校园歌手卡拉ok比赛查

五月份:

1、谈谈工作中的疑惑与困难商讨解决办法;

2、园本培训《潜能阅读》

3、安全宣传教育讲座

4、组织教师参加“幼儿园青年教师六项技能比赛”

5、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

6、开展助残扶弱献爱心活动

7、交流迎“六一”庆祝活动准备情况反馈;

8、研讨六月份主题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六月份:

1、庆“六一”系列活动

2、安全预案演习和消防演练

3、小班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4、教研组工作小结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四

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我们教研组教育观念比较先进,但在保教实践中认识与行为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要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师的教养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引导式转化,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重视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但还有部分教师习惯于终极性评价,在组织活动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科研意识逐步增强,能主动围绕课题进行研究,但由于缺乏广泛深入的理论学习,研究缺乏深度。因此,走出特色的教研之路,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真正提高,组织管理及方法上的运用更加得当,教研活动的效果质量能够更加明显。是我们教研组在本学期中需要关注和加强的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1)积极阅读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1)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根据制定好的教研活动内容,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提前制定下一主题的活动计划,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发言,切实提高她们的教研水平。

(2)注重进行集体备课。

每周五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上午是主班老师,下午是配班老师,由一位老师事先备好一节课,然后由大家共同制定活动的目标、活动的过程及教学方法,并留下二次备课的痕迹。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教师们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

(3)采用多种形式方法,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集体备课、课后反思”作为教育管理手段,为教师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提高教育质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4)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认真完成课后反思记录,从中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教师参加园本培训,推进现代化教学。

(6)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这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游戏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开展“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将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

1、创设班级主题环境活动。

2、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4、参加小班“广播操”、“韵律操”评比。

十一月份:

1、做好市县教育局来园指导、验收工作。

2、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3、每班正常开展游戏活动。

4、接受主题环境检查。

5、参加园本培训:课件制作。

十二月份:

1、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2、参加游戏现场活动评比。

3、组织教师参加“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活动。

4、参加园本培训课件制作活动。

一月份:

1、讨论制定出主题活动计划。

2、参加庆元旦活动。

3、参加园本培训活动。

4、对家长开展半日活动开放活动

以上是小班年级组教师在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情况,这学期小班年级组将加大教研力度,让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让各位教师各有所获。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五

立足“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指南,在园务工作、教科研工作计划的指引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级组的实际情况,充分深入课程园本化改革,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

1、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同时,鼓励各位教师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积累经验,相互交流,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在课程领域里、在幼儿园保教实践中得以体现,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2、本学期我组将结合我园具体工作安排,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教研组内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激励年轻教师的不断进步。

3、发挥我年级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年级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动反思的良好氛围。开展集体备课,分析教材,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合本园、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4、开展班与班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学习、观摩、研讨、反思等活动形式,提高我年级组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活动质量,提高活动成效及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育评价能力。

5、重视班级环境创设,结合园本特色、班级主题活动进行环境创设,创设适合我年级组的特色文化环境,让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特色环境。注重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创设富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环境,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彰显幼儿个性的区域活动,促进我级段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6、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强化一日管理,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独立意识。并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安全知识,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7、各班每月至少家园联系一次,平时利用多种手段与家长交流,十月下旬召开家长会,十二月份开展“庆元旦家园共育”活动。

八月份

1、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商讨并制定九月份教育教学计划、游戏计划(确定主题:我上幼儿园啦!)

3、集体备课(第一周)

4、环境创设

九月份

1、稳定新生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

3、继续进行活动区域和环境创设工作

4、庆祝教师节、国庆节

5、编排小班器械操

6、商讨并制定十月份教育教学计划与游戏计划(主题:小小的我)

7、一课多研活动:快乐的小车(周露、叶秋梅)

8、家园联系:发放“幼儿成长记录”(第一次)

9、教科研积分活动

十月份

1、庆祝国庆节

2、班级环境创设评比

3、教学案例反思(周露)

4、区域活动观摩(每班一个观摩重点)

5、教师活动展示(常云霞、周露、李慧)

6、小班家长会(授课教师:常云霞)

7、商讨并制定十一月份教育教学计划与游戏计划(主题:我和我家)

8、教科研积分活动

十一月份

1、个案辨析会(叶秋梅)

2、环境创设与区域材料增设

3、教师说课活动

4、青年教师活动展示(周露、李慧)

5、家园联系:发放“幼儿成长记录”(第二次)

6、商讨并制定十二月份教育教学计划与游戏计划(主题:冬天来了)

7、青年教师才艺展示(说课、弹唱等)

8、家长开放活动(小一班:常时云小二班:周露小三班:李慧)

9、教科研积分活动

十二月份

1、青年教师区域活动案例交流(李慧)

2、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交流(周露)

3、环境创设

4、加强生活、行为习惯教育:冬天不怕冷

5、小班幼儿垒高比赛(叶秋梅)

6、教科研积分活动

7、各班特色展示(小一班:讲故事小二班:唱歌小三班:舞蹈)

8、家园联系:发放“幼儿成长记录”(第三次)

元月份

1、庆祝元旦(对小班幼儿家长开放活动:幼儿才艺展示)

2、幼儿成长档案及发展评价研讨

3、幼儿发展情况测查评价

4、小班年级组、各班、个人工作

5、幼儿离园安全教育

小班教研活动计划上学期 小班教研组工作计划篇六

为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各班的一日活动之中。在教师岗位值,一日教学活动都予以强调。同时,在教师的业务考核及文明组室的评比中,也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列为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有着鲜明的特色,同时幼儿期又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把重点落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面。从教研组计划、班级计划、月计划,层层配套,逐步递进。各班按照计划,开展语言活动,通过听故事、念儿歌、唱童谣、生活经验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每位幼儿的语言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用语用字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求教师在用字规范上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幼儿园教师的案头工作比较多,而且都和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息息相关。比如学校除了“校园宣传栏”、“工作日程安排表”之外,各班都有自己的宣传栏,每月甚至每周都需更新。这些都是向家长宣传的窗口,也是我们语言文字工作需要重点检查监督的阵地。如有不规范文字出现,我们将及时反馈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又进一步纯洁了我园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

针对以上几点途径制定如下具体实施计划:

第一周:向全体教师宣读学期推普计划,听取各位老师的关于推普活动的意见。

第三周:讨论“好像”还是“好象”。

第五周:针对100个常见的别字,进行改错活动1。

第七周:针对100个常见的别字,进行改错活动2。

第九周:小班幼儿童谣比赛。

第十一周: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提高教师说普通话、欣赏美文的能力。

第十三周:进行语言文字技能练习。

第十五周:书写规范字比赛。

第十七周:普通话有奖竞答活动知识题,学习《国家语言文字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是如此,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将定期在教师业务学习活动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活动。几年以来,我们教研组的大多数教师顺利通过普通话测试。当然,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帮助更多的老师通过国家的普通话等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