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德智体演讲稿(优质9篇)

时间:2023-08-29 12:09:29 作者:琉璃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优质9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对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大变化。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好的习惯,改掉坏习惯。

我们学校为我们中学生制定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一种”养成“的教育。因为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每一条制度都是一种好的习惯。我们每天遵守它,实际上就是在学习一种种的好习惯。我们每天遵守它,实际上就是在学习一种种的好习惯,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起来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于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就努力再提早到十五到二十分钟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来不间断。他的三十多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每天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可见,好习惯成就了一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面向社会的阶梯。

谢谢大家!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二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细小的事中培养出好习惯。比如道德习惯、尊师敬老。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礼貌谦让,是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我们现在的小朋友能有几个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妈妈常说孩子应该有个好孩子的样。尽到自己的本分。我在家就不和爸爸妈妈顶嘴,尊重长辈。爸爸妈妈也能倾听我对他们说的一些意见。我能从家人的赞赏中收获到自尊和自信。

我有好习惯,当然也有坏习惯。

我的坏习惯就是爱挑食,总是好剩饭剩菜。记得又一次妈妈问我吃了多少面条,我认真的说:“20根,我数了”。妈妈盯了我几秒后,妈妈又问我吃什么菜?我说吃豆芽,妈妈问我吃多少?我吐了吐舌头说:“5根”。妈妈狠狠的瞪了瞪我,又唠叨说:“你已经11岁了,还不到50斤呢”!还总感冒。以后我要改正这个坏习惯,再也不挑食了。有个好身体才能好好学习。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因为上课不注意听讲,老师发短信告诉了妈妈,妈妈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我从此以后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下面这些好习惯。

一、上课积极配合老师,不走神,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二、勤于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当天学的知识当天"清"。三、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四、独立思考,从不抄袭别人的答案。五、做每一件事,都立求完美。比如擦黑板、拖地。成绩的好坏跟习惯的好坏有关系。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生。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谢谢大家!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予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提供我们学习环境的学校,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恩于我们的祖国,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前不久,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书的主人公海伦从小又盲、又聋、又哑,但是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抱怨父母,她妈妈曾经伤心地对她说:“孩子,是我们对不起你,别读书了,妈妈能养你一辈子的。”此时海伦哭着说:“妈,我从来没怪你,我想读书,我要读书”。

我知道,我们应该感恩:感激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有父母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有父母对我们的无私奉献,我们应该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幸福。

我知道,我们应该感恩:感激每一位教过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科学知识,给了我们无数的关怀和情意。这中间他们洒下了太多的汗水和辛苦。

感恩无处不在,回报不论大小。我们从感恩父母开始,体会父母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安心学习,快乐生活,让父母少操心;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我们也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分享,感悟生活的美。在感恩行动中,我们才能真正懂得:感恩是一种幸福,学会回报是一种美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四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九(8)班的李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起先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而著名的中国作家巴金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学者都将“好习惯”二字挂在嘴边,付之于行动。是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仿佛终身陪伴的挚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的习惯,便能决定你的未来。

有人曾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杰出,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1、自主自立精神;2、坚强的意志力;3、非凡的合作精神;4、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5、选择良友;6、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举例来说,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积极的人生。

放眼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有人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坚持每天早睡早起,勤学好问,而有的人整日懒惰而无所事事。有的人明天的事情提早完成,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有的人却将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将拖延症变成生活的日常。前者的生活能蒸蒸日上,而后者的生活将每况愈下,这便是习惯给以人的影响,有怎样的习惯,便会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那么作为青少年人,我们应当养成何种良好的习惯?养成善于计划、勤于计划的良好习惯,首先决定了你未来的道路。制定计划,更是为了持之以恒。而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更是尤为重要。对于学习,学生务必要有主动思考、不依赖于他人的好习惯。学会预习和复习,坚持解决每一天留下来的问题,等等。当你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你会发现,明亮的未来是由坚实的习惯所打造的。在生活上,我们要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调节身体健康,更可以促进脑部发育;我们更要坚持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让生命注入的是年轻和健康的血液。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身处迷茫,担忧自己未来的九年级所要承受的压力,或者忧虑八年级所要面对的躁动,亦或是正面对着七年级所带来的考验和挑战,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我们一起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吧!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塑造一个会生活的人,优秀的学习习惯更可以塑造一个学业上的精英!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五

自信是人生的主宰,一切都有自信支撑。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对自己保持信心。

如今在课堂回答中,我不再胆怯害羞,而是用最响亮的声音说出心底的答案;在团体活动中,我不再畏缩,而是尽力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我不逃避退缩,而是用最好的心态挑战自己,勇往直前。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毫无疑问,信心的根深深扎根在心底,然后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在800米田径运动会的起点,虽然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但当你看到一个又大又急的对手时,那种明知故犯的精神还是会飞走的。我心想:这个节骨眼上,我只能把脸打肿。永不放弃,我相信我能做到!然后偷偷给自己加油。砰的一声,所有的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来,飞快地跑了一圈。这时候体力渐渐不行了,额头的汗也大了。看着前面还跑的飞快的队员,我努力了,尽力收紧脸颊。跑完追完就气喘吁吁了,只剩200米了。坚持住!虽然我真的很渴,腿也很弱,衣服也被水浸湿了,也不能本能的跑,但是我看到老师和同学在拍手,给我加油。在自信的催促下,我更加努力了。天助那些帮助他的人,最后越过了终点线。虽然不是最快的一个,但是我在心里自信的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心里还是甜的。

自信也是最成功的。越王勾践,凭着他的自信,竭尽全力,三千岳家最终能灭吴;女作家海伦。凯勒失明后,怀着坚定的信心学习了五门外语。舞女太丽华虽然身体残疾但意志坚定,有信心成功,最终在自己的星光大道上赢得无数掌声。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现在在考场上,我一如既往的自信,等待着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优势。

自信让人在挫折中奋起;让人在失败时变得勇敢;让人们在试验中获得洞察力。只要有可能,就要在心里保持一份自信,对自己说:我能行!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六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摘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允许耍赖,谁跳坏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作“规则”,已经晚了。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七

大家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人与人不同,大家的习惯也各不相同。我的习惯是——空闲时间看课外书。

我喜爱看的课外书很多,有历史类、武侠类、科学类、兵器类……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拿起书来阅读,就连上厕所时也手不释卷。

在我看过的书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狙击手铁血传奇》。这本书我看了不止七、八遍了,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记得有一次,我捧着这本书看得正带劲,妈妈盛好了米饭端到我的面前让我吃饭。这时电话铃响起,妈妈接了电话后就出门去了。临行前嘱咐我快点吃饭。当时,我看书看的入迷,也没听清妈妈说了些什么,就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狙击手们深入敌后惊心动魄的场景,也仿佛听到了大炮轰鸣、子弹纷飞的声音……我看得真是入了迷,就连妈妈开门回家也不知道。妈妈问:“你吃饭了没有?”我猛然惊醒过来。妈妈说:“我都出去两个小时了到现在还在看书,难道我临走时说的话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我只好抱歉的对妈妈笑了笑。唉,真不好意思,我看书把什么都忘了。

爱看书的习惯别人都说很好,可我觉得也不一定正确。我因为看书还耽误过很多事,也经常受到妈妈的批评。我现在正在培养自己好的爱好、好的习惯,让好的习惯促进我的学习、生活。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习惯?请将好习惯告诉我,一同分享好吗?我明白,一个人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我们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充实。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八

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讲座,感受颇深。

第一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故事---大树和孩子,我深受感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孝心的故事。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尊老爱幼意识薄弱,作为00后家长的我们,即为人子又为人母,我们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怎样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方面,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二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孝是基本的,有了孝还要有仁爱心。有了这两颗心,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于丹教授说:“仁”字拆开来看就是两个人,就是说两个人相处好了才能体现仁的含义。所以说我们要适当的鼓励孩子或带孩子出去玩,多交朋友,自己处理好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主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才能培养出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独立完成。有时候家长的事情还可以问问孩子的建议,不管对错,都要鼓励。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度依赖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一个有爱心、自立、自信的孩子更能融入社会。

第四个主题如何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心、用心,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将来都是最棒的。

于丹老师的讲座里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德育方面,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素质?

一开始,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付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孝心、仁心,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也要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孩子德育的培养?

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于丹教授用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第三、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素质?

教育孩子,是要增长他的欲望,还是增长他的德行?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就給了孩子错误的示范,他会想到谁最重要?如果有好吃的,先孝敬父母长辈,孩子看到了,他就学会了,我们在他心中就种下了美德的种子。

我们怎样,孩子就怎样。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培养德智体演讲稿篇九

于丹老师的讲座里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开始,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付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孝心、仁心,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也要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于丹教授用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

教育孩子,是要增长他的欲望,还是增长他的德行?有好吃的先給孩子,就給了孩子错误的示范,他会想到谁最重要?如果有好吃的,先孝敬父母长辈,孩子看到了,他就学会了,我们在他心中就种下了美德的种子。

我们怎样,孩子就怎样。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