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孔子拜师教案(汇总14篇)

时间:2024-02-25 13:40:11 作者:琉璃

小学教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的一种教学材料,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小学教案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前往洛阳认真求学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的教案

闻()()。

等()()()。

迎()()()。

二、小书法家先说说写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再写一写。

纳闷等候品行风尘仆仆。

你对自己的书写满意吗?奖励自己几张吧!

三、找朋友看看哪些词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

填什么正确呢?查查字典吧!

佩服――()纳闷――()。

拜见――()学问――()。

连忙――()敬重――()。

四、查查填填。

等候迎候。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太客气了,多谢你()。

有名闻名。

孔子是()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时候就非常()。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的教案

一开课对孔子、老子的人物交流为课文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对课题中“拜”字的理解很到位。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葛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再通过读一读这些词语,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如一开始让孩子交流孔子的名言,以及对两位圣人做与学的评价,以及对他们的赞美,尝试用名言,对对联等语言形式,大大激发学生学语文的趣味。葛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恰当的评价语言也是课堂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小学三年级孔子拜师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孔子的相关知识。

2、做好预习,理解字词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泱泱中华,从古至今,涌现过许多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今天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2、(出示孔子简介)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他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后人修建了孔庙纪念他。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把他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3、你能猜出他是谁吗?(板书:孔子)对,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图像及名字。)孔子又名丘(qiu),字仲尼(zhongni)。古代人的姓名比现代人复杂一些,名和字是不一样的,自称常用名,为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称呼别人用字。

4、你还知道关于孔子的其他知识吗?

5、你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吗?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6、读题,质疑。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现在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现在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小学三年级孔子拜师教案

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课前预习,收集孔子和老子的有关资料。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三、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四、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五、教学时间:2课时。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

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小学三年级孔子拜师教案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齐读)。

2、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孔子齐读子第三声。

4、今天,我们要学习孔子拜师求学的一个故事板书---拜师。

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孔子的文章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看这个拜字特别难写,看老师写。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2:孔子拜师了有什么用?

师提醒: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3:孔子去哪里拜师?

(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他是怎样去拜师的?(板书)。

三(7)班的孩子真会学习,读了课题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读题质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交流容易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如果在哪里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就做个记号。

生自读,师在巡视中引导(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读的时候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上了,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还没有标上的就标上吧。)。

师:读课题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哪个问题是你一眼就看出来的?

生1:向谁拜老子。

师:老子又叫什么?

生:齐声老聃。

师:读得真准。孔子又叫什么?

生:孔丘。

师:还叫。

生:仲尼。

师:解释(仲尼是孔子的字,古时候,用名来称呼自己,用字来称呼别人,都是为了表示谦虚和礼貌。后来,人们把很有学问的人称为子。所以后人都尊称为他们老子和孔子。)。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知道图中哪个是老子,哪个是孔子?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学生自读课文。

生:那位鞠躬的就是孔子。

学生读相关段落。

师:还有哪个问题也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孔子去哪儿拜师?去洛阳拜师。

师追问:从哪儿出发?

生:从曲阜到洛阳。

师:回到课文里再读读这两个地方。(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读着读着,我们就解决了两个问题,读课题提问题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强调读题质疑的学习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不辞辛劳。

师:那怎么拜师的你们找到了吗?在哪儿?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划出来。

学生自读自悟。

指名交流。

生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看看老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出示第1句)。

指名读,读准。

师:读着这句话,哪几个词让你最感动,圈一圈。

交流。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生:夜里人家睡觉了还在走。

师:餐是什么意思?

生:吃。

师:宿是什么意思?

生:住。

师:那风餐露宿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还是不理解。

师:露是露天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值得我们推广的解词的好方法)。

同样的办法理解日夜兼程。

师:轻轻地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时候赶路?

生1:白天、晚上。

生2:中午。

师:烈日当头,孔子也在赶路。把话说完整。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赶路。

生4: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师:读着这两个词语,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孔子很辛苦。

生2:孔子很好学。

师:请带着你的感受读。

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

出示地图,箭头指示感受远。

谁再来读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了孔子的不容易,一起来读读。

齐读第1句。

生:终于。

师:还有哪个词。

生:风尘仆仆。

教师板书:风尘仆仆。

师:可惜插图上没能画出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你能根据这句话来猜猜孔子的样子吗?

生1:身上都是灰尘。

生2:身上都是泥。

生3:身上都是沙。

师:孔子长途跋涉,身上都是沙、泥,很累的.样子,你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请把这个词写在插图旁边,注意仆是单人旁,不是提手旁。写好后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写的字,写得好的可以夸夸他。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词方法,在理解中穿插写字教学)。

师:老师要问,孔子那么辛苦、风尘仆仆为什么要去拜师呢?从哪一段知道的?

生:第一段。

师:读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摇头表示不知。

师:不知道该怎么做?

生:

师:是的,老师查了渊字,把字典上的意思拍了下来。

出示3种注解:1、深水2、深3、姓。

渊在这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呢?

生:第二种深。

师:知道了渊的意思,那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深。

听众哄笑。

师:老师告诉大家,博是广大的意思。那渊博就是。

生:深广。

师: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

生:不是,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师:闻名是什么意思?老师告诉大家,闻有2种意思:1、用鼻子闻2、听。

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远的地方、很近的地方都听说过他。

师:像这样理解词语中的一个字来理解真个词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你们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说说看。

学生介绍。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资料袋里。

师:打开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自由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资料袋内容。

师:读了资料袋的内容,你一定更佩服孔子了,再来读读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

师: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去拜师,什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了?

生自读课文、交流。

生:第二自然段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无止境的人吗?

生1:我的同桌英语很好了还在学习。

生2:我的同桌数奥很好也仍然在学。

师适时引导: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呢,比如爸爸、妈妈?

生:我爸爸还在学。

追问:学什么呢?

生:不知道。

台下哄笑。

生2:爷爷还在学普通话。

师:生活中,工作了还要学,爷爷奶奶还要上老年大学,用一个词就是学无止境。

孔子就是这样学无止境的,拿出抽屉里的练习纸写下来,今天学到的词可以用一用。

练习纸的内容为:

孔子__________,拜老子为师。

(以下词语可以选用哦!)。

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交流:

生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可以在中间加上所以,读一读。

生修改读: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还有没有用的词语不一样的?

四、课堂小结,提示下节课的任务。

生:老子。

师:下节课我们再来了解老子。

宣布下课。

板书:

向谁学?

去哪里学?

怎样学?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