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 我爱小动物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21:26:20 作者:笔砚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 我爱小动物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篇一

(主题由来)在春天的这个主题活动中,宝宝们在对大自然观察的同时。也开始注意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万物复苏,小动物们也开始活跃了,它们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我们要通过开展这个宝宝最感兴趣的主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与小动物相关的简单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引发他们关心小动物、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1.观察几种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学一学它们的叫声,听音乐模仿几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照顾小动物的简单方法,知道它们爱吃什么。

3.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4.学习儿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精彩活动

活动一:动物的家

目标:1.布置不同的小动物的家,能分辨出不同动物的家

2.学习当小动物的爸爸妈妈,照顾小动物,并能与小朋友分享环境

准备:1.在娃娃家中布置小猫、小兔、小狗的家。

2.请幼儿将家中的小动物玩具带到幼儿园中。

过程: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区,认识不同小动物的家。

2.请幼儿自告奋勇包出自己想当哪个小动物的爸爸妈妈。引导他们爱玩玩具,细心照顾动物宝宝,鼓励他们与动物玩具说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啊!”对小猫照顾的特别认真细微

跳,快跟我学!”脚色语言运用相当好

3.带宝宝游戏后,将它们各自送回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篇二

1、热爱和关心小动物,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课本、网络图片或图片(课堂所需的动物眼睛图片)。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举一两种动物为例,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二、开拓视野。

1、自主观察。

——请幼儿两两一组阅读课本p14—15页,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眼睛。

2、有意观察。

——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动物的眼睛。

——鸟类的眼睛比人类的要多一层眼皮,它覆盖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湿润,阻挡灰尘。

——苍蝇头上有一对大大的复眼,里面还有许多用来接受光线的单眼。

——鱼类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们连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

——老鹰的眼神很锐利,在同样的距离下,它的视力是人类的8倍。

——猫在夜里视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镜子一样会反射光线。(像猫这样的`动物在晚上视力很好的还有:猫头鹰)

——变色龙的眼睛很善于变化(变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

——师:你觉得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厉害,为什么?

3、比较分析。

——师:动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举例来说明:例如鱼的眼睛睡觉也是睁着的,人睡觉时眼睛是闭着的)

三、画眼睛。

——请幼儿根据活动里面所提到的动物的眼睛,画一对眼睛出来,看看谁的眼睛画得最有神。

——分享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动物眼睛,并说说它的眼睛的特点。

教师寻找的网络图片或视频要突出眼睛部位,让幼儿能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语言区:将幼儿用书里面的动物打印出来放在语言区,请幼儿认一认这些动物,并说说它们眼睛的特点。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养殖区里小动物的眼睛,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主题墙展示区:贴动物眼睛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

家长在带幼儿参观动物园的时候,可以刻意让幼儿观察一下动物的眼睛,说说其特点。

相关链接

和幼儿一起观看《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眼睛的作用和特点。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篇三

活动目标:

乐意学唱新的歌曲,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准备:

磁带,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 “小朋友,今天胡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好吗?”带孩子做小动物的模仿操2——3分钟

2、“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几个小动物到我们班上来玩,你们听,谁来了。”

请大班的小朋友躲在屏风后面“汪汪汪!”“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我们一起把小动物请出来吧!”小狗是怎么叫的?你们听老师是怎么学小狗叫的,老师按旋律模仿小狗羊叫。再听听谁来了!依次学小猫、小鸡、小鸭叫的声音。

3 “老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准备了一个节目,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小动物’,现在表演给你们看好吗?”

你们想不想跟小动物一起表演啊?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歌曲重复2——3遍

4、“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吗?它是怎么叫的!”

“我们再回家跟爸爸妈妈找一找还有哪些会叫的小动物!”

接下来我们请小动物下来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节目好吗

5、小动物该回家了,我们一起谢谢小动物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再见!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篇四

设计意图:幼儿的特性是爱玩、好动,我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造融合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引导幼儿的音乐兴趣。因为在游戏中幼儿充分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如:在这其中,我让幼儿来模仿小羊、小鸡、小鸭、小猫等各种动物的声音,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然后,我出示一种小动物,让幼儿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节奏正确。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的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寓教于乐”。

活动目标:乐意学唱新的歌曲,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准备:磁带,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好吗?”带孩子做小动物的模仿操2——3分钟

2、“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几个小动物到我们班上来玩,你们听,谁来了。”

请大班的小朋友躲在屏风后面“汪汪汪!”“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我们一起把小动物请出来吧!”小狗是怎么叫的?你们听老师是怎么学小狗叫的,老师按旋律模仿小狗羊叫。再听听谁来了!依次学小猫、小鸡、小鸭叫的声音。

3 “老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准备了一个节目,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小动物’,现在表演给你们看好吗?”

你们想不想跟小动物一起表演啊?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歌曲重复2——3遍

4、“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吗?它是怎么叫的!”

“我们回家后跟爸爸妈妈找一找还有哪些会叫的小动物!”

接下来我们请小动物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节目好吗

5、小动物该回家了,我们一起谢谢小动物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再见!

反思:

不足之处:

1、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我只准备了歌词中出现的四种小动物头饰,要是多准备些别的小动物,在仿编歌词,替换动物的叫声这一环节中,用语言、动作提醒还不知道时就好用图片来暗示(如:出示小猪图片 小猪 噜噜噜)

2、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比较缺乏。如何让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产生会说、想说、乐意说是我今后所值得深思的问题所在。

成功之处:

1.我请四位大姐姐戴上头饰分别表演猫、鸡、鸭、狗引起孩子的兴趣

2.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极感兴趣,并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在唱小动物之前,我先做动作,让他们猜猜他是谁?(这里我主要运用了引导法)幼儿可以大胆得猜想,我呢又不急于给答案,而是让大姐姐来唱,从中让他们觉得他的本领也很大,姐姐知道的他也知道。

3.采用对话式,引导幼儿和老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游戏,形成了一种自然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歌曲。

4.在仿编歌词,替换动物的叫声这一环节中,有大部分幼儿还沉浸在刚学的四种动物中,有的在做自己喜欢动物的动作,在自娱自乐。这时我说:“不好了,狐狸来了,动物们快回家吧,小朋友才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我爱我的小动物教案大班篇五

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幼儿还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毛绒动物,因此教师设计了有关动物的活动:“观察动物、认识动物、喂动物、动物游戏”。通过活动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情感,使幼儿能珍惜爱护小动物。

1喜欢和小动物做游戏。

2增加对小动物的情感。

3大胆说短句。

1玩具兔子、小狗、小猫、小羊

2自制食物道具:萝卜、骨头、小草、小鱼

1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小朋友做游戏,教师一一请出。

2出示小动物,请幼儿数数有几个小动物,说出有谁,它们怎样叫?喜欢吃什么食物?

3教师给小动物准备了许多食物,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

4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给他们喂食物,边喂边说:“小兔请吃红萝卜”“小狗请吃肉骨头”“小羊请吃草”“小猫请吃鱼”。鼓励幼儿大胆讲话。

5与小动物们一起唱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1分组活动:给小动物盖房子、给小动物串项链、给小动物做食物、喂小动物吃东西。

2与小动物们一起玩游戏“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