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

时间:2023-07-10 05:51:27 作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一

有人说过一句话,“自己不努力,听到的都是别人的好消息。”别人干出了工作成绩,受到了上级嘉奖,获得了升迁机会,当我们在看齐标杆、学习榜样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自己“凭什么”?要深入思考别人成事的原因、认真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从自己身上找差距、找问题、找原因,不断蓄积知耻后勇、追赶超越的动力。

别只顾低头拉车,更需要抬头看路。别人凭什么比你强?别人凭什么比你更有办法?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别人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拥有超越常人的努力和过硬的能力素质。古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如果不“抬头看路”,只顾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味蛮干,而不去思考现在的努力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那么越是辛苦,其产出就越是有限。相反,越是善于思考和谋划的人,越能够熟练调动和运用更多资源,越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其实,但凡技不如人、办事效率低下的人,其根源往往都是学习不足导致的理论功底浅薄,思维不开阔,认识事物、综合分析、统筹协调和交流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要缩短与高手的差距,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要坚持用好学习这个利器,积累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能。当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从前的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无论什么岗位,如果没有成功,那就是方法不对或努力不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比如基层群众的“疑难杂症”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很多都是“拖”出来的。如果出现问题时,当事人多一点责任和担当,多一点决心和韧劲,办法总是会有的。当我们遭遇坎坷、遇到挫折时,不妨换个角度重新出发。有人说,“不怕千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就是这个道理。借口只是用来安慰自己的,永远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和认可。干事创业从来只相信结果和后果,不相信原因和理由。原因和理由也许动人,但最终它没有托起成功,说到底,它仍然是失败的。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冰心在《繁星·春水》的诗歌中写到,“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世界上从来没有可以轻轻松松、唾手可得的成功。别人的所得都是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积淀而来的。当我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心中的梦想时,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拼尽全力?不要说自己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苦、走了多少路、受了多少累,当你捧出绚丽的成功之花时,一切都不言而喻。因此,广大干部要心中装着宇宙,双脚踩在地上,不显摆、也不折腾,把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当做人生的财富,默默消化和忍耐,用强大的意志把孤独、挫折、犹疑、嘲讽都统统踩在脚下,变成托举成功的基石。这才是行者的姿态,也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该有的基本态度。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人生没有四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前行的路上,记得多问自己几个“凭什么”,当我们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原因、找到了方法,我们距离成功也就触手可及了。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二

专注、耐得住寂寞、对于喜欢的东西穷尽精力,对于细节精益求精,原本以为这样的人遥不可及,最近却发现并非如此。

一位朋友,几年前迷上了漆艺,原以为他只是兴趣使然,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他平日工作太忙,没想到最近再去看他,已经成为国内该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这些年他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在这个爱好上,制作的漆器作品也从供朋友欣赏升级为高端定制。

这些成功看似偶然,但细细揣摩,从业余爱好走向专业认可,是缘于几个共性的原因,其一,在兴趣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专注投入,只求技艺精进,不抱功利之心;其二,因为水平的提升,得到市场和专业领域的认可,不仅拥有了“粉丝”,而且实现了以技养艺的反哺。

而在两者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工匠精神,热爱、专注、精益求精。

在一些人看来,工匠精神听来多少有些“高大上”,但其实,技艺水准或许有高低,仅就精神追求而言,每个人的心中都可驻进一位“工匠”。认真修手表也可以从技师成长为大师,专注于唱歌也可以让歌声引起他人的灵魂共鸣,躬耕于美食也可给周围的人带来身心愉悦……不管怎样的职业、不分行业和领域,在真诚热爱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拥有诚心、耐心与专心,这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

让心中驻进“工匠”,需要心怀热爱与欣赏。正如那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同样盖房子的工作,在第一位工匠看来,只是在做砌砖的工作;在第二位工匠看来,是在盖房子,让人有所居;在第三位工匠看来,自己的工作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丽,让住进房子的人能够更开心、幸福。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心存热爱,才能更长时间地坚持与付出。

让心中驻进“工匠”,还要有足够的恒心与毅力。喜欢一件事不难,但难的是持之以恒,不懈坚持。以毅力和耐力去经受各种磨炼,以钻研精神始终力求精进,方能不断取得进步。

尤其是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快”似乎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最重要节奏,而在这样的节奏中,坚守工匠精神,有沉潜之心、躬耕之力,就愈加弥足珍贵。当然,互联网的迅捷和快速,也使得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不再只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寂寞,不再“酒香也怕巷子深”,而是可以更快传播,更有机会获得知音共赏、市场青睐。

期待,每个行业的每个人都能坚守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真正成为整个文化市场发展和个人进步的信心保障。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三

所谓“撸起袖子加油干”表现出了劳动者十分充足的动力以及激情,劳动是光荣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建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在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道烽胜路波光霞影b区综合生鲜大市场中,有一对夫妇,在菜市场里的一个摊位上为大家提供着新鲜的蔬菜,已经坚持了将近七年的时间。

将一袋袋蔬菜有顺序地拿出来,夫人负责带叶子的蔬菜,把桶里倒满水,一手抓一把菜,在水里涮一遍;她的丈夫就负责那一些不带叶子的蔬菜,整齐的摆放在一起;他们做完这些事,估计已经八点了。

此时,买菜的顾客已像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涌进菜市场,空气中充满了嘈杂的声音,就连聋人也要被他们吵得受不了。过了这段人多的时间段,差不多已经十点了。

用扫把把地扫干净,然后用拖把拖干净;

把床上的被子叠起来,放在一角,再把被单扯平;

把家里的一些穿脏的衣服丢进洗衣机里,按下启动键,开始洗衣服…………。等家务。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家庭,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上的有劳动的身影,我们应当去寻找更多像这样的劳动家庭,当然他们也应当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这个世界上,用自己双手得到的东西,大概是最幸福的吧!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四

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在我心里任何一份工作都来之不易。珍惜岗位,做好工作,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自食其力、自强自立的人,是我踏上工作岗位最初的价值观。

这是一份从此打破我生活规律的工作,从当上环卫工人的第一天起,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凌晨四点出发,四点半上马路清扫已固化成我的“生理闹钟”。虽然每天凌晨三点多时都会自动醒来,但我还是设置了三遍闹铃,整整十七年,从没有过迟到记录。

环卫工作看似简单,但持久干好并不容易。十多年来,我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耐心、用心、细心去做,对待工作就像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我用三尺扫帚丈量成果的同时,也用笔记记录成长,从走上环卫岗位至今,我记录的工作笔记已有12本,30几万字,酸甜苦辣、是非得失,尽录其中。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五

新的一批劳模和先进受到国家表彰。受表彰的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和有国民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这些辛勤劳动者理应当受到全民和社会的尊重,因为劳动奉献者永远是社会的脊梁。

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诠释了劳动创造的丰富内涵,激发出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劳动奉献光荣,奋斗创造伟大。人类历史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无论过去和今天,还是将来劳动都是人类的属性和主要活动。只有劳动和奋斗,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让社会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丽。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还是实现人生梦想,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梦想成真需要实干苦干。

民族需要精神,社会需要脊梁。劳动奉献者和为理想而奋斗者是全社会的脊梁,劳动模范都有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全社会需要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营造全民热爱劳动、勇于创造、不断奋斗、追求幸福的氛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勤勉为人、勤奋做事,通过劳动创造磨练意志,建功立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而实现现代化强国,所有社会劳动群众都是主体,要与时代同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以主人翁的担当,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同时成就自己,书写精彩人生,以十足的热情释放更大的能量。

2023年劳动托起梦想奋斗书写华章(七篇)篇六

开展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工作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百姓的大事,有利于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有利于撬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在更大区域统筹发展资源。而作好村社规模优化调整的“后半篇文章”需要以初心着墨,砚磨“组织融合、人心融合、治理融合、发展融合”四大目标,挥毫“点上作战、线上赋能、面上布阵”的“点线面”工作法,让“堡垒建得更强、机制理得更顺、服务搞得更优、人心聚得更紧、发展抓得更快、乡村治得更清”落纸党的每个基层阵地。

点上作战挥毫有“力”,融合落纸“玉汝于成”。一是打好网格管理战。充分发挥网格员“人员摸得准、情况吃得透”优势,划区包片作战,发挥“红色细胞”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志愿者和辖区群众进一步细化网格,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网格”。二是打好作风改革战。把说给群众听转变为听群众说,搬两张小凳,与群众促膝谈心,梳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村社发展密切联系的一些问题,聚焦百姓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把百姓的所需所盼摸清摸准,把影响民生、制约发展的不足和短板找深找准。三是打好问题攻坚战。按照“走访调研着眼于全、摸排梳理着眼于准,解决问题着眼于实”的原则,围绕问题梳理科学化、问题交办明晰化、问题处理高效化,寻求处置共性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线上赋能挥毫有“效”,融合落纸“众志成城”。一是赋能宣传。部分群众对村社规模优化调整无法理解、反应强烈,对于群众呼声,一方面需要党员志愿者耐心解答、更好宣讲政策、积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确保宣传工作“无盲点、无缝隙、无遗漏”。二是赋能服务。通过阵地资源整合,标准化打造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大厅,整合干部队伍,打造一支为民服务的“帮办团”,向上申请服务下移,对接居民需求,列出服务清单,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赋能发展。突出发挥新村社党组织在创业富民方面的引导作用,整合原村社的发展要素,统筹谋划村企合作项目,促进原低效发展的集体经济实现抱团取暖。

面上布阵挥毫有“锋”,融合落纸“水到渠成”。一是选好“主心骨”。要实现村社融合四大目标,少不了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欲治兵者,必先选将。要健全用人机制,选好“主心骨”,使其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支起“顶梁柱”。村社融合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置将不善,一败涂地。要健全激励机制,使其发挥好“顶梁柱”的作用,冲在一线、英勇奋斗。三是剔除“绊脚石”。村社融合意义重大,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对不担当不作为、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不留情面、坚决打击,让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决心。要健全监督机制,真刀真枪地对付“害群之马”。

无论是书写村社融合“后半篇文章”,还是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图景,都必须由党建引领“磨砚挥毫”,以为民初心“着墨”,方能“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