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阅读心得(大全9篇)

时间:2023-10-03 20:29:21 作者:曼珠 初中生阅读心得(大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一

秦文君的《男生贾里》记叙了初中生贾里丰富多彩的生活,书的结尾部分写道:我满十五岁了!

贾里平凡中却又透露着不平凡。他聪明机智却又热情侠义,总以为自己前世是一个伟人或大侠出身,他给爸爸的作品提建议;帮助妹妹解决困难;为同学打抱不平……他活泼可爱而又淘气的个性、助人为乐的品行,最终赢得了爸爸的信任、同学的喜爱和老师的表扬,甚至连常常取笑他的妹妹也对他刮目相看,敬佩有加。贾里的故事不平凡,贾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还在真实地继续下去。

贾里有个妹妹叫贾梅,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整天跟着班级里的女同学一起追星、研究星座,有什么小事就哭哭啼啼的,十分娇气,可是贾里也没办法,因为他还有一对护着自己女儿的父母。贾里的老爸是一个望子成龙的爸爸,也是一位古板老爸。他是一位儿童作家,管教自己的儿子十分严格,还一天到晚叫贾里“阁下”,其实这并不是在称赞他。贾里的妈妈则是一个家庭主妇,她有一本贾家大事记,其实上面只不过是记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贾里的同学有很多:陈应达、杜小杜、鲁智胜、张飞飞、张潇洒……其中鲁智胜和陈应达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并称“三剑客”。另外,贾里、鲁智胜和张潇洒组成了一个小队,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老鹰队。贾里所在的班级有一位优秀的老师:查老师。她的语文可真是无可挑剔,查老师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就连批评那些上课时做小动作的同学也是一语既出,全班一片喧哗声。

可就是这么一位好老师,却要转到电视台去了,他的学生们很伤心,日日夜夜盼望着他能早日回来,就连平时调皮捣蛋的张潇洒也时刻想念着他,查老师果然不负众望,又从电视台转了回来。

贾里是一个有趣、记情的人。他的生活既不像女生那样,整天鬼鬼祟祟、打打闹闹,也不像男生那样轰轰烈烈。他过着平凡的日子,却依然充实而快乐。

贾里还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有一回,贾里扮演一位住在山区,不幸遇到龙卷风的小男孩。演戏时,龙卷风真的来了。贾里表现出的镇定使我佩服,他执意让林晓梅抱住自己的腰,而他自己被那龙卷风刮来的麦克风撞出了个大包。贾里做了好事后,默默无闻,并不大张旗鼓,也没有像鲁智胜那样自我夸耀。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做了好事,其实不值得在那里哇哇乱叫,浪费时间。正如杨万里所说的: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一个人做了千百件好事也不足挂齿,何况,我们还只不过是一个小学生哩!

贾里的性格、作风以及他的谦让是我很欣赏的,他待人诚恳真切,没有半点儿虚假,对父母、妹妹、老师、朋友十分友善,从不恶言恶语,做事也很认真,从来不草草了事。我想在他身上我还能学到很多。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二

前些日子,我从妈妈手里得来两本好诗集《繁星》《春水》它们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的。一拿到手,我就爱不释手,狼吞虎咽似的读了起来。如今读完了,也使我感受颇多。

通过阅读,我发现冰心所认为的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首小诗是作者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只红莲,触景生情,所写下来的。在冰心眼里,母亲就是人生中唯一的避难所。

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六 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给母亲洗脚”。晚上,在妈妈洗碗的时候,我把妈妈拉到卫生间,给妈妈洗脚。当我看到妈妈脚上那一层层 老茧时,鼻子一酸,想到了二十几年前,妈妈该是多么年轻漂亮、美丽动人,可为了养育哥哥和我,妈妈就变得省吃俭用,不舍吃、不舍穿。为此,我还埋怨妈妈为 什么不打扮的漂亮一点?而妈妈总是会笑着回答:“妈打扮好看有啥用?”

六年前,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我们,就提前退休。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每天放学回家,一进家们,就闻到满屋的饭菜香。

再看看妈妈脚上的老茧,或许就是为了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每天徒步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送我上下学,长年累月地积累下来的吧。

母爱是伟大的、无边的,全天下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付出多少的辛苦都愿意,只要孩子们幸福快乐。

这不正和冰心所认为的母爱是一样的吗?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三

“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成长经历是有滋有味的。”这两天,我在读了现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的著作《男生贾里》之后,悟出了这个道理。

《男生贾里》讲述了贾里——一个初一年级的男学生在家中和在学校发生的一些故事。在家里,贾里原是一个令爸爸头疼、常被妹妹笑话的男孩;在学校里,他也曾是一个被同学小看、冷落,常令老师难堪的学生。但是,贾里也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给爸爸的作品提建议;帮助妹妹解决困难;为同学打抱不平……最终,他赢得了爸爸的信任、同学的喜爱和老师的表扬,甚至连常常取笑他的妹妹也对他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从这些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贾里虽然淘气,但他更是一个助人为乐、活泼可爱的好男孩。

在贾里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舞台明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故事讲述了贾里所在学校的艺术团的老师发现了贾里的妹妹贾梅的表演天赋,就让贾梅参演建校四十周年庆祝会汇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小品,可是同学鲁智深却存心捣蛋,最后导致贾梅把小品演砸了,贾梅为了表演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看到这儿,我觉得这个鲁智深也太不讲“义气”了!我想,交朋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当朋友有困难时要帮对方一把呀!鲁智深这样破坏贾梅的小品,难道他就开心了吗?我始终觉得这种捣蛋很无聊,我可不能像他那样对待我的朋友们。

我的好朋友才不像鲁智深这样。记得在我二年级时,有一次体育测试,我们要测跳绳。我们一组同学跳完跳绳后,老师就开始报成绩,及格的同学们的名字都已经报完了,可我榜上无名,这下我心里可慌了——我跳绳测试不及格,这可是有史以来我体育课的最差成绩了!下课后,我默默地走到没人的地方伤心起来,这时我的好朋友巩柏浩来了,他安慰我说:“不要再伤心了,这次的成绩不理想,下次努力呀,你再多多练习跳绳,下次一定能得一个优秀的成绩啊……”在巩柏浩的劝慰中,我慢慢恢复信心,又振作起来,决定好好地练习跳绳,下次得一个好的成绩。巩柏浩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做的,他让我十分感动!

《男生贾里》这本书,大部分讲的是主人公贾里在学校发生的种种趣事,反映了他丰富多彩的生活。读着读着,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我就回忆起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对这本书产生很多共鸣。贾里从平凡的生活中就浅显地教会我不平凡的道理!这本书引发我的联想和思考,激励我进步,它真是回味无穷啊!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四

我曾多次地幻想过,在20世纪,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一直在努力地思考着答案。直到今年的暑假,我翻开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才真正地了解到了20世纪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20世纪,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就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出现了许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田晓霞,贺秀莲,金波……他们的生活,平平淡淡,却别有一番风味。生活让他们伤心过,欢喜过,快乐过,气愤过,生活让他们不断地成长,生活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这些各有特点的人物在一起,谱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创造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每一个人物,他们都是伟大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都为实现梦想而坚持着。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我们有了梦想就要为梦想奋斗,就要为梦想坚持,不管多难的事情,都要坚持下来,永不放弃。

成功就在坚持的前方,只要你一直坚持着,不停地向前走,坚持与成功的距离会一点一点地缩短,最终,坚持和成功将会融为一体,到了那时,你再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又是多么短暂。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五

我对诗集中的童真感悟的并不深,可是,刚开始读《繁星·二》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显现出儿时的回忆:那一年,我四岁,爸爸从焦作来到家,骑摩托到菜园。他看见奶奶,迎头就对奶奶说我在哪儿?他大概不认得我了吧。奶奶刚一应答他,躲在奶奶身后的我,突然想到:他是坏人,来抓我走的,我要逃走。转身便向邻面的地里跑去,那地里可全是淤泥,我一脚踩了上去,奶奶他们赶紧跑过来把我抱出来……后来的事不记得了,我好像还打了爸爸几下。现在来想想那件事,可真是觉得我当时好想,不过倒也看出了我做事直来直去,敢想敢做,现在又感觉小时候的我思想真单纯。

冰心总是在谈母爱,而我却在看她写小鸟在风雨是依赖母鸟,她在风雨时依赖妈妈地时候,我想起了我奶奶。十年来她一直在照顾我,妈妈在我小时候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词,长大了才渐渐看到并认识我的妈妈。在刮风下雨时,奶奶是第一个为我和弟弟找衣服的人。她总是给我们穿得厚厚的,有时还让爷爷把衣服带给在学校的我们。对我来说,奶奶就像妈妈一样。

哦,对了,冰心所歌颂的自燃我每天接触,每一个人也都一样,但很少有人能看透它,我所能理解的,也只有它的美丽,而冰心的那一篇对星星的颂扬让我感受到了那自然的和谐。而另一篇对春天的描述让我想起地上刚露头的小草,树上刚投出的嫩芽。迎春刚开的黄色小花……无不透出淡淡的春意,使人为之动容。

“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开的愈小。”这里面的含义众所周知,那就是“要少说空洞无物的大话,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可谁做到了呢?也许,有的人是做到了,但是还有人没做到。看着自己的花儿越来越大,可果实在无形中不得不变得愈来愈小,不如把花儿变小一些,与所有的“弄分”去到果实中。

冰心,如她的笔名一样,用十分清新,亮丽的手法把她的心情,思想展现在纸上,不论别人如何,我收到的启迪多于一篇很长很长得文章,不免想对冰心说一句:“谢谢你!”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六

人生一世,总是在追寻。寻山间鸟语,见花落花开;寻琴音乐语,感撩拨心弦;寻卷中乾坤,叹如梦人生。是的,每个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寻着,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后一直支持你追寻的那个人?傅雷,就是这么一个在他孩子追寻旅途中给予极大帮助的人。《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儿子之间的书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书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在关爱的同时,傅雷不忘给孩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别的方式),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是傅雷写给他儿子信中的一句话。傅雷每个月都会给孩子写信,教导他做人做事,给予他关爱,无不体现他的爱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书都以他严谨,细心的态度对待,决不允许其中有一个错别字,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以此来教育远方的孩子。我们再回首看看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虽说网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传达千言万语,一个电话便可完成,但这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离虽短了,但隔膜却多了。

《傅雷家书》既体现了“严父慈母”式的中国传统教育,但同时也包含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响着中国教育,让为人父母者急于求成。孩子犯了错,成绩退步了,为人父母者谁不着急呢?有的父母可能开展温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来,数落一顿再说,严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骂。“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是傅雷在儿子遭遇挫折时所写的一番。的确,当我们跌倒时,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对,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来,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毕竟祖国的花朵盛开也需阳光,露水和时间。还没到花开之时,还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独自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坚持给孩子写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现代很少会有这种事例发生,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却无处不在。“天气冷了,穿多件衣服。”“外面下雨,出门带伞。”可能每逢我们看到这些话或者小纸条时,我们总觉得父母太啰嗦了,总把我们当作三岁小孩。的确,我们在父母心中永远都是不会长大的孩子,时刻需要保护,关爱。当我们平静看待这些“唠叨”话时,就能感觉感觉到父母的爱将自己包围,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与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与关爱。

拳拳爱子心,温暖你的心。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七

《活着》中福贵是不幸的大部分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缩影。它本身就有一种泥糊不上墙的混沌,却要他经历层出不穷的逃亡和失去,一次次为了活着而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他好像在一路奔跑中只有一个欲望,那就是活着!看着他过着猪狗般的逃难生活,不顾一切的要跑,要回家啊,他的形象让人看起来可笑,又可悲。

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延续万年,就是因为有人咬着牙也能挺过来,再活个几十年的生命的强大。

生命的不息,在于就算生命如此脆弱,如此饱经沧桑,也要承受着!

即使到最后,无亲无故,生命回到最初的个体,也要在田野里含着麦秸,带着打不倒的意志,活下来。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八

当生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将我们陷入岌岌可危的困境。与其被动畏惧退缩,不如主动地奋起搏斗,做生活的主宰者。在坎坷的生命里,曾经的我们是生活中的西西弗斯,也许抱怨不平,但当回首往事时,也许却如普希金般,将过去的一切视为亲切的怀念。我们义无反顾的追求,需要的是一个作为后盾的坚定信念——热爱生命。这信念是对生活的一种体会、一个态度:让生命璀璨如红日、刚劲如松柏;抑或是幽微如烛光、脆弱如朽木。有了目标,有了追逐,才有了人生;一个人消磨时光,自暴自弃,那么他的人生也将跟着裹足不前,其活着的便是具躯壳。而怀揣信念,便就带上了希望,晕染了快乐。那么,活着,就是在追求中陶醉,抗争中灿烂,挫折中完整。

奋斗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对所有的瞬间与长久的珍视。热爱,不仅是这样至死方休的情感,还有对生命的充分利用和无悔奉献。我清楚地知道,人生路上不仅仅是纯净湛蓝的天空和静美幽香的风景,更多的是大浪淘沙、霜风雪雨和荆棘拦路。但“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也会相信“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通”。纵然理论付诸实践总差一步距离,但我将不懈努力。不论爱情,不论事业,不论未来,不论奋斗历程,我将秉持坚定的信念、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鼓起百折不挠的勇气,追我所求、义无反顾。那么,总算是不辜负生命,总算无愧于生命的价值。

初中生阅读心得篇九

看过《儒林外史》的人一定知道,这是一部很有教益的八大名著之一,书中的第一回,写的就是王冕。乘着暑假大有时间可以自学课外知识之机,我有幸的能在爸爸的书柜中借读了这一本名蓍。王冕,浙江诸暨人,七岁丧父,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着母亲为人做点针线挣点小钱和自己为人放牛维持生计。一个从小酷爱读书的他,终因家里贫穷,而不能上学,于是,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想方设法偷偷地跑去学堂站在窗外听课,还用自己放牛积攒的一点小钱买来书本。

初中生《儒林外史》感悟获3

在寒假,我看完了古典名著《儒林外史》,自己感慨万分,原来科举制为清朝培养了那么多的庸才。

《儒林外史》主要讲述了清朝许多因科举制引发的故事,其中令我影响十分深刻的就是严监生,那个知名的吝啬鬼。

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免被牵累,他逃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跟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跟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所以,在以后,我们在增长学识的同时,也不可蒙蔽自己的内心,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