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效能人士读后感(优质10篇)

时间:2023-10-06 16:17:39 作者:紫薇儿 2023年高效能人士读后感(优质10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一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同时也停止了一切学习和反思,生活中也充满了负面情绪。

今天又重新翻开《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又一次被里面的观点所打动,忍不住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共勉。

第一章的核心内容——思维转换以及新的思想水平。

思维转换即某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

新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这些更新的、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运用于生活工作中,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或者困扰,正如书中所说: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

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能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

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修养品德。

看完这段话,我内心澎湃不已,所有的负面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全身充满了力量,好像一下子轻松了起来,似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啊,之所以焦虑,对现状不满,不就是总是由外而内的寻找原因吗,总是把问题归结于别人的错误,归结于环境的缺陷。

觉得老公生活懒散,不够积极热情,觉得儿子学习态度浮躁,说话浮夸,觉得工作无聊琐碎,毫无激情。

但其实,

对于老公,我总是执着于强制改变,让他有一种深深的被控制感。

对于儿子,总是充满了严厉和指责,让他丝毫感觉不到我对他的爱与肯定。

对于工作,我又有多久都不曾拼尽全力,工作中,不进则退的道理早已抛诸脑后。

幡然醒悟之后,才恍然明白,那些表面看起来都是别人的错误,其实都是源自于内心的狭隘和执念。

我应该“由内而外”的去寻找解决办法,先从自身改变,而不是一味强求别人改变。

在工作中,如果对每一件事情都拼尽全力,做到极致,我想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由内而外”的去思考,比从外界找原因要简单的多,也更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无论我多么不满,也不管我如何强求,问题依然摆在那里,别人也丝毫没有改变。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这段话让我彻底意识到,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而事实证明,只要自己想改变,就一定能改变,但如果执着于改变别人,你越是强求,就越是难以改变,不仅没有任何效果,最终会让生活变成一地鸡毛。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二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这七大习惯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是人类的四大天赋,也是职场人士天然具备的重要资源。但是,只有通过运用高效能的思维框架,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绪、心境、刺激和外在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心态来提高我们的效能!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协作增效又称统合综效。协作增效是建设性合作的习惯,意味着你能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些个人单干时达不到的业绩。协作增效的实质是重视差异、尊重差异、建立优势并弥补弱点。人们一旦经历了真正的统合综效,他们就不再放弃。合作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该不断思考并提升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章节让我懂得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懂得个人力量只有汇集于众人之中才有他的发挥空间。

《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仅从内容来看较为普通,只有当这些习惯真的融于生活及工作中方能有其价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三

每个习惯之间,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愈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愈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习惯二),有效管理人生(习惯三)。能够不断砥砺自己(习惯七)的人,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习惯五),寻求圆满解决之道(习惯四、六)。同时,一个人愈壬独立,就愈善于与人相处。磨—练自己,则可以提升前六个习惯的境界。

读完这本书的主要体会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光是领导者、管理者要读,而是每个人都应该读。通过读此本书应达到“试图改变自己,轻松面对生活”。在逆境中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修炼自己的品德,认定自己的人生哲学。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生活的重心应如何定:以家庭为重心取得安全感、以工作为重心获得力量、以朋友为重心增长智慧、以自我为重心….。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作者倡导有识之士应告别旧习惯: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单一举动,而是要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须从观念着手,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利益,树立克服“惯性”的信念,并且“由内而外全面地造就自己”。作者史蒂芬·柯维认为: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

很多人认同“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观点。性格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习惯。因此对于希望改善目前生存状态的人们来说,是否考虑要改变或者说是调整我们的行为习惯呢?这一点很重要,每个人天生都各自养成了各自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而成功者恰恰就是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扬弃个人习惯中的一个个坏毛病,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所以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人的一天要对5700个各式各样的问题做出决定。只有仅仅一到两个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思索做出的。其他5690多个问题都是因为习惯而做出的。所以有人说“习惯决定未来”是有道理的。如果你想要成功的未来,那就采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他对你的未来保险!凭借一点小聪明或者一时的冲动,根本不能改变什么,更不能带来成功。昨天刚好在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卓越本身就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说的,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平凡,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一个话题,就是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因为这个时代,优秀已经不够了。互联网的时代,行业中排行第二都会日子艰难。只有卓越才能够生存。怎么做到卓越?只有将最好的都变成习惯才能够做到。想成为卓越的人物也是一样,习惯保障成功或失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们成功的保障。大千世界,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实际上春树和所有的人追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成功,就是高效率。只不过春树误把现象当本质罢了。至于说你是喜欢吃面条还是喜欢吃米饭,还是喜欢怎样的发型服装,那是非本书讨论的习惯。这本书所涉内容紧紧把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帮助读者提高效率走向成功。基于知识、技巧、意愿因素而养成的“习惯”,如果未能正确予以关注和引导,将会使“职业惰性”表现为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与责任心,出于应付工作的心理导致工作质量难以符合标准……若想改变这些企业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必须追本溯源到员工内心深处。只有通过员工自身积极的反思,从主动积极起步,运用全新的心智模式进行自我修练,帮助个人建立高效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能达到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的有效平衡。学完本课程,学员应学会:审视自我,明确自己的责任;有效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感;改善与他人的沟通模式;提升自我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成功塑造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强团队建设与团队合作精神。

优秀是一种习惯。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因为你越是主动积极,就越能以终为始地掌握人生方向,坚持要事第一地有效管理人生,能够不断砥励自己,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人方懂得如何知彼解已,不断地自我增值,并找寻圆满的双赢思维、统合综效的解决之道,在自我发展、完善的同时,为亲朋好友、公司、社会创造价值。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四

r:今日继续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统合综效”这一章节;

r:个人的参与左右着集体的成败。愈是真诚的投入,契而不舍的参与解决问题,愈能发挥个人创造力,所获得成就也更能得到认同。作者认为,日本人的经营方式改变了全球市场,最了不起之处在于重视个人参与。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看淡一些,不必在意旁人的看法和诋毁,应该化解负面的阻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团队能进步,核心看是否大家能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t:最近在参与《视频号实战训练营》的学习,萌姐反复强调,视频号要做起来,一定一定要重视起步阶段的冷启动,也就说你得先有一部分一度人脉不停的为你点赞转发,才有可能冲进更高的流量池。

换句话说,你得有人支持你,你才有起来的可能,那别人为什么要支持你呢?前提就是你要先有付出,先给别人点赞评论转发,这个时候个人的参与感真的很重要。其实我以前是一个不太愿意“麻烦”自己的人,我一直有个观点是: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自己的事,我学到知识在自己的脑袋里最终还是自己得益,没必要天天发出来让别人看到我多爱学习,多会学习,自己的生活自律也好自虐也罢,跟他人无关,别人关不关注点不点赞评不评论一点都不重要,不值得自己费劲心思的“麻烦自己”去为了“得瑟”!

后来我发现跟我想法一致的人很多,但都是“提桶之人”。

d:多多助力需要支持的小伙伴,也给自己定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才会使命必达!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五

“习惯”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回头仔细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习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内涵和素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今日的你是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改变所有让你不快乐、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改变,习惯领域越大,生命将越自由,充满活力,成就也会越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思想和眼界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已开始培养习惯,比如小时候我们会哭着依赖别人,长大以后,我们必须养成更加适应当前环境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向来展示证明每个习惯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感悟阐述了自己对每个习惯的认识。

通过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才发现,事业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和谐发展才是正真的成功。我们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做得卓越,不能只是单以行动,而是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树立克服“惯性”的意识,并且“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造自己”。习惯左右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的使然。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是由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塑造性格。一个人有优秀的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六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要提高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务必从改变自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这是非常深刻而又见地的理解。

解决问题不仅仅要在术的层面想办法,还要回到道的层面,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去思考,以及从了解周围环境入手,综合一句话就是提高自身素质。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积极主动,就是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挑重担,高效能人士为自我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取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潜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透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我的影响范围。

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也是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原则。在有限的精力下要时刻明白要事第一,这也是二八定律的一个现实应用。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好处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总结一下,所谓道理都是相通的,中西方都是一致的,这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从价值观和工作观入手,讲述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相当于儒家讲的修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从理念、沟通、合作等层面讲述处世之道,相当于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相当于道家的应物变化思想,强调我们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适应,唯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七个小淘气》读后感

写给捐款人士的感谢信

致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写给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制作有效简历的七个建议

专业人士求职简历

致各界爱心人士的公开信

关于致爱心人士的慰问信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七

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扬个人的命运控制受自己控制.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民众也渴望追求“拼搏”与“成功”,一扫先人的儒雅之风.本书在国内风靡一时也不难理解.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渴望成功的人给出了方法,对于渴望成功的人而言,”渴望“的程度和决心至关重要,要按照书中所写去做还是很难的.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本书没太多提及性格,但频繁的用了”习惯“二字.作者认为习惯是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就七个习惯具体谈一谈感受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主动积极是书中提及的第一条习惯,作者认为:客观条件受制于人,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积极回应;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做一个真正”操之在我“的人.其中很有份量的一句是”有选择的自由“,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潜规则是不能妨碍他人选择的自由.接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导致的结果承担责任.当外界出现刺激时,积极主动的人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然后给出个人特色的回应.这种自由被视为”人类最终的自由“,即在任何环境中,人有能力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及回应方式.这给广大没有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目标都可以设定,会写字的人都会,但〖以终为始〗说的是“以结果为目标”,因为目标有可能得不到,但结果是一个人一定得到的,所以你希望自己的结果如何,用此来刺激自己,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这才是好习惯,高效能习惯.

在以往的工作习惯上,我做事总是要问自己目标明确否但也仅局限在做单件事情上,缺乏系统的目标,对事情过程控制不好,经常有头没尾;〖以终为始〗讲了一个“个人宣言”,我认为很好,我太缺乏与自己沟通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就事论事,很多事情都偏离了目标,而我们还在拼命的去常识,这很是低效的.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要事〗是我们前一阶段讨论很久的一个概念,多么的好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

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

大多数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数性格类似的人努力后会做到,所以〖双赢思维〗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标,是对自己,社会了解的更深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七个习惯中最难作到的,也直接影响着“统合终效”.

在〖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维上都提到了人际关系,我也这样认为,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的“主要流程”的第一点也说了“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需求共同利益”,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所以要学会双赢的思维.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书中提到了互赖,我是这样认为的,互赖是长期的一种合作方式,如果短期的合作,我认为互补比较好,可能更加实用.

习惯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过去的观念去处理问题.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我们目前有两套或者四套五套的方案,惟独缺少第三套方案,意思是说:大家很难达成共识,商讨出大家都认可的一太方案.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提高前面提到的六个习惯,这一切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优秀教师.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八

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这种说教类的书籍,因为之前看过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觉得他写的还不错,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他提及最多遍的`书籍,恰巧舍友不久前买了一本二手的,就顺便拿起来看了。

确实,看的我头晕脑胀,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吧,内容写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许这本书在我现在的年龄看来还没有什么较为显著的效果和感触,可能比较适合工作人士看吧。诚然,本书所讲的七个习惯,是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的最好原则,作者总结的很一精一辟,概括了很多方面,虽看起来太过于理一性一,也不乏人一性一化。作者所说的七个习惯分别是,习惯一——积极主动、二——以终为始、三——要事第一、四——双赢思维、五——知彼解己、六——统合综效、七——不断更新。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其一是作者对“效能”的定义——“产出与产能必须平衡”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能力与位置,不能过分提高目标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实事求是。其二是作者在全书结尾部分引用的一爱一默生的话“只要我们坚持干,事情就变得容易了。这并非因为任务的一性一质变了,而是因为我们办事的能力增强了”,真是说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贵在坚持的,有些时候并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这种书,在我看来,很多事情其实都懂,就是很难付诸实践,看书的好处之一就是增强一种应该怎么做的意识,让我们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觉就这样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九

每年的三月,正是万物复苏、各项工作拉开序幕踏步迈进的时节,我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一本耐人体悟的书,书中不仅强调了品行修养的重要性,也指导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品行,展示着个体的本性,甚至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的结果。

关于“习惯”定义,书中提到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的混合体。那么习惯是怎样慢慢形成的呢?人在孩童时期大部分依赖他人,经由父母、师长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日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至有一天形成了自己专属的行为体系。

诚然,我们从出生就已开始了不断学习、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书中讲到习惯成熟期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人从依赖到独立再到被依赖与依赖之间的发展过程。

书中用了一些详细生动的事例故事来衬托作者的观点,它包括的不仅是为人道理和人生哲学,还延伸到了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日常行为、与人沟通等方面的话题。

不难发现,这七个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职工、也无论角色和身份,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方向。

这本书在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系统地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其中“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的习惯很让我触动,也值得我去深思。

积极主动,告诉我对待生活、工作都要勤恳主动,勇于面对,高效能人士为自己行为以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效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己的影响范围。反映到工作中,它让我明白:要用行动代替多余的推诿和苍白的“口号”,不要说“我不会做”,而要告诉自己“我愿意学”;反映到生活中,它让我明白:生活的苦难和打击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不幸的事情甚至每个人都遭遇过,那些在磨练中依旧感到生活幸福的人,才是真正积极拥抱明天、主动迎接未来的胜利者。

有时,问题的反面就是契机,学会成功地与人合作的习惯。要事第一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我们的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进步的节奏,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升,依靠经验办事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现状、坐吃山空是万万不可取的。所以,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开始逐步推进,把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都保持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与时俱进的去学习新知识,坚持把新知识理论付诸实践去检验,从而一步步迈向计划和目标的达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前提;为了高效的实现目标,把要事时刻放在第一位是前提,也要避免被偏见和情绪左右。

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为人处世要有双赢的态度,从自身做到诚信、稳重和自信,与他人注重沟通与合作,完善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他人,在共鸣中找到知音,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致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写给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写给捐款人士的感谢信

专业人士求职简历

致各界爱心人士的公开信

关于致爱心人士的慰问信

写给好心人士的感谢信

对爱心人士感谢信

it专业人士英文简历范文

高效能人士读后感篇十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由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许很多人在翻看此书时会觉得“天哪,这本书说的什么啊,讲的这些理论我全都懂,没有什么意义,就是一本洗脑的书”。没错,这就是我最初浏览此书的真实想法,就像是一本写满了准则和制度的说明书。

言归正传,由书名不难想到本书主要介绍的就是能够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七个习惯。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学习这“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受害者的角色,发挥人类四项独特的秉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创造改变。

人生三种主要的价值观:

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

创造价值观,源自个人独创;

态度价值观,面对绝境时的回应。

总之,重点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积极主动,变被动为主动。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首先是智力上的创造,其次是实质上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以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公司来说,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创办企业也是如此,要想成功,必须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来确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整合资金、研发、生产、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各方面的资源,朝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以终为始”的'两个原则基础,一个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另一个是自我领导,但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管理是第二次创造。

对企业来说,市场瞬息万变,积极的领导者必须紧盯商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及员工队伍的变化,以便合理整合企业资源,拨正企业的发展方向。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一、运用时间管理理念分辨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按序加以处理。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可以参考《时间管理:小强升职记》,这篇文章中有一定的介绍。

二、管理方法六标准:

和谐一致:个人的理想与使命、角色与目标、工作重点与计划、欲望与自制之间,应和谐一致。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应有助于生活平衡发展。

围绕中心:不要就日程表订立优先顺序,应就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加以安排。

以人为本:个人管理的重点在人,不在事。

灵活变通:管理方法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便于携带:管理工具必须便于携带,随时可供参考修正。

三、个人管理四步骤:

确定角色: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

选择目标:思考下一周计划中任务栏下最想做的几件要事,作为选定的目标。

安排进度: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

每日调整: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四、高效率的秘诀——授权

第一种授权:指令型授权。让别人去做,做完告诉我。

第二种授权:信任型授权。关注的重点的最终的结果,允许人们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

“信任型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作出承诺。

1.预期成果。

2.指导方针。

3.责任归属。

4.可用资源。

5.明确奖惩。

一、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结构)”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

双赢品德三个基本特征:诚信、成熟、知足。

双赢关系: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是信用,即情感账户。

双赢协议: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1)预期结果;(2)指导方针(3)可用资源(4)任务考核(5)奖惩制度。

双赢体系: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必须有相应的体系支撑,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资等,而且所有体系都应建立在双赢原则之上。

双赢过程:不同的人和机构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第三,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二、情感账户的六种主要投资方式:

1.理解他人。

2.注意小节。

3.信守承诺。

4.明确期望。

5.勇于致歉。

6.无条件的爱。

一、聆听的层次:

第一层:充耳不闻,压根不听;

第二层:装模做样,心不在焉;

第三层:选择性的聆听;

第四层:聚精会神,但不一定听出真意;

第五层:移情聆听,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二、四种自传式回应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的倾向: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三、有效的沟通

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四、表达也要讲技巧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请注意这个顺序:品德、感情、理性。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发、分配、整合和激励作用的部分。统合综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沟通三层次:

低层次的沟通源自低度信任,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经常借助法律说话,为情况恶化做打算,结果只能是让人们更有理由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保持礼貌,却不一定为对方设想。即使掌握了对方的意向,却不能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完全开诚布公,探讨其余的选择途径。

统合综效意味着高度的信任,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全心享受这种创造性的事业。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层面:锻炼、营养、压力调节。

精神层面:确立、坚持、学习、思考价值观。

智力层面:阅读、想象、组织和规划、写作。

社会/情感层面:服务、移情、统合综效、内在安全感。

总结:虽然很多东西我们全都知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更不用说坚持做下去。这也是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拉开差距的其中原因之一,把我们自认为是废话,废事坚持不懈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