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

时间:2023-07-09 18:42:38 作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一

课文是一个传说,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操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些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力求再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4、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禹(板书),今天我们继续将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个别读、齐读课题。

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板书:洪水(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共,合起来就是洪)。指导读出水的气势。

5、齐读黑板上三个词,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课文里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禹治理洪水,最后将它制服的事情

过渡: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治理洪水,最终制服了洪水。他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再一次去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交流:洪水凶猛,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

3、都是洪水惹得祸呀!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好,你们看——(洪水泛滥视频)

4、在动画情境的渲染师配乐范读:洪水泛滥,滔滔不绝,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海。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听到——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又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6、多凶猛的洪水,多痛苦的生活呀!谁来带着这样的感觉把第一段读好?(个别读、配乐读)。多感人的情景啊!让我们再次低低地、慢慢地来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你看,你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让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吗?这洪水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是的,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个别读、指导读,齐表决心。

2、治理两个字说起来容易,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那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呢?孩子们,去课文第二小节里读一读,找一找。

3、在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些事呢?

出示(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4、理解“走遍、吃尽”(蓝线显现)、“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红色显现)

“千””万”指得是?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说一说:在爬高山的过程中,大禹会有_______的危险;

在森林里查看地形,大禹会被_________咬伤;

在______________,大禹会______________。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6、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他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察看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真棒。洪水一泻千里,因为海能够容纳百川呢!谁来读一读这个好办法!再次朗读第二节。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1、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3、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出示大禹劳作画面。(师讲诉: 相传,禹刚结婚四天,但是为了治水,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到处奔波。在治水的13年中,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每次他望着熟悉的院子和门窗,分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工地上还有那么多人等待自己回去部署任务,他便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了。禹第一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听见哭声,他非常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但想到一天不制服洪水,百姓们就一天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就咬咬牙,没有进去。他怕延误治水,第二次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此时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禹只是远远地和妻子招手,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路过家门,儿子已长经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只是深情地摸了一下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就匆忙地离开了。)

4、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

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

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

2、这安定的日子谁带来的?带来了什么呢?

3、是的,大伙非常感激这位伟大英雄---禹。禹名字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

4、学到这里,课文里都叫禹,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无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

5、出示:孔子曾说过:“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6、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治、制、形

2、指导书写

3、生写《习字册》

六、跃出情境,课外升华。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课后好好读一读,相信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七、作业

读一读:课后阅读《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背一背:背诵《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

板书设计: 治理

洪水

制服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创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没有了它,我们将无法生存,地球将一片荒芜.(板书:水)

于是,勤劳智慧的人民与洪水展开了较量,开始了治理洪水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治水的古代传说:(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

2,指名读第一节.

4,再指名朗读.

5,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插叙:讲述大禹的父亲鲧用筑坝的方法治水的故事.

2,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

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当他饿了 --------,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 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挖,多么苦,多么累啊!把许多条大河挖通,许多座大山劈开,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是多不容易啊!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

3,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理解.

4,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 几个月不见呢 几年不见呢 (体会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

5,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6,朗读这一段.

7, 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 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让学生体会到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五,学习第四段

2,指名朗读.

3,小结:洪水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抓住"非常感激,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大禹顽强治水的英雄形象.)

六,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著名的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课题中的"大禹",他的名字本是一个字"禹",为何人们称他为"大禹"呢 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大"的 (因为禹意志坚强,富于智慧,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七,拓展

【板书设计】

治水前--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水后--百姓安定 代代相传

【作业设计】

2,练习背诵课文.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三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后世颂扬的英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认会本文8个生字,写会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3、理解“倒塌、堵塞、临死、叮嘱”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成语以及有关奉献的名言。

能力目标: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想”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大禹治水的奉献精神,树立时时处处为人们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淹没 堵塞 开凿 恢复 草丘山冈 四处逃荒

冲毁 叮嘱 英雄 处死 欣欣向荣 垒起堤坝

2、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人们只好(),()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的景象。

二、抓重点句品读,探究人们敬仰爱戴大禹的原因。

1、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勾出描写禹治水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了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请同学们圈出描写大禹治水的动作词。

2、自由读句子,体会一下禹治水的方法。

4、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禹治水的方法。

5、和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

6、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变堵为引,你觉得禹怎样?(智慧)

7、齐读这句话,一起来夸夸大禹。

预设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自由读句子,看看从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很辛苦、很累)

2、哪些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艰辛?(自由发言)

3、自由练读,读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4、小组赛读。

5、请大家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积累成语。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苦耐劳、顶风冒雨、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辞劳苦……)

预设三: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自由读句子,比较,你发现少了哪些字?圈出来。

2、自由读文中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才——三十岁结婚迟吗?补充: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为了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仅仅,就——住的时间很短。十年大约是3650天,对比之下4天很短很短。

却——只有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他只顾得上干什么?

1、生看动画片。

2、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

3、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

三、小结。

谁来用“因为大禹,所以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2、推荐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世世代代?

有智慧 千辛万苦 无私奉献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苦,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读懂”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从而了解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复述课文内容,引读下面词语

滔滔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理洪水

仔细察看

挖通

劈开

被制服

非常感激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2.齐读这些词语: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

4.提出话题: 15课里被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伟大的英雄的呢?齐读课题。

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二、朗读感悟

(一)了解洪水的危害

1.观看洪水的视频: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样的水?

2.交流

(1)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节的那个词来表达你所看到的?

“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无家可归”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小结:洪水多么凶猛啊,它夺走了人们的食物和家园,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生活该多悲惨啊!

(二)感受治水的艰难

1.感受“决心”大。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心中会怎么想?(提炼概括出“下决心”,有感情朗读这个词。)

(2)出示“决心句”,朗读。

2.感受“治水”难。

(1)整体感知:他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读出描写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体会“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来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读。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多辛苦?

d小结:累、渴、饥、热、冷、疼、酸等等,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千辛万苦),读这个词。把这些苦都经历了,就是“吃尽”,读这个词。

(3)体会“引导句”

a 出示句子读:察看才是准备工作就已经千辛万苦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读一读句子。

b交流: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导深入:为什么,这些事做起来更辛苦?有多难?

古今对比:看图,现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读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 感受艰难。

e 朗读: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多么坚定阿,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顽强地和洪水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什么?齐读这小节,一起来感受禹的这份英雄气概。

(三)感受“三过家门”的无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禹用了13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在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是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第3小节。

2.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来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数字。

3.抓住数字想象体会。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没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 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抬脚就能进去阿,可是他却,齐读“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

讨论感悟:他不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过“儿子”深化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小结朗读:禹为了治水,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顾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伟大的“舍己为民”精神。这种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阿,所以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谈。谁记住了这个故事,按照课文说给大家听一听。配乐背诵第三小节。

三、总结拓展。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无私献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乱跑,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们是怎么感激他的

称他为“大禹”,代代相传

舜传王位给了禹。

人们建立纪念馆,塑像等纪念他。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五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根据提示讲故事。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3、学习大禹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通过“十三年”、“三次”、“一次”等词语,学习大禹的高贵品质。

1、导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都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很多的故事陪伴着我们:童话故事像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寓言故事像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等等很多形式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我相信学过以后回家讲给爷爷奶奶听,他们一定很高兴。(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过后说一说你从书中得到哪些信息?(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那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那些话或者情节印象深刻?)

3、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1)联系下文理解“泛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想象,大水淹没田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人

(板书:洪水——泛滥,毒蛇猛兽——到处伤人,人们——痛苦极了!)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抓住“很久很久以前”,故事开头通常用的方法。注意语气。

4、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1)强调生字词“灾难”,联系上下文,理解灾难的意思。

(3)用“继续”造句。

5、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纠正学生读音,找出“十三年”、“三次”、“一次”,把这些词语重读,学生试着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教师提问: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品质。

(4)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十三年”、“到处奔走”、“三次”、“一次”讲故事。

7、教师范读洪水退了,让学生总结:

洪水——退了,毒蛇猛兽——驱赶走了,人们——安居乐业

8、为什么禹被称为大禹?

我们知道大部分神话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有虚构成分,但禹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也确实帮助人们脱离了洪水的折磨,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事迹编写成故事代代相传,这也证明了禹在人们心中的伟大,所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大禹”。

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滚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推荐阅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毒、蛇”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中的《大禹治水》,这位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我们又称他为大禹。(板书:大禹。)

15、大禹治水)

3、理解词语“治水”。

“治”是“治理”的意思,“水”指的是“洪水”,“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记住。(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本课的15个生字,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指生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4、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听录音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7、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洪水泛滥”的意思。

2、洪水泛滥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书上是怎么描述的呢?

出示句子: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洪水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

3、学生自由读第2、4自然段,分别找出鲧和禹治水的方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4、了解禹治水的时间之久及过程艰难,师相机介绍“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

5、学生找出洪水被治理前后的句子读一读,对比一下人们过的生活。

6、教师小结:洪水泛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把洪水给治理好,这样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下一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节课要书写的两个生字“洪”、“灾”。

四、指导书写

2、全班交流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

3、教师示范书写“洪、灾”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和仿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相机评价。

五、课后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把本节课教写的2个生字每个加上拼音抄写在作业本上并组词。

板书:

15、大禹治水

一心为民

疏导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公无私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七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大禹像,问: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大禹简介大禹.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位伟大英雄治水的故事.

板书:治水.认读"治".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初读课文

自渎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治理 制服

洪水 挖通 英雄

淹没 冲倒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读了这些词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过渡:你看,只要你善于发现,你就会觉得中国的汉字是多么奥妙无穷.

(2)再看一看,这些都是课文中的生字词.你会不会读

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品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小节.

你看,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原因.自己读一读.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你知道了洪水发生的时间.

"滔滔…":你真聪明,你读了课文里的句子.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你更高一级了,用自己的话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3,通过读,我们就知道了这么多东西,再读一读.

4,见过洪水吗 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洪水画面

(3)冲倒:房屋倒了.

5,小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洪水爆发的情景什么样呢 看大屏幕.

6,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你觉得洪水怎么样

7, 洪水太可怕,太无情了,谁来读一读,把洪水的可怕,无情读出来.

8,无家可归的老百姓他们会怎么样呢

9,这一切都是谁惹的祸 都是洪水害锝.

10,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红色词要突出.把洪水的可恨读出来.

品读第二自然段

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禹会怎么做呢 指名读第二小节.

交流:大禹会怎么做

我们看看大禹先做的事情.出示句子,齐读.

介绍水流和地形.

这里每一座山他都爬过,每一条河他都趟过.这就叫:齐读走遍.(给词加点)

走遍了千山万水,大禹遇到了很多危险和困难,会遇到哪些危险和困难呢

补充介绍

你们说大禹吃的苦多吗 课文中也有一个词说大禹吃的苦特别多,找到了吗 哪个词 谁来读一读 (千辛万苦)

这每一种苦他都吃过,都尝过.这就叫——齐读"吃尽".

这里有两个词都带有同一个数字,划出词,哪两个词

挖通大河,劈开大山是怎么回事 画图理解.

补充大禹父亲治水的故事.跟大禹父亲相比,谁的方法更好

小结:是呀,不管做什么事,不但要吃苦,还要用上巧妙的方法.

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

对,他是一个吃苦耐劳,又富有智慧的人.

指导生字

出示:治 洪

分析结构:看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范写,要求注意看每一笔的位置.

生描红,指导.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八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15大禹治水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件。

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

引读:结果——(出示句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板书:伟大)

[过渡的这三个问题,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不行!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们一样,下决心治理洪水,他会怎么想呢?这个决心下得好!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图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样察看的?指名读文。

出示句子: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4、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图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读。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还不算难,如果河与河之间还有山,那还要劈开大山。你见过大山吗?让你去开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

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雄?板书:无畏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呢?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师介绍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故事。

6、学到这里,觉得大禹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一小节。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教师讲述,谁能把他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谁愿意读一读。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三年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4、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阅读课文后,进行概括,适时拓展介绍成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4、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5、学到这,你又想对大禹说什么?

6、是的,他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不仅我们这里说他,所有的人都记住了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

7、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课题中称他为大禹,为什么结尾还称他为伟大的英雄吗?(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8、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四、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无畏

智慧

无私

(代代相传)

2023年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模板篇十

一、导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

2、师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3、同学们看题目中的“治”字,这是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真不错,我们用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记住了“治”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101页,拿起你的小铅笔,自由地读读课文,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藏在课文中的生词宝宝找出来,对照拼音多读几遍。好了,开始读吧。

2、把你刚才找出来的生词宝宝大声读给同桌听,读不准的同桌之间要互相帮一帮。

(1)齐读生词,男生读,女生读。

(2)我把生词宝宝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谁来当小老师领读?我先找个女生吧,再找个男生吧。(3)齐读。

(4)在这些生字里,有两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倒、没”,逐个学习。

4、字词认识了,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治水的结果怎样?开始读吧。

5、谁读出问题的答案了?你会填空吗?

齐读。看样子,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书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那场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出示幻灯片)

2、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呀?(凶猛、可怕、水势大)

3、这确实是一场水势特别大的、凶猛的洪水。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4、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更能体现出洪水的凶猛呢?谁来说?

(1)谁想读读试试?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2)谁能把洪水读得更凶猛些?(2-3生读)

(4)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6、同学们看这段话中的“滔”这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1、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不能)这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真是太大了,该不该治?(该)这时谁挺身而出?(大禹)大禹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幻灯片):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2、来,把他的决心读出来!齐读,男生读。

3、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6、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出示幻灯片)

7、这么多困难,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 齐读。

2、这句话中的那些词又能体现出禹治水的不容易以及这项工程的浩大呀?(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3、他们仅仅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吗?(不是)那么这两个词里的“九”说明什么?(指更多的河、更多的山)

4、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同学们想象一下。

5、这些困难,又都被禹战胜了!他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再读这句话?

6、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怎样的英雄?(板书:无畏)

7、治理洪水是艰辛的,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科学合理地治水才行。相传尧在位时,派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用了堵的方法,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禹为了治理好洪水,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将洪水引入了大海。

8、听了这些,你觉得大禹又是一个怎样的英雄?(板书:智慧)

9、这样的大禹,你佩服吗?(佩服)来,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10、同学们看“劈”这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13年里,传颂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幻灯片)

2、你能填一填吗?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

3、谁愿意再读一读?齐读一遍。

5、看样子,同学们真的会读书了!同学们,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禹一心想着的是老百姓,他将父爱深深地埋藏到心底,多么无私的大禹啊!(板书:无私)

6、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齐读课文。

7、谁能读得再感人些!(指名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那又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3、是的,老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他们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怪不得“激”字是三点水呢,我们根据上下文记住了“激”这个生字。

4、同学们看“被”这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的偏旁部首,它叫衣字旁。右边是个皮球的皮。

老师写一遍(电视白板),你仔细观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

5、同学们再看,在这课里,有两个同音字(制 治),你怎样分清并记住它们?咱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指导写“制”字。

5、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板书:代代相传)让我们带着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这段话。

(因为禹不但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且聪慧、富有智慧,还无私私奉献,所以人们尊敬的称他为“大禹”,称他为伟大的英雄。)

7、小结:

(对照板书)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畏、智慧、无私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来,带着无比崇敬之情齐读最后这段话吧!

8、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