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数的比较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大全14篇)

时间:2023-10-16 10:07:42 作者:紫衣梦 最新中班数的比较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粗细(大全14篇)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一

比较粗细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二

一、谁粗谁细

1.幼儿回忆粗细的已有经验。

孩子们,欢迎来到粗粗国和细细国。

2.初步感知粗细。

操作要求:小朋友,被大风吹乱的东西就在你们的椅子下面,等会儿请你拿出来仔细看一看,谁粗谁细,然后送到相应的地方摆好。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结果。

小结:两种物品粗细明显的时候,用眼睛看一看就能比较。

二、最粗最细

1.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连上句)咦,我这里有一根管子,你们觉得它是粗的还是细的?(粗的、细的)好,你帮我从这边拿一根管子,谁粗?你来再帮我在这边拿一根,谁细?跟他比我是粗的,跟他比我又是细的。

小结:原来粗细是比较出来的,而且是相对的,真有趣。那我们赶紧把这个重要发现告诉国王吧。

2.最粗和最细

点击课件:国王的声音: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就合并了重建家园吧!

点击课件:(抹去国界有声效)点击课件:我需要最粗的管子,因为我要修建一个大大的游泳池,装很多很多水。我需要最细的管子,因为我要用它来修建新的煤气管道。

第二次操作:小朋友们,国王需要什么样的管子?(最粗的、最细的)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粗细不同的管子(简单介绍管子),等会儿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找出最粗和最细的管子,然后记录在表格上。最粗的打勾,最细的画圈,不粗不细的不做记号。小椅子不动,每人找一份材料,我们开始吧!(音乐,每一组指导套一套方法)

(1)师幼共同验证记录结果。

时间到,赶紧带上记录表坐下来。出示大的记录表,你们都帮国王找到最粗和最细的管子了吗?三根管子中哪个最粗?(绿色水管是最粗的)是不是这根?打钩。哪个是最细的?(红色的皮管最细)是不是这根?(请幼儿找出做记号)

那除了看一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请幼儿比较3个管子粗细)套一套,这个方法真有趣,最里面的'是细的,最外面的是粗的,中间的是不粗不细。看来你们的记录结果是正确的,请把记录表放在椅子下面。

出示4根管子,刚才有个孩子的材料与其他人不一样,这2根管子你们都有,这种蓝色的管子有2根。它们谁粗谁细?(横着拿)现在你觉得它们是?一样粗的。原来粗细跟管子的长短或者颜色是没有关系的。你们可真聪明,除了用眼睛看一看,比一比、套一套、叠一叠这些方法来进行比较,等你们再长大一点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量一量,结果会更精确。

三、从粗到细

1.小组合作,从粗到细

有了你们的帮助,国王很快把新家造好了。点击课件:国王(小朋友们,我们想用不同粗细的管子排排队来装饰新房子,你们能帮忙吗?)(黑板出示房子各部位)这是房子的屋顶、门、窗户、烟囱,管子排排队,你觉得可以怎样排?(从粗到细或者是从细到粗)。好,等会儿请你们4人一组一起商量,把管子排排队装饰到空白的地方,听清楚了吗?四个人一组把管子从粗到细或是从细到粗装饰起来,小椅子不动出发吧(音乐)

房子搭好了,屋檐,怎么排的?从粗到细。这里呢?烟囱呢?真是太棒了,国王很高兴。

四、粗粗细细

1.找找比管子细和粗的生活物品。

那么在生活当中比这个管子细的东西有什么?那比这个粗的还有什么?

:在生活当中,有些东西做得粗有些东西做得细,都是为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出示大管道,老师这里有一个比手上这根管子粗很多很多的管子,对,很像毛毛虫的烟囱管,你们今天帮了大忙,国王想请你们到他的新家去做客。这个就是通往国王新家的通道,你们想去吗?我们赶紧一个跟着一个出发吧。

本活动是在幼儿已认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让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在孩子想办法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排序的办法。能按要求进行比较物体并排序,比如由细到粗或由粗到细的顺序把不同粗细管子进行排队。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活动中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设计的思路走,缺乏自由探索的空间。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三

1.能积极思考并且及时作出判断。

2.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3.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的方法。

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能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笔,瓶子等、幼儿用书。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

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1)哪个粗?

(2)哪个细?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2、教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游戏变变变教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

三、活动结束: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不足之处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选择以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们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和细的目标,孩子们基本都围绕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开心的说着,在我引到粗和细这个话题时,孩子们又开心的说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让我有点着急,我认为在开始这个引入时我应该选择简单又直入目标的导入,(1)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大的住大的房,小的住小的房,因为大房粗,小房细,(2)或者直接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物体请幼儿观察,让幼儿通过直观的目测理解粗和细的差异,(3)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的方式来比较物体的粗和细。

活动变变变中感觉做的还不到位,可以采取变变变变,粗粗粗、细细细,我之前采取的是变粗、变细,感觉好像有些太简单,不够有趣。

活动中的教具不够充分,我应该每小组做一组粗和细的纸桶让幼儿自己再去观察、探索。

本次活动给了我警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深思再深思,不断的反省活动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免再次的出现失误。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四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五

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我将主题中的这节《我和朋友比高矮》的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希望通过这节活动让小朋友知道高矮的概念以及探索进行两人、三人比高矮的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活动中创设比较多的机会让小朋友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体验团结,合作的的快乐。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探索两个物体和三个物体比高矮的方法。

3、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

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寻找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

1、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六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1.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图片。

2.高矮不同的树、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

1.让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

出示图片的上半部分(露出两位小朋友的头部),请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再露出图片的.下半部分,让幼儿验证自已的猜测。

2.感知、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两人比高矮,能说出谁高谁矮。

(2)三人比高矮。

(3)游戏:比高矮。

1.小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进行正确排序。

2.集体评价。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比高矮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比你高,有什么东西比你矮。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七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比较的物体比较少,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整体还不错。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八

1、通过不同的方法,区分2—5样物体的厚薄,并对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通过分类合作比较,体验快乐。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木板,书,围巾,纸,袜子,毛巾,饼干,鞋盒,饮料,积木,篮子。

一、目测

1、师: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们现在穿的要怎么样啊(厚)那现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

师:我这里有一块木板,你们觉得是厚还是薄呢?

师:那我现在在拿出一块,现在这块木板是厚还是薄呢?

小结:原来一样东西是不能比的,要两样或两样以上的东西才能比较厚薄。

3、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块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4、出示书

师:那请你们再来说说这两本书谁厚谁薄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啊

5、出示鞋盒

师:咦,那这两个盒子呢,请你上来指指看,你用这么办法啊

小结:我们能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比较东西的厚薄。

二、触摸

1、教师出示围巾

师:那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呢?

师:对了还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请幼儿上来摸,上来区分

师:那金老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看看是哪条厚,哪条薄

小结:我们刚才可以用自己的手来摸一摸,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3、在每张椅子下面放两样厚薄不一的东西

师:老师在你们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个篮子,请你来比较篮子里的东西,在最厚的东西上面贴上紫色的记时贴,贴好的小朋友把篮子送到这里,记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师检验2—3样物品。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触摸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

三、并放比较

1、教师出示两块厚薄不明显的肥皂(桌上地面上)

师:那请你来看看,这两块肥皂,谁厚谁薄

师:哇,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有些人觉得是这快厚,那底是谁厚呢,请你来想想办法比一比。

师:恩真棒你的办法真好,是把两块肥皂,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师:咦,那里又有一块肥皂,跟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还是薄的啊

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

师:你用什么办法进行比较啊讲述比较厚和比较薄

2、出示饼干盒

师:现在的这三盒饼干谁最厚谁最薄,请你也来比一比

四、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东西

师:等一下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们的家,然后再进行比较,你可以从厚到薄,也可以从薄到厚的给他们排排队。

2、检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对不对,这一组,这是最薄的,这是最厚的,教师依次检验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种办法去比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五、寻找,操作

师:我们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比厚薄,那现在我们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找一找自己的衣服,把薄的和厚的区分后放好。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九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1)先出示两个袋子,“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十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十一

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

5、

6、7,实物卡。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出示图一(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

6、7少的点子。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十二

1、能按5以内指定数目取出相等的'物体。

2、幼儿能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出等量物体。

3、能初步与同伴协商,分享材料。

1、将活动室布置成超市。笑脸信封1-5,1-5的实物卡一套。

2、幼儿人手一个小篮子,内有点子卡。

3、按数取物的笑脸信封,实物卡。

一、活动导入。

1、幼儿每人拎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有点子卡。

教师:“小朋友们,一会儿我们要到大班哥哥姐姐的娃娃家去做客,我们先去超市买点礼物好不好?每人可以买三种礼物,每种礼物买几个呢?看看你们篮子里的点子卡是几,就买几个。”

2、幼儿到超市购物。按照点子卡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3、教师:“哥哥姐姐打来电话,说让你们给他们的笑脸信封带一点小卡片。我们先看看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有几个。然后再给它找卡片朋友。只有和信封上娃娃脸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才能放进信封里面。”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操作按信封上面的娃娃脸数量放小卡片。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比较等量物体。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操作的信封上的笑脸娃娃是几个,自己找了几张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物体有几个。

2、师生共同带着购买的物品和笑脸信封到大班娃娃家去做客。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多个物体的高矮、长短。

2、学习按物体的.高矮、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每人5根不同长短的小棍。

活动过程:

1、学习按高矮排序

2、学习按长短排序

(1)教师播放ppt课件,呈现不同长短的铅笔,请幼儿数一数有几支,并说一说可以怎样把它们从短到长排成一排,看一看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2)教师将铅笔从短到长排成一排,和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自己手中的小棍也排一个类似的序列,然后相互说说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3、做练习

发放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做练习。

中班数的比较教案篇十四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

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

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

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

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玩《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

带领幼儿观察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