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

时间:2023-07-13 16:29:35 作者:韩ll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一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

3、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生字词,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2、细读课文,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你,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你能想象鲁迅先生喜欢的画吗,为什么鲁迅就喜欢这幅木刻画呢?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在课文旁边坐批注。

交流。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介绍白描手法。

学生笔记。

4、拓展提高

片段练习。

三、板书

慈爱的父兄 博闻的学者

敬业的伟人 风趣的智者 尊敬 爱戴

回忆鲁迅先生

可敬的长者 热情的主人 深切 怀念

无畏的勇者 坚强的病人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二

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认识3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的书写8个生字。

2、理解全诗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3、能划出诗中每小节的关键词,根据前4小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试着仿写。

教学媒体

课件、配乐

教与学活动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导学

学生主体活动

一、课前谈话

二、激情导课

第一课时

1、师: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随意说(可根据情况,即时追问其他同学听后的感受)

师:是啊,言为心声,同学们的发言传递着浓浓的`友情,表达着对新学期的美美的憧憬,老师也因为你们的畅所欲言而沉浸在暖融融的幸福和企盼中了。看来,真诚而恰当的语言交流,会让我们有美好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什么的魅力。生答--语言。

师板书单元主题:话语

这就是我们新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大地的话》,板书课题,齐读。

2、大地会与谁对话呢?(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1、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读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蕊、坠、溪、嫌的写法。

学生读课题。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检查掌握生字的读音。

学习内容

教师导学

学生主体活动

四、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五、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3、初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一、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3、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4、为什么大地邀请种子到自己怀里谁?

5、“软绵绵的被”指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一小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在书上与同位交流。

二、第二--四小节

大地还说了什么话了呢?请同学们自学2、3、4小节。想一想,你从中体会了什么?并试着做用一句话写下来。

1、学生自学并批注。

2、思考: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

4、全班交流汇报。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交流中注意:

第二小节:

主要写了大地任凭小鸟在她胸前飞,大地愿意为小鸟敞开一切心扉。表现了大地母亲无比宽广的胸怀。

体会“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

第三小节:主要写了大地母亲激励游鱼寻找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表现了大地无私奉献的情怀。

体会句子“也要给你足够的水”

抓本段的关键字“飞”,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游”而用“飞”呢?从而体会用词造句的妙处。

第四小节:

大地母亲对小草的期待和鼓励。

二、第五小节

(意在让学生明白大地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向大地上所有的生灵表达:你们都是我的宝贝,我的体内所有的一切都是宝藏。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为下文的续写作铺垫。)

2、齐读课文。

1、指名配乐读全诗。

3、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1、默写生字。

2、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仿写诗歌。

3、学习语文天地《初显身手》

1、学生课后搜集生活中和自然界各种用来交流的“话语”。

2、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办手抄报。

全班汇报。

3、谈初读感受。

1、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试着做批注。

2、学生听读课文。

3、回答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根据教师的导语,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做批注。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

体会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读课文。

2、理解词语意思。

3、体会诗歌含义。

1、课外搜集。

2、小组交流

3、学生展示手抄报。

作业设计

必做: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积累好词佳句,生字211。

选做:

将自己的作品读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大地的语言

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宝贝宝藏

课后反思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三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抽背课文第三至六段。

齐背全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交代写作背景与缘由。

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

第五段:点明题旨。

三、问题研讨:

1、默读思考: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b、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

c、课文第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f、“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g、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2、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a、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b、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引发自己的观点。

c、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朗的画面 。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分手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f、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g、文章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不到一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含不以己悲之意。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乏味,为写下文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做铺垫。

三、品味优美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或好的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示例:

“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洗了,人格化了。

第三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

2、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明确:本文骈句散句的运用,令文章的内容而变化。

四、拓展延伸:

抄写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苏幕遮》《江上渔者》

比较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异同。

学习岳阳楼长联:体味其妙处。

五、作业:

完成语文作业本本课全部作业。

准备默写课文。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四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的性格!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真情,更喜欢他的思想!

喜欢鲁迅,喜欢他的才华,更喜欢他的勇气!

鲁迅先生,是中国白话文的奠基人,是为中国做出了伟大奉献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拿起笔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19日,这是一个由泪水汇成的日子,鲁迅先生放下他心爱的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在那个写满悲苦的记忆里。只有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他心中的`悲愤,记下他对时代的呐喊。他手中的笔仿佛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利剑,他的作品仿佛一盏驱散黑暗的明灯。

《呐喊》《彷徨》《坟》《野草》……这一本本书中系托了鲁迅先生太多太多的感情,太多太多的思考。正是因为他的不朽杰作,让那个时代的人们看见了希望,看见了曙光。而在今天,他的作品依然给我们是心灵的震撼。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人们也许会感到迷茫。如果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他的出现,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朽的篇章震撼着人们的心。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是一股动力,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片天空,那么,鲁迅先生一定是那一颗永远最亮的启明星。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首嘹亮的歌,那么,鲁迅先生一定是那一段高潮的旋律。如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五彩的花园,那么,鲁迅先生一定是那一朵最艳丽的花朵!

我喜欢鲁迅先生!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五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下面整理了《回忆鲁迅先生》的节选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2、课堂选择有关鲁迅的图片;并设计幻灯片;

授 课 人:陈生德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1、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的意义引入;

2、 展示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

(1)、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2)、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1、 谈谈你熟悉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2、 教师结合课件谈一谈鲁迅的相关资料。

3、请你找出本文中比较精彩的生活细节,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设置: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 ;

5、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三、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1、 细节赏析: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细节描写,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教师例析课文开篇与结尾;

3、 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锁记是流水帐,你如何?学生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明确: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四、小结

五、作业: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2、完成课后词句品析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六

四 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教师姓名寇佳

《爱如茉莉》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教材说明:

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真爱是什么?它就如生命中流动的泉水,就是手指尖流过的岁月,就是彼此间心灵的相通,就如盛开的茉莉花发出的清香。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相信不少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曾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父母相爱吗?(板书:爱?)

2、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夫妻,爱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含蓄而优美的文章——《爱如茉莉》。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和有注音的字;

(2)难读的长句子要读好停顿,避免读错词意。

蹑手蹑脚 打哈欠 欣欣然 眸子 洗漱 揉揉胳膊 缕缕 幽香 袅袅

(2)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3、指名分节朗读。

4、四大组分角色朗读:“我”、“爸爸”、“妈妈”、叙述。

三、理清文章脉络:

1、提问:本文中谁认为“爱如茉莉”?(指名读第四节、第18节)

2、分段:第一段(1~5)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

第二段(6~8)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

第三段(9~18)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

四、精读第一段:

1、文章在一开头就定下了含蓄优美的基调,指名分角色朗读。

2、你觉得哪儿写得真好?读读说说。

(2)指名读第三节用“掏”的句子,问:秘密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3)比较“从她口中问不出秘密”和“从她口中掏不出秘密”,小结:用了“掏”字使抽象的事物仿佛可以看见可以摸到,因而也就使语句更生动形象了。

(4)“咽”字教法同上。

4、“我”咽下的话是?

这说明?

5、这是因为“我”对茉莉的印象停在4个字上——“平淡无奇”。

爱可以“平淡无奇”吗?“平淡无奇”中也有爱吗?

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对茉莉的印象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平淡无奇,“我”听妈妈提出“爱如茉莉”这一说法时的反应是——(指名读第五节)

2、出示咽下去的那句话“这也叫爱”,指名读并加标点。

二、细数爱的体现:

1、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亲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荡出了爱的涟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因为哪些事而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呢?请你概括地来说。

2、爱,往往在细节,在一颦一笑中,在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里。接下来我请大家细读课文6—18小节,哪些细节打动了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请你在底下加点或者打圈。

自读课文,圈画。

4、妈妈虽然在病中仍然首先想到了爸爸,把爸爸看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在爸爸心里呢?(生找出相关词语读读说说)

师小结:把对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的。

5、师:(课件出示图:我推开病房门所看到的画面)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画面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

生:静谧美好的画面。生:恬静的画面。生:温馨的画面。

师:文中是怎样来描述这幅图的,谁来读读。

(1)此时此刻病房怎样?(美好)

(2)作者笔下的阳光怎样?(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探”、“悄悄的”)

(3)指名朗读,读出病房的美好。

6、这一夜,爸爸睡得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妈妈这一夜睡得好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爸爸妈妈时刻为对方着想。

7、再读第九小节,爸爸妈妈都没有睡好,可是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如此美好呢?(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妈妈的“微笑”,这是高兴的笑、幸福的笑。)

小结:为对方的幸福而幸福。

三、读出“爱如茉莉”

2、“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妈妈为什么说爱如茉莉?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送进句子中感情朗读。)

出示小诗:爱是什么?

爱是妈妈病中仍惦念着要为爸爸包的那顿饺子;

爱是……

4、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并交流。

附: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这也叫爱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七

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课程理念:一、以学生为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特别是春潮形成的过程和其浩大的声势,通过想象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辅助学生朗读好课文。二、朗读为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推敲,读中提高。三、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也了解到了我们的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到北方的春天是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生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可抗拒的!

课堂上,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第一自然段这个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流”,“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等等,感悟春的万象更新。第二部分,主要以朗读为主,运用了比较和电教辅助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画面中生发出豪壮的情感,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力量不可抗拒。而且,在利用春潮汹涌的课件时,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出示,而是在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触之后再出示,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的情景进行准确的对比,能够更有效的加深孩子对文章的感悟。

课堂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无憾的工笔,在这篇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对生字词的教学还应突出一些。

东塔学校 蒋琼

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和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一、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找出“春天在进攻”的语句,并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如“冲开”,“汹涌的奔流”,“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等等,感悟春的万象更新。“请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敢于质疑,相继提出了“崩溃”、“禁锢”、“衰竭”、“驯服”、“迫使”等词,我按照找原文句子,结合生活经验和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逐一解决。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如果到位了,那么在理解课文时就有基础,能大大减缓突破难点的坡度。学生敢于质疑,质疑完后有可操作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乐于释疑,参与的兴趣也就更浓、面积就比较大。另外,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凡是提问的、凡是能解决别人问题的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因此学生乐于思考,找到自己成功点的学生就比较多,自然学得很快乐。

二、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生发出豪壮的情感,感悟着春潮的气势不可阻挡,力量不可抗拒。

“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 ,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动词重读,通过语气、语速的高低、快慢,读出气势,读出自己的体会,课堂教学就是要“因学施教”,不能一刀切。只给方向,至于怎么到达要让学生自己去实现,当然教师要创造条件。我想这样应该是“以生为本” 吧,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鲜活的、灵动的。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这句的朗读指导体现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课堂呈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停下教学的步子,引导潜心会文,抓重点词朗读;在找到重点词还读不到位时,联系生活理解“酥”意思,理解之后再读;最后,教师巧妙范读,将读中体会引入.......。既有指导的层次感,也有朗读的层次性。

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我,根据学情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智慧的火花就像奔腾的春潮一样,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向前涌。上好一堂课,不是看我们老师的热情有多高,而是看老师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调动得有多高。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才会有思维的深入,这样的课堂也才会精彩。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八

1、掌握写字表中的11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要点,绘声绘色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读课文,体会太史们不畏强权,不贪生怕死的坚守本分的精神。

二、指导复述,交流收获

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

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三、故事交流

你还知道哪一位太史的故事呢?同学们把查到的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学,找出容易出错的生字,想办法记忆。

2、交流。

3、生字组词一遍。

板书设计:

秉笔直书

崔杼      伯  仲  叔  季  南史氏

太史:刚直不阿、秉笔直言

2023年狼教案三课时通用篇九

地球作为太阳系的行星,最大的特点是有水存在,水在地球上以固、液、气三态转换,不断地进行循环更替,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水有二大特征:从动态看,水不断循环运动形成统一的连续的水圈;从数量上看,是相对平衡的。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根据含盐量分类,可分成咸水和淡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水的分类、水的循环、水与人类的关系及节约用水等四方面的内容。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内容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所见所闻,进行启发性教学。

2、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和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性教学,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三维空间,通过读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二)情感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探索自然的奥秘,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的分类。

2.教学难点:地球上的水循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

2.水循环示意挂图或投影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播放“水循环”的教学录像。

四、教学过程

(一)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1.水的三态:

地球上的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呈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之中,(固态水如冰、液态水如河湖水、海水,气态水如水蒸气等)这是根据水的状态来划分的。

2.水的分类:

(1)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咸水(如海洋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和淡水(如江河湖泊的淡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2)根据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划分,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

1)海洋水:储量巨大,占全球水总量的96.53%;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不能直接饮用,海水蒸发时盐分不能蒸发,可获取淡水。海洋上的空气中常有微小的盐粒。海洋生物有排除多余盐分的作用。

3)大气水: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以及所组成的云、雾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大气水所占的比例极少(只占总量的0.001%),但在水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

出示“水循环”的示意图或投影片和录像,让学生观看,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天上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陆地水不断流向海洋后又是如何得到补充的?让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画板图示意,边画边分析水循环过程。

(1)海洋与陆地之间;(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1)海陆间循环:从海洋上蒸发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雨雪降落地面。降落地面的水,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空中,一部分渗入地下,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江河或直接流入海洋,一部分汇入江河,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叫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上升至高空遇冷凝结,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中,这一过程,只在海洋与海洋上空范围内进行。(也叫小循环)

3)陆地内循环:从陆地上蒸发的水汽,在陆地上空成云致雨(雪),然后再降落到地面,这种局部的水循环,称为内陆水循环。(也叫小循环)

2.通过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教师小结:

2.根据水中的含盐量的多少,可将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3.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是:海洋水蒸发大气水输送降水径流入海等。

五、板书设计

液态水:江河湖海水

1.水的状态气态水:水蒸气

固态水:冰川

咸水:海洋水内陆湖泊

2.水的成分咸水与地下咸水

(一)海洋水、陆淡水:江河湖泊淡水、地水和大气水地下淡水及冰川

海洋水:(储量巨大,平均盐度为35‰

3.水的分布陆地水:江河湖泊水、冰川及地下水

大气水:水蒸气在水循环中作用很大

1.海洋与陆地之间循环

(二)地球上的水循环2.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循环

3.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循环

水汽输送

水汽水汽

(三)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

海洋陆地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地球上水的状态有:()

(a)液态和固态(b)气态和固态

(c)液态、固态和气态(d)液态和气态

(2)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地下水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3)有关海洋水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体

(b)海洋水可以直接饮用

(c)海洋水的含盐量在35%左右

(d)海洋水占地球上水体储量的71%

(4)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a)水的物理性质(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空间分布(d)水汽含量多少

(5)世界海洋水的平均盐度值为()

(a)32‰(b)35‰(c)30‰(d)41‰

2.课后作业

(6)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