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 绘本活动我爸爸和我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9:57:55 作者:影墨 最新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 绘本活动我爸爸和我反思(大全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篇一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画面,理解外婆和村里人种树的相关情节。

2、了解几种中国传统的“喜事”,感受不同喜事带来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花娘谷》、小图书《花娘谷》。

2、老爷爷的胡子、寿面、寿糕等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认识茅草谷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这样的村庄。(出示图片“扉页”)

提问:

1、这个村庄里有什么?

2、这些房子漂亮吗?和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村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唯独没有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人们叫这里“茅草谷”。

过渡:在这一幢幢房子里住着一群聪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而今天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集体阅读

(一)来到茅草谷的外婆

教师讲述:外公把外婆娶来的时候,外婆的妈妈给她准备了一车的礼物。

提问:

1、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

2、怎么会想到带这个礼物呢?

小结与过渡:究竟是什么好东西呢?大伙都很好奇,掀开红布一看,居然是一车会开花的树苗,村里人觉得这可真稀罕。

(二)种树的外婆和村里人

教师讲述:村里人也开始向他们学习,家里一有喜事,也在房前屋后种下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

提问:

1、你们猜一猜,他们遇到过哪些喜事?

2、还有哪些令人开心的事情?

三、图书阅读,讨论大喜事

哪个孩子说一说,你发现村里人遇上过哪些大喜事?在书上的.哪一页?

(一)聊一聊“过年”

提问:1、有一种喜事叫“过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干什么?

(播放“过年”视频)

2、回忆一下,你们家是怎么过年的?

3、过年的时候你记得马路上有什么变化?

小结与过渡:“过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亲人们相聚在一起,坐在圆桌上品尝美食、欣赏晚会,一起放鞭炮、看烟花,团团圆圆,喜庆热闹。

(二)谈一谈“中秋”

家人聚在一起很幸福,还有哪一天大家也会相聚在一起呢?

提问:

1、中秋的时候,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2、如果一个人是一半的月亮,那怎么做才会是团团圆圆呢?

(示范: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就是团团圆圆)

(三)想一想“丰收”

提问:

1、还有一件农民伯伯们的大喜事,是什么?

2、为什么会让农民伯伯这么高兴?

小结:庄稼成熟,果熟蒂落,农民伯伯们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收来的庄稼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卖钱,当然各个会笑开花,忙得不亦乐乎。

(四)演一演“祝寿”

提问:

1、最后一件是什么大喜事?

2、是在给谁过生日?准备了什么?

小结:给老人庆祝生日需要一些特别的礼物:寿桃祝老人万寿无疆,寿糕祝老人高高兴兴,寿面祝老人健康长寿。

过渡:给老人祝寿一定要说吉利话。

3、小朋友可以说什么吉利话?(请一个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他幼儿祝寿拜寿、说吉利话)

小结:老人是全家人的宝贝,他们为一家人操劳了一辈子,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保护好老人。

4、小朋友们为家里的老人做过什么吗?

过渡:你们都是孝顺、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集体阅读,发现大变化

(一)变成花海的茅草谷

教师讲述:就像你们说的,村里人一遇上大喜事,就种下花树和果树,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些快乐的回忆。

提问:

1、这时的茅草谷有了什么变化?(连续观察两张ppt)

小结:每到春天,那一片片的花海,像仙女撒下来似的,遮盖得看不见了村子。阵阵果香从村子里飘出来,引得城里人直往村里钻,成筐的果子运到大城市。

(二)种满快乐回忆的花娘谷

教师讲述:现在,妈妈还会带着我回到花娘谷,看那一片片的花海,总能想起从前一件件快乐的喜事。

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篇二

这是第二次上这节课,因为有了上节课的一些探索,这节课上我从教师、幼儿、师幼互动三方面都做了调整,并针对孩子孩子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做好了阅读前的充分准备,期待在这节课上能有一个完美的转变。

因为上的是一节课题研究课,所以很多时候我要考虑到这不是一节常识性的公开课,我更多的要在课堂上渗透我的课题思想。我研究的课题是《小班幼儿亲子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我要在课堂上体现如何指导亲子绘本阅读,运用哪些策略才是有效的。

一、导入环节

我利用每年6月份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为契机作为导入,引出孩子们在父亲节你为爸爸做了什么?开放性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课堂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

再回到书上,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本书,想不想看?为大家介绍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的文、图的作者,以及出版社都要告诉孩子。这也是给家长朋友们做示范,在家里指导幼儿阅读也应该这样做。

二、阅读故事

1.这就是我爸爸,你觉得这个爸爸看上去怎么样?谁能告诉我他的杯子里会是什么?是茶吗?引导幼儿要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这里会考验到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如果前期生活经验有,幼儿就会有话可说,如果没有,幼儿正好开拓一下知识。

2.我们的爸爸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再次开放性的问题抛给幼儿,孩子们都滔滔不绝。

三、扩展经验

原来你们心里藏了这么多爸爸特别的地方,爸爸为了让你开心,他会做什么?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所以如果现在要对爸爸说一句你想对他说的话你想对他说什么?回到家后别忘了也向安东尼一样扑进爸爸的怀里,说出你想对爸爸说的那句话!

这节课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愿意说,并且愿意多说,而且进行了小组讨论,也学会了排比句的运用。最后学会了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绘本的图画和语言特别吸引孩子,希望以后多给孩子分享一些绘本故事,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运用三个量表进行打分,很多分数自然就上去了。可见,要想上好绘本阅读课,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给自己很多启示:

1.以后在班上要多多举行故事大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提供一个分享故事的平台。

2.家长多带孩子多读绘本书,在睡前多分享睡前故事,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大量的积累词汇,并且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很大一部分的提高。

3.老师有什么好的绘本书,也会利用教室门口的“好书推荐”板块向家长推荐,希望孩子们共同进步。

4.老师在每天的晨间活动多向孩子分享优秀绘本,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幼儿接触世界著名的经典绘本。

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篇三

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画面,以小猪的立场展开想象,大胆用语言表达。2、在阅读中,感受故事幽默、诙谐的风格,和故事角色的心境。3、初步认识到“做自己是最幸福”的道理。活动准备:课件,录音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师:“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猜猜它是谁?(音乐游戏小猪歌,出示幻灯片封面)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幼答)为什么这只小猪会有翅膀呢?它想变成什么呀?师:哦,它想变形,改变原来的样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本,叫“小猪变形记”。师:那小猪还会变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讲述故事1、讲述故事,看幻灯片: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真烦”,总该有点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小猪看到长颈鹿在吃树梢上的叶子。他瞪大眼睛,想,长颈鹿那么高,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突然,小猪想到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师:(幻灯片)小猪是怎样变长颈鹿的?(引导说完整)2、师讲故事:小猪做了一对高跷,踩着高跷走来走去。路上,小猪遇到了斑马。(幻灯片)小猪跟斑马打招呼:“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斑马大笑着说:“哈哈哈哈,你不是长颈鹿!你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小心点儿。”师: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的呀?我们一起学一学。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了不起呀?谁再来学一学小猪打招呼很了不起的样子。我们一起学一学,师幼学学。师:斑马是怎么回答小猪的呢?它为什么要叫小猪小心点呢?(幼猜想)师:小猪气呼呼的走开了,但是没走多远……(幻灯片)“砰”“哦,天哪!”小猪摔了一跤,他说:“看来当长颈鹿不快乐!。”师:这次变形小猪开心吗?为什么?师:对啊,它摔了一跤,还被别人取笑,所以小猪不快乐。师: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小猪想:当大象肯定很快乐,小猪是怎样变大象的呢?(幼猜测)(幻灯片)看!他是怎么变的呀?(幼看幻灯象图讲述)总结:这次,小猪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上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榜上了两片大树叶,变成了一只大象。师讲述:(幻灯片)小猪看到袋鼠说:“嗨,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袋鼠大笑着说,“哈哈哈哈,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装了塑料管的小猪。”师:小猪怎么跟袋鼠打招呼的呀?谁来学一学?(幼分组学)师:袋鼠是怎么回答小猪的呢?请男小朋友做小猪,女小朋友做袋鼠,来说一说。小猪正想争辩……突然,(幻灯片)“阿—嚏—”小猪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把塑料管喷飞了。小猪想:“当大象还不如当小猪呢!一点也不好玩。”师:小猪的第二次变形开心吗?为什么?师:小猪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上塑料管和两片大树叶,真以为自己是大象了呢,结果却喷飞了,所以他不开心,不过他又想到一个好主意。师:(幻灯片)你们看,小猪又变成了谁?它是怎么变的?(幼答)(幻灯片)它遇到猴子会怎么打招呼呢?猴子又会怎么回答他?可以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做小猪,一个小朋友做猴子,学一学他们是怎么说的。师:都说完了吗?谁来说一说,谁来表演一下。师:小朋友都学得非常棒。师:小猪在路上还遇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欣赏录音课件(到猪不会飞p17)师:你们说,小猪装上翅膀后能飞起来吗?师:(幻灯片)你们说对了,小猪根本飞不起来,它像一块大石头,一头栽进了泥潭里!这时小猪快乐吗?为什么?那怎样才是真正快乐的小猪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听。继续欣赏录音课件四、感知“做自己,最幸福”。师:小猪学了……你们说小猪以后还会去学别人吗?为什么?师:对,因为做自己最快乐。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对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快乐。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绘本书里,让我们下次再来一起分享吧。

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篇四

活动背景:

《逃家小兔》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和爱与温情的童话绘本故事,它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故事通过小兔和妈妈的对话展开情节,孩子们通过猜猜、议议兔宝宝与妈妈之间的对话,深切地体会到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能够满足孩子想象、创造、兴趣的需要,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使自己爱妈妈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从而在生活中学会感激、关爱妈妈,关爱家人,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如果…我就……”的句式,并以此展开想象。

3、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重点难点: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会用“如果…我就……”的句式来表达。

2、愿意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1、《逃家小兔》ppt课件、背景音乐

2、妈妈提前给孩子录好的“爱的话语”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魔术小兔子,一起变小魔术。

小兔子非常聪明,可是最近他却非常的淘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谁?哪个是小兔子,另外一只是谁?

师:今天老师来给你讲的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什么是“逃家”?

“逃家”就是逃离家的小兔子,小兔子为什么要逃离家呢?

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逃家小兔》

二、讲述故事:

1、播放ppt图片:

一天,小兔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兔妈妈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2、下一张图片:小兔子在哪里?小兔子会游泳吗?谁会游泳?

继续讲故事:小兔子说:“如果你来追来,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是小兔妈妈,你会怎样呢?

3、继续播放图片,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观察图片,兔妈妈变成了谁?它怎样去抓小兔子?用什么当鱼饵?为什么为胡萝卜当鱼饵?

小结:兔妈妈非常爱她的宝宝,它知道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所以用胡萝卜当鱼饵。妈妈想的多周到呀。

4、继续讲故事: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猜一猜兔妈妈这次变成什么?观察图片。

兔妈妈:“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兔妈妈已背上沉重的行囊,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无论小兔子走到哪里,兔妈妈都会跟随着自己的宝宝。

5、思考: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兔子是怎样做的?

6、继续欣赏图片,认真观察。

引导幼儿来说一说: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子怎么说的?

提醒幼儿用“如果……我就……”

兔妈妈变成了什么?一起尝试用“如果……我就……”来说一说。

“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我就要变成小花,射到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我就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什么是“园丁”

园丁:照顾花草的人。

7、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我就……”来说。

“如果你充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我就会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为什么兔妈妈要变成树?

猜一猜,小兔子还会变成什么?

8、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我就……”来说。

“如果你变成树,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的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9、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我就……”来说。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我就变成走钢丝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见你。”

10、继续讲故事:

“如果你变成走钢丝的人走在半空中,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

11、继续讲故事:

小兔子说:“天哪!我不如就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兔妈妈说:“就这么办吧!来根胡萝卜吧!”

小兔子终于不再逃跑上,回到了妈妈身边。

三、回顾故事情节

1、小兔子都变成了什么?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用“如果……我就……”来巩固故事内容。

兔妈妈又变成了什么?怎么说的?

2、讨论:小兔子是心甘情愿留下?还是逼于无奈逃不了?

3、你们认为兔妈妈爱小兔子吗?

师:兔妈妈是爱小兔子的,所有的妈妈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你有多么淘气,妈妈时时刻刻、形影不离地追随着你,没有一句怨言、不怕劳累,直到你长大成人。这一切都是缘于“妈妈爱你”!

(经过考验后,小兔子终于知道妈妈是那么那么的爱它,它要回家了,再也不逃跑了,因为它知道只有在妈妈身边才是最温暖最安全的。)

4、如果你是小兔子给你一种魔力,像孙悟空一样会72变,你会变成什么呢?

(出示图片)提供关于动物、植物、景物等等图片,幼儿大但想像并表达。

四、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

今天师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看:

播放《妈妈的爱》:孩子的妈妈给宝宝录的爱的视频。

五、活动结束

我爸爸活动反思总结篇五

设计思路:

绘本《小种子》是一本讲述小种子从离开果荚到生根发芽、开花再到结果的绘本故事。绘本运用了生动、形象、颜色鲜明的画面来表现故事的情节,能够大大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小种子飞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敢于挑战,不放弃的精神,我创设游戏情境“跨小河”、“越高山”,锻炼了幼儿的跳跃、平衡能力。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够大胆猜测画面内容。

2.理解绘本内容,学说“有的···有的···”。

3.体验小种子旅行的不易,懂得永不放弃的精神。

活动准备

带种子的水果图片、《小种子》课件、小椅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出示种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种子,从而引出绘本。

2.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至“有一颗种子掉进沙漠里……它又跟上大伙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学说“有的···有的'···”。

3.游戏:我是小种子

教师带领幼儿跨跳小椅子,利用小椅子感受小种子在空中飞翔的艰难,从而让幼儿体验小种子旅行的不易,懂得永不放弃。

4.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小种子的生长,体验小种子克服困难终于开花的喜悦。

5.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秋天到了,巨型花长出的小小种子,又会经历什么呢?请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出小小种子的故事。

教师自评:

活动中,将语言领域和健康领域进行了整合。孩子们在活动中欣赏绘本,并且能够根据画面大胆的猜测故事内容,从而理解绘本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有的……有的……”的句子说出小种子的旅行,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我借助现有的物体——小椅子,让孩子们跳跃、平衡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种子飞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敢于挑战,不放弃的精神。最后,孩子们再次回归到绘本中,跟着音乐表现小种子发芽、开花,从而获得成长的喜悦。整个过程,孩子们由静到动再到静,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活动开展了三次,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因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不同,所以活动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总结起来有几点:

1、在活动中,我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对于不同程度的孩子,应该设有不同的小目标,应该根据个别差异进行设计,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他的最近发展。

2、对孩子进行提问时,应该让提问简明清晰,这样孩子们才能清晰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3、当孩子回答之后,仔细倾听到每个孩子的想法,并对他们的想法作出及时的回应。

4、因为活动中有跳跃的游戏,所以孩子们的安全就变得极为重要。让孩子们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从而减少危险的发生。

只有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修改,才会有不断地进步。所以我相信,今后在老师们地帮助下,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语言组组长:王芳点评:

于老师借助绘本这个平台,巧妙地把语言活动和健康活动融合在一起,它借助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小椅子为道具,通过情境体验,让幼儿亲身体会到了小种子旅行的不易,感受到了永不放弃的精神。该活动设计得动静交替、新颖有趣,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和运动智能,展示了绘本的多元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