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通用7篇)

时间:2023-10-03 00:31:19 作者:QJ墨客 最新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通用7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一

一.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三.活动准备:《打电话》歌曲、 《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四.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二

1、体验歌曲中一条鱼的孤单和三条小鱼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快乐的。

2、初步感受三段歌曲的不同速度。

活动准备

1、《鱼儿好朋友》的歌曲磁带。

2、小鱼的头饰若干。

3、盛水的鱼缸,实物金鱼三条。

活动流程

1、教师出示盛有一条鱼的鱼缸:你们看,鱼缸里有什么?小鱼长的什么样子?他是怎样游泳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鱼游泳的样子。

教师与幼儿一边做鱼游泳的动作一边提问:你觉得一条小鱼在鱼缸里快乐吗?(不快乐)那小鱼会怎样呢?引导幼儿理解第一段歌词。

教师用孤独、苦恼的表情演唱“一条鱼,水里游,东游西游找朋友”。

2、小鱼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应该给他找个朋友,并请幼儿帮忙在鱼缸里再投放一条小鱼,让孩子们观察两条鱼在鱼缸里鱼儿的动作会有什么变化,并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简单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3、引导幼儿说出第二段歌词内容并理解: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教师在教幼儿演唱时要表现出高兴地表情。

4、现在鱼缸里有两条小鱼了,如果我再放上一条会怎样呢?教师要表现出比较神秘的样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请幼儿投放第三条鱼,让幼儿观察并鼓励他们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教师引导幼儿用欢快的语调演唱第三段歌词: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5、播放音乐磁带,教师带领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表演唱歌曲。

为三名幼儿戴上头饰,按照三段歌曲的内容幼儿依次出场,表演小小音乐剧“鱼儿好朋友”,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和动作,以此巩固幼儿对歌曲的熟悉和理解。

6、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多和好朋友一起玩,知道好朋友之间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会生活得很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所达到的效果不但让孩子们学会了演唱歌曲,而且让他们知道了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道理。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老师出具的小金鱼非常感兴趣,极力的模仿小金鱼游泳的样子,提高了他们的模仿力和观察力。但是在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歌曲时,少数孩子对音乐的情绪和速度不能很好的把握,致使整个歌曲平淡无奇,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是整个作品变得丰满起来。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 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四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

2.物质准备:《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

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

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

(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5.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摇篮曲的比较,初步感受体验出进行曲的情绪。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按乐曲情绪,创编简单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事先欣赏《摇篮曲》

2. 录音、磁带

3. 曾学过歌表演《这是小兵》

活动过程:

一、复习欣赏《摇篮曲》

1. 教师放《摇篮曲》,幼儿自然进入情绪中。(有的身体晃动,有的哄娃娃睡觉……)

2. 师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的?

二、欣赏进行曲

2.提问:这首曲子和《摇篮曲》一样吗?听上去怎么样?(如果幼儿说出神气或者说出“可以踏步”,“可以拍手”,集体跟着音乐试试看,让幼儿通过行动来初步体验进行曲的情绪。)

3. 师小结:听上去很神气,节奏感很强,可以踏步的曲子,我们叫它进行曲。

三、迁移创编简单动作

1. 师生听音乐踏步走。鼓励幼儿像小兵一样神气。

2. 教师引导:小兵们真神气,你们听着这段进行曲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你们听着音乐去想想,跟着音乐做做。(连续放3~4遍音乐)

3.分别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幼儿喜欢的动作可以集体跟着做。(幼儿跟着音乐作动作时,教师观察,及时发现个别幼儿做出的各种动作,并加以表扬、鼓励。)

4.启发幼儿听音乐创编多个动作。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兵特别能干,别的小兵只会听着音乐做一种动作,他会听着音乐做敬礼、开枪、开炮的动作。小兵们,你们想不想也这么能干?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试看。

5. 幼儿分组表演。

6. 小兵们都会跟着这首进行曲编动作,有的编了两个,有的编了三个,还有的编了四个,你们的本领真大。

四、活动延伸小兵们,我们一起把今天新学的本领去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吧。

幼儿园活动方案和活动教案的区别篇七

1、继续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解《指南》的结构及其内涵。

2、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学习怎样理解和实施《指南》。

3、每周阅读《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窗边的小豆豆》、《给教师的建议》。养成阅读的习惯,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

1、继续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如:简笔画、琴法等。

2、提升的普通话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

3、多学习多看书刊报,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4、多注重幼儿环境创设,思考创设更适合幼儿学习生活的园区环境。

三、教育研讨

1、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培训,与名师及工作室学员多学习交流,持续总结反思,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水平。

2、积极参加园区各种培训及教研活动,与老师一起研究探讨,总结经验,在反思中进步。

四、课题研修

参加园区课题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使用于开发”,前期收集相关的资料。

五、专业写作

1、每周两个教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2、每周两个幼儿观察记录。

3、每周对本周的工作结合阅读书籍,实行总结和反思,写出心得体会。

5、班级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家长随访记录,家长会,班级幼儿素质分析报告,学期工作总结。

六、交流分享

1、每周与本班老师交流本周幼儿情况,总结自己工作的不足与下周改进。

2、每周园区周前会的读书分享。

3、积极分享外出参观幼儿园的环境照片。

七、示范引领,传帮带

1、在师德师风、自身素质方面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2、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本班老师即时指出问题所在,并反思总结,一同改进。

八、成果展示

2、参与区幼儿教师户外体育游戏决赛,虽未取得成功,但可积极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