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无小区治理方案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精选

时间:2023-05-16 18:15:47 作者:曹czj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篇一

为了发挥现代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维护社区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社区环境,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服务社区,探索和建立各方参与、功能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多元化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幸福社区社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深化社区自治为内核,以创新治理机制为保障,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组织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合力,探索和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54321”社区治理新模式,变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为上下结合的社区治理,解决社区行政化管理中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治理以及服务水平,努力把幸福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与时俱进、文明祥和的“文化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生活共同体”。

二、治理目标

争取在3年的时间里,探索和完善“54321”社区治理模式,在体系建设上,实现理顺社区关系,强化社区功能,由单一主体治理到多元主体共治共管,形成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工作格局。在组织架构上,实现管理体制全覆盖,从单向行政化管理转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自治,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在品牌塑造上,打造幸福社区特色品牌,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面达到国家和谐示范社区标准,逐步扩大幸福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切实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和社区品牌效应。

三、治理内容

主要包括7个方面,具体为:

1、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

2、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

3、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

4、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

5、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6、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

7、其它涉及社区居民社会生活、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

四、治理模式

(一)构建“五位一体”,实现社区治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

“五位一体”是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为补充的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通过探索和建立“五位一体”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形成一个多方协同合作的社区治理网络,动员社会各主体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补充社区治理力量的不足,各方为社区建设分担事务和责任。在“五位一体”多元共治过程中,党组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融合为一体,通过协商、合作、整合、互动、监督、创新的方式,达到由全社会来共同参与治理社区事务。社区党组织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社区居委会转变理念,主动适度放权;社区社会组织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居民在社区的引导下参与社区,实现自治。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五位一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治理工作情况,确定治理工作阶段性任务,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保持社区与居民关系的持续良性发展,实现社区对有关事务的善治。

在建立社区组织体系的过程中,要通过制度设计,创新“四个机制”,调动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到社区共治中来,优势互补,协同治理,实现社区治理由政府与居委会跳双人舞到跳群舞的转变。

立社区文化联合会;将“六小行业”整合,成立行业协会;引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养老等专业服务团队,将其组织化、项目化、信息化,常态化,服务社会治理;要积极发挥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使社区逐步从一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退出来,让渡给社区社会组织,由社区社会组织帮社区做事,在社区事务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加大本社区社工人才的培养力度,输送社区工作者参加上级社工知识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通过自学取得社工专业资格证,着力打造社工专业团队,用专业的社工理念和方法,创办、运作幸福驿站等社区服务项目,激发社区自治活力,促进居民自治,帮助居委会提升自治能力;动员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的事情交给志愿者去做,把社区现有的幸福驿站、社区图书室、日间照料、老年学校等服务设施交给社区居民使用,让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项目中。居委会要加强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推动社区融合,形成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的社区治理机制。

二是三方(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适时调整“三方”步调,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在日化家属区、东风大楼等“三无小区”(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院落、楼栋)引导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聘请物业公司管理小区,以点带面,逐步做到全覆盖,真正实现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管理相结合。各主体之间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联合把社区治理好、服务好、建设好。

渠道、多层面地发掘社区各类人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工作中。

四是三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引领机制。由居民自己选举产生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此“三长”来自居民并置身于居民当中,与居民彼此间相互信任,容易沟通,依靠骨干群众去做大多数群众的工作;发挥“三长”在解决环境治理、文化治理、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排忧解难等社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和达到全体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到清理楼道杂物,关照空巢老人等社区事务中,为创造美好幸福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落实“三项保障”,实现行政化管理到居民自治的转变

一是保障“四个制度”的落实,即保障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居民协商议事制度,居民评议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改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制定“居规民约”,开展“自治家园”建设,对社区治理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及时召开居民代表会、居民协商议事会进行协商、决策、公开。

二是保障“四个权利”的落实,即保障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利用好社区说事室,为居民群众当家作主提供平台,引导居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个人意愿,从根本上减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

三是保障“四个民主”的落实,即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探索成立楼栋自管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真正体现社区是居民的,居民的事居民自己做主,居民的问题居民自己解决。社区居委会不再大包大揽,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升社区治理的能力,推进社区的文明进步,真正实现由行政化管理到社区居民自治的转变。

(四)树立“两个理念”,实现由传统的“顺民”文化向现代的公民文化的转变。

善社区治理方式方法,深入居民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了解居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生产生活安全等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换位思考,始终站在居民群众立场上,特别是站在社区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解决问题,使社区治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是树立多元参与治理的理念,社区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抛弃传统的“行政管理”“家长作风”“独家经营”以及“大包大揽”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树立多元参与理念;以多种方式听取、采纳居民-意见,尊重民-意,让大多数社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以此改善和优化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使社区的治理工作得到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同时,社区应开放决策,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社区居民,让居民参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社区与居民形成互动和协同,让居民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真正做到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社区各主体要转变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事务中去,发挥集体和个人的智慧,向社区献计献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让多元参与社会治理成为一种文化和习惯,以促进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

(五)培育一种社区精神,由单纯的共同生活到彰显特色的共筑精神家园的转变。

孝老爱亲、教子有方、勤俭持家、邻里友善等各类道德模范,形成独有的社会风尚,邻里风气;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讨论、举办社区精神签名仪式,来弘扬社区精神,把这种精神形成一种理念,入心入脑,让社区全体居民认同、认可,并将社区精神变成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六、治理方法和步骤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3月至5月)

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单,入户调查等形式广泛宣传社区多元治理的意义、要求、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探索治理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6月)

2、整合社区文体队伍,成立社区文体联合会;

3、治理出店占道经营,成立行业协会;

4、在“三无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楼栋自管委员会实现楼院自治。

5、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居民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社区根据治理内容及时召开总结会议,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推进社区治理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确保社区治理取得实效。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社区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成立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书记陶传兵任组长,社区副书记、主任吴金萍任副组长,社区班子成员、社区组织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王琴任办公室主任。

幸福社区居委会

2015年5月9日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区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到全民参与、全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社区营造一个平安祥和的治安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1.近期目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违法犯罪受到有效打击和有力震慑,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确保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2.远期目标:2015年及以后,治安防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治安状况进一步良好,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向阳五村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张倩担任,副组长由社区主任雷敏、社区民-警李永春担任,成员为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居民楼栋长组成。

2.加强技防宣传力度,强化群众自防意识。

召开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居委会两委成员、派出所全体民-警参加的再动员再部署工作会议,从思想上统一认识、统一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

居委会要继续开展辖区内居民住户、商业铺面、住宅小区的技防安装宣传力度,通过发动群众安装技防措施,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

3.加强网格化管理,强化治安巡逻防范。

在日常治安防范工作中,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居委会两委成员包片负责制。两委成员分片包干,包到小组,包保到户。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居委会每周至少入户走访住户10户,召开一个以上的院落住户治安防范工作会议,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户户联防、十户联防的群防群治工作。组织治安志愿者、低保人员、治安信息员佩戴红袖标带上小喇叭对辖区进行巡逻。

实 施 方 案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解决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为重点,严格按照全市及城关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方案与要求,在全社区上下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参入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局面,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交通秩序规范有序、村容村貌明显变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文明素养全面提升。确保“五个看不见”,即公共区域可视范围看不见垃圾、主干道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看不见乱搭建厂棚、市场和门店看不见商品出店经营、社区看不见妨碍城-管等环境卫生整治执法的行为发生。确保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的抓下去,使我们的环境卫生干干净净,社区面貌漂漂亮亮,公共秩序规规规矩矩,社会关系和和美美,综合整治长长久久,社区环境综合考核进入城关镇及全市先进行列。

二、工作重点

1

重点突出组织建设、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禁燃鞭炮、控建拆违、殡葬改革等六项重点。

1、深入宣传,广泛动员。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动员、教化、组织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入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形成共同维护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

2、加大力度,全面整治。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开展集中整治,彻底整治辖区内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改制企业小区的环境卫生,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及公共场所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治理堆物废料、白色污染和乱倒生活垃圾等现象,集中整治集贸市场、交通要道、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实现辖区可视范围内看不见垃圾。

3、狠抓建设,夯实基础。在辖区内各个单位、居民小组、居民小区内安放垃圾桶,建设垃圾池,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回收,集中贮运。全面整治社区范围内所有背街小巷。

三、工作措施

1、实行责任到人制。社区环境卫生整洁领导小组对全社区环境卫生整洁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指导、督促、检查整环境卫生整洁工作的实施。按照属地原则,辖区内各单位、各居民小组、生活小区负责辖区内的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各单位负责人、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各个单位、各个居民小组和生活小区要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住户、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责任。

2

2、实行责任区制。社区应将辖区的卫生区划分为社区公共区和居民责任区。对背街小巷和社区集中活动场所等社区公共区,定期组织卫生大清扫,并由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对房前屋后地坪、水沟等居民责任区,落实居民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由各相关负责人规劝、督促居民落实。

四、工作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安排专门的经费,用于环卫设施添置,用于社区环境整洁行动的开展,兑现奖优罚劣,以奖代投。

3、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实行分块考核、分季考核、分档考核。社区党总支、居委会成立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按照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核评估办法的要求,对社区内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居民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暗访和明查,实行日巡逻、星期抽查、月考核、季评比,通报工作进展和工作效果情况,严格考核到各个单位、居民小组、居民小区,并延伸到户,以考核促进环境卫生整洁工作的有效开展,把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3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篇二

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治理框架,以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为抓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街道主体、社区实施、公众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形成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为推动蓬溪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省、市关于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四新”“四有”工作要求,创新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通过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建立健全“五社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便民服务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自治互助型”精品示范社区。20xx年3月前,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精心归纳提炼试点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经验”,扩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的示范引领效应,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一)“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治理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组织有效识别居民需求、统筹治理资源、设计服务项目、优化项目管理的治理统筹能力,完善社区组织链接慈善资源的动员机制,完善社区组织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全过程制度,优化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微基金,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通过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重点在建阵地、搞孵化、引人才、建机制等方面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联动发展,形成多元参与、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广福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能力。通过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丰富社区阵地文化,优化社区服务环境,完善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规划建设“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链接学校、商圈、住宅小区等资源,建立社区慈善基金。通过便民的社区场景激发居民的公益精神,增强社区为民服务造血功能;利用小区架空层,大力培育发展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育幼服务等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其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三)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竹林桥社区)

探索社会企业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组织成立社会企业,通过企业实体化运行,解决三无小区托管失管问题,让社会企业参与、带动社区治理,持续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培育1支社区基金,使社会企业和社区基金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成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载体,以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社区发展带来可持续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四)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下河街社区)

积极动员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同时引进专业社会组织,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有3个以上注册或备案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有3个以上社会组织承接购买社区服务事项。面向社区各类居民,开展儿童科普实验室项目,青少年运动公益比赛,残疾人运动比赛,老年人兴趣爱好活动比赛等服务。成立老人关爱队伍,开展日间照料、送餐、入户照护等服务活动。关爱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关爱、慰问等活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众筹等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活动,培养社区互助风尚。

(五)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东街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便民服务清单,拓展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结合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开展老年关爱,儿童照护、社会救助、社区助残、法律援助、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便民服务,围绕解决群众托幼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和社区阵地、功能“双达标”建设,发挥社区阵地和服务功能优势,打造“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层次和水平。

(六)自治互助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南北街社区)

通过社区“两委”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志愿队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的方式,在社区建立“居民自治互助站”。通过自治互助模式,以自治互助站为载体,带来更精准、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的服务,使得社区居民在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反馈意见、参与监督等方面获得更为通畅的渠道,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意识。形成“众筹”优化资源、“众议”创造和谐、“众行”凝聚力量、“众享”实现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实现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前期筹备阶段(20xx年7月底前)。开展调研摸底,深入了解试点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真实需求,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拟制资源、需求、问题三项清单,完善项目清单。组建领导机构,建立工作专班,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市关于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考核评估、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安排部署蓬溪社区治理的相关工作。组织试点单位赴市内市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指导试点单位理清思路,找准方向,规划项目,按照“一社一品”原则,认真制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2月底前)。确定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组织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周期管理,定期对试点街道和社区就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档案资料情况等进行跟踪督导。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3月底前)。试点街道、社区根据试点类型和具体实施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归纳整理各类档案资料,梳理总结试点经验。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试点街道、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初查,查漏补缺,分别编制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报市民政局。遂宁市民政局组织验收后,报省民政厅,迎接第三方机构考核评估,确保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部门考评验收。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推进。建立每月督导、每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总评和定期公示、跟踪监管机制,确保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部门协同。按照“县级统筹、部门协同、镇级主抓、社区配合”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要注重协调配合,整合部门资源,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职责,专人、专班统筹推进实施,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培训指导,统筹组织好社区治理的项目、资金、资源、力量,全程指导监督试点项目实施。普安街道和赤城镇作为主体责任具体落实试点项目,要协调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社区试点创建,确保资金使用方向和服务项目用于社区治理试点。

(三)加强宣传推广。试点街道、社区要加强宣传,营造出有利于推进试点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试点社区建设的热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县直相关部门、试点街道、试点社区加强对试点工作经验提炼、典型案例梳理和经验模式推广,充分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实施试点工作显著成效,增强试点成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篇三

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治理框架,以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为抓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街道主体、社区实施、公众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形成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为推动蓬溪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省、市关于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四新”“四有”工作要求,创新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通过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建立健全“五社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便民服务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自治互助型”精品示范社区。20xx年3月前,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精心归纳提炼试点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经验”,扩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的示范引领效应,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一)“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治理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组织有效识别居民需求、统筹治理资源、设计服务项目、优化项目管理的治理统筹能力,完善社区组织链接慈善资源的动员机制,完善社区组织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全过程制度,优化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微基金,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通过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重点在建阵地、搞孵化、引人才、建机制等方面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联动发展,形成多元参与、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广福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能力。通过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丰富社区阵地文化,优化社区服务环境,完善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规划建设“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链接学校、商圈、住宅小区等资源,建立社区慈善基金。通过便民的社区场景激发居民的公益精神,增强社区为民服务造血功能;利用小区架空层,大力培育发展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育幼服务等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其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三)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竹林桥社区)

探索社会企业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组织成立社会企业,通过企业实体化运行,解决三无小区托管失管问题,让社会企业参与、带动社区治理,持续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培育1支社区基金,使社会企业和社区基金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成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载体,以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社区发展带来可持续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四)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下河街社区)

积极动员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同时引进专业社会组织,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有3个以上注册或备案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有3个以上社会组织承接购买社区服务事项。面向社区各类居民,开展儿童科普实验室项目,青少年运动公益比赛,残疾人运动比赛,老年人兴趣爱好活动比赛等服务。成立老人关爱队伍,开展日间照料、送餐、入户照护等服务活动。关爱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关爱、慰问等活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众筹等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活动,培养社区互助风尚。

(五)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东街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便民服务清单,拓展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结合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开展老年关爱,儿童照护、社会救助、社区助残、法律援助、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便民服务,围绕解决群众托幼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和社区阵地、功能“双达标”建设,发挥社区阵地和服务功能优势,打造“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层次和水平。

(六)自治互助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南北街社区)

通过社区“两委”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志愿队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的方式,在社区建立“居民自治互助站”。通过自治互助模式,以自治互助站为载体,带来更精准、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的服务,使得社区居民在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反馈意见、参与监督等方面获得更为通畅的渠道,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意识。形成“众筹”优化资源、“众议”创造和谐、“众行”凝聚力量、“众享”实现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实现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前期筹备阶段(20xx年7月底前)。开展调研摸底,深入了解试点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真实需求,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拟制资源、需求、问题三项清单,完善项目清单。组建领导机构,建立工作专班,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市关于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考核评估、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安排部署蓬溪社区治理的相关工作。组织试点单位赴市内市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指导试点单位理清思路,找准方向,规划项目,按照“一社一品”原则,认真制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2月底前)。确定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组织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周期管理,定期对试点街道和社区就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档案资料情况等进行跟踪督导。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3月底前)。试点街道、社区根据试点类型和具体实施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归纳整理各类档案资料,梳理总结试点经验。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试点街道、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初查,查漏补缺,分别编制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报市民政局。遂宁市民政局组织验收后,报省民政厅,迎接第三方机构考核评估,确保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部门考评验收。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推进。建立每月督导、每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总评和定期公示、跟踪监管机制,确保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部门协同。按照“县级统筹、部门协同、镇级主抓、社区配合”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要注重协调配合,整合部门资源,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职责,专人、专班统筹推进实施,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培训指导,统筹组织好社区治理的项目、资金、资源、力量,全程指导监督试点项目实施。普安街道和赤城镇作为主体责任具体落实试点项目,要协调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社区试点创建,确保资金使用方向和服务项目用于社区治理试点。

(三)加强宣传推广。试点街道、社区要加强宣传,营造出有利于推进试点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试点社区建设的热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县直相关部门、试点街道、试点社区加强对试点工作经验提炼、典型案例梳理和经验模式推广,充分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实施试点工作显著成效,增强试点成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漯河市加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漯组通〔20xx〕19号)和《关于印发〈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任务清单〉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城市基层治理互促共融,现就加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针对“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技防”院落、楼栋存在的人员管控难度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三无小区”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不断提升“三无小区”管理服务和综合治理水平;推行“一联四帮”制度(即市直部门联系社区网格、小区,帮党的建设、帮规范管理、帮文明创建、帮纾难解困),推动“三无小区”全面转化升级,实现“有党的组织覆盖、有单位分包联系、有管理服务队伍、有人防物防技防”的“四有”目标。

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联系分包小区为双龙社区物价局一号院,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第三党支部、第四党支部联系分包小区为双龙社区物价局家属院。

(一)开展对接调研。主动与双龙社区、帮扶小区接洽联系,了解小区基本情况。要对帮扶小区开展经常性调研,由班子成员带队,每月至少1次深入小区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全面掌握情况,指导开展工作。首次对接调研应在5月20日前完成。

(二)制定帮扶方案。结合帮扶小区实际,列出问题清单,研究帮扶对策,制定帮扶方案、工作台账和承诺事项,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后,6月上旬前向帮扶小区公开承诺。

(三)推动组织覆盖。按照“一小区一支部、一楼栋一党小组”原则,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组织和局机关党委联动,科学设置党组织,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指导帮扶小区建立党组织,有 3 名以上直管党员的单独组建,直管党员不足 3名的,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指导组建联合党组织。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可吸纳在小区居住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组建功能型党组织。“三无小区”党组织组建工作在6月中旬前完成。

(四)完善帮扶机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推行“一联四帮”制度,完善共商共治共建机制。局机关各党支部要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帮助化解小区矛盾问题;要主动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协助做好“三无小区”走访、巡逻、管理、服务等工作;要配合街道社区,协助分包小区开展物防技防建设。坚持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共同解决“三无小区”事务。将报到党员编入小区、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充分发挥报到党员作用,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每季度街道将汇总评价分包单位“一联四帮”落实情况,并报送市县区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创文办备案,作为考核评价依据,推动共驻共建提升实效。

(五)开展环境整治。配合街道社区,协助帮扶小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做到卫生无死角,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及时;墙体、楼道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玻璃无破损;小区无非法小广告,无杂物堆积,无飞线充电、无私拉乱扯晾晒行为。协助社区合理规划小区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停放位置,整治楼道内非机动车停放、杂物堆积、乱涂乱画、乱张贴等问题。

(六)加强物防技防。配合街道社区,协助帮扶小区建立健全安全保卫组织和制度,配备安保人员,组建党员居民志愿巡防队、党员先锋队。帮助小区在重点部位安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设置消防、交通安全等基础设施。在小区安装视频监控、智能门禁及其他电子管理系统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七)完善基础设施。配合街道社区,协助帮扶小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达到路平、灯亮、水通、盖齐,路面硬化无破损、无坑洼积水现象,排水设施通畅,照明完好率100%,墙体无破损、无污渍。

(八)营造文明氛围。协助社区、小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杜绝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公共设施、遛狗不牵狗绳、垃圾乱扔等不文明现象。协助社区、小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漯河市民文明公约、漯河社区居民公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核心要素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推进(20xx年5月—6月上旬)。根据前期调研情况,结合帮扶小区实际,按照“一区一策、因区制宜”原则,列出问题清单,研究帮扶对策,制定帮扶方案,细化治理任务,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后,6月上旬前配合社区建立小区功能型党组强,向帮扶小区公开承诺。

(二)综合整治(20xx年6月中旬—8月中旬)。紧盯“四有”目标,根据“三无小区”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理措施,整合资源力量,开展综合治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做到治理一个、见效一个,提升一个、销号一个,6月上旬前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8月底前基本实现“三无小区”转化升级。

(三)自查迎检(20xx年8月下旬)。8月底,各县区将对治理后的“三无小区”逐个进行检查验收,市委组织部、市创文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逐一核查,对“三无小区”治理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局政治部宣传教育科、党建工作科和各党支部要对照本实施方案,查漏补缺,做好验收准备。

(一)深化思想认识。“三无小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勇于担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要将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落实情况纳入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强化督导问效,推动治理常态长效。

(二)精心组织实施。局政治部和党建工作科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照方案台账和公开承诺,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切实做好“三无小区 ”服务管理工作。

(三)大力宣传引导。局机关各党支部和党员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三无小区”治理工作,注意总结宣传推广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通过社区公开栏、网络微信群等载体进行发布,积极营造党员参与、群众支持、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社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篇五

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治理框架,以实施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为抓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街道主体、社区实施、公众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形成社区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为推动蓬溪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省、市关于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四新”“四有”工作要求,创新开展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通过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和培育,建立健全“五社联动”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便民服务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自治互助型”精品示范社区。20xx年3月前,全面完成试点工作,精心归纳提炼试点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经验”,扩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的示范引领效应,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一)“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治理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组织有效识别居民需求、统筹治理资源、设计服务项目、优化项目管理的治理统筹能力,完善社区组织链接慈善资源的动员机制,完善社区组织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全过程制度,优化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社区治理微基金,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通过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重点在建阵地、搞孵化、引人才、建机制等方面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联动发展,形成多元参与、资源整合、力量聚合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二)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广福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能力。通过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丰富社区阵地文化,优化社区服务环境,完善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规划建设“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链接学校、商圈、住宅小区等资源,建立社区慈善基金。通过便民的社区场景激发居民的公益精神,增强社区为民服务造血功能;利用小区架空层,大力培育发展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育幼服务等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其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三)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普安街道竹林桥社区)

探索社会企业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组织成立社会企业,通过企业实体化运行,解决三无小区托管失管问题,让社会企业参与、带动社区治理,持续增强社区的造血功能。培育1支社区基金,使社会企业和社区基金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成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载体,以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社区发展带来可持续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四)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下河街社区)

积极动员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同时引进专业社会组织,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有3个以上注册或备案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有3个以上社会组织承接购买社区服务事项。面向社区各类居民,开展儿童科普实验室项目,青少年运动公益比赛,残疾人运动比赛,老年人兴趣爱好活动比赛等服务。成立老人关爱队伍,开展日间照料、送餐、入户照护等服务活动。关爱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关爱、慰问等活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众筹等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在传统节日开展文艺活动,培养社区互助风尚。

(五)便民服务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东街社区)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便民服务清单,拓展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结合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开展老年关爱,儿童照护、社会救助、社区助残、法律援助、环境整治、消防安全等便民服务,围绕解决群众托幼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和社区阵地、功能“双达标”建设,发挥社区阵地和服务功能优势,打造“社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不断提升便民服务层次和水平。

(六)自治互助型社区试点(试点单位:赤城镇南北街社区)

通过社区“两委”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志愿队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的方式,在社区建立“居民自治互助站”。通过自治互助模式,以自治互助站为载体,带来更精准、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的服务,使得社区居民在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反馈意见、参与监督等方面获得更为通畅的渠道,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意识。形成“众筹”优化资源、“众议”创造和谐、“众行”凝聚力量、“众享”实现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实现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前期筹备阶段(20xx年7月底前)。开展调研摸底,深入了解试点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真实需求,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拟制资源、需求、问题三项清单,完善项目清单。组建领导机构,建立工作专班,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市关于试点工作的文件精神、考核评估、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安排部署蓬溪社区治理的相关工作。组织试点单位赴市内市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指导试点单位理清思路,找准方向,规划项目,按照“一社一品”原则,认真制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2月底前)。确定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试点工作。组织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周期管理,定期对试点街道和社区就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档案资料情况等进行跟踪督导。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3月底前)。试点街道、社区根据试点类型和具体实施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归纳整理各类档案资料,梳理总结试点经验。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试点街道、社区建设情况进行初查,查漏补缺,分别编制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报市民政局。遂宁市民政局组织验收后,报省民政厅,迎接第三方机构考核评估,确保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部门考评验收。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力推进。建立每月督导、每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总评和定期公示、跟踪监管机制,确保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部门协同。按照“县级统筹、部门协同、镇级主抓、社区配合”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要注重协调配合,整合部门资源,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职责,专人、专班统筹推进实施,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培训指导,统筹组织好社区治理的项目、资金、资源、力量,全程指导监督试点项目实施。普安街道和赤城镇作为主体责任具体落实试点项目,要协调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社区试点创建,确保资金使用方向和服务项目用于社区治理试点。

(三)加强宣传推广。试点街道、社区要加强宣传,营造出有利于推进试点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试点社区建设的热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县直相关部门、试点街道、试点社区加强对试点工作经验提炼、典型案例梳理和经验模式推广,充分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实施试点工作显著成效,增强试点成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