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

时间:2023-07-09 12:34:05 作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篇一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gdp同比增长0.7%。其中多个指标由负转正表明中国经济正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陷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逐季转好,凭借着集中统筹和坚韧发展率先实现稳定复苏,给出的“成绩单”,在全球范围可谓亮眼,毫无疑问,我们交出了抗疫斗争的优异答卷。此次“由负转正”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发展潜力和经济活力。我们定要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扩大优势,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统筹“一盘棋”,亮眼“成绩单”背后,有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决策部署。“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仍记得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审时度势,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我们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抗疫斗争中,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积极向上才有了方向感和“主心骨”。从不设gdp增长指标到围绕“六稳”“六保”发力,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实践再次证明,党中央具有处理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它是我们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拧成“一股绳”,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自觉行动、顽强斗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古训早已镌刻进我们的心灵深处。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武警官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协同攻关;基层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正因如此,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才能在10多天拔地而起,“两山速度”才会震惊世界,中国力量才能惊讶全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在危难关头、关键时刻,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人民英雄与疫魔竞速,用最美逆行挺起抗击疫情的中国脊梁。这些英勇壮举、感人画面无不令人暖心、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是啊,有着14亿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战,我们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绷紧“一根弦”,亮眼“成绩单”背后,我们还需时刻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尽管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经济复苏取得亮眼成绩。但我们仍需清醒认识,疫情大考仍在继续,风险挑战依旧严峻。截至10月19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000万例,并仍然在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疫情依然严峻,且我国内部发展也在发生复杂变化。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验着每一位中国人担当与智慧。我们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补齐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短板,构筑出更为强大的公众卫生体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应变局、开新局中,做到头脑清醒、保持战略清醒,从容应对前行路上的各类风险挑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这份亮眼“成绩单”是中国抗疫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将答出更加亮眼的“成绩单”,创造更多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篇二

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考”中,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以“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终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彰显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精神。新冠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高扬起党的鲜明旗帜,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敢于牺牲,充分展示出大国战“疫”的引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亲临疫情防控第一线镇定指挥、亲自部署。广大基层干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群众严防死守、积极战“疫”。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临危受命、以身许国、舍生忘死,毅然奔赴疫情重灾区第一线,争分夺秒战病魔、夜以继日救病人。许多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初心,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曾经,我们党凭借这种精神,领导人民历经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今天,我们党依然能够依靠这种精神,领导全国人民必将战胜疫情、攻坚克难,取得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伟大胜利。

彰显了“危难面前不弯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抗争精神。疫情当前拷问人心、考验意志、磨砺筋骨。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必须彻底战胜疫情,坚决赢得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在疫情最严重的前线上,严防死守在社区的无数共产党员、基层干部,日夜工作在临床前线与病魔抗争、救死扶危的医护人员,热情捐钱捐物用物质和精神支援战“疫”的全国同胞,因封城、封区、封路而坚守“宅”家的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钢铁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共同构筑出抗疫的精神万里长城。“危难面前不弯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经历无数磨难“熬出来”的,是在十四年抗战中“挺过来”的,是在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多次挫折中“练出来”的。目前疫情防控虽取得初步成效,但取得最后胜利,还需要继续秉持这种精神,唯有如此,在大疫之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才能取得胜利成果。

彰显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精神。疫情隔断了人与人之间距离,却让中国人民得到空前团结, 坚持做到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一盘棋”,全国各族人民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全民“战疫”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战斗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逆向而行”的医务工作者,“默默无声”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鼎力相助”的社会各界捐赠者,还有“日夜坚守”的社会基层工作者,无数默默支援抗疫的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争分夺秒,用勇挑重担的实际行动展现“大疫大爱”,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幸福安康的城墙堡垒,筑牢了守卫万家灯火的安全防线。同样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

彰显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务实精神。防控工作事关亿万人民生命安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成败,战“疫”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科学防控。党和政府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始终坚持将群防群治进行到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基层一线织牢织密防控网络。组织城市社区通过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动员农村地区因地制宜搞好疫情防控,宣传健康知识和政策措施的“大喇叭”响起来了,“土味”浓郁的防控标语挂起来了,乡亲们行动起来了,为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劲推动力。同样各级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及时反思和迅速纠正战“疫”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短板,建立健全战“疫”指挥和执行系统,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实施分层分级救治系统,坚持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防控工作的积极成效。

彰显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革命精神。疫情肆虐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虽然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革命精神,在全民战“疫”的艰苦鏖战下,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正在拓展,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新增”并不意味着“零风险”,这个时候是容易疲劳疲倦的时候,是容易出现精神懈怠的时候,还需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决不能大意、决不能放松,尤其是国外疫情还在迅速蔓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全国上下必须确立“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彻底打赢抗疫之战;必须秉持钉钉子精神,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全力施为;必须发挥精准战“疫”的工匠精神,继续拧紧战“疫”工程的每一颗螺丝,继续全力救治每一个病人,继续清零每一个社区、街道、单位、城市、乡村,不留死角、不漏盲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篇三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积极响应、英勇战斗,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责任担当。然而,在战“疫”这场大考中,也让一些“打摆子、混日子、唱调子”的干部露出了原形。比如,张家界市原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长李文杰擅离职守,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黄冈市原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对所负责的工作“一问三不知”;有的地方填表“抗疫”、迎检大战、作秀留痕,让基层“表”哥“表”姐苦不堪言……这些都是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善担当、不真担当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影响抗击疫情大局,其危害性丝毫不逊于疫情,必须高度重视、坚决纠正。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考”的是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是否披肝沥胆;也是一面镜子,“照”的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是否固守如磐。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根源在于,有的党员干部淡忘了初心使命、漠视了人民疾苦、懈怠了党的事业。人民生命重于泰山,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党员干部要从这些问题中汲取教训、深刻反思,在疫情防控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严实的作风诠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切莫当“打摆子、混日子、唱调子”的干部。

切莫临阵脱逃“打摆子”,要做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的“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这哪还有共产党人的样子?!”大事难事看担当,危急时刻显作为。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面对疫情党员干部不敢担当,甚至比普通民众更胆怯、更慌张,试问如何能取信于民。在危急关头“打摆子”、临阵逃脱,既背叛了使命职责,更败坏了干部形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正是需要用人之时,党员干部能不能打硬仗,就要看关键时刻能不能冲锋、敢不敢碰硬。党员干部要带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服从指挥和调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对危险挺身而出,面对困难冲锋在前,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魄力敢啃硬骨头、能挑重担子,筑起一道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线”。

切莫碌碌无为“混日子”,要做真抓实干、勤政务实的“内行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疫情当前,容不得半点虚假和虚活。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没把岗位职责、群众困难、交办任务当回事,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这类“混日子”干部一旦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因其庸碌已久、仓促上阵,就措手不及、束手无策、“一问三不知”,最终换来的是群众骂声一片和一纸处分文件。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要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就不能有当“太平官、逍遥官”的思想。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保持严实的工作作风;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对工作“情况清、底数明”,对疑难问题有真知灼见,应对危机“胸有成竹”,面对群众开诚布公,始终做到端正思想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动真碰硬抓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地落细落实。

切莫文山会海“唱调子”,要做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疫情防控中,基层干部要担负一线值岗、走访排查、宣讲引导、物资发放、情况上报等多项工作,可谓一人身兼多职,使出浑身解数,用尽洪荒之力。但是有的地方还在搞文山会海“唱调子”,事事要“填表”,处处要“留痕”,开鼓劲式会议,看似是落实工作责任,实则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装腔作势,让基层干部的精力耗费在低效率乃至无用的工作上,严重影响了防控工作实效。基层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所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最需要的就是“务实”,任何高高在上、浮于表面、空喊口号的问题,都会成为疫情防控的“绊脚石”“拦路虎”。大“疫”当前,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走近群众,才能真正体悟到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发现问题短板、做到精准施策。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下到基层、编入网格,与基层干部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块,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在一线推动工作落实。坚决防止重复检查、重复报告、重复开会,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和折腾,让基层干部腾出手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争分夺秒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而战。

疫情就是命令,“战疫”就是“大考”。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实干担当,锤炼过硬作风,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地把党中央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篇四

大疫如大考,世界各国与中国共同作答,通力合作才是全球卫生治理最优选择。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抗击疫情魔鬼,离不开中国果断行动,也需要全球携手应对,一起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共抗疫情,中国与世界永远在路上。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暴发、2014年埃博拉疫情暴发等事件,实践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与病毒斗争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一场又一场胜利启示我们,各国携手是我们最强大的致胜武器,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光荣传统。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7日确认,全球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已突破十万。迅速蔓延的疫情,更凸显全球联手防控刻不容缓。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更趋严峻之时,国家担当要更大力度、守望相助要更大力度、国际合作要更大力度,唯有各国深化“三个更大力度”的共识,坚定患难与共的信念和行动,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抗疫合力。

以更大力度起笔国家担当。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肯定和支持。中国态度决定抗疫力度。疫情发生后,中国秉持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并及时主动同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让世界人民看清“魔鬼”模样。中国思路世界共享。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一系列迅速有力的举措为世界各国“硬核”防控提供借鉴。中国行动温暖人心。派“专机”接回滞留海外的中国公民,向确诊国家捐赠口罩、核酸检测试剂等物资,中国永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践行者。日前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称,中国成功避免或者至少预防了10万病例的发生。中国贡献举世公认,犹如一剂“强心针”,推动全球“站起来”,共同构筑起负责任大国担当的“第一道防线”。

以更大力度行笔守望相助。患难见真情,更见真心。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法国、韩国和柬埔寨等众多国家纷纷挺身而出,加入中国抗击疫情“逆行者”行列。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向中方表示慰问和支持。截至3月2日,共有62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向中国捐赠了口罩、防护服等中国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资。在中国困难的时候,世界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彰显了真正“铁杆朋友”的深情厚谊。在华读书的蒙古国10岁小姑娘,捐出自己999元零花钱;韩国新任驻武汉总领事姜承锡在疫情严峻时期乘货机抵汉履新,带来韩国地方政府、企业与民间的物资捐赠。大疫当前、大爱聚力,世界各国的支援力量充盈在“中国方案”字里行间中,让防控举措更全面、更彻底,防控成效更显著、更扎实。抗击疫情,让真情涌动,世界各国铭记真心,就能用爱构筑起最坚固的“抗疫城墙”。

以更大力度收笔国际合作。抗击疫情,国家有担当,敢于“站起来”是第一步,但战“疫”之路并非马拉松,而是并肩作战的接力赛,深化国际合作,齐心“手牵手”才能真正抵达胜利终点。增进合作的共识。全球战“疫”中,中国成果有目共睹,防控方法检验有效,值得各国借鉴。实施积极的行动。目前,我们已经向巴基斯坦、日本、非盟等提供了检测试剂,向很多国家分享了治疗方案。只有拿出与时间赛跑的速度,同病魔斗争的力度,国际合作才能见实效。构建合作的常态。我们对病毒产生机制、流行趋势、传播途径等尚未完全掌握,需要继续拓展合作渠道和信息交流。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非盟等组织和有关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层面沟通机制,派出专家组与有关国家技术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落脚点,让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应对全球疫情,共创世界美好未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抗击疫情关乎每个国家,大灾大疫从来不是全球发展的“分流点”,而是世界共赢的“交汇处”,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团结紧密。面对疫情,全球与中国休戚与共,更要坚定同行,我们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以“三个更大力度”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读懂中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论文模板篇五

近日,有媒体推出长达1480cm的《中国抗疫图谱(完整版)》,在原长图基础上加上了“山河无恙”“英雄回家”“举国哀悼”“武汉重启”四幕场景,或暖心、或悲壮、或期待、或振奋。这是由华夏儿女戮力同心,用汗水、热血和生命淬炼出的一部无比壮丽的英雄史诗,堪称一座开掘不尽的精神富矿。

其中蕴含着炎黄子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守助大爱。

大疫有大义、大灾见大爱。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从军队到地方,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并组织起来,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医护人员冲锋一线,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各地疫情防控;各地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凝聚成强大的战疫合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河南深度贫困县嵩县竹园沟村的村民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硬是手刨10万斤大葱捐赠武汉;从事餐饮行业的川妹子“雨衣妹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10多个小时,免费为武汉的医护人员做饭、送餐;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贫困村——石板寨村的群众开着摩托车,把22吨自产香蕉转运湖北。一幕幕感人瞬间、暖心场景的背后,激荡着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深沉大爱。

其中蕴含着共产党人“我先上”“跟我上”的英雄气概。

疫魔来袭,武汉遭难。“我报名!”“我参加!”“我请战!”危情时刻,共产党员的誓言激荡在武汉上空,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强音:这是蕴藏在共产党人心底里的中国本色和中国精神。一名共产党员合格与否,这就是一次最现实的考量。火线上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为打赢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不上谁上?”此类硬核表达不绝于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火线上的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冲在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大考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书写出了合格答卷,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注入了红色力量和强大信心。

其中蕴含着青年一代“我年轻”“让我上”的青春担当。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有1.2万名“90后”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退无可退的战场上冲锋、拼搏、奉献,誓死捍卫医者荣光。“我们已经长大了,该我们挺身而出了。”“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可以让国家放心!”年轻医者剪掉秀美的长发,甚至剃成光头;渗着血迹的“口罩勒痕”和护目镜压痕,令人心疼不已;“比星星还亮”的眼神向患者传递着温暖信心与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众多的“90后”无惧生死地冲锋在前,扛起大梁充当生力军,把理想抱负践行在抗击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节成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证明:虽然在顺境中成长,但一样能在逆行的担当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一样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其中蕴含着华夏儿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品格。

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告急!湖北告急!确诊数不断攀升、床位紧张、医护人员紧缺、物资难以为继……但这没有吓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最紧张、最艰难的时刻,党中央果断实施“一省包一市”对口援助等策略,拉开了驰援武汉、驰援湖北的大幕。星夜驰援,车轮滚滚。各地医护骨干紧急集结奔赴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抗疫医护物资紧急输送到最前线,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16所方舱医院以惊人的速度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白衣战士“连轴转”,施工人员“三班倒”,车间工人“白加黑”,定格成震撼心灵的生动画面。“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这种泰山压顶腰不弯的大无畏精神,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紧要关头,就越是被激发出来,从而焕发出强大凝聚力。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但我们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总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重大关头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时代,我们坚信:中国精神熔铸而成的战疫之魂和抗疫精神,必将焕发出磅礴的精神伟力,推动“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