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

时间:2023-07-20 17:18:36 作者:江sx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篇一

xx,男,xxxx年10月出生。

大学本科学历。籍贯祁阳。

中共党员。

现任杭州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长。

杭州市政治大组组长、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xxxx年9月被评为浙江省第六批特级教师。

三十年来辛勤耕耘,爱岗敬业,历年被评为校先进个人。

xxxx年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xxxx年又被授予“优秀园丁”称号。

曾多次承担对全省、全市有关政治教师的培训和经验介绍。

在校内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重要任务,并应邀担任兄弟学校的指导老师。

《让学生作新闻分析的尝试》登载于《浙江教育科学》杂志,并获浙江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著有《学用结合——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总结》,该教学科研成果获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围绕思想政治学科“小课堂、大社会”的整体改革和素质教育,共撰写8篇论文,并参与主编了《高中思想政治总复习教程》,其教研成果在省内影响较大。

该同志不但对所教学科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创新。

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明确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积极的社会参与作为素质教育两个中心环节,通过“小课堂、大社会”的整体改革,较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讲透基本理论,二是碰撞社会热点,学以致用。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学用结合”的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三三制”的教学模块,二是重在鼓励学生积极的社会参与,三是“双管齐下,结构评分”的评价机制。

这些教学成果曾多次在全省介绍推广,在实践中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参加会考、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篇二

男,九三学社成员,1970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z师范学院地理系,20xx年获评“z省特级教师”;系z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z省普通高中“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学术领衔人。

坚持将教学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体,努力探索地理教学规律,教学设计与实施强调“高立意、低落点”,在教材处理、案例教学、地图教学、实验教学、复习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性实践,能有效引导学生在极少的学业负担前提下,既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又在拓展知识面、掌握地理基本方法、形成地理实践智慧等方面获得发展,近五年开设不同课题的市级以上讲座和展示课20余次。

“人文意趣和理性精神共融的地理课堂文化建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课题: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实践取向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开发研究》主持人;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基于山昆水乡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和《基于地理图像的高中地理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审美课堂”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五”立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核心组成员。

发表论文:20xx年至今,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1篇,40余万字;其中,有45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教育部主管刊物,有9篇被人大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

完成专着:《地理教学新思路:诗意与思意交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21万余字)。

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篇三

邮高中学xx老师,一直用赤诚书写学生的.智慧人生,用赤诚书写年轻教师的教育人生,也用赤诚书写自己的“大家”人生。

一、“钱老师文化功底厚重,教学方法新,善于更新和丰富内容教学,上课引喻取譬,深入浅出,自然有趣,语文训练扎实有效,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有收获,语文素养真正得到了提高。” 同行们眼里闪动的是一份敬佩:他带的班教学效果年年显着。

“钱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平时教学、作业批改和师生谈话中,一点一滴,循序渐进,指导我们语文学习的方法。他善于调动我们的学习兴趣,在钱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班学习氛围浓,大家团结向上。”学生们心里涌动的是一份温暖:他教的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强,作文获奖的多。

xx老师的感言: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才,是一个人民教师最大的良知。

二、xx老师是邮高中学“青蓝工程”中的“老师傅”。他经常开一些指导性的讲座,帮助他们备好课,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促进他们迅速成长,赢得了同事们的普遍称赞。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被聘为扬州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20xx年在全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被省教研室聘为特邀评课教师。

“老师泛泛而谈,学生就泛泛而听,这堂语文课不能这么上。要在教与学两方面精心构思,课文分析要深入,讲解内容要丰富,同时要寓教于乐,追求师生互动,学生才爱学乐学。”xx老师总是直言不讳地谈看法、提意见,而年轻教师都会心悦诚服。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近几年有5名年轻教师在扬州市和邮高市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他不只一次地跟年轻老师谈他的写作经验,“文章要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哪怕能做到一个‘新’也是好的。在学写论文阶段,一定要立足于身边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写好了,我帮你们改。”一些年轻教师的论文在钱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报刊杂志发表。

xx老师的感言:帮助每一个年轻教师成名是我的心愿;而我更大的心愿是,多年以后,他们也会帮助更年轻的教师。

三、提起钱老师,同事们都爱用“大家”这个字眼称赞他:他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实践者、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几年来,在《语文学习》和《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等专业刊物上发表随笔和论文60多篇,参编教材和教学用书6部,课题研究成果《学会概括》等多篇论文获得省一等奖。

xx老师的感言:教育科研决不仅仅是专家教授的事情,还要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声音;大家共同努力,教育科研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篇四

永葆真诚为师为范

###,##市##中学教育集团##中学地理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市首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所带领的##中学地理教研组先后被授予“##省巾帼文明岗”“##市优秀教研组”等荣誉称号。

成长于教师家庭的##中学地理教师##,从小立志成为一名老师。长大后的她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教30多年来,她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责任,并坚定地为之奋斗终身。在她看来,家庭传承的不仅是职业理想,更有尽职尽责、以生为本的师德师风。

智慧育人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围绕主题找话题、围绕话题寻案例、围绕案例提问题、围绕问题去探究,并通过研讨、交流,将该模式通过工作室送培、城乡结对、同步备课等向全市推广应用。

2004年,##开始任##市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2008年,@@中学成为##市第一个地理学科基地。同年,##市第一个地理专用教室落户##中学,成为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交流##市地理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随着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以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作为教学导向,更新理念,重构教学设计,实践课堂教学,推动教学改进。2015年,她率先与历史老师同上一节课,开启了##市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新篇章。2016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开辟“学科融合”专栏,详细介绍##中学跨学科教学的经验。

##努力发掘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并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课程《关爱我们的家园》,常常带领学生实地探访##的地理环境。她和同学们一起,用脚丈量##古城,将书本知识应用到认识家乡的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领示范

教育改革勇挑大梁

##长期兼任##市初中地理教研员、##市初中地理学科基地负责人、##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指导专家,全面协助全市初中地理的教师培训、资源开发、测试命题、教学视导、学科竞赛等工作,在全市初中地理教师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市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的带领指导下,多位青年教师获得较快成长。其中##中学地理组的四位徒弟全部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老师2016年获得##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还通过教学新时空、主题教研、沙龙研讨、国培省培等多种方式,将##的教学经验、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向省内外辐射,带动更多的省内外教师不断成长。

2020年,##领衔##省第五期乡村骨干教师初中地理培育站主持人,积极为25位乡村地理老师搭建好成长平台。在她的努力下,学员们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快速提高。其中##老师在第五届##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习中成绩突出,获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并荣获“第五届##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学员”称号。由于培育站建设成绩突出,##老师被评为##省优秀主持人,所主持的培育站被评为##省优秀培育站。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方针策略,##前往国家一级贫困县等地教育帮扶,她大力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扎实的教学功底、诲人不倦的育人态度,赢得当地师生好评。

“##省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特级教师事迹材料题目通用篇五

在教学工作中,她以高尚的师德、高超的专业技能表达对每个学生的爱,不懈追求特殊教育事业的成功。她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大胆创新,教学中,坚持“三为主”的指导思想,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使其民主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次执教省市优质课、示范课。99年8月她的论文《浅谈聋校低年级句子教学的几种方法》获任城区第一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12月在区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2019年4月在全市特殊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公开课《上学路上》,11月底,她代表济宁市参加了全省特教优质课评选,获省优质课二等奖;2019年9月,参加济宁市特殊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被评为济宁市教学能手;2019年被评为济宁市骨干教师,2019年被评为任城区学科带头人。2019年12月获济宁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2019年1月获任城区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她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多才多艺。她来校以后就担任着校律动小组辅导教师和学校团队工作,她辅导的学生多次参加了省、市、区的各种文艺演出。1998年在“纪念济宁教育改革开放二十年”文艺演出中获优秀辅导奖,也是特殊教育唯一的入选节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观众的好评;在2019年“济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9年任城区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她辅导的舞蹈代表济宁市参加了2019年山东省第六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并获优秀节目奖。她多次参加市区的各种活动,在任城区“碳素杯”、“水利杯”职工卡拉ok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在2019年和2019年任城区举行的两届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019年3月代表任城区参加济宁市女职工“素质提升、岗位建功”演讲比赛获二等奖;她曾多次担任市区残疾人代表大会手语翻译;2019年,在全区“师德报告团”巡回报告中,她每场都作报告,在全区引起了轰动,从而推动了全区“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开展。

自98年以来,她先后被评为“任城区优秀教师”、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区“优秀共青团员”、“济宁市骨干教师”、“济宁市巾帼岗位明星”;连续两年被评为任城区“十佳教师”;2019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2019年被评为“济宁市十佳教师”;2019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

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要培养和形成博大的、慈母般的爱心,公而忘私、不图名不图利的奉献意识是特殊教育教师师德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王冬梅老师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发生,有的都是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充满爱心的小故事。她对学生“爱”的思想、“爱”的行动成就了“爱”的结果,“爱”在奉献的细节里萌发,“爱”在悉心的关怀中成长,“爱”在敬业的岗位上升华,就是用这种在学生身上“爱”的情怀,成就了王老师这样的模范典型,也铸就了聋校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

“师爱无声”是特殊教育学校向社会承诺的教育服务品牌,王冬梅用无声的爱实践了教师的诺言,用爱心和智慧点燃了听障孩子的希望之火,抢救了听障学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