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实用5篇)

时间:2023-09-04 14:59:42 作者:QJ墨客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实用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篇一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相关复合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师职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娴熟运用英语、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从事教学、翻译、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学科交叉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文学与教育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能力

(5)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6)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语言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3、综合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教育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教育、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2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70.0学分 2、免费学分:11.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3-6年(标准学制4年)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10.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4.0学分。

5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经贸旅游等复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娴熟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军事、外事、公共事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学科交叉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及经贸旅游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能力

(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5)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语言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3、综合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2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70.0学分 2、免费学分:11.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3-6年(标准学制4年)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经贸旅游)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10.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4.0学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相关复合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教师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熟练运用英语、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翻译、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文学与教育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3)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能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教育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教育、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1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24.0学分 2、免费学分:8.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2-5年(标准学制3年)

八、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教育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7.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3.0学分。

商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经贸旅游等复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熟练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军事、外事、公共事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及经贸旅游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3)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能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1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24.0学分 2、免费学分:8.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2-5年(标准学制3年)

八、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7.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3.0学分。

一、学制与学位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使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合格毕业生可从事教育工作,或在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

三、基本规格

3. 基本能力要求: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英语口、笔表达和交际能力,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熟悉商务活动的的操作规范、政策方针和相关法律,具备从事外贸活动,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能力,具有教师的必要素质和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公关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熟悉中西方文化,能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会话;具有获取本专业前沿知识的自学能力和进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懂得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操作,会基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1.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2.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语音、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翻译、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国家概况、二外等。

3.主要实践环节

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口译、演讲与辩论、话剧表演、英语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社交礼仪、商务谈判、毕业论文、计算机技术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最低为188学分,其中课外20学分,毕业论文获得通过,得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后方可毕业。

六、教学安排

1.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及主要参数表(见表1);

2.教学活动总进程表(见表2);

3.课程设置及进程表(见表3);

4.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见表4);

5. 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见表5)。

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及主要参数表

表1 (四年制本科 英

教学活动总进程表

表2: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及进程表

3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

表4: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

表5:

(四年本科 英语专业)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篇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相关复合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教师职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娴熟运用英语、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从事教学、翻译、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学科交叉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文学与教育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能力

(5)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6)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语言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3、综合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教育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教育、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2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70.0学分 2、免费学分:11.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3-6年(标准学制4年)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10.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4.0学分。

5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经贸旅游等复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娴熟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军事、外事、公共事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学科交叉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及经贸旅游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能力

(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

(5)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语言水平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3、综合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2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70.0学分 2、免费学分:11.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3-6年(标准学制4年)

八、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经贸旅游)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10.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4.0学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相关复合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教师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熟练运用英语、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翻译、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文学与教育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3)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能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教育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教育、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1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24.0学分 2、免费学分:8.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2-5年(标准学制3年)

八、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表1 英语教育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7.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3.0学分。

商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与科技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经贸旅游等复合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关职业技能和获取与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初步的科学研究、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熟练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在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军事、外事、公共事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复合英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5、了解语言及经贸旅游等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

(1)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

(3)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能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进行自主创新与自主创业。

(三)素质结构

4、具备从事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工作的业务素质; 5、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和合作精神并具竞争意识与坚强毅力; 6、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较强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

获英语专业语言综合运用四级以上等级证书和口语证书;原则上形成并具备从事翻译、商务、贸易、旅游、公共事业等行业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1项以上者方能毕业。

四、最低学分要求

1、收费学分:124.0学分 2、免费学分:8.0学分

五、主干课程

六、特色课程

七、学制

2-5年(标准学制3年)

八、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1)

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7.0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3.0学分。

一、学制与学位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使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合格毕业生可从事教育工作,或在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

三、基本规格

3. 基本能力要求: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英语口、笔表达和交际能力,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熟悉商务活动的的操作规范、政策方针和相关法律,具备从事外贸活动,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初步具备从事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能力,具有教师的必要素质和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公关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修养,熟悉中西方文化,能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会话;具有获取本专业前沿知识的自学能力和进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懂得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操作,会基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

1.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2.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语音、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翻译、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国家概况、二外等。

3.主要实践环节

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翻译、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口译、演讲与辩论、话剧表演、英语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社交礼仪、商务谈判、毕业论文、计算机技术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最低为188学分,其中课外20学分,毕业论文获得通过,得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后方可毕业。

六、教学安排

1.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及主要参数表(见表1);

2.教学活动总进程表(见表2);

3.课程设置及进程表(见表3);

4.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见表4);

5. 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见表5)。

培养方案学时、学分分配及主要参数表

表1 (四年制本科 英

教学活动总进程表

表2: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及进程表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

表4:

(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

表5:

(四年本科 英语专业)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篇三

一、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二、基本专业要求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即: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能够在国际商务背景中运用英语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国际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广博的商务知识面,系统掌握商务流程,具备坚实的商务实务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熟悉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独立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商务翻译、商务管理等工作,成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

(一)素质结构

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心理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指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思想道德情操高尚。要求具备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跨文化素质是基础,要求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汉语素养,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科技素质是必备素质,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知识,了解科研活动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要注重培养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结构

1.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

商务翻译等课程。

2.商务知识与技能

为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本专业应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商务知识面,包括一般商务知识和专业商务知识。具体涵盖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国际法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国际金融知识、营销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商务文化知识和商务统计知识。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开设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拓宽或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全面、系统、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业务和其它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实践技能,保证学生毕业时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基本国际商务业务操作能力。

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具备全球意识,通晓国际惯例和中外文化和礼仪,按国际惯例从事各种国际商务活动,处理各种关系,用英语沟通和完成工作。具体包括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思维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异国文化的宽容度,全面了解和积累贸易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化的过去和现状,对中西文化现象能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在跨文化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与灵活应对能力,能在文化冲突中适时调整心理状态,有效地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等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能主动降低困惑感,化解恐惧和焦虑心情、减轻压力,达到自我放松状态;能非常得体地综合运用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策略与来自世界各国的英语使用者进行高效交际和沟通,在国际化的商务环境中很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和工作;能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正地使用交际策略表达情感与态度;能始终把握文化对交际话题的影响,没有语用失误。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弹性学制,一般为4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

(一)语言基础课:基础英语、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基础写作、高级英语、词汇学、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等。

(二)专业主干课:商务英语视听、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工商导论、西方经济学、跨文化商务交流(英文)、国际金融(英文)、国际贸易(英文)、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英文)。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训课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考察,进行商务实践;建立稳定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与外贸实务、商务谈判、商务翻译等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二)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军训,寒暑假期间还要参加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活动,特别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和科研活动。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对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进出口贸易等国际商务活动,胜任翻译、文秘、商务谈判、单证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贯通教学、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开发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空间,融合商务和英语两方面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经贸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成为复合型、应用型和外向型的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1.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商务交流;能基本听懂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用正常语速讲的英语。

2.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商务信息处理,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

3.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和wto规则。

4.掌握贸易的基本原理、进出口业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国际金融,在广度上能满足专业学习和业务拓展的需要。

5.具有一般进出口业务谈判和接待用语以及一般经贸资料的中英文翻译能力。

6.能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具有签订合同、缮制单证、撰写有关商务、贸易文件的能力。

7.具有进出口核算的实际运算能力和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能力。

8.具有协调涉外公共关系的初步能力。

9.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应获取的基本职业资格证书为:

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

(四)就业岗位与范围:

四、毕业条件 

(一)学分条件:

1.毕业最低学分为140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30学分,课外拓展教育学分10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职业资格条件:

取得至少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专业教学计划

商务英语专业各知识模块学分分配表

河北金融学院专科专业公共必修课设置一览表

商务英语专业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学进程表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篇四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环境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教学等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环境工程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并为环境工程相关专业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2、专业培养要求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1)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等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进展。(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3)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环境工程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5)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基本规律,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坚韧的毅力、诚实的品格、勤劳的作风、宽容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6)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二、专业主要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课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等。

2、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见习)、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论文或设计)等。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的规定 1、毕业规定

注:带*号者安排在假期中进行。

2、学分学时分配表

注:各学期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学期教学周数计算,四年平均周学时/周学分按160周计算。

3、课程计划表

(1)公共必修课(51学分)

注:考核形式: k-开卷、b-闭卷、c-考查、j-机考(下同)。(2)专业基础课(53学分)

(3)专业核心课(38学分)

(4)专业选修课(12学分)

(5)公共选修课(8学分)

(6)实践环节类(26学分)

2、辅修课程修读规定

学有余力的非本专业学生,可按学校相关规定申请修读本专业辅修课程。修满环境工程专业规定课程30学分并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的,可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结业证书。非工科专业学生修完环境工程专业第二学位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总学分58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30学分,专业选修课21学分,毕业论文7学分)并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的,可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负责人 (签名)

分管院长 (签名)

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签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能力。能在政府环保与规划管理部门、工矿企业、环境工程公司、设计院、学校等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2.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社科素养;

4.具有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学习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本专业的特色:本专业培养环境保护领域高级应用性复合人才,注重实践,突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设备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五、主要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构成表

注: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不变,考核方式依照授课老师的安排可以不同于必修学生。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注:1.“形势与政策”分散在第一至第六学期内进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2.英语一至四学期学生自主上机各70学时,每学期2学分。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表四:实践教学平台

审核人:周遗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该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较宽的专业口径与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较高的人文素质与科技素养,具备在科技界、工业界、行业机构及政府中承担重要工作的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生物、材料、轻工、医药、食品、冶金等过程工业领域从事环境科学技术开发、设计、研究、生产操作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基本素质要求: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与昌盛而奋斗的坚定意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体育锻炼和学习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环境。

2.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一定的社会学、文化学、方法-论、社会工程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管理和工具性知识;

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

3.综合能力要求:

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开拓创新;

具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胜任组织指挥、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构建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75学分(其中平台98 学分,模块63学分,课程群14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实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环境英语口音培养方案篇五

认知目标:了解围棋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吃子方法。

情感目标:寓教于乐,在学棋、玩棋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围棋。

智能目标:通过对围棋知识的学习,培养孩子们动脑的习惯,激发他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同伴合作、竞争的意识。

德,知道围棋术语六个:气,连,断,打吃,长,提。

第四周围棋吃子手段 (抱吃、门吃、枷吃)

第五周 复习对抗赛

第六周 围棋吃子手段 (征子、封(枷)扑、倒扑)

第七周 重点讲解接不归,比气,边角吃棋。学会这三种吃子方法。

第八周 复习对抗赛

第九周 重点讲解逃子。吃子着法的总复习。(直接逃跑、利用对方毛病逃子)

第十周 围棋里“眼”的概念、真眼和假眼的判断

第十周 复习对抗赛

第十二周 活棋死棋的判断,知道并掌握各种棋形的要点,知道并掌握做活或杀棋的要点。

第十三周 明白什么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介绍围棋的一些常用术语,

每一个术语代表了一个走棋着法,知道并会用这些一般的走棋着法:

拆边 挂角 夹攻 跳 镇 飞攻 搭 飞出尖出 大场

分投 打入

第十四周 复习对抗赛

第十五周 把进攻意识体现在每一步棋上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防守。

第十六周 学会整体布局

第十七周 复习对抗赛

第十八周 围棋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