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

时间:2023-06-22 16:15:40 作者:曹czj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黄色)你见过绿手指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你读懂了什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2、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3、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反馈学习情况。

四、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五、朗读课文。

1、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2、小结: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7、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8、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9、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谈感受。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10、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自由发言。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总结全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二

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结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读、赛读感受一家人对大海的爱,理解海的气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ppt课件

视频短片

一、激趣导入:

二、新授

2、向学生介绍阶梯式诗体

3、学生自读诗歌,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4、课件出示4个生字,指名认读、组词说识记方法

6、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相机板书:爸爸、妈妈、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录音)那你能说说爸爸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声音)

过渡语:是啊,那海浪是个多变的家伙,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欢呢?下面我们伴着海浪声,读第一小节来感受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出示配有海浪声的图片)

8、那么妈妈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钟情于海浪的哪个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说明妈妈喜欢看海浪)想一想在妈妈的照片里会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的很美,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海景图,些看吗?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向学生展示海边图片)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美)那让我们带着美美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指名读)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课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让学生说句子。

过渡:那么作者呢?(齐读3、4、5小节)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相信你们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宽广,并从中得到了勇气。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读出你的斗志昂扬,独处你的远大理想。(指名读3、4、5小节)

三、巩固练习

1、男女生对读诗歌(男1、3小节,女读2、4小节,齐读第5小节)

2、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3、试着背诵全诗

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课件出示课后题)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写大海吗?(生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你们愿意记住他们吗?(出示词语)让同学们抄写到积累本上。

小结:大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分享,现在让我们乘着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伴随海浪音乐)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书设计:

海浪

爸爸——“录”妈妈——“照”

我——“学”

深沉、坚毅、无穷无尽······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三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感悟秋天的美好。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五、续写,述诗文。

1、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听到什么声音?

(老师作一些提示,如蛇的声音“咝咝”;蛙的声音“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等等。)

2、写写,秋的声音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六、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七、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

看看,秋的色彩________

闻闻,秋的味道________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四

1、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2、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3、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1、朗读中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培养识字及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课备搜集图片谜语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齐读词语。

教你学一招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4、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学生完成补充练习。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五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1.出示要写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1.出示要写的字。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板书设计:

为什么

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六

1、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喜出望外”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体会水的重要性和小姑娘的孝心。

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音乐)一些学生常见的经典童话故事画面,如:《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让学生一起说说故事的题目)

师:这些都是什么呀?(童话故事)喜欢吗?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钻石: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题目叫——《七颗钻石》。

1、出示课题,齐读。

2、师:钻石,你了解它吗?

师:是啊,钻石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七颗钻石》。

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随机正音:(关注“唾沫”)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说

(2)出示填空:

地球上发生了,一个小姑娘,水罐发生了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涌出。七颗钻石变成了。

(自由说——齐说)

(过渡语)师:多么神奇的故事啊,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旱灾:

师:读读这一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1、自由读。

2、师: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大旱灾

师:你从哪些词语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3、体会“干涸——干枯”

师:你从哪个词读懂了?

师:让我们去看看当时的场面吧——(出示图片,背景音乐)

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语)师:再来读读这一段,还从哪读懂了这是“大旱灾”呢?

4、理解“焦渴”。

师:你有过口渴的经历吗?(体育课下来、有时半天没喝水等)

这是“焦渴”吗?那么,什么是“焦渴”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嗓子眼里有火烧火燎的感觉,就像要冒出烟来的样子。)

5、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

(配乐朗读)

(四)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爱心:

(过渡语)师:地球上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大旱灾,有一个小姑娘却要给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发生了什么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划出最感动你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找水

1、自由读,教师随机地进行指导。

2、交流:

(出示一):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哪里感动了你?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抓住“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生病的母亲”)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2)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师:你能想像当时小姑娘都找了哪些地方?或“你看到她到哪儿去找水?(想象说话)

生:小溪边,大河旁,山泉下,她会翻山越林,到处去找水,手会被树枝割破,衣服会被树枝划破,跌倒了又爬起来……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板书:空

指导朗读(随着学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师:找遍了那么多的地方,她都没找到水。这时,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

生:沮丧、伤心、难过、绝望……

师:就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当她醒来时,拿起罐子一看——

(3)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高兴呀?

师: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啊,难怪小姑娘如此的——喜出望外

谁也来喜出望外地读一读?

你读得这么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板书:满

师:空罐变成了满罐,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神奇。(指板书)

(过渡语)师:还有哪里也感动了你?

3、(出示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1)“喜出望外”是因为有了水;也是因为母亲有救了。

(2)“真想喝个够”说明小姑娘自己也是又渴又累,但想到生病的母亲,舍不得喝一口水,充分感受小姑娘的孝心。

(3)“赶紧跑回家去”……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里也读出了她的急切?

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

(4)体会“抱着”(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

(五)设疑存疑,课堂小结:

师: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按照你的经验,掉在地上的水罐会怎样呢?

生:(自由说)水都洒了出来

师:那小姑娘的水罐呢?

生:还是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摆着……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

1、学生自由做。

2、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七

认识8个认读字。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一、导入。

板书:国宝金丝猴

问:

1、你见过金丝猴吗?它长的什么样?

2、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二)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

(一)自学提示: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二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金丝猴的那些知识?

3、三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二)自学情况交流。

1、自学字词情况:

腹部、乳白色夺目、高雅华贵、忍耐

惧怕、酷暑、幼芽、拒绝、率领

砍伐、仅仅、赠给、逼人、逃之夭夭

(三)朗读课文,解答问题。

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四)读一读有关的段落。

四、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

(一)说一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讨论明确:金丝猴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只有在我国才能看到。

(二)补充材料:

(三)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面临灭绝,打算怎样保护它们?

五、总结。

(一)现在大家有什么最想说的话?

(二)选做:设计以金丝猴为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能够基本的理解课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八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教师总结: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模板篇九

1.与同学分享在阅读故事时预测的一些基本办法,培养阅读能力。

2.用查字典的方式认识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读准字音,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4.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5.诵读积累四句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1.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2.诵读积累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能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读准字音,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准备:

准备一些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2.预测时要注意什么呢?预测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学习活动中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

3.请小组上台交流。

4.在学生交流到相关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子来说说。

如:在图书馆找书时,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书的?

在查找资料时,面对那么多的资料,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择的?

5.小结:预测是阅读故事的一个好办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关键是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要认识的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读认认,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间互相认认读读,纠正读音。

4.集体检查,请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5.打乱顺序齐读词语:字典、基础、阁楼、佳节、盲人、唐朝。

6.说说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或看到过这些词语中的哪个词。

7.出示带点的字,请学生认读。

8.相互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9.同桌间互相认读这些字,巩固认识。

三、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自由读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上面的拼音。

2.教师范读。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

4.齐读,读出节奏。

5.再读句子,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句话。

6.请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读懂的讲给同学听。

7.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8.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思考:这四句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9.练习背诵。男女生对读,对背。小组赛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