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13篇)

时间:2024-01-08 13:21:44 作者:念青松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想给自己一个肯定,总结一下这个月的工作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江苏省扬州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于1949年,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经营领域覆盖道路旅客运输、公共交通、城市出租、汽车修理、商贸旅游、职业培训等多种产业,为扬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公路客运龙头企业。集团下辖17个分公司、12个子公司,现有职工20xx余名,总资产7亿多元,各种营运车辆近xx00辆。经营公路客运线路128条,辐射17个省和直辖市,日发班次1200余班次,年发送旅客750万人次;公交线路11条,年运量达2700余万人次。20xx年6月通过iso9001:20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扬州市国资委系统重点监管企业。

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在交通运输企业中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高潮。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启动并推进企业文化的策划、实施工作,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时刻铭记“奉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使命,努力践行“满意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弘扬“团结、奉献、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形成了完整、严密、和谐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单位”、“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中国文化管理十佳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江苏省放心消费示范点”、“江苏省安全生产诚信企业”等称号,获得“中国用户满意鼎”。下属扬州汽车站为“全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客运站”、交通部“文明汽车客运站”、“江苏省文明单位”。公司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的、长远的影响,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

一、精心策划,全面实施,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短期内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很大的投入。所以,行政领导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策划委员会,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推动,专设企业文化策划处负责日常策划工作,聘请专业的品牌策划公司进行企业文化理念(mis)、行为(bis)、视觉(vis)三大系统的全面策划,提炼公司60年企业文化的精髓,归纳出公司核心价值观--“满意创造价值”,并层层展开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司领导身先士卒,对企业的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提出建设本企业文化的独到见解。领导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员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走向成功。20xx年公司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总经理时雨、党委书记吴忠俊被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杰出贡献者,时雨总经理当选为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二、构建形成严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公司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行业特点、服务需求和职工诉求,提炼出满意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并构建起以内层(核心价值观)、中层(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表层(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层面为框架的企业文化体系。

1、从精神文化层面看,形成了以理念识别系统为核心的扬汽文化体系。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识别系统,是cis整个系统中的核心与灵魂。公司精心设计了以18个基础理念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并扩展到应用理念体系和延伸理念体系,组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应明确并向社会公示的最为关键的价值取向,是公司理念体系的核心和主体,是企业为实现愿景、承担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价值标准。公司根据主营业务以服务为主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确定为“满意创造价值”。

满意:是以满足需求、以人为本为指导方向,要求做到: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市民满意、政府满意。

创造:是以实现满意服务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同行的创新活动过程。包括:服务创新、标准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

价值:是指实现满意服务前提下多种价值共同实现的价值体系,包括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公司价值和社会价值。

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指明了方向。有了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获得了强盛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策划也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

2、从制度文化层面来看,编制了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主要载体--《扬汽文化大纲》。

经过一年多策划,公司近60年的丰富文化资源得到全面梳理和归纳,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体系以《扬汽文化大纲》的形式与全体员工见面。大纲为系列读本,包括《理念篇》、《行为篇》、《视觉篇》和《管理篇》四册印刷读本。其中,《理念篇》包括18个基础理念及释义;《行为篇》包括员工行为规范、行为礼仪、品牌策划等内容;《视觉篇》包括视觉识别系统的370个策划项目;《管理篇》全文xx4万字,940页,主要反映以管理制度为主体的制度文化,包括18篇管理制度、1篇质量管理培训教材、1篇企业发展简史,精心选取了本司近60年来成功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方法,内容覆盖了所有管理层次和工作环节,为今后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具有典型性、规范性、实用性的操作规范。《管理篇》发至主要管理岗位,供各级管理者借鉴和执行,同时编写出精简版的《员工文化手册》,发至全体员工,作为操作实践中直接使用的作业指导书。

3、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视觉形象。

公司近年来根据视觉识别系统的常用标准规范了企业内部及各二级单位的企业标识形象,完成了绝大部分营运车辆的视觉改型换色计划。完成了公司机关及二级单位视觉识别系统的更新,制作文化小卡片、设置桌卡、发放书签,共制作了近千块企业文化展示牌,近百块企务公开栏,添置相关的视觉识别系统设施。公司参照cis企业识别系统里的服装颜色标准和样式设计示意图,为公司员工量身制定了工作服。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一律按要求穿着公司为员工统一量身制作的企业服装。

公司对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不断开展企业歌曲卡拉ok大赛、岗位练兵、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连续组织了“满意在交通、满意在扬汽”、“文明礼仪伴我行”、“放心消费”、“走进扬汽、感受春运”、创建“工人先锋号”等主题活动,全面展示企业精神风貌,推动企业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编写了窗口岗位行为规范歌和以企业文化主要理念为内容的企业歌曲《扬汽之歌》,印制了十大理念和扬汽之歌歌词卡片发给每位员工,要求职工会背会唱。20xx年举办《扬汽文化演唱竞赛》,全司共有300多名员工参与,在传唱企业歌曲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和贯彻公司的文化理念。同年建成了一个集举行会议、教育培训、视频演示、各娱乐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厅,大大地拓展了职工开展各项活动的空间。

四、加快亚文化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1、以质量文化为主线,塑造特色服务品牌。

在理念系统落地实施过程中,重点放在质量理念的宣传和贯彻活动上,通过宣传和树立质量认识,分析质量本质、认识质量价值和质量责任,确立了构建质量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质量理念:

l安全、快捷、方便、舒适;

l质量必须满意,满意体现价值;

l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l质量是由顾客来评价的,必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公司围绕质量理念持续不断地组织qc小组活动、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建活动、质量操作竞赛、岗位练兵、用户满意优质服务季竞赛等活动,不断促进增强质量意识。根据质量文化活动的特点,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质量管理网站、论坛和博客群,用以共享质量文化经验和交流体会,使之成为创建活动、质量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公司将这些活动统称为“提升质量文化、确保用户满意”活动,并确立“年年活动、年年创新、年年进步”的活动目标。活动中培养出驾驶员张彤、服务员陈香、徐美玲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劳模和服务明星;在首届全国交通行业“宇通杯”机动驾驶节能竞赛中,公司荣获“节能优胜企业奖”,驾驶员金涌在个人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第三名);公司连续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获8项国优小组、25项部、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0xx年度被评为为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张彤驾驶班被评为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在质量文化推进活动中,3名同志被授予“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快客公司上海驾驶班班长张彤的“四段式工作法”荣获“扬州市十佳工作法”,20xx年光荣当选全国劳模,扬州汽车站服务员徐美玲当选交通运输部劳模。扬州汽车站荣获“全国道路客运百强诚信客运站”称号。这些成绩,既是对我们工作成果的褒奖,也为我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4.13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100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激励力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

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重塑企业形象,打造“”品牌。

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工厂制形式的纺织厂。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已然暗淡。1996年企业改制之时,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用户是衣食父母,质量是企业生命。强调的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特别重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即服务的良好形象。为树立这一形象,我们专门在全公司展开了经营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对有损形象的一些行为做出公开严肃的处理,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其次,我们请专家为设计了公司图文标识和包装,各种场所、各种文具材料都印制了统一的图文标识。将过去产品白色包装袋改为现在的彩色包装袋,使客户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的产品,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凝结在产品之中,让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为用户着想的经营作风都体现在“云中河”牌产品之中,使用户不仅得到产品,而且得到了文化,在用户心目中牢固树立起的形象。

二、培育“特色”的企业精神。

我们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总结、提炼,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自信,是体现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

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有道是什么样的匠人出什么样的活儿,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大学教授,以脱产轮训的方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管理人员讲授企业制度创新,请公司内外具有市场经验的专家讲市场实战案例。公司利用报纸、广播、壁报、黑板报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1998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4.13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100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1999年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p;激励力。

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15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

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1997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

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

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x市委政法委平安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xx口腔医院进行了以创建平安医院,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一系列平安医院创建工作。

(1)为使创建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医院成立了创建平安医院和治安综合管理工作小组。为使创建工作深入落实,医院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讨论了文件精神和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并决定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创建平安医院,提高服务质量这一主题,以改善医患关系,治理医院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2)建立完善平安医院工作机制。制定《创建平安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宣传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医患沟通工作制度》、《客户服务工作制度》等各项医疗制度,为创建平安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宣传活动的制度保障。

(3)医院召开了全院员工创建平安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活动动员大会,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全院工作,全面学习了本院的创建平安文化建设活动实施要求,同时对活动内容目标做了详细要求和安排部署。

(1)建立了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管理机制,确保了创建活动方案的有效实施;

结合各科室工作特点,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员工制度法规及专业学习,集中组织医、技、药、护对《执业医师法》、《传染病报告法》、《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进行了系统学习。

(2)提升医疗治疗和确保医疗安全;对医院所有医疗文书进行定期审核,领导小组再根据综合情况针对突出问题给予指导性建议,并由质量督查小组督促落实,通过整改,我院医疗文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3)通过加大对费用控制制度、费用清单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等制度管理的落实,增进医患互信,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医患关系日渐和谐融洽。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院无一例医疗纠纷事件和责任事故发生,医患关系和谐,为平安医院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在创建活动中,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重点对各科室、收费处、配电房、消供中心、药房等重点科室的`电力线路、门窗锁、防盗等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

(5)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成立了客户服务部门专门处理客户投诉、医患纠纷等相关问题。建立完善了客户服务管理制度,遵循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使医患纠纷最小化,尽可能避免一些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 事件发生,保障了医院诊疗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6)开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评比工作,由领导小组随时随地向在院患者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及医患沟通情况,听取意见,及时整改,全面推进平安医院文化建设工作。

(7)组织全院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演练,通过开展消防演练,员工学会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以及火灾事故发生时的安全逃生技能,全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8)邀请了xx市宣传办的工作人员到我院开展《关爱健康、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知识讲座,通过知识讲座的形式,让员工更加了解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关注健康和安全,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平安医院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改善了我院的就医环境,提高了我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发发展,使我院医疗卫生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建设。

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企业文化是单位的灵魂。要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既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同时,也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做好策划,即要做到“虚功实做”,结合本队实际,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专项组织机构。

领导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心设立常设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协调和落实等具体日常工作。

企业文化考核的基础原则应该坚持两点。一是增强“文化绩效”观念和“文化管理”意识,坚持规定的各项考核标准,本着“沟通、指导、督促、服务、管理、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实施专项考核;二是经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考核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单独沟通与指导。

三、明确考核的程序方式方法。

在考核程序上,要按照考核范围的对象的相关规定,按照“机关先行一步、领导带头示范“的主要思想,在实施专项考核时,先考核单位机关各部门,后考核项目部,在考核各部门时,要先考核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在考核方法上,负责考核的部门,每年在时间断限上采取半年和年终两个阶段实施“对标考核“,负责考核的部门在半年和年底前两个时间考核一次,年终为总体考核与评价,要协调召集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人员联合组成“年终考核小组”,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并及时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考核领导小组汇报年终考核与评定总体情况。

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没试考评、现场问答、思想调研、听取介绍”等方式方法,要做到专项考核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同时,要做到及时采取书面形式,以书面形式及时准确统一通报各单位的考核结果。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大部分人来讲一个比较生涩的概念,对于我本人来讲也比较模糊。7月3日,通过听董权教授的《企业文化建设》课程之后受益匪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今后的工作方向也有了清楚的定位。

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国内一本权威的商业杂志在谈及管理时也曾提及:三流的企业靠经验,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足以见得企业文化建设,现在已经被众多企业提及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逐渐被现代企业接受和认可,并逐步开始投入实践中,让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既然谈到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我们不得而知。所谓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目标、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这是书上给的一个明晰的解释,那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发挥实际效用呢?通过学习之后,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首先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宣传,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关注度。通过企业内刊、报刊栏、员工手册、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并进行广泛、全面、深入的宣传。

其次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从而为企业文化的推行奠定基础。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学习,集中分享心得,让员工通过对企业cis的了解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首先要从员工的观念上入手,从细节上入手,强化员工的品质。例如:我们从员工佩戴厂牌、穿着工衣、作息时间、日常习惯等等方面着手,一点一点的去改变员工的陋习和习惯,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克服每一个缺点。

其次抓住企业内部的典型事件、突出事件大做文章。例如:我们以前在给优秀员工发奖金的时候,都是各部门主管代领。而在学习课程之后,我们在给优秀员工颁发奖金的时候会集中所有员工,举办优秀员工颁奖仪式,加大宣传扩大整个事件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典型,也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员工。

一个团队的领导,对于一个团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领导人重视什么,部属就会注意什么;领导喜欢用什么样的人,企业就会展现出什么样的做事风格。当然,在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走在员工的前面,做好带动作用,从而才有一定的说服力,才能让员工效仿和学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促进整个集体的团结和稳定。

一个企业文化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形成须靠频率的加速,以及日积月累。在一定时间更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宣传企业的相关精神(如会议、培训、横幅标语、),从根本上加强员工对企业精神的认知和执行。

当然,有时候还要不间断的灌输,并在潜隐默化下去做相应的干扰,让企业文化能有效的执行下去。

要想更好的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须以人为本,为广大员工提供轻松愉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才能让其很自然的接受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并可以顺利的执行。例如:举办公司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生日晚会等,从一定程度上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促进员工之间的团结和稳定,使员工能更好的体会到企业带来的温暖,推动企业文化和谐发展。

六、共创双赢,提升工作效率。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员工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利益。而企业相对也要给员工一定合理的报酬,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愿景,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这样员工才能跟随企业的发展步伐,与企业共同成长。例如,我们企业在基层管理人员招聘时会首先从普通员工中提拔,这样会给更多有能力员工的一个机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给员工有一个发展的平台,从而增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集团公司是在原纺织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和改制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前,我们认真实践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面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一面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富有现代企业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和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及生产经营工作。

一、重塑企业形象,打造“”品牌。

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工厂制形式的纺织厂。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已然暗淡。1996年企业改制之时,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用户是衣食父母,质量是企业生命。强调的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特别重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即服务的良好形象。

为树立这一形象,我们专门在全公司展开了经营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对有损形象的一些行为做出公开严肃的处理,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其次,我们请专家为设计了公司图文标识和包装,各种场所、各种文具材料都印制了统一的图文标识。将过去产品白色包装袋改为现在的彩色包装袋,使客户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的产品,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凝结在产品之中,让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为用户着想的经营作风都体现在“云中河”牌产品之中,使用户不仅得到产品,而且得到了文化,在用户心目中牢固树立起的形象。

二、培育“特色”的企业精神。

我们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总结、提炼,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

自信,是体现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

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黑板报。

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

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

1998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

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4.13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

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100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

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

1999年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激励力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20xx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1997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

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文化是单位的灵魂。要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既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同时,也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做好策划,即要做到“虚功实做”,结合本队实际,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专项组织机构。

领导参加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心设立常设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协调和落实等具体日常工作。

企业文化考核的基础原则应该坚持两点。一是增强“文化绩效”观念和“文化管理”意识,坚持规定的各项考核标准,本着“沟通、指导、督促、服务、管理、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实施专项考核;二是经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考核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单独沟通与指导。

三、明确考核的程序方式方法。

在考核程序上,要按照考核范围的对象的相关规定,按照“机关先行一步、领导带头示范“的主要思想,在实施专项考核时,先考核单位机关各部门,后考核项目部,在考核各部门时,要先考核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特在考核方法上,负责考核的部门,每年在时间断限上采取半年和年终两个阶段实施“对标考核“,负责考核的部门在半年和年底前两个时间考核一次,年终为总体考核与评价,要协调召集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人员联合组成“年终考核小组”,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并及时向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考核领导小组汇报年终考核与评定总体情况。主要采取“实地查看、没试考评、现场问答、思想调研、听取介绍”等方式方法,要做到专项考核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同时,要做到及时采取书面形式,以书面形式及时准确统一通报各单位的考核结果。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创新意识的匾乏,进而忽略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普遍薄弱,企业创新文化理论欠缺等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核心,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普遍较弱以及和国际上的企业对比可以看出,想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对企业来说,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既要构建科技创新的战略,更要注意培育与自主创新战略相适应的企业创新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广大员工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与活力,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定义也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

创新文化能引发几十种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公司内创造、发展和建立价值观和态度,能够唤起涉及到公司效率与职能发展进步方面的观点和变化,并且使这些观点与变化得到接受和支持,即使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会引起常规和传统行为的一种冲突。创新文化需要满足以下四种价值观和态度:公司管理者乐于冒险、公司所有员工的参与、激发创造性、共同的责任。

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

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

所谓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

创新型文化就是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文化,有利于组织内创新行为的发生,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因此我们对创新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创新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造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的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

企业创新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和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形态的总和。它拥有相当广泛的内涵。任何企业创新活动都是创新人才思想火花的结晶,以各企业只有占有相当数量的创新人才,企业的创新及创新行为才能得以发生与维持。企业创新文化就是一种吸引与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取得的企业文化。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文化环境,推动企业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所在,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丰富的内涵。主要有: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他创新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其他创新便无从谈起。观念创新最主要的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知识价值观、竞争优势观、知识更新观等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技术创新。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地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逐步缩小以至消除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是众多企业的成功之道。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永葆企业青春之活力。产品创新要求从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重点是进行产品标准创新,产品品种、花色、式样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品牌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即由过去的高耸结构逐渐向扁平结构转变,以加速信息传播速度,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经营管理费用。决策方式创新。即由传统的家长,专家决策模式向集团决策、程序决策等现代决策模式过渡,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降低风险。

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企业创新文化主要是指服从、服务于企业创新,并推动企业创新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企业和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氛围、创新工具体系等,其特质表现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富于竞争、持续创新等。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自我否定、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文化三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企业文化包含企业创新文化,但企业文化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落后的企业文化之分,而企业创新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制度保障,先进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创新起到重要、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创新又会促进企业文化或企业创新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科学分析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时代,而且未来的社会还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和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富兰克林说过:“停止了创新思维,便是停止了生命”。21世纪将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依赖创新环境条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及动力所在,企业创新活动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技术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文化。

(1)导向功能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整体及每位员工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赋予它们创新精神,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创新目标。企业创新文化为全体职工确立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准则,却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氛围,能够把职工的个体行为引导到群体行为上来。企业创新文化一旦建立,就等于企业形成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2)约束功能企业创新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区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的。企业创新文化的约束,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软约束,一旦一个企业的群体意识、内部风气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具有了创新的特点,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展开技术创新活动。(3)凝聚功能企业创新文化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之后,就会把全体员工团结在创新目标之下,调动企业内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力量,进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它所包含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均寄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命运和前途。(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激励企业全体员工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它无处不在,无时没有,企业的一切现象,无不深深地打上该企业特有的文化烙印。它是企业一切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一切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企业没有意识要创新必须使创新扎根于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全体员工都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因为企业创新文化是最利于创新的土壤,能够加速企业创新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的提高。由于企业创新文化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课题,所以,关于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总是不明确。许多企业的员工都把企业文化的建树和创新归结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认为企业或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实际上这是一个片面的认识。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应是企业全体员工,只由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内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建立企业创新文化。

3缺少创新经费的保障。

虽然有的人具有创新的思维、想法,但由于缺乏创新文化的大环境,他们怕失败、怕创新不能达到既定的结果、怕在企业中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想法结果却导致的失败,使得许多创新思维在萌芽阶段就被迫流产,导致社会总体创新意识不足、创新人才欠缺、创新经费缺乏、创新成果稀缺,整体社会缺乏开放的创新文化环境,而在大环境欠缺的情况下要发展企业创新文化是非常困难的。

允许“来去自由”,多种成分杂交,为自由创新提供了自由竞争的条件,营造了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妨碍信息流通和迅速行动的组织构造层次障碍,打破雇员间死板僵硬的只能按企业组织层次进行互动的模式。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交叉相互沟通,允许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他们在自由沟通中产生创造的火花,企业文化有利于“创新个人”或“创新小组”给他们以特别鼓励和保护以保证成员的新思想及时得到研究和开发,奇妙的设想才有可能迸发出来,并因而付诸实施。企业意识到了给员工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必要时可以得到公司资金或人力方面的资助,这种自由融入到了企业的创新文化氛围中。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是由若干个连续不断的创新项目组成的。企业的创新项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

总结。

经验、教训,对产品、工艺、原材料、市场、组织以及制度等提出的更能适合企业持续发展的建议。对这些建议进行研究、实施便形成了企业的创新项目。既然是创新,就存在着成功与不成功两种可能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接受一些奇思异想,鼓励创新,更能够宽容创新失败。传统的失败观,往往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失败给企业带来的只是损失。能够正确对待失败的失败观,是指全方位、多角度,从新的视野去看“失败”,认为“失败”是新的起点,是合理的是机会是财富。所谓起点,是因为每次“失败”就意味着此路不通,另找一条路是一个新的起点会使人们离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合理”指创新环境的不确定,创新本身难度与复杂性,失败是难免的,也是合理的。所谓“机会”指如果坦然面对失败,人们就会大胆冒险,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来。所谓“财富”是指失败中的经验与教训,恰恰是组织中非常宝贵的。所以要创新,企业就应当创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接收失败容忍失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理念。

创新思想更容易在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孕育和产生。透明、公平、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创新者直抒胸臆,坦诚相见,而不会由于惧怕权威而压抑自己内心的思想。公平、民主的决策机制体现了企业内员工竞争的公平,能够让员工通过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不但能获得满意的物质追求,更能获得人生价值的体现。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活员工的创新思想。哈佛管理杂志提出:要笼络员工的心,公平民主的决策过程比加薪更重要。

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导向、规范作用。其凝聚力体现在企业的吸引力上,是一种能够使企业的大多数员工自觉地为企业奋斗的内在动力;而其导向和规范作用则体现了企业所提倡的最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崇高的价值取向所具有的一切硬性管理都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敢于胜利的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无论组织还是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想搞好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很显然,要完成企业的科技创新目标,仅靠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还远远不够,群体的能动性、创造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效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调动企业全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呢?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个人的梦想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实现,组织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换句话说,通过共同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引导,科技创新群体将不仅仅是相互利益需要而聚集起来的集体,而是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的人凝聚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成员对企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科技创新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将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国家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者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个命运共同体将不断激发出强大的创新力量。

因而,在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科技人员的信仰、理想和心理、思维、道德等因素整合成企业共同愿景、创新理念、团队精神;把科技人员的奋斗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汇合成企业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企业,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这样,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就会不断推进。

结论。

当前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还存在众多的问题,如企业领导缺乏开拓意识,企业员工缺乏创新精神等。而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核心,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普遍较弱以及和国际上的企业对比可以看出,想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必须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研究还是一个前沿课题,而且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在摸索中建设企业创新文化。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整体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但创新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日益明显。企业创新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应当始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伴。企业创新文化的建立需要理论的支撑,更需要企业制度的保证以及领导、员工的同心协力。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激励员工不断创新的适宜氛围,在这个创新氛围中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新的发展中形成企业所特有的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意识帮助员工树立的一种信念系统,价值判断,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如何创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企业要认识到,对正统观念和惯例提出质疑——这也是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始于对员工期望的工作方式加以质疑。在工作中,他们的核心需求——物质、情感、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怎么才能得到满足呢?人们无法满足的需求沉淀得越多,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热情就越少。首先要逐一询问员工,他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在工作中表现最佳。接下来,要确定什么才是成功,并让他们对特定的标准负责,不过,要尽可能让他们以自己认为能取得这些工作成果的恰当方式来安排工作时间。

创造力并不是魔力,而是可以开发出来的。关于创造性思维,有五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明确阶段:初步灵感(first insight)、浸润(saturation)、孕育(incubation)、启示(illumination)以及验证(verification)。虽然它们并非总是以可预见的方式出现,不过,它们确实提供了一张路线图,让人们去调用整个大脑,在擅长分析、演绎的左脑思维与偏重寻找规律、宏观的右脑思维之间来回切换。我见过对这五个阶段最好的描述是贝蒂?艾德华(betty edward)的《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drawing on the artist within)一书。对右脑角色的最佳认识以及培养右脑思维的方法,可参阅艾德华的首部著作《像艺术家一样思考》(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扼杀创造力的最快方式,就是让人们担纲无法激发想象力的角色。激情的培育始于幼年时期。人们鼓励孩子追随自己的激情,以培养更强的自制力、学习更深的知识,鼓励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加坚韧、更具恢复力。企业应该从小处着眼,给各个层次的员工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兴趣,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独特才华。

人类是“创造意义”(meaning-making)的动物。金钱可以用来支付账单,但是,在人生意义中,金钱只是个浅薄的源泉,当我们做出某些超越自己利益的积极贡献时,我们的自我感觉会更好。要想真正富有能动性,我们必须确信,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确实是很重要的。当企业领导者确定了某个超越每个人自身利益的使命时,这个使命就不只是更好表现的动力源泉了,它还能就如何克服困难并提出全新解决方案,激发出更富创造力的思考。

创造性思维需要相对宽松、不受打扰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里,人们没有立即提供答案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压力。在秉承“更多、更大、更快”理念的组织中,时间是一种不堪重负的稀缺商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确保创新得到关注的最佳途径,却是定期为它预留不可侵犯的时间。

人类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持续不断地工作。用不了多长时间——不会超过90分钟——我们就会才思枯竭,就需要恢复一下。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阶段——孕育——就发生在我们丢开试图解决的问题并让我们的潜意识继续攻关的时候。散散步、听听音乐、用冥想让思绪平静下来或者开车去兜风,都是有效的方法。运动——尤其是那些提高心率的运动——是另一种让“意识换班”的有效方法,而意识换班的时候也正是出现富有创造性的突破的时候。

马云在参加美国脱口秀节目时说,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

对此参照一下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发现“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是其目前最核心的企业文化,也是阿里人口中的六脉神剑,阿里巴巴正式按照这样的企业文化而前行,最终成为一家受人尊崇的全球性公司。

之前很多人怀疑企业文化是否真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力,这种怀疑产生的原因是相比于产品、人力等这些具体化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更抽象、操作起来也更复杂和困难,其带来的效果也最难把握。可实际上,企业文化所体现出的竞争力要大于产品和人力,其在企业中所体现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企业文化可以变成企业的制度来约束员工,也可以成为让员工团结在一起的目标,更是达成企业战略的助推器。那些成功建立企业文化并将其根植在每个员工里的企业领导者一定情形,企业文化为企业和自身所带来的好处。

以阿里巴巴为例,他的“六脉神剑”所包含的内容,恰恰是其对客户、对企业、对团队的一种理念的体现,这些理念通过企业发展之初所有员工不断的执行、实践最终得来,而正式企业在创建伊始对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保证了随着企业壮大,新加入的员工能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当中。在阿里巴巴整个成长过程中,其企业文化也发生过变化,但这个变化是伴随着实际情况出发,之所以在企业文化变化过程中没有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所有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态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能否建立的根本和基础。

企业文化无法建立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不符合社会大环境,二是企业内的员工抵制声音太大。

无论是哪种原因,当企业文化太过于超出员工的心理价值观时,那么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是会承担很大阻力的。这时或者有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领导者来影响员工的价值观,或者通过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企业文化建立。其实,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需要各层级高度统一的过程,无论是企业的高层还是中层,都要严格企业文化的标准来执行,如果有任何一个层级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懈怠的情况,对基层员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很难让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可。

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产品已经不再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相反是哪一家企业的管理更符合企业本身和市场要求,竞争优势也就会更大一点。而未来的市场中,真正能体现竞争力的就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在目前就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尽早的开始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集团公司是在原纺织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和改制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前,我们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面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一面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富有现代企业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和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及生产经营工作。

一、重塑企业形象,打造“”品牌。

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工厂制形式的纺织厂。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已然暗淡。1996年企业改制之时,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用户是衣食父母,质量是企业生命。强调的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特别重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即服务的良好形象。

为树立这一形象,我们专门在全公司展开了经营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对有损形象的一些行为做出公开严肃的处理,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其次,我们请专家为设计了公司图文标识和包装,各种场所、各种文具材料都印制了统一的图文标识。将过去产品白色包装袋改为现在的彩色包装袋,使客户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的产品,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凝结在产品之中,让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为用户着想的经营作风都体现在“云中河”牌产品之中,使用户不仅得到产品,而且得到了文化,在用户心目中牢固树立起的形象。

二、培育“特色”的企业精神。

我们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总结、提炼,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

自信,是体现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

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有道是什么样的匠人出什么样的活儿,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大学教授,以脱产轮训的方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管理人员讲授企业制度创新,请公司内外具有市场经验的专家讲市场实战案例。公司利用报纸、广播、壁报、黑板报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

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

1998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

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4.13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

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100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

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

1999年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激励力 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15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 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1997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 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

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__年1月26日。地点:象山海螺有限责任公司三楼会议室。人物:汪纯健,新进员工等。事件:海螺集团企业文化培训。

经过50多天的工作,对于“海螺”已经从陌生逐渐转变为熟悉了。当然这些知识一些对海螺的一个轮廓和工作上的了解。对于更深层次的公司精神,企业文化的学习更是在公司的总经理汪总的亲自教授下完成了。此次培训,汪总讲的异常细致,层层剖析,从海螺历史到经历过程,再次到未来的展望,加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一些事,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海螺,了解了海螺的企业文化精神。

“海螺”在此时已经不再是海中的一个小小的生物,而是一个庞大的国际上市集团。“海螺”发源地,安徽省宁国市,前称“宁国水泥厂”。当时的海螺标志并不是请什么所谓的设计师打造的,而是厂里的一个小小的员工自己设计的,将海螺水泥的生产过程“两磨一烧”、及发源地大小海螺山和海螺的发展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不正是海螺人团结创新的精神表现么。犹记得由于当时国家的政策,海螺得不到打的发展时,员工们自己掏钱为海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时的情景,不也正是海螺人敬业奉献的精神么。

看着一张张优美宏伟的建筑图,“东方明珠塔”、“上海磁悬浮轨道梁”、“亚洲第一高楼”等等许多许多时,我为之震撼。这些都是海螺水泥堆砌而起。慢慢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丽的公园,宏伟美艳的大夏。安静舒适的卧室、、、多么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海螺正是在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而不断努力!

“十一五”已经结束,海螺集团已经提前实现了规划目标,水泥熟料产销量再创新高,西部发展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获得中央领导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一致的好评和高度肯定。下一步“十二五”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一个主题、两个目标”。围绕把海螺建成国际知名品牌而努力实现海螺成为世界第一位,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

最后让我很有感触的是郭文叁郭总的一句话,“凡事从小事做起”。我想这不仅教导我如何更好的工作,更是教导了我如何好好做人的一个道理。我想成为一名海螺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海螺给予我的将会是更多更多。

谈如何创新企业职工文化建设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对于企业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就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而言,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宽度,广度,力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文化创新建设,往往被忽略。而文化因素却是无所不在,并且能量无穷的,文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本对策,是完成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保证。总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其创新文化建设,改变其自身的劣势,建设中小企业创新文化,逐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创新文化的体系,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向成熟的关键和标志,对其将来的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相对滞后,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生基础也对企业的文化建设有着很深的影响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其文化和思维认识深深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其一般只能认识到企业的生产与盈利,忽视文化建设。并且在很多方面,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知识缺少,形成了认识落后,如任人唯亲,凭经验办事,只顾眼前利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

第二,就其企业内部而言

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技术设备陈旧,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创新文化的物质基础,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缺乏人才,缺乏创新文化理念。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吸纳与培养,他们认识不到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再者,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的创新文化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上还存在严重不足,当前市场的整体环境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就其外部支持而言

首先,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 缺乏创新文化的政策支持。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 政府绝对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其次,社会服务支持不力, 缺乏创新文化的外部环境等, 比如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缺乏有力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滞后, 中小企业缺乏发展资金, 融资环境较差。

针对以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中小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二、

其实相比较于大型的企业,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也有有利的条件。因为大型企业组织层次多,信息传递路径复杂,而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较大型企业少,组织结构也简单,信息沟通较为顺畅,不需要太多的形式或系统的东西,它要重点放在如何让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的工作上。

第一.提高中小企业家自身素质,企业领导创新,才能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

中小企业家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善于用事业来吸引和凝聚人才,为各种人才提供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激励他们。对人才一定要爱惜,越是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环境困难,越要关心他们,以情感人,大家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要尽可能地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工资体制。而且应当开阔眼界,大胆引进外来优秀的人才管理企业,使他们在规范合理的企业运营规则和规章制度下,合理竞争,取长补短,以形成人力资源整和优势,并且要大胆放权于他们,让他们能够根据市场的竞争趋势,科学地、理性地自己做决定,以使企业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更贴近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在决定着企业发展方向、经营方针的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本身就是企业创新文化的核心载体。

所以中小企业家在形成企业的重实际、重科学、重人才的经营管理风格和价值观中居于文化领袖的地位。当好企业创新文化领路人,发挥好创新文化轴心的作用,出色地引领员工构建良好强势的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家责任重大,应该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高度强调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 他认为企业家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关键。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优秀素质, 如创新意识、责任感、果断的`决策能力、有卓识远见。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对中小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第二.改善中小企业的人文环境,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

中小企业家自身素质提高后,要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鼓励人们建立和具有老板的思想意识,而不是传统的雇佣关系,老板必须将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构筑共同愿景且让他们感觉也是企业当中的一份子,这种激励是用金钱不能够替代的,而这个时候有效沟通比大型企业更重要。如:老板能够经常和员工交流,使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员工也能够很快明白老板的发展思路,没有太多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中,员工感觉到是为自己的企业做事,并相信可得到相应的工作和报酬,大家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工作。在宽松、相互支持、有情趣的气氛中,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灵感和积极性。

《谈如何创新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__年,________以____公司“诚信、职责、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着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三项机制”,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大成效”,充分发挥了统一企业文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铸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之魂,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与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公司连续4年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连续3年获得__省诚信企业,连续__年获得__省礼貌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群众、____公司先进群众等荣誉。

一、突出文化引领,健全“三项机制”

公司党委全面理解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好处和总体要求,在市、县两个层面,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公司发展的每一个专业、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阶段。

(一)规范企业文化管理。

二、突出文化实践,实施“三大工程”

公司把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全面贯彻“五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创新载体,突出特色,体现亮点,坚持以点带面,统筹协调推进,全面提升公司文化软实力,切实增强公司发展活力。

(一)实施政治保障工程。

企业文化建设总结

集团公司是在原纺织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和改制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前,我们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面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一面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富有现代企业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和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及生产经营工作。

一、重塑企业形象,打造“”品牌。

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工厂制形式的纺织厂。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已然暗淡。1996年企业改制之时,我们就深刻认识到,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用户是衣食父母,质量是企业生命。强调的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必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特别重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即服务的良好形象。

为树立这一形象,我们专门在全公司展开了经营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并对有损形象的一些行为做出公开严肃的处理,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其次,我们请专家为设计了公司图文标识和包装,各种场所、各种文具材料都印制了统一的图文标识。将过去产品白色包装袋改为现在的彩色包装袋,使客户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的产品,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第三,我们把企业文化凝结在产品之中,让优秀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为用户着想的经营作风都体现在“云中河”牌产品之中,使用户不仅得到产品,而且得到了文化,在用户心目中牢固树立起的形象。

二、培育“特色”的企业精神。

我们在大力倡导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过程中,适时总结、提炼,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尊重、服务、卓越、自信。尊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的着眼点在于尊重员工的人生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员工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和使人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服务,即用户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强调同用户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整个企业是一个服务链。卓越,即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提倡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能办好。

自信,是体现人充满必胜信念的概括,只要相信成功,就会赢得成功。这一企业精神是在经过班组、车间及各分子公司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经推出,便在全公司形成共识。我们又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精神”演讲会、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场所制作了统一标牌,使这一企业精神很快深入员工之心。当然,更主要的工作在于生产经营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将之纳入“企业文化杯”中进行考核,凡是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的典型人和事,都给予大力表扬奖励,凡是违背这一精神的人和事,我们都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处罚。

三、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给员工“洗脑”。

我们这个企业地处内陆省份、黄土高原,远离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市场水平都较落后,加之原来都是“国营老厂”,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现代企业意识不强。这个问题成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改革措施员工不理解,难以推行。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企业虽然处在黄土高坡,但产品得走向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有道是什么样的匠人出什么样的活儿,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企业意识的员工,怎么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呢?为此,我们请来了大学教授,以脱产轮训的方式向员工讲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则,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为管理人员讲授企业制度创新,请公司内外具有市场经验的专家讲市场实战案例。公司利用报纸、广播、壁报、黑板报等不厌其烦地宣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制度。

此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考核奖惩办法的修改和重建,都体现市场经济法则和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各种大大小小的管理事务的处理,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等大大增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纽带凝聚人心。

如今,企业与员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许多员工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企损俱损,企荣俱荣”。但是,要把这种现实升华为一种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公司和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开展,真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命运相一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把员工的利益、荣誉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

1998年秋天,是我公司经营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员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轻员工有情绪,影响了正常生产。此时,共产党员和老工人主动站出来,现身说法,讲大局、讲长远利益,做年轻工人的思想工作,党委因势利导,以“命运共同体”理论焕发大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信念,终于使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心更齐了。通过这些工作,使集团的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五、管理从严,情感从真,创造“家”的氛围。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文化。这些年来,我们集团重新修订了大小几百项制度,几十项考核标准,都体现了一个“严”字。这些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行已经形成风气。达不到管理岗位标准和完不成任期指标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员工一律被“内部下岗”,出了质量事故按规定一杆子罚到底。

我们的严格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特点,被当地社会称为的“严文化”。当然,“严”的出发点是对员工深深的爱。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又很艰辛,我们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其中第4.13条专门规定了各级干部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须”,其中包括“五必访”、“七必谈”。

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三例:每年中秋节、春节,我们都要对100户困难员工进行慰问,送上白面和肉菜;机电车间一位员工因失恋而产生精神障碍,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党支部主动把他接回来,从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引导,半年后不治而愈;纺纱二车间一员工得了心脏病,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工会、党支部号召全体员工捐款帮助,解决了他的难题,最近重回工作岗位。我们集团这种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当地有口皆碑,被称为的“家文化”。

六、长年坚持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

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坚持长年开展各类企业文化活动,大体分公司、车间和分子公司、班组三个层次。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搞综合性文艺体育比赛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车间都有单项的文体活动,每半月班组都有小型的班组文体活动。

活动的形式有书画展、健美操、歌舞晚会、体育运动会、演讲、拔河、诗歌朗诵、郊游、辩论会等。其中某些活动在省地多次获奖,我们既看重活动的水平,更看重群众的参与性及其中蕴含的团队文化价值。我们还坚持办好《报》、电视台和广播站,同时大力组办“文化长廊”和板报壁报等,使这些文化载体形成优秀的精神环境,增强员工热爱、建设的信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七、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辐射力。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感到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和辐射力大大增强,对企业的脱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凝聚力企业是经济组织,经济关系起基础性纽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金钱来维系系统及员工,长期下去必然是一盘散沙,因此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员工之心的作用。因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的欲望,还有归属感和亲和感的欲望。这也算是我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体会。

1999年3月,我们的营销员在香港接到一份外商订单,一算,效益很好,但质量和交货期要求很苛刻,公司领导为此犹豫难决。一线员工听说以后,自发讨论,最后联名提出啃这块硬骨头。经过全体员工不计报酬、加班加点、精心纺织,终于如期按质完成了这批货。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令公司领导十分感动。

激励力几年来,我公司广大员工在文化的鼓舞下,艰苦奋斗,勇闯市场,大胆创新,严细实恒,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秀员工来。几年中,产品档次连续上了三个台阶,生产水平一直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我们有山西省十佳营销员之一的刘俊,有在布机旁15年无一日缺勤的省劳模李美仙,有一丝不苟、严格管理、勤政廉洁的“孔繁森式好干部”邢宝山。他们成为当代人的典型代表。

约束力当一个企业正气盛行的时候,这种精神氛围起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市场,就不敢抬头。优秀的企业文化铺垫着积极向上的土壤,插撒着健康文明的种子,杂草害虫便没有生存空间。我们有些员工调往其它单位,都是佼佼者,社会上有一句话:的人再差也有个样哩。学校刚毕业的学生,父母亲愿意把他送到来工作,说“把娃娃送到对他好,我们放心”。在企业里,大家都在忙工作,有的人偶有空闲也不会扎堆闲聊,因为这很不入流,一般都选择看书学习。

导向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企业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已形成风气,成为一种导向。1995年我公司开始“破三铁”,阻力很大,许多员工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家人”,岗位、工资、职务动不得。三年后,我们再“破三铁”,力度更大,更彻底,绝大多数员工不仅理解,而且积极支持,认为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为员工的观念变了,计划经济头脑换成了市场经济头脑。1997年,我公司买回几十台电脑,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有的员工不理解,说这是瞎花钱。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因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效益,而且现代企业意识在员工的心田里生了根。

辐射力企业文化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它会逐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发挥出无声而有形的作用。我们集团公司下辖8个分子公司、9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些外围单位,尽管体制不同,管理各异,但文化却是一律的,它对各条线、各个枝节都发挥着作用,就连市的老百姓也说:文化不仅影响着新建路(企业所在地),也影响着整个。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今天,已很少有人持企业文化无用论观点,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我们在这几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遇到这样的矛盾,但事实作答: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当然,企业“三改一加强”永远是重要的一极,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认识到,两者之间具有相互渗透性、互补性和不可分割性,有些管理制度本身也是文化建设,有的文化建设也是管理工作。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应走向正规。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人特色”很重,主要领导重视,就能搞起来,主要领导喜好什么,企业文化建设就注重什么,一旦领导易人,工作就中断了。因此,应该象企业其它管理职能一样,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协调和考核等工作,使之走向正规化。

第三,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难以量化,效果难以考评,因为缺乏量化考评的依据,就使人看不到它的巨大价值,给人一种搞不搞差不多的感觉,这很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尽管难以量化,但还是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企业文化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效果具有趋同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一定可以从“结果”的角度提出一套科学的考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