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精选7篇)

时间:2023-09-07 10:06:28 作者:JQ文豪 2023年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精选7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一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忙农活、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

2、多数家庭缺乏文明教育。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

3、“唯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一部分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惟命是从,若有不顺,便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拳脚相加、施以棍棒。据统计,90%的家庭教育中都有打骂行为,这些家长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认定孩子不百依百顺就是错的,要让孩子“改”掉“叛逆”行为,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体罚,这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致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怯懦、孤僻的性格。

4、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我校存有一部分单亲儿童,一部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进城经商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接受隔代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1、组建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一为最高教育境界,我校在了解的基础上,聘请了六位文化素质较高、在村民中威信较好的学生家长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与他们及时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以他们为辐射点,对家长进行潜滋教育。在家长委员的宣传下,家长渐改“女孩子大了少出头”的封建思想,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在他们的支持下,我校的百名学生大合唱在灵武广场演出,课本剧《九色鹿》被市教育局选送到银川市比赛,并获得二等奖,这也是唯一一个参与银川市比赛的农村学校。

2、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我校按计划每学期为家长们上两次课,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同时向他们介绍孩子在校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校家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衔接起来。经过几次的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家长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采取悉心教育的态度,因此,我校学生也渐变得乐观、好胜了。

3、建立家校联系册。利用联系册向家长告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向家长和孩子提出相关的要求,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告知老师孩子在家中的各种表现。一年来,我校利用这种无声的交流获得了很多家庭教育信息,如“孩子是否按时休息”、“孩子如何与家长交流,并有和交流困难”等,在这样的沟通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到了有机结合,为健康培育每一个孩子奠定的基础。

5、建立“阳光少年”成长录。在关注家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还编订的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阳光少年’成长录”。在此册中,我们主要以“争星—集星—成阳光少年”为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其实这也是家校教育的终极。

6、展开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家庭教育,我们设计了“杜木桥回民小学家庭教育调查问卷”,试卷从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学习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与孩子、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方法好的家长是少数;教育态度比较端正而教育法不够完善,自身感到教育能力欠缺的是多数,教育态度不端正,父母本身有问题的是少数。我校还对家庭教育问卷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学生家长也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还要求我们多做这样有益于他们思想成长的活动。

1、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认为只管吃饱喝足为本份,学习成绩有学校,一遇到学生成绩下滑,直接指责教师。这种家长的片面认识还需耐心疏导。

2、参加家庭教育理论培训的人员偏少,应该加大家长委员会的宣传力度,“不求次次参加,力求有次参加”式的渗透,让家庭教育越来越优。

3、多次、及时地向家长们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及时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学生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会更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广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帮助措施,相信“明天会更好”!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二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一、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三

考试是平时学习的一面镜子,之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加上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陋习,以及学习态度等问题才导致考试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结果是成绩不理想。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找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端正学习态度,改掉平时学习中存在的毛病,下次考试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在我看来,如果你平时每天的作业都能够得到100分,考试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差,相反如果平时的作业都是90分,难道考试的时候你就可以得100分吗?这个道理我相信你能明白,功夫在平时,就像盖房子,如果地基打的不够牢靠,自然就有倒塌的风险。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针对具体考试科目进行总结分析吧!

1、不细心,读题不认真,漏题。

2、平时的学习,特别是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无论爸爸或者妈妈讲解的时候都存在不虚心,不踏实,一知半解的现象,事实上你并未真正掌握知识点,因此到了考试的时候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3、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

1、作文。成语,优美词语(四字成语、叠词如:亮晶晶、光闪闪、金灿灿)课内课外学过的掌握的词语在作文中体现较少是作文不够精彩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不细心、时常会有漏题情况出现。

3、生字生词的听写存在不够细致的地方,针对生词,生字一定要认真看清楚字词的写法,偏旁部首。

1、急躁,不够踏实。

2、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作文。特别是 “需要思考、需要动脑子”等类型的题目需要进一步加强,真正做到独立完成,避免过度依赖父母。

3、查字典,差词典,理解成语,字词的意思。

4、虚心听爸爸妈妈的讲解,认真掌握。

5、认真读题、审题,读懂题目要问的问题是什么?一共问了几个问题?要针对问题进行逐个解答。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6、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先看题,不要着急下笔,遇到问题先思考,再动手。草稿纸上的验算要认真,避免验算正确,写到作业或者卷子上时错误。

这次的考试对爸爸妈妈的触动很大,三年级是你们的一个分水岭,上述问题和需要改正的内容是爸爸和你一块儿总结出来的,你也都一一进行了确认,我希望这个寒假除了“吃好,玩好”的同时,我们能够主动学习,把之前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解决。你一定知道堆积木这个游戏,积木为啥会倒塌,正是因为下边的基础没有打牢,所以很容易倒塌,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我们平时把老师和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认认真真的完成了,真正掌握了,至于考试成绩那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平时的作业每次都是70分,等到考试了考了100分,这自然不太可能,而如果我们平时每次的作业都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也好,考试也好如果都是100分的话,等到考试的时候考70分当然也不太可能,你就要10岁了,这些道理你懂的。这次考的不好,爸爸妈妈都不怪你,即使这样的成绩也是你努力的结果,如果平时不努力想必连这样的分数估计也得不到,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针对上边我们总结的问题,认真改正,希望你利用寒假这个短暂的假期把不足的地方补强,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加油我的宝贝!

寒假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无论什么特殊情况必须先完成学习任务,作业完成之后方可做其他的事,这点必须执行,生活上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帮家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四

一、详尽调查,深入了解我校学生家庭教育情况。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忙农活、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这是农村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

2、多数家庭缺乏文明教育。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赌博,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

3、“唯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一部分家长要求孩子必须惟命是从,若有不顺,便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拳脚相加、施以棍棒。据统计,90%的家庭教育中都有打骂行为,这些家长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认定孩子不百依百顺就是错的,要让孩子“改”掉“叛逆”行为,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体罚,这些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致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怯懦、孤僻的性格。

4、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我校存有一部分单亲儿童,一部分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进城经商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接受隔代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二、认真分析,制定切实的家庭教育措施。

1、组建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一为最高教育境界,我校在了解的基础上,聘请了六位文化素质较高、在村民中威信较好的学生家长为家长委员会成员,与他们及时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以他们为辐射点,对家长进行潜滋教育。在家长委员的宣传下,家长渐改“女孩子大了少出头”的封建思想,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在他们的支持下,我校的百名学生大合唱在灵武广场演出,课本剧《九色鹿》被市教育局选送到银川市比赛,并获得二等奖,这也是唯一一个参与银川市比赛的农村学校。

2、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我校按计划每学期为家长们上两次课,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同时向他们介绍孩子在校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目的是让学校家长互相沟通、不断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新路子,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衔接起来。经过几次的家庭教育理论培训,家长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采取悉心教育的态度,因此,我校学生也渐变得乐观、好胜了。

3、建立家校联系册。利用联系册向家长告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向家长和孩子提出相关的要求,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告知老师孩子在家中的各种表现。一年来,我校利用这种无声的交流获得了很多家庭教育信息,如“孩子是否按时休息”、“孩子如何与家长交流,并有和交流困难”等,在这样的沟通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到了有机结合,为健康培育每一个孩子奠定的基础。

5、建立“阳光少年”成长录。在关注家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还编订的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阳光少年’成长录”。在此册中,我们主要以“争星—集星—成阳光少年”为手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其实这也是家校教育的终极。

6、展开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家庭教育,我们设计了“杜木桥回民小学家庭教育调查问卷”,试卷从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学习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与孩子、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方法好的家长是少数;教育态度比较端正而教育法不够完善,自身感到教育能力欠缺的是多数,教育态度不端正,父母本身有问题的是少数。我校还对家庭教育问卷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学生家长也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还要求我们多做这样有益于他们思想成长的活动。

三、反思总结,再增加家校教育的合力。

1、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认为只管吃饱喝足为本份,学习成绩有学校,一遇到学生成绩下滑,直接指责教师。这种家长的片面认识还需耐心疏导。

2、参加家庭教育理论培训的人员偏少,应该加大家长委员会的宣传力度,“不求次次参加,力求有次参加”式的渗透,让家庭教育越来越优。

3、多次、及时地向家长们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及时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学生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会更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广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帮助措施,相信“明天会更好”!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五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xx年就这么走过了,流过了。岁月呀,我又老了一岁。回想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

1、自我成长:每日不间断地在网上学习,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是必经之路。因此在五月底去太原参加了李子勋的《家庭治疗工作坊》为期两天的培训;十一期间参加了咸阳心灵家园举办的郭铁军教授的《青少年成长回归治疗》0—6岁为期六天的学习;十二月份参加了北京“个十百千万工程”为期6天的学习以及《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青少年网络心理辅导师》的考试。

在每次的学习期间不仅得到老师们的诊治理念和方法,也增加了自己的很多见闻,接触和学习更多、先进的心理学、教育学理念和咨询方法,比如:ohkar牌、心理沙盘、释梦、催眠、团队训练、脑点测位疗法、注意力的训练等等。更是有幸认识了在汶川、雅安地震中的一线心理老师,为他们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而感动和打动,并且立志希望能追随他们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们!

今年完成了自己制定的每年必须出去学习两次的计划,写了一些学习心得和做个案、生活的感悟。

2、工作:在工作室举办了十多次家庭教育的公益课程,受惠家长达到300多人;在一个老师的帮助下在卫东小学举办了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讲座;帮助十多个离家出走、逃学、不愿上学、自残、打骂父母的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加入了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公益活动———“十百千万工程”;与市上的某些领导见面在关于开展青少年相关工作上达成了共识。

1、举办了冬、夏令营,都不是很成功,与自己的能力和团队有关,需做认真地思考和检查。

2、在网上跟朱畅思老师学习,对《诗经》的部分内容有了大概的理解和学会了部分吟诵。

3、在网上跟魏俊梅老师学习吟诵的同时,暑假去西安汉吟堂学习吟诵的相关知识,并且11月初参加了在合阳洽川拍摄中华吟诵和汉服宣传的《诗经》吟诵mv,并担任小主角。

4、引导孩子们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大学》、《论语》,做到了因人施教。

5、举办了两次文庙祭孔(端午节与孔子诞辰),比预计的效果好多,如果设备齐全、到位,参与人再多些效果会更好些。

个人:我的多年的鼻炎在北京学习时,感恩杨晓玲老师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帮我治好了!

总结: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指导,是我一贯的做人本则;我不是完人,所以没有强求自己做到最好、最强;一切都是随心、随性而做的,那是我喜欢的事,所以我都在努力地做。

时间不够用,记性不够好这是目前最大的困惑,因为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又无分身术,所以只能是一个一个慢慢地啃、练,相信在明年又会有一个暂新的自我!

明年的计划已在心里,一切都会实现的!在此祝福我遇到的所有贵人和帮助我成长的每一位家长、孩子,新的一年事业蒸蒸日上、学业突飞猛进!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这样,有了良好的分享行为后,幼儿才会成为有四种基本能力的新一代,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孩子面对未来世界挑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能力。

2、部分家长对幼儿分享教育不知可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4、有些家长自身缺乏良好的分享行为,不能言传身教。

5、许多家长一味“奉献”,不知“索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症下药,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到分享教育的研究中,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和内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由于家长所受的教育和身处的环境不同,文化修养、职业不同,所以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差异。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对幼儿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视,常常向我们询问孩子能不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孩子学会了几首儿歌、歌曲,但对其它方面的发展很少过问。由此可见,家长比较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了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我们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促使家长不仅重视幼儿知识教育,而且重视幼儿良好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讨论,如何使孩子学会分享,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幼儿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向家长开放幼儿园半日活动,从中引进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经验和技能,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充分发挥孩子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并要求在家中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重要与老人分享。此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分享教育活动,让他们深入到孩子中间,亲身感受分享带给孩子的乐趣,体会分享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家长进一步领悟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长的思想提高了,才能真正将先进的观念渗透在行为中,促进其行为的转变。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去学习。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直接的启蒙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有的家长平时在家中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人有爱心,这就给了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如:在分点心,吃饭时家长有意识的将食物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孩子听“妈妈(奶奶、爷爷、爸爸)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让你和我一起开心。”当看到孩子正在玩玩具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能不能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好吗?”在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之下,幼儿也会尝试去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思想意识中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平时在家中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就行。因而在和周围人交往时缺乏爱心,不知道关心体贴别人。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常告诫孩子:好东西留着自己慢慢吃,不要分给别人;刚买的新玩具不要随便借给别人玩,不然会弄坏的。可以想象,幼儿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很难产生良好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因此,我们引导家长充分认识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认识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真正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平时不光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在与亲朋好友的接触交往中,更要以诚相待,乐于助人。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老人,有好吃好喝的应该先满足老人;外出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家长有爱心,必然就有着积极的分享行为,势必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家长对他人真切的关爱,幼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之下,这种无形的教育会在幼儿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促使幼儿也能够学着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此基础上发出分享行为。

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间交往的明显减少,均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有的孩子玩玩具时,自己不玩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有的孩子吃东西时总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抢到自己的手中,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之为“独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的对立面是“独占”、“独享”、“多占”。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会发生一些事,这些事虽然平常,但往往正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良好教育契机。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日常情景、同伴间的交往都是一个个教育的好机会。家长要对这些给予足够的重视,时时做有心人,抓住契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分享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得金色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形象好象就是幼儿身边的同伴或者就是幼儿自己,所以大家十分喜欢她。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此外,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家长的面愿意与人互换玩具,而家长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家长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与同伴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好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家长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百般疼爱,可谓百依百顺。但是有的家长只是一味盲目地溺爱孩子,很少注意要求孩子关心体谅别人,对别人的爱表示感谢,予以回报。长期下去,幼儿极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针对这一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尤其注重启发家长不仅要爱孩子,让孩子体会了解父母的爱,还要引导幼儿学会爱他人,以实践行动来报答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有时家长甚至可以主动向幼儿索取一点爱,如希望孩子能将好吃的和父母、祖辈分享,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幼儿一但发出分享行为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幼儿获得前进的动力。幼儿体验到分享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后,才能乐此不彼。天长日久,幼儿也就会由最初被动的分享转化为自然而然的主动分享了。

在我们的引导下,积极投身到分享教育研究中的家长日益增多。研究前,只有45%的家长能主动配合我们的分享教育活动,而现在已增加到90%左右。这也就相应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的增强、分享水平的提高。研究前能发出分享行为的幼儿只占10%,现在此类幼儿已达到总人数的80%。已一斑可窥全豹,足见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了。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总结篇七

一、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健全各项制度

1、成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

2、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制定家庭教育各项制度。如家长学校制度、家长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

3、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目的是为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一个平台,使教师与家长掌握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步,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工作。

二、具体工作

家长学校工作:

1、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找出问题家长,有针对的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集思广益,进行经验交流。

3、每月给出家长作业题、指导孩子菜单,从家长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协商解决,并做好分析记录,并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4、密切家校联系工作: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今年改进了工作方法,由原来家长与班主任的联系改为家长与所有任课老师之间的联系、互动,做到次次联系有具体内容、有家长反馈、有活动小结等,确保活动有效果。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我校农村子弟占多数,家长们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孩子,联系方式也多有变动,甚至家庭住址也经常变动,所以难以取得联系,更谈不上交流。

2、我校本学期即使开通网络,多数学生家庭无条件上网。

改进措施:从关心孩子生活入手,积极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如给贫困学生捐钱捐物,让学生和其家长确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变被动为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从而愿意配合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我校年轻教师资源,动员年轻教师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师行列,以点带面;在电话、网络不通情况下,加强家校联系册的使用、增加家访次数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据我校实际情况来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