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优质15篇)

时间:2024-02-27 05:20:09 作者:温柔雨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某个经历的理解和领悟。这里有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师德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在这一学期里,学校组织我们全体老师,利用平时政治学习时间学习了有关于师德师风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育行为的六条规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学习之后,,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

充满爱心的教师一定会受学生尊敬的,这也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只有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

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全部的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我时刻提醒自己:尊师必先爱生!

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中学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学专题教育在我国中学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专题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了多次专题教育学习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专题教育提高了我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专题教育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分析不同的专题,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以历史学科为例,我曾参与一个关于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的学习,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我不仅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商业往来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转折,提高了我的历史学习水平。

第二,专题教育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题教育中,我通常需要独立进行调研、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我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够迎接各种挑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题研究中,我深入了解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思考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专题教育拓展了我的学习视野。专题教育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科学、人文、社会等众多学科。通过进行跨学科的专题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平时不常接触的知识领域。这种跨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开拓了我的学习视野。举个例子,在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专题学习中,我既学习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也了解了法律、道德倡议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这使我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

第四,专题教育培养了我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在专题学习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人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对方的意见,与他人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在沟通与合作中,我也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一次团队合作的专题研究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收集、整理资料,并在讨论中梳理出整个研究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担当和分工合作,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关键。

第五,专题教育激发了我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专题学习让我明白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我对学科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专题学习,我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也锻炼了自己的学习动力。例如,在一次有关语文修辞手法的专题学习中,我发现了语文之美和魅力,这让我更加喜欢和深入研究语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中学专题教育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专题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专题教育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学习水平,我参与了一次以“专题教育学习讲义”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对于专题教育学习讲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叙述。

首先,在研讨活动中,我了解到专题教育学习讲义的重要性。专题教育学习讲义是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学习的工具与方法。它不仅能够提供知识的来源和途径,还能够帮助学习者整合已有的知识,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专题教育学习讲义,我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使自己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更好的发挥。

其次,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在研讨活动中,讲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包括选题、内容编排、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技巧。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制作一份讲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过细致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但是,一旦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就能够制作出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讲义,从而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专题教育学习讲义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研讨活动中,我了解到专题教育学习讲义是针对特定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有序地进行学习。通过讲义中的目录和章节划分,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顺序。这使得我的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化和高效率,提高了学习效果。

此外,专题教育学习讲义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研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讲义的设计和编排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在讲义中加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讲义中还可以添加一些互动性的元素,如思考问题、练习题等,可以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最后,在研讨活动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评估和改进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在讲义制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次评估讨论,参与者对自己所制作的讲义进行了互评和建议。通过这次讨论,我了解到评估是讲义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评估才能发现不足和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和提高。评估和改进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制作出更好的讲义,提高教育学习的效果。

总之,参与专题教育学习讲义的研讨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专题教育学习讲义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会了制作高质量的讲义,并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讲义,提高了自己的教育学习水平。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将成为我提高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工具和途径。

中学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在中学教育中,专题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旨在加强学生对某一特定主题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中学专题教育中学到了很多,特此写下这篇文章,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专题教育注重知识的有机结合。在专题教育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会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学科的分隔,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在学习关于灾害预防和应对的专题时,我不仅学到了地理学科中关于气候现象、地震和洪水等的知识,还了解到了化学学科中有关火灾预防和灭火的内容。这种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一个问题,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专题教育倡导团队合作。在专题教育中,通常会给学生分组完成一些课题或项目。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会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然后再合并成一个完整的课题报告。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而且,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妥善解决,培养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专题教育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在专题教育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专题时,我们曾参观过垃圾处理厂和风力发电厂,亲眼见到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现实应用。这种实践和实际应用的学习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专题教育注重思维的培养和拓展。在专题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对知识进行积累和记忆,还要学会思考和质疑。我们需要学会提问,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我们能够培养出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思维的培养还能够激发我们对知识的兴趣,让我们愿意主动去探究,乐于学习。

最后,专题教育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专题教育中,我们通常会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框架和指导进行学习,但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自主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查找和整理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专题教育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我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合作、实践、思维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希望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继续发扬专题教育的精神,不断学习和进步。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下面小编整理了20xx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

心得体会。

范文,以供参考。

20xx年7月,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1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到发展“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集中体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要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思想,也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建设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这已经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发展所证实。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贯通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后来,他又提出“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的思想。“讲全”生产力,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和运用。在党的xx大,把“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要义。党的报告把“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国话语基础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进取,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理论,增强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把握和基本纲领的认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确立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搞清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确立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步骤;厘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关系多样性现状的认识,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体制基本格局的理论;提升了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的认识视野,形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思路;拓展了对外开放的认识视界,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认识的新观点,等等。

党的以后,提到,“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要在解放生产力中全面持续协调地发展生产力。他提出“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当代意义做出了新的判断。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他提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成为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向。在对中国经济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的新的研判中,对中国经济转型格局和发展方向做出了新的阐释,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中,要“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是对经济新常态辩证认识和全面谋划的新的概括。

从“讲全”生产力到“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刻画了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发展的基本脉络,是贯穿于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主线,也是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的显著标识。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要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为事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来就主张“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即从实际的和现实的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出发。“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建设和发展,深刻地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是对这一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成果的揭示和提炼,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30多年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奠定了重要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比如,确立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国情,也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和经济事实。“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就是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为研究对象的。再比如,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总体研究。“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以对经济制度的本质研究为前提,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着力于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研究,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发展和完善为主线,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总体研究。

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深化和科学定位的事实依据。党的xx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xx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直到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论是以实践发展为依据而得以赓续、完善,实践也以理论创新为指导而得以深化、前行。

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这一“结合起来”的中国话语的意蕴就在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各司其职又协调互助、相得益彰。显然,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定位,是以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为依据的,也是对这一实践经验的理性提升,是“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重要呈现。

由此可见,这些方面的理论成果,是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得以升华。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党的以来,按照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中,驾驭经济新常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些“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新见解,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新的运用。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二是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三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障,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四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五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六是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必须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实现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经济新常态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经济新飞跃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

七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四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入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的方向。

八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积极防范各种风险,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蕴藏着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创新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要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境界中,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念好“两学一做”“四字诀”。

深化认识,念好“思”字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该及早思考,提前谋划,研究起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做好向上对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实际迅速启动。首先要建立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时可依”,形成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规范学习机制,认真制定。

学习计划。

明确学习的重点和内容并及时整理学习文字、影像资料做到学有记录、学有成效。再次要扎实组织落实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定期报告学习心得切实增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牢基础,念好“学”字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学习系列讲话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经常捧读、认真领会,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立起来,刻印在每一个党员的心头,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熔铸“信念之魂”,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把实要义,念好“严”字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更谈不上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执政党,正人先正已,必须要把党员干部队伍管好用好。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细化。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立德立规,树起道德高标准,划清纪律“底线”,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要时刻、自觉、坚决向党中央看齐,把看齐意识扎根于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团结一致。

抓牢关键,念好“做”字诀。做一名合格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正所谓党员是标杆、是引领,党员怎么做,群众就跟着怎么学。党员只有树立清风正气,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舷,才能引领群众,才能在社会上弘扬一股正气,才能让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具体来说,就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珍惜荣誉名声,常修为政之德,力戒权力滥用;珍惜家庭亲情,常思贪欲之害,力戒见利忘义;珍惜平凡生活,常怀律己之心,力戒放纵自我。带着感情、责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成为每个人终生的使命。而专题教育学习讲义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近期参与的一次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学习中,我深感其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方式,分享我对专题教育学习讲义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讲义的制作过程。

在这次学习中,我主要参与了一份关于市场营销的讲义的制作工作。这一过程中,我深感到讲义的制作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系统思维能力。首先,我们需要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和梳理,确保授课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其次,我们需要将这些概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帮助学员理解知识点。最后,讲义的设计也需要综合考虑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以便提高学习的效果。这一制作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讲义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它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桥梁和工具。

第二段:讲义的学习过程。

接下来,我开始了对讲义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感到讲义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讲义,我们可以按照一个系统的顺序来学习知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脉络和内在逻辑。而讲义中的图表、案例等多种形式的补充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应用知识点。此外,讲义还提供了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对讲义的学习,我对市场营销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第三段:讲义的辅助作用。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外,讲义还具有辅助作用。在课堂上,讲义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和思路。通过讲义,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学习知识,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在课后,讲义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复习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讲义还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工具,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在实践中深感到讲义的辅助作用对于学习的帮助和推动。

第四段:讲义的改进与创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对讲义的改进与创新产生了一些想法。首先,讲义的制作应注重现实案例的引入,以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知识。其次,讲义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最后,讲义的学习可以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形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这些改进与创新,讲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

第五段:我对讲义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专题教育学习讲义学习,我对讲义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讲义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同时,我也意识到讲义仍有许多改进和创新的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对讲义的制作和使用的能力,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专题教育学习讲义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讲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对讲义的改进与创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讲义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中学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在中学教育中,专题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专题,如数学中的方程、语文中的作文等。作为学生,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专题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专题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专题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专题教育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学习专题时,老师会通过多种方式来阐述和解释知识点,如举例、讲解、教学视频等。这种多元化的传授方式,使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更好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方程的专题时,老师通过实例分析和图解等方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我对数学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解题能力。

其次,专题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专题时,我们需要自己去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使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学习语文作文的专题时,我需要自己阅读优秀的文章,并进行模仿、比较、分析,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需要我耐心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专题教育让我了解到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专题学习中,我发现许多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依存的。这让我意识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入理解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酸碱反应时,我发现它不仅涉及到化学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这要求我们要对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中的酸碱反应。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帮助我更全面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专题教育激发了我对知识的兴趣。专题中的教学常常涉及到真实的问题和案例,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这种实际运用的情境,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特别是在学习生物专题时,老师通过实践、实验等方式,让我们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激发了我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中学专题教育不仅加深了我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培养了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专题教育,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同时,专题教育也让我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发挥专题教育的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一。它讲述了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准确叙述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史工作“以史签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不忘前人、激励今人、启迪后人”是编写此书的目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的80多年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不断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和办法都失败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直到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革命方向。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并经过改组后的国民党合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革命失败,被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建立了根据地,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终于取得抗战的胜利。1946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把革命进行到底,要么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然选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走社会主义的方向的道路。用革命战争抗击国民党发动的反革命战争,在1949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结束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耻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获得解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之前在电视、书本上对新中国建立只了解个大概,看完这本书后,才完整的了解整个历程,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四史”,作为中国人应该人人知晓历史,才会懂得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就像习近平同志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签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对于我们这代人对新中国的历程,只是了解却没有经历过,感悟不深,只有刻苦铭心才会懂得、珍惜。今年的“新冠”比作没有硝烟的战争,党中央果断封城、统一部署,国家有难,涌现出多少逆行者,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最难能可贵的是全国14亿人民一起戴上了口罩、不聚集,用行动支持抗战的胜利,短短的数月,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控制,人民从紧张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再看看全球,疫情动态数据每天上升……让每个防疫物资供应紧缺情况下统一生产、发放。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常供应。中国人都真正体会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决策的准确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在疫情期间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公交人,我才真正明白“一切行动听指挥,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久事公交响应国家号召,坚决贯彻统一部署,落实到各基层,领导们并亲自在各个停车场、站点进行巡视,根据防疫物资供应紧缺,直接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到各个厂点寻找货源,及时发放到各个车队。车队党支部积极响应,根据久事集团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党员挺身而出,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身行动兑现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同时带动着车队全体员工志愿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一场全覆盖消毒工作打响了。

在这场全国战役中,久事公交只是一个缩影,虽然没有医护人员那样奋战一线,直对生死的可歌可泣,但在后方默默奉献的公交人一样充满正能量。让我想到了建立新中国前,像陈独秀、李大钊等不愿做奴隶的人,用信仰、执着,带动整个中国的有志青年,团结一致,坚持抗战胜利。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爱戴——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走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我们是新中国崛起的见证人,只有了解过去的历程,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展望未来,谱写强大的中国。

历史证明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履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0年5月9日xx市市委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会上xx书记指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

会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四史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有着十分紧迫而又深远的意义。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四史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面对当前常态化抗击疫情状态下,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工作状态下,基层党员更要敢于担当,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共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党员干部来说,历史更是好的营养剂,多一次重温我党的历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当前,上海全市上下掀起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的骄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进一步振奋精神,在比学赶超中奋发作为,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描绘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来说,是一次重温初心的洗礼。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只有重回历史原点,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寻回初心,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践行初心,进一步坚定原本的理想信念,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是运用好历史思维,学会历史逻辑、把握历史规律,善于在历史中找到可资借鉴的治理之道。我们看到,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的借鉴。比如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很好地运用了当年抗击非典中的做法,并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让中国的疫情得以控制住,不再每天源源不断地增加感染者,使病情进一步扩大。

我们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以致用。把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实绩。并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学习好、践行好。在工作中要牢记学习“四史”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坚守初心,奋发作为,为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

第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首要的是学习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

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

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等等。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识点”,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

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以及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第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就构成了“一部一部”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地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一个“高标准”。其“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史”中也有经验和教训。苏联在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这一体制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g家解体。

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

“四史”学习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就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就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必将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

第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我们的一种独特政治优势。

抗震救灾精神等,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必须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历史精神就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第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连续的,不能简单地断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打通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

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会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人民军队史的言行。

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历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当前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同时,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还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

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是当前和今后全体党员、干部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力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求真务实,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学在深处、入脑入心。

“四史”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当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遇到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学习“四史”要紧扣时代特征。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定力。

“四史”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道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而如今有一些党员对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缺乏深入了解,他们贪图安逸,坐享其成。学习“四史”要紧扣实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以“四史”开展党性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要在现实中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四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当前,有一些领导干部意识到自己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对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无从下手。其实,通过学习“四史”便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加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最终达到提升自我能力的目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之际,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要让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强化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让党员干部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把新时代的长征路走得更稳更好。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总书记曾给广大青年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近些年来,网上不时就会出现了讨论“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王伟”等革命英雄事迹真伪的事件。

很多网民纷纷发言力挺英雄,为英雄“点赞”,同时也有少数人怀疑英雄,以致网上各种评论沸沸扬扬。那些造谣者为什么能够有听众、有“市场”?归根结底是有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年轻人对党史、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史实了解不够造成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党员,我认为更应该认真学习。下面是我在学史中的几点感想。

一、学习党史、国史,人民教师应走在前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主要引领者。学习党史国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不但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党性修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寻根溯源、以理服人加强对学生党的理论教育,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补足精神之“钙”的必由之路,做时代的“逆行者”。

二、学习党史、国史,学校教育须大力加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孩子党史、国史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学生的求学期,也是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党史、国史在德育教育中的课程量,加强相关课程打磨和安排部分专家型教师讲授这一课程,对加强学生三观培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习党史、国史,方法手段需与时俱进。应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形式,大力利用网络资源、游戏动漫、儿童读物、仪式庆典、讨论交流等教育载体或教育形式,促进相关教育更加生动、更有时代感,更具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没兴趣、不想学等问题,使红色基因得到更好传承与弘扬.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

俗话说:“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历史真相、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育,增加前行的智慧和动力。

学好“四史”,方可弘扬传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既经历了威震四方、“万国来朝”的繁荣与辉煌,也尝尽了割地赔款、备受欺凌的屈辱。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声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挺直了腰杆!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差、底子薄,百废待兴,满目疮痍,同时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可以想象当时建设和发展的难度之大。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自力更生,努力发展经济。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既结合国内实际、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过几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好“四史”,勇于开拓创新。以史为鉴,历史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使我们融会贯通、惩前毖后,获得启迪。学好“四史”,深入了解新中国和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从南湖红船上的秘密会议,到土地革命的武装斗争、继往开来的民族复兴,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上下求索,力挽狂澜,顺应历史潮流,做出艰难而正确的选择,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谱写一个又一个的华丽篇章。新中国发展的历史也一部创新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历史。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拓创新,永不停息,一步步走向幸福和光明。

学好“四史”,坚定“四个自信”。历史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记录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过程,只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便不难发现其中的历史发展必然规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优势,亿万中国人民从中受益,实现了强国梦想。尤其是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一声令下,无数人驰援武汉,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同舟共济,共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这是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制度所无法匹敌的。

我们要扎实地学习“四史”,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习前人的智慧,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把党和国家和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近日,市委专题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李强书记指出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四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四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四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广大党员要把四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门四史的“必修课”中修心、修德、修身,坚定地走好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斗之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好“四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回望源点,不断增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

要结合金山实际,切实提高“四史”学习教育的现实效果。尤其要紧扣主线学,把学习“四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要融会贯通学,推动党员干部以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思考问题。要联系实际学,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

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5月27日,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部署推进会,街道党工委书记凌军芬结合上海市委、浦东新区区委会议精神和街道实际,作了“三个聚焦”,学好“四史”,从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置发展根基,为陆家嘴街道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的动员。

聚焦为何学,深刻认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强化爱党爱国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历史规律、提升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聚焦怎么学,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把握核心要求,更好地学思践悟新思想。把握重要任务,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把握重要方法,将“四史”学习教育和陆家嘴实践紧密结合。聚焦如何抓,抓实抓细“四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分类指导,做到求真务实。

目前,陆家嘴街道已形成了党员干部、班子成员带头学,年轻党员与老年党员结对学,小辈带动家人学,两新组织党员线上线下互动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教育往深处走、往实里抓。

学好“四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四史”教育学习,笔者以为:必须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在“恒”、“悟”、“践”三个层面着力。

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后创立,生动记录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思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学贵有“悟”,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实事求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从学“四史”中寻找答案和办法。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__而空手回”。读史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上下拧成“一股绳”,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工作创先争优、学习蔚然成风。带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动起来,切忌踢“半场球”,搞“半拉子工程”。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笔者有理由相信,陆家嘴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将扎实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学习前人的智慧,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陆家嘴社区治理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最近,“四史”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地举行。何为四史,就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而四史学习就是武装头脑的重要方式。

以史鉴今,历史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论是基层干部还是领导干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只是都应该具备,不读点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不知道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不掌握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是很难治理好社区、社会乃至国家的。比如“香港问题”就是非常典型的历史教育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_正是因为历史教育的偏颇,缺乏正确的历史观才导致的。我们要学会从历史看当下,从历史中吸取养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紧迫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历史教育能够在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时,让人们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四个自信”的同时,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思辨建立分析、判断能力,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四史”教育不同学学校里的历史课,他更加注重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面临的各种外来侵略、民族掠夺,所有共产党员团结一致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反映我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只有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

在和平年代,“四史教育”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不断重温历史的前提下,我们才更加觉得身上的使命和担当越发沉重,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学习“四史”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略知一二,一定得了解的多、了解的广。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要想更好的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更大的体现出一名党员应有的价值,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想干事就是要时刻想着为群众谋利益,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把岗位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把事业作为自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聚精会神干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敢干事就是要敢于破难,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年轻党员要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人民群众一起研究办法解决问题,锻炼成长;会干事就是要善于谋事,把情况摸全、摸准、摸透,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实效;干成事就是要当“实干型”的党员,不当“纸上谈兵型”式的党员,只有干成事才能真正地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近日,市委专题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会上,李强书记指出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四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四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四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广大党员要把四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门四史的“必修课”中修心、修德、修身,坚定地走好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斗之路。

通过这次的四史学习,使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关注着国家实事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忘记历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最终提高自我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四史教育,爱国情怀,从根本出发,不忘初心,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爱国青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新中国初期的中国城市里,由于对中共的不断增长的信任,是一片欢欣鼓舞。”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简毕巨?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能打破学者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判断?而且还闪耀了新的辉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在“四史”学习中找到答案。为更高效地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也要讲求方法,具体来说,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不要就“学”论“学”,要系统谋划。东汉思想家王充指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即了解古代不了解现在是愚昧无知的,了解现在不了解古代和瞎子无二,他提倡的“古今法”在如今依旧值得借鉴。从“四史”内容本身来看,百年党史、七十年新中国史、四十年改革开放史、五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并非是四段历史的简单接续,而是各时间段的包含交错,因此不能简单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厘清发展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做到“胸有丘壑”。要注意内容上的横向拓展,明晰历史事件和实践逻辑的上密切关联,做到“胸有成竹”。

不要千人一面,要尊崇差异。“四史”学习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规定动作要整齐划一,以体现严肃性、标准性和仪式感。比如对学习贯彻新思想这一工作重点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史》等规定书目的学习,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对照”,从而加深对初心使命的感悟。但除了共同科目、规定动作,还是要鼓励每类主体、每个单位有自己的特色,用百花齐放的成效让党员群众看到“我们不一样”。比如针对主体的不同,领导干部要示范引领,结合中心组学习、在线学习、讲专题党课等形式开展。党员群众要自觉践行,积极参与主题党日、主题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针对单位不同,对于广大村居、“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打造一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学习载体;对于青少年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青少年进一步树立正确历史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不要“坐而论学”,要“起而行之”。古人强调学习和实践的联系,宋代理学家张栻认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恩格斯也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透过“四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科学的方法论遵循?譬如,整体化的历史意识能让我们在现实反思中坚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在具体工作中,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掣肘,破除本位主义的羁绊。再譬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能让我们在厘清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时条分缕析,提高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本领。

“辨方位而正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身处大变革的中国社会,我们既要看得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也要寻得着一路走来的历史根脉;既要涵养世界眼光“阅尽人间春色”,也要对既有理论、行动逻辑继续坚定和创造。节点易找,轨迹难寻,太阳底下其实没什么新鲜事,熟知历史才能正视当下面向未来,才能不忧不惧举重若轻。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四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教育,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学习“四史”,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新时代承担着重要使命,广大上海党员、干部更要努力把“四史”学得更深更透,使头脑更清醒坚定,行动更坚决有力,充分借鉴历史,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的思路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始终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做好水平,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勇立潮头,充分展示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学习“四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当今年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遇到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学习“四史”要紧扣时代特征。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定力。

学习“四史”,汲取坚守人民立场,永葆共产党人初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强健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时候,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党从上到下闻令而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疫情以来,全世界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严控了国内的疫情发展,还早日踏上了复工复产、恢复民生经济的道路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信仰之力。

“四史”学习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少犯错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能够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成就。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

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情怀、责任担当、理想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的精华所在。

近日,市委召开“四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部署会,会议强调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90后青年党员、组工干部,更要用好历史这面明镜,时不我待抓好“四史”学习,在学习“四史”中汇聚力量、汲取经验、传承精神。

一、学深悟透,在“四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组工干部,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进入组织部后,我看到会议室张贴了“忠诚、公正、开拓、严谨、友爱”的“十字”部风,看到各位组工前辈们凭着坚定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铸就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标杆形象。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因此要深入地学习“四史”,才能真正了解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一幕幕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威武的阅兵式,让我倍感振奋与自豪。我想时刻牢记那份感动与震撼,投入到“四史”学习和实践工作中,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慎思明辨,在“四史”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大环境背景有全面的了解。研读“四史”,既要落实在提高理论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实践上。“四史”学习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满足于对一般史实的了解,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索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从而站稳政治立场,保证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方向。结合当下来说,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锤炼提升自身科学理论素养,在学懂弄通做实中切实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三、笃行致知,在“四史”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学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青年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时常会感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却对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无从下手。其实,通过学习“四史”便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顾历史,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以往的先例中有所参考借鉴。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加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最终提升工作能力。

学史更要创新驱动。我们的党和国家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国家不断进行各种改革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了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上。组工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大家养成了严谨细致、坚持原则等优良品质。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摒弃照抄照搬、保守教条的惯性思维,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工作。一场疫情推动了网上购物、云上生活。一网通办、视频会议、云上面试、直播带货等等新兴事物的兴起,都需要我们创新实践走在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下,更要把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重头戏,切实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好、实践好。作为青年人,更要破除惯性思维、摆脱依赖路径、跳出舒适圈,注入新鲜活力,努力做一名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组工干部,不断涵养组工干部的“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

师德专题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教师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个人年龄过度期间的桥梁,是一个人性格变化期间的一种抚慰,一个教师除了具有大爱之心,还需要保持极大的耐性和非凡的驾驭才能,方可胜任。

师德师风关系到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没有大爱之心的教师或者教学水平低下的人不能称之为合格教师,所以对师德的评价是对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或者是教师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最基本的评定,师德,是教师自身修养的一种综合,热爱教育,忠于教育是师德所有重点中的最起码要求,师德不等于爱,师德大于仁爱,仁爱太过宽松,而师德之爱往往苛刻,师德之爱往往会针对学生的弊端进行某种修正,在不影响学生大的`发展前提下,给予某种人性化的惩戒,此为师德。

师德以育人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生存基本为目的,对学生进行人性化培养的所有行为。师德存于教师心中,存于大爱之间,视生如子,视生同等是师德表现的一种具体形式,师德不是一种口号,师德也不是浮于表面的草芥,师德是有力量的,是有某种具体行为的一种综合。师德之重重于山,师德之深深于海。师德的神圣之处也在于此,具有师德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前提,为师者、勤,为师者、累,为师者、苦,就当前形势而言为师者、难!

笔者认为,师德的优劣实际上是教育成败的最基本要素,一个教师要具有很大的责任心,要具有付出的无私之心。师德的优劣决定了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往大了说,是一个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对自己行为约束力的一种警示。

师德的培养与存在是针对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师德具有不普遍性,因为每一个教师对师德的理解不一样,师德也可以理解为某一个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某一种应对措施,学生有勤有懒,教师的师德在针对性上就会有所不同,所以师德又可以说是教师针对学生所有个体的单个行为的综合,师德的建设是强化教师基础的最必要条件。

师德建设固然重要,师风的建设也必不可少,一个学校、一个学府、乃至于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师风的精彩最终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师风之意,在于师,师者、范也!教师风气决定了一个教育实体的兴衰。善于投入、敢于投入。无保留地投入和鞠躬尽瘁都是师风建设中所标榜的楷模,师风纯正,师风婉约都可以成为教育成功的途径,但就笔者认为师风的建设不是教育个体的塑造,而是一种学术气息的造就。对于教师而言每个人都是精英,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但是师风的培养不是单个人的一腔热血所能形成的,师风的好与坏实际上是由学风的浓淡体现出来。没有了师风,学风就无从建立,师风的醇厚直接影响到学风的淳朴,而淳朴的学风又恰恰是莘莘学子们日后成功的最稳重的馨石。所以一个学校一个学府,教师的风尚、教师的气度,会影响一代人的抱负和志向。师者,范也!或者说某一个经济实体或者某一个集团,造就一个好的楷模或者先进也是企业优越感一种表现或者对企业员工的一个深层次的教育。

师风取决于师德,师风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师德是基础,师风是凸于师德的“上层建筑”,师风与其说成是一个集体化的表象,倒不如说成是每个教师优点的集中展示。师风具有地域性、客观性。也具有片面性。所以推崇师风也就是推崇什么样的教育风格。

师风讲究淳朴厚重,弯下腰来,诠释学生,以生为本,以生为荣。师风淳朴,师生互勉,此也是教育成功的典范。学生的义务是学习,老师的义务是授业,所以师德关键,师风也至关重要,师德造就师风,师风反映师德。师德师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春回大地,绿意回浓,一棵棵幼苗在吐蕊伸枝,我们作为园丁,应本着因势利导、因才而育的原则,从幼苗的根部开始注意起,一直到幼苗的顶端,防虫防蛀,修枝剪叉,用我们的身心投入在园丁这个神圣的事业之中。相信;“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四史”教育学习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天,我们主要从,为什么学习“四史”,“四史”的价值和学习“四史”的目标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作以交流。

说到为什么学习习“四史”,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四史”。刚才说到了,“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期间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又面临什么样的新任务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新中国的历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创立、建设、发展的,等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现在是40多年的时间。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会主义500年。

其中前面三部历史是和中国直接相关的,最后一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所区别,表达的内容有所侧重,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逐步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推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新中国走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洞察,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系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抵御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强大的引领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与苏联社会主义等进步力量一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四史”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新时代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既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切实有效开展好“四史”学习教育,关键是要深刻把握学习“四史”的价值蕴含和实践要求,从而在走心中入心,在学思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深刻把握学习“四史”的价值意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学习“四史”,能让我们基于历史的大视野和大逻辑,弄清楚我们是谁、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特别是通过学思践悟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我们能基于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等多个层面,去深刻感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在知史中爱党、在知史中爱国,不断厚植爱党爱国之情怀,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通过学习“四史”,还能让我们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看清历史本质,以史为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进一步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从“四史”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和经验智慧。伟大的历史沉淀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出磅礴的创造伟力。融汇于“四史”其中,基于历史的链条予以串接和展现出来的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在这一精神谱系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学思感悟“四史”,特别是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创造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我们能深切感知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并从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将这一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最大治理效能。“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从中不断汲取开拓创新的经验、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把握“四史”中的各类“知识点”,我们能透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更好地洞悉过往、明理立身,特别是通过培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此形成科学、正确、系统的历史认知观,从而更好地厘清历史脉络,洞察历史真相,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启迪昭示未来。因此,通过学习感悟“四史”,我们能更好地聚焦问题导向,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强笃实的战略定力,探究治国理政之道,把握发展之规律,从而更好地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关键是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好用好历史方法论,关键是要在学习“四史”过程中,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一过程,就是推进学史明理和以史鉴今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学史、知史、悟史、史观、史鉴,学是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四史”中,要在学和知上下真功夫、用笨功夫,切实学好历史知识,形成科学历史认知。思是学用结合的关键,信是知行合一的纽带。通过学习“四史”,要在反思和内省中形成大历史观,从而更好地思出自觉自信、信出坦荡忠诚、悟出使命担当。学知在于用,思信在于行。通过学习“四史”,要树牢“长线历史观”,全面、理性、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知当下、展望未来。要始终坚持做到以史为镜、以史鉴今,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切实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学习就像西天取经,一定要有“目标”,还要有九九八十一个小目标。学习“四史”也不是无的放矢,而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一)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共产党人也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如此。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学习“四史”,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传奇的精神密码。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一个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巨变,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三个深刻改变”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三个深刻改变”、完成“三件大事”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发挥精神的能动力量,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通过百折不挠的奋斗,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传奇的精神密码。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更深地爱党爱国,增强应对挑战、激流勇进的自信和动力。学习“四史”,感悟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纯粹的理想人格。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学习“四史”,能够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共产党人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党涌现了众多极具感召力的榜样标杆、优秀典范:有“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的烈士方志敏,有“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普通战士张思德,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有“甘当螺丝钉、乐于助人”的好战士雷锋,有“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最美教师李保国。……这些在不同时期被点赞的榜样楷模,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形象再现,是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具体表现。学习“四史”,才能传承红色基因,保持精神的定力,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从“四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任何自信,都不是空中楼阁,都具有坚实的力量来源。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学习“四史”,就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四个自信”。学习“四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记载着社会发展轨迹,凝聚了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注重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四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把握这一历史逻辑,我们才能深刻认识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学习“四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更要有历史的眼光和比较的视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理想社会不懈追求的成果,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及其先进思想家力求摆脱奴役和依附、争取自由解放的憧憬和渴望,为人类开辟崭新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正唯如此,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由机械模仿走向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其显著优势,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四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集中展现。学习“四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成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四史”表明,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样的奇迹。

(三)从“四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它始终激励着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开拓创新、坚毅前行。学习“四史”,坚守“完全彻底为人民”根本宗旨。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响亮地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就是百分之百,共产党人除了为人民服务,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共产党人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完全、彻底,就是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或虚心假意。这里的“心”、“意”,正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形象表述。学习“四史”,共产党人将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作为至善的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坚守“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取向,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实际行为,坚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的根本要求,才能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习“四史”,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学习“四史”,鼓起“勇气、志气、底气”这“三股气”,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一是不屈不挠的勇气。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共产党人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既不畏惧、也不轻视,只要不屈不挠,就能成功。二是自强不息的志气。共产党人要有归零和清零意识,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敢闯人之未闯、创人之所未闯,创造新的精彩。三是脚踏实地的底气。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要“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不因困难而退却,不因痛苦而放弃,脚踏实地的实干、真干、一干到底,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为我们坚守初心提供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能给我们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党员干部,责任更为重大,有很多硬骨头需要我们去啃,许多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在工作中怎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怎样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上升到国家治理、管理方面,对这些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

如果每一个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我想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出色,收获非常充实的人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我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所有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x月xx日,党支部开展了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首先,重温党史、新中国史,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随后,各位党员同志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生活经历并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和最新进展,分享了学习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最后,党支部书记表示,希望各位党员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知往鉴今、以史资政,把党史、新中国史上的经验和智慧有机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实践中。

知往鉴今、以史资政,在“三史”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会贯通,能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为中国发展注入“历史”的力量。经过此次“四史”学习组织生活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学生党员们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提高了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学生党员们将满怀“四个自信”,秉承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院训,以对社会、对国家的热忱,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一。它讲述了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准确叙述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史工作“以史签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不忘前人、激励今人、启迪后人”是编写此书的目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的80多年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不断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和办法都失败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直到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革命方向。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并经过改组后的国民党合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革命失败,被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建立了根据地,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终于取得抗战的胜利。1946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把革命进行到底,要么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然选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走社会主义的方向的道路。用革命战争抗击国民党发动的反革命战争,在1949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结束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耻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获得解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之前在电视、书本上对新中国建立只了解个大概,看完这本书后,才完整的了解整个历程,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四史”,作为中国人应该人人知晓历史,才会懂得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就像习近平同志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签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对于我们这代人对新中国的历程,只是了解却没有经历过,感悟不深,只有刻苦铭心才会懂得、珍惜。今年的“新冠”比作没有硝烟的战争,党中央果断封城、统一部署,国家有难,涌现出多少逆行者,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最难能可贵的是全国14亿人民一起戴上了口罩、不聚集,用行动支持抗战的胜利,短短的数月,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控制,人民从紧张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再看看全球,疫情动态数据每天上升……让每个防疫物资供应紧缺情况下统一生产、发放。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常供应。中国人都真正体会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决策的准确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在疫情期间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公交人,我才真正明白“一切行动听指挥,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久事公交响应国家号召,坚决贯彻统一部署,落实到各基层,领导们并亲自在各个停车场、站点进行巡视,根据防疫物资供应紧缺,直接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到各个厂点寻找货源,及时发放到各个车队。车队党支部积极响应,根据久事集团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党员挺身而出,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身行动兑现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同时带动着车队全体员工志愿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一场全覆盖消毒工作打响了。

在这场全国战役中,久事公交只是一个缩影,虽然没有医护人员那样奋战一线,直对生死的可歌可泣,但在后方默默奉献的公交人一样充满正能量。让我想到了建立新中国前,像陈独秀、李大钊等不愿做奴隶的人,用信仰、执着,带动整个中国的有志青年,团结一致,坚持抗战胜利。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爱戴——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走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我们是新中国崛起的见证人,只有了解过去的历程,才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展望未来,谱写强大的中国。

历史证明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履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好“四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回望源点,不断增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

要结合金山实际,切实提高“四史”学习教育的现实效果。尤其要紧扣主线学,把学习“四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要融会贯通学,推动党员干部以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思考问题。要联系实际学,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

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1、“四史”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鉴。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

2、疫情中,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科研工作者的辛苦钻研,这些勇敢的逆行者们让我们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时刻,也为未来者指明方向!

3、疫情当前,党员先上。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他们成了疫情中一面鲜亮的旗帜。作为学生党员,学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我看到很多优秀党员同志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中都勇于担当、奋战在第一线,就像之前我们党史中革命先辈勇于承担起复兴中国的伟大使命,英勇无畏始终忠于党的领导,我们也应当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不断前行。

5、在这次疫情攻坚战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冲在抗疫一线的党员们,他们真正的做到了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担扛在肩上,这是我们每一名党员需要做的,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6、疫情期间,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夜以继日,以身为盾,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作为预备党员,我也要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四史”学习教育。

7、疫情是我们国家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困难面前,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正是因为党的领导,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应该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8、在许多历史的重大事件中,党员们奋不顾身的背影曾无数次出现,在这次疫情中也不例外。正是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书写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过往。他们不断的摸索奋斗让历史照进了光。

9、今天的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我们的挑战仍然是艰巨的,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利于下一步发展的有益的启示。从抗疫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克难关,齐心协力加油干,我们党和一定会夺取最终的胜利!

10、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四史”教育就是为我们每一位党员积蓄能量,推动所有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11、疫情开始,是党员冲在最前面。和平年代,党员似乎没存在感,有人说党员变了。而这次疫情恰恰证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没变,中国人的凝聚力没变。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中华民族继续前进!

1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党员干部来说,历史更是好的营养剂,多一次重温我党的历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常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3、“四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学习“四史”也是守护初心勇担使命、应对需求与挑战的保证。为此,我们要从“四史”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从“四史”教育中汲取党性之力,让初心薪火相传、从“四史”教育中汲取发展之力,把使命勇担在肩。作为历史,它们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

14、透过短剧,我感受到周总理为了民族和平民主统一,不顾个人安危、不屈不挠地奋斗。周公馆的存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爱国民主力量,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先辈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历史意识,从历史中汲取历史经验,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统一,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5、即使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但为了人民解放,“我”毅然选择奋勇向前。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作为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和学习革命先烈们不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奋学习,报效祖国。花园中间的总理雕像,眼睛望着远方,就像追随着共产主义,坚定且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四史”是一以贯之的党的思想史、实践史,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四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战疫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一线所有同志的努力。党员同志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斗争,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战疫斗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思想的指引,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思想引领要明确的是,温故而知新,吸取历史经验,才能把握历史大势,才能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即便历史事件会定格在过去,历史精神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疫情从出现到爆发到蔓延,面临着这场大考,不同国家交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答卷。各地采取“一级响应”后,如何能保证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答案是,在最危难的时刻,共产党员先上。在未知的风险之前,他们英勇无畏,这便是(百味书屋)对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践行。不管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教职人员,还是基层各个岗位上坚守的人,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一线的普通平凡人,为我们筑牢了这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

这次疫情,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成千上万个最美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壮举深深感染了我,强化了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人人奋勇争先,将初心和使命牢记心头,并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才能传承历史,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实现新变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镜可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

用历史的思维知史爱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亡的关键,更是有效防止历史周期率在中国的重演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思维知史爱党,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开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始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党性修养正心,以党员义务正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用历史的眼光知史爱国。爱国始终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情怀和担当。5000多年来,因为有着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经受住了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党员的第一位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眼光知史爱国,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让人民群众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用历史的担当知史爱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条最基本的经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担当知史爱民,要深刻认识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汇聚力量,从人民中寻找智慧,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坚定对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进而坚定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自信,进而涵养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进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跳出历史周期律,领导人民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征程答卷如画,百年初心坚如磐石。2021年是建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党员干部当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把稳思想之舵、锤炼过硬本领、践行使命担当,修炼“三重境界”,以“三新”厚植党建根基,重塑三种身份。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修炼“乱云飞渡仍从容”之境,激发党员干部“新活力”。“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望峥嵘岁月,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于危难中奋起、在挫折中前行,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教育中增强历史定力、战略定力,领悟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时代要求,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在思想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继续发扬“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勇于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用“红色”激发“新活力”,当好赓续历史伟业的“排头兵”。

锤炼过硬本领,磨砺战斗意志,修炼“少壮工夫老始成”之境,打造党员干部“新面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重温百年党史,我们党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攻坚克难、力挽狂澜,于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学习教育中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念头,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拿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势头,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动真碰硬,切实做到敢越“雪山”“草地”、勇闯“娄山关”“腊子口”,不断提高迎接挑战、转危为机的干事创业能力,以“锐意”打造“新面貌”,当好接续乡村振兴的“筑路人”。

践行使命担当,真情服务人民,修炼“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境,引领党员干部“新作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纵观成长历程,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最大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四史”中领悟为民情怀,永葆赤子之心,在学习教育中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站稳并坚守人民立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实况,掌握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将辛勤汗水浸润在“泥土芳香”中,以“初心”引领“新作为”,当好增进民生福祉的“服务员”。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从根本上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领导层的政治责任。中央政治局要带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充满信心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会议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将重大问题报请党中央研究,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并及时报告落实的重要进展;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结合分管工作负责任地向党中央推荐干部;要对党忠诚老实,自觉同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中央集中领导和团结统一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履行所分管部门、领域或所在地区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坚持每年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书面述职;要严格遵守有关宣传报道的规定。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

会议认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是关系我们党会不会脱离群众,能不能长期执政、能不能很好履行执政使命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我们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会议指出,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这几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实际,增强了指导性和操作性。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表率。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注重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注重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广泛吸引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对外宣传,针对国际社会关切,积极宣介党的十九大精神。

会议指出,要组织开展集中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推动全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提高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xxx总书记曾鲜明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时代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既是各级党组织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也是广大党员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的必修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四史”在时间上横跨百年,在内涵上包罗万象,要有效推进“四史”学习入心入脑,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坚持目标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掌握“四史”学习的“正确姿势”,从而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常学常新、知行合一。

坚持目标思维,从历史进程回顾中强化政治认同。“四史”学习有别于普通历史研习的鲜明特征在于政治性。要通过对重大历史事实和进程的回顾,在思想上厘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根本问题,达到强化“四个自信”和增进政治认同的思想教育目标。史实胜于雄辩,党的领导始终是贯穿“四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航者,而且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传承的有力引领者和重大贡献者。厚重、生动的“四史”素材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断培育爱党爱国之情怀,使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这就彰显出理论学习背后的政治站位和现实关照。

坚持系统思维,从历史逻辑演进中把握发展规律。“四史”虽然各有侧重,但彼此之间并非是孤立或割裂的,而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贯穿着“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大历史观,渗透着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四史”的学习和理解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从整体上看,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彰显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最核心的规律性认识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而社会主义发展史奠定了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宏观语境,揭示出新旧力量博弈的激烈性、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道路选择的多样性,这套发展规律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坚持实践思维,从历史规律总结中明确现实策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要想真正“接地气”,必须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从宏观上看,要通过感悟“四史”,坚持社会发展的问题导向,一以贯之地强化忧患意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大建设”。从微观上看,要通过学习“四史”,切实掌握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优良传统、工作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宗旨、从严治党的工作理念、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等等。这些经验和传统贯穿于“四史”之中且常学常新,不仅是精神力量的源泉,而且是现实工作的抓手,体现出学史明理、以史鉴今的唯物史观。

近日,市委召开“四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部署会,会议强调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90后青年党员、组工干部,更要用好历史这面明镜,时不我待抓好“四史”学习,在学习“四史”中汇聚力量、汲取经验、传承精神。

一、学深悟透,在“四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组工干部,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进入组织部后,我看到会议室张贴了“忠诚、公正、开拓、严谨、友爱”的“十字”部风,看到各位组工前辈们凭着坚定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铸就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标杆形象。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因此要深入地学习“四史”,才能真正了解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一幕幕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威武的阅兵式,让我倍感振奋与自豪。我想时刻牢记那份感动与震撼,投入到“四史”学习和实践工作中,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慎思明辨,在“四史”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大环境背景有全面的了解。研读“四史”,既要落实在提高理论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实践上。“四史”学习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满足于对一般史实的了解,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索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从而站稳政治立场,保证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方向。结合当下来说,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锤炼提升自身科学理论素养,在学懂弄通做实中切实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三、笃行致知,在“四史”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学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青年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时常会感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却对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无从下手。其实,通过学习“四史”便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顾历史,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以往的先例中有所参考借鉴。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加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最终提升工作能力。

学史更要创新驱动。我们的党和国家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国家不断进行各种改革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了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上。组工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大家养成了严谨细致、坚持原则等优良品质。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摒弃照抄照搬、保守教条的惯性思维,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工作。一场疫情推动了网上购物、云上生活。一网通办、视频会议、云上面试、直播带货等等新兴事物的兴起,都需要我们创新实践走在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下,更要把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重头戏,切实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好、实践好。作为青年人,更要破除惯性思维、摆脱依赖路径、跳出舒适圈,注入新鲜活力,努力做一名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组工干部,不断涵养组工干部的“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新中国初期的中国城市里,由于对中共的不断增长的信任,是一片欢欣鼓舞。”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简毕巨?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能打破学者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判断?而且还闪耀了新的辉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在“四史”学习中找到答案。为更高效地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也要讲求方法,具体来说,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不要就“学”论“学”,要系统谋划。东汉思想家王充指出,“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即了解古代不了解现在是愚昧无知的,了解现在不了解古代和瞎子无二,他提倡的“古今法”在如今依旧值得借鉴。从“四史”内容本身来看,百年党史、七十年新中国史、四十年改革开放史、五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并非是四段历史的简单接续,而是各时间段的包含交错,因此不能简单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厘清发展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做到“胸有丘壑”。要注意内容上的横向拓展,明晰历史事件和实践逻辑的上密切关联,做到“胸有成竹”。

不要千人一面,要尊崇差异。“四史”学习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规定动作要整齐划一,以体现严肃性、标准性和仪式感。比如对学习贯彻新思想这一工作重点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史》等规定书目的学习,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对照”,从而加深对初心使命的感悟。但除了共同科目、规定动作,还是要鼓励每类主体、每个单位有自己的特色,用百花齐放的成效让党员群众看到“我们不一样”。比如针对主体的不同,领导干部要示范引领,结合中心组学习、在线学习、讲专题党课等形式开展。党员群众要自觉践行,积极参与主题党日、主题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针对单位不同,对于广大村居、“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打造一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学习载体;对于青少年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青少年进一步树立正确历史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不要“坐而论学”,要“起而行之”。古人强调学习和实践的联系,宋代理学家张栻认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恩格斯也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透过“四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科学的方法论遵循?譬如,整体化的历史意识能让我们在现实反思中坚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在具体工作中,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掣肘,破除本位主义的羁绊。再譬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能让我们在厘清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时条分缕析,提高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本领。

“辨方位而正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身处大变革的中国社会,我们既要看得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也要寻得着一路走来的历史根脉;既要涵养世界眼光“阅尽人间春色”,也要对既有理论、行动逻辑继续坚定和创造。节点易找,轨迹难寻,太阳底下其实没什么新鲜事,熟知历史才能正视当下面向未来,才能不忧不惧举重若轻。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

第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首要的是学习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

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

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五”计划,等等。

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识点”,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

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以及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第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如果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就构成了“一部一部”的历史。

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楚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地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一个“高标准”。其“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史”中也有经验和教训。苏联在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比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这一体制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g家解体。

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治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是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

“四史”学习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就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就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必将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

第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我们的一种独特政治优势。

抗震救灾精神等,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谱系,必须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如果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历史精神就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第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

历史是连续的,不能简单地断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打通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通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

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会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人民军队史的言行。

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认识,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历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当前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动,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然落后。同时,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还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

市政府党组成员要组织带领分管战线和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规定》的各项要求。

一要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学习党史、国史,发扬优良传统,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认清责任、扛起责任、落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要从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切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廉政勤政,遵守廉政规定,净化政治生态。

三要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岗位责任,市政府党组成员要按照《规定》,落实好“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对分管部门党建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注重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了解基层情况、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上下功夫,做到真管真严、长管长严。

四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要按照“六稳”“六保”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项目建设、扶贫攻坚、民生保障上取得更大成效,为如期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学四史,强信念。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学习新中国史,坚持砥砺前行。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学好新中国史,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厚植发展基础,能为妥善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不断注入历史智慧,增添精神动力。学习改革开放史,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要紧扣时代特征。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定力。例如: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牢牢把握这一特点,激励上海的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担起新使命、实现新作为。总的来说,学习四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学习四史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导下,全党范围内已形成了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抗日战争,却从长辈们中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流传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实现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告诫全党:“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我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等党新时期的创新理论,以这些基本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清除头脑不积极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脚踏实地地维护好党员的形象。在这次抗击疫情时,我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在玉兰第二社区为小区居民登记口罩,严格把控外来人员的信息,听从上级下达的指令,保障居民的安全,把服务人民作为首位重要任务,抓好疫情防控,确保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通过这次疫情把学习“四史”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使学习“四史”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真务实、推进学习工作的过程,永远坚持党的领导。

很庆幸自己生活在xx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xx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新时代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它是不容易的,历程更是艰辛万苦的。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其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只有坚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反复地学,建立健全“四史”教育长效机制,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增强情怀和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近,“四史”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地举行。何为四史,就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而四史学习就是武装头脑的重要方式。

以史鉴今,历史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论是基层干部还是领导干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只是都应该具备,不读点历史,不了解中国历史,不知道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不掌握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是很难治理好社区、社会乃至国家的。比如“香港问题”就是非常典型的历史教育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正是因为历史教育的偏颇,缺乏正确的历史观才导致的。我们要学会从历史看当下,从历史中吸取养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亡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紧迫地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历史教育能够在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时,让人们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建立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四个自信”的同时,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通过思辨建立分析、判断能力,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四史”教育不同学学校里的历史课,他更加注重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面临的各种外来侵略、民族掠夺,所有共产党员团结一致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反映我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只有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

在和平年代,“四史教育”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在不断重温历史的前提下,我们才更加觉得身上的使命和担当越发沉重,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使命。

2020年5月9日xx市市委召开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会上xx书记指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

会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四史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有着十分紧迫而又深远的意义。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四史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面对当前常态化抗击疫情状态下,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工作状态下,基层党员更要敢于担当,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共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党员干部来说,历史更是好的营养剂,多一次重温我党的历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重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新时期部队保密的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挑战。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更好地为部队中心工作服务,抓好部队保密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位官兵需要潜心思考和认真探讨的新课题。信息安全保密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政治任务。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安全保密的工作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信息安全保密的工作,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

一、强化教育,提高认识,筑牢思想“防火墙”,做到“三要”

针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官兵思想麻痹,违反规定私自上互联网和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在书信中涉及部队活动的信息等保密观念淡薄,违反保密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引导,搞好信息安全保密,不断增强官兵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信息失泄密的防范工作,从源头上堵住失泄密的渠道。

一要强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在保密教育中,要加强保密法规的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安全保密和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的学习,使官兵了解失泄密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要结合业务工作,对重要岗位、重点人员定期进行业务知识保密的教育。抓好“一点一线”:一点,就是要抓好领导干部的保密教育。把保密教育纳入本单位宣传教育工作内容,通过集中教育、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保密意识,提高他们的保密技能;一线,就是要抓好要害岗位、部位工作人员和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警示片巡演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保密形势、保密法制教育,帮助涉密人员增强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从思想上牢固严守国家秘密防线。

二要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把保密教育纳入政治教育计划,统筹安排,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任务性质、保密设施、涉密程度和人员状况,采取领导上课、专题讨论、安全分析和观看录像等形式进行保密教育。针对自身情况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保密教育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讨论。力求使教育课程生动活泼,易学好懂,便于掌握,做到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把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定期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面上教育与单个教育相结合,业务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保证每一名官兵都受到教育、受好教育。

三要突出教育效果的实效性。要注重把保密教育渗透结合到各项工作和任务的全过程,在重大节日、重要军事活动期间要进行专项保密教育;在干部转业、人员调动、战士退伍时专门安排保密教育;对保密员、机要员、网络指挥系统工作人员等接触机密人员进行经常性教育。改变只注重教育上有多少次课、参加了多少人,学过了多少文件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把教育的实效定位在广大官兵高技术条件保密知识多与少、保密意识强与弱、泄密事件有与无的标尺上,通过激发和增强官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官兵安全保密的责任感。

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守纪律、讲规矩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之作为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加大反腐惩恶力度,从强化巡视监督,到狠抓执纪问责,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赞誉。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随着形势发展,制度层面上也将不断完善健全。《准则》和《条例》的修订完善和贯彻落实,又一次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号角,必将为党的建设注入强大正能量。

在当前剑指反腐的高压态势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自己没有贪污腐败问题就行,请客送礼甚至少许受贿没什么,这都是人之常情的事。还有的基层党组织或纪检监察部门,不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认为是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查处的不查处,该问责的不问责,视党规党纪于不顾,只要面子,不要原则,损害党的利益,这实际上是犯了“规矩”上的错误。

现实表明,规矩不严正是一些人最终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栽了跟头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坐头把“交椅”的“头”,因为他们自认为唯“我”说了算,平时放松对自己政治要求,无规无矩,欲望膨胀,不畏规矩,不守纪律,在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打折扣、搞变通,特权思想严重,无视党员干部基本原则和标准,触犯纪律和规则,所以才一步一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规矩在他们的眼里就不在话下啦!栽跟头也在情理之中。

守纪律,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讲规矩,才能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行稳致远。因此,党员干部切记,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务必时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作为一名干部,更就应从头做起,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意识,真正做一个党放心、人民满意、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相信的年轻干部。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贪腐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我造“罪”,大脑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时时警醒自我,筑牢防线。

2、从严自律,管住自我。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此刻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持续清醒的头脑,越要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我。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每一名党员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必须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盛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二、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决定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工作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2、要有务实的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贪腐斗争。

贪腐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最伤群众的感情,最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坚决把反贪腐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治本的力度,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贪腐问题。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我,用群众的满意程度鞭策自我,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盛自警、自励,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贪腐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执政党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反之,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丛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四史”教育学习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同志们:

按照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让每名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下面我围绕“党性修养”这一主题谈一谈认识体会。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党性是我们共产党员修身齐家、干事创业的基石。坚定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锤炼增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古人讲,“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个必须终身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这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实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的过程,把从党史中汲取的丰富营养转化为忠诚履职的不竭动力。说起党性修养,我们就会自然想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我觉得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重新温习一下这篇经典,以更加自觉、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坚持不懈地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党员意识,积极履行党员义务,真正将良好的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一要注重理论学习,在知行并进中强化理论修养。刘少奇曾说,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做“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最忠实、最好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党性修养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其他各方面修养的前提条件。作为办公室干部、作为一名文秘工作者,强化理论修养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的第一要求,不深入学习并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认真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的决策部署,我们起草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重要文件,就极有可能偏离方向,这是十分危险也是十分致命的,是不配做一名合格秘书的。这次***同志在委机关考察时,在我们综合处就理论学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下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指明了方向。这两天,我也深刻检视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虽说平时把学习抓得还是比较紧的,但实用主义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为写材料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学习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没有达到真正以此武装头脑的境界。下一步,必须进行针对性“补课”。一是突出重点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老老实实地、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学透《学习纲要》和《论述选编》两本教材,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二是带着问题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思考、仔细琢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合格的标尺立在解决问题的效果上,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在对重大问题的立场上,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在处理问题的态度上,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三是注重创新学。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要坚守政治立场,在坚定信仰中强化政治修养。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讲党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加强政治修养上比其他党员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理想信念作为修身立业的“定盘星”“主心骨”,在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中坚守初心使命。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把信仰信念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在“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正所谓“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二是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对党保持绝对忠诚,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三是保持政治本色。在工作、生活、学习的实践中,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永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三要强化示范引领,在完善人格中强化道德修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素质的综合反映。在我们百年的党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模人物,他们用深厚的道德素养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都是各行各业道德修养的典范。2019年,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开展向“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学习活动,张富清老人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他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和办公室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张老“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形成敢于担当的品格特质,面对矛盾不退缩、落实责任不推诿、解决问题不绕道,让党性的光辉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学习张老“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正确看待权力和地位、职级和待遇,明白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自己的成绩是在服务纪检监察工作大局中取得的,不居功自做、甘做“幕后英雄”,悄无声息地履行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学习张老“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已和奉公,把个人进退得失放在一边,舍“小我”“小家”、为“大我”“大家”,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得失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心甘情愿、任劳任怨,把忙点、累点、苦点、委屈点作为一种常态,把多想、多干、多加班作为应尽之责。

四要坚守廉洁底线,在风险考验中强化纪律修养。党的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事业胜利的保证,是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必须坚守的底线,党的纪律所禁止的即是不能碰的红线。毛泽东同志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说:“党要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国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作为管“官”的“官”,管人的人,就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切实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真正成为一名“善禁者”。一要慎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坚决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真正做到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在老老实实做人与清清白白做事中锤炼品格,在遵守党规党纪的行动中塑造信仰。二要慎微。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避免第一次放纵、守住第一道防线。只有多积尺寸之功,点滴完善自我,方能“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做一个内心强大、人格高尚的人。三要慎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净友、不交损友,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决不能把正常的纪检监察工作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

五要勇于担当作为,在服务大局中强化作风修养。优良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干事创业的巨大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革命战斗年代,我们党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成为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和有效法宝,是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精神财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办公室干部来说,我觉得强化三种作风最重要。一是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做到前面,心里有数,统筹安排,起草材料尽量往前赶,给领导留够时间。二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从事材料工作,就要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事无巨细的原则、心细如发的精神,以最讲认真的态度干好工作,把好每一个材料、每一道关口、每一个环节,切实为常委会站好岗、放好哨,当好“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三是甘于奉献、勇于吃苦。这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办公室干部的特质。写材料的人,没有甘于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是写不出来好材料的,起码的功夫得下到,该加班就要加班,把“白加黑、五加二”作为常态。

所以说,党性修养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在学习党史、铭记党史中汲取丰厚营养,在践行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砥砺党性,在持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具体行动中不断锤炼党性,才能成为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合格党员干部。

我就讲这么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体悟、多锤炼。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调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营养,这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习“四史”对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科学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四史”是党员、干部的“营养剂”、党的建设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

1.推进自我革命,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营养剂”

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促进党员、干部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需要从“四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历史文献蕴含丰富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经典著作史,经典著作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创作、传播并接受检验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到邓小平的《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从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到胡锦涛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党性》、再到习近平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党内教育提供实践经验。我们党历来重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毛泽东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从延安整风运动到新中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从1983年整党运动到1998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性党风教育,从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2008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到2013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借鉴党的历史上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是帮助党员、干部突出政治性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警示案例折射历史镜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中的警示案例可以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从新中国初期发生的“第一大案”,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犯贪污腐败罪被判处死刑,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查处包括薄熙来、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在内的多起举国震惊的大案要案。这些必须引以为戒、自我镜鉴的反面材料,就是历史提供的“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2.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必修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有助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员、干部练就过硬的政治本领,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提升党员、干部把方向的能力。把方向的能力事关党员、干部能否在大是大非、重大危机面前临危不惧,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运动,成功挽救了第一次革命危机。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再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一再证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败的首要问题。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清醒、客观地去分析历史,认清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规律,提高党执政的战略思维。

提升党员、干部谋大局的能力。谋大局的能力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毅然放下政党恩怨,连续两次推动“国共合作”,通过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置身于历史视域中去思考、定位、谋划,提升深刻认识和自觉服从大局的能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升党员、干部定政策的能力。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定政策就是从党和国家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和策略,是对党员、干部决策能力的考验。“政策是体现执政党性质宗旨的试金石,是反映治国理政水平的标志。”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从发展着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解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农”政策、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宗教政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外交政策等。我们党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学会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对世情国情党情进行科学研判,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党执政的决策水平。

3.科学认识“三大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科全书”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四史”中蕴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经验与智慧,是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学习“四史”、把握“三大规律”,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列宁指出:“马克思正是总结了历次革命的这个历史经验,这个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教训,提出了一个简短、尖锐、准确、鲜明的公式:无产阶级专政。”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但后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出现严重的个人崇拜,没有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的道路上接力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70多年,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学习“四史”,是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法宝,对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16世纪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问世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已有500多年,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从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到多国实践的发展历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图景。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论其中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转变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发展规律。

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现实矛盾等各不相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具有特殊性。比如,俄国成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其后又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深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淖的近代中国,在经历了无数次救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并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历史证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先辈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进步、领导革命进程中,创造了科学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精神,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四史”是理论宝库,是精神荟萃、经验集成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借鉴革命建设改革经验,是学习“四史”的核心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必备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之源。

1.学习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四史”是一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提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学习“四史”,就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这是党员、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领导俄国工人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了列宁主义,开启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并创新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弘扬精神——汲取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力量。

历史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学习“四史”,就要汲取这些精神力量,将其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魂”。“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如李大钊、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蔡和森、左权、叶挺等为坚守信仰而英勇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就义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被捕入狱仍坚信:“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向导,党员、干部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廓清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迷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宣示着新时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从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出发,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3.借鉴经验——继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优良传统。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学习这些历史,就是要以科学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对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

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四史”,就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权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坚持群众路线这一生命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总结两次成功、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并被写入七大党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既有丰硕成果,也历经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纵观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就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能够取得成功;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学习“四史”,就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党员、干部学习“四史”,重在抓住本质、明晰主线,核心是把握要义,要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加强研读与思考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历史与未来的连通,不断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坚定信仰、把握规律、走向未来。

1.学习历史和坚定信仰相统一。

学习“四史”,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思、信、行一致,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

要学而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四史”,要做到学思结合,“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学习“四史”,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正视自身的理论素养问题,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寻找差距,查摆漏洞,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做到不仅能科学解释历史发展问题,还能以历史之光照亮现实之路。

要学而信。学是信之基,信是学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要带着信仰去学习,在学习中坚守信仰。党员、干部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要在思想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克服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自觉做好精神上思想上的免疫防护,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要学而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四史”,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中国问题、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四史”,旨在为指导实践提供经验借鉴,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与能力,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

2.学习历史和把握规律相统一。

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也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党员、干部学习“四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培养敏锐的历史眼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其中固有的规律性。

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在遵循历史规律中把握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党员、干部要学会对具体历史问题作出具体结论,不能不加分析地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或学习中去,如果“药不对症”,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历史学习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需要做到既全面、整体地看待历史,又要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针对历史问题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光辉典范。学习“四史”,就要做到以史为镜,坚持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认识标准,不可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历史总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交相呈现中不断前进的。“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既有辉煌成就,也经历过挫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学习“四史”,就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同时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3.学习历史和走向未来相统一。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学习历史则是为了以史鉴今、昭示未来。“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学习“四史”,就要站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根基之上,借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累智慧、提供方案。

立足现实。学习历史、面向未来,要以现实为基础。李大钊曾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借鉴历史经验服务当下,才能行稳致远,增强对未来的预见性,实现历史与未来的接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守正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奠基石,创新是守正的原动力。在学习历史中坚持守正,就是坚守历史正道,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学习历史中实现创新,就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学习“四史”,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前景。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历史视野,是历史发展必然性认识的能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写进了党纲和决议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之接续奋斗。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强调:“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告诫全党:“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学习历史中走向未来,就是坚定信仰、把握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孜孜以求、阔步前进。

为什么说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年轻的政党?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为什么说百年大党依然年轻]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依然年轻,是由这个党的性质思想路线组织原则以及干部制度决定的。党的性质及其内在具有的这种动态永不止步的先进性,是党历经百年风云依然年轻的秘诀。党始终不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以使党永恒保持思想上的年轻。党坚持不懈实行民主集中制,也使党能够保持组织上的年轻。党十分重视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这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年轻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哪些危局困境并成功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百年大党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历史启发]一文中指出,近百年来,党面临众多危局困境,经受了无数风险考验。从来源上看,既有党内国内的内生型风险,也有党外国外的外生型风险,今天更有多种风险叠加的综合型风险。从类型来看,既有疫情地震海啸风暴等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行引发的风险。从原因来看,重大风险考验的产生,既有不可否认的自然因素,同样也有不容否认的人为因素。从后果来看,来源不同的风险考验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纵观近百年来的危局困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风险如何重大考验怎样严重,我们党始终能够成功应对。这其中蕴含着党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秘诀”。坚持领导核心的统领作用,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根本保证;坚持科学把握时势,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熟悉前提;坚持先进理论指导,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思想基础;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内在要求;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力量源泉。

百年大党依然保持年轻的密码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钻研院副院长辛向阳在[百年大党依然年轻的密码]一文中认为,虽经近百年,我们党依然充满年轻的气息,依然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守正创新,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理论上的时代青春活力;二是扎根人民,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最强盛的力量;三是自我革命,不断清除自身的病症,锻造风华永茂的品行;四是制度立根,与时俱进地完善制度体系,使党的生命力和活力始终有科学的制度作支撑;五是赢得青年,注重接班人的培养,用日益完善的接班人制度来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李庆刚在[百年大党为什么能]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即成为一个百年大党,党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即圆满收官。短短不到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答案可归结为4个方面:科学理论是精神旗帜,初心使命是价值取向,自我革命是要害核心,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百年大党的历史和时代使命是什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在[百年大党的历史和时代使命]一文中指出,回忆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百年大党,源于始终如一地肩负时代使命的气质和品行。这个时代使命,写进了党的二大宣言,体现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写进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即“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