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

时间:2023-06-29 06:28:41 作者:曹czj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篇一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3.丰富大脑不惜钱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臵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正常的轨道。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民族师范学院;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基本月均消费状况

(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10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100小时以下。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 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 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篇三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

调查形式:调查问卷

调查过程:

1、 由调查小组成员共同协商确定问卷内容,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交由组长进行制作成调查问卷。

2、问卷制作完成并通过无错测试后,将其上传到网上。

3、 动员调查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方式主要是让自己的朋友上网回答调查,调查人代替填写。

4、 调查完成后,由全体小组成员对调查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 。

5、 撰写调研报告 。

抽样方法:随机抽样

样本概况: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2份,有效率为90.67%。

一. 报告摘要: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我校大学生的消费脉搏,解读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了解其呈现的特点,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我们小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因时间有限,我们随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是我们此次调查的态度。调查的数据一方面使我们了解了许多信息,明确了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另一方也不禁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疑问。借此,希望能够和大学一起发现些实际点的东西。

二. 基本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20xx年,短短10多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700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而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这样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优异的学业或特殊的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 当前昆工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 、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其次是城乡结合部,不同的生活区域对消费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月花销在600元以下的占31.99%,600—800元水平的占31.62% ,800——1000元的占23.9% ,1000元以上的占12.5% .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花销水平在600元,来自中等收入家庭,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大部分学生个人月开支与家庭月均收入有关。 调查说明,大学生除了要支付每学年的培养费外,每月的开支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家长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大学生消费支出(依次为饮食,学习,朋友聚餐,化妆品,服饰,恋爱,话费)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是主要是考虑其实惠性,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考虑的是消费品的实惠和高标准,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商品的实用性及品质质量。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

2、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前提下,通讯和购物所占的比重较大,请同学吃饭和购买书籍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休闲娱乐及学习消费

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习方面 (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

(二) 耐用消费品消费 (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 手机在学生中几乎人手一部,除此之外电脑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而相机,平板这些相对奢侈的物品占据的比重较少,如此可见现如今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三) 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

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大多数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100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四) 其它消费

零食对于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化妆品的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于男生来说,网络和游戏方面也有一定的消费。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理念呈现的特点有:

1. 个性与模仿同在: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现在的青年已开始追求时尚化和风格化,而大学生恰好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会找同学或相关人员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

2 . 多样与实用并存: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多重比较,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在消费状况分析中,不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费用,还是其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越来越趋向于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这从调查统计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花费上可以明确的表现出来。

3. 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平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平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1、我们应加强合理储蓄观念。

2、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3、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强调节约、勤劳俭朴等节俭消费观 。

4、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

5、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6、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篇四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一种个体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爱好都是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良消费对校园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终身消费行为,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值得关注,刻不容缓!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分析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的消费现状,挖掘潜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改善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1.参与者: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共调查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2、1岁。

2.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设计的,经过预试和反复修订形成的。问卷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145份,发出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方式让一些各大高校的学生在线回答。网上问卷填写人数为110人,问卷随机发放;三是以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的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受访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随机选择了65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这三种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客观。

3.数据处理:所有原始数据由exel20xx分析统计。

1.每月总消费贫富差距很大。大学生总体月消费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范围内,少极化350元或1200元以上。但是记录在案的贫困生消费基本都不到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很大。(见图1)

2.饮食支出大。不管是不是贫困生,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绝大部分,符合健康消费构成。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一种外出就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支出虽然不大,但也是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说明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已经逐渐消费。

3.通信网络成本太高。在被调查人群中,手机拥有率为92%,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每月手机费用集中在50-100元,贫困生手机费用一般可以控制在50元以下。还有14%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高达150元。

4 、差旅费恋爱费用逐渐成长。随着旅游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逐渐在这一领域消费。众所周知,大学生平均一年会去旅游两次,团体旅游或者和三两个朋友一起旅游。此外,调查中30%的大学生恋爱了,他们每月的恋爱费用高达200元和350元。这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种不合理消费。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流,对消费有很强的亲和力。娱乐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很大。(详见图2)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盛行。大多数学生购物时喜欢现金,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银行卡和信用卡。可以看出,一些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大大小小的校园卡和银行借记卡将成为大学生钱包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学生们逐渐地、悄悄地使用信用卡。

6.男女生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代大学生中,男女恋爱支出基本持平,部分女生甚至超过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方面,男生花费远多于女生,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会多赢一分多一分。在本次调查中,只有28.4%的女生选择规划自己的月生活费,而37.1%的男生选择规划自己的月生活费。(具体差异见图3)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由家庭提供的。其中,勤工俭学的贫困生比普通学生多十个百分点。但是贫困生比普通学生对出去兼职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更迫切的锻炼自己、尽快加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月收入多在1000元至20xx元之间,贫困生月收入多在500元至1500元之间,其中25%为月收入500元以下的贫困户。(详见表格)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状况的看法。不管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有三分之一的人说自己觉得刚刚好,10%的贫困生觉得自己消费状态低。其余大部分认为自己的消费状况偏高,学生普遍有不自觉花钱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如何正视过度消费的问题并拿出对策。可见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念。

1.结论

(1)大学生消费构成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符合社会。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出去吃饭,请朋友吃饭,旅游,交流网络,使得大学生成为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意识到需要提前接触一些新的社会生活和消费方式,然后提前融入社会。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经济实力跟不上社会,但消费意识已经跟上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2)理性消费仍然是消费的主流。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支出是在饮食上,而不是在游戏上。可见大学生还是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学习知识,而不是沉迷于玩耍。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消费时会更加谨慎,尽量谨慎选择,而不是要求昂贵的东西,或者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是质量。因此,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大学生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衣着打扮消费明显。作为充满圣贤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学习之余不会忘记去逛学习商店和书店,各种证书补课收费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一些有空闲时间的学生也会有一些数码产品,如相机和mp3。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多元化。

(4)恋爱费用太高。大学生刚开始谈恋爱时,为了稳定关系,取悦恋人,都做了些什么恋爱费用挺高的,是大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部分。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谈恋爱,每个月生活费都入不敷出。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还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容易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因此,应该停止在爱情上过度消费的现象。

(5)贫困生消费水平虽低,但消费构成合理。贫困生的消费能力有限,日常资金来源不仅仅是家庭提供,还有国家和社会救助以及勤工俭学。因为他们的钱很难来,所以他们会小心各种生活费。他们的主要开销在于饮食、柴米油盐、学习收费。此外,由于与社会接触的需求更强,他们可以掌握社会的某些消费趋势,是否可以在择优的基础上追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的观念还很薄弱。在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构成不是很合理,但很少有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消费构成的意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追随校园流行的消费潮流,但缺乏自我判断和自我决定。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生活费高于预期,只有少数学生能在银行账户中拥有自己的存款。

2.大学生消费结构的非理性因素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很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迷惑。然而,笔者认为,大学生中的非理性消费现象不仅与大学生本身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的特点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1)不良社会消费氛围的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非常重视高消费,误导了学生的比较。此外,透支消费在当今社会很流行。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此外,他们缺乏独立判断。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进入消费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消费习惯和方式快速传播的中介。大学一般都是同龄的,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其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视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统。一旦攀比的趋势,对名牌的追求,邀请客人的趋势在学生中显现出苗头,大学生就会纷纷效仿。此外,普遍缺乏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一般也不够深入或者没有意义。

(3)父母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普遍缺乏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侧重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培养,而现代家庭教育侧重于道德、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培养。而家庭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一直是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很多家长没有健康的消费观念。父母怕自己比别人差,所以宁愿攒钱,让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从而促成他们的消费习惯。

1.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消费现状,注重在大学生活中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强调合理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计划消费。注意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所以在消费过程中一切从现实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消费标准,而不是因为攀比而盲目追求名牌、高标准、高消费。为了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应该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逐步建立正确的生活规则,理性定位自己。

3.贫困生要正视自己的消费现状,培养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消费能力相对落后,但消费欲望并没有下降。所以贫困生更要注意正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中的一个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清扫学校道路时,我会对每一个路过的人微笑,因为我知道自己亲手赚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要积极面对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精神消费不仅可以弥补物质生活的不足,还可以使大学生拥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文化活动,将娱乐与知识摄入相结合,培养气质,获取知识。此外,要重视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该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学校的消费伦理教育不应是简单的说教,而应是灵活多样的引导形式。因此,我们呼吁学校重视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可以在校规和校训中得到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且可以从他们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入手,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优质篇五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为此,我在暑假期间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深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以及消费理念。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一百份网上问卷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25%,女性大学生占75%,一个月生活费在以1000-20xx元居多,占65%,20xx元以上占25%,1000元以下的占10%。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已经跟社会发展的潮流相一致,与社会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等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的意识到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方面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现在网络购物发展迅速,几乎每一位大学生每个月在网络购物的平台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尽管现在有许多人追求名牌以及气派,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75%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18%的选择了“价格”,有7%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刚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一些奢侈品,同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2.大部分大学生过于依赖父母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80%的.大学生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给予,他们没有独立意识,过度依赖父母。只有极少数学生做过兼职来获得额外的生活费,还有的一部分同学则是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大学生过度依赖父母,则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这并不利于他们成长。现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来增加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补贴父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在另一方面,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资金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他们没有记账,导致他们每个月都会超支。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计划消费应该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大学生送礼物绝大部分都是二百元以上。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

对此,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1.增强自身的独立意识,增强和加强理财能力。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那么学会理财就是我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而是任性。

2.克服攀比心理,与周围人攀比,那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人生准则,给自己一个理性的定位。同时,我们也不可缺少良性的竞争,这是激励我们进步发展自己的动力。3.形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消费的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