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

时间:2023-07-08 11:40:49 作者:曹czj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一

学生自己来组织,经费有自己筹集,如果有幸当选部长,主席之类的领导职位,还会涉及经营社团,管理社员,因此社团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舞台。所以很多同学参加社团更大的.理由是提高自信,锻炼自己。虽然这个理由看似不像第一个里有那样单纯,带有功利的色彩,我却认为是很理性,很有远见的一个理由,当然我们不排除因为感兴趣加入,所以表现突出成为领军人物,兴趣与锻炼自己同时实现,这样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对于另外两个理由,打发空闲时间和广交朋友,30人中都是各有2人选择,对于打发空闲时间,给人一种生活态度很消极的感觉,大学生活虽然不像高中那样紧迫,但总不至于到了无聊到无事可做,没事找事吧,如果加入社团仅为了打发时间,那么我想这对于所加入的社团和自己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对社团活动肯定不上心,说不定什么时候觉得没有无聊时间可大发了就会从社团中销声匿迹,而抱着这种心理加入的社团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不起一点作用。至于广交朋友,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社团的特点,毕竟大学社团是一个不分专业,可以结识学校各个专业同学的平台。也正因此为了交朋友成为加入社团的一个理由。

到这样的作用,但我们也不排除加入一个学习类或积累经验类的社团,另一方面为了放松自己,丰富大学生活再加入一个娱乐的,只要时间安排合理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对于第三题社团活动有哪些影响或作用。从活动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来评价,有12名同学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大,可以起到发展兴趣,结识新朋友的作用,有9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是形式重于内容,没什么意思,参加几次后很失望,有5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实际收获,有4名同学认为无所谓。我认为大家对社团的看法不一致是导致影响不同的最大原因,本来抱着很积极的态度加入社团的同学肯定能从中得到收获,而对于那些自己就很被动的同学来说社团活动不过就是人云亦云,跟大流行事而已。

但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生社团来说,豪华的设置,华丽的舞台真的没那么必要,哪怕只是操场上的一次简单的外语角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这样反而更自然,更贴近学生的身份。当然经济实力也不可小看,就现在东财的社团来说,勤工助学协会,国旗班,广播站,大家公认的很有经济实力的协会,不仅活动丰富,名气大,而且社员在外有面子,表面很好但容易助长攀比之风,我个人认为简简单单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实际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现自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针对以上我做的调查,我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在制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得看到经费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团本身也可以联合社会上的企业为自己筹得经费。

总之,社团必须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发展社团,使社团能更好的开展活动,使社员获得锻炼成长,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二

所谓越轨是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当然,这种行为是属于不适当行为类型。指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则,但对社会并无重要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虽会引起众人的不满,但通常不会受到正式惩罚。也就是说,对于越轨,是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的经历,虽然这种经历有故意和无意以及情节轻重的区分。大学生旷课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这种行为违反了学生守则和课堂秩序,因此属于越轨行为。

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更应该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我们姑且把学生“上课”和“旷课”这对等的两个关系,两者取其一,看作是一种交换的关系。现代社会交换论的假定有:人并不是追求最大利润,但他们在与他人发生社会交易时总是试图得到一定的利润;人并不具有可选择的完备信息,但他们经常认识到至少有些选择是评价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人总是在约束下行动,但他们依然相互竞争,企求在交易中获得利润。

大学生旷课行为作为一种越轨现象,他的这种“上课”与“旷课”,的选择本来是没有供他选择的理由,而是学生“一厢情愿”的“单方交易”。在这种“交换”中,我们既看到了旷课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又不能否定旷课会在另一个层面给和旷课本人带来某些利益,只是看旷课者的动机如何。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获取个人利益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基本动机。假如我把获取个人利益看作是学生为旷课找理由的动机似乎不太恰当。大学生旷课的普遍现象可以认我们反思很多问题。有些学生纯粹就是出于懒惰的心态而无故旷课,宁愿在宿舍睡懒觉或者玩电脑游戏,又或者是做其他无关于学习的事情,这种表现为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有:第一,对所要上的课程不感兴趣,很乏味,学来没什么用;第二,老师授课的方式太闷,达不到学生期待的结果;第三,少上几节课不会影响到他们考试不及格,不会造成他们失败的耻辱感;第四,学校管理松散。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一部分学生旷课的目有是想学到更多对己有用的东西。这些学生有目标,有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坚持“自由学习论”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控制能力,逃课是为了集中经历于有助于个人成才的课程,放弃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不大的专业及课程。而反思现在的大学教育所呈现的弊端,令学生感到反感:教育的观念过旧,缺乏创新;没有因材施教;教育质量下降。学校理所当然地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觉、自律、自强的能力。

对于这种的“交换”是否值得,既要看旷课的动机,也要权衡旷课的利弊。

对于大学生逃课的利弊之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虽然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应实施有效的教育控制。但这种教育控制的手段不应当仅仅从学生方面着手,而更应该从教育模式的层面作改革。回顾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教育制度不变,逃课就会继续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逃课的人是对这种教育不满的最直接的回答。逃课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理智的逃;有些课程,有些老师,不逃还不如逃,逃了是一种解脱。

在学校,作为一名学生所希望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得到发展,老师激励学生追求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批判的思考方式,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里,进步的教育工作者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开放的、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它鼓励创造力、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进度和课程结构也富有个性。如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学校的环境都能向着这些方向改造好,那学生旷课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相信每一位有理性的大学生都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对于逃课,当然不被提倡,但本人也不反对,关键是逃的是什么课,什么课该逃什么课不该逃,有应该的理性的认识。所以我觉得,对于大学的旷课现象,分析利大还是弊大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旷课的动机。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三

在当前法制社会下,法律无处不在,为一个有秩序和谐的世界提供了保障。但究竟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人难以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而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最富有青春活力的人群,大学生对法律又抱有怎样的意识?本次的调查旨在关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便深入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修补法律意识的漏洞。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

前言:

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模糊,那么,当大学生担起祖国的大梁时,法律存在的意义是否会被削弱?不能善用法律维权,甚至无视法律的底线,伤害他人这些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素质修养的必备要求,是能够懂法运用法律的前提;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是法律意识高低的具体表现,具有直观性。

所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以便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考察情况综述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很多法律概念都存在主观臆断的理解。大学生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大学生大部分都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对法律多持“模糊”观念,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员表示可以清晰阐述出日常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表示对法律的理解来自于电视节目诸如“法治天下”或者来自新闻以及新闻评论等,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去查询某方面的法律知识。当被问及如果遇到纠纷等需要法律解决的事件时,你会如何做,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讲道理”,很少有人会为此专门请教法律方面的专家或者自己查询相关法律,而是如辩论一般,甚至争吵。从统计中发现,对于法律相关术语的认识,各个类型的的选择差别不太大,但其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差别。比如年级较高的学生法律术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年级较低的学生的正确率,这也是法律意识随年龄增长得到提升的表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发现。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问题的分析

此次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太过在意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况且,在目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多花时间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以便为考研或者就业减轻阻力,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更何况法律知识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大学生的兴趣,所以大学生都很“自觉”地放弃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很自然的,法律意识也不会有所增强。

(一)学校相关教育匮乏:

大学前,因为法律不列入考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自然会减轻法律知识的教授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自小不识法律,缺乏对法律基本的认识。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法律知识的课程并详细讲述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学校并未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而最终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本身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入大学,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宁可将时间分配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除了法律专业的同学,大学生基本不会自觉去学法律,一是因为法律课程本身难免的枯燥乏味,二是因为学习法律对大学生的考研或者工作并没有很大助力,所以大学生自觉将其排除在学习范围之外。

(三)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她们关注的也是就业,所以,大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是和市场需要相结合的。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忽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

(一)政府加强法制宣传

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电视上诸如“法治天下”一类的节目。政府应以此为突破口,增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比如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普法网站,举办面向大学生的有关法律的活动等,让大学生多途径多方面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二)学校加强法律知识的教授力度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最容易给大学生影响的也是学校。想要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其有效的。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同时也应该重视法律教育,并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学校可以督促学生组织进行“模拟法庭”一类的活动,以此弥补法律学习枯燥的缺点,让大学生懂法用法,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相关的志愿活动。最重要的是,将法律运用于实践之中。

(三)大学生自己改变观念

外界的影响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大学生自己要纠正对法律学习的错误意识,不要认为学习法律是无用的。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质,努力掌握法律知识,适当地参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大学生在自己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促使人们多一点了解、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

本次调查让我感触颇深,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更加突显,其法律素质是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民素质的硬指标,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在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优缺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有帮助,也希望我国法治能在无数个具有高法律素质的公民的努力下获得更大发展!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四

古人云“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一说到音乐,人们自然会想到音乐是一种关于声响、情感的艺术。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也是一种语言形式,是人类心灵情感的语言、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学的生活里,音乐在大学生的情绪、学习、课余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对人体的情绪、思想和行为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使人安谧,有的使人欢欣,同样有的使人悲伤。音乐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鼓舞我们的战斗意志。优美、轻松、愉快的音乐以使我们心情舒畅、视野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雄壮、激昂、奔放有力的音乐会使人意气奋发、热血沸腾,精神焕发;优美轻松的乐曲会使人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驱散内心的忧郁可。音乐可以使我们的情绪由愉快变为悲伤,也可以使我们由悲伤转为愉快;可以使精神紧张,也可以使精神放松;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解除痛苦,消除疲劳。当然,音乐也可以使情绪极度紧张,脾气变得极度暴躁甚至可以达到不能自控的境地,从而有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说音乐在调动人的情绪,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做《大学生音乐问卷调查》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现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校园,音乐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调查的对象中,90%的同学认为音乐是内心情绪的调节剂,很多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伤心的时候,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心情烦躁时,音乐可以放松人的心情;同样在我们高兴的时候,音乐可以提高我们的兴奋度……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80%同学都有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在这些同学中,普遍都认为在学习、生活中,音乐是他们很好的情绪调节剂。普遍认为,大学生活是充满活力的,音乐是维系他们情绪变化的链条。在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在情感方面也会有着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有很多的情感问题会困扰着我们,可是在我们这个年龄,很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喜欢跟人直接谈心,他们就会找另外的发泄途径。这个时候,情绪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在这个群体就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调查发现,他们在心情低落的时候都会找一些轻柔的音乐来平静情绪,调节烦躁的心情,他们普遍认为音乐是很好的发泄途径。在调查的对象中发现,大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想象的,6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校园中音乐的美、音乐中的浪漫是他们大学生活的缩影,他们的浪漫或奋斗史就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也可以从音乐中找到浪漫的仿照,用音乐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感情。

音乐是我们情绪的调节剂,也是我们大学生活中表达情感的想象。在大学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受到学习上的困扰和情感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会用音乐的魅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大学情感非常丰富的时光,音乐可以很好地调节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得到很好的滋润和抚慰!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不仅对我们的心情有着显著的影响、陶冶我们的身心,而且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资料显示,有大量的学生在做作业或看书时会选择听音乐,这样会使紧张的心情放松。由此可知,音乐对学生学习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帮助的。

大家应该知道,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人类通用的语言。不管你来自何方,也不管你使用何种语言,只要音乐在耳边响起,我们就能够从这旋律之间体会到作者倾尽其中的情感。

音乐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同时适当的听些音乐对于我们的学习同样是有促进作用的。大家应该知道,音乐是古代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许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看到那些私塾老师和孩子摇头晃脑地吟唱文章、诗歌的时候会觉得可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是这种你觉得可笑的学习方式,培养出了多少文豪巨匠。由此可见,音乐与学习有的时候是互相促进的。

科学研究也证明,音乐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记忆,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更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音乐可以营造最佳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依据在于。根据脑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高效、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放松性警觉状态。

当用一种优美的旋律进行学习时,记忆力会大幅度上升,会让我们学习的状态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我们做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也是一样,就像音乐的旋律,如果我们的学习方法违背了规律,奏出的音乐将会杂乱无章,学习就会变得没有效率。所以音乐给学习的启示是:如果想要有效率的学习,那么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有自己的节奏和旋律。

音乐在人一生的成长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音乐是富裕开拓性、创新性的,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烈的陶冶作用,它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

我们国家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现在已经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年代了,学习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我们可以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感悟,增强自己的记忆力,使自己反应更敏捷,想象力更丰富,判断力更迅速而准确,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同时,聆听这灵动的音乐,可以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我们在精神上你能得到美的滋润,使我们的身心感到特别亲送愉快。美丽的音乐对我们内心的触动,旋律以及歌词对我们的感染,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事没,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一般的。这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起到积极的作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有84%的同学都有学习某种乐器的意向,同时,90%的同学认为学习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对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品质有巨大作用。

它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校园生活,同时也可以调节大学生们的情感,改善人际关系。

不管是喜欢乐器还是唱歌,还是单纯的喜欢听音乐,通过我们的观察,这些同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在学习方面,遇到挫折的时候,音乐爱好者显得比普通的同学要坚强和从容得多,他们要么找一帮音乐爱好者去k歌,去发泄郁闷的情绪;要么找来一两个乐器自弹自奏;要么就取一个mp3,带上耳塞,一个人静静地倾听。而不经不觉间,他们的情绪已重获平静,受挫的心也已复原。

在校园生活方面,他们更是比普通的同学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在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熟悉的面孔和忙碌的身影。

在社团或或者班级事务方面,他们也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而在社团社干或、班干、系干或者院干方面做得比较突出,受到老师的一致的好评的也多是这些人。这因为如此,他们给同学或者老师的印象总是多才多艺的。

在情感方面,这些同学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感情方面的细腻和敏感。而这使得他们在处理男女朋友的情感问题方面更多地关注对方,并以一种主动地方式与朋友接近,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他们普遍对自己在校园里面的情感生活感到满意。

1、情绪急躁时,可以多听一些节奏舒缓、能助人思考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交响乐中的慢板部分。

2、心情不好时,可以听一些优美的轻音乐或严肃的古典音乐。比如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柴柯夫斯基的作品。

3、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音乐知识,根据个人爱好学习一些乐器。

总之,音乐有着数不清、道不尽的神奇功效,它可以使一部电影变的惊心动魄,可以使一台戏剧变的回味无穷,而这只是它千万奇异功效的小小一隅。音乐不但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学习和身体健康,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音乐的这些作用,让音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姿彩。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五

20xx年7月5日—7月9日

xx市内各大学

xx市内大大学大学生

一、调查背景:

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二、具体分析: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当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与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之比较,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具体建议。

此次调查采取多阶抽样方法,即从沈阳的各类社会英语培训机构中随机抽取了其中的雷式外语四、六辅导班。其中样本总量为100,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随机抽取样本个体,其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占52%,以应付考试的占38%,而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仅占10%由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英语并非出于兴趣或爱好,而是社会所趋,比如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挂钩,以后走上社会求职英语四级证是一道门槛等等此类。

2、认为高教英语教学质量一般的同学占63%,认为良好的占7%,认为不好的占30%。而相对应地,认为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一般的占34%,认为良好的占54%,而不好的仅占1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高教英语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远远低于社会培训机构。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没有轻重之分,教学形式枯燥无味,教师自身水平不够理想,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等。而对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看法却相反,认为其教学有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较专业并经验丰富,教学水平一般较高。

3、从学生的学习精神状态来讲,认为在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占58%,而认为在校内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仅占12%。一样好的占29%,且认为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校内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的学生占54%,学习目的问题占41%。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精神状态上高教英语教学也逊于社会培训机构。

要提高英语技能,自学和参加培训机构是两种主要方式。但因为各种原因,各位同学的英语自学能力不是很理想,在一家知名英语教育机构的调查报告中,高达61%的人平时基本不阅读任何英语读物;每周阅读10小时以上的只有1%。另外,75%的人基本不使用英语写作;偶尔写写的仅有18%。可见,仅靠自学很难养成英语学习习惯,更不用说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了。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不高的情况下,到培训机构“补一课”无疑成为了提高英语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尽管如此,由我们的调查数据得,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近20%的学生曾经参加过校外英语培训,其人数甚至不足所调查学生总人数的1/4。由此可见,校外英语培训在大学生,至少是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还不是十分热门。我想,其原因大概与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收费有一定关系。我在网上曾看到过一则消息,在沈阳落户的多思国际英语学校,学一级英语竟需7480元!尽管它是一所全新模式的英语学校,可仍让人惊讶于它学费的昂贵。当然这么昂贵的学费是少见的,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英语培训机构的收费对于大学生来说,支付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大多数人是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的。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六

调查时间:xx年7月5日—7月9日

调查对象:沈阳市内大大学大学生

调查人:

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

其中有效100份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当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效果与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之比较,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现实依据和具体建议。

此次调查采取多阶抽样方法,即从沈阳的各类社会英语培训机构中随机抽取了其中的雷式外语四、六辅导班。其中样本总量为100,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随机抽取样本个体,其所反映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占52%,以应付考试的占38%,而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仅占10%由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英语并非出于兴趣或爱好,而是社会所趋,比如英语四级证书与学位证挂钩,以后走上社会求职英语四级证是一道门槛等等此类。

2、认为高教英语教学质量一般的同学占63%,认为良好的占7%,认为不好的占30%。而相对应地,认为社会英语培训机构教学效果一般的占34%,认为良好的占54%,而不好的仅占1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高教英语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远远低于社会培训机构。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没有轻重之分,教学形式枯燥无味,教师自身水平不够理想,特别是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等。而对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看法却相反,认为其教学有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较专业并经验丰富,教学水平一般较高。

3、从学生的学习精神状态来讲,认为在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占58%,而认为在校内学习精神状态更好的仅占12%。一样好的占29%,且认为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校内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的学生占54%,学习目的问题占41%。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精神状态上高教英语教学也逊于社会培训机构。

要提高英语技能,自学和参加培训机构是两种主要方式。但因为各种原因,各位同学的英语自学能力不是很理想,在一家知名英语教育机构的调查报告中,高达61%的人平时基本不阅读任何英语读物;每周阅读10小时以上的只有1%。另外,75%的人基本不使用英语写作;偶尔写写的仅有18%。可见,仅靠自学很难养成英语学习习惯,更不用说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了。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不高的情况下,到培训机构“补一课”无疑成为了提高英语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尽管如此,由我们的调查数据得,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近20%的学生曾经参加过校外英语培训,其人数甚至不足所调查学生总人数的1/4。由此可见,校外英语培训在大学生,至少是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还不是十分热门。我想,其原因大概与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收费有一定关系。我在网上曾看到过一则消息,在沈阳落户的多思国际英语学校,学一级英语竟需7480元!尽管它是一所全新模式的英语学校,可仍让人惊讶于它学费的昂贵。当然这么昂贵的学费是少见的,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英语培训机构的收费对于大学生来说,支付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毕竟,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大多数人是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的。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不难总结出现行高等学校英语教学面临的四大难题:(1)如何以一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校内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精神状态,如何树立校内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2)如何摆正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校内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3)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应如何改进和加强师资队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如何让广大英语教师树立竞争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社会英语培训机构之所以能有如此好效果其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竞争意识较强,因此学校对英语教师奖惩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高等教育机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比如开展英语游戏,观看英语电影,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动口能力及多给于学生表现机会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1.请问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请问你有晨读的习惯么?

a有 b没有

3.你通过什么方式接触英语?(可多选)

a书报 b歌曲 c电影 d讲座

4.一天大概花多少时间在英语学习上?

5.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a社会需求 b应付考试 c兴趣学习

6.自己的英语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可多选)

a听力 b阅读 c作文 d其它

7.平均每个月看几部英文电影?

a一部 b二部 c三部 d多于三部

8.您认为高教英语教学质量如何?

a良好 b一般 c不好

9.您认为英语培训机构效果如何?

a良好 b一般 c不好

10.您认为学习精神状态在哪里比较好?

a高教 b培训机构 c哪里都一样

11.您是否参加够英文培训?

a是 b否

12.每周英文阅读量多少?

13.您平时进行英文写作频繁么?

a平时基本不写作 b偶尔写写 c经常写作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七

如今校园订外卖现象日益严重,各种外卖软件也应运而生;美团,饿了么,飞饭,比比皆是。每到午饭时间,各公寓楼下人员混杂,外卖小车来往不息,场面甚是壮观。更多的大学生喜欢宅在宿舍,订购外卖;于此同时外卖饭菜的质量卫生情况问题,校园送外卖车辆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维护学生权益,服务校园和谐建设,为此我们将对校园外卖进行一次调研。

1、旨在研究后街外卖的营销,卫生情况,了解外卖现象对于大学生饮食习惯,饮食健康的影响。

2、调研外卖现象的热度,广度,从中思考,发掘出外卖现象中反映出大学生生活,精神状态。

3、综合调研思考外卖出现并风靡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如何看待外卖现象,选择外卖,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外卖市场环境调查

1、外卖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

2、学院不同年级对外卖的消费状况;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二)消费者调查

1、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偏爱、经济、便利等)

2、对外卖产品的了解程度(品种、口味、价格等)

20xx年3月27号----20xx年4月2号

陕西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学校周边外买商家,学校餐饮行业从事人员

问卷调查组

3月25号,准备好网络调查问卷和纸质调查问卷

3月27号--3月30号,及时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并积极回收。借助学生会宣传平台,在微信,qq,微博上发布调查问卷。

3月27号3月30号,调查组委员走进宿舍进行问卷走访调查。进入宿舍时要说明来意,以确保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得到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调查员应及时收回问卷。

3月31号,整理汇总问卷调查信息,并及时上交。

走访调查组

3月27号,准备相关的调查资料,问题。

3月28号3月30号。对周边外卖商家进行走访调查,在宿舍楼下对送外卖人员进行随机询问调查,对学校餐饮行业的人员进行采访。

3月31号,对走访的调查情况汇总,并成文上交。

其他工作安排

4月1号-4月2号,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生成相关的调研报告。

联系宣传部,走访调查中进行拍照,留下影像资料。

纸质调查问卷500份,共计50元。

附录。

具体人员安排

调查组:xx xx xxx xxx

走访组:xxx xx xx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在校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出游,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加知识,结交朋友。当前,旅游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或结伴而行,或一个人徒步旅行,大学生市场已发展成为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本文对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展开问卷调查,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一)调查方法

任何游客的旅游偏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许多游客的旅游偏好又有着一定的相同性。本文主要根据共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抽样调查法,在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遵义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大学生中抽取一部分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人特征,时间、动机、决策偏好和消费要素等。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和归纳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另外,为了弥补问卷研究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本文还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进行深入的访问,以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旅游偏好。

(二)资料来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了420 份问卷,收回了400 份,有效问卷350 份,问卷有效率为87.5%,符合问卷调查要求。其中男生160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190 人,占总人数的54%。对于旅游的喜爱程度调查有35%的女生选择了非常喜欢旅游,选择非常喜欢旅游的男生占了男生总人数的22%;选择喜欢去旅游的女生占了女生总人数的47%,选择了喜欢旅游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43%。从调查可以看得出女生是对出游的冲动大于男生,45%的大学生都喜欢旅游,23%的学生比较喜欢旅游,不喜欢旅游的仅仅占了3%,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喜欢旅游,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一)旅游决策偏好

外出旅游时要了解相关的旅游信息,例如:旅游目的地情况,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情况,风俗习惯情况,目的地的风景特征情况等。这对外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信息传播日趋多样化,为旅游者拓宽了获取旅游信息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旅游信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其中,76%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59%学生的旅游信息来源于亲朋好友推荐,从电视频道获取旅游信息的学生则占有22%比例,从报纸杂志上搜寻旅游信息的占17%,仅有13%的学生选择到旅行社去了解和获取旅游信息;由此可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用,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从网上获取旅游信息,互联网能够使旅游者方便快捷、全面具体地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而且大学生文化层次高,熟悉网络运用和信息搜索方法。大学生旅游决策偏好还受到目的地环境、亲友意见、经济问题、旅游距离、闲暇时间、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很多,但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大学生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调查过程中,有77%的学生表示其旅游决策受经济条件所限,这也与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的现实相符。总之,大学生的旅游决策偏好即受到其自身经济状况等现实条件影响,同时也有其知识文化和技能优势所体现的旅游信息选择和决策偏好特点。

(二)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

1、旅游目的地距离选择偏好

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而离开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有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对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也有其独特的特征。调查数据显示:54%的学生都选择中近距离的省内旅游,其次是国内游占有32%的份额,市内游占有10%的比例,最少的是选择在出境旅游,只占4%的学生。从旅游者旅游动机因素分析,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所居住地距离越远,他们之间的区域差异就越大,就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触发旅游动机,但是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也会受到费用方面的影响,他们会选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费,从研究调查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在省内旅游,既满足了他们对未知景物的好奇心,也能支付旅游时所需的费用。

2、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偏好

大学生的旅游爱好广泛,他们对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水乡古镇和海滨海岛等旅游目的地均有浓厚的兴趣。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市景观和人造游乐场对他们的吸引较小,很难激发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这说明大学生比较偏爱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水乡古镇等类型旅游地。从自然风光(占75%)和都市景观(占17%)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大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偏好。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是大学生主要的出游目的,所以大学生的出游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

3、出游方式偏好

(1)出游时间

时间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消费群体,其生活、学习具有时间一定的规律,其出游时间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分析其出游偏好有助于了解这一旅游客源的旅游规律,开拓这一客源市场。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旅游,主要是在双休日、寒暑假、黄金周等时间段,尤其集中于寒暑假期间。

另外,大学生外出逗留时间常受到假期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长短的影响,大多以2、3 日游为主,当然,在寒暑假期间则其旅游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对出游时间的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学生外出旅游具有时间的局限性,他们出游会选择在假期或者在课余时间,上课时间越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越少,相应的他们出游的时间就会越少,假期和课余时间越短,外出逗留时间就会越短,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表示受到自生经济因素和学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在外面长时间停留。

(2)交通方式选择偏好

在旅游交通选择方面旅游者都会选择自己偏好的交通工具进行旅游,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因此选择旅游交通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大学生主要选择经济实惠交通方式出游,在受访学生中,有83%的学生选择比较方便实惠的火车外出旅游,在对大学生的问卷研究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不管是做兼职工作,还是靠父母提供,仅有少部分学生的费用较为充裕,而大多数则是从家庭给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的,不像经济独立的上班族,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

(3)出游组合模式

大学生生性活泼开朗,大学生涯是人们人生历程中最富有活力的一段时光,因此其出游方式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大多是结伴出游,从图3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有47%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结伴出游,结伴出游是大学生鲜明的一大旅游偏好特征。

4、消费偏好

消费偏好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消费市场环境和营销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对组成该类产品的某种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优先购买的主观意愿或实际行动。了解旅游者的消费偏好,可以帮助旅游商品经营与管理者了解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大学生是一类规模较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其旅游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分析了解大学生的旅游偏好,有助于更为全面地掌握市场。

(1)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之间以及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的总和。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主要包括旅游交通、住宿、饮食、门票、购物、娱乐等方面,大学生因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所有其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旅游住宿选择偏好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旅游住宿选择方面大学生主要选择价格实惠的经济型酒店为主,13%的学生选择露营,但是露营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有大多数的大学生选择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数学生强调祝经济型酒店既实惠又节约经济,而且住酒店会觉得很舒适,星级酒店消费太高,不适合我们在学生时代的消费。购物是人们旅游过程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中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其旅游购物也应具有一定的偏好特点。

经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最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调查人数的45%),其次是旅游纪念品(约占调查人数的25%),也有少部分大学生购买艺术品和增值品,除此之外尚有少数学生选择购买其他的旅游产品,当然也有大约15%的大学生因经济、爱好等原因,在旅游途中不购买旅游商品。

消费规模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里提供或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所得,因而收入有限,他们外出旅游可以接受的旅游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从研究调查过程中得知9%的学生在出游时选择200元以内的消费,消费201 元-300 元的有17%,消费301 元-500元的有51%,23%的学生可以接受501 元以上消费额度。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具有规模和开发潜力的市场,有效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可以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并使旅游市场发展更趋于合理发展。大学旅游市场开发应针对学生旅游偏好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针对学生旅游地点选择偏好,突出开发重点

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开发的时候,也应开发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应重点开发:一、观光旅游产品。大多数大学生旅游都偏好观光旅游,观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可以赏心悦目,放松心情,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学生前来旅游,所有旅游公司应大力开发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二、寒暑假旅游。根据调查分析可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都偏好在寒暑假旅游,旅游公司应该把大学生旅游时间重点放在寒暑假;三、当地的特色产品。大学生在履行游览中喜欢购买当地的旅游特色产品,当地旅游特色产品有着旅游地的特色,大学生对于这些从没见过的特色产品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

(二)针对学生出游偏好,机动灵活开发

大学生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旅游需求多样化,所以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应该灵活开发,满足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一、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应设计多种旅游方式,如自行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二、组团要灵活。大学生出游大都选择跟同学结伴,尤其是女生,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一样,喜欢的旅游景观大多大同小异。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这种情让他们自组旅游团。

(三)针对学生经济特点,薄利多销产品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家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市场集中,所以大多数要求经济实惠的方案。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大学生的旅游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大学生旅游动机,从而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符合大学生消费的产品。旅游产品的价格不能太高,超过大学生能够消费的水平,这样的旅游产品不能吸引大学生前来消费。根据不同的旅游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特别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可以适度的抬高价格。增加公司收入;对于那种不太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可以降低价格,吸引他们前来旅游。根据不同的时间来制定旅游产品的价格。大学生的旅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出游的人数很多,在寒暑假的时候也可以适度提高旅游产品的价格。

(四)针对学生信息获取偏好,有效传播旅游信息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有很多,这些方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手段让大学生来旅游地旅游是很重要的。利用网络促销。

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他们获取的很多信息都来自于网络,现建有的旅游网,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增加游客好评度。增加好评也是旅游促销的一种方法,一个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好了就会带动潜在的旅游者来旅游。

广告宣传。通过广告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增加他们对旅游地的旅游动机。同时增加大学生前来旅游地的好奇,吸引他们来此旅游。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九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根据调查显示,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36%、摩托罗拉18%、三星25%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1、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1)没有经济收入;

2)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和注重个性张扬;

3)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4)品牌意识强烈,喜爱产品;

通过调查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6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5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大学生调查报告十优秀篇十

根据咨询20xx年6月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在交友社区类网站中,校内网以16。34%的网民到达率位居首位,月度覆盖人数达到2707万人。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在校内网上的交友状况,从而分析校内网对于大学生交友的影响。

本次调查选取了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和甘肃政法大学5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并且进行了个案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493份,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3人。

1、校内网交往范围的普遍现实化

调查显示,80.9%的用户是通过周围朋友知道并且开始使用校内网的。81.1%的校内网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0人以内。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占80%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36.9%。校内网用户添加好友的途径主要有站内搜索、他人申请和通过好友链接,分别占59.1%、58.9%、55.6%。(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校内网的发展扩散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熟人的介绍,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比如相同的兴趣爱好、家乡等)的人群,用户大多无意于过多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因此,校内网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和网络上的延伸。

2、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的易于接受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校内网对于大学生现实世界交友的影响并不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户使用校内网前后的人际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调查中,有76.1%的人认为,使用校内网后跟生活中原来朋友的关系没有什么变化。认为校内网使原有朋友关系更加亲密的用户仅占23.6%,这部分用户主要通过校内网寻找到失去联系的老朋友、老同学,从而重新建立现实联系。

很多被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的朋友关系与校内网的使用关联不大。通常的情况是,原本现实世界就经常联系的朋友不仅在校内网上经常互相访问查看,而且在现实中仍旧保持原有关系;而对于另外一些平常就疏于联络的朋友、同学,通过校内网找到后,也仅仅只限于在校内网上保持着非经常性的联系,现实世界中的联系仍旧几乎没有。

2、对于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未能实现线上交往线下化

这里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指的是加为我的好友的人,不包括浏览的陌生人。调查中,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也就是说通过校内网新结识的朋友占少数。同时,对于校内网上结交的新朋友,在线下经常联系的仅占调查总数的9.1%,也就是说,大多数校内网用户对于校内网上结交的新朋友基本不会在线下往来,即未能实现线上交往线下化。

校内网对于大学生现实世界交友的影响不大,原因有两个:

其一,校内网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这种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可以说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方式和现实人际交往在网络世界的延伸。

其二,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接触网络媒介的素质相对其他人群较高,心态比较冷静、理智、成熟。调查显示,他们无意于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无意于浪费太多时间在寻求自我肯定和认同的网聊空间,当然也就更不会把网络上的朋友带到现实世界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