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

时间:2023-07-24 06:20:22 作者:曹czj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一

书中人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聪明绝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了,他的智慧让人不可思议。草船借箭,他用巧妙的办法去“借”箭,赢得了周瑜的感叹;巧用妙计,对付孙权,差一点气死了周瑜;捉放孟获,引出了七擒孟获……可惜他在一场北伐中病死了。

还有一位英雄——司马昭,最后消灭蜀国,又灭了东吴,统一了三国,建立了西晋王朝。

就这样,一出轰轰烈烈的《三国演义》。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值得大家去看,有时间一定要再温习温习这本书。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二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个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但这仅仅是小说不能带表历史。

《三国志》当然也是写的这些,不过是以人为题,还有就是他是历史。

这些过程我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这段悠久的历史中,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到底周瑜是不是像罗贯中所说的小肚鸡肠和阴险狡诈呢?为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直到读了一下三国志,我才明白:周瑜在历史中不是像在《三国演义》里的一样。他很年轻就挂帅上阵,孙策还临终托故给他。可见他在吴军中的形象有多么好。哪为什么罗贯中要把他写得那么坏呢?原来是罗贯中对诸葛亮有种寄托,把周瑜写坏点可以村托出诸葛亮的好。这下子,本来周瑜没有这件坏事变成了有这件坏事,本来周瑜有这件好事变成了没有这件好事。你们说他惨不惨啊!罗贯中觉得这样子还不够,还要把诸葛亮再神话一下,就又多了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罗贯中编出来的故事。这下可好,《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大了,人们就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历史,渐渐忽略了《三国志》。从人们口里传出来的就只有周瑜的一些或自己本身或罗贯中编上去的一些坏毛病,而没有了罗贯中的好了。

我觉得,在熟读小说《三国演义》的同时,不妨也来读读原汁原味的历史《三国志》。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三

读三国,做一个像关羽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读三国,做一个像夏候惇一样的热血真英雄。

读三国,做一个具有超级阳刚之气的人。

……

《红楼梦》中有一回袭人说宝玉的话:“每日又不习文,又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儿里闹。再者,也没个刚气儿。”这句话其实是袭人不客气地批评宝玉太女人化了。男孩子就要有点阳刚气,一个男人若有“脂粉气”,说话娘娘腔,做事优柔寡断,没有担当,缺乏主见,婆婆妈妈,胆小怕事……其实是特别不好的。

自古以来,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要有点刚气儿。汪老师认为,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可以较好的让小孩子明白什么是男子汉,什么是热血男儿,什么是英雄本色。

就在前些天,我在给学生讲名著《三国演义》时,汪老师重点讲到了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夏候惇。他是曹操的老乡,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特别勇猛善战。

汪老师重点和同学们精讲了第十八回《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他把自己受伤的眼睛塞进嘴巴吃了,同学们在课堂中都听得异常兴奋,简直不敢相信有这事。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繞阵而走。惇不舍,亦繞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

细读以上文字,罗贯中用极简,生动、细腻的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热血汉子,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汪老师不得不对罗贯中的文笔服气。

此处,以写夏侯惇为主,没有华丽的铺陈,没有多余的描写,从动作,语言上一气呵成!

汪老师再来分析情节,夏候惇被曹性射中左眼,在战场上直接拔箭吃掉受伤的眼睛,这真是铁血真汉子啊!

至于他吃眼珠的理由是“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这样写也反映出夏侯惇自己的道德观、伦理观是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

当了解到这些中国文化背景后,我们才能明白夏候惇为什么当时要把自己受伤的眼睛吃掉。他这样做并不是粗野的表现!而是缘于以上原因,所以他啖睛时,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在当时封建社会里,这恰恰是一个人重孝之表现。

另外,从小说的情节来讲,当时夏候惇能忍受左眼被曹性射中的剧痛,直接用手拔箭,连眼珠也一起拔出,这绝非平常人能忍受的痛苦。并且他在负伤后,杀掉了曹性,报了一箭之仇。可见夏侯惇的战斗力还是很高的。大多数人一只眼睛伤到这样之后,恐怕直接用手捂住眼睛,然后另一只眼睛也睁不开了,直接后退跑人完事。但是,夏候惇一次重大的负伤,没有让他放弃职守,继续战斗,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关羽刮骨疗毒后,大家都称赞关羽了不起,夏候惇眼睛受伤瞎掉了,忍着剧痛继续战斗杀敌,可以说也是真正的英雄本色,亦着实了不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孩子就要有胆色,有刚气,有豪迈的一面。

一部《三国演义》汪老师读出了英雄本色,读出了男儿当自强的霸气……颇让人荡气回肠!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次一听到这首歌曲,我脑海中仿佛就呈现出一幕士兵呐喊着、奔杀在大江南北的.一幕独特场面。这些,都来自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三国演义》。

在无数的英雄之间,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在小说中,曹操被塑造成了奸臣,似乎他就是反面人物,可以让天下人耻笑的卑鄙小人。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曹操应是一个真君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曹操比作治世之能臣。曹操确实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天才。他能领兵打仗,又能治国安民,不是真英雄还能是什么?他的文学水平也达到了一个高度,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写过《短歌行》、《龟虽寿》……其中,《短歌行》饱含着曹操对人民的怜惜,以及自己对一时无法收复祖国山河的焦虑。

曹操这个我眼中的英雄,被人们说成是奸臣,我觉得,看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这样,不仅不尊重客观实际,也不公平公正。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五

书中讲述的人物我最崇拜诸葛亮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他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还以雕像吓退了司马懿、借东风草船借来了十万支箭、用计谋三气周瑜、以锦囊斩杀魏延。他的神机妙算是无与伦比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这是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收获,我以后还会再看《三国演义》的。

最新看三国演义读后感通用篇六

提起《三国演义》我便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因为我在假期看了很多遍。今天,我要谈谈我的想法与收获。

先说《三国演义》这本书,它描写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时代,狼烟四起,金戈铁马、英雄辈出,天下三分,描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故事。

给我启发最多的就是刘备了。他为何成为了一方霸主呢?因为他有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可多见的天才——诸葛亮。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这位天才他,坚持不懈,三顾茅庐。如果不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去茅庐拜访诸葛亮,也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成就。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