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的温暖作文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五篇)

时间:2023-06-01 22:07:17 作者:曹czj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篇一

一、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前一周备课的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大纲。虚心向前辈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利用网络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此确定预习和展示的问题,就能够契合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实际,并对即将上的课作出预想,以作到有备无患。

二、上课

上课时认真讲课,精讲精练,语言简洁不罗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时间控制在__分钟以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做到及时的反馈。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当学生进行预习时,自己应是引导者;当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时,应该是参与者;当学生讨论或展示完毕时,自己应该作出小结,是归纳者。

三、辅导和作业

学校改革尝试阶段,所以一旦课堂因为种种异常原因就会影响课程的进度,加上本学年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课程安排很紧。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本来是没有晚自习的,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结束进度,向学校每班要了一节晚自习,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及时的在自习上完成巩固提高的环节,累是累点,但是很值得。总的来说,我这学年忙碌并快乐着,因为忙碌所以充实,因为充实,我感受着自己的不断成长。

作业方面根据学校精讲精练的要求,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决不布置重复的、无意义的机械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发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

四、课外

除了正常的教学上的备课、上课和辅导改作业外,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我还注重多方面培养自己的个人素养,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以上。找时间到图书馆借书看书,扩宽知识视野,学习教育理论,不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厚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底蕴。

五、考勤方面

六、努力方向

新的世纪,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崇仰,予我们,那都是厚重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历史教师,我是光荣的,但也是愧疚的,因为我不是做的的。当然,没有只有更好,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虽不能作到,却要有做到的追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用心教导学生,用笑温暖学生,用爱滋润学生,要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事业!爱我所爱,一如继往!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篇二

上课时认真讲课,精讲精练,语言简洁不罗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做到及时的反馈。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当学生进行预习时,自己应是引导者;当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时,应该是参与者;当学生讨论或展示完毕时,自己应该作出小结,是归纳者。

学校改革尝试阶段,所以一旦课堂因为种种异常原因就会影响课程的进度,加上本学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课程安排很紧。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本来是没有晚自习的,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结束进度,向学校每班要了一节晚自习,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及时的在自习上完成巩固提高的环节,累是累点,但是很值得。总的来说,我这学期忙碌并快乐着,因为忙碌所以充实,因为充实,我感受着自己的不断成长。作业方面根据学校精讲精练的要求,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决不布置重复的`、无意义的机械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发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

除了正常的教学上的备课、上课和辅导改作业外,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我还注重多方面培养自己的个人素养,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以上。找时间到图书馆借书看书,扩宽知识视野,学习教育理论,不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厚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底蕴。回家后还会打开电脑,进入《教育在线》,学习前辈们的精髓,再打开自己的个人博客,涂鸦自己的教学所思,感受着成长的无限快乐和美好!

新的世纪,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崇仰,予我们,那都是厚重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历史教师,我是光荣的,但也是愧疚的,因为我不是做的最好的。当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虽不能作到最好,却要有做到最好的追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用心教导学生,用笑温暖学生,用爱滋润学生,要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事业!爱我所爱,一如继往!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篇三

一、深入基层排查民情。由xx镇妇联组织了以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妇女主任的工作小组,通过入户调查,对全乡境内的贫困妇女儿童开展摸底调查,核实对象,掌握具体数据,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了本乡的贫困妇女儿童台账。

二、走访慰问温暖民心。结合前期“暖冬”行动、领导干部“结对认亲”行动和脱贫攻坚任务,确保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切实帮助广大困境妇女儿童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安全温暖过冬,针对前期摸排的贫困妇女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单亲家庭、贫困失庭、“两癌”患病贫困妇女和困难党员开展走访慰问,集中发放物资。走访慰问妇女50人,儿童5人,主要通过开展帮扶活动,投入物资价值19500元,活动覆盖群众120人,集中在xx镇慈善超市给480名困难户发放被子、米、油等物资。

三、严肃纪律。在本次活动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不给基层和联系点慰问对象增添负担,资金和物资都落实有专人负责,做到账目清楚、到位及时、发放准确。

通过开展“巾帼情怀.爱暖寒冬”温暖过冬行动活动,不仅为贫困妇女儿童送去了温暖,也将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送到她们身边,让活动真正发挥了实效。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国际部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活动。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歌舞表演,集体购买慰问品,以及向负责人员询问地点、安排访问时间等等。

8点30分,两个班级的的三十几位同学到x校区门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没有一丝秋天独有的萧瑟气息。温暖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中巴车前往民众老年公寓。经过了三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老年公寓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院门。

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左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一楼和二楼。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

随后敬老院的负责人致辞,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情况,以及向老人们说明我们青协志愿者此次来的目的。在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们三十多位成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唱的、跳的,虽然有的节目排练的有些许瑕疵,但从老人们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喜悦的心情。小演员们唱了很多怀旧的歌曲以及几首红歌,老人们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为我们打拍喝着,融洽的氛围让我们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在表演的结束后,我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论日常生活。大家的即兴表演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兴致,也使此次之行变得更加完美。活动结束时,我们一起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长命百岁,答应老人我们以后会经常去看他们。随后成员们将老人一个一个搀扶回房间。在敬老院门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同时我们也很开心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我们身上流淌着炎黄的血脉,烙印着儒家的思想精髓,因此我们也必将承载着我们源远流长而又厚重的人文思想,“爱心”便是其中的精髓,爱心是修养,是文化,更是人性中的美丽,而“尊老”“敬老”“爱老”作为对爱心的一种阐释,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去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本着了解老人的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快乐为他们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献上一份关爱,我们工程大学环城院学子展开了环城学子福利院献爱心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环城院团学联组织负责的,由15名团学联成员组成,由任鹏老师带队于20xx年x月1日展开的,不幸的是那天的天气很差,阴沉的天加上忽大忽小的阵雨,但这些不但没有削减我们的兴致,反而让大家感觉到这正是体现了我们不怕困难,顶风冒雨,只为给老人们献上一份爱的精神,我们带着慰问品,搭着公交抵达福利院。

走进福利院,我们右手边第一座楼的四至八楼便是福利院老人们居住的地方,在与福利院负责人打过招呼,放下慰问品后,我们迅速分做了5个小组,每组3人负责一个楼层对老人们进行爱心服务。据了解,四楼五楼居住的是身体相对健壮的老人,六至八楼居住的大都是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

我们同老人们手握手,心贴心的交流,为老人清理房间,剪指甲,捶背,按摩,换来的是老人们会心的微笑,感动的泪水,他们大都很健谈,有位老人还为我们唱起小曲,气氛很融洽,临走时,院里的负责人也甚为感动,同我们一行15人和老师和老人们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此举不仅是对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树立了我们环城院乃至我校乐于奉献爱心,尊老爱老的良好形象,也向社会各界宣传了“尊老”“爱老”的美德。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篇四

;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绪论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历史地理学的“历史时期”研究时间上限一般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时间下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地理环境指地球表层,即海陆表面的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空间范围。从定义上来看,地理环境不包括地球的内部,也不包括地球的高空。2、禹贡学会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卷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禹贡学会提倡实际观察与调查,1936年还出了一期调查专号;还重视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先后发表国外学者的译著30多篇;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尽全时空尽全时空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重要思维方法。历史地理学研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的,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该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部分组成。从事历史地理研究,要求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全面占有所有历史地域信息符号,对所有的定性文字尽全地分析,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意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探索人地时空的变化规律。传统的历史研究习惯于用极个别定性文字进行全方位的归纳推理,只注重个别地域点上的时间变化,以个别空间点代替全部空间进行推论,如果用尽全时空的理念指导历史研究,就可以克服传统历史研究中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等不足,使历史研究走向全方位考察。用尽全时空的理念去指导地理学研究,可弥补目前地理学研究不太看重地理的时间性不足,使地理学的研究更为全面。4、人地互动 “人”指的是人类,“地”指的是地理环境,人地互动观念认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二者处于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5、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目前学术界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等。6、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1、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通过对历史地貌学、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固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提供参考和借鉴。2、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选择、城市分布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也有十分具体和直接的借鉴作用。这在教材上也有详细的论述。3、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现代历史地理学中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这些研究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参考意义。第一章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气候气候指某一个地区或地点内多年的天气状况。2、我国气候的变化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四川冕宁彝海洼地地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表明,距今9900-9500年,当时的植被是以松、落叶栎为主的灌丛,有耐寒的蔷薇、榛子、冷杉和柏树等树种,温带及寒温带树种较多。说明当时气候比现在干冷。(朱圣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2期)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3、西周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周孝王年间(公元前891-886年)某冬天“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说明公元前9世纪时我国气候较为寒冷。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第一文化层,时代相当于西周时期,地层中动物的数量减少,动物中没有喜暖动物,大多是适应性较强、分布面较广的种类,说明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左传》载鲁桓公14年(公元前689年)、成公元年(公元前590年)、襄公28年(公元前545年)鲁国的冰房冬天得不到冰。《史记?货殖列传》:当时“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从目前的植物分布来看,至汉武帝时期,植物的分布比现在更偏北。《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说明到公元前1世纪时气候还较为温暖。5、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汜胜之书》载当时西安、洛阳一带9月出现了霜冻,并记载有防御霜冻办法。而目前西安、洛阳一带初霜日期平均在11月,当时的初霜期比现在提前了2个月。物候的古今差异说明当时气候要比现在寒冷。《资治通鉴》载自晋成帝咸宁2年(366)始,渤海湾自昌黎至营口连续三年冰冻,冰上可以往来车马及三、四千人的军队。估计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4世纪时气候持续寒冷。6、7至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总章二年(669)、仪凤三年(678)年国都长安无冰无雪。说明当时气候较为温暖。唐玄宗(712-756)长安皇宫和南郊的曲江池种有梅花,玄宗的妃子江采苹就是因为她所居住的地方种满梅花而称为梅妃。唐武宗(841-846)曾经将皇宫中桔树所结桔子赏给大臣每人3个。这些物候说明7世纪、8世纪、9世纪时气候比现在温暖。这种温暖的气候大致持续到10世纪中叶。7、1000至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10世纪下半叶气候转寒冷。12世纪气候更为寒冷。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洞庭湖附近的柑橘全部被冻死。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先后两次被冻死。隋唐时设置的司竹监,到南宋时仅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司竹监得以保留,司竹监的减少可能与气候转寒冷有关系。

8、 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1200年、1213年、1216年、1220年杭州无冰雪。全真教道士丘处机入居北京天长观,1225年寒食节作《春游诗》“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描述的物候状况与现在的北京大致相同。元代初期,河南、陕西等地又重设司竹监,表明气候又有所变暖。9、 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元)陆友仁《研北杂志》载天历2年(1329)冬“大雨雪,太湖冰厚数尺,人履冰上如平地,洞庭柑桔冻死几尽”,说明14世纪时气候较为寒冷。俞贞木《种树书》:苏南地区桑椹成熟时间是5月(相当于阳历6月)。现在苏南地区桑椹一般在5月下旬成熟,说明元代时桑椹的成熟期向后推迟了至少10天。说明明代我国的气候较为寒冷。天津一带顺治年间(1644-1661)运河阳历11月18日已经冰冻,到次年阳历3月5日运河解冻。当时天津一带运河的冰冻期为107天,而1930-1949年天津附近杨柳青站运河冰冻日期平均为12月26日,解冻日期为2月20日,冰冻期平均为56天,可见顺治时期天津一带运河冰封时间长,气候要比1930-1949年间寒冷。18世纪仍持续寒冷,乾隆49年(1784年)四川泸州、合江、江津等地大雪深达3尺。19世纪是仅次于17世纪的寒冷期。光绪6年(1880)冬季气候寒冷,四川绵阳即便是沸水也能很快成冰。可见19世纪我国的气候是很寒冷的。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20世纪40年代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 ,气候处于增温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处于降温期。3、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文明的繁荣和统一王朝的强盛。距今8000-3000年的仰绍温暖期,孕育了高度繁荣的黄河文明及新石器时代文化;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的温暖期,有我国强盛秦、西汉王朝;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温暖期,正是我国强盛的唐王朝时期。寒冷干燥的气候对应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迁,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波折发展。西周寒冷期,北方的戎、狄多次南侵,对周王室和北部边地诸侯国的安全构成威胁;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寒冷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南迁,使得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11世纪至12世纪的寒冷期,北方的党项(西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多次南下,金占据了黄河流域,元则建立统一的王朝,迟滞和延缓了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4世纪至19世纪的寒冷期内,北方的满洲人(清)南下统一中国,实行的圈地、屠城、薙发等措施对社会经济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1、植被植被指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植物群落指植物和其他植物同住结合,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规律的群体,叫做植物群落。)植被按属性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人工植被)。按类型分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2、皇木明清时期为满足皇室修建宫室、园林、陵寝等工程用材林木需求而在全国各地采伐的官木。其尺寸,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3、全新世中期我国森林植被的分布状况1、全新世中期的时间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2、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区系(1)东部森林区与西部草原区的分界线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2)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的区系温带森林区 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暖温带森林区 大致可分为3种植被区系: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亚热带森林区 全新世中期亚热带森林区的北界扩展到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一线,南界和现在差不多,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亚热带森林区可分为5种植被区系: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苏北平原等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北部等地;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热带森林区 北界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及其以南,主要包括北部湾沿海地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地区。4、近四千年来影响我国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因素(1)农业垦殖造成森林的消耗(2)手工业生产也消耗了大量的森林(3)薪炭林的砍伐造成森林的损耗(4)皇木采办造成森林的损耗(5)殖民者的掠夺造成森林资源的损耗(6)工业的发展导致森林资源损耗第三章 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1、黄河下游河道变迁过程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战国初期以前、战国中期至西汉末、东汉至北宋前期、宋庆历以后、金代、元代至明初、明至清咸丰年间、清咸丰以后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战国初期以前,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北流)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 (东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 (南流)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 (南流)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可分为八个时期:战国初期以前、战国中期至西汉末、东汉至北宋前期、宋庆历以后、金代、元代至明初、明至清咸丰年间、清咸丰以后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战国初期以前,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北流)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年-1047年)(东流)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 (东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 (南流)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6、元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 (南流)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2、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分析1、自然原因(1)地势高差悬殊造成河流的溯源侵蚀(提供了沙源)黄河上源海拔在3000米以上,下游孟县以下的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上下游相对高差悬殊,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的溯源侵蚀,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壶口瀑布位置的溯源上移,北魏时壶口瀑布在孟门山附近(《水经注》);唐代时已经上移1.475公里,壶口已远离孟门山(《元和郡县志》);现在壶口瀑布离孟门山5公里。(2)土壤特性(提供了水土流失的可能)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细、空隙多,土质疏松,耐冲性差,遇水极易形成水土流失。黄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中淤积,造成下游河床的抬升,形成“悬河” 景观。(3)气候因素(使水土流失、河道改徙成为可能)黄河流域全年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暴雨在造成黄土高原黄土流失的同时,它所形成的洪峰极易冲坏河堤,造成下游河道的改徙。2、人为因素的影响(1)森林砍伐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床淤升和河道改徙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消耗先从平原开始,以后逐渐向山地发展。森林植被消耗,使黄土表面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泥沙含量增加。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卷2)泥沙淤积抬高下游河床,使黄河河道频繁改徙。(2)因军事需要人为决堤导致下游河道变化五代时后粱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今山东阿县和河南延津县两次掘开河堤。1128年宋决黄河阻金兵南下。1232年蒙古攻金归德,人为决河归德,造成黄河夺濉入淮。1938年国民党为阻止日军决堤河南花园口大堤。3、简述云梦泽、洞庭湖变迁过程1、云梦泽的变迁云梦,广义上是楚王的狩猎区,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云梦泽”主要指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战国中期以后,因为汉水及其支流泥沙淤积作用,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已开始缩小。汉代以后,荆江三角洲、汉江三角洲因泥沙冲积而向东扩展,使云梦泽的主体向东南移动。西汉时云梦泽主体南移至华容附近。东汉时继续向东南推移,移至华容东南。到北魏时,云梦泽的范围仅为先秦的一半。南朝以后,云梦泽不断淤平。唐、宋时,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地。北宋曾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被星罗棋布的小湖沼所代替。2、洞庭湖的变迁在先秦时期,据《山海经》、《庄子》等记载,湘、沅、澧水等河流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后来环绕君山形成一个大的湖泊,逐渐有了洞庭湖的名称。东晋、南朝之际,形成一片烟波浩瀚的巨泽。《水经?湘水注》载洞庭湖号称广圆500里。到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向南发展,周围达220公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湖区包括大量洲滩、泓道、圩垸农田。明清时期洞庭湖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的形成。洞庭湖向西南扩展,一直延续到了清道光年间。发展成“横亘九百余里”的洞庭湖,为历史时期的全盛时期,但湖盆日益淤浅。清道光五年(1825),洞庭湖的面积为6300平方公里。1937年,减到4700平方公里,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洞庭湖、大通湖及许多小湖。

20世纪60年代以来,盲目围湖造田,湖面又有所缩小。4、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的规律1、河流的总体水量在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少,黄河流域如关中西安附近,唐代有八水绕长安,现在许多河流干涸。长江上游支流也存在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湖泊大量消亡或萎缩,古湖泊大量消亡,如黄河流域的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夏泽,长江流域的云梦泽等,现在都已成为淤浅成陆地。湖泊在泥沙淤积和人为垦殖影响下日渐萎缩,如黄河流域巨野泽、大陆泽、长江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2、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历史时期黄河的泥沙含量逐渐增加。宋代时黄河“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明代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水居其二”(《河防一览》)历史时期长江泥沙含量也承上升趋势,明代中期以后南方山地垦殖运动,导致长江中泥沙含量大幅度增加。20世纪初,金沙江含沙量与黄河相差不多。3、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黄河河道的变迁主要集中在黄河的下游平原地区,中游的汾渭河平原黄河河道虽也有左右的摆动,但变化幅度都不大。长江河道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变化比较大的属荆江河段,号称九曲回肠。4、人为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河流水文状况的变化(1)人为筑堤、决堤、裁弯取直影响着河道的走向。(2)人类对森林资源无限制开发利用、山地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中的含沙量,加剧了中下游河道泥沙的淤积和河床的抬升,进而影响河道的变徙。(3)水利的兴修、生活和工业用水影响了河流的水量。比如黄河的断流就与此有很大的关系。(4)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影响了水质。第四章 历史时期中国的沙漠变迁1、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响,在原非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2、简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变迁过程1、呼伦贝尔沙地的变迁1)、呼伦贝尔沙地的分布范围呼伦贝尔沙地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西山麓地带。具体在呼伦湖以东,大兴安岭以西,海拉尔河以南,新巴尔虎左旗以北的地域内。面积87.63万公顷。2)、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条件呼伦贝尔草原年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左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东北部气候最干旱的地区。3)、呼伦贝尔沙地的变迁(1)汉代以前的呼伦贝尔地区汉代以前呼伦贝尔草原保持原始自然状态。石器时代呼伦贝尔草原就有人类居住,考古发现,石器时代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兼营渔猎。这种经济结构对呼伦贝尔草原植被破坏极小,当时呼伦贝尔草原植被覆盖良好。(2)汉代的呼伦贝尔地区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沿岸草场资源遭到一定破坏,但整体面貌变化不大。汉代鲜卑人迁入,砍伐桦树、从事垦殖,海拉尔河和伊敏河沿岸草场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呼伦湖、海拉尔河、伊敏河等地鲜卑族墓葬中,最常见器物为桦皮器。呼伦湖鲜卑墓中多次发现粮食的残迹。鲜卑人砍伐桦树和有限的农耕对呼伦湖、海拉尔河、伊敏河等地的桦树林、草地有一定破坏。鲜卑人南迁时“此土荒遐”(《魏书?序纪》),说明经过鲜卑人近200年开发后,生态环境已不最初的水草丰茂景观了。(3)辽代的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开始出现9世纪末10世纪初,呼伦贝尔草原居住着乌古、敌烈等游牧民族。契丹人占领呼伦贝尔草原后,将乌古、敌烈等部落迁徙到北方的额尔古纳河中下游和石勒喀河中下游地区。乌古、敌烈等部落留恋呼伦贝尔草原丰美的水草,不断南下。辽国为了防止乌古、敌烈等部落南迁,在东起库力河西岸,西至鄂嫩河源和克鲁伦河源之间的沼泽地带间修筑了一条边壕。同时还修筑不少的边城。

据《辽史》记载,辽太宗会同2-3年(939-940)先后两次将欧昆石烈、乙勒勃石烈、温纳河剌石烈契丹人迁到海拉尔河、乌尔逊河、哈拉哈河、辉河一带,让他们垦荒耕种。

考古发现在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牧场、新巴尔虎左旗五一林场、巴伦赫雷姆城、祖赫雷姆城等地都发现有水渠遗迹,水渠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和菜地。经过移民和兴修水利,当地农业大丰收: “凡十四稔(rěn),积粟数十万斛,斗米数钱”(《辽史》卷59《食货志》)辽代城堡、耕地多分布在湖泊和河流沿岸,这使河流、湖泊沿岸环境破坏最为严重,沙漠化最先在河流、湖泊沿岸出现。(4)元代的呼伦贝尔沙地蒙古大族宏吉剌氏“濡染华风,筑室而居,不逐水草移迁”(屠寄《蒙兀儿史记》卷153《世族表》)。黑头山古城发现窖藏粮食,蒙古人农田主要分布在城周围。贝尔湖南贝尔苏木驻地“布达特”镇,布达特为蒙古语,意思是“产粮食或多粮食的地方”,说明蒙古人定居此地时有农耕生产,近现代贝尔湖附近已无农业生产了。适应农耕的定居生活,蒙古人修筑有黑头山古城、巴彦乌拉古城等城池。元代蒙古人的垦殖地主要在辽垦区以外,辽代耕地大多已经沙化。元代蒙古人的垦种、筑城也引起沙漠化,从而加剧了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进程。(5)近代的呼伦贝尔沙地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在海拉尔河沿岸大量砍伐林木用作铁路枕木、机车燃料、修筑站房住宅,铁路附近森林全被砍光,铁路工人在铁路沿线开荒种植蔬菜和奶牛饲料。修筑铁路路基、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修建民房破坏了草原植被和地表土层,引起新的沙漠化。现在滨洲铁路沿线的沙漠化,是修筑铁路的引起的。2、科尔沁沙地的变迁(1)科尔沁沙地的分布范围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吉林和辽宁西部的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西、北为大兴安岭,南为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东为松辽平原。科尔沁沙地包括内蒙古通辽市大部、赤峰市东部、兴安盟南部,吉林西部通榆县、双辽县和辽宁西部的彰武县。(2)科尔沁沙地的自然状况科尔沁地区年降雨量300-500毫米。多大风,平均风速4米/秒,最大风速31米/秒(相当于11级大风),以西北风为主,多集中在冬春季节。这里是西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沙质冲积平原,土层薄,沙质沉积物厚度达140多米。自然植被覆盖率40-70%。(3)科尔沁沙地的变迁石器时代,科尔沁先后有兴隆洼文化(敖汉旗)、赵宝沟文化(敖汉旗)、富河文化(巴林左旗)、红山文化(赤峰市)、小河沿文化(敖汉旗)遗址。说明石器时代科尔沁地区适合人类定居,植被良好。人类垦殖和柴薪砍伐可能对当地自然植被造成轻微影响。战国时期,燕国北长城穿过了科尔沁地区。考古发现,在今赤峰市还有古长城遗迹,俗称“土龙”。这段长城沿金英河北岸呈东西走向,西起穆家营,经东方红乡、王家店乡、水地乡、安庆沟向东延伸。秦长城也穿过了科尔沁地区。考古发现,喀喇沁旗娄子店乡姜家弯子村向东北,经山前乡、赤峰市美丽河乡,过老哈河,经辽宁县建平县种羊场、老官地乡、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乡,入敖汉旗新惠镇,再经新地乡、丰收乡、克力代乡、贝子府乡、王家营子乡、宝国吐乡,入奈曼旗境内。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附近修筑屯堡,驻屯军队。修筑长城、屯堡要砍伐树木、破坏山林草场,破坏了地表植被;修筑长城、屯堡多用土夯筑,需要大量挖取地表土,破坏地表土层,下层粉沙在强劲风力作用下容易就地起沙。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尔沁地区局部轻微沙化,总的生态良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活动于科尔沁地区。

考古发现科尔沁地区鲜卑族遗迹有近100处,有代表性的遗迹7处。鲜卑族墓葬中有较多木质葬具,说明砍伐森林较多;鲜卑族在沙丘上开凿墓穴、修建半地穴房屋,会破坏地表土层,造成粉沙裸露,在风力作用下,固定沙丘易转变为流动沙丘。鲜卑族为游牧民族,对生态破坏只限局部地区,辽代这里还有一望无边的“平地松林”(《辽史》),科尔沁地区总的生态环境还不错。辽代的大规模筑城和移民垦殖加剧了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大规模筑城,辽代科尔沁地区修筑的城池数量有100多座。夯筑城墙须挖取地表土,经实测的辽城有63座,这些辽城周长加起来为93643公里,如加上未实测的古城,城的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城墙高度多在3-4米左右,宽度在8-10米左右,据此计算科尔沁的辽城共要取土45亿立方米。筑城挖取地表土使地下粉沙露出地表,在风蚀作用下出现沙化现象。最先受沙漠化危害的也是这些修筑的城池。辽代曾进行两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唐末契丹借与李克用结盟之机南下燕蓟,强制性地将该地区的汉人迁至西辽河流域;926年辽灭渤海国后将大量渤海人迁至西辽河流域。迁入西辽河流域的移民主要从事农耕,耕地最初分布于各州、县城周围的河流、湖泊沿岸。在垦荒之初,沙漠化不明显,长期垦殖后,地表流沙越积越多,形成流动沙丘。辽代初年科尔沁植被茂密,科尔沁西部号称“平地松林”,老哈河以西为森林草原景观,老哈河以东为疏林草原景观。大规模筑城和移民垦殖后,至11世纪科尔沁地区许多地方已变成了沙地。比如乌丹(今翁牛特旗东)以北接近西拉木伦河的地方原来是沼泽地,但到11世纪已经变成了沙地。金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继续加剧。12世纪初辽被金取代后, 2/3的州县被撤销,州县居民随之迁走,废弃州县附近耕地变成撂荒地。耕地抛荒后,地表易受风蚀形成流动沙丘,大量州县被废,意味着数量众多的耕地逐渐演化为沙地。金国为防御蒙古人,在临潢府路境内修筑边壕。金边壕由外壕、外墙、内壕、内墙构成。一般外壕宽5-6米,外墙宽2.5-6米, 内壕宽10-60米,内墙5-15米。边壕沿线还修筑有辅助性的军事设施城堡。修筑边壕屯堡,需砍伐木材搭建营房,边壕沿线林木砍光,金王朝下令“从大盐泺出官木三万余,与直东堡近岭求木”(《辽史》),不得不从外地运入官木。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后,在相对冷干多风的气候条件下,地表容易就地起沙形成沙地。1181年修边壕之初就出现边壕“旋为沙雪堙塞”的情况(《辽史》),边壕沿线沙化现象已很严重,大规模修筑边壕和城堡后,沙化应该更为严重。元明时期科尔沁地区人为活动减弱,自然植被有所恢复。蒙古人灭金后,科尔沁地区成为蒙古人牧场,农业耕作基本停止,沙源减少。元明两代科尔沁地区筑城少,也减少了沙源。元代有城5处,明代有城4处,元明两代筑城数还没有辽或金一代多。蒙古人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不需要筑城和砍伐森林。科尔沁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人为活动减弱后,植被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元明时期,科尔沁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出现“长林茂草”的局面,大部分流沙转为固定沙丘。清代在科尔沁的进行农垦,康熙年间在科尔沁地区推行垦荒。派人传授垦荒耕种知识;鼓励关内汉人租种蒙古贵族草地。嘉庆年间山东、河北、河南灾民涌入科尔沁地区,招民垦荒合法化,垦荒从南部各旗扩展到其他各旗。鸦片战争以后朝廷为充实国库,蒙旗垦荒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科尔沁各旗草场大量被用于招民垦荒。垦荒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垦荒越早,沙漠化越严重,敖汉旗、科左后旗、翁牛特旗、库伦旗、奈曼旗、彰武县是清代垦荒较早的地区,都是沙漠化较严重的地区。清代的垦荒,最后奠定了科尔沁沙地的基础。近年来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启动,科尔沁沙地整体呈现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的状况,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敖汉旗、通辽市等过去一些寸草不生的“白区”,逐渐被为人工植被所取代。3、毛乌素沙地的变迁(1)毛乌素沙地的分布范围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北部长城沿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一带。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陕西榆林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2)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状况毛乌素地区年降雨量300-450毫米。地表物质冲积-湖积沙质沉积物。主要河流无定河及其支流榆林河、红柳河等。(3)毛乌素沙地的变迁汉晋以前毛乌素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汉代毛乌素地区有不少林地。沿今秃尾河向西、从今十二连城至陕西榆林以北有两条林带,汉时“悉榆林之薮”(《水经?河水注》。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夏政权建都统万城,发10万人修筑统万城,“蒸土筑城”,(《晋书?赫连勃勃传》), 10万人筑城,野炊燃料需要砍伐契吴山及其附近的森林;掘壕取土破坏地表土,为土地沙化提供了沙源。魏晋时期毛乌素地区生态较好。统万城“临广泽而带清流”(《太平御览》),当时红柳河上还有湖泊沼泽,水质清澈。《晋书?赫连勃勃传》称统万城“背名山而带洪流”,洪流即红柳河,说明当时红柳河水量很大。红柳河湖泊广布、水质清澈、水量大可推测魏晋时期毛乌素地区仍处于水草丰茂的状态。唐代沙漠化出现且日渐严重。唐代党项族迁至银州(无定、榆林二河交汇处)、夏州(白城子)、绥州(绥德)等地,学会农耕生产,“绥、银以大理、无定两河为灌溉”(吴广成《西夏书事》),无定河是重要的农垦区。长庆二年(822)10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新唐书》)咸通年间(860-873),“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李熙令《榆林府志》)经过垦殖,唐代后期无定河流域统万城一带出现了沙漠化现象,而且情况已很严重。

北宋时期农垦进加剧了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为防御西夏,北宋在宋、夏边境无定河流域修筑城堡、屯垦耕种。“塞垣上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的屯垦使部分西夏人也从事农耕生产。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从银、夏洎青、白盐池,地惟砂碛”(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银州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40公里处,夏州在陕西靖边县北,青盐池在陕西定边县北,白盐池在鄂托克前旗二道川。说明北宋米脂县西北、靖边县北、定边县北、鄂托克旗以南都已经变成了沙漠。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过横山后,方到平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横山在今陕西横山县,这说明北宋时横山县以北也变成了沙漠。北宋时现在毛乌素沙地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明代边墙的修筑和屯垦继续加剧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明代毛乌素地区边墙属延绥镇(陕西府谷-宁夏盐池)、宁夏镇(宁夏盐池-甘肃皋兰、靖远)管辖。边墙附近还筑有墩台、城堡。从花马池(盐池县境)到清水营(府谷县境)1770里的边墙有城堡、边墩、崖砦923处,平均每隔1.9里就有军事建筑一处。修筑上千里边墙和近千座军事建筑,对边墙沿线的植被和地表土层的破坏较严重,从而引起流沙的产生。灵武县东35公里有一个南北2公里,东西1.5公里的瓷窑堡遗址,窑场北有明代的烽火台,距明代边墙很近,现在整个窑场为流沙所掩埋,四周还出现了高大的流动沙丘,窑场的废弃与明代边墙的修筑引发的沙漠化有密切的关系。明代边墙附近的驻军实行屯垦,如嘉靖年间余子俊筑边墙时所属4万士兵“墙内之地,悉分屯垦,岁得粮六万石有奇”(嘉靖《宁夏新志》)。居住在边墙沿线的居民也从事农耕生产。屯垦引起环境的退化和沙漠化,盐池县西南45里铁柱泉,嘉靖15年修筑城堡,驻兵500,周围土地“听其尽力开垦”(嘉靖《宁夏新志》),筑城垦荒后不久就出现了沙漠化,流沙最后将整个铁柱泉城掩埋,城外的耕地变成了流动沙丘。清初陕西、山西农民进入河套,“荒山辟野,耕稼其中”,康熙年间“发边内汉人与蒙古人一同耕种”,乾隆年间“允陕西榆林、神木等处边民种鄂尔多斯河套地完租” (《重修河套四大股碑记》) ,更多耕地被开垦,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光绪末年毛乌素沙地出现大规模垦荒。乌审旗最初报垦地共有1452顷,后又报垦535顷,总计报垦1987顷。鄂托克旗(包括今鄂托克前旗)共报垦地3870顷。垦荒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垦荒,范围相当广泛,有河边地,也有远离河流的沙荒地,鄂尔多斯高原灌溉条件普遍较差,大部分耕地都是旱地,耕种不久就引起沙漠化。优良草场被开垦成耕地,牧民到贫瘠草场放牧,出现放牧超载现象,引起了部分草场退化和沙化。清代垦荒导致的沙漠化,由南向北,清末垦荒多在乌审旗、鄂托克旗境内,这两旗都在毛乌素沙地北部。3、历史时期沙漠变迁的规律1、沙漠扩展方向大致是向南、向东推移,沙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历史时期北方沙漠或沙地的扩展方向,大致都是由北而南,由东而西,而且沙漠化的趋势是越来严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2、历史时期沙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干旱的气候和地表丰富的沙质物质是影响沙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过渡垦殖、超载放牧、砍伐森林、修筑大型工程建筑破坏地表植被和地表土,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人为因素是沙漠扩展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3、历史时期沙漠化对地区性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北方丝绸之路的衰退、城市的废弃、政权的兴衰、农牧分界线的推移都受到了沙漠化的影响。第五章 历史时期中国的海岸变迁1、贝壳堤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物质堆积而成的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其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2、简述长江三角洲河口南岸海岸线历史变迁过程1、距今五六千年的海岸线早期长江口南岸形成几条贝壳堤(冈身),最西一条是: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外港—方泰—马桥—胡桥一线2、魏晋以前的海岸线最东边的冈身大致在:徐州—娄塘—嘉定—南翔一线3、公元4世纪的海岸线长江口南岸沙嘴逐渐向东推移4、唐代的海岸线海岸线伸展到盛桥—北蔡—航头一线5、宋代的海岸线海岸线延伸到里护塘一线(川沙---南江---奉城---柘林一线)6、14世纪到18世纪的海岸线海岸线在钦公塘一线7、19世纪末以来的海岸线光绪年间在钦公塘外筑圩塘,大致在今天人民塘岸线上3、简要分析历史时期中国海岸线变迁规律1、历史时期我国海岸线的变化以平原海岸变化最为明显。基岩海岸,生物海岸局部变化,但海岸线的伸缩幅度远没有平原海岸变化显著。2、海岸线总体上呈现向海洋伸展的趋势3、平原海岸线的於涨和退缩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河沙泥沙沉积和波浪冲刷造成的。河流入海口,由于泥沙堆积而向海洋推移,而入海口变化之后,无泥沙来源,在海浪的冲刷下向陆地退缩。第六章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1、分析我国政区演变的影响因素1、政区演变受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安排,是在地理空间中划分行政区域,与自然环境具有天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是否将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山川形便”原则。高山大川是自然地理区划的界线。遵循这个原则划分政区,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对内部交通、经济交流的形成以及文化的认同也有好处。但是,按照这个原则划分政区特别是范围很大的高层政区,一旦其他条件具备,确实容易成为封建割据的形胜之区,不利于国家的统一。2、政区演变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主从关系。政治是国家管理社会的活动,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管理社会而划分行政区域。政治因素是行政区划的决定因素,“政治主导原则”是行政区划的首要原则。3、政区演变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必然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是行政区划的重要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格局。从整体上看,我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是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相一致的。除社会动荡时期以外,一般是经济越发展地区,政区设置越多越细。历史时期政区空间分布的格局:(1)经历了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转变。这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2)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瑷珲——腾冲线两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虽然西部面积占全国近2/3不一样,但自秦以来高层政区只占1/3。2)、经济发展状况往往决定行政中心位置的选择。历史时期地方行政中心尤其是中低级政区的行政中心,大部分都选择在交通或者产业发达的地方,主要是因为经济基础好,便于经济管理,便于物资的征调运输,可见经济是重点考虑的因素。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区等第。在明代以前,州县等级划分主要是以户口多少为标准。明代以来,又用各府县的钱粮数额定府、县的等级。其实,都是采用经济标准来定等第。(周振鹤:《历史上行政区划的等第变迁》,《中国方域》1995年第2期)4、政区演变受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从文化地理这方面看,所谓文化主要涉及语言、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文化对行政区划的关系也是紧密的,所谓“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第一,风俗文化区可以成为划分政区的根据。《汉书?王莽传》:“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历代行政区划往往能够与文化风俗区相吻合,如汉初将民能齐语者划归齐国。东汉但望上书请分巴郡,江州以东为其一,原因之一是江州以东,“其人半楚”。第二,宗教文化区与民族在空间上具有同一性,这些民族宗教地区往往是划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依据。我国古代的陵县制度也是宗教文化对行政建制影响的重要例证。5、社会的稳定与动荡对政区演变的影响政区改变,大多发生在政权交替,社会动荡的混乱区2、历代政区演变规律1、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呈阶段性发展经历了郡州时代,道路时代、行省时代2、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层级变化呈现由高降低和由虚入实的变化由高到低,指的是高级的行政区的幅员逐渐减小,数目变多,级别逐渐下降最后归于消亡;由虚入实是指一些原为监察、转运等中央派出机构逐渐变为一级行政机构。3、政区空间分布不平衡早期集中在北方,后来,南方增多,北方减少(附:谭其骧先生《中国历代政区概述》(《文史知识》1987年第7期)总结了三条规律:1、同一种政区,通例都是越划越多,越划越小,到一定程度,它的级别就会降低。2、秦西汉初期疆域比较小,其时所采用的单纯二级制,自汉武帝扩张疆域以后,已不宜于继续采,但多级制亦不利于政令民情的上下传达,所以二千年來最常用的是三级制,有时用实三级,有时用虚三级。3、历代最高一级政区往往由吏治监察区或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往往由差遣在外的中央官转变而来,如汉州、唐都督节度使辖区,道、行省、明清总督巡抚。孙关龙《试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的规律及启示》(《广东社会科学》1990.1)总结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规律性的变化:1、随着政治的变动或经济的较大发展,行政区划系统和单位都会随之发生变动。行政区划的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2、在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以三级为主。3、行政区划单位中,变化最大的是一级(高级)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小的是行政区划最基本的单位县。4、愈早诞生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似有级别愈来愈低的趋势,如州在魏晋南北朝为第一级,唐宋为第二级,元明清成为第三级。5、行政区划的数字在同一朝代有由少变多的趋势。6、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位置、视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情况而定。一般说,经济发达地区的行政区划的划分,要比不发达的地区细,其地位也要比不发达的地区高;政治、军事重要地区的行政区划的划分,也要比其他地区细,其地位也要比其他地区高。)3、政区的演变过程中国历代的政区,经历了两千年三循环的过程。即:一,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800多年,政区从两级制演变为三级制;二,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历经近700,政区重复了从两级制变为三级制的循环;三,元明清以来,历经700多年,政区由多级制简化为三级制,以至于短时的二级制。1、州郡制时代春秋时期,各国继续实行分封制。但是,郡县制也出现了。最先出现的行政区划是县,郡的设置也在春秋而较晚于县。到战国中期,边境地区形成由郡统县的制度。但即使到战国末年,各国内地都还是不设郡的,内地的县仍为中央直辖地。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期,既有郡县,又有王国、侯国,实行郡国制。文、景以来不断削减王国的土地和行政权,到汉武帝时王国、侯国的地位已和郡县相当。文帝时,派丞相刺史分刺九州。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对100多郡国官员和豪强的监督,将京畿及附近各郡以外的郡国分为十三部,俗称十三州,每州设刺史。州变为郡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行政区划变化纷繁,有侨州郡县、封王制、都督辖区制、行台尚书辖区制、镇戍制等,但基本的是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2、道路制时代隋朝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整顿,先行州县二级制,后行郡县二级制。唐朝前期继承隋制,实行州(府)县二级制。天宝元年——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曾一度改州为郡。

唐前期,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仿汉朝都护之制设置都护府进行管理。下辖若干羁縻府州。贞观初年(627年)依“山河形便”分全国为10道,这10道开始仅为自然区域,中央派遣监察官员也不以10道为限。天授二年(691年)以后按10道派监察官员,道才成为监察区。永徽(650——655年)以后,为加强边区防务,授予都督带“使持节”,称为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年),肃宗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并以节度使兼观察使,此后两使往往互兼,这样军区的道混合、取代监察区的道合而为一,道(方镇)变成府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州县两级制转变成了道、州(府)、县三级制。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沿袭晚唐制度,但中间一级除府、州以外,有军、监的建置。宋朝实行路、州(府、军、监)、县(监)三级制。3、行省制时代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划分突出“犬牙相入”。行省制直接渊源于金的行台尚书省。另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行政区划有省、府、州、县四级和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县可以作为不同层级的政区并存于同一高层政区之中。省以下的道不是正式政区,是布、按二司的派出机构辖区。明朝行省三司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藩司)、都指挥使司(都司)、提刑按察使司(臬司),分掌民政、军事、司法监察大权,而且三司的辖区略有参差,形成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的格局。与省相当的一级政区,还有嘉峪关至哈密一带的哈密等八卫,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及库叶岛的奴尔干都司,统辖青藏地区的乌斯藏、朵干二都司等。在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元朝的土司制度。曾在贵州、四川“改土归流”,规模不大。明中叶,边防和治安形势严峻。为了加强各个省级机构的联系,提高行政效率,设置总督、巡抚。清初经过调整,到雍正年间政区层次简化为单式的三级制,即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省下仍有道,向介于省、府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转化。但有清一代,道不被视为正式的一级政区。清代省区幅员仍然很大。为使地方具有较强的统治能力而又不出现分裂割据,清朝采用了新的分散地方权力的模式。清初各省设藩、臬二司分理政务,又设总督、巡抚。雍正、乾隆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行“改土归流”。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土司被保留下来。民国初年, 1913年北洋政府取消府州厅,将道改为正式的一级政区,形成省、道、县三级制,与县相当的有设治局、旗、宗。1914年,北洋政府设京都市政公所,1918年南方军政府设立广州市政公所,中国出现了城市型政区。1921年,正式建立市制,市分为特别市、普通市,特别市属于省,普通市属于县。1928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二级制;1932年以后,出现的行政督察专员辖区,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截止1947年,全国共有35省、12院辖市,1地方,辖2016县、57省辖市、40设治局、2管理局、93旗、175宗。4、禹贡九州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具体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5、畿服畿服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商周时期分封制理想化的产物。即以王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按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各服对中央王朝形成程度不同的臣服和纳贡关系,有五服和九服之说。第七章 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1、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相连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的重要防御工事。狭义的长城指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广义的长城包括历史时期除明代以外在我国境内修筑的位于其它境内的长城。2、九边即明长城沿线划分的九个军镇,又叫九边。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3、长城的历史作用1、防御侵扰掠夺,保护王朝或政权的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2、历史时期的长城既有军事防御的意义,同时也具有疆域边界的作用。3、长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北方长城大致是畜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2)、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屯垦促进了长城沿线农业经济的发展3)、长城沿线的关口成为对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同时也成为长城内外商贸的重要集镇4、长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长城为民族分布区间的大致分界线,也是风俗文化的大致分界线2)、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间文化交流3)、今天长城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5、北方长城及其辅助性设施等修建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关热词搜索:;

初一历史教学总结篇五

今天是春节。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温暖的人

下午,我和妈妈去淋浴房洗澡,那儿比较暖和。洗完澡出来,我们发现已经有一个人在吹头发了,于是,妈妈先帮我吹。一会儿,我的头发稍微有点儿干,但是一抬头赫然看见她的头发滴着水,布都被水打湿了,我让妈先吹,一个人站在旁边。那个姐姐微笑着对我说:“小妹妹过来,姐姐帮你吹。”我十分吃惊,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她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一种关怀。暖暖的风吹在头发上,而心也感受到那温暖。不管是谁,都在冬天里给予我温暖。

温暖的家

晚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个个菜肴都散发着香味,在灯的照耀下闪着光泽,令人食欲大振。火锅“噗噜噗噜”地冒着热气,往上飘,在屋顶聚集。人坐齐了,一起看电视,边吃着美味的食物,还时不时地聊着天。菜的热气,呼出的热气,所有散发的热气都变为白雾向上浮,呼出的二氧化碳为屋子增添了不少的温暖。春节联欢晚会上搞笑的'小品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互相说着笑话,吃得暖和的菜,让我倍感温暖。这样,就足够了。

温暖的“花”

“砰!砰!砰!”这时候,外面已经震耳欲聋了,接二连三的烟花打破了往日宁静的夜晚。我也手痒痒起来了,催促老妈和我一起放烟花。我拿了一根小烟花,用打火机点燃,“哧哧哧。”地冒出了茶色的火花,转动就形成了一个光圈。老妈拿了一个“彩色珠”过来,将它点燃,只见五颜六色的小珠陆续向天空飞去,犹如离弦的箭般。现在放烟花的人有很多了,色彩斑斓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好像在互相争妍斗艳。小孩的欢叫声,大人宠溺的笑声都融入这夜色。虽然一直待在外面,但心却是暖的。

这个春节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