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

时间:2023-06-28 09:54:46 作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一

携手同心亲爱的各位同事: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各企业复产复工时间有所推迟。根据国务院及政府关于企业复产复工的安排,公司将复工日期定为20xx年x月x日。

携手同心

亲爱的各位同事: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各企业复产复工时间有所推迟。根据国务院及政府关于企业复产复工的安排,公司将复工日期定为20xx年3月xx日,请各位同事按时到岗。出于对疫情防控的考虑,请各位复工的同事佩戴口罩。

有以下情况的同事,返回广州后须自行在家观察14天,请提前做好安排:

1、到xx探亲、旅游;

2、与xx人员存在密切接触;

3、途径xx,或曾在xx逗留。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二

一、坚持以疫情防控稳定企业生产、以企业生产保障疫情防控。开发区辖区内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要确保正常开工开业,同时周密做好复工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重点项目复工。紧紧盯住全市确定的重点项目,能复工的尽快复工,具备开工条件的抓紧组织开工,确保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三、健全开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复工复产企业要建立企业负责人牵头抓总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建立返岗职工实时健康档案,设置隔离室,准备消杀用品,购置防护物品。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四、加大复工企业监督检查和服务保障力度。各工作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积极做好开复工企业的督查督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同时做好协调服务保障工作,要利用电话、网络等非接触办公方式,积极与开复工企业沟通,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

五、实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告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各工作组要深入了解企业返工人员信息,动态掌握复工复产情况,每日报企业服务局,其他重大情况一并上报。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三

一、企业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明确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

二、劝导中高风险地区员工暂缓返连返岗。

三、由外市返连返岗员的企业员工须持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

四、企业要督促外市返连返岗员工及时向其居住地所属社区进行报备,并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五、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切实掌握员工流动情况,做好各项台账记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人员要早发现、早报告。

六、企业要严格落实卡口测温验码、员工佩戴口罩、错峰用餐等常态化防疫措施。

七、企业复工复产前,办公场所、生产车间、餐厅等区域须经一次全面消杀;复工后,每日不少于一次卫生消杀;进口物资要在专门的独立区域或场所进行全面消杀。

八、企业应配足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免洗手消毒剂、消毒酒精等基础性防疫物资。

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如有疫情防控相关问题,请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四

各经济开发园区和广大企业:

一、园区防控措施

1.出入管理。所有进入企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并积极配合园区主入口的问询或登记。疫情防控期间,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园区。

2.体温测量。园区主入口、各楼宇大堂设专人值守测量体温,凡体温超过37.3℃、未正确佩戴口罩、重点区域返园区未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及不配合检查的人员禁止进入。同时,建议园区在员工进入办公区域时,由园区进行体温检测。

3.楼宇管理。园区将对公共区域进行每日2次的消毒防疫;在公共部位集中设置“废弃口罩存放箱”,张贴明显标识,每天由保洁员集中处理。

二、企业防控措施

1.企业防控机制。请企业自觉落实疫情防控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单位法人或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周密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一员一档”,并严格落实执行。灵活安排员工分批返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建议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弹性工时、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等措施。

2.企业人员管理。对有湖北地区往来史、与湖北地区人员有接触史的员工,请企业企业加强关心沟通联系,建议他们在疫情稳控后回企;对有以上情况并已经抵企的员工,督促其及时联系所在街镇的村/居委会或入住的酒店等,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少于14天等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对外地(国)返企同时采取不少于14天的隔离防控措施。

3.防疫物资管理。请企业切实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尽可能做好相关防疫物资(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剂等)配备。请正确使用防疫物资,按要求做好保管工作,确保安全存放及使用。

4.办公场所管理。复工前,请企业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每日消毒。进入企业请佩带口罩,对上班员工做到每日2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企业自身有班车运营的请做好员工体温检测、口罩佩戴等基础工作。建议线上会议沟通工作,减少集中开会。如需开会,必须佩戴口罩,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控制时长,室内通风排浊。

5.企业访客管理。企业访客应佩戴口罩,进入办公区前先检测体温,确定有无重点疫区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办公区并在指定区域会客。疫情防控期间,建议企业尽量减少安排员工外出以及出差。

6.防疫知识宣传。请企业及时向员工普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广泛宣传落实预防措施,教育员工不传谣、不信谣,避免员工出现恐慌等不良情绪。建议企业向本企业的湖北籍员工发一条关爱信息、打一个暖心电话,做到隔离不隔心。

三、个人防护温馨提示

1.为避免复工后入园测温工作可能导致的车辆、人员拥堵,建议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错峰上班。

2.为避免乘坐电梯时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建议低楼层的企业提倡鼓励员工使用楼梯步行上下楼。

3.为避免外出就餐和使用外卖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建议企业提倡员工自行带饭、预约用餐或错峰用餐。

4.凡来自或者途经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进入本企业的,以及与上述人员、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主动接受体温检测,自觉实施居家或者积极配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对未按照规定主动登记,在工作人员询问时不如实告知,或者拒绝执行相关检测、居家隔离、集中隔离观察措施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构成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或者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请各经济开发园区和广大企业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每日5点前用办公网公务邮箱报送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xxx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五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产业园区、各工作专班:

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波及全国各地多个地区,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为贯彻落实全国、xx省、xx市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xxx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严从紧,全面强化防控措施。

(一)风险人群情况要“清”。一是加大对区域内密接、次密接人员的排查追踪管控工作,对排查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严格执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发挥“三公(工)”流调溯源作用,准确掌握密接者、次密接者等风险人群活动轨迹,阻断疫情进一步传播。二是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入x人员社区(村)、单位报告制度,对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人员,在入x时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同时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2次核酸检测措施。在xxx、xx、xx疫情有效控制前,将区外入x人员“双核酸”措施中入红后核酸检测时限标准由48小时内完成提前到24小时的提级管控。三是对低风险地区入x人员,要严格执行“双核酸”“双报告”制度。

(二)重点领域防控要“严”。一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业园区、酒庄、企业、宗教场所、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防控,严格执行“两温一码”、通风消杀等措施,严防风险隐患。做好社区、厂区、校区、园区“四区”和农贸市场、大型商场、文化广场、宗教活动场所“四场”和室内密闭场所“一室”的防控措施,严格“两码一温”查验环节,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消杀,减少聚集性活动。二是项目建设单位要对外地来红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底数清、信息明,严格落实“双报告”制度,确保所有务工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监管。加强每日健康监测,做好测温、验码和信息登记,规范落实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加强对物流运输行业的监管力度。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等主管部门要加大“三个停止”措施落实力度,严格抓好邮件快递检测管理工作,完善入红快递、邮件管理措施,督促指导快递企业严格落实消毒、检测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防止交叉感染,全面消除物传疫情风险隐患。四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从业人员风险排查和整改专项行动。对本地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排查,严防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重点摸排搬运、装卸、掏箱、库管等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以及贮存进口冷链食品的冷藏冷冻库(包括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第三方冷藏冷冻库、自建自用冷藏冷冻库以及冷链物流企业、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商超餐饮等场所冷藏冷冻库)入库货物管理和防控要求等落实情况。五是加强交通卡口的防控力度。“三站一口”要严格查验所有外省(区、市)来红返红人员“两码一温”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盯紧通过站点车辆,对于部分自外省区来红返红车辆(含长途客车),要严防车辆和人员通过其他通道未经查验入红。“三站一口”工作人员要及时学习掌握上级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坚决杜绝涉疫风险人员漏管漏控。切实充实“三站一口”工作力量,压实工作责任,启动战时机制,做到严格管控、规范查验,全力保障和维护我区疫情防控平稳形势。

(三)重点人群防控要“实”。一是对大型商超、冷链物流、学校保安保洁、养老院服务人员、餐饮业服务人员等重点岗位人群,要严格执行每日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和作业环境消杀。加大核酸检测频次,坚决防止内部防线失守。二是对各医疗机构包括小诊所医务人员、药店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三是全面梳理长途客运、货运司乘人员信息,定期组织核酸检测。对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分类按照风险等级增加核酸检测频。四是对有外地通行史的大货车司机进行拉网摸底排查,加强对该类人群的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暂缓返红。

二、应接尽接,着力推进疫苗接种。

(一)精准摸排,撒开“搜索网”。各乡镇(街道办)要精细精准做好“三类人群”摸底统计,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在区域内全面开展“网格化”精准摸排登记,按照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原则,组织乡村干部等人员,开展“敲门行动”。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逐户敲门、逐人核实,对“三类人群”中未接种人进行“点对点”动员,提高目标人群接种意愿,确保应接尽接,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二)精细研判,织密“接种网”。卫生健康局要对摸排后上报的不适宜接种人群进行“一对一”分析研判,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和发热者等特殊人群外,要对符合接种标准的人员实现应接尽接。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做好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应急救治,保障疫苗接种安全。

(三)积极动员,下好“一盘棋”。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教育局、民政局、宗教局、审批服务管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摸排商超、学校、养老院、宗教场所、政务大厅等行业人员疫苗接种情况,将摸排结果积极反馈乡镇(街道)。积极承担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宣传方式,动员行业人员应接尽接,形成部门联动合力,下好疫苗接种“一盘棋”。

(四)内部强化,拧成“一股绳”。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对本单位在编和临聘人员进行全方位摸排,了解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深度动员,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保证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现全面接种,从内部拧紧疫苗接种“一股绳”。

(五)重点梳理,实现“全覆盖”。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企业员工、行业服务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全盘梳理,做到不漏一人,实现疫苗接种各行各业、各类符合人群全覆盖。

三、群防群控,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加大疫情防控措施宣传,切实增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和“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二是加大疫情动态宣传,倡导群众合理安排出行,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确需前往的要做好个人防护,出发前及时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告,返回后按要求落实管理措施。三是加强疫苗接种政策宣传。各行业要根据属地和行业特点,创新推出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将一些接种意愿不强、犹豫不决的接种对象发动起来,全方位进行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工作。

四、压紧压实,严格落实督导检查。

区委、纪委、政府督导组要将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纳入督查范围内,扎实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较真碰硬,敢于亮剑,对在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中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六

。各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食堂要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对所有来莞员工组织排查。发现有14天内来莞的湖北等疫情高发地人员、14天内曾到过湖北等疫情高发地的人员,以及有确诊病例接触史的人员,要严格执行居家或集中医学隔离14天的措施。

各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必须对每一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岗前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确保具备掌握基础防护技能;每餐次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发热(37.3度以上)、咳嗽等疑似症状的应立即责令停工并及时就诊,在确诊非新冠肺炎前不得复工。

禁止采购、饲养、宰杀活禽、野生动物或经营野生动物制品,采购鸡、鸭、鹅、猪、牛、羊等肉及肉制品和蔬菜水果时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供应的食品应烧熟煮透,确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疫情防控期间,提倡不供应冷食类、生食类等高风险食品。

各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食堂必须储备充足的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清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在就餐场所、卫生间出入口处配备人员洗手消毒设施及清洗消毒指引。食品加工制作和用餐前后均应洗手消毒。从业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还应戴一次性手套,并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严格落实餐饮具消毒保洁制度,严防病从口入。就餐场所及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必须注意通风,每天对就餐场所、桌椅、操作场所、洗手间、洗手池、设施设备等进行至少一次全面有效的清洗、消毒。加强对空调设施送风口、回风口等的清洗消毒。

要按照“非必须,不集中”原则,减少员工集中就餐产生的交叉污染风险。提倡通过分时进餐、就餐时相隔1米以上、送餐到各部门等方式用餐,鼓励采用员工自带餐具打包的方式用餐。设专人分餐的,分餐人员应严格洗手消毒并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员工自行取餐的,取餐前必须严格洗手消毒,取餐时必须佩戴口罩并避免交谈。鼓励制作方便易取的套餐,方便即取即走,减少人员等餐排队时间。

各复工复产企事业单位食堂必须对每餐次每类食品的留样量不少于125g,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七

1.全部进行排查。各县(区)要对近期境外来余人员进行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一个不漏。同时,要对在境外务工、留学人员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造册,加强沟通对接,引导境外人员入余后第一时间向社区、村和卫健部门报告;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要对本单位本部门境外来余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并通报给其所居住的社区、村和卫健部门。

2.全部进行隔离。对境外来余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14天措施,有关费用由被隔离人员和所属县(区)各承担一半。

3.全部进行检测。境外人员入余后,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核酸检测。

4.全部进行治疗。核酸检测阳性或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就地及时转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1.成立机构。成立涉外疫情防控工作组,何慕良同志任组长,陈鹏辉同志任副组长,黄道阳同志负责工作组日常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外事办、市侨办、市台办、新余海关、新余电信分公司、新余移动分公司、新余联通分公司、新余火车站、新余北站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为成员单位。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2.制定方案。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制定境外来余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及社区、村的责任,加强人员排查、管控,坚决杜绝疫情跨境流动传播。

3.指定集中隔离点。今后新增的境外来余的我国公民,统一在市委党校进行隔离。指定山水商务酒店作为外国公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4.指定救治医院。明确市人民医院为全市境外来余人员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1.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加强我市境外来余人员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境外来余人员参与防疫的主动性。

2.加强通道管控。新余火车站、高铁站、分宜火车站要会同属地政府加强进出人员管理,督促境外来余人员如实填写入赣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及时向涉外疫情防控工作组报告。

3. 境外来余人员应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村和卫健部门报告,对刻意隐瞒国外旅居史的,入余后不及时报告的,有意规避我市隔离管控措施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4. 设立有奖举报。充分调动群众防疫积极性,开展境外入余人员线索有奖举报活动。举报情况经查属实的,每起给予500元奖励,举报电话12345。

新余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2021年3月10日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八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全力推进,扎实做好复产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意义。各村(社区)、园区办、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统筹安排、毫不松懈抓好节后复产复工时期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良好安全环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村(社区)、园区办、各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各村(社区)、园区办、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坚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疫情防控这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忠实履行安全防范职责。要围绕复产复工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工作的全过程,层层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风险、薄弱环节、重点部位,认真细化制定和落实防范化解工作措施,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力量配备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村(社区)、园区办、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和负责人要把抓好关键时期的安全防范作为重大考验,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各村(社区)、园区办、各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联动,提前研判,指导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针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严格落实“四个一”安全保障措施,即组织制定一套防疫应急处置方案、制定一份复产复工方案、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组织一次全厂(场)性安全检查。

对湖北籍员工较多的企业,根据实际延缓节后返工时间,坚决做到疫情不进厂区(工地),不安全不复工不生产。安监办要加强对工贸及危化品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安全检查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强化对关键工艺及重点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确保安全生产。

村建办、园区办、水农站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房屋、水利工程、交通建设工程企业及项目工地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强化对危大工程及大型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共同落实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主体责任。文化站、广电站、服务业办和市场监管局三茅分局等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酒店、体育场馆、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合理疏导控制人流,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逢进必戴口罩、必量体温等刚性措施,有效降低疫情风险。经服中心、市场监管局三茅分局、服务业办等部门要依职责及时掌握、协调做好应急物资生产、流通、库存及资源保障情况,加强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经营野生动物、私自屠宰等违法行为。

城管中队、卫健办、环保办、物管办等部门要强化对垃圾收集点、医疗废弃物集中区域的消杀清洁力度,规范做好废弃口罩等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文教办要全面摸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疫情风险情况,督促校外服务机构寒假期间全面停止各类培训教学活动,对从湖北来(返)扬的师生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减少聚集性疫情风险,确保校园及校外服务机构安全。综治办要组织开展节后消防安全专项隐患排查,加强对医院、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居民及来扬人员的宣传教育,严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洗、消、防、控等专业设备配备和教育培训,明确疫情期间应急救援处置流程、基本装备、处置方法,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安全高效处置。

2023年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的通知(10篇)篇九

(一)各企业需按要求建立防疫制度,抓好落实。每天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做好排查上报;每日做好运输车辆、从业人员消毒、测温工作,并建立每日车辆消毒、人员测温台账。

(二)各企业需做好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

(三)各企业非必要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运输。

(四)若有出省运输的驾驶员,须随车携带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护工具,做好自身防护,尽量减少与当地人接触,同时企业做好驾驶员的健康观察及运输车辆消毒工作。在出省运输前需向交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运输工作结束回龙后及时报告。

(五)若企业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运输回来的驾驶员,需按要求上报给交通主管部门;驾驶员做好个人防护,回程立即做核酸检测,并按要求进行隔离或健康观测。

如企业因瞒报、漏报等原因,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特此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