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

时间:2023-07-11 15:21:53 作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一

还有汉阳峰,仙人洞,龙首崖,秀峰等等,各有特色,小心地滑哦。有山必有水。

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层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

天气 三天多云 温度都在20°左右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

庐山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瀑布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__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

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二

大家好,我是天地游旅行社的优秀导游李一凡,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我的联系电话是12345678910。这两天将由我陪大家度过。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庐山的优美风光。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被称为中国的"地质公园"。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它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的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3000余种,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真可以称为鸟的天堂呢!

庐山自古就是旅游圣地,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描写庐山美景的诗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听完我的介绍,你们被庐山秀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吗?让我们一起到庐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吧!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三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见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次很幸运地成为了各位的导游,我叫宋楚月,大家叫我小宋就可以了。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已有二十年的驾车经验,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大家选择出游,不单单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多的是寻找一份快乐,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这次旅行中不仅仅是微微一笑,更希望您是开怀大笑,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处漂亮的风景,都要有好的心情去体会,希望此次旅行能让我们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现在我们的车已经驶进高速了,在接下来的时间我强调一下安全问题,我们的车是黑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是赣a23333,希望大家上下车时注意识别,还有在景区记得看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做有危险的行为,保障好自己的安全,平平安安出去平平安安回来。

大家应该是第一次来到江西吧,江西是一个有山有水美丽的地方,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江西九江市,九江城北是长江,南边就是匡庐,东临鄱阳湖口,西望幕阜,得尽依山傍水之宠;今天我们的目的就是观赏山水之中的山,所以我们这次旅行的景点,就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吧。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庐山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芦林湖、仙人洞、五老峰、石门涧、三叠泉等均为庐山著名的风景点。

庐山云雾景观也是一大奇景,有一句诗“庐山云雾景观奇,变幻无常千万姿;刚作浪涛腾汉海,又成瀑布泻天池”。庐山处于一个盆地,四面山岭耸立,南依鄱阳湖,北傍浩瀚的长江。大江大湖蒸腾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雾涌向庐山,因为这襟江带湖的关系,庐山的水汽很盛,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所以山中云雾出没无常,诸峰忽隐忽现。瞬息间云海密布,弥漫山谷,咫尺之间不能辨物。庐山云雾一年四季都有,夏季是最多的。由于水气多,季节变换的时候,群峰经常被云雾笼罩变化多端,天气忽晴忽雨,整个庐山隐现在虚无缥缈之间。好了现在我们的车已经到了景区了,接下来请跟随我去欣赏庐山的美景吧。

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去观赏庐山的瀑布,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名句已为人熟知。所以到庐山当然要首先去欣赏一下庐山的瀑布了。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三叠泉

现在我们来到了三叠泉,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它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属于山丘型旅游地。同时,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非常壮观。大家可以看到,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山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的季节,飞瀑就会像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是非常壮观的景象。

石门涧

庐山瀑布之中的一处胜景,就是石门涧瀑布。今天我们第一站的景点,就是石门涧瀑布。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历代以来就游人不断,今天我们也将循着古人的足迹,游览一下石门涧。游客们,我们马上要乘缆车前往石门涧,乘缆车时,请大家注意欣赏几处奇石景观,如:列宁头像石、半截悬棺石、熊猫抱笋石等。

大家可能早就被轰轰然的流水声所吸引,声音越来越响,就意味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现在石门涧到了!这处瀑布处于双峰之间,犹如巨型“石门”,所以有“石门涧”之称。它的南岸是铁船峰,北岸是天池山。两岸峰峦嵯峨险峻,斧削山崖;涧中怒涛倾泻,云飞雾走;山泉相激,响声如雷似鼓;涧流间有一大磐石,上镌“石门涧”三字,清泉在此分流,蔚然夺目。石门涧峡谷地势平坦,其中的溪流是庐山西部最长、最宽、气势最大的一条。夏天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湿润季风与峡谷中阴凉的空气相遇,立即形成云雾,前簇后拥,飘飘荡荡,气象万千。尤其是雨后初晴,峡谷中云雾层层相叠,沿着石门冲天升起,就像一架巨大的天梯,似乎可以顺着它登上天庭。所以人们说,庐山“春有锦绣谷之花,夏有石门涧之云”。

五老峰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五峰之巅,大家运气不错,正值云霄雾散之时,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上帆船点点;近处有狮子、金印、石船、凌云、旗杆五小峰并立,似静犹动。各位游客,我们置身于五老峰之上,对它的局部情况看得比较清楚,因为五座山峰形态颇似并列而坐的五位老人,所以才得名“五老峰”。但是五老峰的全貌我们还是看不到,所以建议大家到旁边的海会寺去观赏,因为海会寺背倚五老峰,面临鄱阳湖,所以在参观海会寺之余,游客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抬头仰望,可以看到五老峰的全貌。五老峰形似“五老”,十分逼真,而且姿态各异。第一座山峰就像年长的学者,第二座像白发军人,第三座像老僧打坐,第四座像渔翁垂钓,第五座就像凸额寿星。他们似乎并坐着在静听鄱阳湖的涛声。五老峰原是起伏连片的山峦,是一个巨大的断层崖,由于地壳运动,断层崖分裂,雨水风化的结果,使原来的连着的断崖分开成几个锯齿状的山口,各自单独成峰。所以显得特别陡峭、险峻。人们评价五老峰说:“庐山群峰中巍峨壮观者首推五老峰。”又说:“庐山峰奇数五老。”如果各位有机会再游览庐山几座山峰,可能会有同感的。

美食

石耳、石鱼还有庐山云雾茶,可算得上是世间罕有的美味,金舟大酒楼是庐山最大的酒楼,在那里可以吃到庐山的各种美味。庐山云雾茶――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仔细品尝,清香无比。石鸡――庐山石鸡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其实是一种石蛙,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由于庐山石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系肴中佳品,“黄焖石鸡”就是庐山名菜之一,各位旅客们一定不要错过啊。石鱼――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绣花针。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水与瀑布中,故称石鱼,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还有一些著名的赣菜糯米鸡,脆皮石鱼卷,米粉蒸肉,八宝饭等都非常好吃。

好了接下来是自由时间,大家去品尝一下庐山的美食吧。

谢谢!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四

各位团友,你们好!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多座。

各位朋友,大家好!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五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

庐山三宝树

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

美 庐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

芦林湖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

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

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

大口瀑布

乌龙潭

庐山五龙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

植物园

从含鄱口沿石阶而下走数百米即抵植物园大门。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迁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称为“活化石”的我国水杉,繁殖万株。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

黄龙潭

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

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博物馆

在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解放前庐山各栋中外别墅中的精品、陈列品和历史文物是馆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画家许从龙历时6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原画共有200幅,几经战乱,只剩110幅,后经多方搜集又找回两幅,现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馆内。博物馆内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汉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别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润细腻,非常精美。博物馆内还收藏了蒋介石用过的“蒋”字瓷盘,宋美龄的象牙柄扇,以及蒋介石五十岁辰时,官僚们赠送的佩剑和铜砚。

江西庐山导游词大全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没有开始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哪位朋友能记得苏东坡的那首诗《题西林壁》呢?有谁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许说名大家不熟悉,但内容,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许很多人都是从这两首诗中才知道庐山的,并且,“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了。那么,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也许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屹立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的西北,南接星子县,北邻九江市。庐山虽非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自古就有“磅礴五百里,奇秀甲东南”的赞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庐山草堂记》中赞之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的山体呈长椭圆形,从高空鸟瞰,仿佛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庐山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秦始皇赶山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地区是汪洋一片,大约在六千万年以前,经历了一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大致模样,又在200万年前,经历了第四纪冰川。简单的说,就是地壳运动,褶皱隆起,断裂上升而成,地质史上称之为“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宜人,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尝试: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左右,而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于是形成了庐山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5度,夏季平均气温22.6度,历史上最高温度为32度,最低温度为-16度,在炎热的夏季,庐山相对于山脚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汉等几个火炉城市来说,是一片热海中的清凉岛屿。因此,庐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常常有客人问:“庐山的房间里有没有空调呀?”其实庐山顶上是不用空调的,用空调反倒是一种浪费和污染。因为庐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空调和大氧吧。只有冬天才有暖气,为了防止近几年,随着宾馆档次的提高,一些四星级的宾馆也安装了空调。

庐山是平地突起,山中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庐山常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庐山的烟云雾雨是庐山最美的景色之一。他有的时候丝丝缕缕,有的时候象薄纱朦朦胧胧,更多的时候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措手不及,分不清东西南北,因此苏东坡才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叹,此外,庐山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有时山顶艳阳高照,云雾在山腰翻滚,而山脚下却雷声阵阵,风雨交加。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就因为这种现象写了一首诗“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庐山年平均有雾日为192天,最多年份为221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58天。所以在山中,如果碰巧遇到一场大雾而看不清四周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遗憾,这正是庐山的一大特色嘛。

法。在此我先问一下,在座的朋友吃不吃辣的?(便于安排餐的味道)庐山人比较能吃辣的,除了口味的原因外,还可以驱寒去湿,预防关节炎。

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一峰千态匡庐云,一雨百瀑匡庐水。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又被李白描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开先瀑布,它位于庐山山南的秀峰景区,而庐山顶上有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九奇峰的彩虹瀑布等等。由于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此外,庐山还有三座人工湖:如琴湖,芦林湖,莲花台水库。高山出平湖,在中国名山大川当中是很少见的,也使庐山更添秀色。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山水交融,魅力无穷。庐山不但水资源丰富,水质也很好,唐代茶圣陆羽,曾品遍天下名茶,喝遍天下名水,将庐山的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招隐泉定为天下第六泉,天池水定为天下第十泉。此外,在庐山的白云峰下还有报春泉,每当立春时分,涌出泉水,春季一过就停止,被称为“神泉”。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泉的,除了庐山的谷帘泉外,还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济南的趵突泉。说起天池,大家也许会以为很大,甚至会想到长白山的天池,其实庐山的天池会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他很小,小到什么样呢,大家看了就知道,那为何又被称为天池呢?我先在此卖个关子,到了景点以后再给大家细说。(如无行程则介绍)庐山由于雨量充沛,植物当然也生长茂盛,再加上庐山人很爱护自己的家园,使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6%,有多达2400多个品种,其中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珙桐等。树木多了动物就多了,庐山有鸟类170余种,昆虫某多种,兽类37种,包括非常珍贵的华南虎,云豹等。庐山的山花瑞香花,他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香气浓郁。以金边瑞香最为名贵。(瑞香花的来历)此外还有庐山玉兰,云锦杜鹃和陶渊明的“东篱菊”等一些颇有庐山特色的花卉。庐山的植物品种丰富,药用植物也很多,有50多种,如天麻,竹节人参,杜仲,当归,当身,七叶一枝花,独活等等,当年李时珍就曾来庐山采草药,所以,古人有“山中一棵草,药中一味宝”的说法。

“山菜第一”(野菜第一)。正如大家都知道,蜗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而石鸡也不是鸡。而是一种麻皮青蛙。野生的石鸡,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也生长在沟溪中,因其体肥肉嫩,味美如鸡,故名石鸡,现在的石鸡多是人工饲养,但价格昂贵。以上的三石一茶——石鱼,石耳,石鸡,和庐山云雾茶,是庐山最主要的特产。此外还有茶树菇,梅花菇,笋衣,竹笋等山区美食。大家有兴趣,可以在庐山品尝,也可以买回家馈赠亲朋好友。但要注意辨别真假。

家竺可桢在游遍庐山之后,发现庐山有三种奇观:雾有声,雨倒行,佛光佛灯。(解释)其实庐山还有三大怪:庐山屋顶铁皮盖,竹笋皮是一道菜,八十老太太走得快。

介绍了庐山的山水,大家的心中肯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叫庐山,而不叫其他的什么山呢?庐山最早叫“敷浅原”,出现在《尚书》中,但不是专指庐山山体,而是 泛指这一地区中的丘陵平原,至今在庐山的紫霄峰顶仍有“敷浅原”的石刻,在另一部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称庐山为“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而史书上真正出现庐山之名的是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鸣”,庐山的得名就来自一个和神仙有关的传说,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有姓匡名俗子孝的七兄弟来这座山结庐炼丹,以求成仙之道,几百年后的周朝威烈王幕其才学,派使者请他们出山,辅助朝廷,可是使者到时,匡氏兄弟已成仙而去,只有他们住过的茅庐草屋仍在,于是将这些草庐命名为“匡庐”,这座山就称之为“匡山”或“庐山”。在宋代,为避赵匡胤的讳,一度改为“康山”。庐山的历史,三国以前,传闻多于真实,三国以后,大体有据可考。在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庐山一直以“甲东南”秀色吸引着众多游人。历史上有文记录开始,第一个登上庐山的名人是西汉的司马迁。公元前126年他登上庐山,考察大禹治水的历史,在《史记》中他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随后,名人墨客纷至沓来,主要由晋朝的王羲之,陶渊明,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北宋的苏东坡,王安石,南宋的岳飞,朱熹,明朝的唐伯虎,徐霞客,清朝的康有为,王士桢,民国的陈三立,徐志摩,胡适等等,他们都曾被庐山美景所吸引,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诗篇。中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曾在九江的彭泽县做了80天的县令,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在庐山北山脚下,并且写出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传世名篇。他的名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中南山就是庐山。书圣王羲之,曾在庐山的归宗寺养鹅,在庐山的博物馆还珍藏有他的“鹅”墨宝。唐代诗仙李白,为避安史之乱,隐居庐山青莲谷,因为李白又名青莲居士,故取名为青莲谷。在山中他写下很多诗篇,除了《望庐山瀑布》外,还有一首,《与幽人独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报琴来。”唐代另一伟大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洲司马,在谪居九江期间,他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他也常来庐山,并且筑草堂读书,他曾经在庐山赏桃花的小径,现在已建成“白司马花径公园”。大文豪苏东坡刚到庐山时,就被庐山的风景所吸引,决定不作诗,好好看风景。可是庐山的和尚、道士们听说东坡来了,都请他作诗留念,而庐山的美景又让东坡觉得非作诗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激动之情,更何况吟诗填词是他生平第一快事,便觉得当初不写诗的决定很好笑,于是每到一处都挥毫作诗,最后一首诗是在北宋元丰7年(1084年)4月写的并且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诗的名就叫做《题西林壁》。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庐山创办了“白鹿洞书院”,它和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宋代四大书院。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来到庐山后,被庐山的缥缈云雾所折服,不光画画,也挥毫作诗,他说“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明国时期,徐志摩在庐山写下了《庐山石工歌》,陈三立在花径修建了景白亭以纪念白居易,胡适在1928年游历庐山之后,把庐山的人文历史和中国的历史结合起来,概括为三大趋势:1、慧远和尚代表着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关于慧远和尚后面再介绍)2、朱熹的白鹿洞书院,代表着中国近七百年的理学大趋势;3、庐山牯岭的别墅代表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大趋势。将庐山的历史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发展完整地结合起来。

正是由于庐山的历史悠久,人文活动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自有记载以来,一直到民国成立以前,均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春秋战国时,庐山属于楚国;秦朝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分为36个郡,庐山归九江郡管辖,汉代属于柴桑,三国归荆州,唐代又属于柴桑。北宋时,将庐山一分为二,北归德化,南归星子。此后的一千多年,庐山一直被分制,直到民国才成立了庐山管理局,解放后的归属又比较混乱,时而隶属于省政府,时而又是公社级待遇,直到1984年5月才成立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解放前,上山都是步行或者坐滑竿,1953年有了第一条公路——北山公路,24公里(36公里),与九江相连。1971年又建成第二条公路——南山公路25公里,与南昌相通。

最后,给大家讲一些在庐山需要特别注意和了解的事项:

4、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请大家爱护它,不要随意攀折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更不要把垃圾扔到悬崖下,那样会更难清理。还有一点,在景区以内严禁吸烟,(尤其在现在这样的重点防火季节一定要小心)在景区内有定点吸烟的地方给烟民过瘾。一定要记住,否则抓住会罚款的。

6、最后一点,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论是在宾馆还是在景点,特别是上下车和吃完饭后,下车时,千万不要把物品放在车上,因为车可能还要接别的团队。如果你的物品特别贵重。我建议放在宾馆总台寄存。

为了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我希望大家一定记住以上几点。

好了,我们的第一次介绍到此告一个段落,希望我的介绍能为大家掀开庐山神秘面纱的一角,欲识庐山真面目呢,还需要靠大家在庐山用眼看,用脚量,用心去感受。大家可以打开窗户,用力地呼吸庐山的新鲜空气,不要因为我的介绍耽误大家看车窗外的景色。现在离庐山大门还有一段时间,进入大门后,再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