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0 14:53:09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大学是集教育与研究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大学是培养人才,塑造自我的地方。在大学我们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用其它非专业的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在大学我们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注重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习与不同性格,不同民族背景的人交流相处,进一步说,大学是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地方。

学习是大学生活,也是人的一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是自我超越的起点。通过学习你不仅可以赚取生活所需,而且还可以从中实现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你的自信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提升,这一点,让我们对学习有了重新的认识。超越自我,不仅是重要的人生态度,而且是过高质量人生的保证。超越自我并不是强调只注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而忽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因为组织是我们成长的舞台,个人的成就与组织成功密不可分。

超越自我不是封闭自我,要懂得只有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我们才能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我们必须先解放自我,这里的“解放自我”不是对自我的放纵,而是要我们突破自我的狭小空间,进入开放性的学习,学习他人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学习他人有我们没有的先进思想。但我们也不能把别人的想法硬加在我们头上,更通俗一点,就是作为我们自身不能人云亦云。例如,对自身专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啊,这就是超越自我的表现。

要实现自我超越,我们就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要不断的给自己指定新的目标,长短结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有了方向,有了动力,自然就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

超越自我不仅要求我们要有英雄本色,而且要同情他人;不仅要求我们冷静处事,更需要我们热情待人。

人生没有彩排的机会,只有永远的直播。因此,在大学,乃至人生我们要超越自我。

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一、提高党性修养

2016年11月29日根据培训学习的议程安排,我们参观了红色革命圣地—古田会议遗址,瞻仰了毛主席雕像。走进古田,看见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几个大字,心中不由得激动,古田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全面统一全党和全军的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在会议上通过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制度,为我党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继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就是教育我们要尊崇党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规矩意识,要讲政治,讲纪律。

二、规划业务知识学习这次培训,有幸听到厦门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任国岩老师为我们讲授“厦门市多规合一工作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了厦门的城市规划,对我规划业务知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多规合一”。就是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一张蓝图干到底。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城市统筹发展的方法和平台。“多规合一”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好方法,厦门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以具有高度共识、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指导作用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的。通过“多规合一”,加强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这对厦门的投资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厦门的项目规划报批基本实现了网上办理,快速高效办理。

把规划立法。一个城市的规划,不能随意更改和变动,厦门的规划通过全民参与、人大立法的形式,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多规合一”控制线管理主体、管控规则、修改条件和程序,规范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了随意改变规划,就算是局部的调整,也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审议调整。这一点,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厦门的城市规划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厦门确定山、水、城的关系,“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三大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厦门市“多规合一”划定生态控制区范围占国土面积的57.6%,超出环保局按照环保部要求划定的生态红线范围3倍多。

加强批后监督。构建社会信息用诚信体系,强化批后监管,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业主和代建单位有不诚信行来或违法违规行为的,由有关监管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扣除信用分。厦门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力度特别大,一旦发现超出核定面积,超出面积一律充公,并对开发企业按照市场价罚款,并通报,减低信用等级。

注重城市风貌。一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如果不加以管理,就会产生奇形怪状的建筑,或没有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千篇一律的建筑,没有地方特色,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正如那句谚语“别走太快,等等灵魂”。所以现在的规划越来越注重建筑立面设计,厦门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办法也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临夏市也有建筑风貌评审委员会,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也还不错。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学习

在这方面,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和实地参观学习规划馆、厦门自贸实验区、海沧油画村、玛瑙村和曾厝垵等几个特色地方,对厦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有了一些认识。

厦门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市,还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这在规划馆里有介绍,这些项目我们也在谋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我们也做好了设计,准备实施。则厝垵市一个很典型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而且改造的很成功,发展为了一个旅游景点,里面的商贸活动也很繁荣,这对我们改造建设好八坊十三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玛瑙村和油画村是农村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典型例子,这对我市周边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我很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

厦门的城市管理信息化程度很高,新的技术支撑了信息的全面覆盖,人们的综合素质很高,环境卫生很好,经常看到有很多带袖章的志愿者在搞路上的卫生,他们的城市管理很人性化,全民参与管理的城市的意识很强。

这次还学习了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我认为这个很重要,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的言行代表着单位,舆论导向很重要,这也是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四、对比我们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这次系统的培训学习让我感触很深,即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些思考。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大的距离,在规划的制度建设和立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上认识还不足,做的还不够,在城市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不过,我们也不能气馁,毕竟我们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家实现“四个全面”,我们和东南沿海城市的差距会变小,我们的城市发展的会更好。

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阳春三月,迎着似雾如烟的春雨我走进了有着中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荣幸的参加了“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培训班学习。初识厦大,处处散发着文艺气息,时时洋溢着宁静祥和。古朴典雅的红瓦白墙间,无不渗透着厦大浓厚的人文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悠然闲适的生活方式。带着“充电”的学习态度,在厦大学习的这些日子,我专心听、细心记、静心思,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责任与使命。课堂上教授们的精心授课,深入简出、循序渐进,向大家传递了丰富而前沿知识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大家的见识;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让大家忘记工作压力,融入学习之中,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工作理念。除了教室授课以外还有外出参观学习,在厦门信息中心和软件园,同学们亲身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不仅自然环境优良,而且重视“智慧城市”的打造,政府的支持、企业的研发让前沿科技为百姓生活带来全方位的舒适和便利。特别是参观中国最文艺的渔村--曾厝垵,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渔村的全部印象,一排排错落有致、风格迥异的小店铺,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课余时间,组织部的同志们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清晨,我们踏着晨雾跑步、升旗、登山;傍晚,我们迎着晚霞畅游沙滩、暴走思源谷。同学们三五成群徜徉在校园里,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天空飘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远处的青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身边行人如织穿梭,图书馆和教室里灯火通明,一切是那么美好和井然有序。更加激发了内心干事创业的那份激情与梦想,真想赶快回到工作岗位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我们深爱的二七建设成为景色宜人,环境宜居,创业宜发展的一片沃土。

(一)将“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

“活到老,学到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以修身、学以致用”贯穿工作和生活的始终。努力做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强化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仅要学而且要学的深入,学到精髓。二是由过去单一的业务知识学习向多领域、跨专业的方面学习,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三是由过去的传统学习方法向多元化学习方法转变,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学习的手段更加的丰富多样,不仅要向书本、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学习,更要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运用好微信、微博、网络传媒等新兴的学习方式,及时掌握更新更全面的讯息资信。

(二)将“责任”作为永恒的动力

善于负责,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敢于负责体现一个人的魄力,责任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石,责任心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条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常态下,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将责任意识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现实责任性和历史责任感,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负重前行的心态,永远记住“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三)将“追求卓越”作为永恒的目标

在厦大的学习期间,我内心并不是十分平静的,越是学习,越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充满内心,深感自身的知识储备匮乏,知识更新滞后,于此同时产生的强烈求知欲和进取心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是工作和生活,只有将“追求卓越”作为工作生活的永恒目标,才能更好的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增添干事创业的活力,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通过聆听专家、学者、教授的精心授课,和实地参观学习,经过自身的理解、领会,深受启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结合自身工作,对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提以下几点建议:(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将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我区发展建设当中,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尝试打造一批智慧社区、智慧学校,并以二七特色商业区“一街、一园、一中心”的建设为试点,将绿色、环保、科技与传统城市文化商业建设融为一体,打造现代城市游园的新亮点,增添城市新特色,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二)我区在当前“品牌、品质、品位”的发展定位基础上,邀请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策划公司,进行专业策划包装,通过先策划后规划的方式,打造我们二七区的地产名片,例如引进“品牌商业地产”、“品牌教育地产”,进一步提升二七区土地价值,坚持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原则,进一步提升二七区的发展品质,着力打造二七区特色文化名片,从而全面提升二七区的城市品位。

(三)重点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

一周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对我的感染却是永恒的;知识的汲取是有限的,但是感受到“行胜于言”的精神财富对我的影响却是无限的。怀着一颗对党、对群众、对事业、对家庭的忠诚之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对党忠诚、自身干净、勇于担当的合格的领导干部,为二七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11月7日—11日,学校组织中层干部到四川大学参加“高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的专题培训,学习了领导科学与艺术(吴永红教授主讲)、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与智慧(徐开来教授主讲)、管理沟通技巧与团队建设(罗哲教授主讲、在变革中追求成功—高校行政效能建设(姜晓萍教授主讲)、危机传播管理与舆论引导(蒋晓丽教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黄德昌教授主讲)、现代政务礼仪(侯萍教授主讲)、心理调节与压力纾解(刘艳教授主讲)等8个精彩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一、以德为先,树德育人

作为一名中国人,泱泱大国之后,历朝历代,无不以德昭天下。做人应以德为先,不管面对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都要讲德,要讲德性,要讲品德,不害人,不损人,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做君子,还要追求做圣人,不可为愚人,更不为毒才。作为一名高校的中层干部,“为政以德”,要讲公德,要用好公权,以德性战胜私欲,办好事,服好务,身处知识份子群中,更要讲仁信礼,要以德服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德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把德育放大首位,要在课堂人潜移默化地树德育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性的养习,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养德首先要俭,要端正自己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不一味贪图享受,不搞金钱至上,不搞个人主义。养德其次要学习,要提高文化品味,不做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没文化是可怕的。要有文化就要学习、要读书,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一个阴阳鱼就够我们品味一辈子。尤其是学习中医的,中医离开中国文化土壤,就无从生存,无从发展。去年我读《明朝哪些事》,在工作之余几乎是连续不间断地将将7本书读完,前段时间,我读了五运六气,对干支地支的认识更加形象生动,对中医运气学说加深了理解,对所谓的科学有一些新认识,对中医的阴阳术数系有所感等等,实觉读书是件畅快事。中医文化实该发扬光大,眼下筹建三峡中医文化馆,这是一件大事,我们应该积极参考。养德还要实践。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前人提出来的,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讲台上,在家庭里,一以贯之,时以行之,德方可备。

二、增长才干,提高效能

行政效能不等于行政效率,行政效能是战略层面的,是方向性的。搞管理,首先要做战略决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先做正确的事。比如示范院校,讲究改革创新,那先要分清哪些需要改革和创新,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还要分清主次,先抓什么,重点抓什么。其次是要做战术决策,要用正确的方式做事,这是我们这些中层干部最应该学习和提高的。比如领导交给我们一项任务,如示范院校建设已经决定要重点建设中药专业了,那我们就应该思考怎么来建好,这如同打扙一般,3年建出有特色的中药专业,那我们就要研究战术,要为“把事情做正确”提供战术指导,即摸清中药专业现有基础,搞清楚中药专业的发展现状,弄明白中药专业的人才需求,找好改革的着力点,制订改革和建设方案,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保障,想出激励机制,做好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等等。

实际上,老师教学,也要讲战略战术,最典型的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区别。对于高职高专的医学生,三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将医学知识与技术学到家,毕业后能在临床上干得出色。但有的临床老师经常讲病种讲不完,基础课老师讲基础没学好等等,我觉得应该转变观念,先要做战略决策,教什么,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养习医德,第二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也是这样,要讲学习策略,要弄清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么学习,如何学以致用等等。

要提高行政效能,其先要破除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如跟风式、家长式、井蛙式、近视式、朋党式等思维方式,而应该建立问号式、坐标式、远眺式、同志式思维方式。要增长才干,尤其是管理才干,要增长智慧,就要靠多种途径修炼,潜移默化地升华。如通过读书、交流、反省、联想、保持好奇心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三、业精于勤,不可懈怠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学习中、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地作为一个医学技术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搞管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加强学习,在实践中磨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一方面要自己努力,要有使命感,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想方设法做好。当然,另一方面,也希望学校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四、放眼未来,再创佳绩

这次学习,老师所讲的政绩观我深有感触。谁都希望干出成绩,最好还要有亮点。但确实我们更应该思考,这个成绩是现在的成绩,还是今后的成绩,这个亮点是个长久的亮点,还是暂时的亮点,甚至是今后的暗点。教师之所做,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去培养学习,让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虽然没有即时效应,却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之所悟,就是戒骄戒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好,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好,希望所作所为能经得起未来的考量,在未来回首之时,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安慰。

赴厦门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我叫朱国文,是机械分院xx级中锐汽修2班的团支书兼副班长。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参加了分院的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的了许多。既有关于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也有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思考。

感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对我的教育。虽然时间短暂,但它让我成长了许多!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方法等,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听了本次报告会的心得体会和我在今后工作当中的学习计划。

优秀的学生干部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二是素质拓展,服务热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有很大的威信,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有突出的工作成绩,能起到骨干和带头作用。起码的政治素质,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为经济服务;要有高度的政治理念。还记得刚开课,何书记为我们上的就是共青团的历史与新时代的使命。对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还有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新进工作者和模范榜样。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等。都是以服务人民,并且在自己的一生中作出贡献,国家所以兴旺,人民所以幸福!班级发展亦是如此,团结一心,积极奋进,班级才能健康发展!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与技巧”这个主题中,罗兰英老师也讲到了许多重点。作为班级骨干,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对班级凝聚力有着十分厉害的关系。身为班干,首先自己要带头干,率先干,尽早干,高效标准的干,齐心协力的干。对待同学应该要具有恒心,信心,包容心,热心,平常心的基本要求,把握好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提高自身能力,合理的工作方法,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来完成每一项工作。

随后,黄忠春老师主讲的“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干部”让我感触颇深。有位学员说我们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大学生骨干聚到一起就是一场群英会,我们这批学员便是如假包换的“黄埔二期”,当时倒不觉得言过几何,可后来越琢磨越感到心虚。试问我们真的可以拍着胸脯向大家承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老师和同学们放心”么,恐怕每个参加培训的学员想要这般豪言壮语都还为时尚早,眼下值得我们深思的反而应该是扪心自问,我们在哪些地方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切实弥补不足。我们身边不乏那些整天把“无聊”、“真烦”、“太没意思了”等话语挂在嘴边的同学。每个人正是通过自身的付出与劳动才赋予生活以充实理想的意义。目标: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干部!

“拒绝一时惊艳

塞满理想背囊

见证威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