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是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下面是一些小班教案的样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一
()()=()()
(3)45=210
4:()=():()
5.做一做。
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6.课堂小结
(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两种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到此,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值是否相等;内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4~6题。
补充习题
一题多变化,动脑解决它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2)如果5a=3b,那么,=,
(3)a︰8=9︰b,那么,ab=()
教学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完成的较好。让学生通过计算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二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三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点评。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引导学生列举几组对应的数值
再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再判断。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举例说说它的意思?(重点是线段比例尺)
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
学生量出的图上距离。
利用的线段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四
1、讲清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如讲解例题:53.40-49.80学生不大容易讲出算理,但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的方式,针对错例,有学生说出了错的理由,学生比较自然的说出相同数位没对齐或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等。
2、关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整节课着重关注的学习过程,注重挖掘利用学生练习中生成的错误,注意面向全体,倾心聆听学生的发言,给他们改正错误,成功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剖析错误,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所有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3、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数学感悟。
4、石老师的课挖得深、挖得透,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石老师的课让人看到了课中的挖掘思维含量,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她的课就在于不只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所以然,引导学生探究出法则背后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总是在老师的设疑中步步深入,学生经历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思考过程,这就是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在研究科学、自主建构知识。李老师的课挖的透,还在于问题设计得好,问题设计的有空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5、和谐的师生的关系。
课堂是学生的,就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思考、发现。数学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真正使学生思维受到锻炼和启发。本节课,李老师几乎没有讲,她所做的只是在关键处设疑和恰当的总结,引着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学生始终处在探究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老师讲得少。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五
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六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七
(出示两个角,角一和角二)课前纪翔和李毅画了两个角,让我帮忙比较大小,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帮他俩比较一下,哪一个角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此处更改为直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贴近生活,引出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八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经历用切割拼合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
的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圆柱体的体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学生经历并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呢?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巧妙转化,探究新知。
1.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它们都是直柱体,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统一公式“底面积×高”,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2.出示圆柱体,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回忆一下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3.现在老师给这个圆柱体变个魔术,仔细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动画演示)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同学们自己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1)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
(2)它是怎样转化成这个长方体的?
下一页更多精彩“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