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

时间:2023-08-23 11:09:10 作者:WJ王杰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一

及时向科室宣传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新知识,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料,《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xx消毒技术规范》、《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环境卫生学监测规范》等。依据新标准健全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强调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和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置。

按照规范做好卫生学监测: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包括无菌物品、消毒灭菌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超标的科室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各科室监控人员做好本科的院感监测及院内感然病历的上报工作。

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常规监测,对不合格的灯管及时督促护士长进行更换。在20xx年下半年我院引进快速高压灭菌生物监测仪,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顺利开展了高压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工作,对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及换药室的器械统一使用酶洗、除锈、润滑三步操作执行,从而保证我院的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统一配备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液,七步洗手标志牌。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把医务人员手采样作为目标性监测,实行了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在病例方面,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院内感染病例的填写,每月协同医务科、质控办到病房翻阅病例,查看病人,看院感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防止院感病例漏填漏报。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我院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理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和保洁人员及回收焚烧专职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焚烧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造成医疗废物流失事件的发生。

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提高,院感知识的不断更新,院感科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院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职业防护和手卫生等专项培训和考试。并不定期组织相关重点科室区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开展了工勤人员手卫生、新上岗人员、保洁人员、医废回收焚烧人员进行专人专项院感知识培训和考试。圆满完成本年度院感教育任务。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验收,药械科索证齐全,合格方可入库。使用后的无菌医疗用品的进行回收、毁形、焚烧处理,并做好相关各环节记录。

1、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并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小组,按季度对我院院感相关科室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室。

2、根据人员的变动重新调整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履行其职责;科室成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科室消毒隔离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医院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刘华龙、和张正胜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和各位领导同事的支持配合下进行的,如果说在此期间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首先要归功于他们。在此对他们对我工作的一贯理解和支持表示深切的谢意。

2、对于在此期间,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耐药菌监测、清洗消毒灭菌集中化管理、及相关人员的配备等工作,还需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

3、由于本人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此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和指导,多给我提供培训学习机会,拓展我的专业知识面,以便更好为提高全院各类人员院感意识而服务。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二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反馈,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院感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供应室管理制度。院感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供应室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人员不具备条件,按照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有一定差距,上半年重点做好供应室的建设,做到初精洗分开,未灭菌和灭菌物品分开。在压力蒸汽灭菌之后,在包布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对各临床科的消毒隔离、感觉染监控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查对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取消了不必要的消毒器械浸泡,采用干罐灭菌定时更换,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每月不定期抽查;病房消毒隔离情况,尤其拖把、抹布、体温表、止血带等管理已规范化;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了七步洗手法的管理,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三

1、认真研究学习《出国留学省医药医院管理评审实施细则》,做好创二优评审迎检准备工作,根据细则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医院感染工作流程,整理归纳并补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2、加强对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指导、及时改进,特别是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分类不清、少数临床医生无菌操作不到位等现象进行多次现场督导纠正,彻底清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死角,真正做到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院规范统一,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力度。

3、加强改进对环境微生物细菌监测工作,把监测工作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开拓性开展环境动态细菌监测,对临床消毒隔离工作起到实质性的检查督导作用,特别是主动对新生儿病房、母婴病房、新生儿暖箱等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对重点区域消毒隔离工作的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提示作用。

4、开展重点去区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启动了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5、做好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监测报告及预防控制工作,xx年院感科制订了“临床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制度”,加强对医院感染爆发前瞻性监测,实施这一制度,今年4月份我院外二科1类手术切口的爆发感染,院感科积极深入一线调查处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助临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爆发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蔓延。

6、做好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做好预检分诊台、隔离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中,院感科认真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精神,认真规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使其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上半年本院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共计迎接上级检查共计次。

7、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院感科上半年已完成外出培训,及部分院内培训。

8、加强对临床各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

坚持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沟通,及时改进,对于反复纠正不力的问题纳入院级质控考核评分,奖惩兑现;做到随时检查指导,定时考核评价,定期向各科室通报考核情况,按时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医院领导、医院质控科通报相关信息。

9、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管理,使用后一次性物品回收率100%,废用性医疗废物焚烧100%,重点督察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类分装、医疗锐器、感染性垃圾处理等。

1、目标性监测工作未完善。

2、全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理设施需改进(垃圾桶、袋)。

3、洗手设施需改进(水龙头、洗手液等)。

4、根据出国留学省卫生厅*卫函【xx】**号“通知精神”,我院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式需改进。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四

xx年即将就要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xx这个数将进入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的一年繁忙而紧张工作,欣慰而自豪。欣慰的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与认可,自豪的是在院内感染与传染病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现代医院的理念是从治疗疾病机制转变为预防疾病机制,而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及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一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首先是提高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树立主动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保证医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同时确保各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全员、全方位的管理工作,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复杂性,传染病疫情复杂多变性,要求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学习院内感染及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掌握新知识,掌握院内感染控制新方法,共同参与,朝着零感染的方向努力。

一、政治思想方面,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

二、传染病管理

1、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

2、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岗人员做到即上即培训,即培即考核原则。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 ,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了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标。

2、重点部门的医院管理:抓好手术室、供应室达标改建、口腔科、腔镜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检验科等这些重点科室的管理,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使之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

3、输血管理:严格执行了《献血法》的有关规定,严禁了擅自采血,成分输血比例达到了规定要求,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健全,储备血液能满足急诊临时用血需求。

4、抗菌药物的管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抗菌素合理使用制度,并与药剂科共同监督执行。

5、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的管理:杜绝了重复使用,医疗废物的分类、焚烧,达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标准。

总之,院内感染涉及全院各个角落,贯穿于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贯穿于治疗和护理的每一细节当中,为此我科要常抓不懈,使各项监测统计指标,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标准,为我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xx年的工作更是繁重而又艰巨,光荣而自豪,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要加强学习、一丝不苟,不管压力有多大,工作任务有多重,我们都无条件的去完成院里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困难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可骄傲。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放心,把我们医院打造成患者温馨的家。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五

转眼,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在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同事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本年的工作任务,并且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病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这一年里本人能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领导的各项安排,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学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在用心的同时更能细心的帮助病人解决每一件事情,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对于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三查七对,牢记三基。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及其它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学习班。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要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

“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我会用我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微笑服务,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难处,端正工作态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我觉得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半年医院感染工作总结优质篇六

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在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09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年度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份共出院2011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247例,菌检者142例,抗生素使用率34.26%,二联及以上使用率35.85,菌检率20.61%。并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溃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9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调查64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3月份归档236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09年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从临床各科室采样,到药械科索证。全年共索证45份,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