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

时间:2023-06-25 16:23:19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一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与茂名市相连。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湛江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光岩。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湛江八景之一,被评为“湖光镜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珥湖”。据科学考证,湖光岩是20万年前熔岩喷发凹陷而成的。火山湖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40多米,湖面略呈心形,面积2.23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为38平方公里。陡峭的雄师岭是环湖山势的最高点,状如伏狮,雄寺湖东。

[玛洱湖]

湖光岩为什么又叫“玛洱湖”呢?1920xx年,地质学家在德国艾菲尔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第四纪山火类型。这种火山和我们常见的在高上喷发的火山和海底喷发的火山不同,它是平地爆发的火山,喷出的物质除了岩浆之外,还有大量的水蒸起气和泥石。由于这种火山的爆炸时能量巨大,往往会形成一个数百米宽的和深的大坑,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水渗积成火山口湖。德国的艾菲尔把海、湖、沼泽统称为“玛洱”,地质学家就将这种火山定义为玛洱式火山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

1997年,有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和科院地质研究所共同勘测认定,湖光岩是仡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个保存完好的玛洱湖。德国玛洱湖面积1.8万平方公里,湖光岩玛洱湖面积达2.3平方公里,所以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洱湖。

[湖光岩大门]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20xx年3月顺利完成的。

[榕圆]

榕圆是1961年为纪念东海岛诸海大堤竣工修建的,这座群雕“团结就是力量”真实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湛江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湖光岩山水秀丽,留下了很多名人足迹,像这三棵大铁树,就是1962年前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的。

我们脚下这座桥叫九曲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只有曲和直两种状态,所以,走过了九曲桥,人生将是一片坦途。

[楞严寺]

楞严寺初建于隋朝,距今有1480多年的历史。北宋靖康七年(1120xx年),僧人释宗在此结草为庵,供奉的是如来三宝佛,号称“白云祥庵”,到了清代,这座寺庙更名为“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现佛法坚强的意思。

楞严寺远近山水特别美,寺门临湖,波光映照着红墙绿瓦,竹树婆娑,与之掩映成趣。寺室深藏,色香古雅,每当雾纱笼罩寺内时,总给人一种神秘深幽的感觉,这座寺庙也一直是香火不断,信徒络绎不绝。楞严寺和“湖光岩”摩崖石刻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古院]

湛江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雷州半岛上

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导游。在这块被称为“天南重地”的地方,勤劳的湛江人民世代耕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雷州古院就是湛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里面的物品都是来自于广大山村鱼寨,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每一件也许都不怎么起眼。可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使湛江大地一年四季春常在,江山有人才出。雷州半岛盛产甘蔗,所以这个甘蔗辗扎机是独具特色的农具。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湛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万世文殿位于广东徐闻县一中的校园,是雷州半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殿。万世文殿又称孔庙、文庙、学宫,始建于讨网村,后随县城。

现存的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20xx年),历代均有修葺,殿规模很大,有棂星门、戟门、魁星阁、尊经阁、明伦堂、乡贤名宦词、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徐闻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殿内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西门村委会。抱鼓石一对保存完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为了弄清这所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的来历,先后多方查阅了《广东通志》、《雷州府志》和《徐闻县志》等有关史籍资料。几经辗转终于在清朝宣统三年的《徐闻县志》上找到了有关徐闻孔庙最真实、确切的记载:徐闻孔庙创建于元朝大德七年(1320xx年),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由于倭寇入侵,徐闻县城被攻占和烧毁,孔庙(县学)曾一度被迫随县治一并迁至海安千户防御所城安置,学宫的童生们也全部暂时由县城转到海安所去入学。明朝弘治十四年(1520xx年)随着宾朴城(徐城)的重新建成又随县治从海安迁回徐城现址一直至今。徐闻孔庙历代均有修葺,原先徐闻孔庙的规模很大,据有关地方史料所记载,至清末单学宫原占地面积就有1万平方米以上,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泮池、敬一箴亭、谢圃亭、大成殿、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文明坊等等附属建筑。古时每三年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先师孔子的大典,是时举县轰动,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观礼。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将徐闻县古代时的教育认为是始源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谪任徐闻典史时与知县熊敏捐资创建的贵生书院,还认为在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之前,徐闻县民风好斗人皆轻生,为荒野夷蛮之地。但这一点说法有点牵强附会了,因为很显然,在汤显祖的贵生书院之前,徐闻县学宫(孔庙)在元朝大德年间就已经存在了,而当时在海安和锦囊等卫所也有供驻军子弟和当地群众入读的社学,且另据清朝宣统三年《徐闻县志》上的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徐闻县城就有一所官方半官方性质的梦槎书院在开办,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梦槎书院的规模和办学内容也已不可考。 据深入考证后我们还了解到,清末徐闻孔庙里祭有乡贤祠,内供奉的人物计有徐闻籍的乡贤十人,其中有南北朝大司马、江州刺史、奋威将军阮谦之,元国子监学禄、大理寺丞陈伟渊,明赐进士、郁林知州、崇荣左史中宪大夫骆效忠,明永乐进士、上犹知县、山西道御史吴谦,明江苏按察司、大总戍钦赐殿前大将军、授光禄大夫骆鸣肃,明嘉靖举人、兴化通判、户部员外郎邓邦基,明靖州、澧州、泗州三州知州邓邦髦,明万历癸末科朱国祚榜殿试名列第二十四名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检邓宗龄等人,这些邑人乡贤的活动年代清一色都是在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之前的,而贵生书院创建后仅有两人被选入孔庙乡贤祠供奉,从孔庙的遗迹足可见徐闻地在修建贵生书院之前就已就人文鼎盛、英才辈出了!怎么能说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以前位于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就还是蛮荒之地呢!

从办学模式上看,不同的是县学宫是全官方性质办学的,而贵生书院是半官方性质办学的:明清两代,县学宫的经费大多由官银拨付,小部分由当地富绅资助。而贵生书院除了乡绅赞助和学生缴费之外则有"宾兴田",以田租收入为在学与赴考者发"膏火"(原指灯油费,泛指学习生活补助费)。相同的点是县学和贵生书院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县学和贵生书院师生均要用官话(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学生刚开始是启蒙学塾,教材是《三字经》、《千字文》、《杂字》、《声律启蒙》、《故事琼林》、"四书"等等,往往是几人一组,分组教学,对习字、对对相当重视。进入县学或贵生书院后则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熟读后还要能够背诵,可以想像当时单单这几本教材就已经共40多万字,这么多本象砖头那么厚的书籍要全部背熟了又要灵活运用,还要撰写八股文,试帖诗等等,所以很是辛苦的,久而久之人的思维都僵化了,只会整天背这些八股和四书五经。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通称"童生",每三年要参加一次"童试",又叫"县试",由县知事主持。应试的童生首先要向衙暑的礼房报名,要如实地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必须身家清白,三代人中没有卖淫的"娼",没有唱戏的"优",没有当过差役的"皂隶",才有资格报名参考。"政审"工作搞了之后,还要以同时参加考试的五个人互相连保,又要请本县的一名廪生出具书面证明,担保该童生确系本地籍贯,确系身家清白,祖宗三代都没有人当过"娼优皂隶",并且不是在为父母的守丧之期,才允许进入考场。廪生是学宫里面资历很深的生员,他也在读书,但每一年国库要补贴四两银子的"廪饩银",是属于"带薪学习"的尖子生。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清光绪三十年将县学改革为县高等小学堂,全面实行新式教育,其后县高等小学堂在一九三八年又沿袭为现徐闻县第一中学一直至今,可以说徐闻孔庙七百余年间读书声不绝!日 从明清至近代,徐闻地也屡经劫难,孔庙也不例外。清末民初,徐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匪乱,导致全县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孔庙由于位于县中心部位未能幸免,毁遭催残,孔庙的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敬一箴亭、谢圃亭、乡贤祠、名宦祠等悉数被毁!但更大的浩劫则是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批林批孔"运动,当时徐闻孔庙的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文明坊也被尽数拆除,里面的物品被全部搬出来当众焚烧毁掉,且孔庙内物品被焚烧后化成的灰还要被撒在大街上任人踩踏,大成殿则沦为堆放各类杂物的仓库,徐闻县第一中学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也被迫暂时停办。由于岁月的变迁,徐闻孔庙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大成殿为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大成殿是取孔子集历代圣人之大成之意,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庙的中心,以前徐闻孔庙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先师孔子塑像及孔子旁边则立着孟轲、颜回等人的塑像,而大成殿东西庑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画像,但文革中这些塑像和画像已全部被毁。1986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曾拨款重修大成殿。孔庙的"泮池",来源于《周礼》中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徐闻孔庙的泮池是一座架着石桥的圆形的水池,由于太于过陈旧和在文革中池被填埋部分和桥体破坏严重,1990年徐闻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

徐闻县孔庙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佚了,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徐闻县徐城街道办西门村委会附近。抱鼓石一对保存玩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古人对孔庙非同小可,过去孔庙左右两侧墙外,都竖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碑。不论是多大的官,来孔庙都不能跃马扬威,只能毕恭毕敬,乖乖下马步行,否则不可开交,因为依照明清例律,轻者上奏朝廷革职查问,重者按藐视先贤例法治罪入狱。

1983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徐闻孔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元朝大德年间始建至今,悠悠七百年,弹指一挥间,历经七百余年风霜的徐闻县学宫有幸成为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迹,它既是封建社会雷州半岛教育的一个"缩影",也是湛江教育史上的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人崇孔成风,因此县县均建有孔庙,雅称:万世文殿。徐闻一中的校园便是徐闻县孔庙旧址,且是雷州半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庙。

徐闻的孔庙,又称文庙,学宫始建于讨网村,后随县城变迁。现存的孔庙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20xx年),历代均有修葺.孔庙规模很大,有棂星门、戟门、魁星阁、尊经阁、明伦堂、乡贤名宦词、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孔庙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西门村委会。抱鼓石一对保存完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古人对孔庙非同小可,过去孔庙左右两侧墙外,都竖有“文武-到此下马”碑。不论是多大的官,来孔庙都不能跃马扬威,只能毕恭毕敬,乖乖下马步行,否则不可开交。

徐闻县角尾乡的灯楼角,为祖国大陆最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20度13分,东经109度55分,自北向南楔入琼州海峡约3公里,南与海南岛澄迈县遥遥相望,扼北部湾与琼州海峡进出口的咽喉,是琼州海峡航道的要冲。

清光绪二十年(1887年)万国公司在灯楼角兴建了导航灯塔,即灯楼角灯塔。原塔为铁架结构,法、英、俄等帝国列强在此建宅屯府,如今仍留有西式洋房宅墙遗址。1942年为避日本侵略者的利用,徐闻县政府拆毁了导航灯塔。解放后,1953年重建水泥墩铁架灯塔,高15米,射程为12海里,1979年进行改建,为石砖水泥结构圆形塔。1994年省海事局拔资建起一座十层36米高的六角形灯塔。现在这座灯塔是中国大陆最南点的标志物。

灯楼角曾被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据,并留有多处遗迹。解放海南岛时,又是解放军横渡琼州海峡的首发港,具有很大的历史纪念价值,已辟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二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湛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万世文殿位于广东徐闻县一中的校园,是雷州半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殿。万世文殿又称孔庙、文庙、学宫,始建于讨网村,后随县城。

现存的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20xx年),历代均有修葺,殿规模很大,有棂星门、戟门、魁星阁、尊经阁、明伦堂、乡贤名宦词、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徐闻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殿内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西门村委会。抱鼓石一对保存完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为了弄清这所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的来历,先后多方查阅了《广东通志》、《雷州府志》和《徐闻县志》等有关史籍资料。几经辗转终于在清朝宣统三年的《徐闻县志》上找到了有关徐闻孔庙最真实、确切的记载:徐闻孔庙创建于元朝大德七年(1320xx年),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由于倭寇入侵,徐闻县城被攻占和烧毁,孔庙(县学)曾一度被迫随县治一并迁至海安千户防御所城安置,学宫的童生们也全部暂时由县城转到海安所去入学。明朝弘治十四年(1520xx年)随着宾朴城(徐城)的重新建成又随县治从海安迁回徐城现址一直至今。徐闻孔庙历代均有修葺,原先徐闻孔庙的规模很大,据有关地方史料所记载,至清末单学宫原占地面积就有1万平方米以上,沿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泮池、敬一箴亭、谢圃亭、大成殿、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文明坊等等附属建筑。古时每三年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先师孔子的大典,是时举县轰动,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观礼。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将徐闻县古代时的教育认为是始源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谪任徐闻典史时与知县熊敏捐资创建的贵生书院,还认为在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之前,徐闻县民风好斗人皆轻生,为荒野夷蛮之地。但这一点说法有点牵强附会了,因为很显然,在汤显祖的贵生书院之前,徐闻县学宫(孔庙)在元朝大德年间就已经存在了,而当时在海安和锦囊等卫所也有供驻军子弟和当地群众入读的社学,且另据清朝宣统三年《徐闻县志》上的记载,早在北宋年间,徐闻县城就有一所官方半官方性质的梦槎书院在开办,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梦槎书院的规模和办学内容也已不可考。 据深入考证后我们还了解到,清末徐闻孔庙里祭有乡贤祠,内供奉的人物计有徐闻籍的乡贤十人,其中有南北朝大司马、江州刺史、奋威将军阮谦之,元国子监学禄、大理寺丞陈伟渊,明赐进士、郁林知州、崇荣左史中宪大夫骆效忠,明永乐进士、上犹知县、山西道御史吴谦,明江苏按察司、大总戍钦赐殿前大将军、授光禄大夫骆鸣肃,明嘉靖举人、兴化通判、户部员外郎邓邦基,明靖州、澧州、泗州三州知州邓邦髦,明万历癸末科朱国祚榜殿试名列第二十四名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检邓宗龄等人,这些邑人乡贤的活动年代清一色都是在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之前的,而贵生书院创建后仅有两人被选入孔庙乡贤祠供奉,从孔庙的遗迹足可见徐闻地在修建贵生书院之前就已就人文鼎盛、英才辈出了!怎么能说汤显祖创建贵生书院以前位于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就还是蛮荒之地呢!

从办学模式上看,不同的是县学宫是全官方性质办学的,而贵生书院是半官方性质办学的:明清两代,县学宫的经费大多由官银拨付,小部分由当地富绅资助。而贵生书院除了乡绅赞助和学生缴费之外则有"宾兴田",以田租收入为在学与赴考者发"膏火"(原指灯油费,泛指学习生活补助费)。相同的点是县学和贵生书院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县学和贵生书院师生均要用官话(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学生刚开始是启蒙学塾,教材是《三字经》、《千字文》、《杂字》、《声律启蒙》、《故事琼林》、"四书"等等,往往是几人一组,分组教学,对习字、对对相当重视。进入县学或贵生书院后则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熟读后还要能够背诵,可以想像当时单单这几本教材就已经共40多万字,这么多本象砖头那么厚的书籍要全部背熟了又要灵活运用,还要撰写八股文,试帖诗等等,所以很是辛苦的,久而久之人的思维都僵化了,只会整天背这些八股和四书五经。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通称"童生",每三年要参加一次"童试",又叫"县试",由县知事主持。应试的童生首先要向衙暑的礼房报名,要如实地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必须身家清白,三代人中没有卖淫的"娼",没有唱戏的"优",没有当过差役的"皂隶",才有资格报名参考。"政审"工作搞了之后,还要以同时参加考试的五个人互相连保,又要请本县的一名廪生出具书面证明,担保该童生确系本地籍贯,确系身家清白,祖宗三代都没有人当过"娼优皂隶",并且不是在为父母的守丧之期,才允许进入考场。廪生是学宫里面资历很深的生员,他也在读书,但每一年国库要补贴四两银子的"廪饩银",是属于"带薪学习"的尖子生。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清光绪三十年将县学改革为县高等小学堂,全面实行新式教育,其后县高等小学堂在一九三八年又沿袭为现徐闻县第一中学一直至今,可以说徐闻孔庙七百余年间读书声不绝!日 从明清至近代,徐闻地也屡经劫难,孔庙也不例外。清末民初,徐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匪乱,导致全县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孔庙由于位于县中心部位未能幸免,毁遭催残,孔庙的棂星门、启圣祠、戟门、敬一箴亭、谢圃亭、乡贤祠、名宦祠等悉数被毁!但更大的浩劫则是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批林批孔"运动,当时徐闻孔庙的魁星阁、尊经阁、文武阁、燕居亭、明伦堂、文明坊也被尽数拆除,里面的物品被全部搬出来当众焚烧毁掉,且孔庙内物品被焚烧后化成的灰还要被撒在大街上任人踩踏,大成殿则沦为堆放各类杂物的仓库,徐闻县第一中学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也被迫暂时停办。由于岁月的变迁,徐闻孔庙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大成殿为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大成殿是取孔子集历代圣人之大成之意,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庙的中心,以前徐闻孔庙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先师孔子塑像及孔子旁边则立着孟轲、颜回等人的塑像,而大成殿东西庑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画像,但文革中这些塑像和画像已全部被毁。1986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曾拨款重修大成殿。孔庙的"泮池",来源于《周礼》中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人们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徐闻孔庙的泮池是一座架着石桥的圆形的水池,由于太于过陈旧和在文革中池被填埋部分和桥体破坏严重,1990年徐闻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

徐闻县孔庙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佚了,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徐闻县徐城街道办西门村委会附近。抱鼓石一对保存玩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古人对孔庙非同小可,过去孔庙左右两侧墙外,都竖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碑。不论是多大的官,来孔庙都不能跃马扬威,只能毕恭毕敬,乖乖下马步行,否则不可开交,因为依照明清例律,轻者上奏朝廷革职查问,重者按藐视先贤例法治罪入狱。

1983年徐闻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徐闻孔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元朝大德年间始建至今,悠悠七百年,弹指一挥间,历经七百余年风霜的徐闻县学宫有幸成为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历史遗迹,它既是封建社会雷州半岛教育的一个"缩影",也是湛江教育史上的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人崇孔成风,因此县县均建有孔庙,雅称:万世文殿。徐闻一中的校园便是徐闻县孔庙旧址,且是雷州半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庙。

徐闻的孔庙,又称文庙,学宫始建于讨网村,后随县城变迁。现存的孔庙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20xx年),历代均有修葺.孔庙规模很大,有棂星门、戟门、魁星阁、尊经阁、明伦堂、乡贤名宦词、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现仅存大成殿一座三开间,面宽24米,进深13米,重檐歇山顶,九架梁结构,方石金柱16条,圆木金柱8条,柱基全系青石,上层系封火式山墙,殿前有月台,长15米、宽17.1米、高0.58米,两侧有石栏杆。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一中自筹资金修复泮池。孔庙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现存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镇石泰山石敢当》、《署邑侯陆公修建文庙碑》、《义学芳名碑》,还有一道学宫题名碑,现失落在西门村委会。抱鼓石一对保存完好。两株古枇杷,长势盎然,枝叶繁茂,被誉为“甘棠雨露”。

古人对孔庙非同小可,过去孔庙左右两侧墙外,都竖有“文武-到此下马”碑。不论是多大的官,来孔庙都不能跃马扬威,只能毕恭毕敬,乖乖下马步行,否则不可开交。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三

湖光岩导游词范文介绍给大家,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部,湖光岩是湛江八大景点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口旅游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湖光岩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苏,今天,由我带大家去游览我们湛江市的4a级风景区——湖光岩。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部,湖光岩是湛江八大景点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口旅游区。空气中富含负离子,有“天然氧吧”的美称。xx年还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早上,一层白雾笼罩在湖光岩上,就像一个穿着白花花衣服的小女孩。中午,湖光岩金灿灿的,好像撒上了金沙。晚上,湖面上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客们,湖光岩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原来这里是没有湖的,只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上山打柴不幸摔死了,老妈妈哭得死去活来,在朦胧中,老妈妈看见有一头小白牛来代她儿子耕种。从此,地里自动长出粮食。有一年大旱,小白牛拖来粮食给老妈妈。村民发现了白牛,把白牛抓住,并宰掉白牛,把牛肉分给各户充饥。老妈妈知道后放声痛哭,并把牛肉向上空扔去。牛肉腾空而起,飞向村外,老妈妈跌跌撞撞地追上去。天上突然掉下一根竹枝给她。追到桑田的时候,牛肉突然不见了。然后天崩地陷,雷电骤起,顿时村庄变成了江泽,老妈妈情急之下,把竹枝插入田中。顿时,洪水退了,只留下一个湖,这就是今天的湖光岩。当然这只是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实际上,根据地质学家的调查,断定湖光岩是20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

请游客们细细欣赏湖光岩美丽的风景,希望湖光岩能给各位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湛江来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我们要去游览湛江八大景观之一——湖光岩。

我来介绍一下湖光岩的概况吧!湖光岩是16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一个大缺口,后来因为储存了大量的积水和山泉,才形成了今天的玛珥湖。整个景区共有三十八平方千米。其中玛珥湖,火山岩和负离子空气区为景区三大宝。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湖光岩风景区大门口。请看大门后面的水池吧!水池里有一只巨大的神龟,它的背壳是古铜色的,你们看,它多神气啊。神龟的后面是一条神龙,龙鳞金黄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传说神龟和神龙发现了湖光岩这一人间仙境,毅然告别了天宫相约来到这里修身养性,造福人间。

现在我们来到玛珥湖边。这样的湖在全世界只有两个,一个在德园,一个就在中国湛江。由于火山喷发的结果,湖是漏斗形的,湖中央深达几百米。湖水清澈见底,湖面非常平静,湖水干净极了。大家请看,湖边有许多的树木,每天要落下非常多的树叶,可是这些树叶一到湖面就不见了。更为神奇的是,由于湖底火山泥的作用,湖水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人还拿湖水治病呢。

我们已经来到了火山岩。这里古树参天,空气特别清新,是有名的负离子空气区。这里还有火山喷发时遗留的火山弹等遗迹。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朋友们,湖光岩的美景数不胜数,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保持景区卫生,两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见面。 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湖光岩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欢迎你们再来,再见。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四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光岩。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湛江八景之一,被评为“湖光镜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珥湖”。据科学考证,湖光岩是20万年前熔岩喷发凹陷而成的。火山湖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40多米,湖面略呈心形,面积2.23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为38平方公里。陡峭的雄师岭是环湖山势的最高点,状如伏狮,雄寺湖东。

[玛洱湖]

湖光岩为什么又叫“玛洱湖”呢?1920xx年,地质学家在德国艾菲尔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第四纪山火类型。这种火山和我们常见的在高上喷发的火山和海底喷发的火山不同,它是平地爆发的火山,喷出的物质除了岩浆之外,还有大量的水蒸起气和泥石。由于这种火山的爆炸时能量巨大,往往会形成一个数百米宽的和深的大坑,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水渗积成火山口湖。德国的艾菲尔把海、湖、沼泽统称为“玛洱”,地质学家就将这种火山定义为玛洱式火山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

1997年,有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和科院地质研究所共同勘测认定,湖光岩是仡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个保存完好的玛洱湖。德国玛洱湖面积1.8万平方公里,湖光岩玛洱湖面积达2.3平方公里,所以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洱湖。

[湖光岩大门]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20xx年3月顺利完成的。

[榕圆]

榕圆是1961年为纪念东海岛诸海大堤竣工修建的,这座群雕“团结就是力量”真实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湛江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湖光岩山水秀丽,留下了很多名人足迹,像这三棵大铁树,就是1962年前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的。

我们脚下这座桥叫九曲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只有曲和直两种状态,所以,走过了九曲桥,人生将是一片坦途。

[楞严寺]

楞严寺初建于隋朝,距今有1480多年的历史。北宋靖康七年(1120xx年),僧人释宗在此结草为庵,供奉的是如来三宝佛,号称“白云祥庵”,到了清代,这座寺庙更名为“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现佛法坚强的意思。

楞严寺远近山水特别美,寺门临湖,波光映照着红墙绿瓦,竹树婆娑,与之掩映成趣。寺室深藏,色香古雅,每当雾纱笼罩寺内时,总给人一种神秘深幽的感觉,这座寺庙也一直是香火不断,信徒络绎不绝。楞严寺和“湖光岩”摩崖石刻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州古院]

湛江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雷州半岛上

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导游。在这块被称为“天南重地”的地方,勤劳的湛江人民世代耕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雷州古院就是湛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里面的物品都是来自于广大山村鱼寨,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每一件也许都不怎么起眼。可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使湛江大地一年四季春常在,江山有人才出。雷州半岛盛产甘蔗,所以这个甘蔗辗扎机是独具特色的农具。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湖光岩。

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湛江八景之一,被评为“湖光镜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珥湖”。据科学考证,湖光岩是20万年前熔岩喷发凹陷而成的。火山湖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40多米,湖面略呈心形,面积2.23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为38平方公里。陡峭的雄师岭是环湖山势的最高点,状如伏狮,雄寺湖东。

湖光岩为什么又叫“玛洱湖”呢?1921年,地质学家在德国艾菲尔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第四纪山火类型。这种火山和我们常见的在高上喷发的火山和海底喷发的火山不同,它是平地爆发的火山,喷出的物质除了岩浆之外,还有大量的水蒸起气和泥石。由于这种火山的爆炸时能量巨大,往往会形成一个数百米宽的和深的大坑,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水渗积成火山口湖。德国的艾菲尔把海、湖、沼泽统称为“玛洱”,地质学家就将这种火山定义为玛洱式火山。

1997年,有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和科院地质研究所共同勘测认定,湖光岩是仡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个保存完好的玛洱湖。德国玛洱湖面积1.8万平方公里,湖光岩玛洱湖面积达2.3平方公里,所以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洱湖。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xx年3月顺利完成的。

榕圆是1961年为纪念东海岛诸海大堤竣工修建的,这座群雕“团结就是力量”真实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湛江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湖光岩山水秀丽,留下了很多名人足迹,像这三棵大铁树,就是1962年前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的。我们脚下这座桥叫九曲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只有曲和直两种状态,所以,走过了九曲桥,人生将是一片坦途。

楞严寺初建于隋朝,距今有1480多年的历史。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僧人释宗在此结草为庵,供奉的是如来三宝佛,号称“白云祥庵”,到了清代,这座寺庙更名为“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现佛法坚强的意思。

楞严寺远近山水特别美,寺门临湖,波光映照着红墙绿瓦,竹树婆娑,与之掩映成趣。寺室深藏,色香古雅,每当雾纱笼罩寺内时,总给人一种神秘深幽的感觉,这座寺庙也一直是香火不断,信徒络绎不绝。楞严寺和“湖光岩”摩崖石刻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雷州半岛上。在这块被称为“天南重地”的地方,勤劳的湛江人民世代耕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雷州古院就是湛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里面的物品都是来自于广大山村鱼寨,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每一件也许都不怎么起眼。可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使湛江大地一年四季春常在,江山有人才出。雷州半岛盛产甘蔗,所以这个甘蔗辗扎机是独具特色的农具。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六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湛江湖光岩风景区导游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

大家好!湖光岩位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湛江八景之一,被评为“湖光镜月”,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珥湖”。据科学考证,湖光岩是20万年前熔岩喷发凹陷而成的。火山湖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40多米,湖面略呈心形,面积2.23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为38平方公里。陡峭的雄师岭是环湖山势的最高点,状如伏狮,雄寺湖东。

湖光岩为什么又叫“玛洱湖”呢?1921年,地质学家在德国艾菲尔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第四纪山火类型。这种火山和我们常见的在高上喷发的火山和海底喷发的火山不同,它是平地爆发的火山,喷出的物质除了岩浆之外,还有大量的水蒸起气和泥石。由于这种火山的爆炸时能量巨大,往往会形成一个数百米宽的和深的大坑,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水渗积成火山口湖。德国的艾菲尔把海、湖、沼泽统称为“玛洱”,地质学家就将这种火山定义为玛洱式火山。

1997年,有德国地球科学中心和科院地质研究所共同勘测认定,湖光岩是仡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第二个保存完好的玛洱湖。德国玛洱湖面积1.8万平方公里,湖光岩玛洱湖面积达2.3平方公里,所以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玛洱湖。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2006年3月顺利完成的。

榕圆是1961年为纪念东海岛诸海大堤竣工修建的,这座群雕“团结就是力量”真实反映了大跃进时期湛江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湖光岩山水秀丽,留下了很多名人足迹,像这三棵大铁树,就是1962年前越南主席胡志明赠送的。我们脚下这座桥叫九曲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只有曲和直两种状态,所以,走过了九曲桥,人生将是一片坦途。

楞严寺初建于隋朝,距今有1480多年的`历史。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僧人释宗在此结草为庵,供奉的是如来三宝佛,号称“白云祥庵”,到了清代,这座寺庙更名为“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现佛法坚强的`意思。

楞严寺远近山水特别美,寺门临湖,波光映照着红墙绿瓦,竹树婆娑,与之掩映成趣。寺室深藏,色香古雅,每当雾纱笼罩寺内时,总给人一种神秘深幽的感觉,这座寺庙也一直是香火不断,信徒络绎不绝。楞严寺和“湖光岩”摩崖石刻被列为湛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雷州半岛上。在这块被称为“天南重地”的地方,勤劳的湛江人民世代耕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雷州古院就是湛江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里面的物品都是来自于广大山村鱼寨,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每一件也许都不怎么起眼。可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使湛江大地一年四季春常在,江山有人才出。雷州半岛盛产甘蔗,所以这个甘蔗辗扎机是独具特色的农具。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七

因为,这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群落,之所以称为红树林,只是因为在植物学上它们属于红树科,树皮内部和木材常呈红褐色。其实它们的枝叶都是深绿的。

红树林在我国的分布,以浙江南部为最北界线。红树林并非单一树种,而是品种繁多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的大家族。除了海莲、角果木、红茄冬、秋茄、红树、木榄等乔木外,还有老鼠勒、桐花树、白骨壤等灌木了解,世界各地共有红树林23科81种,而在海南岛就有23科41种,其中有8个是海南岛独有的珍贵品种。而我们所看到的东寨港红树林就有16科52种。海南全岛共有红树林面积4772公顷,占全国的33%,是全国红树林种类最多、分布和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具有红树物种多样、古老、濒危、集中分布、保存完整的特点,在世界红树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旅游和科研价值。

红树林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群落。主要有三奇,请大家注意观察。

它生长在热带海边沉积滩涂上的红树林,涨潮时被淹没,只有绿色枝叶露出水面,成为海上绿洲。它耐湿、耐高温、耐强光、耐盐碱。为什么红树林浸渍在盐分很高的海水里而不枯死呢?这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第一奇,就是它的枝叶表皮有排盐腺,能够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当然那些细小的排盐腺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第二奇,就是独特的胎生现象。它的果实在母树上成熟后并不落地,仍然挂着,并且适时发芽,待到长出幼苗后,才脱离母树,落地生根。因此有人戏称它是"胎生"植物。幼苗脱离母体时,尖尖的一端坠落于淤泥中,数小时后即扎根生长,不怕涨潮被淹。即使被海浪冲走而随波逐流,遇到海滩数小时后仍可生根,成为独立的个体。

第三奇就是特殊的根系。它的根部很多是树干基部长出的密集的支柱根,直插泥滩之中;有的则是树干基部膨大,增宽增高,形成板状根。,红树林的叶子碧绿柔美,树冠浓密而有序,结构紧密。暴露在地面上的发达的丛状树根粗大而曲长,互织互绕,紧紧地抓住滩涂,顽强地抵抗着风暴和海浪,是护卫堤岸的天然屏障,因而被称为"海岸卫士"。

正是由于它的发达根系和茂密枝干,才使它能够稳稳地固定自身,抵挡狂风巨浪的袭击。就算是强台风掀起的狂澜巨涛,在它的面前也威力大减,无形中起到护村庄、保农田、固海滩的作用。东寨港有一颗占地约10平方米的红树,主干直径只有十三四公分,高不过三四米,却已有上百年的树龄了,伸出来的支柱根达400余条,就像一片小树林一般,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之为"鸡笼罩"。红树林大都生长于淤泥深厚的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海滩上,沉没在水下的树枝与根叉纵横交错,对河流和潮水带来的泥沙有促淤作用,所以扩大了滩涂面积,不断开拓出一片片新的陆地,被人们称之为"造陆先锋"。正因为红树林是"海岸卫士"和"造陆先锋",海南省人大专门制定法规,划定保护区,给予特别保护。

此外,红树林还有"天然养殖场"之称。红树的花、果、叶、枝等掉落物可溶性达80%以上,而且可溶时间短,腐烂后滋生大量浮游生物,成为鱼、虾、蟹、贝等的食物。在红树林下面,由于风小浪低,又有足够的食料,成为鱼虾蟹贝的乐园。树干是贝类的附体,根部则成为蟹类和泥鳝打洞栖息的场所。凡是红树林生长茂密的海边,水产资源都极为丰富。您到东寨港去,就一定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海鲜,那里的血螺(泥蚶)属全岛之冠。红树林全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可作鞣料与染料,可制药、制糖,叶是好饲料,木是好木材。

革命战争年代,东寨港红树林是掩护革命者的"青纱帐"。当年的中共琼北地委、琼山县委就设在这一带,借助茂密、深广的红树林的掩护,与敌人周旋。

在东寨港观赏"海上森林"的同时,还可以就便凭吊就在保护区内的海底村庄。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市演丰镇、演海镇的一些地方族谱记载,东寨港原来只是一条约三米宽的浅沟,人们来往可涉水而过。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20xx年7月13日)发生7.5级的琼州大地震,震中就在现在的东寨港,烈度达10度。刹那间陆陷成海,72个村庄沉没,形成今日汪洋一片的东寨港。现在遇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还可以看到沉陷在水底的村庄遗存的水井、臼椿、坟墓、牌坊和过往的石桥等。这种在地震中陆陷成海的现象,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少见。

湛江导游词 湛江导游词介绍优质篇八

上个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青山绿水的红树林。

举目后海的近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荡漾,泛起阵阵白光,犹如无数碎银在海面上飘荡,这就是后海。我的心完全被她揪住了,我的呼吸仿佛停止,我的血液仿佛凝固了。是啊!

后海怎能不使人心醉呢?后海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天、白云、红的花、绿的树、飞翔的鸟儿。这是一幅多美画面!远眺后海的边际,蔚蓝的天空,苍茫的大海连成了一片,简直是海天一线。

小路的尽头是一片红树林,里面有秋茄、木榄、桐花树等不同的红树林植物,远远望去犹如一片树的海洋,遮天蔽日,为鸟儿们撑起了一把巨大的遮阳伞,难怪这里栖息着白琵鹭、黑脸琵鹭、鹗、黄嘴白鹭等等2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望着一只只展翅高飞的鸟儿,我的心好象也随着鸟儿飞了起来,我仿佛看见了世界上各种奇异的景色。

在回返入口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奇花异草。树木高大笔直,花朵姹紫嫣红,小草生机勃勃,这可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

大家有时间不妨去红树林看一看,可我要提醒大家: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请不要让我们自己去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未来的地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