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时间:2023-08-09 01:24:01 作者:WJ王杰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为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红色精神,厚植爱国爱党的思政教育理念,前进小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红色研学启动仪式。

为了将工作落实到位,特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通过红色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党史,在回忆峥嵘岁月中感受革命先烈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一)活动时间:20xx年8月2日上午9:00

(二)活动地点:

前进小学1-5年级各班家委代表1名及学生、五年级写作兴趣小组学生代表各班1名及其家长1名,共42名(德育处组织)

1.参观xx队部活动旧址主题展览;

2.听老党员讲党史故事(或xx讲《一张毛毯的故事》);

3.家委代表发言;

4.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4.学校党支部书记xx红色研学动员讲话;

5.重温入队誓词;

6.参与人员合影留念。

(一)活动参与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由家长带领自行前往xx,8:40入口xx红色教育基地集中。

(二)活动现场设立测温点,请活动参与人员提前准备xx,活动前14天内如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接触史、疫情严重地区驻留史或其他任何疑似情况的,不得参加活动。

(三)各班级、家长可在红色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后自行组织中小学生、党员代表子女等,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四)活动开展第二天报送图文信息给班主任,3、4、5年级每班至少交一篇心得体会,学校会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并将优秀心得体会上送镇参评。

(五)欢迎参与家长将活动图文信息稿及心得体会(低年级简短几句话就行)制作成美篇(由思政课老师审核)及报送至xx账号。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品两汉文化,展大汉雄风

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历史。一方面学习汉代文化知识,接受传统礼仪熏陶,加深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办法,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积极主动意识。

20xx年4月28日(星期六)

xx

xx

由薛校长和吕副校长带头,各班班主负责管理。

1、教授学生汉代基本礼仪(拱手礼、相见礼、颔首礼、大揖礼等),结合语文课教学,沿长安长城墙遗址乘坐仿古画舫船,由景区辅导员带领学生接受儒家礼教文化熏陶,激发求学欲望,做懂礼知礼守礼之人。

2、实地参观“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 结合地理课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奇幻的水保旅行,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办法,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观看3d弧幕电影《天汉长安》、登高眺望汉长安城遗址,结合历史课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汉的强大与繁荣及汉长安城的兴衰历史演变过程。

4、参观“大风阁丝绸之路博物馆”,结合历史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及沿途所发生的传奇故事,感受汉丝路开拓的伟大和艰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5、参观“中国第一古建微雕大师木作展览馆”,结合美术课教学,提升学生的雕刻艺术审美能力,感受出神入化的雕工技艺和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与才干。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释放青春,励志远足,研学旅行,增长知识。

1、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生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激发学生斗志,释放学生压力,点燃学生激情。

4、亲近自然,走进田野,师生同乐,增强师生感情。

20xx年xx月xx日08:00----12:00

2、休息10分钟后依次开展以下活动:

(1)班歌传唱,小组才艺展示(余松庭、王俊莲负责组织)

(2)编织手链,喜迎端午佳节(李红霞、李琳负责组织)

(3)历史公开课:了解秦始皇祭天历史文化(李则阳负责)

(4)师生互动游戏(杨海明、张伟负责)

(5)全域无垃圾,我们在行动(杨雪负责)

(6)分享零食,合影留念(潘凤负责)

3、11:00全体师生原路返回,到学校午餐。班会课组织感受分享。

初一级全体师生

初一(1)班:张伟、李红霞、余松庭

初一(2)班:李则阳、潘凤、杨雪

初一(3)班:王俊莲、李琳、杨海明

1、出发前所有师生做好以下准备:

(1)每人自备充足的水,少量的食物。

(2)全体学生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背双肩包,自备遮阳帽。

(3)班主任出发前调查好学生的体质状况,体质特殊者采取学校留守办法。

(4)跟班教师与班主任合作,做好安全教育与出行指导动员工作。

2、行进途中全体师生遵守交通秩序,跟班教师与班主任要密切合作,首尾呼应,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3、行进途中统一听从年级组长口令,两路纵队匀速步行向目的地进发。跟班教师与学生必须保持队形统一,不准私自行事。

4、发扬艰苦朴素,团结合作的精神,坚持到底,互助合作。

5、行进途中爱护公路两侧的花草树木,保持良好的公民素养。

6、活动全程要体现良好的学生素质,展现自己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风采。

7、各小组在终点按照要求做好才艺展示等活动,让远足活动丰富而多彩,充实有效。

8、统筹计划有限的食物,不要浪费,也防止自己使用不当而致使自己饥肠辘辘。

9、出发与回归路线相同,必须做好体力分配,保持坚强的意志,有始有终,战胜自己。

10、活动全程有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及时请教,有困难及时求助。

1、学校提前准备一辆车随队行进,用于途中不便长时间行走的师生乘坐。

2、学校提前与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协调,做好相应后勤保障。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用心投身课程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用心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群众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

2、继续坚持群众备课、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群众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潜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用心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群众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用心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和科研潜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终在校内构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调研报告 红色研学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按照苏州市教育局关于“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方案,吴中区教育局关于推进“研学旅行”的'工作要求,以及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作为苏州市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学校的吴中实验小学,与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吴中区木渎姑苏实验小学、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三所联盟学校一起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寻美丽太湖,探生态旅游,享农家之乐”的主题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在调查、了解太湖流域农家乐旅游项目的过程中,见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果,感受当代农民开拓创新,勤劳致富的美好品质,激发他们爱家乡,爱吴中的美好情感,从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活动主题:寻美丽太湖、探生态旅游、享农家之乐

2.活动对象:吴中实验小学全体六年级学生(学生数204人,随同老师13人);长桥小学全体六年级学生(学生数145人,随同老师9人);木渎姑苏小学全体六年级学生(学生数120人,随同老师8人)

3.活动营地: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4.活动地点:明月湾景区及农家乐风情街、吴中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茶园种植园等)

5.活动时间:吴中实小、长桥实小5月5日―5月6日(为期2天);木渎姑苏小学5月9日―5月10日(为期2天)

1.做好活动营旗(吴中实小)

3.活动前培训(各校自行组织)

4.编写《研学旅行之歌》(长桥中心),设计《研学旅行手册》(吴中实小)

5.联系金庭农家乐旅游协会专家作专题介绍(胥口实小)

6.欢乐农家行主题活动(长桥中心负责主持、穿插表演节目汇总;吴中实小购买蛋网等小奖品;综合实现学校负责会场布置物品及现场炒茶、学生品茶等活动相关物品准备、人员配备及音响)

7.蚕豆饭、螺狮、咸鸭蛋等农家菜(综合实践学校)。

8.种植课程、学生采茶活动相关物品准备及人员配备(综合实践学校)

9.开营式、闭营式主持;优秀营员证书制作(吴中实小)

1.开营仪式开始

2.介绍出席的领导和嘉宾

3.动员讲话(长桥中心)

4.队员宣读研学活动计划、营部组织名单和活动纪律(吴中实小)

5.纷发研学旅行活动手册(吴中实小)

6.宣布开营并授旗(长桥中心)

7.营旗下宣誓。

1.研学旅行活动小结。(吴中实小)

2.表彰“研学旅行”优秀学员(长桥中心)

3.营员代表讲话(长桥中心)

4.交回营旗(长桥中心)

5.齐唱《研学旅行之歌》乘车返程

1.研学活动方案撰写、总协调(吴中实小吴美珍)

2.对活动地点、专家聘请前期联络对接工作(吴中实小吴美珍)

3.研学旅行与学科课程对接工作。(各校项目负责人)

4.小课题调研活动指导及整理汇总(各校班主任)

5.研学旅行手册设计(吴中实小美术组)

6.《研学旅行之歌》教唱。(各校音乐老师)

7.编织蛋网活动的材料采购、现场指导。(吴中实小史秋英)

8.做好主题条幅,旗;购买奖品。(吴中实小总务处)

9.活动摄影摄像:(吴中实小周育英、李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