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评课材料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3 11:49:29 作者:梦幻泡

通过研究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请注意,这些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只是一种写作的示范和启发,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写作时,大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特观点。希望这些范文范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让大家写出更好的作品。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颐和园评课稿材料

一、《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修订教材第七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册教材的第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在第二组教材中设置的“了解叙述的顺序”,因而把“了解叙述的顺序”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它虽不是新知识,但也有新知识。这篇课文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的,与前组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有所不同。因而,教师在开课初就引导学生把文章的叙述顺序理出来,并把此顺序贯穿课堂教学。结课前,又将顺序进一步落实,强化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在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上着力不少。例:在指导学生读长廊的长时,教师利用不失时机的渲染,巧妙地范读,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抓住“一眼望不到头”“700多米”进行指导训练。再有,录像、图片的运用效果良好,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美景,使语言文字形象化。把学习语言文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美、理解美,并通过朗读表达美,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大家可以看出,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能自读、自悟,较为真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层次的读中,感受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逐步加深,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

三、第4、5自然段的处理:教师根据整堂课的设计,在这儿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创造性的学习。例:在小组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昆明湖的美景。可以用书上的话,可以自己介绍,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介绍。阅读教学不同于口语交际,这里的设计,我个人认为教师是对文本、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学生也乐学好用,效果不错。

另外,这堂课基本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重点落实顺序的问题,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师将在第二课时中侧重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并结合课后练习学以致用。

最后,我想说,井老师毕竟还年轻,学美术专业的她以往也没有这样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课堂的调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为今天看到井老师的进步而高兴,相信她会越来越好。同时我更希望,我们槐荫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更快、更新的发展!

小学四年级语文公开课颐和园评课稿材料

教学中孙老师为了让学生景文结合,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充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先找景点,再说景物特点,最后品词品句体会情感”。并且抓住重点语句,词语分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这样体现了教学中的.“扶”和“放”。因此课堂进行得有条不紊。

在学完课文后,进行学习“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的方法指导。学生立刻有了收获。教师把“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站在……从……下来……”出示出来,让学生填空。接着,顺势做了“游校园”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写作,并布置回家做小练笔。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在课堂中始终围绕着主线:“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个景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总结到位。

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按照地点的转移记叙: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总分总的结构特点也非常明显。尝试着让学生写游学校、游公园等,结合本单元的作文——写游记,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一、课后应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为了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到网上去搜索中国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从国内到国外延伸,去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这样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应重视读书,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朗读描写颐和园景色的优美语句较少,应让其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评课材料

《“我是您的儿子”》一文生动形象地记叙了原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在风雪严寒的日子里,以身作则,冒风雪,顶严寒,挨村逐户,访贫问苦,给贫困百姓送去党的温暖的感人事迹。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周老师的这节课,能很好地落实单元训练目标,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品质。注重品词品句,力求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教育,思想教育融于一体。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这堂课:

一、抓住描写人物行动的关键句,展开情节想象,概括人物特点。在这堂课的一开始,周老师就让学生找出描写焦裕禄那顶“棉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忽闪的抖动”的句子。并让学生读读体会体会后,让学生找找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再进行分别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的说话练习。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得到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仿佛看到了焦裕禄风雪中的高大形象。

二、品读人物语言,想象写话,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品读老大娘对焦裕禄说的那句话后,周老师说:“解放前,在大雪堵门的时候,地主逼债……现如今怎样呢?”接着,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请用“现如今,大雪堵门,               ”想象写话训练。这个训练通过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突出了新中国新一代干部关心群众疾苦的品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三、语言动情,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优秀的语文老师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们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本身表达的情感,而且能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周老师上课语言亲切自然,表情丰富,情感非常投入。当品读到焦裕禄“动情地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这句话后,周老师又重点抓住“动情”一词的理解来指导学生朗读,她问学生:“动情”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了词义后,她深情地对学生说:“那么,就请你动情地读一遍,读了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这时,一位位学生站起来动情地朗读。接着,带动了全班激情朗读。真是“教师情化自己,熏陶了学生”。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仅大大地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而且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焦裕禄访贫问苦时深情地对老大娘自己是她的儿子的动人场面,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

以上是我对周老师这堂课的初浅评析。最后,我还提出一点建议:最好在学完本文后,组织学生作一次人物访谈,采访一位好村长或好支书,再写一则日记或一篇作文。这不仅使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情感体验,又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她是我的朋友》评课材料

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写的是孤儿院的一个孤儿阮恒为了救自己的朋友,以为自己就要死了还坚持献血的事。

生2: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谁来读一读。

生读文。

师:小姑娘伤得怎样?有没有人救她?结果怎样?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二:理解、朗读课文3-4自然。 。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把描写小姑娘伤得很重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句子。

生1: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生:迫在眉睫。

(课件出示:迫在眉睫)。

师:“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

生1:……。

师:这个词中有两个人身上的器官,是什么呀?

生1:眉毛、睫毛。

师:那“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呀?

生1:事情来到眉毛和睫毛前面了。

生2:事情很紧急,都来到眼前了,需要马上解决。

师:文中说什么事情迫在眉睫?

生3:是说小姑娘需要马上输血。

师:第四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可以看出输血迫在眉睫,是哪句话?

生4: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当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师:为什么非得让这几个孤儿献血呢?把那句话读出来。

生: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

师:可见输血的重担已经落在了这几个孤儿的身上,此时此刻找到合适的血源就能挽救小姑娘的生命,输血迫在眉睫。

环节三:理解、朗读课文的5—11自然段。

师:这时候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是谁呢?(板书:阮恒输血)谁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生1读。

师:读完这段话后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我感到阮恒很害怕。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从“颤抖”这个词看出来。

师:你能说出自己的感受真好!再来读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1读。

师:谁还愿意读读这段话。

生2读。

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2:我感到怃恒很矛盾,因为他小手举了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来。

师:同学们都来读读这段话,想想小阮恒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出示课件2)联系前面的内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孤儿,他们朝夕相处,没有其他的亲人,孤儿院的朋友是他们最亲的人。

生3:阮恒一开始想救自己的朋友,所以就举起了手。但他又有些害怕,就又放下了手。后来想到朋友会死,所以就又举起了手。

生4:阮恒第一次举起手在想:我要救小姑娘。放下手时在想:我会不会有事呀?又一次举起了手时在想:她是我的朋友,我一定要救她。

随机板书(举 放 举)。

师:同学们,阮恒害怕、矛盾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仅仅是个孩子,但是为了朋友,他却又一次举起了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这个纯洁、无私但又很勇敢的小男孩当时复杂的心情!

生齐读。

师:为了朋友,阮恒很快地躺在草垫上,大家齐读第8自然段。

生读。

师:再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生读。师板书:一动不动。

师: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也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多勇敢呀,可是后来他却哭了(板书:哭)九、十、十一这三段中有几个描写阮恒哭的词,找出来,画一画。

生自由读九——十一自然段,边读边画。

师:你画了什么词语?

生1:啜泣、呜咽、哭泣。

随生板书:啜泣、呜咽、哭泣。

师:这三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啜泣”是抽抽答答地哭,(模仿)“呜咽”是已经开始呜呜地哭了。“哭泣”是说哭得更厉害了。

生2:“啜泣”就是抽抽答答地马上要哭出来。“呜咽”已经哭出声了。“哭泣”是有声音也有眼泪。

师:同样是哭,这三个词的程度有什么不同吗?

生3:这三个词一个比一个哭得厉害。

生4:这三个词中数“哭泣”哭得最痛苦。

师:把这三个词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看看阮恒当时还有哪些动作,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找、体会。

师:谁来读读带有“啜泣”的句子。

生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课件出示)。

师:读了这句话,你感觉阮恒当时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我感到阮恒当时很害怕,因为他全身颤抖。

师:你体会得多好呀!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1再读。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2读。

师:我们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他当时害怕的心情。

生齐读。

师:谁来读读带有“呜咽”的句子。

生3读: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课件出示)。

师:阮恒此时心情怎样?

生3:阮恒此时开始“呜咽”了,比刚才更害怕了,此时他心情非常痛苦。

师:害怕、痛苦是因为疼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4:害怕、痛苦不是因为疼,书上写到“医生问他疼吗?阮恒摇摇头”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心情,你们读描写阮恒的句子,老师读描写医生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第8自然段。

师:阮恒不是因为针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却哭的更厉害了,谁来把下一段读一读。

生5读。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生6:图上有医生、护士、孤儿院的孤儿们,躺在草垫上的是阮恒,阮恒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看上去很痛苦。

生7:图上有孤儿院的孤儿们、医生和护士,中间躺在草垫上的是阮恒,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眼睛紧闭着,看上去很痛苦。

师:他由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哭得越来越厉害了,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

生齐读。

师:阮恒不是因为抽血疼而哭,可是他为什么越来越痛苦呢?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并联系这几句话,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读书,小组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大都讨论好了,请大家坐好。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说。

小组1: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所以他越来越痛苦。所以他哭得越来越厉害了。

小组2:阮恒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他以为自己会死,所以他哭得越来越厉害;他又想让小姑娘活下来,所以他又用手捂着、掩盖着、竭力制止着。

生1:不能,如果都换成“哭”,就看不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是越来越痛苦了。

生2:不能把三个词换成“哭”字,因为从这三个词中可以看出阮恒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生1:阮恒你不要害怕,你不会有事的,你的朋友也不会死的。

生2:阮恒,不会把你的血都抽完的,你能活下来,你的朋友也会活下来的。

生3:阮恒不要怕,你不会有危险,马上就好了。

师:听了医生这样轻柔的安慰,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板书:停止哭泣)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经历了这么复杂的心理变化,现在咱们把9、10、11自然段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阮恒当时的复杂心情。男同学读描写阮恒的句子,女同学读描写医生的句子。

男女生轮读。

环节四:理解、朗读课文12-14自然段。

师:的确,人体向外输出适量的血液不会有生命危险,但阮恒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以为自己会死,那他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把最后一句话读一读。

师:再读读阮恒说的那句话。

生:小姑娘。

师:因为――。

环节五:引申。

师:学到这儿,你怎么看待小阮恒呢?

生1:我认为阮恒是一个对朋友很好的人。

生2: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

生3:阮恒是一个心里只想着朋友的孩子,为了朋友他宁愿去死。

相机板书:真诚、无私、勇敢――。

生1:有一次我同桌没带橡皮,我把我的橡皮借给了他。

生2:有一次我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去他家里把老师讲的知识给我朋友讲了一遍。

生3:放暑假的时候,我去上学习班,回来时我的朋友无法回家,我就骑车把他带回了家。

师:同学们说的虽然是一些平常的小事,但足可以看出你们同阮恒一样都有一颗爱心。在我们身边,献爱心的事层出不穷,如果人们都用朋友般的真诚对待别人,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会是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师:记得有人说过:有了朋友,生命就有了价值。

没有朋友,世界就不可爱。

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

(课件出示)。

我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从这几方面统一的。

一、理解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文是一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文章,结构紧凑,描写生动,尤其是动词的使用非常巧妙。如果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动词的含义及其微妙的差异,阮恒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个重点、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阮恒的精神。

文章在处理“举、放、举”这三个动词时,可以采用联想法,让学生结合孤儿院孤儿的生活情况来体会阮恒开始举起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放下时想什么,当他再次下定决心、毅然地举起手时,又会想些什么?孤儿院的孤儿们朝夕相处、一起长大,他们没有别的亲人,一起长大的朋友就是他们最亲的人。当学生了解到这些时,做为小阮恒的同龄人,阮恒内心的矛盾、挣扎,他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人文内涵就依托词语扎入孩子们的心中。

在处理“啜泣、呜咽、哭泣”这三个动词时,最好采用比较法。首先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并比较一下这三个词语哭的程度,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再让学生把这三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阮恒当时的动作来体会伴随着三个词语的变化,阮恒心理的变化。当学生充分体会了阮恒的心理活动后,把这三个词提炼出来,深入比较,讨论是否可以调换位置,这样让学生明白了词语运用的精确性,为今后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打下基础。在对三个词语反复地比较理解后,一个纯洁、无私、对朋友有着真挚情谊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引导看图,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引导学生看图也是双基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的插图画的是第十自然段的内容,所以在学生理解这一段内容前,首先让学生看图,并提出了三个有层次、有训练目的的问题:“图上都有谁?哪个是小阮恒?他怎么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学会了观察图画的方法,还对人物的表情、动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阮恒的心理活动和美好品质更形象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上,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有效地统一。

在总结全文时也要注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近两年来,听了好多课,发现老师都喜欢在总结全文配上点音乐,或流行歌曲,或轻音乐,选用的曲目大多和文章有一些关系。我认为我们上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课,不是音乐课,在这一课的结尾处,如果出示关于朋友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诵读,既会加深学生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理解,又会使主题得到升华。名言警句、诗歌成语都是精练的语言。这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熏陶的过程,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升华了情感。工具性和人文性再一次得到统一。

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基本功听评课汇报材料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生良好的素质培养首先取决于具有高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一年来,我们以县教师基本功训练工作安排意见为指导,把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奋斗目标,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奉献加创造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具体方针是:立足实际,制定方案,加强领导,层层落实,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谛造孟中品牌打好基础。

一、提高认识,明确基本功训练的意义。

1、抓住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关键是提高领导、教师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讨论、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形成共识,进而转化为自觉行动,要落实目标责任制,校长、主任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层层发动,真正使基本功训练这件大事做到人人重视,成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练内功让教师能按计划去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教师言行一致的务实作风,培养教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提高工作能力。我们要求要在教师中落实“勤”和“恒”。通过练内功培养教师勤奋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使教师能发扬钉子精神。通过召开全校教师会,把大练基本功与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未来人才的关系分析给大家听,以引起教师对练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制定出练功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练功要达到的目标及所用的时间,以及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计划很快成了教师的行动。

2、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训练工作的首位

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针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但师德教育是搞好训练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校要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师德培训活动和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师德建设为技能训练,提供强大动力,保证基本功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二、方案具体,专人落实检查训练情况

1、教师基本功训练内容分为口语表达能力、写字能力、教学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我们要求五项训练要达到"五化",即:教学语言标准化、三字书写正楷化、简笔画训练教学化、教具制作实用化、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熟练化。

2、练功原则

a、全员性原则。凡四十五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都要参加练功活动。

b、分散练习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原则

c、领导带头示范原则。校长率先垂范,带头参加练功,并起示范作用。

d、搞好指导,科学练功原则。

e、练功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三字、简笔画、普通话、教具制作与备课、书写教案、批改、上课等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做好"四定"

(1)定时间。每周要保证半天集体练功时间;

(2)定内容。训练内容要统一;

(3)定数量。各项基本功每周练功量要做好合理规定;

(4)定专人辅导、检查。每项基本功有专人辅导,并检查教师练功作业。

4、引入激励机制,调动练功积极性。充分运用表扬、竞赛、检查、评比等方法,对优秀者予以奖励,同时,将练功列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5、落实计算机培训计划,普及计算机技术

( 1)加大学校投入。装备完善计算机房,配备专职计算机教师。目前,我校微机室安装电脑 台,并在全县农村初中率先建成高标准多媒体教室,为所有教室以及老师房子接通互连网和有线电视信号,完成校园网络建设,所有年轻教师能熟练运用ppt软件制作课件,每学期人均用课件上课十节以上。

( 2)多渠道培训。提高计算机技术覆盖率,采用自学、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培训任务。本学期在学校好号召下,教师自发购置电脑20余台,迅速掀起学习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热潮。

( 3)提倡教师自制课件,对高质量有价值的课件制作者予以奖励与表彰并推荐参加各类竞赛。一年来,全校共制作课件500余件,获县级奖励13件。

( 4)推出计算机运用拔尖人才,以点带面,换取“百花争艳春满园”的局面。学校要求所有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能手评比都必须运用多媒体手段,否则听课教师自动离开,不予参评。

为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增强教师的`授课能力,督促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作出以下具体要求:

《基本功听评课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评课材料

1.双基回顾:

(1)直线、射线、线段的字母表示法;

(2)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铺垫。

3.合作探究材料有变化、拓展。

1)以点o为端点引2条射线,此时图中共有多少个角?怎样表示?

2)以点o为端点引3条射线时,共有多少个角?怎样表示?引4条射线呢?引n条射线?

亮点分析。

1、双基回顾:由一基本图形导出另一基本图形,埋下伏笔,“角”的学习与探究与前一基本图形的学习类似。

2、情景引入,把枯燥的内容生活化,且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提示“角”这一基本图形的重要性,导出学习目标自然合理。

4、合作探究材料,有变式、有层次,既彰显了基础训练,又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姬俊波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深深地感觉到姬俊波老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无论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是对生本课堂小组学习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都是准确的、到位的。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小组学习,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本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值得学习: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姬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找出呈现在各中物体中的角;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接着,他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找角。这样,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的行动起来。

“角的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在三角板上摸角、用圆形纸折角,小棒做角,画角等活动,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加到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三、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在教学角各部分名称的时候,有效地得用的教学资源数学书,让学生自己到寻找和发现尖尖的点叫什么?直直的边叫什么。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又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从互相交流中发现边的长短不影响角的大小。是开口与角的大小有关。

四、教师言行中渗透着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是非常重要的,整整一节课下来,我们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听课状态非常好,是因为教师中上课中不时地用发言要举手的手势,“把你手中的活停下来,仔细听课!”这样的言行来规范学生。

因为我上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所以我听了本课后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1、“角的两边张开的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画角这个环节,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尝试画角,结果也许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画法。有的学生画出来的角可能会没有顶点,有的画出来的两边可能不够直、、、、、如果从这些错例中去研究画角要注意什么?学生可能更容易掌握画角的方法。

评课材料

所有的课程要一分为二的看,预设与生成永远都不会统一。魏老师今天执教的《用摆计时的钟》一课的设计可以用大胆创新、简单明了、朴素平实、收放自如、以人为本五方面来进行评析。

大胆创新:魏老师将《用摆计时的钟》一课和《测量摆的快慢》一课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使其成为一课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使课堂的主脉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亲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摆的过程。

简单明了:一是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明了,目的性强,其实整体设计就分为两大部分:先认识摆的构造并通过测量一分钟百的次数这个实验来揭开本课重点问题的研究。魏老师没有单纯地利用这个问题做过渡,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多测几次来体会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科学、精准的数据是要通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的。这一重要的科学思想为下一个环节“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是教师语言简单明了,问题设计逻辑性强、指向性强。五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已经较强,教师的问题就不能过碎,让学生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过程。魏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做的比较好,她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

朴素平实:有些老师上观摩教学好用一些动画片和色彩鲜艳的实验器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不否认,这样往往课堂气氛比较热烈。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准备一般不适合上日常教学,这样的观摩课学习的东西不多。但魏老师这节课从电教手段上只用了一个演示文稿,帮助学生回忆了学过的计时器和看了摆的构造,为后面的学生叙述作了语言上的铺垫,并加深了对摆德感性认识。效果也很好。而且实验器材简单适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器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生活化,感受身边处处是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从摆的构造到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再到设计实验验证猜测,都力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亲历亲为每个探究活动。操作前,教师更是利用师评、生评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过程等。力图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收放自如:在探究环节,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开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教师给予了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讨论。魏老师收放的尺度比较恰当,更重要的是魏老师明显的先扶着学生经历了摆重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了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从而为后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对比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本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能主动地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里魏老师就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建构知识,自己锻炼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如自制摆后,教师说我们摆得摆重各不相同,摆绳也不相同,那它们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呢?这里的顺序颠倒了,应该在测量完本组实验后问为什么大家的摆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不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而且教师在每组测完第一组数据后,这里重要渗透的是一组数据能不能代表你的摆每次都是摆相同的次数呢?从而引出要反复实验多收集几组数据才能得到较准确地自制的摆在每分钟内摆动的次数。并渗透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但在这里魏老师有些急于让学生多收集几组数据为后面发现问题作铺垫。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求出每组的平均值,使学生得到一个自己的摆单位时间内较精准的摆动次数。使我们的实验有一个结果。而且在比较数据的时候应该先比较每组四次的德次数分别是多少,再比较同一次不同组数据的变化,从而引出为什么不同?这样结构比较分明。

最后就是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比如在学生总结摆重到底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时有两个同学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认为有关系,这时作为教师不能什么都留到课下让学生去处理。我们可以让他说明理由,大家共同分析,这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现成素材,我们要把握。最起码,也可以让他和下面要研究的问题共同研究。

这节科学课上魏老师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的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交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比教给他每一个字产生的效能会更大。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多加指正。

评课材料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听了四年二班胡老师执教的《蝙蝠和雷达》一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重视导入环节。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释题导入法、激情导入法、设计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介绍背景导入法等。可见一节好课,导入很关键,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上课伊始,胡老师就请俩名同学到台前,一生蒙上眼睛,一生睁着眼睛,一起向前走,然后请他们谈一谈感受,并引出课题的一部分“蝙蝠”。我认为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引入课文的导入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明确读文方向。

由于我校的特殊情况,目前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再加上本课具有很强的科技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胡老师就在读书的要求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反复请同学们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再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并激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简笔画,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认为,这不仅使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注重课外延伸。

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该科学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在教学本文内容后,胡老师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例如,人们根据乌贼喷水的原理,发明了喷水船;根据海蜇的游动,发明了风暴预测仪;根据蝴蝶的外表特征,发明了迷彩伪装……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胡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应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等角度来考虑,具体说,就是要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况、交流状况、语言实践状况。当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的时候,才会主动学习,才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在这一问题上,总结胡老师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教师尊重学生;其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学生纷纷举手,竞相回答问题,争取参于各种读和说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都比较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讲信用评课材料评课稿

12月19日上午,我听了程晓群老师的《诚实守信》研究课。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程老师的课题是《诚实守信》,她希望通过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借助学案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本课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知识,使学生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道德升华的本能,从而达到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程老师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她能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教学目标:

程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视频《曾子杀猪》的播放,问题“什么是?为什么?怎样做?”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给这一节制定的重点是“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难点是“怎样才能做到诚信”。程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也符合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不但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重难点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

程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动画、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中,程老师创设情境,采用视频《曾子杀猪》的片段,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深入浅出,能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三个问题“什么是?为什么?怎样做?”进行组织导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读书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必须处于教师有效的监控之下。程老师在这方面也做的比较好。首先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其次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限制多少时间,使用怎样的自学方法等。第三,在学生自学时,程老师认真进行了自学督查,一是监控学生自学的速度和质量,二是要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研讨做好准备。

4、在师生研讨,共同交流这一环节上,程老师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疑惑,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诱导,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积极性。且能适时精讲,注意到了讲练结合。

以上是我认为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

1.个人认为教师尽可能少讲,让学生多讲,重在启发引导。教师教学语言如果能够精炼些就更好了。

2.在学生自学时,程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个别询问,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学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

3.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2.情景再现法。

对傣族相关文化的介绍配以图片进行展示,使情景再现,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与已有知识进行链接,进而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丰富其内容。

3.手势指导。

通过手势引导,使学生正确把握音值,感受休止节奏,唱准节拍。

4.活动参与。

通过音乐律动进行全面综合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整个身体的感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能力。

1.合作交流。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傣族的相关资料,准备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为广阔和深入的见识。

2.模仿。

通过听唱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

通过对孔雀舞的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魅力,感受音乐及其姊妹艺术相互交融带来的艺术享受。

4.实践活动。

通过敲击芒锣、象脚鼓及学习舞蹈动作,感受傣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使自己融入傣族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

(略)。

语文作文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需要我们不停积累再加以运用。且语文试题可以变着方儿地考我们。比如古诗词中的一句话,又或是一个词都有可能蕴含着宽阔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此若是毫无文学常识及写作经验的人来解答这种题,也只能抓瞎。语文的“可恨之处”也就在于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从而我们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若只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讲的内容,那就太过局限了。你也许在某时会发现你语文课虽是认真听了,可是一遇到做题就下不了笔。这就是自己还存在积累不足方面的问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学习是十分磨人耐性的过程。你需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背诵大量古诗文,摘抄好词佳句,留心身边的动人故事。(前提是要有兴趣的去做)语文学习也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所以在你从事语文学习时,得多涉略课外知识,切不可泛泛而过,走马观花,需在你认为可圈可点的地方做上标记,再在进行练习时想方设法加以运用。那么花开满园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

要想学好语文,不能太过拘于书上,还得联系生活。正应了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平时我们在闲暇之余可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植树,打扫社区卫生,拜访养老院……等许多能成为我们写作素材的活动。

业,精于勤,荒于嬉。

语文学习可以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可若是我们苦心孤诣,掌握其技巧,那么我们中能达到那种熟能生巧的境界。同时也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能在无形中具备愚公移山的那种坚韧与不服输的精神。学习语文不能有丝毫懈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过去所做的一切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付诸东流。所以学习语文应具有的品质就在于“坚持”二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与君共勉。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材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知诗人,解诗题.

师:今天咱们学的这首新诗的作者大家并不陌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他的经典诗句,他是谁?(王维)。

师:对,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板书:唐 王维)。

师:这个人啊,不仅诗写得好,画画也堪称一绝,就连大诗人苏轼也用八个字来这样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次,他特地来到渭城,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来送元二这个人出使到安西去.(板书:送/元二/使/安西)来,把诗题读读---(两遍)。

师:看来,元二此行是非去不可了.

二、晓诗音,明诗意.

1.自由读诗.

2.指名读. 顺势解多音字.(朝,舍)。

3.再指名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这回可要读准确,清楚.)。

4.齐读.字词的障碍扫除了,让我们一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来读一遍.

5.配乐朗读(点击).  师:想不想像这样有感情的朗读?这并不难,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下面就请你们再次利用书中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自学,看看每句诗讲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个?号,然后和本组的同学共同解决。

6.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汇报.  。

谁来说说前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后两句诗呢?谁能把这四句连起来说说?

三、寻诗眼,悟诗情。

(一)寄情酒更浓。

师:好,对于这首诗,现在我们已经知其音,明其意(板书:明意).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元二与王维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元二;故人)。

师:除了“元二”和“故人”外,你们注意到“酒”了吗?这酒他们是怎样喝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这么多深情的祝福,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表达朋友间这样深情厚意的祝福的只有——(课件出示:后两句)。

(二)触景情更深。

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课件出示:全诗,配乐)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哪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朝雨;柳;客舍)。

师:是呀!这说明王维他不是本地人,也是孤身在外,身在异乡为异客,这本来就让人伤感,可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了,客中送客,让人倍加感伤!  细雨蒙蒙、客舍青青、柳色清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再读读前两句。(生读)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雨后柳色清新图.(师板书:雨后柳色清新图)。

(三)路艰心更忧。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地图。(出示课件:出使安西路线图。)元二从长安的渭城出发,途经阳关,最后到达安西。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3000多公里,这么说吧,就是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骑马也要走上,猜猜看,会走多长时间.好,咱们也别猜了,注意听—答案是:半年。

师:哇!你觉得怎样?(时间长,路程远。)所以,这是王维舍不得让元二离开的原因。那阳关以西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块,走进安西--(出示课件:狂风呼啸的茫茫戈壁、沙漠)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眼中看到的安西。

师:(我也送你们8个字:思维敏捷,语言精当.)可以想象元二不仅此行一路艰难,即便到了那儿,生活还会更艰难。而此时此刻的渭城呢?走,去渭城看看--(出示课件:雨后图)怎么样?(不愧是客舍青青,柳色--清新,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师:除了有此美景以外,关键是这里还有--老友相伴,对酒当歌。(出示课件:朋友间饮酒作诗画面)。

指名读.(板书:相送依依不舍情)。

(四)唱诗情难舍。

师:下面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走进诗中,用心去感悟。(出示课件:古诗情境视频)。

四、拓展延伸。

(赠汪伦---这是兴致盎然的以歌相送;黄鹤楼――这是默默无语的以目相送;别董大――这是满怀鼓励的以言相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虽然对送别一事只字未提,但通过西湖的美仍让我们感受到送别时作者的那份恬淡惬意.)而我们今天学的这一首,是饱含深情的以酒相送。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却都是在以情相送。正是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古诗才被人们称为民族的瑰宝。那下面,让我们站起来,再饱含深情的把这首诗读一遍,能背的同学可以背.

五.课后作业。

知道吗?我们的古人素有这样的喜好,那就是读之不足则唱之,唱之不足则吟之,吟之不足则画之。所以课后也请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图,争取像王维一样做到:画中有诗。

六.总结。

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吧――“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只是沧海一栗,如果,课下你能去读、去品、去积累,我相信那时的你一定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到那时,我们的――班就一定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好,下课―――(放吟唱)。

(附:板书设计)。

唐   王维。

雨后柳色清新图     相送依依不舍情。

《最后姿势》评课稿材料

【教学内容】。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新入选的一篇文章,文章编入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这一课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中的一个感人事迹故事----在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谭千秋老师高尚的师德和他对学生的无私大爱。文章质朴感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谭老师的敬意。选文结合时代精神,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了解的当时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挖掘出情的根源。本文的教学设计,我紧扣文章的主旨“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反复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深刻的挖掘出这一姿势的内涵。

2、引领到文的品悟点。本节课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谭老师的表现,学生深刻感悟这是老师爱与责任的表现,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对文章内涵的领悟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以“以情带读”,老师首先就要做一个引导者,先感动自己,才能再去感染学生,本节课设计中,我还搜集了一些插图,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学生的情感自然得到升华,于是他们对文章内涵的感悟也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得以体现。

【教学过程】。

一、激起回忆,引入情境。

1.播放5.12地震图片,配乐解说: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一天,是大地在咆哮怒吼;这一天,黄莺不再啼唱,花儿不再微笑;这一天,巨大的悲怆覆盖了心脏;无数的生命接受着死神的考验,有些人苦苦坚持等待着冲破黑暗,也有些人已悄然沉睡。

也正是在这一天里,我深深地记住了一个汶川老师,他的名字就是——谭千秋!(板书:谭千秋)2.简介谭千秋生平事迹。

二、扣题读书,直奔主题。

1、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请你读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好好读一读。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2、谭老师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姿势?再读读课文的4、5、6小节。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已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4、而此时还有四位学生在教室里冲不出去,其实谭老师本来已指挥学生由四楼的教室跑到了三楼的走廊,刚他听到还有四位学生还在教室时,又由三楼跑到了教室,就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他怎么做的?品味“立即”、“拉”、“撑”、“护”

“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挂在第一位。

“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5、如果没有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恶果?(联系第7小节)。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7、生字“凹”的字义和书写笔顺。

8、这一句话和课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至死都保持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

9、这一句中有一组反义词找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突出了谭老师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一位老师说——(理解“生死攸关”)。

获救的学生说——(获救的学生还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一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几个学生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要放弃。”

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给他们打气。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每隔一段时间,便虚弱地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生:“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师引读: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生:让他永生难忘!)让所有的人永远难忘。

11、千说万说,在救援人员、同学和老师和我们心中,他就是一个()、()的老师。

12、你觉得这三个人的话能不能删掉?为什么?(侧面描写)。

三、再读课文,丰满人物形象。

1、谭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除了是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还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再细细地读课文,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爱女儿、工作尽责、大公无私、临危不惧、亲切和善„„)。

四、总结全文。

1、谭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生死攸关之际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质„„)。

2、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什么叫“诠释”,生死攸关之际对谭老师来说“爱与责任”是什么?

5、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满怀感动,再一次读课题:《最后的姿势》。

五、作业。

搜集汶川地震中让你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设计意图】。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谭千秋老师在灾难来临之际,“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那一刻,他用行动证明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课文有四处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境,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因此,设计以细节描写为抓手,以“爱与责任”为贯穿始终的情感主线,以四处“环境和场景描写”及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文字为切入口,读中悟情,读中品文,读中懂得“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课时目标。

《最后姿势》评课稿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资源:

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颁奖词,质疑。

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一位平凡普通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

1、这是一位学生为老师撰就的颁奖词,这里的他是谁?(谭千秋)。

2、他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位怎样的老师?(板书:横着写平凡普通、爱与责任)。

3、谭千秋老师的平凡普通体现在哪里?爱与责任又集中表现在哪里?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平凡普通。

1、从文章的那些地方能读出谭老师的平凡普通?

关键词:第一小节中平常给小女儿早早。

2、教师小结:这一天是那样的正常,是那样的平静,是那样的自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降临,却打破了今日的宁静。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播放地震的视频。

2、灾难从天而降,谭老师表现的怎样?

3、默读课文2—7自然段,要求:

(1)画出描写谭老师语言、行动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反复揣摩,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4、组织学生交流思考(1)语言。

揭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1)、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谈感受(在危急时刻,谭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学生快速离开,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在灾难面前,谭老师一心想到学生,想到孩子们的安危,惟独没有自己的得失。谭老师很焦急,想到让更多孩子的脱离险境)。

(3)、两个“快”意思完全一样吗?(前面一个强调对孩子们动作的要求,后一个强调对孩子们动作的指导)。

(4)、指导朗读要声音响亮、语速急促。

5、组织学生交流思考(2)动作。

揭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倒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这句话中刻画了谭老师救助受困学生的一系列动作,哪个动作深深打动了你?(撑)。

“撑”字一方面说明谭老师的力量大,另一反面说明课桌被稳稳的压在那儿,给孩子们增加了一份安全感。

(2)“撑”字可以换成“伏”“放”吗?组织学生对这三个动作进行演示。

(3)小结: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材料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预设:“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触景情更深。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3)世事难料情难舍。

预设: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

(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下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读这首古诗,铭记这份的送别的情意吧!

(巧搭“音”“意”“情”学习阶梯。通过借酒抒情,借景叙情,背景升情三大环节,使学生融入文本,感悟诗情,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2.通过上一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应该---师生总结学法。

3.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感情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感情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二.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四、作业:

搜集描写送别的诗。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材料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有教有放。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要提高效率,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式的整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策略。采用师生对话(引导探究),生生对话(合作探究),生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安排充足对话交流过程,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如果老师进一步提示,在结尾与《别董大》一诗区别时尽量不要太近,《别董大》描述了诗人鼓舞友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尘,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行的气氛。后两句直接描写送行的场面,抒发了对老朋友未来担忧之情,一种离情笼罩全诗。在对比朗读时应该先理解诗意然后朗读。读第二首时也应该从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来在读,体验送别诗的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之情,还可以分为豪情、衷情、感情等,更妙。即使时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同时饰演悲剧和喜剧。我的评课无异于抛砖引玉,用意在于求教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