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

时间:2023-08-23 11:14:54 作者:储xy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沧海横流,战事频发,三国,不能不称为乱世。然而,乱世出英雄。一时间,不知涌现了多少英雄人物。而我,独喜欢曹操。

鲁迅先生曾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不错的,曹操由平民到丞相,再到后来的魏王,本身就书写了一部凌云壮志的英雄史。

曹操出身不好,又成长于一个宦官家庭。后来的丞相一职,全靠他自己争取而来。除董卓,灭袁绍,杀袁术。曹操这颗政坛上和战场上冉冉升起的明星,逐渐照亮了魏国的疆土。

曹操这三笑,是真正的英雄的笑。这种笑声是明朗的,这种话语是真诚的。他把战争当成了艺术。他虽然输了,但还在为对手作品的不尽完美之处感到遗憾。直到三笑笑出了三支兵马,才消除了他的遗憾。如此了然于胸,正是一种“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乐观态度。尽管他于赤壁一败涂地,但他还能为敌人的完善杰作而喝彩,非大英雄难有如此潇洒之表现。

我敬佩曹操,更因为他的沉着、机智、豪爽、洒脱。《观沧海》一诗,体现了他的气度,而《龟虽寿》又显示了他的壮志。生活之中,又能有几人如他?我们不是斤斤计较就是怨天尤人,生活的美好也被双眼蒙蔽了。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二

就算时光转瞬,万年过隙,英雄精神也会一直存在,永生不灭。

英雄,是每个时代的必要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力,是每个人心目中无法磨灭至死不渝的信仰。我们每一个人,在稚童时期就怀揣着上天入地、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梦。这个梦延续了千古,并且还在一直向更远更久的地方流传下去。不管事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骨子里、血液里都满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英雄气魄。

近不久,电影《大圣归来》上映,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评论:一个小孩子望着人群问他的妈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人来看这部动画片啊?”他的妈妈紧紧牵着她的手对她说:“原本这些大人也是小孩子的,只是他们等着大圣归来,等着等着,就长大了。”我看到这儿已是热泪盈眶,心中更是感慨万千。一部影片,七十万评论,多少人信仰着自己民族的英雄,不管过了多久,长大还是老去,那份崇拜与敬仰也不会改变,直到死,直到燃雪成灰,直到融进泥土。在同一片领土上长大的人,饮着同一条河流的水,流着同样的血,信仰着千古以来的同一位英雄。

英雄啊,庆幸是你活在了我的心里,没有因为这世界的改变而离开。庆幸是你潇洒依旧,笑颜如昨,经过时间的淘洗,还站在原地,那么温柔地,有一阵风轻起,你笑得好灿烂。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三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中看电视,发现了这样一则报道,他是一个叫韩远志的小学老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却在一个平凡的一天10月10日上午,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韩老师在这天刚刚起床,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声音:抓小偷,抓小偷呀!有人偷车了!这时的他顾不上多想,飞快跑出门外,连拖鞋也没来得及换,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去追那偷车贼。勇敢的韩老师,很快就追上了可恶的偷车贼,三个贼正在推着偷来的四轮拖机往前跑,见到韩老师跟过来了,他们上前对着韩老师就是一脚,可韩老师还是站起来,勇敢地扑上去,不让他们溜走。而他们三个人见挣脱不开,其中一个人就拿起刀子狠狠地向韩老师的腹部猛刺,韩老师马上如一个软绵绵的布娃娃倒了下来。随着后面跑来的村民的叫喊声中,那些可恨的小偷纷纷向远方逃窜。而韩老师倒在血泊中,已经奄奄一息。事后,我们的英雄被家人送到县医院,可是,罪犯还没抓到,他却还在医院处于危险状态中,要接受治疗,还要面临巨额的医药费。

看了这篇报道,我不禁感叹:韩老师真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明明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被盗,是陌生人的东西,而且小偷还持有凶器,是什么促使他去不顾生命危险阻止呢?是良心!

他虽然没有这个义务,但他的良心在激励他、他心中的正义感在强迫他,去做出这种舍己为人的好事!

现在我不知道这位可敬的老师、那三个无耻的小偷怎么样了,但是,我要学习韩老师,把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扬光大,为别人奉献!我愿意变成桑叶,来哺育蚕儿,让它为人们织出华丽的锦缎;我愿意变成风儿,清凉地吹过每个感觉炎热的人;我愿意变成绿叶,衬托红花,当我枯萎的时候,我可以落进泥土,变成养料,让花儿更美丽!

韩老师,您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您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荡漾!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四

岁月的烟波荡接天河,

历史的巨浪贯通地脉。

世人的舆论在其中成为海,

英雄在无知与不解中扭曲。

就像海,

总喜爱偷取灵魂。

而后掩盖,

抛出无用的残骸,

不能忘怀。

比起灵魂,

人们似乎更欣赏躯壳。

——哪怕它已变质。

要用美丽的言辞将它修饰,

唱出违背史实的假气概!

我愤慨:

这不公平!

我要平反这千古沉冤!

——题记

人们总是看不清你的脸,你的脸上也有值得诗人为之而流泪的雾霭般的忧伤;你有火焰的雄心,但人们忽略了:火焰也有乖戾。几百年,几千年的轮回转动,命运,让满腹诗书,胸怀大志的你荷戟独彷徨。你,就这样在“兴复汉室”之“贤德”的“善言”中成了千古罪人,就这样在世人的唾弃中匍匐了几世几代!曹丞相,后生替你不平!

想当年,虽赤壁一战困于周郎,然则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乃一世之雄也。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哲理诗篇几人能吟?“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的政家之道,也不过如此而已!

且汝嗜才之至。你对老友许攸的热诚,绝胜蔡邕“倒屣相迎”王粲;陈琳写檄文痛骂你及家祖,你不仅日后谅解,还对他的文采赞不绝口。与气短的周郎相比,你真大胜他一筹也。

赤壁一战惨局,也都应归罪于爱才。苦肉计、连环计,都是孔明与周郎的鬼主意,那些看似真挚的,善解人意的话语,都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美丽谎言,都说你是奸雄,其实他们才如此:利用英雄间的赏识尔虞我诈;利用你的真诚巧设陷阱。可以想象,当他们眼见你中入圈套之际,落进陷阱之时,嘴角挂有怎样的冷笑。更为残忍的是,他们在宣判结局时,下了怎样毒的诅咒:让世人的不公将你击垮!

本是同族人,相煎何太急?但为了让各自的君王称帝,他们撕掉了一切仿真伪善的假面具,不惜把一切作陪葬;为了自己能称王称帝,他们抛却了所有真仁慈,不惜把一切作为满足欲望的牺牲品。难道这就是英雄?然而,当你为了百姓和乐要将其摧毁在美丽的面具后时,你的悲剧便开始了:从此你就成了杀害“忠良”之人;“挟天子而令诸侯”之辈,可笑之至。而他们仍英名照汗青!

曹丞相,请你相信我,我要将他们尘封了千百年的面具打碎;我要让那些冰冷狡诈的面孔公之于众;我要让大海将吞没的伟大的灵魂托出;我要让你的英名四海重震!

英雄?

在三国的天空中,

只有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需要背景,

你独可以揽下这苍穹!

——后记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五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勇武、精明、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奴隶,奴隶社会的一种产物,他们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取乐和杀害。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篇话剧,描写的就是一位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位英雄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还要体会到这位英雄的高贵品质。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讲公元前7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斯巴达克被带到斗兽场,他先打死了狮子,然后又说服了与之决斗的十个奴隶,最后和奴隶们一齐冲出斗兽场,发动了起义。)

2.画出不懂的地方,质疑。

三、课文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斯巴达克是怎样的一个人?(勇猛无比,嫉恶如仇,同情奴隶,有鼓动力,号召力)

4.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司令官及贵妇人的傲慢、无聊、无耻;读出斯巴达克对奴隶主的仇恨。)

四、小结

你从斯巴达克身上学到了什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五、布置作业 

把剧本排练一下,给同学们演一演。

附:

教案点评: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六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认识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反抗的必然性。

2.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3.了解剧本的特点。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斯巴达克和奴隶们的对话中,了解奴隶的悲惨命运。

2.体会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的原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三)根据剧情发展,将这个独幕剧分为四部分,了解各部分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阅读课文,体会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的悲惨命运。

(二)将课文分为四部分,了解各部分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背景。

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2.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是奴隶角斗手,后来成为奴隶起义的领袖。他领导的奴隶起义是古代史中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一次斗争。这次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马克思和列宁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学生读完课文后,思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罗马城里斗兽场上的一件事。奴隶主强迫斯巴达克在斗兽场上与狮子搏斗后,又与十个奴隶角斗,供奴隶主娱乐。斯巴达克启发奴隶认识奴隶主的罪恶后,带领奴隶冲出角斗场,英勇起义,广大奴隶纷纷响应。时间是公元前7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地点是罗马城里,科里色姆斗兽场上。)

(三)自学生字、词。

(四)课文开头介绍布景,读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体会?

(“斗兽场四面有很高的铁栅栏,铁门锁着。场内空空的,铁栅栏外是一排比一排高的座位。座位上坐满了罗马贵族男女。开幕的时候,他们正在谈话。”启发学生阅读时注意加粗的词语。从这个布景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斗兽场是供奴隶主娱乐的场所,他们娱乐的内容是让奴隶与野兽搏斗,让奴隶互相残杀,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他们把奴隶和野兽关在斗兽场内,“四面有很高的铁栅栏”,还要用“铁门锁着”,使更多的奴隶惨死在野兽的嘴里,他们坐在“一排比一排高的座位”上来观看,而且“坐满”了,说明来观看的贵族很多,他们边看边聊天。他们根本没有把奴隶当人看,奴隶的死活在他们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五)按照剧情的发展,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男说“斯巴达克”。通过两个男女观众的对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交代了斯巴达克的身份和特点。第二部分:从“这时司令官陪着贵妇人上场”至女说“这才好看”。讲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司令官又下令让他和十个奴隶打,并且都要拿着武器。第三部分:从“武官把一杆标枪丢进栅栏里去”至斯巴达克说“弟兄们!动手!”讲斯巴达克启发奴隶弟兄诉说苦难,激起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仇恨,鼓动他们起来反抗。第四部分:从“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至“幕落”。讲奴隶们在斯巴达克带领下冲出铁门,举行起义。)

(六)指四名学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奴隶只有起义才有出路。

(二)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进一步认识奴隶社会的黑暗及奴隶起义的原因。

(二)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布景”,边读边思考,从这段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2.让学生说说对“布景”的体会。

3.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读后讨论:

(1)从男女观众的对话中,你对斯巴达克有什么初步印象?

(了解到斯巴达克是一个奴隶,是角斗士。他很勇猛,是个大力士。他斗得过狮子,能空手打死牛,空手打死老虎。)

(2)斯巴达克是怎样被捉住的?

(“奴隶主派一百多人围着打他,从早到晚,把他打乏了,才用绳子把他绊倒捉了来。)

(3)从他被捉来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们一百多个人对付他一个人,虽然把他捉了来,但是他还打死了他们49个人。)

(男女观众是贵族,他们是站在奴隶主立场上说话的。他们是来观看奴隶与野兽、奴隶与奴隶角斗的,他们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他们的娱乐是以牺牲奴隶的生命为代价的,他们的本性是残忍的。)

(二)导读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启发学生读这一部分内容时,要体会到,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司令官又令他和十个奴隶打,并且都要拿着武器。贵族们强迫奴隶跟狮子斗,以此取乐,已经够残忍的了。可是他们还不满足,还要让奴隶们拿着武器互相残杀,使这种野兽的娱乐更为残酷。这进一步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他们的娱乐是建立在牺牲奴隶生命的基础上,他们残忍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也进一步暴露了奴隶社会的黑暗,奴隶的命运是多么悲惨。)

(三)导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三部分。

2.从奴隶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用铁链锁着”,“用鞭子打着,逼着赶着”做工;吃不饱;生命没保障,被“打死了十来个,饿死了十来个”。)

(斯巴达克说“拿我们不当人”,说这话时的神态是“咬着牙,狠狠地说”的。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仇恨,对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奴隶主的刻骨的仇恨。)

(斯巴达克从自己亲身经历和奴隶们的诉苦中,深刻认识到奴隶主是奴隶的共同仇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奴隶们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杀掉我们共同的仇人。所以当斯巴达克号召奴隶们“一齐来反抗”时,广大奴隶一致响应。)

(四)导读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说说奴隶们为什么纷纷响应斯巴达克的号召?

(五)认识剧本的特点。

(剧本开头写时间、地点、人物、布景,括号里的小字介绍剧情变化和人物的动作、情感、说话语气,最后写幕落即剧演完了,幕布落下来。)

(六)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斗兽场上发生的故事,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七

童年的故事有很多,有的让我哈哈大笑,有的让我终身难忘。但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相当英雄这件事了。

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要给一位小朋友吃药,那位小朋友死活不吃。我想:药有什么好怕的,对了,对了!如果我吃了药,别人就会叫他胆小鬼,叫我英雄了。像到这儿,我恨不得马上放学。

睁开眼睛,白花花的天花板,浓浓的药味,一下子就认出这是医院。旁边还有爸爸妈妈,见到他们,我顾不得问我为什么在医院,就向他们高兴地说:“爸妈,我把一瓶药吃完了,我成英雄了。”“儿子,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们啦!”“啊?我不知道,我只是想当英雄呀!”“这孩子真傻。”旁边的医生也说了一句。“像当英雄就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才行,而且药不能乱吃,否则就上天堂了。”爸爸补充了一句。

好了,故事讲完了,你肯定认为我很幼稚吧,嘻嘻,我也是。

学英雄做英雄心得体会 乱世英雄大全篇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打开历史的画卷,千古中华锦绣河山。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而大凡称得上英雄的,皆有悲壮的一生。

韩信家境贫寒,但心怀天下,项梁渡淮河,韩信前去投奔。但当他看到项梁并非识“千里马”的伯乐时,他毅然离开了项梁,投奔了项羽。不久,韩信发现项羽亦非雄才,于是他又果断地投靠了项羽。不久,韩信发现项羽亦非雄才,于是他又果断地投靠了刘邦。此后,英雄终有用武之地,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终于挣得半壁江山,最后一统中原。韩信立下汉马功劳,可谓功高盖主,他成了刘邦心中一根欲拔之二后快的刺,可韩信此时未意识到危机,不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贪恋荣华,死于妇人之手,为天下笑。韩信当初不死守不放,屡次弃暗投明,可谓智也!可后来,却死守荣华富贵,可谓愚也!如果韩信能功成身退,进退自如,也许能免遭杀身之祸。

项羽可谓英雄,当年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席卷半壁江山,声震宇内,名闻四海。其手下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本有争夺天下之势,但项羽并非帝才,他没有刘邦善于笼络人心的心思,可谓匹夫之勇。项羽也曾说过“竖子不足以谋”。经过几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至于垓下,四面楚歌,何其悲也!后项羽逃至乌江亭,亭长已备好船,只等项羽渡江,东山再起,可此时项羽沉默了,他放不下心中的愧疚,咽部下这口恶气,他放不下昔日的威严,实在低不起这个头,他缓缓地退自,仰天长啸:“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籍独不愧于心乎!”他死守着颜面,最终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要是霸王不死守着颜面,鼓足勇气,渡过乌江,那么“卷土重来未可知”了。

哦!范蠡,才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当年勾践沦为阶下囚,越国危在旦夕。范蠡挺身而出,将自己钟爱的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赢得勾践回国,并助他兴复越国。二十年后,三千越甲终吞吴,勾践大仇得报。本是范蠡与西施重聚之时,却不料勾践从中夺爱,以致于西施投湖自尽。此时的范蠡深知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荣华。于是,他劝文仲早日抽身,免遭杀身之祸。不久,他便退隐,面对勾践虚情假意的挽留,他心如死灰。而不听劝告的文仲,贪恋荣华,最终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古今多少英雄,都曾叱咤一时,但终身死人手,令世人惋惜,何也?死守不放而成败之势异也!只有那些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宽广,得失无意、宠辱不惊的人,才算是真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