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感悟与体会(专业18篇)

时间:2024-02-13 02:21:09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对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小编精选了几篇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中秋节活动感悟与心得体会

明天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到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月最圆,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关于明月的千古佳句,比如。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我们很多同学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因为路途遥远,中秋节还不能回家。但是,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这个中秋节,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生育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热情关爱我们成长的老师!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心怀感恩,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我预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中秋节感悟作文_中秋节心得体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咏吟,被人们拜舞,人们一向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

又是一年月圆夜,诗情画意的中秋。在中国各个节日里,中秋节是诗意的。皓月当空,桂花飘香的日子里,中秋的诗意便更美。自古文人骚客为中秋的明月吟唱了无数的千绝诗句,淡淡的惆怅像思念辗转千处,都期望有这么个日子:放慢脚步,歇一歇,享受时尚生活,感受久违的温情。

中秋节是我国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他寄托了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构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几日,秋天祭日的礼制。之后,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这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月俗就是这样传到民间,构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向到了唐代,这种祭日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十分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了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都描绘了一幅福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诵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时刻。

中秋是欢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感悟与体会

中秋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大家应该不知道中秋节的真正来历吧?那我就好好地给你们扫扫盲吧!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唐高祖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吐鲁番人为皇帝陷饼祝捷,皇帝就把月饼分给重臣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节吃饼食的习俗。

唐代时,“月饼”的名称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月饼又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相关的图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饼的习俗开始盛行。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祭月月饼到处都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佳诗,就是李白在细细品尝这月饼,望着天上皎洁的月亮,思念着家乡、亲人时吟诵的。

八月中秋,点缀着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院子里,泡一壶好茶,在欢乐的气氛里和亲朋好友一起肆无忌惮得聊天,这就是故乡八月中秋最美的时候了。

一年的中秋总在国庆节前后,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因为学校通常会来一个特长假,那样我们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大人们也很高兴,因为可以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所以,气氛在不知不觉中融洽起来。

中秋前,人们就开始忙了,为小孩买衣服,为祭祀祖宗而准备,为赏月买月饼、鞭炮,等等,都有。在家乡,人们不会去买精装的月饼,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买自己乡人做的月饼,没有装饰得很漂亮,却实惠,2元一块,里面还有鸡蛋。想起自己更小的时侯,吃月饼时,经常为鸡蛋的大小而和姐姐争吵,就觉得很好笑。最后通常被爸妈骂过之后,不欢而散。

到了中秋那天,家乡在前几天所积蓄的热闹才爆发出来。早上,我们小孩子们就穿着新衣服满大街乱跑,早餐也没有吃多少,因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着肚子去吃大餐。父母在这天不会管我们,我们只管玩,玩累了回家还有好东西吃,在平时是没有这么好的。

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将祖宗炉搬掉,然后开始吃祭祀的东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现出对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们收拾碗筷就会去准备晚上拜月亮和赏月的事情。大约在晚上七点半的时候,人们就在街道上摆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饼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开始拜月亮。

整个街道很热闹,大人小孩都很高兴。这时,我们会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在逛完回来的时候,大人们正好拜完了,我们就开始大吃特吃,水果啊,月饼啊,饮料啊,疯狂地吃,反正没有人怪我们。

在院子里,大人们把茶具拿出来,开始泡工夫茶,并且在桌子上摆着月饼,和我们一起享受。我们吃着月饼,在院子里快乐地奔跑着,游戏着,累了就喝茶,吃月饼。大人们就谈天说地,聊家常,气氛十分好。

大人们一般会聊到很晚,而我们小孩子则早早的做着美梦去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圆,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月亮也富有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描绘了一幅幅广为流传的图画。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唐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唐玄宗兴起月宫之念,于是天师做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这时,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精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日后,唐玄宗回忆嫦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

那天,我刚放学,就被妈妈拉到超市去买月饼,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高档的盒式月饼。紧接着,是散装月饼,有豆沙的,有枣泥的,有五仁的,还有巧克力的,咖啡的,真是多不胜数。

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妈妈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在元末流传下来的,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无论月饼源于何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原来吃月饼还有这些意义,我以为中秋节吃月饼只是为了品尝月饼的美味呢。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看着天上的月亮,让人们会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人们描写月亮的美好诗句。

每当过中秋节时,妈妈就常常对我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那里还有吴刚、玉兔、桂花树和嫦娥作伴。我就很想有一天能飞到广寒宫里,看看月亮上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年老的太太在家身体不好,我就想飞到月亮上找嫦娥要点药给太太吃。每当这时,妈妈也常想起她小时候过中秋节时的情景。

妈妈说,那时家里比较困难,只有过中秋节才能吃上月饼和少量的水果。快过节时,姥爷就开始王家里买苹果和梨,还有家里留了好长时间的西瓜。姥爷把苹果切的像盛开的荷花一样,馋的妈妈直流口水。除了这些,姥姥还亲自蒸月饼,在面里加上糖,月饼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最后在蒸好的月饼上做桃子、蛇等图案。妈妈说,就是这样的月饼,她们还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一次只吃一小口,感到那月饼真香甜啊!

现在条件好了,可过中秋节还是我们孩子所盼望的。终于盼到了月圆的时候,那一天晚饭吃得早,天还没有黑,我和家里人就把小桌搬到阳台上,再把盛放着水果和月饼的盘子摆放在小桌上,赏完月,我就和小区里的同学在月光下嬉戏、玩耍。现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光说月饼的品种和味道就不知有多少,水果也比过去丰富了许多。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一样。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豪。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的醒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定。更有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博大……月亮,是国人不死的诗魂,少男少女们恋爱时的红娘。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又是最相思的节日。身在他乡时,那故乡的美,故乡的情,竟然像被发酵了一般,魂牵梦绕,难舍难分。故乡的那些点点滴滴,便也如发酵池的酒一般,咕噜咕噜,活跃起来,不安份起来,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这便是乡愁。

乡愁是什么可是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爷爷的冰糖葫芦,奶奶的爆米花,还有那外婆桥……普普通通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成了浓浓的乡愁。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有网友在博客里说:仅有辣椒,才能解胃的乡愁。说这话的大概是湖南、四川或贵州的朋友。南方人到了北方,他们的乡愁大多是大米饭。北方人到了南方,他们的乡愁也许就是面条和馍馍。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我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梦想的天堂。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原在灯火阑珊处”!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先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人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人人都有思乡情结。

“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情。“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费翔深情的歌唱,在耳边回响了20年,仍然新鲜,没有褪去半点颜色。故乡的亲人,老人们要落叶归根,少年们急着要走向远方,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目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低矮的小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的有韵味。“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明月,烟渚,潇湘。小桥,流水,人家。岸沚汀兰,茂林修竹,月夜风荷。中秋之夜,更是暗香浮动,月色清浅,人约黄昏后。故乡的美,美在诗情画意,美在人美心也美。看过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人都明白,那种美,是摄魂蚀骨,见过一次,一辈子都无法走出的。不信,亲自来看一看,被勾掉魂儿可别后悔喔。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仅有很少几日,看见聊聊可数几颗星,还有一个有圆盘盘,在摩天大楼的夹缝里。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迷恋她们。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住瓦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茶油灯。灯光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妈妈要骂的。于是,在夏天,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明净。月夜也常常朗照,犹如白昼。我便常常在月下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竟然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贫时欢乐无穷,富了反而失去欢乐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灯。仅有在四周的光熄灭时,它才会亮。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中秋是一个浪漫,温馨,祝福,思念,团圆的日子。世上最远,莫过于心。世上者,莫过于心。世上最近者,亦莫过于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愿天下所有芸芸众生,都团团圆圆,快欢乐乐。

今年,我却又不能回去。父母已经很老了,想想还能陪他们过多少个中秋节,已屈指可数。不禁心里凄然。还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吧。父母,却满不在乎。好像还有几百年似的,仍早出晚归,劳作不息。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红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妹妹四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仅有白糖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那些年的时光,温馨、完美。此刻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最美的中秋永远只是在梦中了,它停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成了我今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据说古代人们在中秋拜月神的时候,把月饼当作供品,不过那时的月饼叫小饼、宫饼、团圆饼,就是不叫月饼。

到了汉朝,皇帝派了一个叫张骞的使节出使西域,他带回了芝麻和胡桃,于是就有了用胡桃仁作馅的圆形饼,叫做“胡饼”。有一年中秋的夜晚,唐太宗和杨贵妃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赏月吃胡饼。吃着吃着,唐太宗突然:“这胡饼的名字怎么这么难听呀?”在一旁的杨贵妃为了讨皇上欢心,望了望天上的明月,随口答道:“那就把它叫做月饼吧。”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人喜欢以月圆象征人团圆,因此中秋节也是团圆的日子。前二年的中秋节,我们都会到云林的外公家赏月,乡下空气好,没有路灯,在三合院里赏月,月亮显得特别皎洁明亮,一边烤肉、一边赏月,胃口特别好,心情也特别愉悦。

今年中秋因芭玛台风来袭,气象报告预测,今年看到中秋满月的机率特别小,所以今年没有到云林赏月。而当天一早,我们回到苗栗铜锣老家,与曾祖母、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堂弟妹们团聚,并准备祀品祭拜祖先,请神仪式第一次就得到圣杯,真是令大家开心呀!吃过丰盛的午餐,我们就回到新竹,而我也准备与同学烤肉了。

大家说好,一人带一道食物,多亏了妈妈的帮忙,准备了我喜爱的红酒腌牛肉。下午五点,我带着迫不及待的心,到了同学的家。看到满桌的食物有玉米、香肠、肉片、虾子、丸子…….等等,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真是令我目不暇己、垂涎三尺,我带来的红酒腌牛肉,也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与赞赏,非常巧合,今天也是同学的生日,我们吃过蛋糕,就与同学家人告别,各自带着满足的心情,踏着月光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节,是我第一次与同学烤肉,平常在学校,与同学玩乐的时间是如此短暂,我非常期望下次的聚会能快点到来!

把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猛药去疴刮骨疗伤”等新提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打击腐败的决心,“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充分展现了我党对继续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把“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旧《党章》总纲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党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党领导一切,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准确的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深化改革、推动立法等等。

把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巡视全覆盖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动力,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工作实践、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加油站”。

此次修改党章,是对过去五年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结,是指导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人心所向。党和人民要坚定不移的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推进“四个全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让新《党章》和我们一起谱写下一个五年辉煌。

今夜中秋月圆,天上飘着丝丝的浮云,灰蓝色的天幕缀着一轮黄澄澄的明月。我来到秦淮河边,在热闹繁华之处欣赏杂沓的灯火和那一面孤零零的圆月。

映着水的流光,河面升腾的雾气幻化成五彩,画舫上的歌女舞姿翩跹,红色的灯笼顺着水波晃动,舞女淡绿的裙裾裹着红光,随着悠扬的琴声四处弥漫,迷醉了游人的双眼。河中小船行得缓慢,搅碎了水中的月和灯的光影,也搅碎了躺在水面低徊的琴声。

岸边是一溜的仿古楼台,白墙黑瓦,房檐斜飞,飘逸如一群雨燕,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目光扫过,如同触及一排黑白琴键,心里自然地流淌起一段迷人的旋律,勾起一时思古的幽情。

此刻,在檐下的某一个雕花的小窗旁,是否端坐着一位明眸皓齿的妙龄女子,轻启朱唇,在那里款款低唱呢是怀抱琵琶的柳如是,还是手拈檀板的李香君秦淮今夜的弦歌,似乎也唤起了她们的一缕芳魂,来应此时的景致吧!清音袅袅,眼波流动,支撑着秦淮千年的繁华不衰。

月儿分外明亮,它理应是今夜的主角,却又如此自然地被人们所遗忘。游人的眼里满溢着五色的灯火,兴奋地找寻着人世间的繁华。酒楼里飘来的酒香,画舫上传来的歌声,足以让所有人心醉神迷。

月儿静静地挂在半空,像一个远古的梦。广寒宫里清幽冷峭,几千年不曾改变,而人世间幻象交错,繁华只是烟云,聚散之间难寻痕迹,转眼又是别样风流。古人仰首望月,低头饮酒,对月吟诗作赋、叹息伤感,流思乡的泪,喝消愁的酒,望前贤英华卓荦,伤自身之愚騃无为,酒入愁肠,自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喟叹,哀怜伤逝,不能自已。

月儿孤悬千年,它曾与李白对饮,与苏轼同醉,迎迓酬答,在岁月川流中显得从容而娴雅;世人赏月,月亦阅尽人间千年的变幻。在者恒在,逝者不往,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兴废去留之间,了却多少故事,月圆月缺之际,又留下遗恨几许今夜,我们与古人共赏这轮明月,然而俯仰之间,几人能有古人彼时的情怀古人对月起舞,洒一襟清泪,发一声浩叹;今人沉醉世间声色光影,却如何轻易拨动那尘封的心弦人类生生不息,而人生短暂如一场春梦,韶华易逝而明月永恒,哀叹也好,麻木也罢,无非出自人们对生活不一样的观感;无论是旧日泪痕还是今日欢颜,不改秦淮千年的流波。

只是,昔人已去,明月孤悬,今夜,谁人能够解它的寂寞入夜,灯火阑珊,弦歌依旧。高亢的歌声从画舫传来,它东奔西窜,却透可是六朝烟云的笼罩,烂醉在秦淮摇曳的灯影之中,一如往昔桨声里的涟漪。今夜,因这月,我得以有机会遥望自我生命的既往和来兹;而月的忧郁抹进我的脑中,却成为挥之不去的牵挂。

月儿悄悄地躲进云雾,似乎倦了,我想,她是要寻一个山间溪畔寂静的所在,与秋虫为伴,共眠此夜吧!那么,在我入梦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来到我的窗前。

年中秋节感悟体会心得

9月1日晚上8点,特别电视节目“学校的第一堂课”以“第一堂课”的形式播出理想照亮未来”用“云教室”这是一种让中小学生到处上课的方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孩子的差异性天生都有,无奈我们的家长总想走捷径,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万利,这是不行的。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的挖掘出来。

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

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

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目标,我觉得,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我们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

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通过对两会精神深入系统的学习,作为采掘车间行政负责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学习好、领会好两会思想。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深入学习两会精神,认真研讨两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身修养。

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两会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两会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两会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要按照两会精神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理论研究的空间。同时,要坚决反对脱离实际,墨守成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里,要大力倡导增强“六种意识”即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身上的担子,工作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采充平衡,抓好备用采场的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开采,抓住工作中的关键,有的放矢,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我坚决遵循这些教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东同的“达产达标”勇于担当,不畏艰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进取,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

勤政廉洁,不辱使命。复兴之路,其景可赞其程也艰,百年梦想变成现实,得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自己作为车间主任,党员干部,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倍努力,奋勇进取。面对遇到的困难,自己要明白: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要敢于指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在实践工作当中做出实绩,成为一名领导放心、同事信任、群众满意的带头人。

两会已为我们铺展开了宏伟蓝图,倍感振奋、催人奋进,作为一名车间的行政负责人,唯有坚守心中理念信念,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增强自身工作本领和素质,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人生绚丽的火花。

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为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特殊重视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特殊期待,必将对新疆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指导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一切工作的总指针、总遵循。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犹如指路明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进一步照亮了新疆各族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田,激发出每一个新疆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的巨大热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心聚力,加油鼓劲,指明方向。

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不等不靠、抢抓机遇,以百倍的努力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惠及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一要结合访惠聚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坚定政治立场,大力改进作风,尽快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煅炼一支立场坚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二要切实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通过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尤其对村干部政治待遇、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的提升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使他们真正树立以村为家、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组织的各个岗位上,共同发力,形成党支部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想方设法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就业、创业渠道和途径,切实增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农民群众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文化思想和提到的宁愿在家吃包谷馕、不愿外出喝羊肉汤惰性思维,更要解决世间万物都是真主赐予的这种宗教消极落后思想和唯命观点。

我们要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结对子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支持党委政府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坚决打击败利用民汉矛盾纠纷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切实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疆大地越开越艳。

最近,中央第七届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通过新闻广播集中看座谈会的现场和干部集中学习座谈会的精神。从中获得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1.理解精神的全面执行。

直接参与集体研究决定的三重一大事项,督促检查议定事项的执行情况。

认真开展四讲四爱活动,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党的治藏策略,热爱祖国,支持党的领导,团结奋斗,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2、感恩党建西藏。

目前,我们的干部来自祖国四面八方,长期与家人分居,不能照顾老人的孩子是很多干部员工的遗憾。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关心西藏发展建设的同时,也不忘关心西藏干部,要求很多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发扬旧西藏精神,关心西藏干部的员工,完善工资收入、住宅、就诊、儿童入学、退休配置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这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也解决了我们的忧虑,给我们吃了心丸。要坚定建设西藏,奉献西藏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工作的热情和干劲。面对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必须坚决缺氧精神,不怕辛苦,海拔高度高,在工作中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能力,锻炼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做新时代曲水纪检监督干部。

3、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严格的党引向基层。

组级支部班缺乏凝聚力,工作无法形成合力。

支部党员缺乏大局意识,有时容易忘记党员身份,做一些与共产党员身份不符的事情。此时,我们纪检监督员应积极负责,分析频繁偏离党章要求、违反党纪行为的深层原因,认真履行纪律教育和监督责任,协助学习贯彻规则、条例、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不断推进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增强党支部创造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书记在本次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政治建设,村纪检监督一定要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摸清政治隐患,时刻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则,传播忠诚诚诚实、公正正派、实事求是、清洁廉洁的价值观,使农牧民党员在严肃认真的政治生活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境界和政治意识。

正式现在缺少的也是最宝贵的。生不带,死不带。想清楚这个道理,一定能以身作则,清廉地养活浩然的正气。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习近平总书记为29名同志颁发佩戴勋章,他们是见证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的一群人,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的步履蹒跚,他们有的已经没办法来到现场,但是他们已经被铭刻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榜上,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功勋党员折射出的人格力量震慑人心,激励前行。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苦干实干、不屈不挠、无怨无悔,在平凡中造就伟大,这些闪亮的人,会刻在历史里,引领广大党员同志走在至纯至善的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向可爱可敬的榜样学习、向可亲可感的典型致敬,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不忘建党初心,牢记强国使命,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目前党龄10年的普通党员,我将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工作岗位中时刻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不论何时何地做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公司发展奉献力量。

我们广大党员要以功勋党员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习勋章获得者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身上忠诚、执着、朴实、廉洁的鲜明品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毛泽东主席曾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今天是党的一百岁生日,观看了建党百年庆祝大会后的我久久不能平静,100年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党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位年轻人,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向着梦想的方向不断前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扬“老西藏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继承和发展,最终凝聚成为藏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精神美学,以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的责任和勇气继续传承发扬,才能让“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意志美。十八军进藏是继长征后军史上最艰苦的大行军,在高寒缺氧、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的极劣环境下,广大十八军将士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凭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最终完成解放西藏、平定叛乱、民主改革、发展生产等艰巨任务。“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没有时间可等,没有捷径可走,“撞线”之时更需“先锋”“闯将”。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大考验面前挺直脊梁,在艰难险阻面前勇往直前,保持“越是吃劲越不松劲”的定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盯住难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怀美。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为了革命事业将女儿就地送人的谭冠三、历时十载两次离乡援藏的孔繁森、不畏艰险盘点世界屋脊的植物学家钟扬……没有名缰利锁的羁绊,他们自由驰骋在衷心报国的雪域高原,对信念的坚守、对名利的淡泊不仅是对党性的诠释,更是引领社会风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反观少数党员干部,“恶”实干而“好”虚名,热衷于“炮制政绩”“自我贴金”“路线设计”,把吃苦奉献当资本。对标榜样,时刻揽“镜”自省、见贤思齐,方能正品行、找差距。要始终站在讲党性、顾大局的高度,自觉把工作担当放到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考量,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有推功揽过的气度,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做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担当者。

“吃苦耐劳、心系群众”的作风美。从进藏途中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到官兵人手一册《进军守则》,十八军将士以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行军中秋毫无犯,增进了民族团结,演绎了“鱼水之情”。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们群众的公仆,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有半点私心杂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碰矛盾、解难题,克服忽悠、浮夸、不实的作风,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善于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只有丢掉“官气”、沾点“土气”、承接“地气”,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基层中去,落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收获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于北京举行。这次座谈会深刻分析了新疆发展稳定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提出了新疆工作的思路和重点,进一步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治疆方略,是新疆的又一历史性机遇。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让我充分加深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理解;使我感受到了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空前的支持力度,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价值遵循。

一、明确目标,落到实处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全党要把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确保新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自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对我们基层工作任务来说,是非常艰巨的。必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类安全防范措施,毫不放松地抓好巡控工作,加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严格易燃易爆重点要素管控,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坚持一小时报告制和流动人口每日一报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层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全。

二、团结奋进,共同学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古往今来,只有各名族团结奋进才能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比喻形象贴切,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身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能够深刻感受到名族团结带给我们真真切切的好处。基层的发展是祖国发展,社会繁荣的重中之重。团结奋进是我们祖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我们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才能夯实基础,稳定基层。谚语云:人心齐,泰山移相信我们定能实现创新的发展。

在基层工作,学好双语则是我们名族团结的最好体现。只有通过语言这座桥梁才能让我们名族之间少一份误解,多一份关怀。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来适应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不断开阔、创新,摒弃封闭、落后、保守,去创造文明、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把包容、交融、交往作为新疆各民族的永恒精神追求,努力实现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从而为新疆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增强认同,宗教和谐这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基层宗教人士居多,百姓们大多数为信教徒。我们应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从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文化上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时隔六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传递着党中央的战略决心,表达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坚强意志,也再次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这次会议令我振奋,加强了我扎根基层,保卫边疆,发展新疆的决心。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党员领导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为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特殊重视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特殊期待,必将对新疆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指导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一切工作的总指针、总遵循。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犹如指路明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进一步照亮了新疆各族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田,激发出每一个新疆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的巨大热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心聚力,加油鼓劲,指明方向。

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不等不靠、抢抓机遇,以百倍的努力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惠及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一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访惠聚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坚定政治立场,大力改进作风,尽快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煅炼一支立场坚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二要切实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通过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尤其对村干部政治待遇、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的提升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使他们真正树立以村为家、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组织的各个岗位上,共同发力,形成党支部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想方设法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就业、创业渠道和途径,切实增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农民群众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文化思想和提到的宁愿在家吃包谷馕、不愿外出喝羊肉汤惰性思维,更要解决世间万物都是真主赐予的这种宗教消极落后思想和唯命观点。

我们要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投入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结对子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支持党委政府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坚决打击败利用民汉矛盾纠纷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切实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疆大地越开越艳。

附党员思想汇报1篇(供参考)敬爱的党组织:近段时间以来,我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提高和成长,我充分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在此期间,我也努力改正和弥补自我的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各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我,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经过大家的帮忙以及自我的努力不断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在意识上和言谈举止上都得到了提高,各方面已经更加成熟,为了进一步理解党的教育,提高自我的思想,此刻我近段时间的思想,工作,学习情景向党组织汇报:在政治思想上,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史,从而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和党组织坚持高度一致。经过学习,我认识到,我们党一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视线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切工作和全部任务,就是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同时,我也加强学习领悟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把这种思路牢牢记住。经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的价值观,加强自我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提高自我的工作动力以及学习和生活的动力。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提高了自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对****的信念,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的党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员,不仅仅是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思想入党。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坚持进取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乐于助人,尽自我的本事为他人排忧解难,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参加每次的组织活动,在团体讨论的过程中,仔细聆听大家的发言和准备自我的发言,及时解决自我的思想问题,充实提高自我。

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我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认真学习,政治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有了全面的发展,但我明白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后只能够,我还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我,虚心向先进的党员同志学习,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以上是我近段时间来的基本情景,恳请组织批评指导,我将虚心理解党组织对我的审查和考验。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100年来,我党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从延安整风到新式整军,一次次思想洗礼、精神重塑,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从“支部建在连上”到“党指挥枪”的原则,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三大作风”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一系列立党兴党强党的卓越历史创造,构成具有丰富深邃思想道德蕴含的价值体系。学史崇德就是要从党百年形成的价值体系中汲取丰富营养,坚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有信仰。纵观我党的峥嵘历程,记录着艰辛奋斗和惊世奇迹,也见证着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崇高之志。从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到建设时期讲奉献、敢奋斗,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勇创新、求探索,涌现出了李大钊、方志敏、赵一曼、邱少云、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英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为党为民、初心如磐的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看到了“打不折、拧不弯”的中国脊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无数共产党员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披荆斩棘,在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才使得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巍巍巨轮,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我们应该赓续这份忠贞和坚持,传承红色精神,从革命先烈的执着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动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明大德就是要讲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人民就是大德。我们党之所以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共产党员。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中牺牲的有名可查的烈士达370万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胸有忠心,就能入火海而不退缩、遇烟雾而不迷失、出淤泥而不沾染、临诱惑而不动摇。先烈们的精神不断感染、激励着后来人矢志向前。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加勒万河谷,面对外军悍然越线挑衅,祁发宝等戍边英雄们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以血肉之躯在国境线上立起了一座座界碑。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学习一代代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大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人民二字力重千钧,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抑或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体现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浓厚而强烈的为民情怀。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第二天离开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什么叫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出的口号,而是具象地体现在“半条被子”上。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能忘记“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要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在实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守公德要勇于担当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遇到危急情况、遇到大灾大难、遇到突发事件,都能临危不惧、靠前指挥,解决问题。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矛盾。党员干部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难度大、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用实干担当践行为民许下的诺言,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许许多多老一辈革命家,用模范行为树立起共产党人修炼坚强党性、崇高品德的光辉榜样。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苏省苏维埃主席刘启耀身上背着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的金条,化妆成乞丐,乞讨数年,找到党组织继续干革命。期间哪怕饿晕、身患重病,他都没有动用分毫党的经费,只因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这笔钱是党的经费,比生命还重要。吉鸿昌烈士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印在细瓷碗上,发给全体官兵,用以提醒自己并教育下属。无数革命先辈尽管条件艰苦,生活困难,自己家人吃不好穿不暖,但丝毫没有动一点私心。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是共产党人正身律己的一面明镜,令人见贤思齐,反复镜鉴。

严私德要常有一颗清贫之心,不燃“官烛”,公私分明,防微杜渐,一丝不苟,一尘不染,彰显清廉为官的本色。严私德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的起点,如果一个党员干部连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住怎么能治理国家呢?苏荣在悔过书中说: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一家老小几乎都参与其中。真是腐败搂钱全家总动员!不仅自己滑向深渊,家人也去监狱里“团聚”了,这是很悲哀的。严私德要知敬畏,时刻慎欲、慎权、慎趣、慎友、慎微,做到坚守底线不逾越、勤政有为不懈怠、为民服务不谋私、严以律己不乱为,做公道正派、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站在时代的风口,面对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广泛战场,引入好培育好激励好一支“胡杨”般的干部队伍,让“胡杨林”厚植在一个又一个战场,影响时代,推动时代。

引好“胡杨苗”,充实事业“新鲜血液”。“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动事业,首要就在于不断充实更新好干部队伍。这就需要,一方面,各级部门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寻找人才,依托各种来源,在考察真才实干的基础上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将年轻的、颇具才干的人才吸纳到队伍之中,让干部队伍结构更优,能力更强。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三顾茅庐”的姿态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要落实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解决好他们在工作地的安家落户、子女教育、职业发展上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把人才这株“胡杨苗”引好,使他们扎下根来。

育好“胡杨树”,锤炼事业“中坚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强力量,就需要持之以恒给干部教育“松土施肥”,使“胡杨树”茁壮成长。要做好“问需”,从工作实际、工作特点、干部需求出发,将需求调研作为干部教育的出发点,摸清情况,有的放矢。要做好“谋计”,依托当下的实践形态、媒介形式,推进干部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既重理论,也重实践。要做好“供给”,干部教育要依托党的理论思想、基层教育资源合理搭配培训内容,使干部既修好“思想必修课”,也修好“业务选修课”。以“问需”“谋计”“供给”的养分,培育好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

厚植“胡杨”以成“林”,把干部引入培养成一株株能扎根、敢担当、善作为“胡杨”,从而聚合成干部队伍的“胡杨林”。使干部队伍从内陆到边陲,从沿海到大漠,干事一地做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筑就好我们事业的强劲根基。

通过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习近平重要讲话,深受鼓舞。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新提出文化润疆、富民兴疆战略,为新疆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肯定了新疆3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的前所未有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实施全民体检。尤其我们克拉玛依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生活在独山子居民生活幸福、安康。道路重新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这些变化都是党中央以民为本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党中央治疆方略英明决策的结果、也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交融、交往、交流。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握政策,认真学习,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族群众齐心努力下,团结一心、通力奋斗,新疆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上台阶、新疆的天更蓝、水更绿!

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20x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x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明确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已连续三年零九个月未发生暴恐案(事)件,暴力恐怖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去极端化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新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来展开。矛盾总是有主有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赢得全局主动。牢牢扭住这个总目标,就掌握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就要着力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新疆各族人民从近几年的实践中深深认识到,稳定是最大的民生,是新疆发展繁荣的生命线。一个富饶幸福的新疆,首先要是一个稳定和谐的新疆。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今天的新疆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刻认识做好新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成果,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就要在事关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上聚焦发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持续深化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所在。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探索和完善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举措和方法,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我们就一定能建设好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

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加坚定了各族干部群众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理直气壮宣传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续履行好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更好发挥特殊作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做好《榜样5》专题节目学习收看工作。据悉,《榜样5》将于3月22日播出,节目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榜样是先锋,是模范,更是指引全体人民奋楫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他们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却闪耀着耀眼的光。从军医张西京、护士张宏,到社区书记杜云、人民警察达娃仓决,再到快递小哥汪勇,作为抗击疫情的先进榜样,他们并非“身居高位”,也并非“与众不同”,相反,他们很“平凡”,也很“普通”,他们就来自于我们的身边,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责履职,创造了抗击疫情的伟大壮举,也恰恰是他们身上的这份“平凡”,才更值得当下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用心学习。他们虽然很“平凡”,也很“普通”,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初心如一、使命如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他们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这份果敢与担当,源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信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辛劳、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作为一名军医,张西京在除夕夜毅然告别家人,逆行前往武汉,支援当地抗击疫情,他说:“我们是守门人,是在和死神掰手腕,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些在鬼门关的重症患者,把他拉回来。”作为一名护士,张宏主动请缨,成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首批隔离病房的护士长,她说:“党员就应该先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作为医护人员,他们的职责与责任,就是尽自己所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将自己的安危抛之脑后,却践行着奉献人民的初心与使命。“快递小哥”汪勇主动为抗击疫情的医生护士送去物资,当起了医院的“管家”,他说:“家里有父母妻女,我也怕出事,但转念又想,自己身体好,免疫力还可以,比其他人更有‘资本’出去。”为守居民一片“芳草”,“社区书记”杜云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排查摸底,甚至当起了代购员、快递员、家庭医生。抗击疫情期间,“人民警察”达娃仓决带病坚持工作,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中高负荷工作,导致耳膜穿孔,左耳几乎听不到声音。

通过观看《榜样5》这档节目,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向先进榜样看齐,从他们身上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勇当冲锋在前的“拓荒牛”,迎难而上,主动担当作为;要争当奉献人民的“孺子牛”,在扎根基层、坚守岗位中“燃烧”自己,切实办好惠及民生福祉的大事小事;要甘当吃苦耐劳的“老黄牛”,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近日,各部门和各单位都组织党员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翻开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画卷,是风雨兼程的98年,是波澜壮阔的98年,是自强奋进的98年,是积极进取、不断自我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98年。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中流砥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路走对了,结束百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顺理成章了。尽管有曲折、有困难,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

党的成立之日起就已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发展为己任,以星星之火为燎原之势,带领人民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近百年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中蕴涵着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涌现出令人敬仰的英雄模范人物。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也曾多次讲到学习历史,学习党史的重要性,用生动语言把历史称之为最好的教科书,将中国革命历史比喻为最好的营养剂,强调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心中就会增加更多正能量。

通过学习党史,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以下是学习党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学习党史是党一贯性的要求,学习党史不是现在提出来的,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有好多次学习党史的高潮。尤其是从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后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个任务提出来以后,学习党史变成了全党的一件大事。

二、学习党史尤为重要。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于党员而言,学习党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每名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加强党的历史知识教育,是促使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必要途径。尤其对于我们担负特殊职责使命的而言意义更不止于此,只有勤学常温党史,对党的历史了然于心,才能深刻体会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艰辛,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才能不断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得到启迪和警醒,才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去克服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迷惑和艰难险阻,维护肩负的神圣使命,圆满完成职责任务。

中秋节经历心得体会感悟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这中秋,求的是与家人聚会。月半中秋,团聚会圆。但这样一个被钉在某处的日子,却难以都尽人意。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身在外,只能孤身过节,此刻的心声,也许是怨这日子怎出如今今宵,也许是怨这生活将家人分离……其实,我们每一次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其自身就非同普通,这自身就能够算作一个节日,虽然过节的只要一家人。过了端午照样能够吃粽子,中秋事先一样能够吃月饼,由于有灵性的我们又何必只关注那一年中难得的,且又难今尽人意的日子。喜爱光阴似箭,每一天如过年普通度过。

但,中秋终归是中秋,看着他人聚会,自己难免有些孤独。思念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时分有一个或一些人住进了你的心里,而却又无法摆脱孤独这一形态。我这是想家了吗?也许是吧!空对一轮明月,总期望能在此中看见某些人的身影,但是,余辉之下,只要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写着写着,中秋已过,但还是要将这份祝愿送给远方的家人,以及与我同为游子的你,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感悟心得体会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人们团圆的时刻。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节的形式和意义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然而,无论是传统的赏月与吃月饼,还是现代的家人团聚与狂欢派对,中秋节给人们带来的感悟与体会永远是丰富而深刻的。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中秋节让我更加重视家庭和亲情。在这个节日里,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繁忙的都市人,都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为了一碗团圆饭而远道而来,也会在赏月的时刻与家人拉近距离,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忧愁。在这个家人团聚的时刻,我更加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每一次回家,每一次陪伴都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也让我明白了团圆和亲情的珍贵。

其次,中秋节也使我更加珍惜友情与情谊。在这个节日里,除了与家人团聚,与朋友共度中秋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每个人都会带上自己喜欢的月饼和一颗赏月的心,相聚在一起共度这个温馨而浪漫的节日。不论是在校园里的同学聚会,还是在朋友家的聚会上,大家都会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贵,而且也与朋友们更加地亲密起来。

中秋节还让我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民俗节日,更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过去的祭月神、拜月仪式,到现代的团圆饭、赏月和猜灯谜,中秋节的形式与庆祝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其中传承的文化精髓并未改变。中秋节的火爆消费也企业捐赠款名企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出各种以中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秋的故事与传说。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将中秋文化传承下去,让它不仅仅成为我们心中的节日,也成为我们民族的瑰宝。

最后,中秋节让我有了对生活的感恩与体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当我看着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当我咬上一口香甜的月饼,当我与亲人友人牵手赏月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幸福和满足。中秋节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美好,每一次与亲人朋友相聚都是如此可贵。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从日常琐事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中秋节是一个独特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一个民俗传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表达。这个节日让人们更加关注家庭与亲情,珍惜友情与情谊,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在生活中感恩与体验。在这个中秋佳节里,我深深明白了这一切,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愿中秋节的祝福伴随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过中秋节心得体会感悟

一年一次中秋节就要来临了,早已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到那精致的月饼,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口水。

在孩子们的期待中,8月15的中秋终于到来啦!好比几个世纪一般。

今天一大早,我因要去外婆家而感到兴奋。因为起的太早,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和尽力去挑选我今天该穿的衣服。对于衣服的搭配我也是有我自己的风格,可衣柜里没有几件好看的衣服,让我很是苦恼。平时在学校看到其他同学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几乎没有重复过,真是羡慕嫉妒恨。回过头来,看看我那堆衣服,每件都已有几年历史了,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时间一向过得很快,我以挑选好了我今天要穿的衣服了,爸妈也已经准备好要出发了。

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坐着老爸的“宝马”出发了。我一路上非常激动,总想着和亲戚见面该说的话。想着、想着就到达了目的地,那就是我盼望已久的外婆家,一下车就看到外婆到外面来接应我们。我看到外婆就忍不住的想起啦我的那伙童年时期的小伙伴们,便问外婆他们在哪,外婆用手指了指说:“在屋里,他们已经等你很久了,快进去吧。”我飞奔而去,一进屋就看到我的小伙伴们玩的十分热闹,我便也加入他们的游戏。

时间过的飞快,玩着玩着夜晚就来临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放下饭碗跑到屋顶上去看月亮,那月亮真是十分美丽,小伙伴们都惊叹不已,便开心的玩起了博饼游戏。

在我看来:这种和亲人在一起欢声笑语、吃着月饼、看着月圆、玩着游戏,就是中秋节的真正意义!

过中秋节心得体会感悟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过彝族年和火把节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长大了就反而不喜欢过节了,也许是自己懒,也许是过节忙碌真的很累,也许是自己在外面怕煎熬思乡之苦!彝族年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现在,惟独喜欢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如今,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等。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喜欢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朋好友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今年的.中秋过的更是很有意义,尝月饼,看着这些孩子们那么开心。

过中秋节心得体会感悟

中秋,寓意着月圆之夜,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一天,我们家虽不像传统人家那样张灯结彩,剪纸贴画,挂两个灯笼,但我们家还是会重视这一天的团圆饭。

做饭时,我与弟弟来到厨房,帮妈妈做饭,面对这泥土味的蔬菜,酸甜苦辣的调味料,眼前的画面就像画家的画盘,红的,黑的,紫的,青的……混杂在一起,使人眼前不由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经妈妈传授,我们便开始了“排兵布阵”。

我们分别从冰箱拿出鸡蛋和冻肉,将蔬菜与冻肉放入不同的盆中。我洗蔬菜,弟弟拍姜蒜。蔬菜在我手中一片一片的清洗,掰断,又倒水重新清洗,菜梗在断裂时,发出清脆的声响,蔬菜捞出水时,水花四溅,都让我顿生活力;再看看弟弟,握着菜刀,用力一拍,蒜却淘气地飞走了,连忙捡起来,又一拍,蒜从刀面滑过,直向垃圾桶飞去,看到这滑稽模样,我和妈妈不由得捧腹大笑。

切肉时,我如同一名狙击手,瞄准靶子一般向那一大块五花肉切去,眼手合一,力度适当地切起一片一片肉,那一片一片肉如方阵一般,整齐地躺在菜板上。约莫二十分钟后,各样食材都切好了,有序地在灶台上排放着,只待下锅了。我和弟弟看着刚把菜清洗干净,把肉切得完整,把姜蒜都备齐,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站在一旁的妈妈也绽开了欣慰的笑容。接下来就是妈妈的主场了,我和弟弟在一旁看着神通广大的妈妈,将备好的食材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而爸爸则在一旁,一手扶着榨汁机,一手有序地切好的水果往里放,不一会,便听到了榨汁机“嗡嗡嗡”的声音,紧接着爸爸不紧不慢地便把水果汁倒入杯中,想必今晚又是一番美味了!

傍晚,渐渐变得昏暗,夜色降临,各家各户灯火通明,不时飘出炒菜的香味,还有那喜洋洋的嘈杂声。

我们围坐在饭桌前,桌子上的菜都上齐了,飘香四溢。爸爸感叹一句:“你妈妈做得饭菜还是那么香,你兄弟俩可要加把劲了,争取下次下厨房做一顿美味佳肴。”弟弟故意不服气地说道:“别忘了,这菜可是我和哥哥理得嘞!”我也在一旁附和着。妈妈只是乐得合不拢嘴,盯着我们说:“好了,赶紧动筷子,待会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此时,我们才放下“争端”,去品尝我们一家人共同努力的中秋晚餐。

晚饭后,望着那轮玉璧似的明月,如同一个相框,如果把今天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的照片挂上去,那是一张完美无瑕的照片。

过中秋节心得体会感悟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板桥街道积极响应市、区文明办号召,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今年中秋节期间,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一、结合中秋廉政要求开展“人去政声后”大讨论活动。

中秋期间各级对节日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各科室和社区结合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专题大讨论,各自谈了对“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的理解,并联系各自实际工作简述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体现“人去留名”、“人去政声后”。切实在节日期间和今后的工作中体现为民服务及岗位尽责的廉政标准。

二、积极开展善行义举上榜推广活动。

结合节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要求,为体现中华传统美德,街道各社区按照市、区文明办要求,积极推进身边好人大家学,身边好事大家传。把他们的善行美德立榜发布,五个社区共遴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典型人物24名,在各社区显要位置张贴出他们的事迹,让传统美德在节日中传播的更久远。

三、各级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及志愿服务活动。

中秋节前,雨花台区纪委和检察院的领导来到街道,到共建社区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发放慰问金,祝愿他们过个祥和快乐的中秋节。同时各个社区也充分关注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生活,积极在节日期间服务。其中三山社区还专门到铁心桥敬老院看望社区的六名五保户老人,并送去节日的慰问,板桥街道团工委组织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为辖区内的留守儿童进行辅导,吸引了近二十多名小朋友前来,志愿者们根据年纪和专长进行专门教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辖区内的群众充分感受到节日中组织的关怀。

四、利用学校为载体在青少年中开展多样活动。

板桥街道中秋节前在板桥中学组织了一场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活动内容有学习救护知识和培训救护技能两大项,让青年学生基本掌握急救与自救知识。在讲座之后开展“中秋诗文”诵读会,同学们用声情并茂的诗文朗读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启承,纷纷表示要用经典的文化底蕴丰富国学知识。

五、用摄影作品反映“雨花南大门和谐新板桥”的靓丽风景。

节前街道宣传办组织街道摄影爱好者开展“雨花南大门和谐新板桥”摄影比赛采风活动,活动当日,各位摄影爱好者利用手中相机拍摄出板桥新集镇、三山工业园、板桥生态园多地的靓丽风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反映了板桥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各位摄影爱好者一致感叹发展中的板桥速度。下步将通过专业遴选评出获奖作品进行展出,让板桥人通过真实的记录感受板桥的巨大变化。

节日期间街道通过等多样活动,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逐步深入到具体实践,让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努力使节日活动贴群众、接地气,真正将群众路线教育体现在节日文化传统之中。

中秋节的感悟心得体会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象征着人们团圆和祈福的美好寓意。每年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点亮九月的明月,团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共度欢乐时光。在我过去的几个中秋节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团圆的温暖,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中秋节中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在家人团聚的中秋节,我感受到最深的是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每年中秋节,家庭成员会提前安排好食材,共同准备大餐。我们会一起下厨,亲自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美食。当那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眼前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亲情的珍贵。在日常的忙碌中,我们很难抽出时间好好聚一聚,但中秋节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围坐在一起,亲手为家人夹菜,畅谈着彼此的近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加拉近了我们的关系。这种温馨的氛围,使我更加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让我更加感激和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除了亲情,友情在中秋节中也得到了更深的升华。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参加了学校的中秋联欢晚会。晚会上,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艺和快乐。每个人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特别热闹和欢乐。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无论是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怀,每个人都展示出最真挚的情感。这让我明白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只有拥有真挚的友谊,我们才能在困难的时候互相扶持,在快乐的时候共同分享。

与家人和朋友团聚的中秋节,也使我更加重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在中秋节期间,我们常常会放松自己,尽情地享受美食。然而,我也明白了过度的放纵并不健康。在一次中秋节后的反思中,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有些放任自己了。我决定要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陪伴家人和朋友。

中秋节也是一个反思自己的时刻。在月圆之夜,我常常找个安静的地方,仰望着明月,思考着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我回顾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寻找着改进和进步的方法。同时,我也展望着未来,思考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中秋节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反思,这对我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回顾这些中秋节的感悟和体会,我深深地意识到,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日子,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在这里,我愿意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和困难,珍惜彼此之间的关系,关心和照顾身心健康,思考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中秋节感悟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传统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更是深切感受到中秋之夜月是故乡明。

每至中秋月夜,当氤氲的雾气渐渐弥漫开来,缓缓升起的月亮便出现在眼前。清晰而夺目,如同裸露在浅水中珍贵的宝石一般,晶莹剔透,潋滟流转。温馨和乐的一家人落座楼阁上或斜依窗前,边吃月饼边赏月。炫丽耀眼的烟花转瞬即逝绽放在浪漫的墨色月夜,或许是天宫的嫦娥收到了众人的祈祀与祭拜,在柔美的`月光中见到一抹倩影,那曼妙的身姿,黛眉如梢,粉唇似樱,肤若脂凝,墨发如绸,清尘不染。不一会儿,在微风的吹拂下玉足轻点,倩影随即淡柔旋转,一颦一笑间,清灵得近乎缥缈。

时间匆匆流逝,一秒又一秒,一分又一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中秋佳节又至,看那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想那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念那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不能回家团圆,但浓浓的情意在不断绵延传递。身为游子,深深地祝福祖国的亲人与朋友:中秋节,愿你合家团圆幸福伴,吉祥如意乐开怀,共度中秋明月夜。

中秋节感悟

随着时间这匹宇宙天马的脚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它给我们带来温馨,带来了希望。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过中秋节。因为每逢那个时候都能吃上我盼望已久的月饼,不过那个时候只顾着馋吃,根本没想过月饼为什么会是圆的呢?而不是其他形状的呢?亲人和朋友之间为什么要互送月饼之类的问题,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饼,而在于饼背后的意义!中秋节之所以要吃又圆又甜的月饼,是因为月饼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代表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象征人们团圆美满,甜甜蜜蜜。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此刻一家人团圆在月圆之下品尝着圆圆的月饼,一起赏月,猜灯谜。那是一幅多么美好而幸福的画面!深信这是每个人的愿望,但上帝不会对天下所有子民都这么大方,有些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远去拼搏,他们只能在他乡在同一轮明月下许下祝福。就拿我们医院的老年一科的住院老人来说吧,因为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各机能也开始慢慢退化,然而各种病魔都随之而来,所以他们无奈要留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能与亲人相聚月下赏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老人曾经历百年沧桑,内心世界更是百倍孤独寂寞,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但是,今年中秋节,我院领导给院内每位老人都奉上10元的慰问金,虽是小小的10元钱,他却体现了我院领导对老人深情的关怀,而我今年中秋也别样过法,我选择留下科室陪伴老人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中秋节。

今年中秋,我们老年一科的医护人员在科室为老人举行了庆贺中秋活动。我们把全科老年病人都聚在一起,因为月饼是一种高脂高糖的食物对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有害健康,于是有的护士就给他们送上咸饼干,有的护士给老人送上月饼,有的献上水果,有的送上亲手制作的爱心灯笼,此时,有的老人忍不住要放飞高歌,有的还拿出看家本领,高兴地耍起太极,有的老人却感动得眼泪汪汪,最后,我们医患一起手牵手歌唱,唱出我们的热情,唱出我们的祝福,那瞬间,整个空气都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虽然大家彼此不是亲人,但是在这中秋佳节,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与这么多老人欢聚在一起,这样的情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将这美好的时光永远定格在这一时间!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意、爱满人间的节日。

中秋节感悟

光阴似箭,岁月转逝,不知不觉间又与中秋节撞了满怀。在我的记忆里,中秋节的隆重热闹场景仅次于春节。每逢中秋,皓月素影、父慈子孝、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不觉浮现在眼前。

月饼,作为中秋节久负盛名的必备小吃,由祭拜月神的供品,经过民间演化,已经成为深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特色。南北地域饮食习惯不同,月饼也就由此划分出不同派别,如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就像南方汤圆、北方元宵的渊源文化而导致的差异。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小时候最香甜的记忆是中秋节能吃到袋装月饼。当时姑妈在小镇上新华书店工作,每年中秋节单位上都会发袋装月饼,她也总会送我家几个,爸妈舍不得吃留给我们,无论是咸蛋的还是果馅的,总感觉味道鲜美。当时就在想,以后工作了,一定让父母尝到单位上发的月饼。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无论每年单位上发的月饼、还是超市选购的月饼,总是中秋节前带回家里,母亲接过月饼时心里也是暖暖的。

“西漂”时,有一次中秋节无法回家,关中同学从家里返校时,居然带来了家乡特产苹果、香梨、石榴、柿子及自家做的.月饼,虽身在异地,却也能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家乡情怀。又是一年中秋至,叹韶华东流去的同时,回想起同学情谊,自家带来的月饼与盒装月饼相比,档次或许有高低,情谊却无贵贱。

也许受英语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认为中秋节也是中国式的“感恩节”。无论是上间,还是工作后,总是在中秋节到来时,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送去祝福短信,感恩之前他们的帮助、支持。其实,无论与父母、朋友、爱人,还是师生、同事、上下级之间的情谊,都有缘灭离别时刻。因此,惜缘感恩,看人长处、记人好处,路也就越走越宽。

月有盈亏,万事同理。每逢月圆,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感相识之缘,常忆朋友之情,不平不淡,真水无香。

中秋节感悟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吃月饼、赏月、玩月、放天灯、合家团圆。

中秋我在姨奶家度过的。因为我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又不在家,所以我在姨奶家过了一个孤独而又欢乐的中秋节。

天刚亮的时候我就起床了,先在网上了解了解中秋节的习俗还有一些故事。我在网上了解到了原先的月饼都是用一张薄薄的纸包着,纸上印着中秋节、合家团圆什么的,红色的是甜的,硬得像石头,吃到嘴里全是渣子,还甜得发腻。我还了解到一些故事呢!朱元璋和月饼起义的.故事,当年朱元璋就是将起义的消息藏在月饼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听了之后感觉很有意思。最候我还想到了我们五年级学的一篇课文叫《*》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和他的舅舅在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他们两一起对诗,一起回想当年往事是多么自在啊!

哎!可是又有几家能够一家人团圆。有的人家自我的儿女都在外面打工,还有的儿女在外面上学。在祖国的边疆有多少军人保卫着祖国的领土,让我们能够过上一个完美的中秋节。他们只能在冥冥之中祝福着家人,祝福着祖国人民中秋欢乐!

想着想着我姨奶就叫我和她一起去逛超市。到了超市我推了个车子走到儿童玩具区域买了几个孔明灯放在车子里然后我又和姨奶到蔬菜区域去采购食物。我采购的蔬菜都以绿色为主。最终我们买了一些鸡、鸭、鱼、蛋。

到了夜晚,我们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姨舅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趴在阳台上看看月亮有没有出来。满桌子的菜各式各样的,我夹起热腾腾的肥肉咀嚼着,味道美极了!真是好久都吃到过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劲,兴高采烈,都祝福着干杯。

吃完了饭菜,月亮也出来了今晚的月亮显得异常大,异常圆。姨奶提议我们一起到迎宾公园去玩玩,我们大家一致同意。我拿着在超市买的孔明灯一起去的,姨舅开着车不要五分钟就到了。刚下车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建筑物,建筑物上头的激光灯在360度旋转,打在远处的树上。模模糊糊的可一看到中秋节这三个大字,往里面走看到的是喷泉很有规律的射出水来。火红的灯笼挂在树上映衬出节日的完美,我拿出孔明灯一起放飞,我期望它能飞到月亮上对嫦娥姐姐诉说我们人间的故事。

我们一家人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度过了以个完美的中秋节。

最终祝全国人民中秋欢乐!

中秋节的感悟

中秋节在这一天的晚上,赏月就成了必备的一课,自古以来,赏月的佳作也可谓是数不胜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完美祝愿;李商隐“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丰富想象;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满怀愁绪,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乐观心态……这些都无不让我们为之叹服,可在同一天晚上,赏同一个月亮只是由于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便发出了不一样的感慨。其实,每一个人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看法都不会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想法,还记得以往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拿到街上去,让过路的人们把他们认为画的最不好的地方用圈圈画出来,到了晚上,他看到画上头有很多的.圈圈。到了第二天他又拿了一张跟前一天相同的画,这一次不一样的是,他让走过的人把他们认为画的的部分用叉画出来,到了晚上,他仍然看到很多叉叉。并且他惊奇的发现,有些被人画上了圈的地方却被另外一个人画上了叉。

人类就是这样,所有人的思想不可能一致,对待同一种事物,所有人的看法也不可能一致。比如当两个人同时遇到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时,一个人会说:“这个孩子可真机灵啊!”而另外一个人则会说:“这孩子从小就这么狡猾,长大了还得了”还有就拿刘翔退赛这件事来说吧!一些观众认为刘翔根本就是装的,无非是怕输,不敢比罢了。而另外一些观众则想刘翔的伤势怎样样,是不是严重虽然刘翔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们仍然支持刘翔。

我们无法确定谁对谁错因为对与错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想法,并且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比如金钱,它虽然能够带来人们物质的享受,可同时它也是犯罪的源泉。

或许有的时候,我们不需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于一件事,就算你做得再出色,再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我们只需做好自我就行了,别人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走自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中秋节的感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构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祝大家过个好中秋,团圆的中秋!

中秋节感悟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聚、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团聚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的悲伤,也成为团聚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聚。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始终有特殊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进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始终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聚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聚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中秋节里,团聚、和谐、平安、美满、舒适、向往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利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庆团聚在节日的甜美之中。"人月双圆,阖家团聚喜意浓的美妙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聚,品尝月饼的同时,仰视天空赏月。赏月,欣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聚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聚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家乡情。心在他乡思家乡,或是"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聚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分散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聚,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转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分散力气。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聚、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团聚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的悲伤,也成为团聚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聚。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始终有特殊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进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始终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聚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聚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中秋节里,团聚、和谐、平安、美满、舒适、向往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利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庆团聚在节日的甜美之中。"人月双圆,阖家团聚喜意浓的美妙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聚,品尝月饼的同时,仰视天空赏月。赏月,欣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聚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聚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家乡情。心在他乡思家乡,或是"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聚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分散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聚,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转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分散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