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度报告(汇总15篇)

时间:2024-02-02 21:36:05 作者:雨中梧

在质量月期间,可以开展质量分享和质量创新等活动,促进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这是一份质量月评优名单,了解一下其他企业在质量方面的杰出表现。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昨天,国际著名教育集团qs发布全新的世界大学排名――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国内地8所高校进入了全球200强。其中,清华大学名列全球第9、亚洲第一;北京大学名列全球第15、亚洲第二。而南京大学位列全球156位。

据了解,此次qs推出的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主要是考察世界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以及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排名中,美国名校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列全球前三位。耶鲁、普林斯顿和伯克利分列全球第5、7、8位。英国毕业生就业能力最强的是剑桥(列第4位)和牛津(列第6位)。而上榜的中国高校中,清华排名全球第9位、北大排名第15位,复旦大学列全球第26位,亚洲第三。南大列全球第156位。

对此,南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高新房称,这是qs第一年发布就业力排名。qs工作人员此前曾多次来南大调研学校整体情况,南大也针对他们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些意见。“我认为针对全球毕业生的就业力进行排名,存在缺陷。它具体参考哪些单位库,单位库分布有哪些,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他指出,应该用中国的数据评价中国高校的就业,且应该更全面。“虽然qs全球高校排名有一些数据值得商榷,但数据公认度比较高。而就业相对比较复杂,从不同维度来排名,差异较大。我们也不理解他们是怎么得来的,所以没法判断。”高新房说。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昨天,北京市教委发布《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北京地区高校有91所高校就业率超过90%。同时,2015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3.1%,高于机关6.0%和事业单位16.6%。值得一提的.是,半数左右的毕业生曾各种程度参与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本科生是自主创业的主力军,占据49.1%的比例,在专业方面,则是财经类毕业生占据领先优势,达到24.9%。对于关注特殊群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市教委提供了专项帮助。据了解,教育主管部门今年投入1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开展校园培训活动百余场。截至2015年10月31日,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的19910名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率为97.7%,高于全员平均就业率(96.8%)。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no.10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创立于1794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毗邻巴黎,以土木专业见长。

no.9清华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是唯一一所就业率top10中的亚洲大学,以理工学科著称,就业率top20中的另一所亚洲大学是北京大学。

no.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特色专业为人文专业与理工科,在企业所有者中的知名度和庞大的校友会使其与其他五所美国大学一道在top10中占有一席之地。

no.7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该校创立于1746年,最初是培养牧师的学校。普林斯顿大学现在因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而闻名世界,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文学院。

no.6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吸引着全球的学生,本科生中有四分之一为国际生。牛津大学排行中居于前列,它在企业主中的名誉无疑也是对全球学生的吸引力。

no.5耶鲁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创立于17,是美国第三悠久的大学,位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是常青藤联盟之一,其靠前的排名得益于校友群体。耶鲁大学毕业生往往能得到待遇优厚的工作。

no.4剑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领头地位享誉全球。剑桥大学在企业主中的知名度次于牛津大学,但因其更多的校内企业主人数使其在排行中却居于上游。

no.3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创立于1636年,是美国最悠久的大学,因其世界水准的艺术教学和理工科教育而闻名,在校友排名中最高使其居于该排行第三的位置。

no.2麻省理工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因其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闻名,并且是美国第一所建筑学校。

no.1斯坦福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因企业式教学而闻名,拥有世界上最游戏的体育学院。

[世界最具就业前景的高校排名]。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商洛学院是陕西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著名作家贾平凹故乡、陕东南生态园林城市—商洛市。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563632平方米。学校总资产7.3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有专业实验室96个,语音实验室7个,多媒体教室47个,学术报告厅5个,教学用计算机1948台。有馆藏纸质图书89.5万册,电子图书47.06万种,收藏有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学校设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研究部2个教学部。现开办36个本科专业,面向27个省市(区)招生,在校生1余人。

学校以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已成为一所培养高层次综合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就业工作遵循“学校统筹,以院为主,全员参与,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双提高”为工作目标,按照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要点,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现将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二、2016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校2016届40个本专科专业共有毕业生2999名,其中本科2474名(含专升本243名),专科525名;师范类1486名,非师范类1513名;陕西省内生源2670名,其他26个省市自治区生源329名;男生1257名,女生1742名;汉族2980名,少数民族19名。以省内生源为主、本科专业多于专科专业是本届学生的基本特点。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1.总体就业情况。

2016届毕业生一次性综合就业率为92.20%,就业人数共2765人,其中签约就业2398人,升学367人,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86.73%和13.27%。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陕西省(81.39%)、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基层教育教学单位等,形成了毕业生以在陕西就业为主,覆盖西南、西北等地区,企业就业为主的就业分布特点。

2.就业类型、行业情况。

从就业类型上看,签约就业和升学学生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79.96%和12.24%,待就业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8%,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处理好学业和就业的关系,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市场中能做好自身定位,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

从就业行业分布上看,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77.03%,升入各地高校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24%,考取公务员或在各类事业单位就业学生占毕业生总数0.20%,国家地方项目招录为1.53%,参军预征1.07%,创业0.13%;学生主要以签约形式就业,在毕业时能够先选择一个岗位,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3.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2016届毕业生中有234名离校未就业学生,从未就业类型看,82.05%的学生在积极求职过程中,7.26%的学生有参加公招考试的意向,还有极个别学生有升学或是出国出境深造。

5.各专业就业情况。

(1)就业率情况。

2016届毕业生一次性综合就业率92.20%,其中本科91.59%,专科95.05%。2016届毕业生一次性综合就业率比上年提高1.3%。

(2)就业质量情况。

2016届毕业生就业类型地域行业分布合理,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就业质量较高。毕业生就业以西部地市级县级城市及农村基层为主,充分体现了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

(3)毕业生职业发展基本情况。

通过对学生毕业后职业稳定性及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已就业毕业生就业相对稳定,未就业毕业生毕业后积极寻求就业岗位;毕业生个体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我校部分毕业生能尽早规划个人职业,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毕业后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国家招教、特岗、农村人才振兴计划及各级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社区工作者等招录招聘考试获取专业对口相对稳定更高质量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小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有参加招考、向较好企业或较大城市流动,变换新职业岗位的职业趋向。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评价。

通过与用人单位或者学生本人等渠道了解到,我校毕业生在工作中政治素养好,学习能力较强;专业知识全面扎实,能完全胜任工作;工作中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把新思维,新思想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四、就业趋势分析。

1.毕业生数量发展趋势。

我校届共有2673名毕业生,其中本科1915名,专科758名;届共有2615名毕业生,其中本科1856名,专科759名;2016届共有2999名毕业生,其中本科2474名,专科525名;届共有2457名毕业生,均为本科毕业生。毕业生以陕西省内多于省外,本科为主的生源特点。

2.就业率变化趋势。

虽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校上下持续不断的努力,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中有升,2014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0.35%,2015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0.90%,2016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2.20%。

3.2017届毕业生就业形势预判。

全国毕业生七百多万,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将近有1200多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更是激烈异常。

(1)20我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传统师范类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针对此类情况,我校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就业,一是鼓励工科类学院联系更多就业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比例不少于3:1;二是就业中心和各学院多部门协作,从不同渠道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建立用人单位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平台;三是积极关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考招录,为师范类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四是通过与西安地区高校联合、西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交流,获取最新招聘信息,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五是以就业指导课为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小微企业就业,再择业。

(2)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理工类就业受市场经济变化影响较大,今年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量同比有所增加,但因专业技术类岗位数较少,学生对于此类岗位徘徊不定,希望能选择更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岗位。在专业限制方面,用人单位不再局限专业要求。2017年陕西省助学金计划的暂停实施,对师范类毕业生有很大影响,我校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期望通过从教从农、教师招考、特设教师岗位等项目实现就业,但现有的教师公招名额少、竞争大,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升学、出国深造,但这部分学生仍是要解决就业的;因地区经济等原因,学生创业举步维艰。从就业地域看,由于基层、偏远山区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学生对在一线、二线城市工作寄予厚望,被招录的学生虽然给当地带去了新知识、新面貌,但稳定性相对差,而面对大城市就业生活压力,学生显得力不从心。随着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变化,毕业生风险竞争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在心态上比较积极的,更加注重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发展。

五、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

我校遵循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高的就业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具体做法:

1.继续推动全员促进就业,努力确保就业目标实现。

遵循学校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实行党政一把手工程,招生就业处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协同配合,始终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作为大事来抓,努力确保工作实效。继续将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细化量化考核作为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计划完成。

修订、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课程大纲,作为通识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为了逐步实现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派出教师外出参加就业创业学习,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在校外聘请有丰富职业阅历的专业人士和成功企业家担任部分内容和报告的主讲人,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丰富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加强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工作,举办新疆建设兵团、中国银行、深圳大唐明升等专场招聘会和冬季综合类校园招聘会,邀请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来我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搭建双选平台;积极开拓网上就业市场,鼓励学生参加网上双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就业信息,保障学校、就业中心和学院就业信息畅通,通过学校就业网、电子显示屏、电话、qq群等多种方式把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送给毕业生知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3.校政企合作,合力助推毕业生就业创业。

(1)学校高度重视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学院为单位,精细化家庭经济困难、零就业家庭、残疾家庭、就业困难毕业生摸底工作,深入了解困难毕业生就业意愿,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经济帮扶。在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通过重点指导、优先推荐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切实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充分用好国家就业新政策,多方争取省市关于毕业生就业见习机会和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就业帮扶政策,有50名毕业生在我校圆满完成省级见习工作,为817名经济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共817000.00元,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顺利就业。

(2)为搭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检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的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学生毕业后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积极探索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模式,加深校企之间交流合作。我校与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在商州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签署《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协议》,组织百余名2016届毕业生、辅导员深入商南县神州实业有限公司、旭初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商南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开展“根植商洛创新创业”调研活动,并与神州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先后与广东嘉福教育有限公司、深圳大唐明升、陕西宏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澳柯玛超低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延长县慧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亿童优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协议,为学生搭建学习、创业、就业合作平台,校政行企等多方联动,为在校生、毕业生夯实就业创业基础。

(3)为给毕业生提供最新就业创业政策指导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专门从政府人社部门、企业和人力资源行业邀请专业人员来校做专题报告,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个性指导服务,从就业创业不同层面给学生提供全面指导服务,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4.坚持规范就业率统计,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

加大就业率核查力度,确保就业质量,实行就业率周上报、月分析制度,如实做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就业信息核查统计工作,科学制定毕业生派遣方案,高度重视,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的各项准备。规范准确打印毕业生报到证,认真负责做好2016届2999名毕业生派遣和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总之,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创业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北京市教委昨日发布了《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解了20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有91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而在本科及以上就业中,哲学专业的就业率最高。

《报告》称,截至年10月31日,2016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共有229002人,其中男生110561人,占48.3%;女生118441人,占51.7%;其中北京地区生源64446人,占28.1%;京外地区生源164556人,占71.9%。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库(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10月31日)和2016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25日至6月25日)。其中,2016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45271份,约占北京地区毕业生总数的20%。

数读1。

91所高校就业率超九成。

据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7.39%,各学历层次就业率较平均,都在97%以上不到98%。数据显示,已就业有169983人,占比约74.23%,还有53031人深造,占比约23.16%,仅5988人未落实,占比约2.61%。

从学历看,2016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中专科(含高职,以下简称“专科”)毕业生36032人(15.7%),本科毕业生118147人(51.6%),硕士毕业生61599人(26.9%),博士毕业生13224人(5.8%)。

同样截至2016年10月31日,北京地区有91所高校就业率超过90%。

哪个专业最好就业?本科及以上就业率最高的是哲学类,其中本科生哲学大类有99.02%学生已就业。硕士生最好找工作的是军事学,实现了100%就业,经济学其次,有99.52%就业。到了博士阶段,哲学和军事学均实现了100%就业。

数读2。

自主创业近三成为艺术生。

《报告》称,有22973人赴基层就业。从就业单位分布来看,北京村官664人,其他基层单位22680人;各学历层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人数分别为:专科4040人,本科12170人,硕士6644人,博士490人。

参加自主创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中,排在前三位的学科门类依次为:艺术学(28.7%)、工学(19.5%)、管理学(17.6%)。

在自主创业的专科毕业生中,排在前三位的专业大类依次为:生化与药品类(28.4%)、公共事业类(12.0%)、交通运输类(10.4%)。

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453人选择在北京地区创业,250人选择到京外地区创业。排在前三位的创业行业依次为文化体育娱乐业(18.0%)、教育业(13.8%)和批发零售业(12.0%)。

从调查结果来看,毕业生参与创业教育及服务活动的比例较低,专科毕业生占25.9%,本科毕业生占56.5%,硕士毕业生占15.7%,博士毕业生占1.8%。

数读3。

已就业毕业生八成有社保。

《报告》还盘点了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31日,北京地区高校已就业北京生源毕业生中,50084人在北京就业,3183人在京外就业;已就业京外生源毕业生中,57602人在北京就业,58703人在京外就业。

其中有63.8%前往各类型企业就业,高于机关(6.6%)和事业单位(1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和金融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

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已就业的2016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对已落实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68.1分;对已落实工作与期望的相符情况评分为76.2分;82.8%的毕业生获得了相关社会保障(有保险,有公积金);专业与岗位相关度评分为75.5分;毕业生对自己工作发展空间的评分为73.0分;预期在现有岗位工作三年以上的毕业生占41.3%。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此外,虽然各部属高校年报中均有备受关注的“就业率”数据,但存在就业率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不一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针对75所高校的报告发布排名,就这些学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内容完备性、信息公开化及公信力做出评价。内容完备性是指年报的内容符合规定的5大项12小项内容;信息公开化是指发布渠道和及时性符合该文件的规定;在内容的公信力方面,《通知》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价”,因此,若年报内容中引用了来自第三方评价的数据,则具有更高的公信力。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7年的75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编码分析,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展趋势表现为:编写重点转变,逐渐侧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信息覆盖面广,呈现角度不局限于毕业生一方;报告说明更加严谨,强调数据来源和统计时间的介绍。发现数据信息可比性较差是始终未改善的问题。为此,教育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监督审查和正确引导;高校要落实编制要求,参照国家标准,改进就业质量报告。

20,教育部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旨在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国家和社会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质量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此为参考,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发布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本文运用nvivo11.0对15所部属高校年—2017年的75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编码,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发展趋势和始终存在的问题。从教育部门、高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编码,分析编码节点的数量、材料来源以及平均覆盖率,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1.编写重点转变,逐渐侧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

编码覆盖率反映的是节点编码的内容在整个就业质量报告中的篇幅比例,较高的编码覆盖率表明报告中涉及该节点的内容较多,描述较为详尽,该部分内容是编写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本质上是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的报告,应该侧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测与分析。对教育部规定就业质量报告应涵盖的五部分内容,即前五个树状节点的编码平均覆盖率进行统计。—就业工作举措节点的平均覆盖率(28.71、17.71%、18.18%)均高于就业质量分析节点的平均覆盖率(11.66%、11.46%、11.34%)。而、20就业工作举措节点的平均覆盖率(14.37%、12.77%)则低于就业质量分析节点的平均覆盖率(20.50%、16.02%)。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关注点与编写重点有所转变。20—20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侧重于介绍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高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20—年则着墨于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就业质量分析的阐述上,就业质量的分析逐渐成为就业质量报告编制的重点。

2.内容覆盖面广,呈现角度不局限于毕业生一方。

编码节点的总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所呈现信息的覆盖面,编码的节点数越多,呈现的信息覆盖越广。14所高校年—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编码节点数在的基础上有所浮动,但数量都不少于年,表明报告所呈现信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业质量是指在获得就业机会的前提下,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满足的程度[3]。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反映的信息相关利益者更加多元,涉及国家、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个人五个层面。本文将编码的自由节点纳入上述五个层面,深入探究报告信息覆盖面广的趋势。

一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增添相应内容,彰显时代特色。创业情况、政策引导就业、未就业毕业生情况节点的材料来源数目在2013年—2017年间有一定的增长,说明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结合时代特色,根据政策形势的变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增添相应内容,体现了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对政策导向、社会热点的积极反应。2015年,国家对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各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改革实效究竟如何,从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可见一斑。年,北京师范大学就业质量报告详细介绍了该校2016届毕业生的创业情况,包括毕业生创业率,创业项目所属行业,创业所在地区,创业项目与专业相关性。2016年,教育部要求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服务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2015年、2016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开始将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情况纳入其中。2017年,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国家重大战略,分析了毕业生在“一带一路”倡议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长江经济带”涉及省市就业的情况。

二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研数据为支撑,重视双向反馈。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品质属性、社交能力、领导决策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显著差异[4]。高质量就业意味着高质量的就业匹配,不可只反映就业者单方面的要求[5]。经编码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层面自由节点的材料来源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用人单位的需求逐渐为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所重视。此外,用人单位层面和毕业生层面的部分自由节点存在对应关系。例如:用人单位招聘重视的因素与毕业生认为求职成功的条件,是供求双方对就业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不同反馈。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反馈,可以发现毕业生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与用人单位存在需求差异。无独有偶,高校层面自由节点也存在对应关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工作、教育教学反馈的相关节点材料来源逐渐增多。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逐渐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结果为数据支撑,强调双向反馈。

三是关注毕业生就业过程及其主观感受,体现人本意识。在毕业生层面,求职时间与费用、就业机会获得、求职渠道节点总体呈增长的趋势,2016年、2017年增幅较大。自2016年起,开始出现包含求职态度、求职价值观、求职成功条件节点的材料。表明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不仅从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就业结果角度展示毕业生就业质量,而且也强调从求职时间与费用、求职渠道等求职过程角度衡量就业质量。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趋于多样化,不乏求职价值观、就业与期望契合度、就业能力自我评价、就业满意度等反映毕业生对就业状况主观感受的指标。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对毕业生就业主体的尊重,体现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人本意识,彰显人文关怀。

3.报告说明更加严谨,强调数据来源和统计时间的介绍。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说明是为便于阅读,对报告中统计相关概念指标及方法做必要阐释。报告相关说明树状节点包括指标定义、数据来源、统计口径、统计截止日期、统计分析方法五个自由节点。2013年—201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逐渐意识到对关键指标和数据进行说明的必要性,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数据的说明更加全面。数据来源、统计截止日期的介绍:在2013年—2015年的毕业就业质量报告中还被不同程度地忽略,而在2016年、2017年则被所有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囊括。2013年的15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没有一份提及统计分析方法,20和2015年各有1份介绍了统计分析方法,2016年有3份,而2017年则有4份。这些变化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说明的严谨性在提高。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纵览2013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呈现的数据信息可比性较差始终是未改善的问题。若要通过就业质量报告了解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质量,各高校编制报告则应有共性的体现,在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行业、薪酬待遇等重要数据方面应具有可比性。不同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而呈现出较大差异,影响报告数据信息的可比性。

1.采用的统计指标不一,使得数据不可比。

从编码节点总数来看,相同年度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节点数差异较大,且差异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2013年—2017年研究文本编码节点数极差分别为24、23、25、24和28,说明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所呈现的信息在覆盖面上存在巨大差异。从不同层面自由节点的材料来源数量看,同一年度不同节点的材料来源数量存在差异,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所采用的统计指标各不相同。统计指标不同,统计数据自然无法比较。2017年,含薪酬待遇节点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有11份,但使用了平均月薪、平均年薪、月薪等级、年薪等级4个不同的概念;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在介绍毕业生创业情况时采用的统计指标,少则只有创业人数1项,多则包括创业人数、创业率、创业原因、创业地区、创业行业、筹资途径、创业遇到的困难7项。

2.参照的统计标准不一,使得数据不易比。

深入分析自由节点编码的内容,虽然采用了相同的统计指标,但统计和计算时所参照的标准不同,也使得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信息难以比较。以就业率的统计截止时间为例,在2017年的15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1份未标明,7份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其他7份截止时间涵盖了9月—12月4个月份,最早的是9月1日,最晚的是12月31日。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其表述也不一致。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采用的毕业生就业率计算公式为:就业率=(已升学+已出国+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参军入伍+其他形式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复旦大学的计算公式为:就业率=(签约就业+国内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合同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总人数×100%。在就业形式的划分中,高校各执一词,使得就业率的计算公式大相径庭。2017年,各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统计就业行业时所参照的行业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11份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标准来统计,4份划分较为随意。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按教育部要求,今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截至昨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7所在京部属高校,首次公布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7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均超90%,其中,北师大99.81%的本科生就业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这些毕业生中,多扎堆留京。

结果显示,上述7所高校20xx年毕业生本科生就业率均已超过90%。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就业率最高,截至去年10月底,该校本科生就业率达99.81%,其中,免费本科师范生的就业率为100%。最低的北京林业大学,截至去年9月1日,也已达到93.37%。

在毕业去向方面,多数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清华本科毕业生中,签三方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所占比例,加起来仅为16.4%,最多的是在国内读研,足有54.4%,其次才是留学,占到27.3%。

北大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也不低,达到69.0%,人大本科生深造率则是60.33%,北师大本科非免费师范生相应比例为57%以上。

不过,以传媒类学科见长的中国传媒大学本科、二学位毕业生主要以找工作为主,占到57.5%。对外经贸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多元,就业和在国内外深造基本各占一半。

人民大学调查显示,20xx届毕业生去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到77.5%。其中,国有企业签约率为35.35%,为各种就业单位之首。

就业的清华毕业生中,也有43.8%的投奔国有企业,而去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仅有12%。北大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事业单位,而硕士毕业生则青睐国有企业。

除北师大未公布就业单位分布外,有5所高校就业报告显示,就业毕业生半数以上选择留京。北大20xx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的比例更达到71.79%。人民大学在20xx届毕业生中调查显示,有77%的毕业生首选在京就业,最终,有56.78%的实现在京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表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选择北上广,二是会留在学校所在地。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京部属名牌高校毕业生多选择留京了。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产生溢出效应,导致毕业生逐渐往省会城市、地级市分散。

往届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参考

时至六月中旬,离校在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发引人关注。记者昨日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毕业生总量较大与有效岗位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

找个好工作不容易。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20万人,再创新高。据市人社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镇江籍应届高校毕业生1.52万人,驻镇高校应届毕业生2.34万人,毕业生数量较大。而调查发现,我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排名靠前的营销员、服务员等一线岗位不受高校毕业生青睐,才市专业技术岗位仅占总需求的13.14%,这导致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群体匹配的岗位数量有限。

驻镇高校今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届研究生、本科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均是就业。江大2017届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占比分别为90.75%和69.70%,江科大2017届硕士、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占比分别为93.20%和72.2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找工作不算难,但想找到自己合适的、满意的好工作并不容易。”学工商管理的小孙表示,其实本科生在才市还是受欢迎的.,不过考虑到本人专业、单位大小、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成长发展环境等综合因素就不太好找了。

我市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坦言,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应用、动手操作、创新等能力有待提高,95后还存在自视过高、凭兴趣找工作、片面追求体面工作等问题,而高校一些专业的设置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还有距离。

95后最看重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95后逐渐走上求职舞台,应届毕业生有怎样的就业意愿?智联招聘抽取镇江3091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近日发布《镇江地区大学生求职指南》。从调研可见,我市届毕业生认同就业形势有难度的总体比例为85.90%,不过五成多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有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重哪些因素?调研显示,大学生求职最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选择就业城市首先考虑工资水平。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另有26.97%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

在选择就业城市时,75.8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城市的“工资水平”最重要,其次是“城市未来发展前景”,表明新生代大学生不仅关注当下的发展,也看重未来的成长潜力。此外,应届毕业生还关注离家远近,城市文化、环境等软实力,知名企业数量及规模,以及户口、居住等人才吸引政策。

镇江高校毕业生简历投递数量小幅上升,求职积极性有所提高。截至5月,在参与调研的20应届毕业生当中,45.71%投递简历数量在11-30份之间。在对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的进一步调研发现,认为自己“太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是没有找到工作的最关键因素,比例高达25.81%。还有的认为自己“对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积极找工作”、“水平未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等。

有的应届毕业生已获得录取通知但仍未签约,调研发现,他们主要因为“职位/工作内容不喜欢”和“薪水/待遇未达到期望值”拒绝和企业签约,从中可见95后应届毕业生在挑选工作时,对兴趣爱好的考虑越来越多。

高校积极应对促就业。

高校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江大今年增大岗位供给力度,截至目前,江大针对2018届毕业生已安排6071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招聘单位数与毕业生数继续达到1:1,有效岗位数与毕业生数继续超过13:1,确保70%以上的毕业生“足不出校”获取满意的就业机会。江苏大学副校长李洪波表示,江大一直谋求全力推进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充分、顺利就业,一般学生实现优质、满意就业,优秀学生实现高层次、大平台发展,真正做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据了解,江大还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对招生、就业“双低”专业,有计划地减少招生或进行整合调整,对部分实力强劲、特色鲜明、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

江科大这两年以市场建设保障就业,建立以学校层面为主导、学院层面为主体的就业市场建设体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先后与200余家企业单位建立就业基地。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明确要求各学院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服务。

多举措助力毕业生就业。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市人社部门今年以来深入实施毕业生留镇、就业启航、创业引领等五大计划,以推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今年我市将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950个、“三支一扶”基层成长岗位20个,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就业3000人,确保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

市人社部门建议,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把基层作为疏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壮大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降低高校毕业生落户门槛,完善安居政策,各辖市、区和重点开发园区通过配建、购置等方式,集中建设人才公寓,保障高校毕业生居住需求。同时,强化组织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绩效考核范畴,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度提高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标准,确保相关政策配套资金保障到位。

质量管理人员年度报告

10月下旬起,我部门开始强化现场检查,就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并进行复验,通过这种强化性检查给业务部门施加压力,使现场管理及服务品质明显提高。

2、实施内部审核

我部门人员虽为万达集团老员工,但却是本商业管理公司新人,对商业项目的特点及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基于此,部门成立初始,在公司总经理的正确指导下以内部审核作为切入点,利用5个有效工作日基本摸清了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查出86项问题,发出47份《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综合形成《内部审核报告》,并对纠正结果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验证,确保了内部审核程序的正常关闭。

3、优化管理体系

通过内部审核、月度检查、日常抽查以及突击检查等品质控制方法的实施,理清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9月下旬起利用约1个月的时间,组织公司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部分管理人员动了起来,而且使各部门管理者更加熟悉体系文件,更加清楚管控要点。此次对过于繁琐的文件、流程及表单进行了简化,对不适宜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正,对于工作中的'盲点进行了补充,对不健全的体系文件进行了完善。总体来说,共增加了6个文件及50个表单,修改了46个文件及26个表单,删减了6个文件及35个表单。

4、实施管理评审

10月21日,在公司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结束后,协助总经理组织召开了本年度公司管理评审会议,综合第三方组织的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公司在顾客及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的服务项目的改进情况、商户及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商户的报修及处理情况、管理体系的优化情况等诸多方面真实数据作为输入信息,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本年度公司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此次会议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评审依据,并最终形成了管理报告。

5、配合监督审核

10月23日—25日,迎来了认证公司对本公司管理体系通过认证以来的首次监督审核,我部门全程陪同并全面配合了此次审核工作,并据审核意见向责任部门下发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且将按期限验证纠正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三、工作亮点

1、建立了三级检查机制,使品质控制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2、通过对管理体系的优化,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职责,理顺了管理要点,修正了环境管理策划的原则性问题,将原适合于自管的保洁服务策划文件修正为真正适合对外包方的管理。优化后的管理体系更具适宜性、可操性及实效性。

四、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想法

尽管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深知距离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具体如下:

1、品质控制机制虽然得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加强对各部门自控能力的检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管理和服务品质。

2、作为总经理直管的唯一部门,对于公司例会中形成的决议我们的跟进工作做得还不够。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并已经开始行动做好此项工作。

3、作为品质控制部门,由于之前几个月业务繁忙,对于现场的日常检查较少。但是任何理由都不能作为借口,今后我们会平衡好各方面工作,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管理及服务品质的监控上,从而真正能够做到替总经理分忧。

一、目标 

二、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需要各部门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制造部 

(1)请加强对产品的质量自检工作,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4)请加强对现场的5s维护,确保现场整洁、有序,保证物流通道的畅通以及所需物品的即时获得。

2、技术部 

3、 供应部:请加强对合格供应商的评价和控制,以确保原辅材料的品质。对于出现多次质量问题且无明显改进效果的供应商,可考虑另外开发合格供应商。

4、 质量部应与各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起到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作用; 

10、  中层以上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达成共识,按照体系规范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才能做好,希望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公司2015年的质量目标!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20xx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最好大学网对各个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了统计、比较和排名。

专业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报考高等学校时需要面对的关键选择之一。专业选择的基础应当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但也要考虑社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正是社会对各个专业的人才需求的直接体现,因此倍受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0xx年,应教育部要求,90%以上的本科层次高等学校都编制发布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其中,又有超过半数的高校除了公布整体就业率,还公布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最好大学网对各高校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截止到20xx年3月31日),发现有425所高校公布了本校部分或全部专业20xx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涉及300多个本科专业,累计频次1.5万以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和汇总,不仅可以获取各专业、各门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各个专业内有关高校的就业率排名(排名名单详见最好大学网)。

1、工学门类的就业率最高,法学、教育学、历史学门类的就业率最低

将各本科专业的就业率按学科门类汇总后可以看出,工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是所有门类中最高的,达94.04%;农学和医学门类的就业率也较高,分别是93.15%和93.06%;管理学和经济学是考生们热衷报考的两个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达93.02%和92.8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门类依次是文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其中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的就业率都低于90.00%。

2、高就业率专业绝大多数是工学门类下的专业

高就业率专业如表2所示,能源与动力工程(96.71%)、机械工程(96.20%)和工业工程(95.68%)位列前三。18个高就业率专业中,有15个是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管理学门类的2个专业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也都和工学有交叉(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充分体现了工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优势;高就业率专业中还有1个医学门类的专业,即药物制剂,该专业的就业率在高就业率专业中处于最后一名。

3、低就业率专业中艺术体育类专业最多

低就业率专业如表3所示,音乐表演(87.22%)、体育教育(87.26%)和美术学(88.24%)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3个专业。18个低就业率专业中,有6个是艺术类专业,还有2个教育门类下的体育相关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说明艺术体育类专业尽管在高考招生时有特殊通道,考生大多具有相关特长,但是在就业上存在一定劣势;理学门类有5个低就业率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统计学这些基础性很强的专业以及目前社会实际需求还不够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法学门类下的3个主要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也都是低就业率专业;历史学专业既是冷门专业,也是低就业率专业;文学门类下的新闻学很受考生欢迎,但是也属于低就业率专业。

4、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有高有低

热门专业一般是指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多、开设院校也多的专业。本文根据各个专业公布专业就业率的院校数量多少,列出了公布频次最高的二十个专业及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如图3所示。其中高就业率专业有1个,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32%);较高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自动化(94.38%)、通信工程(93.71%)、财务管理(93.64%);较低就业率专业有3个,分别是信息与计算科学(91.39%)、公共事业管理(91.10%)、汉语言文学(91.03%);低就业率专业有2个,即数学与应用数学(90.55%)、法学(88.49%);其他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与平均水平都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

高质量的年度报告心得体会

年度报告是每家企业一年中重要的汇报和总结,而一份高质量的年度报告不仅可以向股东和投资者展示企业的成长和业绩,还能辐射更广泛的受众,产生积极的品牌影响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公司重视年度报告撰写工作,积极吸收相关经验,做出了许多改进。在这里,笔者想分享一下自己在撰写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些启示和指导。

第二段:要点一:内容准确且生动。

第一点,高质量的年度报告应当准确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业绩和商业活动,而这不仅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还需要一个具备逻辑和思维驱动的团队。公司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和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确保在撰写过程中能够得到必要的反馈和协调。同时,一份高质量的年度报告应该适当地运用图表和图片等素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与公司关联的关键数据和活动,诠释企业文化和品牌。

第三段:要点二:信息重要性和可读性。

第二点,一份优秀的年度报告需要考虑受众需求,在信息传递中注意到信息的可读性和清晰度,特别是对于非专业读者。这可以通过增加注释和字体等策略实现。另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关于年度报告的消息也是非常有效的,这可以让中层管理层以及外部投资者更容易地分享年度报告,促进公司子品牌的发展。

第四段:要点三:顺应市场趋势。

第三点,高质量年度报告需要顺应市场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企业更需要利用创新技术和更具交互性的设计方式,来分享更贴近实际商业活动的数据和信息来源。这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报告、移动端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能够更好地抓住年轻一代和其他不同的目标受众的眼球。公司可以设定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改进年度报告,开拓新的视野和思维。

第五段:总结。

在总结中,我认为一份高质量的年度报告需要主动面对问题,随时掌握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以客观的角度介绍相关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多地发现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法和技术。笔者相信,通过连续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我们公司的年度报告将会在未来的时间中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和分享,笔者和读者都将会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示。

高质量的年度报告心得体会

年度报告是一份公司对过去一年业务表现的汇报,也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一份高质量的年度报告不仅可以反映公司的发展情况,还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忠诚度。在撰写年度报告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总结出心得体会,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业务决策提供参考。

1.制定清晰的编写目标,确定读者对象,了解读者需求;

2.精细的排版,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3.在字数方面,简短明了,不冗长;

4.突出业绩与业务重点。

第三段:保持风格的统一性。

年度报告的风格应该保持统一性,即使用同样的表述方式和视觉元素。这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报告的内容。此外,报道的内容也要符合公司的宣传口径和风格。

总结年度报告的心得体会可以让公司反思自身的业务进行,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借鉴意见。总结体会时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业务方面的总结,包括生产、销售、投资等;

2.内部管理方面的总结,如财务、人力资源、技术等;

3.对外合作方面的总结,包括供应链、客户、合作伙伴等。

第五段:结语。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编写高质量的年度报告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任务。但是,只有编写出具有高品质的报告,才能够提供对公司的理解和发展意见。在编写年度报告的过程中,总结自身的心得体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良好的心得体会可以使公司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业务情况,更全面、透彻的把握市场动态,推动公司朝着更加稳健的发展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