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优秀

时间:2023-08-24 14:21:49 作者:韩ll 最新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优秀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篇一

为了贯彻落实2月12日、13日全路运输安全及全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保安全、保稳定,桥隧公司准朔项目部结合^v^“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在本项目范围内开展了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安全平推检查,并整改闭合成环,积极自查自纠,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可控、质量可控。

组长:项目经理卢汉军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兰波、付建国;项目安全总监孙茂;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质部,负责对大检查活动综合协调。

准朔项目部成立领导检查小组,以项目经理带队,负责大检查期间的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督导整改工作。

从施工现场的的情况看,准朔项目部对安全质量管理有足够的重视,总体安全质量情况基本受控,这次大检查主要针对隧道洞口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消防设施的齐全、洞内外的文明施工及安全距离进行检查。准朔项目部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点控制,总体情况受控,但个别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认真整改。

从内业资料看,项目部的安全和质量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质检资料、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基本齐全。但个别的管理办法、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对项目部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是否正常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发现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完善,安全质量体系运转正常。存在的主要问题进场人员的安全培训不足,须对进场人员的教育,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采取现场讲解、培训、教育考试等多种方法进行。

(二)检查领导干部责任包保和跟班作业制度执行情况。

经检查项目部均制定了责任包保及风险作业跟班制度,施工时能按制定好的制度严格执行跟班作业。

(三)检查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作业执行情况及是否落实到现场。

经检查项目的管理制度基本完成,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明确。进行了现场的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能够正确指导施工。检查中发现有以下问题:喷锚支护安全交底无针对性。

(四)对施工现场的检查

1、现场存在的共性问题

(1)、现场原材料的存放

钢筋没有按上盖下垫的要求存放,有锈蚀现象,不能保证质量,要求现场整改。

(2)、临时用电

各施工现场配电箱摆放随意,照明设备不符合要求,要求限期整改。

(3)、个别劳务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

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劳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已进行再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

是否把风险评估及相应措施、超前地质预报执行情况、围岩变形量测、初期支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仰拱和二衬与掌子面的安全距离,超挖部位的处理、防水板安设质量、因地质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的处理时限、火工品和爆破器材的管理作为检查重点。

(1)、人身安全方面:重点是落实施工人员上岗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劳保用品使用、现场作业防护、高空作业、多层作业安全措施、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用电设施安全措施、驻地安全等。

(2)标准工地方面:重点是场地布置、按规定设置各种规定图表、安全警示标志、污水排放等。

(3)消防安全:重点各工点驻地以及原材料存放场所等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措施落实情况。核查火工品存储、领用和剩余退库等关键环节相关制度落实。

1、活动期间,我项目部将对监理单位及局指挥部所检查出来的问题,落实到个人,分别将整改情况上报,确保在项目范围内不再出现相同的安全质量问题。

2、我项目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将干部到现场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落实整改责任人,分析原因,在根源上将问题整改落实。

3、做好检查反思专题记录,每一名中层干部都根据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反思,并写出了书面的自查材料,问题具体、内容真实、反思深刻、整改有力。

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篇二

自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部、局及车站安全风险管理有关工作的部署,深刻领悟盛部长“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讲话内涵。管理人员深入作业现场,积极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明确安全风险关键环节并制定对应的卡控措施,对影响运输生产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铁路安全工作一直以来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在血的经验教训面前,只有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查找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1、充分利用各专项整治活动的平台,合理评估在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劳动安全、专用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的安全风险,确立值班干部日常检查、添乘及跟班作业检查的安全风险关键点。

2、严格落实接发重点列车、动车组、切割正线调车等特殊情况干部上岗卡控制度,利用“十五三”对规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人员在执行作业标准过程中人员忽视的安全风险。

3、定期组织召开站区联劳会,协调组织工务、电务、接触网、公安对站区行车设备进行一次五位一体联合检查,排查设备隐患,同时将隐患及时纳入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

安全风险管理,既是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

1、对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中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业小组,按照潜在损失或产生的风险后果分类为,然后映射到表格中进行分析。

2、对发生违线、严重违章问题的职工列为当月安全风险关键人,并由其所在班组的包班干部组织班组长、作业互控人及责任人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从而认识到工作中暴露的安全问题的根源。

3、利用职工日常业务学习、培训的时机,讲解全路的典型事故案例。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职工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把握安全风险点。

实现安全风险的预先控制、超前防范,从源头上化解和降低风险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根据风险的性质、成因、规模、时段、力度及影响大小制定风险防范卡控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的关键。

1、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宣传,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利用职工大会、宣讲会与职工进行座谈,通报铁路安全形势,并结合铁路发展状况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将铁路近期事故通报等文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使职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铁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落实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

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业务理论考试,每周进行一次实作演练。对接发列车、联控作业标准,线路车辆检查、专用线作业安全关键、装载加固要求、危险货物运输等作业的安全风险关键进行培训,提高现场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3、加强安全风险关键卡控,落实风险管理要求。根据铁路局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对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基础管理、专用线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关键逐一制定卡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对安全风险级别较高的岗位、时间段和作业环节由值班干部进行重点卡控和检查,督促职工执行作业标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在“安全生产大如天” 、“安全是铁路的 ‘饭碗工程’”、牢固树立“三点共识”,把握好“三个重中之重”、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理念的灌输下,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通过发现、分析、控制安全风险有力地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本文由小编辑收集整理,提供一篇铁路安全月工作总结范文,作为参考!

九月份加格达奇红外线车间劳动安全工作是根据段劳动安全工作重点,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迎接局检测车,红外线设备加密更型工程、设备周月检等工作为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力度,加大对网络设备的抽查,确保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车间学习各种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为教训,举一反三,强化职工劳动安全意识,开展好劳动安全攻关活动,确保人身安全绝对稳定。

1.铁路安全工作总结

2.铁路客服工作总结

3.铁路项目部安全员的工作总结

4.铁路项目部安全员工作总结

5.铁路项目部安全员2019年终总结范文

6.关于铁路监理工作总结

7.铁路方面管理工作总结

8.铁路工程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篇三

为了贯彻落实2月12日、13日全路运输安全及全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保安全、保稳定,桥隧公司准朔项目部结合铁道部“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在本项目范围内开展了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对在建工程进行质量安全平推检查,并整改闭合成环,积极自查自纠,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可控、质量可控。

组长:项目经理卢汉军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兰波、付建国;项目安全总监孙茂;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质部,负责对大检查活动综合协调。

准朔项目部成立领导检查小组,以项目经理带队,负责大检查期间的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督导整改工作。

从施工现场的的情况看,准朔项目部对安全质量管理有足够的重视,总体安全质量情况基本受控,这次大检查主要针对隧道洞口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消防设施的齐全、洞内外的文明施工及安全距离进行检查。准朔项目部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点控制,总体情况受控,但个别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认真整改。

从内业资料看,项目部的安全和质量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质检资料、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基本齐全。但个别的管理办法、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对项目部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是否正常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发现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完善,安全质量体系运转正常。存在的主要问题进场人员的安全培训不足,须对进场人员的教育,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采取现场讲解、培训、教育考试等多种方法进行。

(二)检查领导干部责任包保和跟班作业制度执行情况。

经检查项目部均制定了责任包保及风险作业跟班制度,施工时能按制定好的制度严格执行跟班作业。

(三)检查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作业执行情况及是否落实到现场。

经检查项目的管理制度基本完成,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明确。进行了现场的安全交底及技术交底,能够正确指导施工。检查中发现有以下问题:喷锚支护安全交底无针对性。

(四)对施工现场的检查

1、现场存在的共性问题

(1)、现场原材料的存放

钢筋没有按上盖下垫的要求存放,有锈蚀现象,不能保证质量,要求现场整改。

(2)、临时用电

各施工现场配电箱摆放随意,照明设备不符合要求,要求限期整改。

(3)、个别劳务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

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劳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已进行再教育,并责令限期整改。

(1)、人身安全方面:重点是落实施工人员上岗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劳保用品使用、现场作业防护、高空作业、多层作业安全措施、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用电设施安全措施、驻地安全等。

(2)标准工地方面:重点是场地布置、按规定设置各种规定图表、安全警示标志、污水排放等。

(3)消防安全:重点各工点驻地以及原材料存放场所等施工工地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措施落实情况。核查火工品存储、领用和剩余退库等关键环节相关制度落实。

1、活动期间,我项目部将对监理单位及局指挥部所检查出来的问题,落实到个人,分别将整改情况上报,确保在项目范围内不再出现相同的安全质量问题。

2、我项目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将干部到现场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落实整改责任人,分析原因,在根源上将问题整改落实。

3、做好检查反思专题记录,每一名中层干部都根据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反思,并写出了书面的自查材料,问题具体、内容真实、反思深刻、整改有力。

1、经过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的开展,将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通病进行系统整理,并列进问题库,在现场进行逐一落实,查原因,求措施,使我部在防水板挂设、钢拱架施工、初支防护及钢筋网搭接等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

我项目部将继续加大现场检查整改力度,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篇四

2、对项目部职工和协作单位职工进行了入场安全教育共计xx次;

5、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统一管理,做到统一购置,统一发放,控制了不合格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现场统一配置标准化电闸箱,泥浆池围护统一用脚手管刷红白漆进行维护,高度为x米。

在到xx铁路项目部的x个多月的时间里,积极学习铁路安全管理知识,不断提高铁路安全管理水平,他还经常深入工地,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及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生产的稳步进行。截至目前,项目部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他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项目部领导和员工的一致认可。

铁路工务段车间安全工作总结篇五

以人为本,确保铁路装卸质量和安全的探讨 作者:赵文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4期

摘要:铁路装卸安全是是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基础,是铁路运输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五起货装事故出发,分析了在现有的装卸机械设备条件下,影响装卸作业安全的因素,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装卸队伍,充分调动职工主动性和能动性,确保装卸作业安全,优质高效地为铁路运输服务的建议。

关键字:铁路运输;事故分析;以人为本;装卸安全;

铁路装卸工作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运输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货物运输合同全面履行、确保货物安全迅速运到的的重要因素;铁路装卸是影响车站生产指挥协调统一的重要环节,也是车站货运日常生产组织原则“一卸、二排、三装”中重要环节。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货物在运行过程中的运动形态更趋复杂,各方面的惯性力增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不断更新,都对加强铁路装卸安全工作,提高装卸车工作水平和货物装载加固的质量,确保货物安全和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装卸作业安全形势分析

事故1:由于门吊司机操作错误,本应“起升”误操作为“下降”,说明作业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事故2:装载机司机违章使用装载机调车,造成重车遛逸,压上脱轨器,导致车辆脱轨,说明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不强,对规章制度理解、掌握、执行不好。

事故3:由于门吊司机和装卸工操作不当,造成起吊货物撞击车辆侧墙,导致车辆侧翻,说明作业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事故4:装车站没有严格执行测比划线装车制度,敷衍了事。装车时正值下雨,货运员、值班员均无动于衷,仍使用1.52t/m3的货物干比划线装车,直接导致超载。发站轨道衡早已故障,检测数据严重失真却仍当正常使用。

事故5:装车单位对装载加固方案执行不严,在加固材料上偷工减料,装卸作业人员对装载加固方案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不按方案装车。货运人员检查过程中不按方案核对,违章作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事故4有设备的因素外,其他四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装卸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技术不熟练以及管理不到位等。

3、影响铁路装卸安全的人为因素分析

影响铁路装卸安全的重要因素有管理因素、设备因素和人员因素,最关键的还是人员因素。在大规模投入先进设备资金不足的现阶段,强化装卸作业安全首先应从人员因素出发,包括装卸管理人员、装卸作业人员、设备维修人员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和操作技能等因素。

1)装卸作业队伍构成目前,铁路装卸队伍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不但有铁路装卸队,还有委外装卸队、企业专用线的装卸队。不同的装卸队伍之间装卸能力和装卸业务水平相差较大,不利于铁路货运和装卸管理部门对装卸作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大部分装卸工在职时间短,接受教育和培训不多,装卸技术知识欠缺。特别是在装卸大件货物、特殊货物时对装载加固定型方案把关不严、偷工减料,严重影响装载质量,危及行车安全。

2)装卸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装卸工就是苦力,待遇和社会地位都不高。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装卸工作,造成装卸队伍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现有装卸人员中,40岁以上的人员已占装卸人员总数的75%以上,无论是体力还是对装卸新技术的接受能力都已不能满足当前铁路运输生产的需求。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较低的知识结构造成装卸工人对装卸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偏差,且不利于装卸队伍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型。

4、以人为本,提升装卸作业质量和安全的措施

1)清理和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系。

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必须一切从作业人员需要出发,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能对性,将管理中颠倒的“人”与“物”再颠倒过来,让“人”始终处于原本的主导地位。以往铁路部门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往往从作业本身出发,容易忽视执行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人的需要,人性化程度不够,从而造成某些规章制度不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甚至引起作业人员的反感和抵触,不能起到保安全,提效益的作用。制定制度不应该只是管理者的事,让一线的作业人员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来,建立一套人性化、符合装卸管理和作业人员利益的管理制度体系,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以作业人员优秀技能和敬业精神为依托,通过民主管理与参与,最终达到自我管理,这样,作业人员才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

2)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装卸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装卸队伍

目前各铁路局装卸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站、装合一”体制;另一种是“站、装分离”体制。铁路装卸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目前不可能与运输主业完全分开,因此不管哪种体制,都必须加强装卸专业化管理,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铁路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这就要求装卸作业必须选配高技术业务素质的装卸工人,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机制。建设一支专业化装卸队伍有利于运输安全,有利于提高装卸服务质量,能保证行车、货件安全,减少或消灭路风事件发生,树立良好的铁路形象,为客货营销创造良好环境。

3)加强教育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强技能装卸队伍

装卸机械化和现代化对装卸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路工装卸队,专用线装卸队、委外装卸队还是其他装卸队伍,应该吸收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术水平的人员,优化装卸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所有装卸人员实行入门必考制度,针对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专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增加职工收入,建立稳定的装卸队伍

[2].郑学良.浅谈装卸的现状和发展.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