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

时间:2023-06-24 07:56:21 作者:曹czj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滨州经济社会建设和《滨州市总工会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目标任务,以劳动模范挂帅、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培育命名10-20家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1-3个在全国、全省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创新工作室品牌。创新工作室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推出一批优秀职工创新个人、优秀职工创新团队和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三)创建原则

1.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努力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2.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贪多求全,注重创新工作质量。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活动,将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实效。

3.坚持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按照省总工会和相关行业系统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要求,结合滨州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以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的劳动模范或具有高级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的职工为带头人,以生产一线技能人才为主体,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协作交流,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

(一)基本条件:

6.经费保障:所在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7.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完善规范。所在单位每年要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书面评估。

8.成效明显:每年至少有1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每两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相关认定,并取得一定效益。

(二)主要任务:

1.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带头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做好创新基础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

3.完善创新项目流程。负责创新工作室年度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配合工会和创新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成果启用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4.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推动全员创新、持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阵地。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

为推动创新工作室建设,市总工会将命名挂牌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一)申报条件

4.相关创新成果已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技术骨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二)申报程序

自2014年起,滨州市总工会每年命名一批滨州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由各县区总工会,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工会,市直各产业工会(局工委)每年8月向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申报。

(三)考核管理

1.市总工会成立考核组,对申报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对象进行考核,并视申报数量和考核情况确定命名挂牌数量。市总工会对市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获得命名挂牌后连续3年未取得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成果的将予以摘牌。

3.所在单位每年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各县区总工会,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市直各产业工会(局工委)每三年对已命名的滨州市“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一次考核,并于该年8月底前将考核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市总工会。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室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激励劳模、专业技术带头人等人才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更多职工成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挂帅、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好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

(三)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增强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管理和激励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智力成果。

(四)总结宣传,推广经验。要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篇二

为搭建教师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政府创设平台、专家引领指导、学员自主发展、团队同步成长”机制。经教育局研究决定,成立首批“松山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准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线中小学名师,组建以名师姓名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为规范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名师工作室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热切关注的新模式,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教学、德育工作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合作成长共同体,有助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体系,深化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发挥拓展名师自我发展空间、培养和培训优秀教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开发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等。

1.成员条件

(1)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有较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或特色,业绩突出,在松山区、赤峰市、自治区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3)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网络操作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2.成员组成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由个人自主自愿申报,遴选重能力、重业绩教师担任主持人,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职务限制,工作室的其他成员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遴选,本校教师参与人数不得超出名师工作室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农村教师人数不得低于名师工作室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人员确定后报区教育局备案。工作室一般以领衔名师姓名命名,实行领衔名师负责制。

1.教育局划拨“名师工作室”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室开展日常活动。

2.积极倡导和鼓励松山区教研员参与名师工作室建设。业务上教研员要大力支持和指导工作室的工作,杜绝掣肘现象发生。优先安排工作室成员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的业务进修或培训,优先安排外出交流学习和考察。

4.成员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其差旅费由所在单位予以报销(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外出交流学习、考察除外)。

5.名师工作室办公地点设在领衔名师所在单位,设立独立办公场所,开办硬件经费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1.带好一支团队。引领工作室成员课程教学出质量,课题研究出成果,使自身成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并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

2.抓好一项研究。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

3.做好一个帮扶项目。每学年对应挂钩一所薄弱校或者一个教研组,工作室成员通过蹲点调研、上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

4.搞好一次展示。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每年举办一次区级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讲座、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在市区范围内介绍、推广。定期开展工作室学术成果集中汇报展示活动。

5.建好一个网页。在松山区教育信息网上开辟名师工作室专栏,使之成为集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于一身的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1.工作室每学年至少组织2次全体成员到基层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2.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承担不少于1次的专题讲座或学科业务培训。

5.每个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命制一份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或毕业班模拟考试卷,引领规范各学科各阶段考试试卷命题工作。

6.定期或不定期上传工作室活动信息、材料、成果到名师工作室专栏。

7.完成教育局交给的其他有关业务指导或培训任务。

1.“名师工作室”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方式,每年进行一次过程性评价,每个工作周期末作一次终结性评价。

2.考核主要从理论提高、教学引领(示范课、公开课、专题讲座)、科研能力(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进行。

3.对成绩突出的“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成员给予表彰;在职称评聘、提拔使用、岗位调配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篇三

1.大力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从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设备设施、时间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劳模工匠引领创新,在创新中发现培育劳模工匠,激励职工创新创效,推动多层次多主体创新工作室建设。

3.探索“博士+工匠”复合型创新工作室建设模式,为广大职工提供便捷的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机制。

4.鼓励推动县区(开发区)和企业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和院企、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主要包括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博士+工匠”复合型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建设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参照《东营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东会发〔2018〕65号)要求,建设符合行业要求、有特色新意的创新工作室,为职工团队学习、集体创新、素质提升、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

(一)创新工作室所在单位原则上应为具有法人资格、工会组织健全的企事业单位。

(二)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原则上应是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且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工作达到“八有”,即有固定场所、有齐全设施、有应用场景、有明显标志、有精干团队、有制度规范、有经费保障、有明显成效。

(四)企事业单位原有建制的专门研发机构不在命名之列。

(一)增强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创新工作室作为新时期推进工会工作重要平台载体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本区域、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全面部署开展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的理念,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创新创造的重要性,发挥岗位创新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推广有效创新方法,激发职工创新潜能,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职工提升技能、创新创造搭建平台。

(二)完善建设体系。形成以岗位创新、班组 (团队)创新、职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联盟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体系,采取师带徒“一带一”“一带多”“多带多”等形式,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形成基础广泛、人才集聚、成果丰硕的良好局面。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阵地优势,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技术帮扶等,鼓励更多职工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扩大工作覆盖。学习借鉴央企国企的经验做法,在展现良好成效的同时,推动工作逐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分类指导,着力推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创新工作室建设,带动中小企业逐步开展。

(四)加大成果转化。通过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等形式,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走出班组、走出企业、走向社会。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措施,保护职工创新成果。积极推荐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等奖项。积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利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组织开展专题项目开发,加大产业化扶持力度。

(五)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注重从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五小”活动中发现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职工典型,培养选树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宣传先进事迹,推广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把职工创新纳入企业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造。

(一)创新工作室建设领衔人或主要成员作为“东营金牌工匠”评选的重要条件;对成果突出、成效显著的创新工作室,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命名;优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技术交流、调研考察等活动。

(二)市总工会每年命名一批市级创新工作室,并给予2万元资助资金。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凡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市总工会将按照标准,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创新工作室进行资料审核、实地查看。已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组织一次复查,对不符合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撤销称号。

(三)把创新工作室建设和劳动技能竞赛、班组建设、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平台共建、成果共享。

市总工会将加强对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指导与服务,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的意见建议,请及时联系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

联系电话:8331897

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篇四

为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创新文化氛围,激励广大职工立足于本职岗位开展技术改进、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发明,提高职工素质和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成立创新工作室、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以一线职工和基层班组为主体,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搭建创新平台,丰富创新内容,构建创新机制,推动公司职工队伍建设和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解决一批生产现场实际问题,产生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一批职工成长人才,促进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形成一种职工创新文化。

成立公司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领导小组。

组长:陈琼生

成员:江金霞、林盾、詹昕、李邦峰、周民华

张振壁、陈志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公司工会。

主任:江金霞(兼)

成员:黄小榕、翁运凯、苏宁、朱伟荣、翁昌优占丽影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工作方案,协调有关工作,组织检查工作落实情况;负责工作室的奖励设置及优秀成果的评选表彰奖励工作。

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公司劳模、技术能手(专家)创新工作室、qc攻关小组的筹建及申报、审批和命名;监督、指导、协调和考核工作室项目管理工作;负责总结申报宣传推广优秀成果。

(一)命名程序

1.基层单位班组提出申请。填写《海南电网公司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工作室申报表》(见附录a)和其他申报材料(与命名条件对应的相关资料)一并报本单位工会。

2.各基层工会初审。各基层工会组织相关部门实地考察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和建议。

3.公司工会审批和命名。通过公司工会审批,获得命名的工作室由公司授予牌匾。“工作室”牌匾应悬挂于工作室所在的场所。

(二)命名条件

1.有带头人。至少由一名在其工作领域有技术专长、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劳动模范或技术能手领衔,原则上以其名字命名,也可采用个性化名称命名。

2.有成员。明确工作室成员职责,可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成员进、出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

3.有场所。具备开展活动的场所,拥有必需的电脑、网络接入、打印机、工器具等设施设备。

4.有经费。工作室项目经费有保障。

5.有计划。每年1月31日前制定该年工作计划,确定项目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

6.有制度。制定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记录和资料档案的管理;

(2)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

(4)活动场所“三上墙”:制度上墙、项目上墙、愿景上墙;

(5)其他需要明确的要求。

成立的课题统一纳入同级科技项目管理。额度较大的课题可按公司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申报专项经费。工作室的年度项目经费原则上在各基层单位“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项目中列支。经费不超过5万元的课题可由公司工会和基层工会经费专项列支。基层单位应保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符合相关财务制度。

工作室项目鼓励自主实施,原则上不能外委(实施单位将研究工作部分委托其他单位)。确需外委的外委费用不能超过项目总费用的30%。

(一)考核标准

实行评分考核、星级认定。评分项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公司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考核评分表》(见附录b)。星级最高为5星,通过命名的工作室最初没有星级。根据每年总评分,排名前十位的工作室加一颗星,以后每年排名后五位的工作室减一颗星(减到零为止)。

(二)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为1年。每年12月前工作室所在基层单位进行自评,公司工会组织初审,并将结果于12月1日前上报网公司工会。

(一)工作室表彰奖励

每年排名前十位的工作室获得“优秀工作室”称号,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申报网公司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

(二)成果表彰奖励

1.成果定义

工作室成果评比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室在“项目效益”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的贡献。

2.成果申报

工作室成果由基层工会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由下至上,逐级遴选”的方式完成成果的评选和申报,并建立工作室成果库,同时于2xxx年12月1日前将单位遴选的优秀成果报公司工会,由公司工会会同科技部、设备部、企管部等部门对上报优秀成果进行评选和表彰。

3.奖项设置

公司工会设立“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成果奖”。奖励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如有突出贡献的,增设特等奖。

4.表彰奖励

(1)公司工会为获得“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成果奖”的工作室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2)成果突出的项目负责人将被授予荣誉称号。该称号的评比细则另行制定。

(3)根据成果评比结果,各基层工会结合本单位实际,给予优秀工作室集体和个人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并将工作室活动成效以鼓励积分的形式用于员工的工资薪金岗级晋升。

(4)各单位要大力选树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优先推荐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的评选。

(三)工会表彰奖励

公司工会设立“优秀组织奖”。每年年底,公司工会组织对各基层单位工会进行评比,获奖工会将获得一定物质奖励。

202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实用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单位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这对于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x市总工会向挂牌命名的x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刚才,我们观摩了x劳模创新团队工作室,并听取了x同志和部分县区样子经验介绍,大家观后、听后一定深受启发,确实值得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希望大家大力推广,使好经验、好做法在各县区、各单位开花结果。
    近年来,在各级工会的积极努力下,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已创建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x个,其中全国的x个、省级的x个,涉及近x个行业,为企业培养了众多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推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建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还广泛开展师徒结对、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创新创造,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市工会工作的亮丽品牌。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化对创建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
    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工作,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不断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引导职工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深入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聚焦技术创新,拿出奋力拼搏的干劲、奋勇当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钻劲,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论断对于我们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市各级工会要以此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凝聚起新时代的奋斗伟力,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我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需要。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劳模精神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岗敬业、默默无闻,侧重于“红”;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追求一流,侧重于“专”;
劳模精神是“红”的基础上“专”,工匠精神是“专”的基础上“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异曲同工。大家要把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具体手段,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工匠等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追求卓越,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满足职工群众创新创业需求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丰富,职工群众不仅仅只是就业需求,创新创业需求日益增加。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既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全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把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作为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举措、引领职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在推动创新中大显身手,在促进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找准职能定位,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工会十七大对开展职工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重要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定位和职能,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发展、创新、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职工发明创造、企业提质增效、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一要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技术成果“孵化器”的作用。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要聚焦企业创新发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企业技术难点、重点上,积极主动承担创新课题和创新攻关项目,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团队创新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搭建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共享和推广平台,通过建设职工创新成果网上展馆、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等举措,深入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和攻坚克难中的作用,使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探索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深入探索组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努力形成聚集效应,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化。
    二要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人才培养“练兵场”的作用。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主题,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和培育功能,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职工群众思想碰撞、技术交流、学习研讨的“大讲堂”,带动更多职工参加到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中来。要通过解难题、大练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载体,引领职工经受实践锻炼,练就技能本领,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人才集聚与培养的平台。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围绕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和技术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传帮带”“师带徒”等形式,最大限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和成长动力,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三要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示范带动“大舞台”的作用。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品牌,我们不仅要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引导广大职工参与创新活动、提高技能水平的“孵化器”“练兵场”,更要通过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之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队”“大舞台”。各级工会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振兴实体经济等领域,将劳模和高技能人才作为我们的宝贵财富,重视和支持他们在引领、带动、示范、教育方面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思想上的传播者、技能上的传承者、创新上的引领者、行动上的示范者,让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争相涌现、竞相迸发,进而带领广大职工尽责圆梦,建功立业。同时,各级工会和各类企业也要关心各类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并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三、搭建优质平台,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希望全市各级工会要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从成果孵化、升级、推广、应用、转化的角度入手,充分挖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热情,力争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创建质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努力做实、叫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会工作的品牌。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工会要站在推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激发创造热情、提升创新水平作为全市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找准主攻方向,形成创新合力。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加以改进。要按照标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特别是企业工会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职工创新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场地场所、设备设施、工作经费等,为职工开展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要注重提质扩面。要根据行业类型、企业规模、职工状况和生产经营实际,加强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确立科学的创建模式,做到创建活动有特色、有亮点。要结合本地区、本产业特点,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并能全面反映创建成果的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召开推进会等措施,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主流媒体和工会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和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激励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创新实践,努力营造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的职工创新成果,依据有关规定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要优先纳入本级评先评优范围,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对已命名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强化评估检查,对连续考核不合格和命名后多年无创新成果的工作室要按照相关程序予以通报、摘牌。
    同志们,做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全面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是进入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全市各级工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推动职工创新工作深入开展,为做大做强做优大x都市圈贡献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