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

时间:2023-07-21 06:12:13 作者:李Y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一

1、掌握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了解乒乓球等材料底部所装物品的材质与位置对不倒翁的影响,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喜欢动手制作不倒翁,体验自制不倒翁不倒带来的成功感。

知识准备:

孩子们有玩不倒翁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不倒翁课件,不倒翁玩具,半圆形彩纸、乒乓球(提前剪去三分之一)、鸡蛋壳、海洋球壳等材料,橡皮泥、小石子,彩色水彩笔、毛线、扭扭棒、双面胶、胶带、剪刀,装饰材料(小眼睛、小彩纸等)

空间准备:

幼儿围桌子坐成4组。

一、游戏“玩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特点及不同,感受不倒翁不倒的有趣。

提问:不倒翁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不倒翁因为怎们摇晃也不倒而得名,真是有趣。

它们的造型不一,有动物、人物,个个表情生动、色彩鲜艳、造型各异,但是它们的底部都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

二、图示梳理,幼儿掌握不倒翁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1、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小结:有一个沉沉的物体,牢牢的固定在中心位置不掉,所以不倒。

2、提问:不倒翁有几部分组成?

小结: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做底壳,上面是各种造型做顶部。

4。提问:制作不倒翁需要哪几个步骤?

小结:制作不倒翁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选取底壳材料;第二步将沉的物体牢牢固定在底壳中心位置;第三步设计与众不同的造型;第四步上下粘合,制作完成。

三、制作“不倒翁”,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你想设计一个什么造型的不倒翁?怎样让不倒翁在摆动时不倒?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开展“不倒翁比赛”,幼儿体验不倒翁不倒的成功感。

1、玩转不倒翁,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提升幼儿对于制作不倒翁美的经验。

3、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不倒翁摆动幅度大,好看又不会倒。

1、活动的设计凸显了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充分创想,从玩中学,玩中做,感受自己制作不倒翁的快乐和成功。教师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活动前搜集不倒翁玩具,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观察探究。活动中,再次体验,教师进行特点和经验总结,提升幼儿对于不倒翁造型的认知。

2、活动过程中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推动幼儿一步步通过观察、表达,在制作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想,主动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不倒翁。

3、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活动最后环节,教师创造机会,让幼儿充分表达同伴制作的美,有自评,他评和教师评,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不倒翁的外形的美,对每位幼儿作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在给予幼儿创造想象的时候,没有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导致一些幼儿制作的时候,造型单一。后期,我可以尝试在课件中,循环播放一些形态各异的不倒翁,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想。同时,也让自己欣赏身边的美,去记录美,做一名更加优秀的幼儿教师。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二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 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 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 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 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 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一、设计思路 封面 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

图片一 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

图片三 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

图片四 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

图片五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

图片六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

图片七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

图片八 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

封底 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三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表现海洋中的动物与植物,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讲解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请小朋友将你想做的动物及植物用泥雕在鱼缸表面,做完后为了让小动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在动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四

1、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运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灯笼,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预先拉上绳。

2、 毛钱做的灯笼穗子,固体胶,剪刀。

3、 幼儿操作材料。

1、 出示实物红灯笼,引起幼儿兴趣。

2、 出示圆形灯笼范样,幼儿仔细观察,探索灯笼制作方法。

提问:它们是有什么纸做的?是用几片纸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 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

(1) 制作灯笼的彩色纸可以是三张,也可以是四张、五张等。

(2) 对折后在彩纸的反面粘上胶,纸片的边角要对齐、粘牢。

(3) 粘合最后一篇纸时,先把穗子挂线夹在灯笼中间。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业后热心帮助别人。

(2) 帮助能力弱对幼儿掌握对折、粘连的方法。

5、 把幼儿制作的灯笼挂起来,共同欣赏。

讨论:说说哪个灯笼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灯笼范样,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尝试制作。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五

1、在认识和了解海洋动物的基础上,用简笔画表现它们的形态。

2、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视频、勾线笔、蜡笔、教师范画一张。

一、观看视频,引起主题。

二、教师示范。

(教师边说边示范画)小丑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身体是圆形的,用弧线来画出它的嘴巴、鱼鳍还有尾巴。别忘了给鱼鳍还有尾巴画上直直的鱼刺。然后画上眼睛,在画眼珠的时候要记得留白,最后用波浪线来装饰它的身体。

鲨鱼:我们先画一条直线,接着用弧线来画嘴巴,鲨鱼有锋利的牙齿,我们要用折线。用其他的弧线把身体画完整,鱼鳍和尾巴是三角形的。

石头:海底有什么呢?石头大大的,我们可以用光滑的弧线画。

水草:水草怎么样的?大家都还记得扭扭草吗?水草也是用弧线扭啊扭啊,一根太孤单了,我们再画几根。

珊瑚:珊瑚就像一根根的小树枝,我们用弧线来绘画。

热带鱼:这种鱼身体扁扁的,我们先画两条弧线,再用一条弧线连起来,尾巴也是弧线哦。添上眼睛和身体这条鱼就完成了。

剑鱼:老师还认识一种剑鱼呢,它身体瘦瘦的,背上有刺一样的东西,我们用直线来画。

水母:老师还要给你们介绍一个新奇的朋友呢,叫水母,它的身体呀是一个扁扁的圆形,这是眼睛和嘴巴,它的脚呀和我们的水草一样,用光滑的弧线扭啊扭啊,真好玩。

海星:它和什么长得很像呢?原来是我们的五角星,不过海星的身体可比五角星圆润呢,每个角都是弧线。

螃蟹:我还想在这里画一只螃蟹,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身体圆圆的,眼睛凸出来,还有两个厉害的大脚,其他的小脚画上直线,然后一折就可以了。

贝壳:海底还有贝壳呢,我们画一个大半圆,再画个小半圆,装饰上线条,贝壳就完成了。

师:咦,海底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东西呢,一会小朋友可以发挥想象,把你想到的东西画出来。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海底世界这么美丽,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自己的海底世界?好,现在大家行动起来吧。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师:小小画家们,你们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海底世界里都画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画得真不错,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给隔壁的小朋友欣赏一下吧。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六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学习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

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

3、花束包装袋若干

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七

1、知道扭动身体部位可以改变小人的姿态。

2、能够通过拧,绕、组合等方式制作小人,并通过观察创编小人的动作。

3、体验制作小人的乐趣。

重点:学会制作小人的方法

难点:确定小人的身体比例及拧绕小人的方法

扭扭棒若干

一、导入部分

激趣导入:出示提前用扭扭棒做好的小人

教师:这是什么?用什么做成的?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用扭扭棒制作的小人。

二、基本部分

1、学习并操作

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纽纽棒制作小人的方法。

教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出这个小人的。

2、教师带幼儿一步步边演示边操作,并加以辅助

教师: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制作小人吧,首先选择两根你喜欢的颜色,沿顶端对齐,右手找到纽纽棒中间的位置,往左手方向移动一些,交叉绕处一个像弹珠大小的圆圈,这样小人的头部就做好了,这时,短的纽纽棒就是小人的身体和腿。一只手捏住头部与身体相连的位置,另一只手拉着长的扭扭棒围着短的扭扭棒向下绕,绕到短扭扭棒中间位置时,往头部方向向上绕,绕到头部位置时将两根扭扭棒分开,这样的小人的两只胳膊就做好了,再将下面两根扭扭棒分开,小人的两条腿就做好了,到这里,一个完整的小人就做好了。

3、迁移生活经验,展现多变小人

(1)请一名幼儿上前做模特,摆出简单的动作。

(2)幼儿通过拧一拧、扭一扭,自主探索其方法。

教师:怎么样才能让你手中的小人也做出这样的动作呢?请你们拧一拧、扭一扭小人,自己试一试。

(3)教师小结:如果想让手中的小人做出动作,就需要调整小人的胳膊和腿,拧一拧,扭一扭,比如把小人的胳膊扭成弯曲状,把小人的腿掰直,就能改变小人的姿态。

(4)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交流讨论。

教师:你想让小人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你需要改变小人的哪些部位?

4、创造多变的小人

幼儿自主操作,让小人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现在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我们刚才一起探索的方法,让手中的小人做出你喜欢的动作吧。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并交流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幼儿园教案优质篇八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瓜子、芝麻、绿豆、黑米、大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不同颜色卡纸画、胶水、棉签、卫生纸若干。

3、课件《种子粘贴画》。

1、出示“种子盒”,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我这里有个宝盒,里面装来哦很多宝贝,我要请小朋友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2)教师摇动盒子,请个别幼儿摸盒子里的东西(种子)。

2、种子黏贴画

(1)师:种子说它已经和你们很熟悉了,这次它们想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种子黏贴画”。

(2)教师展示各种种子黏贴画让幼儿观赏。

(3)示范讲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1)师:首先,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种子粘在胶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

(2)幼儿黏贴种子画。

3、作品欣赏、评价。

美工区投放各种便于做黏贴画的种子,让幼儿继续制作黏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