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

时间:2023-06-25 14:04:12 作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一

记得小时候的一年中秋前夕,母亲从地里将最早成熟的几株芝麻用镰刀扦回来,用麻绳扎起来晾在屋檐下面,说留着中秋时包月饼吃。

在我一天天的甜蜜等待中,芝麻杆子也由橙黄逐渐变成灰褐色,饱满的芝麻外壳已经咧开了嘴巴,露出整齐洁白的芝麻粒来,我的鼻子里似乎真的闻到月饼的香味。

有一天,我有点迫不及待,拽着姐姐的衣襟,要她摘一个芝麻壳下来让我尝尝鲜。姐姐拗不过我的纠缠,搬来一只小凳子,颤颤巍巍地爬到凳子上,刚伸手准备去摘,谁知“哗啦”一声,一小捆芝麻杆全部掉落下来。姐姐吓坏了,我也被怔住了。

外婆看见了,摸着姐姐和我的头说,乖乖莫怕,再等几天就可以吃到月饼啦!

只见外婆从厨房拿来一只簸箕,将那捆芝麻杆的头朝下,用手轻轻一拍,“刷刷刷”,洁白的芝麻粒像下雨一样纷纷落到了簸箕里。

外婆用手抓了一小把,在空中扬起,口中轻轻一吹,另一只手顺势一接,一小把干干净净的芝麻全部握在手心,几乎一个芝麻粒都没有洒落。然后,外婆拉过我和姐姐的手,在我们的手心里一人分了一小撮芝麻。

我和姐姐在享受芝麻美味的时候,外婆蹲下身子,伸出右手的一个食指,先在舌尖上轻轻一蘸,再朝撒在地上的芝麻粒一点,芝麻粒就乖乖的粘在外婆的食指尖上,然后外婆朝簸箕里一弹,芝麻粒一个个都跑到簸箕里去了。

我和姐姐跟外婆说千万不能把我们今天做的糗事告诉母亲,否则母亲会生气的。

外婆说母亲的生日正是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大人是不会生小孩子气的。

我和姐姐都开心的笑了。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二

这个中秋到来了,我感动了一番。似乎一切都来去匆匆,转眼间,已是十八个中秋了。

今夜,心总是不能平静,在澎湃着,翻腾着,不知道“心切”是否能表达。

月,英貌依然,那样的皎洁,使我不曾想过她会改变。静谧的月,已经悄悄月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反射回来,把树点缀,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神秘。温柔的银光一缕缕地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润着,冰凉又轻快。她也许是来自天堂吧,她有着圣母般的美丽。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些其它的事。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惊动,我怕这位美丽少女隐匿了。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这是上帝的宠儿。我总想留住今夜(这是一种奢望)。它不能频频的露面,而是上天的安排,这娇贵的美人是给人们带来团圆与幸福的。

“中秋节是人的心灵最脆弱的时节”。圆月,家乡,亲人,在今夜似乎也有很大的距离。哦!这是思念亲人在他乡,家乡在远方。我看着明月,突然有一丝欣慰,我收到了远方的祝福。

月儿在云里穿梭,像儿时在捉迷藏,一会儿隐去了,一会儿又出来了。看着云缓缓地经过月儿,我迷糊地想:今夜,我会失眠,和你一样,都默默地为远方祈祷。

明月,你累了吧。来吧!卧在我杯里,今夜,我来为你守夜。

月明亮,我的心也坦然。回首往事,已过了十八个中秋了。

雪白的月光洒在床上,隐隐约约地传来《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

在月圆的今夜,我拥月梦酣。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毛泽东》,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班长陈秀烨发话了:“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这个中秋节十分特别,这或许是上中学的第一份“友谊加固礼”吧?!

“中秋节快乐!”“中秋节开心!”听到大家温馨的祝福,婆婆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我的弟弟问我:“姐姐,中秋节是怎么样的呢?”“当然是快乐的,温馨的呗!”我兴奋地说。

每当中秋佳节,勤劳的人们还制作美味的月饼呢!先把馅包好,然后放进模子里,再刻上美丽的花纹,对了,馅的味道各种各样,有莲蓉的,有草莓的,有哈密瓜的……真是想要什么味,就有什么味!人们真是富有创造力啊!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保留着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的习俗。今晚的月亮非常明亮,一定是月亮姐姐想看看祖国母亲六十周年的热闹景象吧!她也想看看国庆大阅兵的三军仪仗队、坦克方阵、反坦克导弹方阵、核导弹方阵、空中加油机方阵,还有那美丽的彩车……月亮姐姐也一定还关心着那些在“5·12”大地震中失去父母、失去亲人的可怜的孩子们,给他们送去一个温馨的笑脸,鼓励那些坚强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秋节真是个美好、团圆的节日啊!我爱中秋节。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三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接近了,你知道中秋散文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本站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中秋散文,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亘古不变的月亮,月圆中秋。独在异乡的游子,心如梦般的飘泊;思念溢满的泪水,融化夜空;浩渺如诗的情缘,弹奏起激情的心弦。今夜,心潮澎拜,难以入睡。

寂寥的秋风,漫过指尖的惆怅,轻轻吟唱成一曲离殇,在夜空随风飘荡。风中缓缓飘落的树叶, 在静谧的秋天里散发出难言的分离之痛,心中泛起思念的涟漪。夜晚,皎洁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抬头仰望着满载柔情的月光,思绪在风中飞扬,满腔的情怀早已化为点点繁星。低头俯视着银灰色的世界,心中瞬间升腾一份淡淡的忧伤,出入的灵魂已经飞出自己的身躯,释放内心的思绪,在清清的月光下静静地思念远方的亲人。

月光,清幽柔和的流泻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像面镜子 ,照着故乡的亲人,也安抚着游子们那颗受伤,漂泊的心。圆圆的明月,深深地牵扯出多少对亲人故土思念的情丝,翻滚着多少不解的愁绪,诉说着多少爱恋的苦涩。如水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见了村边那条长长的小路上,有亲人翘首期盼的身影。懵懵中看到路的尽头,果然是母亲含泪踽踽的向我走来,我的泪滑过腮边,品尝着丝丝的甘甜。惬意而飘逸的月光流进我的心房,对故乡,对亲人点点滴滴的情感,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化作思念的泪水,心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中秋之夜,举杯团圆。花虽然已凋谢 ,但是相思却没有割舍。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梦绕魂牵,关爱绵绵;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思乡的人儿依旧是几许温情绕杯盏,满腹话语无处诉。月光在月夜里四处飘散,挥洒着我浓烈的情感,传递着那思乡的愁绪,复杂的心情遮盖不了我此时的眼睛,泪水再次潮湿在月下,颗颗晶莹的泪珠儿,伴随着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我歌夜徘徊,我舞影零乱''。夜阑,心碎伴着瑟瑟秋风,吹开了一朽的绵绵思绪。寂静的夜里,灯光下摇曳着我孤独的身影,稀薄的空气中透着点点淡淡忧郁。我紧闭双眸,任记忆中的伤感伴着夜色的清寂,轮回在这微弱的灯光里。任盈盈的泪滴和着心底的落寞,无声的哭泣 。心随飘摇的风,浮动着忧伤的残梦,酸楚和伤感便在这中秋之夜毫无节制的蔓延开来。

夜深,月已稀,我孤独的守着残月。丝丝冷风,凄寒切切。桂花的馨香拥着夜色,氤氲的空气里流动着秋的味道,缕缕幽香溢满空旷的夜色,润泽了与亲人相遇时刻的浪漫,牵引遥远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死落谁家''。

然而,月光总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月圆了又缺,天阴了又晴。年复一年,不老的依旧是那明月,可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在时光辗转的轮回里,又隐藏了多少落寞和忧伤,又有多少无法排遣的孤独和寂寞,却也照出了红尘里那悲怆的沧桑岁月。因此,人们愿意对月倾诉内心的愁绪,对月寄予远方亲人满载的愁思。侧头仰望圆圆的明月,惆怅,离情,期盼,往往会使人的情感跌幅潮起,残缺的月儿更加缝补了对亲人的思念。呆呆的伫立在月下,用心静品着时光里那些错过的往事和擦肩的缘,看着残缺的月影,想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岁月在手中反复摩挲,见证着生活的美好和艰辛。如同月亮一样,时时都有变化,每天都在更新着。而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也同样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的收获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悲哀并不意味着明天的痛苦,今天的快乐并不意味着明天的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成长中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不再沉重,苍凉的心渐渐地甜润起来。

夜静默了 ,风悠悠,我的心也悠悠。远方,一缕清风微抚,抚响了尘封的琴弦,空灵静美的音乐划破寂静的夜,心中的烦闷慢慢从心痕扩散开来,心灵变的坦然,安逸起来,所有的忧伤消融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今夜,我满怀思念遥寄一弯明月,丝丝眷恋托付给点点繁星,缕缕情思嘱咐朵朵云彩,带去我的祝福,祝愿远方的亲人每年团圆在家中,中秋快乐!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四

中秋之夜让我们有很多遐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秋之夜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又是一年中秋夜。

月色溶溶,思绪翩翩。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中秋月夜。­

童年的中秋节,虽过得简单而清淡,但洋溢着欢乐、祥和与神秘的气氛。­

一阵沁人心脾的金风荡过,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的中秋之夜。­

中秋是从对亲人的想念开始的。

隔中秋还有好几天,m便给女儿发了一条思亲的微信,“伫立庭中搔白首,独女中秋不返家?”明知女儿无假,他依然要问,只不过想以此期盼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而已。我只好以一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来调侃他的多愁、安慰女儿的无奈,却不曾引得一微友笑弯了腰,算是意外收获,皆大欢喜总是好的。

今日中秋,盼着赏月,我们下午六点多便从市区赶回了远在郊外的山居。

一进家门,m便捧着手机不停的给朋友拜节祝福,我则在厨房准备简单的晚餐与祭拜供品。几只秋蚊对我兴趣甚浓,见我走来走去,便不时学针灸师给我来一针,虽然痛痒难耐,但今天借着过节的名义,便懒得跟它计较了。从厨房的窗户望去,西天燃起了大片的火烧云,那浓艳的色彩美得让我不忍移步。飞鸟大概不知今天是过节吧,仍然玩童一样在树木与房檐间飞来飞去,鸣叫着追逐打闹,不知它的爸妈是否也在巢中翘首以盼?草中的秋虫,隐士一般只闻其声难觅其影,夜幕未降,它便迫不及待的奏响千古小夜曲,但在今晚,就让我暂且将它称为月光曲吧!园中的松叶牡丹象太阳的信使,在星月出场之前就早早闭目安睡了。与它相邻的石竹花则不同,总要陪着栏外的三角梅与朱槿,不分昼夜的渲染它们的热烈与欢欣。偶有一只松鼠,依着花茎敏捷的爬上栏杆,一边如杂技演员的跑跳蹲卧,一边机警的东张西望……我正这样悠闲的寻着乐子摆着糕点水果,不曾想,突然从楼上传来m急急的呼唤声,那感觉,不像是月亮升起来了,倒好像嫦娥下凡了似的。我一边应着,一边嘀咕着这不七点刚过嘛,慌啥。

来不及擦干双手,我寻声朝楼上阳台跑去,果然,一轮中秋满月,已静悄悄的从东方升起。先不说那满月的静美绝伦,单就那一路上追随的云彩,就足以让人心动的了。今夜的云彩,仿佛读懂了人们对月的那份深情,要与明月共同演绎出吉祥美满的画卷。于是,它收敛起平日散漫不羁的个性,将自己化作一柄造型精美、色彩祥和的玉如意,托着熠熠生辉的一轮明月,横亘在蓝丝绒铺就的天幕上。而今夜的明月,一切犹如初生时的美好,我不知它是上等昆仑子玉的杰作?或是上等白瓷的神工?只见它稳稳的立在那柄精美的如意上,那样的饱满、瓷实、温润、洁净、细腻,除了依稀的桂影,不着一丝多余的装饰,一副婴孩般可亲可爱的清纯模样。m一边惊叹着月色之美,一边用他那像素很低的手机不停的追拍着,只想着即时转发给成渝两地的亲人,不仅以此带去我们满心的祝福,也弥补他(她)们因天气原因无缘赏月的遗憾。( 文章阅读网: )

因了明月,夜幕也只是轻纱一般的飘渺。搬一张小几,置两把藤椅,二楼阳台成了年年赏月的观景台。一盘月饼,摆成了花儿的形状,花芯是女儿寄来的孝心,花瓣是朋友表达的情谊,看着心里都是暖暖的。那盘石榴,则全托朋友所赐,两个品种组合在一起,艳如玛瑙,淡若脂玉,一个莲雾点缀其间,为这个组合增色不少。还有一盘肉食,那是困难时期沿袭下来的习惯,倘若待客无肉,便不足以表达主人的热情和对客人的尊敬。我将它们一一摆上小几,最前放一只插着绿萝的小瓶,倒上两杯红酒,搁上两双竹筷,我们便怀着同乐的心情邀请月神与家中那些已迁居天堂的亲人们吃喝赏月了!

室内电视上的中秋晚会正在江油进行,那是诗仙李白成长的地方,于是,诗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被激情满怀的吟诵着、歌唱着:月下独酌、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由于节目拘泥于地理所限,他们竟忘了我心爱的东坡老,忘了他那“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于是,我和m走出门来,在阳台上请各位神仙和先人与我们交换位置,他们回屋歇息,我们坐下赏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和m对坐举杯,喝着仙(先)人吻过的红酒,望着渐上中天的明月,一起说着闲话。

“不管科学如何千方百计证明,你看着今晚的月亮,你会相信它的表面是一片荒漠吗?在这点上,我情愿相信神话也不相信科学。在这个世界上,能给人以美好遐想的东西本就不多,科学的推进,不能总以牺牲人文情感为代价,更何况,那月,本不是我们的世界。只要人类不是贪得无厌的想在上面放羊,月球的荒漠与人何干?”我这样自顾自的替月说着。

听了我的话,m难得的没与我反驳,不知是他有同感亦或是托了过节的福。

挑一块女儿寄来的月饼,说是朋友推荐的,全手工制作,贵在还是新鲜出炉。吃一口,面皮酥酥的,蛋黄软软的,那感觉,确实没有浪得虚名。

吃着月饼,想起我们儿时过中秋的事。如今大多数人为了应节才去碰一下的月饼,在我们小时候,它只存在于书本或故事。在老家,每年到了八月十五,如果家里拿得出来,定会蒸一锅糯米饭,然后将它倒入石臼中。瞬间,大人小孩立即被石臼中升腾起来带有浓郁糯米香味的蒸气吸引,围上一圈,人手一枝芦竹,说笑中,将芦竹在石臼中捣来捣去状如儿戏,直到糯米变成了稠软的糍粑。揪出一团,放入小碗,加上红糖,如果是蜂蜜就太好了,趁热咬一口,满嘴是糯米的纯香、芦竹的清香、蔗糖的甜香……虽然,糍粑没有月饼的形态寓意,但那种参与的乐趣与企盼的心情、那种千万米粒糅合于一体的聚合,却是另一种难忘的记忆。

“你知道为什么这些文人都爱写月亮而不是太阳吗?”m以一惯好为我师的语气启发我。

“为什么?”我还算善解人意,一定给他这个机会。

他这样说好像还真是有点道理的。以前,每到稻谷收获的时候,奶奶就要祈求老天爷,千万要出太阳啊,可别让半年的辛苦打了水漂哦。而到了栽种的季节,又最怕大日头天天晒得土地开裂。这时,奶奶就又开始念叨了,要求老天爷开开恩,别把刚栽的苗苗晒成了干柴,那可是我们一家的口粮啊。

“你看,与太阳相比,月亮,就永远都是这样温温柔柔的。”m看着月亮,显得有些动情的继续说道。

是啊,此时此刻,在月华融融的清辉里,仿佛一切都是那样明亮,明亮之下,却又是那样朦胧,好似梦乡,让人心不知不觉有一种被融化了的感觉。假如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是不是作为一个男人,对另一半的一种本能的期盼呢?是不是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女强人其实就如同太阳,而他们想要的,却是月亮般温柔静美的女人。这本无错,但问题是,这个世上,又有多少能与之相配的既有阳刚之美又有达人之智的男子呢?因为过节,也因了这静美的夜,我没有与他顶针。

月下一壶酒,对饮无闲愁;举杯邀明月,柔情漫心头。

就着这葡萄美酒、鲜果甜点,静坐在这清亮的月光里,心里涌上的,多是与月相关的思绪。

这让我从小相信,相信那月上定然住着美丽的嫦娥,还有酿酒的吴刚、捣药的玉兔。想她们一家三口,每日在桂树下歌舞、酿酒、捣药,没有人间的战火纷争、饥饿寒冷、疾病苦痛,那才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

我相信,每一个静夜的清风明月,对于可爱的东坡与浪漫的太白,在他们心里,早已不只是一种自然风物。虽是《月下独酌》,独不见诗人寂寞,满篇只有天人合一的潇洒、歌舞飞扬的旷达。赤壁把酒,世人皆叹“哀吾生之须臾”,唯东坡,胸襟浩荡。他用清风明月滋养的生命,其生命也定然与天地共存。“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所幸,此时此刻,我们不但沐浴在东坡老的清风明月中,也沐浴在他的人生智慧里。

我相信,一曲《彩云追月》定是受了上天的启迪,才有了那般超凡脱俗的音韵。

我相信,月的阴晴圆缺,从不曾是为了迎合人的悲喜情感,那一定是它自身生命的轨迹。如果从月的角度来看,缺,是圆的基点;圆,是缺的重生。每一个轮回,它都不是表面的重复,而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渐进,在渐进中变幻出生命的多姿,从而展现一种独特而鲜活的美丽。

夜渐渐深了,月亮已升至我们的头顶,夜空也仿佛知道今天是月亮的专场,尽数退去了一路的浮云,只留下一方明净如洗的青天。我们恋着越来越明亮的月色不愿回屋,躺在摇椅上,安享着这一夜的清风明月、蛙鼓虫鸣。虽然时至中秋,但在这攀西大地,似乎还感觉不到一丝秋的萧瑟,就是这深夜,借着路灯,你也能很容易的看到满园盛开的花草,如果不看日历,与春天倒也别无二至。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五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又是一年中秋时。选择在这个小镇过中秋,我的意思,也是家人的想法。好静,静得可以听见水洼里的虫鸣,静得可以听到茶盏杯盖的起落声。一轮明月高挂着,和眼前的红灯笼遥相呼应。树影婆娑,碎了一地的光晕。喜极了如此场景,水天一色,人景相融。

天下几分明月夜,世人如意在中秋。中秋是月圆之夜,是团圆的日子,是诗人的夜晚,也是画者收入画夹的夜晚,更是我们这些凡凡之辈和亲人小聚的夜晚。

夜色沉静而深邃,临湖人家是娴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满月,用石子击起,碎开又合拢,蓦然又想起苏小妹新婚之夜戏弄秦观的那副对联:双手推开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恰恰应了这景。红色的灯笼映衬着家人的脸,欢声笑语冉冉飘散在夜空里!

勤于入世不费隐逸,历经红尘几多幽情。不妨学学宋人的“中隐”智慧,带点闲情,带点诗情画意,做好自己。又如蒋勋先生有句话说:先要活得像个人,才能感受到世间的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回眸而笑,不负明月不负我!看着围坐的亲人,一壶酒,一杯茶,一片月色,几缕花香,让你我在这中秋微凉的夜里,在这月朗风清的时刻,折叠起今夜的欢愉,在以后的岁月里翻开,今夜的思绪仍可以一泄千里!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六

摊圆了,搁在心上,是一个团团的念。切碎了,落在桌上,是一盘桂花馅的糕点。

举着羽袂的娥姑,端坐在北斗的舱里,将5g的镜头伸展。

今宵,婵娟共人寰。栖息的鹭鸟,将路边的柳杉堆叠出满头华发,月姑竟也读不出其年轮。

水口处,迎在溪畔的桥头石,背负着古祠堂里的运势,欲为村落的沧桑张目。

牌坊不是雕塑,祠堂也不用镂空。当你走进岁月嶙峋出的骨骼里,就一定能读懂一座村子的留白。

一个叼着烟斗的老者,安坐老屋檐石门砍上,袅起的烟圈,将远方游子的心秤重重击落。

阳台上,窗闼的墙裙边,凝着愁云的小不点,摇动稚嫩的水彩笔,添加着数落日子的斑。

倚着窗的老妇人,深陷的眼窝里牵出绒毛线的团,掺合着冷辉编织,欲托付雁儿的羽翅,将城市边缘处儿子的心儿暖。

镜头摇落到村心湖,婵娟对着水镜,竟也一脸怅然。

今昔何夕?天上宫阙,星瀚,被风一扯,便粼粼成碎片。

念想本是情感的硬通币,镜里镜外只隔着一个面,一经风的遥感,便被反转。

苏子留于人间的那一笔浪漫,犹如一个诺大的馅饼:甜与淡,苦与乐,愁与欢……需嚼的味儿永远是那么一种酸溜溜的咸。

镜头收起,子夜的风,冷冷的,涩涩着眸眼,婵娟竟也泪湿青衫……

月到中秋散文 月到中秋散文诗通用篇七

记忆中重庆人是不过中秋节的!对过中秋没什么印象!

这年中秋,总能感到浓浓的过节的氛围。一是因为国家放假,二是因为吃了很多好吃的云腿月饼,最关键的时因为我在中秋之前一直收集《嫦娥奔月》的故事资料吧。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就变成我的版本的《嫦娥奔月》了,是想讲给猪妹听的。内容包含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两个传说,可是猪妹似乎不太感兴趣。第一次讲,没讲两句就睡着了。第二次讲,她要求换成《司马光砸缸》。以后问她要不要听,她都说不要听!

正因为感受到浓浓的,但却不同于春节的节日气氛,让我去思考这几个传统节日的不同感受。

春节,一曲欢快热烈的歌,过的是一种的氛围。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推杯换盏,歌舞升平。它是绚烂的五颜六色*的!

清明,一段婉约的宋词,过的是一种心情。扫墓人的淡淡忧伤,踏青者的轻松惬意。它是一种如梦似幻绿色*的!

端午,一场古老的祭奠,过的是一种形式。赛龙舟,洗药澡,挂苍蒲,包粽子......那是一片浓烈的蓝!

中秋,一首灵秀的唐诗,过的是一种意境。中秋赏月,中秋赏花,处处都在一个“赏”字上!那是一种蝉翼般的透明色*。

月未盈,人已归!词有续,心能回?

庚寅年中秋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