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3-07-13 15:53:11 作者:李Y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一

李欣彦

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蓝精灵》。

这个电影故事讲的是:格格巫为了让自己的法力变得更强,制造出了蓝妹妹,让她去精灵村收集一种液体。但是蓝妹妹在精灵村所有蓝精灵的感化下,不仅没有帮助格格巫,还帮着其他蓝精灵救出了蓝爸爸,最后出谋划策打败了格格巫。在所有蓝精灵的期盼下,蓝爸爸用魔法把蓝妹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蓝精灵,成了蓝精灵家族的一员。

我最喜欢其中的蓝妹妹,虽然她是格格巫制造出来的,但后来她为了正义背叛了格格巫,跟善良可爱的蓝精灵们生活在了一起。

我从蓝妹妹身上学到了,不管你的出身怎样,只要能努力去帮助别人,就会有好的回报。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杂志,叫做《读者》,它的卷首语《爱心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是美国人特里杜布森写的。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在20多年前,在一个午后,一个醉汉,在车厢里不停地辱骂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突然他扑向那位妇女,妇女摔倒了地上,还好婴儿没受伤,“我”站了起来去制止,可是,醉汉不仅没停手,还反过来骂“我”,正在准备打“我”的时候。一个日本老人走了过来,他要和醉汉聊天,聊着聊着,醉汉就哭了,因为老人感动了他,说出了他的伤心事,最后,作者发出了感叹,“本来想用拳头解决的事情,却被几句贴心的话语轻易化解,其中的奥秘就在‘爱’字。”

我的感受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很大的,文章中的老人,用自己发自内心的话语去关爱一个醉汉,使得这件事很好的解决了,爱的力量有时胜过任何的强权和武力,它可以使一个没了魂的醉汉的心中重新充满了温暖,重新看待这个似乎对他不公平的世界,重新觉得这个看似冰冷的世界中仍有值得他去留恋的东西。其实爱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父母和亲人给的,也有老师和同学给的,比如说妈妈在天凉时的一句“宝贝,天气凉了,多加点衣服!”爸爸在我生病时的一句“儿子,感觉好点了吗?”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总是让我听不够,每次都觉得自己好幸福,可以沐浴在爱的海洋中。

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它平凡,可是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根本,父母给我的爱是无私的,我感谢他们将我带到这个世界来,同样,我也要学着他们,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待,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三

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

2、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正确地分类垃圾。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垃圾分类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四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和空气污染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在大街上,时不时可以看见这样的现象:果皮垃圾到处都有,苍蝇在垃圾上到处乱飞,到处都是臭气熏天。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下去,我们都不希望,因此,我想发明“神奇的垃圾桶”。

“神奇的垃圾桶”和三、四岁的小孩一样高,在它的中间有三个不同颜色的按钮,还有一个大桶、三个不同颜色的小桶和一把手。它的类型有很多种:有卡通型、古典型、优雅型,看起来很舒服。

当你把垃圾扔进大桶中,里面的蕊片就会分辨出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如果是可回收的的垃圾,就会自动地排到一个绿色的小桶里,你只要按下绿色的按钮,小桶中的垃圾就会变成有用的东西,供人们使用,如果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它就会排到一个黄色的小桶中,这时,你只要按一下黄色的按钮,黄色的小桶就会把垃圾“吃”了。

如果大街上有垃圾,“神奇的垃圾桶”就会伸长“手”,把地面上的垃圾捡起来放入桶中,这样街道上就不会有垃圾了。

在污水横流的地方,“神奇的垃圾桶”的用处更大了。把它放在离水边较近的地方,插上一条通往水中的管子,按下蓝色的按钮,它便可以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样把脏水、污水全部消毒过滤成纯净水,从另一条管子流到蓝色的桶里变成饮料流到饮料机供人们饮用。

未来的科学技术会更加发达,所以“神奇的垃圾桶”很快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五

在老舍笔下。有许许多多的人物。如忍辱负重的程疯子;阿谀奉承,事不关己的掌柜王利发;人微言轻的祥子。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从最初充满希望到最后堕落的人——祥子。

祥子从农村流落到城里,当了人力车夫。他年轻健壮,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愿望就是自己买一辆车,做个“独立”、“自由”的车夫。而现实却没那么美好。三起三落的买车挫折,破灭了他的人生理想。在感情上,祥子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最后,祥子彻底崩溃并堕落了。他吃喝嫖天,偷奸耍滑,甚至出卖人命,直到最后沦为了一个社会渣滓,一具行尸走肉,静待死亡。

祥子,一个曾经年轻力壮意气风发的普通人。一个曾经独立自由的车夫。一个曾经以为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能有所收获的乡下汉。还是被现实击垮了,但是这能全怪祥子吗?

祥子的遭遇也是大多数人的经历,从最初的坚定不移到摇摆不定,最后是完全放弃。现在想一想,如果祥子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结局很大可能就不一样了。

祥子的这种遭遇也反映了我们国家近几十年来老百姓的总体生活。让我们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光明社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国家出一份力。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六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想塑造灵魂就多读书。欣赏完好看的书籍,不妨也来欣赏分类读后感吧。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分类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平竹房。

写完后,他便告辞而去。一路上,他反复吟咏品味所题诗句,突然想到,“一江水”改为“半江水”更好。这样描写景色更确切,因为江边高峰耸立,月色只能照半江而不能照一江,再则“半江”能显示出半是清辉,半是幽暗,明暗相辉,更富诗意。

这时,他已经离开题诗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地了。为了使诗句更佳,他不顾百里之遥,返回改诗。从此,“前锋月映半江水”的名句和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的历史故事便流传开了。

为了颂扬任蕃“百里改字”的严谨精神,后人又在任蕃的题诗壁上题写了两句诗:“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教育。特别是诗人“为改一字返百里”那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我深受感动。以前,我每写完一篇文章,从不认真进行修改,急急忙忙抄写一遍,就算完事了。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我急忙写完,连再看一遍也没有,就提前15分钟第一个交了卷。第二天,作文发下来了,满分3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21分。而最后一个交卷的马琦同学,却得了29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是我没有认真修改的结果。

通过学习《为改一字返百里》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以后,我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认真修改。文章要最少读三遍,首先,看它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其次,要把文章中的错别字、用得不恰当的词语,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都改正过来;第三,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实,使文章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条理。因为我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严谨的学习态度,才能写出好文章。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课外书。但使我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我今年暑假刚刚读完的一本新书——《小学生优秀新日记》。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写日记的许多好处,还教会了我如何写日记。

这本书共有日记200多篇,分写人、叙事、观察体会、状物写景、感悟抒情、名人日记摘选六个部分。而且每篇日记的后面, 都有老师的精彩简评。

刚开始读这本书,我没有从头到尾一篇一篇的读,而是先挑自己感兴趣的去读。但读着读着,我放不下了。我感到这每一篇日记,都是一篇十分优秀的小作文。于是,我一鼓作气,一篇接一篇的往下读,终于利用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第一个收获,就是明白了写日记的许多好处。以前,我只知道写日记能提高写作水平。但由于平时作业多,课外学习多,有时还想玩一会儿,看看电视,不写日记老师也不会检查,就把写日记当成可做可不做的事。读了这本书,我感到不写日记确实是一大损失。因为写日记太重要了。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每天的真实生活,做到经常练笔,还能保存和积累许多自己比较熟悉的写作素材。通过写日记,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选材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为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打下好的基础。爸爸常给我说的:“芽而后茎,茎而后叶,叶而后花,花而后果”,“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收获是,读了这本书,使我学会了如何写日记。写日记,要写我们一天中最有意义,印象最深,体会最深,最新鲜的事情。它的内容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的日记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它让我明白了写日记不能写成流水账,如果感到没什么可写,就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比如写人,应当写自己最熟悉的人,这样容易仔细观察,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爱好、气质、语言、行动的观察和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事,不是信手拈来随便写一件就行,要写新鲜、有深刻意义的。这样写出的日记,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写事的日记,要条理清楚,有顺序,有详有略。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写的具体、形象,要按一定顺序,由静到动,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上到下,由点到面,要有条理。

写动物时,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的具体。一般应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几个方面来写。

书中有一篇写人的日记叫《啊,老倔》,说的是班上刚刚转来一个外号叫“老倔”的新同学。开始,大家都不太注意他。但作者通过两个事例的描写,使我对“老倔”真的刮目相看了。第一件事:班上有个捣蛋鬼叫王宝,经常欺负同学,人称“惹不起”。当一次他用毛笔在一位女同学的白衬衣上画“乌龟”时,“老倔”仗义执言,制服了王宝,使他向这位女同学道了歉。第二件事:一次长跑比赛,“老倔”一直跑在前面。但由于一个小同学横穿跑道,为了躲避他,“老倔”摔倒了。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强忍疼痛第一个跑到终点,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通过这两件事的描写,一个呼之欲出的“老倔”就站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就是能正确选材、典型描写的结果。

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但使我懂得了写日记的好处和怎样写日记,还使我通过读日记,明白了不少生活常识,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等。

这本书,我太喜欢它了!

我很喜欢《匆匆》这篇文章,每隔一段日子,我总会把它拿出来读一遍,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日子,如果浪费掉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读了这篇文章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今天屈指一算,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十几岁了,4000多个日子已经过去了。回想以前:我浪费掉了许多时间,妈妈叫我写作业时,我一边答应着:好、好、好,一边继续与小伙伴们玩耍;妈妈叫我读作文时,我坐在电脑跟前挪不动步;妈妈叫我写日记时,我找借口说:没有材料写;妈妈叫我……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妈妈常对我说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就有;不挤,就没有。原来,她是想让我从小学会珍惜时间,懂得时间的珍贵。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更不用提啦.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吴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的站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够学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课,我长大后,我一定比吴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啊!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童年》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

《詹天佑》读后感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詹天佑》一文描写了在1905年,清 *** 提出由本国工程人员独立修筑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在英俄等多数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 在勘测过程中,詹天佑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开凿隧道时,山顶的泉水往隧道里渗,詹天佑身先士卒,带头提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估价的五分之一。 再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有毅力,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如果我们也像詹天佑一样事事为国家,为集体着想,身边会有多少活雷锋出现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詹天佑那样有着精密的要求,还会有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么? 虽然我们不能像詹天佑那样有那么伟大的业绩,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让“中国近代工程师之父”——詹天佑的伟人事迹和他那不屈不挠,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去。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八

   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

2、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正确地分类垃圾。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垃圾分类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九

余杭街道的环保路27号开了个奇怪的商店,人们进这个商店都不能空手去。

我也知道进商店要带钱。不,不对。进店的人都得拎一包包的东西。那是什么?是一包包的垃圾!垃圾?拎垃圾进商店?对!没错,就是垃圾。

噢,对了!你会不会垃圾分类?当然了,我相信你一定认真学习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资料,你一定把里面好多好多的知识装在了大脑里。所以,你只要把垃圾分好类带过去就行了。为什么呀?那店是垃圾中转站?你去了就知道了,我也和你一样十分好奇。

我突然想到:我家的一块玻璃破了,还有几只小酱油瓶,我把它们带到了那个商店,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店门口几个醒目的大字“宝贝商店”,宝贝和垃圾是完全不同的呀!我带着疑惑走进了店。哇!人好多呀,我自觉地排队,等了差不多5分钟,终于到我了。咦?商店里没有售货员,只有许多像洗衣机一样的.机器,它们是“转换机”。上面还有键盘和许多按钮,侧面有个自动门可放垃圾。我把垃圾放进“转换机”,屏幕上的红字马上显示:“玻璃350克”,然后马上出来一行字:“你可以兑换一个瓶子,你是否兑换?”,我好奇地点击了一下“是”,一个好看的瓶子立刻从“转换机”“啪”的一下出来了。好神奇呀!我心想:嘿嘿!我正好缺一个瓶子装星星。

第二天我又迫不及待地去了宝贝商店,是因为奶奶说她的塑料瓶、塑料拖鞋太多了,而爱时尚的妈妈淘汰的衣服又有好几件,作为作家的我看过的书和报纸也有厚厚的一捆……我开着车又一次来到了“转换机”面前,我把这三种不同类别的垃圾分类装进了“转换机”……当然,衣服还要分棉、绸、纱……书和报纸要分彩版和素版,我先点击了衬衣,“请问颜色和大小”,嗯,我点击了奶奶喜欢的绿色,它又显示了好几个款式的图片。我仔细翻看了一下里面竟有奶奶在商场看中而没舍得买的那款衬衣。可“转换机”语音提示:“旧衣重量不够,请问你是下次再来,还是先换一件回去?”。随后“转换机”吐出了一张“宝贝卡”!上面有数字记载:欠布料495克。

我爷爷特别喜欢在阳台上种蔬菜,可是肥料不够,而且蔬菜长得“发育不良”,早已努力学习过《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内容的我,立马把所有的厨房垃圾装好拿去宝贝商店了。爷爷觉得十分奇怪,就叫住我问:“你拿垃圾去干嘛呀?”我不但把宝贝商店的来龙去脉都讲了一遍,而且拉上爷爷就起身去了。这时候人不多,再说它二十四小时开门,我不用排队。当我十分熟练地把所有的厨房垃圾倒进去时,屏幕立刻显示:可兑换5斤肥料,不过还多了一点点重量,是存在卡里还是取回?我点了存在卡里。我们开心地把5斤肥料搬了回家。爷爷开心地说:“5斤肥料可以用好久呢!而且还让我们省了不少钱!”。自从爷爷用了这个肥料,阳台上的黄瓜更脆了、茄子更大了、南瓜也更好吃了,连辣椒闻起来都有甜甜的味道呢。所以爷爷奶奶每天小小心心地在给垃圾分着类;又开开心心地双双去“宝贝商店”!

当然了,你一定想去,我相信在余杭街道上一定会有几家这样的宝贝商店。所以趁这些店还没开张,大家一起来学习垃圾分类吧!否则,不把垃圾分类,要黄牌警告、要点名……而当垃圾分好了类,它们就会变成宝贝!

分类读后感精选篇十

自看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假文盲”后,我才认识到什么是漫画。今天我看了漫画家张郎画的“乱扔垃圾”后,我对漫画有了更深的了解。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乱扔垃圾”这幅漫画描绘的是这样一对年轻人公园的椅子上边吃零食,边聊天。他们把吃完的果皮,垃圾统统扔到地上。那一位女的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位老人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就对男的说:那位老人老是望着我们,走吧!”于是他们说说笑笑地准备离开,但他们刚起来,就听到后面传来一声“等一下”。他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便说:“你想怎么样?”当他们一转身,那位老人却把他们刚扔在地面上的垃圾装在胶带里,恭恭敬敬地说:“请把你们的果皮你们的果皮扔进垃圾桶里!”他们听了,顿时口塞,面红耳赤。

我看了这幅漫画非常生气。这对年轻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乱扔垃圾呢?难道他们从来都这样吗?他们在家里,在生活,工作的地方也是这样,随手扔了就算,从不收拾一下吗?如果那位好心的老人没有帮年轻人收拾垃圾,他们会回头看一看,捡一捡吗?不会。那位老人这么关心,爱护环境,是多么值得他们学习啊!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乱扔垃圾”的现象杜绝了吗?没有。公路上,有的行人为图个人方便,吃东西的垃圾随手就扔,就算垃圾箱在他旁边也不例外,照扔。丝毫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其实,在许多公共场所,都会有人“乱扔垃圾”。他们往往都是贪图方便,而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