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通用

时间:2023-08-24 13:50:13 作者:韩ll 最新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篇一

最近,我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我听了东关小学五三班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收获良多……下面我说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每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感受到了教师们对改进课堂教学的愿望,看到了课程改革的新气象,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民主气氛的形成,正是我们研究学习语文方式的真正改进,促使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涌动,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重视了识字新词,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2、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是贯穿于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是一篇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适合低年级诗歌的朗读,课文读的非常充分,借助课件、板书让学生试着背诵。

纪晓菲老师的课思路清楚,先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了全文讲了4件事,然后逐一分析。教学重点突出,处理非常到位。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赵晓蕾老师的课用情育人,教学立足于整体感受及创设情景,表现出一位优秀教师在改革中的勇气与思考,奉献出一堂出色的语文课。而且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给大家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二、将先进理念与学科特色结合起来

要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是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与探索。必须提倡多样化,在遵循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敢于突破,敢于尝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诵读、讨论、圈划、设疑等语文学习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与语文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教师和学生的一起感悟。鼓励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要先理清作者思路和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根据的说话,有条理的发散。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三、钻研教材,遵循规律

语文教学要有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初步感受,并提出问题,困惑,再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生字,感悟做人之道,再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最后适度拓展。

钻研教材,下功夫把握教材,多钻研,多思考,多研讨,多积累。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师听课心得2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篇二

歌曲导入: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点明中心)

师范写,讲解重点笔画

生练写,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先摆好写字姿势)

展示评价:怎样写得漂亮一点?火眼金睛……

再写一个

给阳字找什么朋友?太阳、阳光

读题

了解课文:到底他画了四个怎么的太阳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

填空:

师生共同完成

小男孩画了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贴图)

自己试试

小男孩画了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生贴图)

小男孩画了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生贴图)

小男孩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生贴图)

齐读

每个太阳都藏着一个美丽的心愿。郑老师最想知道红红的太阳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愿。自己读读红红的太阳。

生读红太阳的句子

认读脸,什么偏旁?我们学过好多好多月子旁的字呢。生举例,总结和身体有关。

当我们听到这股风声时,你们的脸(冻僵)你们的脚(冻僵)……这个时候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你有什么感觉?(温暖)读词语温暖。你哪里感到温暖?(奖励红太阳)

除了温暖了小朋友还温暖了谁?(大家)

读好温暖的感觉(出示段落)生自读

指名读(谁能把温暖的感觉带给大家)

自己再读一读

小组读

指明读,齐读

绿绿的太阳照到了高山上,高山上的树木都舒展开了绿绿的叶子,照到了田野力……这个时候走在街上的人们不用撑伞……一起读一读清凉。

这么清凉的太阳除了照到高山。田野,还会照到哪里?引读

认读生字街,找朋友

男女读,自己读,指明读,互相评价,齐读。

画了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是为了温暖,画了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带来清凉。那么金黄的太阳和彩色的太阳又藏着什么愿望呢?下节课老师悄悄地告诉大家。

读全文

我们写了阳字有个字高兴了,你都没有写写我,它就是“阳”字。

关键笔画

生练写

师补充笔顺

找朋友

这次的听课,也是我自我反思的过程,作为同年级的.老师。郑老师的课堂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和思考。

3、了解课文,理清主线。(蓝)拿到课文如何梳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是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4、生字词教学扎扎实实(先从读入手,再层层深入理解)(紫)自己平时还没有教扎实,形式单一。

5、鼓励为主,以学生为主。“光”字

从这次的听课和有效教学理论学习中,我认为

有效教学,我要加强关注学生。平时太多地担心上课的教案,课时的安排,课堂纪律,没有关注学生到底学会了吗?学到了什么?学得开心吗?以后我希望自己也要努力关注课堂和课外的学生。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篇三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地图,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爱国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你把鱼放掉》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三、评价语言的收获

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两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篇四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例,两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二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二位老师的设计都不一样,但都能围绕课文内容突出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课堂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各位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五、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节课我想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文中的精彩,忘不了老师的的语言里深深教诲与感动,忘不了课堂的融洽。

总之,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老师听课心得语文篇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感今天带着我的团队来到西培中心校参加了儋州市小学语文协同研修活动。活动以课例为载体,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阅读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实在很难准确地回答。之所以我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它的复杂性。就语文这门课程性质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综合性”决定了它的“复杂”和它的“不专一”。阅读课要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新词;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形式、篇章结构;要让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学习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看来阅读课的确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承载的任务太多太多!因此,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们说,尽管一节课、一篇课文我们不能完成所有附加在语文身上的诸多任务,但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不能丢。

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语文就是学语言,用语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文。于老师的话非常平白朴素,我却认为他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实践性”意味着语文阅读课不能只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不厌其烦地问,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而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多读书、多思考、多动手、多积累、多练笔中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程标准也这样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假如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在思想上形成语文实践性的意识,课堂上就不会用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训练占有学生自己学习语言的时间。

二年级的《自己做做看》一课,符菊环老师的字词教学环节落实的很扎实。文中有很多读轻声的词语,符老师把它集中起来,做成小卡片,重点让学生读:“东西”“玻璃”“打招呼”“不自在”“石头”……正因为老师指导得实,学生才读得准,学得好,读书的声音也特别好听。

在农村学校一个语文老师这样指导孩子们读书,真是难得可贵的!听着孩子们那美妙的读书声,我心潮澎湃,为之感动,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要教的东西。

四年级的《生命生命》,显然老师在理解作品上下了很大功夫,课堂自然流畅,行云流水,抓住重点,侧重语言感悟。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老师把这两句作为教学的.重点,实实在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训练。通过读、说、议、看、想,让学生感受生命很珍贵,很美好,但也很短暂,虽说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它体现无限的价值,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要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活得光彩有力!

我认为,许玉妃老师在把握中年级的阅读目标比较准确,所以说,阅读课应该教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更要看学段的目标,扎扎实实落实学段目标,让与语文教学既不越位,又不降位,才是我们的目标。

两位老师年轻,活力四射,充满激情,这种情绪感染了学生。学生不论是读书,还是写字,不论是回答问题,还是同伴讨论,不论是上台表演,还是表情朗读都是那么投入、专注。之所以学生那么投入,那是因为老师的投入,之所以学生那么有激情,那时因为老师有激情。从中我看到老师在努力营造一个“活”的课堂。

“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贵”,对于小学生来讲的确有点难度,怎么让学生理解呢?老师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穿插“作者杏林子的介绍”,这样感受会更深一点;整节课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小学生感受理解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