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汇总7篇)

时间:2023-10-03 22:45:47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汇总7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一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虽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奖,在学校他一样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在学习方面,我的孩子比较主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然后写作业。无论作业多少,他都会认真的写完才吃晚饭。一至四年级,他没有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到了五年级,他主动要求自己来检查作业,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不会检查作业对他没有好处。我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太多的操心,顺其自然比较明智。比如他考试没考好,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没有责骂,但我也并不是无动于衷,我的孩子会感觉到我默默无声中的那份失落与期望,更能体谅到我是在给他留着面子,此时的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的考试他会给我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神童”,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观察,多多发现。我本人不赞成一概而论,例如:听哪位专家说,孩子要多给赞扬,少给批评。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假如我们一味的尊崇专家的建议,对我们的孩子只说好,不说错,也许对某些孩子而言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则是好坏不分。当我们发现孩子错得离谱时,我们的责骂也许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挑孩子的不是,那样孩子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总把孩子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忘记了我们做家长的责任,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看准时机,以不变应万变,把众多专家的理念总结到一起。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该让孩子原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错了,希望孩子能原谅我们的过错。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的就原谅了我们,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们为什么会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久久不肯放手。

子女教育心得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二

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说话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

会说话的孩子能有好的人缘,能获得更多的帮助;

会说话的孩子能得到别人的宽容,即使犯了较大的错误;

会说话的孩子才有领袖能力,才能带领团队获取成功。

让孩子学会说话,这几种话不能说:

一 挑衅的话

孩子在学校过集体生活,难免不和学生发生矛盾,于是有的孩子就开始说挑衅的话:“你给我等到!”“是不是要打架嘛!"……这样一来,矛盾就开始升级,从而引发打架斗殴事件。

二 闲话

有的孩子老爱传闲话,xxx喜欢谁,不喜欢谁,xxx哪天说你如何如何,说他又如何如何,于是这个同学就要去找xxx对质,矛盾就由此产生。

三 直话

有的同学说话不会转弯,说话不经过大脑。明明小王才接受了批评,他还在一旁大说而特说小王的不对,揭别人的伤疤。有时可能是出于好心,但因别人在气头上,在委屈中,同样会发生新的矛盾冲突。

四 瞎话

有的孩子在同学间爱乱说,编造一些莫须有的话在班级上传,还说得绘声绘色,好像真有其事,可一经质问,他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这就是矛盾产生的始作俑者。

我们常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如果不说以上几种话,相信你在集体中会有很高的声望!

当同学间有矛盾时,我们要会说:

一 幽默的话

幽默的话往往是缓和矛盾的良药,是减少摩擦的润滑剂。当同学间眼看就要杠起来时,一两句幽默的话就能让他们转怒为喜,和好如初。这也是我们最难做到的,因为有的人还有“看客”心理,也就是当下“时髦”的“吃瓜群众”,他们巴不得有热闹看,哪里还有心思去想用幽默的话解决争端。

二 正直的话

当确有同学无理取闹时,特别是对弱小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他的不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正能量的话

一个有领袖才能的人,很少说丧气话,他带给人的印象总是阳光,充满正能量的。这样人们会总是希望靠近他,因为能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真知灼见,信心满满,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心恼神伤。

四 有理有据的话

有的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由于他不会说,有的是不愿说,结果本来有理却被判为有过,这无形之中就助长了过错方的嚣张,自己受委屈不说,还有可能受到下一次的冤枉。

作者:关二哥

公众号:天一学习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三

编者按:家长总是不舍得让孩子们吃苦,可是吃苦也许才能使他们迅速成长,下面我们来看看《不要打扰孩子“吃苦”的幸福》这篇教育感悟吧!

常听家长说,孩子上学真辛苦,每天起的早,回的晚,还有那么多作业,想想就心疼得要死!陪读,就是为了让孩子少吃点苦。其实,在餐厅里,几个同学围成一桌,边吃边聊,满是青春的笑语,我看也很开心快乐!

下雪了,家长心疼得要死,孩子冻着怎么办,滑倒怎么办,那么多车,把原本畅通的门口堵死。无人接的孩子们,成群结队,边走边聊,谈天说地,有的男女挽手结伴,也很快乐、幸福。

“太辛苦”的观念,都是一些家长输灌给学生的。久而久之,学生还真以为自己在做一件多么“辛苦”的事(其实成绩一塌糊涂,好比种地一年,最后颗粒无收),一副大爷的派头,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得围着自己转,稍有不合心意处,就怨声载道!

家长臆测的“吃苦”行为,也许在孩子那里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就像我们不理解孩童为什么非要踩泥巴,搞一身泥,不理解孩子在沙堆里滚来滚去,鞋子衣服都是沙,不理解孩子在雪地里跑来跑去,鞋子湿了,手冻得通红,他们却乐此不疲。

大人往往容易忽略“吃苦”过程中,孩子们成长、收获的喜悦。

冰花男孩,经网络发酵、热炒,网友都觉得孩子太可怜,有的键盘侠甚至责备家长,攻击学校,抱怨社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满头冰花,孩子你太悲惨了!

据了解实际的情况,孩子满头冰花进教室并不觉得自己多特别,反而跟其他小朋友开玩笑。这说明他很乐观,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男孩,为什么非要如此“悲天悯人”,好像孩子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

最看不得这样一种以“救世主”自居的态度,谁说孩子就一定觉得很辛苦呢,那是他在特定的情况下生活求学的方式罢了。

新闻报道说,今年冬天,河北某所小学没有暖气,孩子们好可怜。听闻此事,只能“呵呵”。

我从北方来,知道除了主城区的小区通了暖气,广大农村乡镇小学,都是靠学生呼出的二氧化碳取暖的,几十年了,司空见惯。敲敲键盘,指责几句,无济于事,反而让快乐学习的孩子觉得自己多么“悲催”!

中国的父母就这这样的忍辱负重,明明自己都很“辛苦”,非要表现的若无其事,好像孩子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从天而降。

车站广场,风雪交加,一位中年男人坐在拉货的小车上,发梢落了一层的碎雪花。他手拿一袋面包,拿一个,吃了一口,吃着吃着,突然掩面而泣,泪流满面,清鼻涕流下来,他顾不得擦,冰柱一般冻着。

奔波一年,不知以何回家;劳碌一年,不知回家以何面对。他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他不会把自己的艰辛痛苦传递给亲人。可以不回家,可以露宿街头,但不能让亲人,尤其是孩子受罪。这就是中国的父亲。

20xx,第二场大雪。北风呜咽,空气吸进鼻腔,冷得头疼。雪籽肆虐,砸在脸上颧骨上,噼啪作响。临近放学,陪读母亲已来送饭。

她们站在二道门口,焦灼地往里面张望。地上已是银装素裹,北风卷起雪粒,层层涌起,扑打在裤腿上。她们双手抱着保温桶,有的甚至扯下围巾,包裹,自己受冻也不能冰凉了孩子的饭菜。这就是中国的母亲。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爱不能取代生活,适当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真相,知晓人间所有的获得,必然会有艰辛的付出。天道酬勤,这是自然社会的规律!了解而不是输灌,也许,孩子在自己的岗位上会做的更好!

然后,旁观者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可怜对方:你太悲哀了,太可怜了,来吧,我们拯救你!

其实,那些所谓的可怜,只是停留在键盘上,真正让他们捐款,绝对跑的比兔子。什么叫苦?苦,是一种身心的感受,主观性强是苦的主要特点。

酷暑严寒,街边的小贩都坚守着摊位。寒冬腊月,女人招呼摊位,男人回家做饭。男人顶风冒雪送来了饭,招呼女人在棚子里吃。男人把饭盒里的菜夹出来给女人,天寒却温馨。

顾客买完东西,看着正在吃饭的女人,怜悯地叹气,说,唉——,这么冷的天,你们这么累这么辛苦,怎么就吃这个啊,你说一家人咋“混”的!

听了顾客的话,男人心情抑郁,觉得没有给妻子带来好生活。妻子更郁闷,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是啊,我的命咋这么苦!一句话,把两人原本温馨和谐的生活打乱了,“苦日”子的念头一遍遍敲响在他们脑海。

各行各业,想做点成绩,不吃苦不行,只享受不吃苦的工作,还真没有,除非混吃混喝等死!所以,吃苦只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更多时候,苦的恰恰不是过程,而是糟糕的结果。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橘子的痛苦在于,明明在淮南可以生活很好,却被人强迫生长在淮北,结果,果子只能是又酸又涩又苦的枳。考虑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了具体环境。社会的事情,哪像键盘侠敲键盘那么简单。

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就认识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反复识记,掌握知识。这个过程必然枯燥乏味,充满艰辛,甚至付出和成果不成正比。

但是,学习是他们追求好的未来,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灵魂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跟小商贩做买卖,警察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护士救死扶伤的工作性质一样。

如果一天到晚,被旁观者强调渲染“吃苦受罪”的观念,而在现实的条件下又无法摆脱困境,人只能活在郁闷的压抑中,身心俱如焚!

学习阶段的孩子就应该把本职工作搞好——即尽心尽力把学习搞好。家长的职责就是提供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平台和环境。不然,达尔文若生活在同时代的中国,绝无可能发现进化论的观点。

因此,请不要打扰孩子们“吃苦”的幸福和陶醉,说不定,在他们不以为意的“吃苦”劳动中就隐藏着一个美好未来!

作者|方超

公众号|戴月荷锄归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四

新一届的初一,我迎来了一个两米高的学生,我想,这高度也是“空前绝后”了。一见到老师就立定行礼,大声的招呼“老师好”,这就是”大个”,给人的印象是正直有礼。考虑到他的特殊性,我联系了总务处,为他量身定做了桌椅。

有一天晚上,“大个”的家长反映他很晚才休息,大概是作业量比较大,希望班主任帮忙了解一下情况。我第二天到学校,看见“大个”已经在教室了,就想去和他聊几句。“你晚上写作业要花多少时间啊?”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他转头看了我一眼,拿出一本书来翻看。我以为他没有听到,又加了一句:“作业来得及写吗,你晚上几点开始休息了?”他放下书,眼睛怔怔的看着我,一言不发,面无表情。顿时,我心中有些不快了,说不出的感觉。“怎么啦不回答?还是你回家写作业有什么困难?”我试着耐心地再次和他交流。他还是那样看着我,终于憋出了四个字:“无可奉告”!周围同学的目光逐渐被吸引了。难堪,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他的回答超出了我所有的预设,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我缓和了一下,说:“老师只是想关心你一下,没想到你的回答竟然是这样的,你还真是奇怪。”“我为什么要回答你?你问我,我就要说吗?”他理直气壮的说道。就这样,本想和学生亲近的一次谈话,最后不欢而散。

他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吗?回想接触的这些时日,我并没有和学生有过任何冲突啊,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好像瞬间被人泼了一盆冷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看见我就远远的躲开了,我看他也有些怕怕的。有一天放学,他来向我请假,说明天早晨不能来学校。我随口一问:“是什么事情要请假呢?”“这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他假意的笑着说。我真是后悔,自己真是多管闲事,每一次的接触都让我感到不痛快。

一连几周,我都没和”大个”有过交流,因为我也不想开始那种不愉快的对话。直到某一天上午的一个课间,他突然跑进办公室,手捂着脸,哭着对我说:“有人打我!在厕所的时候,突然有三个男生围着我,用拳头打我!”我立马看了一下他的脸颊,确实已经红肿了。“你这么大的个头算是白长的?”他哭得更大声了:“我不会打架的,你得帮我!”安抚了他的情绪后,我请同学带他去了医务室。

我想,他第一时间寻求我的帮助,可见他还是信任与依赖我的。我马上化身为大侦探,展开了调查。先是找到了当时也在厕所的同学,做下“笔录”。接着立马找门卫调取了昨天放学时的监控,仔细查看了放学时段半个多小时的监控,发现确实期间他与几个男生有过接触,但仅凭借模糊的背影,根本辨别不出是谁,我得继续寻找“人证”。我拿着从监控中拍下的照片,找了几个班主任询问了一下,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破案”了。了解下来,原来“大个”平时说话很是不客气,这就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不满,想“教训”他一下,让他改一改。毕竟打人事件性质是非常恶劣的,所以我上报了德育处,也请犯错误的学生家长一起到校。就这样,在对方班主任的协助下,学校领导的处理下,安抚了”大个”的家长,“大个”也原谅了犯错误的同学,事情总算是和平解决了。

我想,经过这次事件,他对我的态度应该有所好转了吧,毕竟在他受到委屈时,我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了他。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要讲究方法”,我试图提醒他改变说话的态度和方式,这样能让他更好的和别人相处。他对我翻了一个白眼,说着:“我觉得自己说话方式挺好的。”固执的他估计是说不通的,就算了吧:“那随你吧,不过老师这次帮助了你,你怎么都不谢谢我呀?”我试着想和他亲近一些,没想到他竟然大笑起来,说:“你帮助我是应该的,谁叫你是班主任呀。”

原来在学生的心中,班主任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我不免有些苦涩。随他吧,我看自己是没有办法和他沟通了。

自被打之后,他也相应的消停一点了,只是偶尔会发表一下奇奇怪怪的言论。我想,也无伤大雅,就随他去吧。某一节课的课间,我从教室下课出来,回到办公室,刚踏进门口,就发现“大个”在我的办公桌前,好像翻着什么东西。我愤愤的走上前去,忍不住大声的呵斥道:“你在干什么!翻老师东西对吗?你有没有礼貌!”面对突如其来的责问,他吓了一跳。憋红着脸说:“我没干什么呀。”我刚想追问,他已经一溜烟似的跑走了。

我发现他在我的一本书里夹了一张白纸,翻开来,是他那几个歪七扭八的大字:祝你女神节快乐!我的心似乎一下子被攫住了,一个孩子想给老师祝福却又腼腆害羞的心理我一点都没能察觉。我开始后悔自己的莽撞,往事又涌上心头,“大个”虽然有些“特别”,但我真不该这样对待他。那一刻,我被温暖了。

是啊,对于新接手的学生来说,我们彼此都是陌生的,为什么他就一定要对你谦恭呢?虽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孩子的内心都是柔软的,只要真心付出,他肯定能感受到。

作者|钱玲玲

公众号|玉峰文苑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五

作为年轻老师的我,之前常做不到这一点。总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渊博”而侃侃而谈,生怕学生不会,什么都喂到他们嘴里,什么都自包自揽。其实,早已违背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妈妈以前就说,真正优秀的老师一堂课或许只说十多分钟的话,你要学会作学生的`引导者。

然而,知易行难,每次到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还是容易不自觉的说多,而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力。因为总是担心,这问题不告诉他们他们怎么知道,交给他们说错了还得纠正,教学进度都完成不了怎么办。其实,还是对学生的潜力预估不足,对学生太没信心了,学生远比我们想像的强一万倍。

今天的一堂公开课,正好到了名著导读环节,因为是导,正巧我就想在导上多下下功夫,把课堂几乎完全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我只起到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并终生受益。

因为是公开课,我怕听课的老师一多,他们会怯场,会说不好,会答非所问,会不敢回答。但课一开始,我的顾虑全无了,他们不仅说的头头是道,还把每个人物形象分析的栩栩如生,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展示。连我想不到的主题,想不到的哲思,他们都分析了出来。怪只怪我又低估了他们,以为他们说不了那么多,讲不了那么长。结果,他们每个组的发言时间都那么长,为师不忍心打断导致课堂有些超时了,结尾有点草草了事。但看到他们对名著阅读产生的兴趣,他们思绪的飞扬,他们收获的欣喜,我真的从中又收获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别样的快乐。如果说这堂课的缺点,那只能从老师身上找了,比如,老师的把控能力不强,比如老师的教学设计容量有些大,导致有些超时。但是,你们的素质,已经足够强大了。

以后,我还会尽可能的把课堂交给你们,让你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我也再不会拿你们和什么1、3、5、7、9班比了,17010班,你们就是老师的眼中的最耀眼的风景,做你们自己就好,你们是别样的集体,散发着别样的活力,你们无可替代!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六

绝对不是乘人之危,可是这些错误真是让人捧腹,我们也可以崇拜孩子的创意了。

狡猾的狐狸——脚猾的狐狸,太不小心了

熊猫——能毛,不是小学老师恐怕都不晓得的“外星语”

橡皮——像皮,这么喜欢“像”吗?

炎寒——严热,纠结在热还是不热中……

为什么会有错字?对字义不了解,那么,是外部的问题还是内部的问题?

如果来自于外部。不了解字义原因还可能是不知道字义。小学中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写字量大,是在“不求甚解”的理念下构建识字体系,可是“语用”不是这样的,学过的字是应该可以能运用自如的。教学中的矛盾是,有限的课时里教师不可能讲解所有字的意思,只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辨别。或者通过写,这样就加大了教师批阅负担,常常有:幼儿园——幼儿圆,绝对——决对,旗杆——期竿……还不算笔画错的,举不胜举。恐怕一个日记,就可以消耗掉教师半天的时间。

其次是来自内部。孩子这个年龄处于形象记忆的最佳期,汉字写出来,就是形象。辨别好了字形的不同,怎么用实际上是字义的差距。

怎么样使我们的教育既不是揠苗助长也不是贫瘠干涸?恰到好处地在孩子敏感期进行有意义地教学。低年级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字形孩子们会观察,能写对。中高年级才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字义属于抽象思维的概念,涉及通过字义确定的“形近字”,孩子们通过思考、辨别、比较还是能理解和消化的:遥远——摇远,观察——观查,辫子——辨子……但是涉及“用法”和“字音”,就相对掌握比较差了,因为是一个逆推的过程,需要抽象思维的介入。比如“一场秋雨”的“场”的读音就是在对“字义”“用法”理解的基础上对字音的判断。

孩子能考满分真不容易,因为教师很“狡猾”。他们知道孩子会在哪里错。不过不要紧,当你把目光放长远,只要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具备了仔细分辨、慎重作答的能力,踏踏实实建构自己严密的认知和反思调整体系后,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就依然可以稳操胜券。

作者|杨美云

养育教育孩子的感悟篇七

编者按:一个班级里总会有调皮捣蛋、浑水摸鱼的学生,老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教育反思吧!

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在齐读或者分组读的过程中,容易有调皮或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夹杂其中浑水摸鱼:不张嘴、张嘴不发声或者索性就是不读不学,自顾自玩。

如果你想偷懒,觉得只要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学习就好了,那么多学生,我也管不过来啊!玩就玩吧,不影响大局面就好。那么放任不管的结果就是情况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糟。

首先:孩子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你的放任只会让“浑水摸鱼”的孩子觉得老师不管,那么我正在做的事也许并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想干嘛就干嘛呗!你的默许无意中增加了他的违纪动机,其行为只会越发肆无忌惮,当偶然行为养成习惯,到时再管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其次: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都有对比心理,你的放任在认真学习的学生心里可能会觉得,他们都可以玩,老师都不管,我为什么不能呢!这就影响到了其他孩子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再或者你是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看到每个不认真读的孩子马上就会不断耐心提醒、批评甚至是呵斥一番。久而久之,不仅对班级纪律的改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对你的厌恶、反感,甚至是对学习的反感,这样得不偿失又费时费力的结果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经常会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去杜绝、改进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昨天的教学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大部分学生都在齐读时我并不去费时批评这些学生,只是简单题型并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并记在心里。在齐读结束后单独叫这些“浑水摸鱼”的孩子出来站在一起,单独教授一遍,再次要求其齐读。这样的效果就是不仅不会耽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时间,反而给他们提了个醒,用行动告诉他们这几个同学的表现做错了,不应该这样去做,同时单独教授人数较少,便于管理,孩子也不敢再浑水摸鱼,只有认真的去读去记,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我的“逼迫”中学到了应有的知识!

找到这个办法后,经过昨天今天两天的实践,效果立竿见影。不仅浑水摸鱼的孩子变少了,其他的孩子在齐读过程中也更加认真了,甚至在齐读后的写作业过程中都表现比之前更认真!这是很令人欣慰的。

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完美,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改进。但无论如何,请别“放过”浑水摸鱼的孩子!

作者|蒋小丽